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小編給大家分享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參考,方便大家參考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怎么寫。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1
第八章程式序設計個性化----函數和子程序
一、學習目標
1.掌握模塊化程序設計思想
2.掌握函數與子程序的定義及使用
3.理解全局變量與局部變量
4.了解參數的傳送過程
二、教學重點
掌握模塊化程序設計
三、教學難點
掌握函數與子程序的定義及使用
四、教學方法
1.演示法。
2.實踐法。
五、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
多媒體網絡教室。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模塊化程序設計”中的“模塊”是指:完成程序全部或部分任務的獨立源程序文件。
程序的每一個模塊可以是子程序或函數,它是通過執行一系列語句來完成一個特定的操作過程,常稱為“過程”。
“執行一個過程”——調用一個子程序或函數;
一、自定義函數
qbasic函數:
①標準函數
②自定義函數
③外部函數
1、單行自定義(def)函數
語句函數——用一個語句定義一個函數
(1).一般格式;
deffn<名字>(<參數>)=<表達式>
例1.已知圓的半徑r,求圓的面積:s=πr2
deffns(r)=3.14159rr
printfns(3)
end
例2.deffns$=”thisisastring”
printfns$
例3.求以下公式:
deffnc(a,b)=sqr(aa+bb)
printfnc(3,4)
(2).說明
? 函數名由兩部分組成
fns
自定義函數標志(fn),用戶定義名(一個字母s);
? 參數可有多個,但調用時的參數(實參)與定義時的
參數(形參)要一致。
2、多行自定義(def)函數
用多行語句來定義一個函數。
(1)、一般格式
deffn<名字>(<參數>)
......
fn<名字>=<表達式>
enddef
例4、定義函數f(n)=1+2+...+n
deffns(n)
s=0
fori=1ton
s=s+i
nexti
fns=s
enddef
forn=1to100
printfns(n)
nextn
end
(2)、說明
(i)形式參數——定義函數的自變量
實際參數——調用函數時的參數。
(ii)函數先定義后使用,即習慣把def語句
放在程序的開頭。
二、塊內子程序
1、gosub-return語句
子程序定義:
<標號或行號>:
......
return
子程序調用:
gosub<標號或行號>
例5:求4!+5!+6!
s=0
n=4:gosubf:s=s+p
n=5:gosubf:s=s+p
n=6:gosubf:s=s+p
print“4!+5!+6!=”;s
end
f:p=1
fori=1ton
p=pi
nexti
return
2、ongosub-return語句
(1).一般格式
子程序定義:
<標號>:
......
return
子程序調用:
on<表達式>gosub<子程1>,<子程2>,…,<子程n>
例:“小學生算術練習”——輪流出一個二位數和一個一位數的加法、減法和乘法的題目,共出十題,每題10分。
randomize
fori=1to10
a=int(90rnd)+10
b=int(9rnd)+1
p=imod3+1
onpgosoba1,a2,a3
nexti
print"n=";n10
end
a1:printa;"+";b;"=";
inputc
ifc=a+bthenn=n+1
return
a2:printa;"-";b;"=";
inputc
ifc=a-bthenn=n+1
return
a3:printa;"";b;"="
inputc
ifc=abthenn=n+1
return.
(2)、說明:
<表達式>的值不是整數時,按四舍五入處理,值為0或大于n則不起作用,值為負時系統給出錯誤信息——“不正確的函數調用”。
3、onkey(n)gosub-return語句
(1)、調用格式
onkey(n)gosub<標號>
其中n是數值表達式,代表一個“陷阱鍵”。n的值與設定鍵的對應關系如下:
n值 鍵名
1~10 功能鍵f1~f10
11 方向鍵↑
12 方向鍵←
13 方向鍵→
14 方向鍵↓
例:求和式:s=12+22+...+n2n=100000
onkey(2)gosubpri
key(2)on
s=0
fori=1to100000
s=s+ii
nexti
pring“s=”;s
end
pri:print“nowswmis”;s,”i=”;i
return
(2).說明
設置陷阱:onkey(n)gosub<標號>
打開陷阱:key(n)on
關閉陷阱:key(n)off
三、獨立模塊的子程序
1、建立子程序
格式:sub<子程序名>[(<參數表>)]
………
endsub
2、子程序的調用
(1).格式
declaresub<子程序名>[(<參數表>)]
………
call<子程序名>[(<參數表>)]
或<子程序名><參數表>
例:substars(n)
fori=1ton
print“”;
nexti
ends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claresubstars(n)
callstars(30)
callstars(18)
end
(2).說明
i)declare為外部子程序說明語句,主程序調用多少個子程序,就有多少個declare語句;
ii)call語句的“call”可以省寫,參數的括弧也
可不寫;
如:callstars(30)
可寫成:stars30
3、參數傳遞
(1).值傳遞方式
callstars(30)
......
substars(n)
(2).地址傳遞方式
a=30
callstars(a)
......
substars(n)
例:求4!+5!+6!+7!
子程序:subfact(n,f)
f=1
fori=1ton
f=fi
nexti
endsub
主程序:declaresubfact(n,f)
fori=4to7
callfact(i,f)
s=s+f
nexti
print“s=”;s
end
注:地址傳遞方式是當實際參數為變量時發生,它將可能會改變原變量的值,若實際參數是變量時,又不想用地址傳遞(即用值傳遞方式)則可把變量用括號括起來。
例:求兩個整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p208)最小公倍數=(mn)/最大公約數
求最大公約數子程序:
subhcf(m,n,h)
ifm<nthenswapm,n
r=mmodn
dowhiler<>0
m=n
n=r
r=mmodn
loop
h=n
endsub
求最小公倍數子程序:
sublcm(m,n,h)
h=mn/h
endsub
主程序:
declaresubhcf(m!,n!,h!)
declaresublcm(m!,n!,h!)
input"m,n=";m,n
callhcf(m,n,h)
print"最大公約數為:";h
calllcm(m,n,h)
print"最小公倍數為:";h
end
說明:程序在執行時,結果不正確;其原因是callhcf語句調用時修改了m和n的值,以至使calllcm運行不
正確。因此,callhcf語句應為:
callhcf((m),(n),h)
例:驗證哥德巴赫猜想:一個不小于6的偶數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p209)
算法:n=10
n1n2
2(t)8(f)
3(t)7(t)
n=16
n1n2
2(t)14(f)
3(t)13(t)
四、模塊化的函數
1、建立一個函數
function<函數名>(<形參表>)
......
let<函數名>=<表達式>
endfuwstion
2、函數的調用
與標準函數相同,只是在主程序開頭加上declarefunction<函數名>(<參數表>),無參數函數也要寫上兩個括號();
例:求4到7的階乘之和
functionfact(n)
f=1
fori=1ton
f=fi
nexti
fact=f
endfunction
__________
declarefunctionfact(n)
s=0
fori=4to7
s=s+fact(i)
nexti
print"s=";s
end
注意函數的參數傳遞
3、static選項(靜態)
外部函數中使用的變量,在函數調用結束后將全部被釋放,其值不再保留。如要保留函數中的變量,可在建立函數時加寫“static”即funtion函數名(<參數>)static
五、全局變量與局部變量
1、局部變量
每一個模塊(子程序、主程序、函數)中的變量都只在本模塊中有效,即是它們的作用域只限于模塊,這種變量稱為局部變量。
2、全局變量
在程序所有模塊中都有效的變量,即作用域為整個程序變量稱為全局變量。其定義格式為:
commonshared<變量表>
六、過程的嵌套調用
在一個過程里又調用另一個過程。
七、過程的遞歸調用
在一個過程里又調用該過程本身;
例如直接調用:
functionf(x)
c=f(x)
f=2c
endfunction
又如交叉調用:
functionf1(x)
……
c=f2(y)
……
f1=2c
……
endfunction functionf2(t)
……
d=f1(a)
……
f2=4/d
……
endfunction
執行的結果造成無終止的自身調用,顯然,程序中不應出現這種無終止的調用,而只應是有限次數的、有終止的遞歸調用。
fonctionage(n)
ifn=1thenage=10elseage=age(n-1)+2
endfonction
主程序:declarefunctionage(n)
printage(5)
end
fonctionfact(n)
ifn<=1thenfact=1elsefact=nfact(n-1)
endfonction
教學后記: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鼠標,知道鼠標由左、右鍵及滾輪組成。
2.掌握鼠標的移動、單擊、拖曳、雙擊四種操作方法,并能將這些操作靈活運用于計算機操作中。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緊張刺激的游戲,熟練掌握鼠標的各種操作方法。
2.通過自主探究和相互間的協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設計未來小鼠標,激發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各種鼠標操作的游戲,激發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
2.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鼠標的移動、單擊、右擊、雙擊、拖曳的操作。
教學難點
鼠標的雙擊、拖曳操作。
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了情境導入、任務驅動、演示、講解、啟發等教學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去認識一個新朋友,它也是電腦家庭的成員,上一節課時我們還跟他見過面呢!大家看看它是誰?(課件出示:精靈鼠自我介紹)
2.哦,原來老師帶來的新朋友是鼠標啊,小朋友現在可以摸摸你們電腦桌上的鼠標,和這個小朋友親熱親熱。
3.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個新朋友,急切地想了解他,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呢?現在就可以請教精靈鼠,誰來提問?(引導學生提問:鼠標是由幾部分組成的?鼠標的操作姿勢是怎樣的?鼠標有什么作用?等等)
4.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和小鼠標交朋友,一起去認識它、了解它、使用它,我們來把課題讀一讀。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一)鼠標簡介
演示課件
1、觀察鼠標的正面看分類:通常的鼠標有兩個鍵(如圖一),也有三個鍵的(如圖二),目前我們最常用的是中間帶有滾輪的(如圖三)。
觀察你的鼠標,它屬于哪一種呢?
通常我們把這兩個鍵稱為什么?
演示課件
觀察鼠標的背面看分類:按工作原理可以分為兩種:光電鼠標器和機械鼠標器。
請同學們觀察你的鼠標又屬于哪一種呢?
(二)學習掌握鼠標的姿勢
1.下面請小朋友聽聽鼠標的自我介紹吧。(課件出示精靈鼠自我介紹2)
2.聽了精靈鼠的介紹后,你們還有什么補充嗎?(指名回答:我發現鼠標的左、右鍵之間還有一個滾輪)
3.你觀察得真仔細,老師告訴大家,這個滾輪是在看網頁及各類文檔的時候派用場的。
4.其實老師早就知道我們班級很多小朋友家里都有電腦,有些小朋友說不定早就在家里跟精靈鼠交上朋友了,誰愿意做小老師,向大家示范一下掌握鼠標的姿勢?(指名學生上臺演示)
5.你說得真好,小朋友們聽明白了嗎?請你拿起你的鼠標吧,不會的小朋友可以請教同學,或者認真看看書上第5頁握鼠標姿勢這段話。(學生自學拿鼠標)
6.小朋友,一起拿起鼠標,讓老師欣賞一下你們的姿勢吧。(師一邊看,一邊糾正姿勢。)
(三)學習鼠標的操作方法
1.過渡:小朋友們,你們的姿勢都很正確,老師真高興!現在請大家抬起頭來看屏幕。小朋友,你知道嗎?鼠標在電腦桌面上的樣子是一個小箭頭,叫鼠標指針。移動鼠標,小箭頭就會跟著動,鼠標就是控制這個小箭頭的工具。鼠標的操作方法可多了,下面老師請學習小組討論:你知道哪些操作鼠標的方法,小朋友們可想想平時在家里是怎么操作鼠標,也可以看看書上第5頁介紹的鼠標操作方法。(學習小組展開討論)
2.指名簡單交流鼠標操作的方法:移動、單擊、右擊、雙擊、拖曳
3.小朋友們,剛才的學習和討論只是讓我們對鼠標有了初步的認識,你們想了解更多關于鼠標的知識嗎?現在精靈鼠決定邀請我們到精靈鼠城堡去玩尋寶探秘的游戲了,這些游戲里有很多鼠標的知識,現在我們就去看看吧。
4.學生動手練習紙牌游戲。
三、上機操作
學生用所學知識,打開紙牌游戲進行鼠標操作練習。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在游戲中掌握了鼠標的使用方法,在討論中了解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鼠標知識,最讓老師高興的是大家還勇于創新,發明了很多未來的小鼠標,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3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第一課信息社會
課 題
信息與信息社會
課時
1
課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自己發現身邊的信息,來歸納什么是信息,以及它的含義與特征;
2、通過學生自己發現身邊常見的信息獲取與處理的工具,再討論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傳遞信息?哪些只能單向傳遞信息?哪些能雙向傳遞信息?哪些用于處理信息?
情感目標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
教學重點
信息的含義以及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及其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辨別信息的真偽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媒體使用
引出主題
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同學們,這是我們信息技術的第一堂課,為什么我們要學習信息技術嗎?信息是什么?那么讓我們一起愉快的上完這節課,大家就都明白了。
聽課
引入新課,調動學生興趣
分組討論
1、布置任務〕每四人一組,討論你認為身邊有哪些信息,并記錄下來,寫在筆記本上(一人記錄)其他人討論
2、 [提問]請各組派代表到前面寫出本組認為的信息?
小組討論:一人記錄,其他人討論;(4分鐘)
學生到前面寫出“信息”
合作式學習,培養協作精神
屏幕廣播
教師講解
教師講解
1、 我們身邊的信息到處都是,例如:清晨,我們聽到的鬧鐘的鈴聲,獲取了“時間到了,該起床了”的信息,便會起床,打開收音機,收聽天氣預報,獲取了與今天天氣有關的信息,便可以決定今天需要穿多少衣服,出門時是否要攜帶雨具,在去學校的途中,交通信號燈提供了信息可以用來控制路上行人與車輛的停和行;到了學校后,在教室學習,在圖書館閱覽或在計算機房上網,我們又獲取了大量的信息。總之信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信息是我們行動和決策的重要依據。
2、那我們看看同學自己寫的信息有哪些呢?
3、信息載體: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不難發現信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在打開收音機聽天氣預報,聽到的信息是借助電波進行傳遞、存儲和交換。那么電波就是載體的一種。
4、〔提問〕請同學說還有哪些載體?
(語言、文字、圖形、聲音、數字、圖像、影像等)
5、信息的載體也稱為媒體或媒介。
6、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對事物的狀態、特性和運動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相互作用和聯系的客觀描述。(載體所傳遞的內容就是信息)
思考信息
找小組成員朗讀自己所寫的信息
思考信息載體有哪些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思考
引領學生找自己身邊的信息
引領學生找出信息的載體
引入內容
1、同學們請欣賞一下短片中的內容(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2、提問:①信息有哪些基本特征?
②什么是信息技術?
③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觀看短片
思考問題
通過觀看影像,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多媒體投影及音響
分組合作
快速閱讀書上的信息技術內容,找出信息技術的概念,通過觀看短片,總結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說說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積極影響(并記錄在筆記上)
分組合作回答問題
培養協作精神
教師總結
1、信息技術:信息的獲取、處理(存儲、分析、加工)、傳遞和利用的技術稱為信息技術(簡稱it)。
2、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傳感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
3、信息的基本特征:①信息具有可傳遞性;②信息具有可共享性;③信息具有依附載體且載體可變換;④信息的價值具有相對性和時效性。
4、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積極影響:①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②方便了人們的交流;③改變了眾的工作和生活方式;④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生思考
解決學生歸納的不全面的問題,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
屏幕廣播
分組討論
1、[布置任務]分組討論你所見到的信息獲取工具有哪些?它們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傳遞信息?哪些只能單向傳遞信息?哪些能雙向傳遞信息?處理信息的工具有哪些?一人記錄,其他人討論
2、[提問]請各組派代表到前面寫出本組認為的信息獲取工具?
小組討論:一人記錄,其他人討論;(4分鐘)
學生到前面寫出“信息獲取工具”,本組其他成員說出它們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傳遞信息?哪些只能單向傳遞信息?哪些能雙向傳遞信息?
發揮集體的智慧
屏幕廣播
教師歸納
1、常見的信息獲取工具有: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電話、傳真、電視、收音機等;
2、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主要用于采集信息;電話、傳真、電視、收音機主要用于傳遞信息;電視、收音機只能單向傳遞信息;電話、傳真能雙向傳遞信息。
3、處理信息的工具:臺式計算機、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
學生思考
完善學生的知識
屏幕廣播
引入內容
1、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為我們益智廣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不過面對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網上信息,我們的辨別和自律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了,請欣賞短片,找出短片中出現的現象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
觀看短片
思考問題
通過觀看影像,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多媒體投影及音響
分組討論
1、寫出不良現象與正確現象
2、你自己存在這些現象嗎?有哪些?
3、說說信息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4、中學生如何迎接信息社會的挑戰?
各組選代表到前面說出自己認為的好現象和不良現象以及我們如何迎接信息社會的挑戰。
集思廣益
屏幕廣播
教師講解
1、給出《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自己寫的與其一樣吧?作為青少年應該嚴格遵守公約。
2、 信息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①信息泛濫和信息污染;②信息犯罪;③不良信息的傳播范圍廣、傳播方式更加隱蔽,可能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3、 今天的中學生如何迎接信息社會的挑戰:①培養良好的信息意識;②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③養成健康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④遵守信息法規。
學生思考
彌補討論的不足
投影
課堂小結
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
總結本課的收獲
強化所學知識
屏幕廣播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4
課題:4.3制作調查表
一、學習目的:
1、讓學生了解表格的用途和基本的制作方法。
2、讓學生了解制作、調整、修飾表格的方法。
3、讓學生了解調整表格大小、選定表格、“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上“平均分布各列”“對齊”按鈕的功能、表格居中的方法。
4、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學會并強化“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看書或互相討論或查看幫助、詢問老師)→“消化吸收”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重難點:表格的選定、工具欄的使用。
三、學習用具:計算機、多媒體教室。
四、教學方法:啟發,實踐式。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設計:
1.前景引入:
我們已經見過了很多生活中的表格,最常見的是課程表和記分冊,而家里人的工資表,統計表大家都是見過的。而我們今天就開始學習表格的制作。
表格的制作共三部分,分別是制作調查表→調整調查表→修飾調查表。本節內容要探討怎樣制作、調整、修飾調查表,使其符合設計要求。
2.探索新課:
⑴打開word軟件。
⑵插入表格(6×6)。
⑶輸入文字。
⑷制作斜線表頭。
⑸調整大小。
⑹選定整個表格。
⑺打開“表格和邊框”工具欄。
⑻平均分布各列。
⑼表格居中。
⑽“對齊”中的“中部居中”使文字居中。
⑾選定相應的表格并設置底紋顏色。
⑿修改文字的字體和大小。
⒀修改邊框的線型。
⒁使用表格自動套用格式。
⒂保存退出。
要點提示:
a、注意第(6)步表格的選定,以下的操作皆在選定狀態下進行;
b、注意打開和關閉“表格和邊框”工具欄的方法;
c、若操作錯誤,記住使用“撤消”按鈕退回一步。
3.[學生操作并指導答疑]
個別學生可能出現的操作問題:
①為什么改變表格寬度后表格會變高?
答:(引導學生分析每行中文字的行數)結論:由于單元格變窄,文字可能會出現自動分行,但進行到“平均分布各列”后一般會復原。
②找不到“平均分布各列”按鈕?
答:工具欄沒有打開,怎樣打開可參閱課本內容。
③做不出“居中”和“中部居中”效果?
答:表格的選定狀態已除去,應重新選定。
4.[總結問題]
中途停止操作,總結個別同學的問題,防止類似的錯誤。
5.[恢復訓練并指導]
6.[引申]
提出問題:
a.怎樣改變行高?
b.怎樣選定一行或多行、一列或多列、一格或多格?
c.表格全選有沒有其它方法?
d.“常用”工具欄中的“居中”按鈕與“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中的“中部居中”按鈕的區別?
e.怎樣使表格處于整篇文檔的左邊或右邊,怎樣調整表格中文字的上中下、左中右的位置?
f.“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中其它按鈕的<平均分布各行、合并單元格、拆分單元格、對齊中的其它選擇、套用格式>的效果。
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
a.看教材;b.相互討論;c.查看幫助d.課后查資料。
7.[學生自己尋找答案]
8.[本堂小結]
本堂課主要學習了制作、調整、修飾表格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在此基礎上發散、引申,自己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
9.[課后作業]
a.繼續弄清“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中按鈕的效果。
b.怎樣移動表格?
c.怎樣插入行或列?怎樣刪除多余的行或列?
d.結合鍵盤上的Ctrl或Shift或Alt鍵拖動表格線,總結一下效果。
e..做一份課程表并調整。
10.完成課后練習。
七、學習信息反饋: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5
第一課 歡迎新朋友——“microsoftword”
教學目標: 1、掌握word的啟動和退出的方法。
2、了解word窗口的組成和使用。
3、掌握word的文檔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檔中輸入文字。。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在實踐中能運用本課知識初步使用word進行基本文字處理操作。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研究能力、觀察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教學難點: 1、知道word窗口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與作用
2、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硬件:多媒體電腦室 軟件:word廣播教學系統
教學過程:
導言
從這一節課開始,我們學習計算機在文字處理這方面的應用,下面我們將要介紹的是工作在windows98環境下的word。
提出問題
了解有關word知識。
如何啟動word?
認識窗口的組成?
如何新建word文檔?
如何輸入文字?
如何保存word文檔?
如何退出word?
活動過程
1、備注:學生根據問題看書自學(提出問題任務驅動)
2、啟動word讓學生示范:(廣播教學)
(1)直接啟動 (2)從菜單啟動(3)快捷方式
根據以前所學的畫圖的知識歸納出啟動word的方法。練習啟動word
學生練習:用以上兩種方法啟動word
提示:啟動word還可以用桌面上的快捷圖標
3、認識word窗口
(1)學生自學:看書
認識各部分名稱:教師用教鞭標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學生說出其名稱(廣播教學)
(3)認識各部分作用:教師對各部分作用做簡單示范及說明
標題欄:改變文件名,讓學生體會到它是用來顯示出當前的文名
菜單欄:點擊各菜單,讓學生看看各下拉菜單內有什么內容,并示范其中一兩項。
工具欄:點擊各工具欄,注意與菜單欄作比較。
標尺:調出標記,并用其對頁面作一些簡單調整。
編織文章的頁面:在頁面上示范輸入幾個漢字。(叫個別學生示范)
滾動條:拖動滾動條,并提示學生與上學期學的畫圖軟件中的滾動條作比較。
狀態欄:改變當前光標位置,讓狀態欄上的數值發生變化,以說明其是用來顯示當前狀態的各種信息的。
4、word文檔的新建
演示并講解:當我們啟動word時,系統會自動建立一個空文檔,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自己新建文檔演示建立的過程
學生根據老師的演示總結出新建文檔的方法:利用文件菜單中的新建命令;及利用工具欄中的新建按鈕。并按步驟操作
在文檔中輸入文字
演示并講解:當插入光標在編輯區中閃動時,我們就可以在word中輸入文字了,利用鍵盤我們可以輸入“英文”要輸入漢字,需要先啟動漢字輸入法,我們在前面的第五課、第六課已學過了,可以把這些知識運用到word中來。(邊講解邊演示)
學生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自己組織材料練習輸入文字。
保存文檔
演示并講解:在word中的文檔可以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盤上,保存的方法和我們在畫圖中所學的大致相同:單擊文件菜單中的保存或另存為命令然后在出現的對話框中輸入名字,最后單擊保存按鈕。
學生把剛才輸入的文件保存起來。注:word文件的擴展名為.doc,此外,我們還可以使用工具欄中的保存按鈕來保存。
退出word
講解:退出word的操作步驟與退出畫圖程序的操作相同:單擊word窗口的關閉按鈕或單擊文件菜單中的退出命令。
學生實踐操作退出word注:如果文件修改后尚未存盤,在退出word時會出現提示是否存盤對話框
歸納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word的啟動、退出、文檔的新建、保存、窗口的組成和在文檔中輸入文字,在記住知識的基礎上要反復練習至熟練。
操作練習:
1、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啟動word,記住步驟;
2、文字輸入練習
3、word啟動和退出,文檔的新建和保存。
教后小記: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文件圖片、改變圖片的位置和大小、調整圖片的效果、為圖片添加邊框等基本操作的要領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2、通過制作“童眼看家鄉”為主題的文檔,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在word中插入文件圖片2、改變圖片的位置和大小
教學難點:1、為圖片添加邊框2、使用恰當的圖片修飾文章,使圖片為突出文章主題服務
[教學方法]情景創設、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教學手段與媒體]網絡教室,暢通的局域網環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人們對自己的家鄉往往有著深厚的感情。老師的家鄉在綿陽,一個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地方。同學們,你們也來描述一下自己的家鄉吧!生發言師:從孩子們的發言中,老師讀出了你們對家鄉的熱愛。展示一篇名為“我的美麗家鄉”的word文檔
師:老師想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更多的人,于是用文字記錄下了我對家鄉的熱愛。可是,只有文字略顯單一。孩子們,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來幫助老師完成對這篇文檔的修飾?此時,生很容易提出:插入家鄉的圖片來豐富文檔的內容(如果學生只提出插入圖片,教師可以再引導其從突出文章主題出發,追問學生:具體插入什么內容的圖片)展示若干家鄉的圖片
師:“剪貼庫”中的圖片資源雖多,但是有時候,并不一定能夠滿足我們的要求。正如老師展示的這些漂亮圖片并非來源于“剪貼庫”,而是老師從網上下載、利用“畫圖”軟件繪制等方式獲取的。今天,我們就學習怎樣將這些漂亮圖片插入到文章中。展示課題:在文章中插入圖片二、新課傳授
1、插入圖片
師:將外部文件圖片插入到文檔,插入的是“來自文件”的圖片,方法非常類似于“畫圖”軟件中“粘貼來源”命令的使用,具體來說,如何操作呢?
建議:如果有個別學生已經掌握插入外部文件圖片的方法,則請生上臺演示。如果沒有學生掌握這一操作,則可以由教師利用大屏幕投影或廣播教學方式進行操作講解。再由學生練習插入外部圖片的操作。
2、移動圖片位置、改變圖片大小、調整圖片效果
師:你對插入的圖片滿意嗎?
生發表意見:“太大/小了!”、“我想調整圖片和文字的位置”
師:與對剪貼畫的操作方法一樣,我們可以改變插入的外部文件圖片的大小、位置,設置圖片環繞方式、調整圖片的效果師提出探究任務:對外部文件圖片改變大小、設置環繞方式、移動位置、調整圖片效果
生嘗試完成書上78頁“做一做”,并參照書上79頁,利用圖片工具欄中工具按鈕調整圖片的對比度和亮度
由于此部分操作與剪貼畫的操作方法一致,因此,大部分學生能順利完成此次探究任務。對于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巡視、指導。
2、給圖片加邊框展示一份配有邊框的圖片的word文檔
3、生觀察、比較后發現圖片加上了邊框
師提出探究任務:為圖片添加邊框
生看書78頁第三部分內容,嘗試使用圖片工具欄中線形按鈕為圖片添加邊框
由于圖片只有在非“嵌入型”環繞方式下,才能為其添加邊框,而書上并未寫明此操作關鍵點,因此部分學生此次探究任務會失敗(圖片處于“嵌入型”環繞方式下,線形按鈕處于灰色不可選狀態)。此時,教師有必要講解該知識點:當圖片處于非“嵌入型”環繞方式下,才能為圖片添加邊框。再由學生第二次嘗試為圖片添加邊框,抽生演示為圖片添加邊框的操作
三、主題拓展、鞏固練習
提出主題:童眼看家鄉
子題目:家鄉的美景、家鄉的小吃、家鄉的人、50年后的家鄉……
要求:
1、以“童眼看家鄉”為主題,選擇一個子題目(也可以自定其他題目),制作圖文并茂的word文檔。
2、所需文字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素材庫中文字材料
3、所需圖片既可以從老師提供的素材庫中選取,也可以是利用畫圖工具制作的插圖
4、填寫《“童眼看家鄉”電子文檔制作過程自評表》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7
《分子與細胞》
元素
細胞膜基質
化學成分結構與功能細胞質
化合物細胞核細胞器
細胞生物膜系統
有絲分裂
無絲分裂細胞分化細胞工程減數分裂
(一)走近細胞
比較原核與真核細胞(多樣性)
植:營養、保護、機械、輸導植:根、莖、葉細胞分泌花、果、種動:上皮、結締、肌肉、神經動:心、肝??運動、循環
消化、呼吸病毒
系統個體單細胞種群群落
泌尿、生殖多細胞神經、內分泌
非生物因素Ⅰ號生態系統生產者生物圈生物因素消費者Ⅱ號分解者
三、細胞學說內容(統一性)
○從人體的解剖和觀察入手:維薩里、比夏○顯微鏡下的重要發明:虎克、列文虎克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
起作用。
3.
○在修正中前進: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
注:現代生物學的三大基石
1.1838—1839年細胞學說2.1859年達爾文進化論3.1866年孟德爾遺傳學
四、結論
除病毒以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二)組成細胞的分子
基本:C、H、O、N(90%)
1
高一生物內容構成
一、
大量:C、H、O、N、P、S、(97%)K、Ca、Mg
元素微量:Fe、Mo、Zn、Cu、B、Mo等
最基本: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物質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
基礎水:主要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動離不開水無機物無機鹽: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化合物蛋白質:生命活動(或性狀)的主要承擔者/體現者
核酸:攜帶遺傳信息有機物糖類:主要的能源物質
脂質:主要的儲能物質一、蛋白質(占鮮重7-10%,干重50%)
二、核
酸
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是生命活動的控制者。
△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三、糖類和脂質
△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
2
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原生質層:成熟的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為一層半透膜。
四、鑒別實驗
(三)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植物特有):纖維素+果膠,支持和保護作用成分:脂質(主磷脂)50%、蛋白質約40%、糖類2%-10%作用:隔開細胞和環境;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間信息交流;
○具有還原性的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
五、無機物
六、小結
化合有機組合分化
化學元素
細胞
○原生質1.泛指細胞內的全部生命物質,但并不包括細胞內的所有物質,如細胞壁;
2.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其主要成分為核酸、蛋白質(和脂類);3.動物細胞可以看作一團原生質。
○細胞質:指細胞中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質。
真核基質:有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種酶等細胞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分工:線、內、高、核、溶、中、葉、液、
細胞器
協調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生物膜系統
核膜:雙層膜,分開核內物質和細胞質
核孔: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流和信息交流細胞核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一、細胞器差速離心:美國克勞德
△細胞器是指在細胞質中具有一定形態結構和執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結構單位,
3
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三、協調配合
分泌蛋白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羅馬尼亞帕拉德
有機物、O2
葉綠體線粒體
加工胞外氨基酸肽鏈一定空間結構
○生物膜系統:細胞器膜+細胞膜+核膜等形成的結構體系
(四)細胞物質的運輸
○科學家研究細胞膜結構的歷程是從物質跨膜運輸的現象開始的,分析成分是了解結構的基礎,現象和功能又提供了探究結構的線索。人們在實驗觀察的基礎上提出假說,又通過進一步的實驗來修正假說,其中方法與技術的進步起到關鍵的作用
成分:磷脂和蛋白質和糖類
結構:單位膜(三明治)→流動鑲嵌模型細胞膜特性結構特點:具有相對的流動性
生理特性:選擇透過性(對離子和小分子物質具選擇性)
保護作用
功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交換
細胞識別、分泌、排泄、免疫等
四、細胞核=核膜(雙層)+核仁+染色質+核液
美西螈實驗、蠑螈橫縊實驗、變形蟲實驗、傘藻嫁接與移植實驗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代謝活動和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物質在細胞周期不同階段相互轉變的形態結構。DNA螺旋
○+=核小體染色質纖維組蛋白非組蛋白
螺旋化
0.4um超螺旋管(圓筒形)-10um染色單體(圓柱狀、桿狀)
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1.水分
二、樹立觀點(基本思想)
.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結構和功能相統一.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各種細胞器既有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
○分工合作2.細胞的生物膜系統體現細胞各結構之間的協調配合。
○生物的整體性: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在各部分組成一個整體的時才能體現出生命現象。1.結構:細胞的各個部分是相互聯系的。如分布在細胞質的內質網內連核膜,外接細胞膜。2.功能:細胞的不同結構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卻是協調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3.調控:細胞核是代謝的調控中心。其DNA通過控制蛋白質類物質的合成調控生命活動。4.與外界的關系上:每個細胞都要與相鄰細胞、而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的細胞都要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轉換。
六、總結
4
○滲透現象發生的條件:半透膜、細胞內外濃度差
○滲透作用:水分從水勢高的系統通過半透膜向水勢低的系統移動的現象。
○半透膜:指一類可以讓小分子物質通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的一類薄膜的總稱。○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可拓展應用于:(指的是原生質層與細胞壁)
①證明成熟植物細胞發生滲透作用;②證明細胞是否是活的;
③作為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膜的方法;④初步測定細胞液濃度的大小;
2.無機鹽等其他物質
①不同生物吸收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不同。
②物質跨膜運輸既有順濃度梯度的,也有逆濃度梯度的。3.選擇透過性膜
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的膜。
□生物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是嚴格的半透膜。
二、流動鑲嵌模型
1.要點
①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但這個支架不是靜止的,它具有流動性。②蛋白質鑲嵌、貫穿、覆蓋在磷脂雙分子層上,大多數蛋白質也是可以流動的。
③天然糖蛋白蛋白質和糖類結合成天然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護、潤滑和細胞識別等
2.與單位膜的異同
相同點: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是脂質和蛋白質
不同點:①流:蛋白質的分布有不均勻和不對稱性;強調組成膜的分子是運動的。②單:蛋白質均勻分布在脂雙層的兩側;認為生物膜是靜止結構。
三、跨膜運輸的方式
○大分子或顆粒:胞吞、胞吐
四、小結
組成決定
磷脂分子+蛋白質分子結構
具有導致保證體現
運動性流動性物質交換正常選擇透過性
成分組成結構,結構決定功能。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動的,因此決定了由它們構成的細胞膜的結構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結構的流動性保證了載體蛋白能把相應的物質從細胞膜的一側轉運到到另一側。由于細胞膜上不同載體的數量不同,所以,當物質進出細胞時能體現出不同的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數量、速度及難易程度的不同,即反映出物質交換過程中的選擇透過性。可見,流動性是細胞膜結構的固有屬性,無論細胞是否與外界發生物質交換關系,流動性總是存在的,而選擇透過性是細胞膜生理特性的描述,這一特性,只有在流動性基礎上,完成物質交換功能方能體現出來。
(五)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2外界光ICO22363252
一、酶——降低反應活化能
◎新陳/細胞代謝:活細胞內全部有序化學反應的總稱。
◎活化能:分子從常態轉變成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
1.發現
①巴斯德之前:發酵是純化學反應,與生命活動無關。②巴斯德(法、微生物學家):發酵與活細胞有關;發酵是整個細胞。③利比希(德、化學家):引起發酵的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
亡并裂解后才能發揮作用。
④比希納(德、化學家):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能夠在酵母細胞破碎后繼續起催化作用,
就像在活酵母細胞中一樣。
⑤薩姆納(美、科學家):從刀豆種子提純出來的脲酶是一種蛋白質。⑥許多酶是蛋白質。
⑦切赫與奧特曼(美、科學家):少數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定義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
注:
①由活細胞產生(與核糖體有關)
②催化性質:A.比無機催化劑更能減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提高化學反應速度。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8
第1章 緒言
〖單元概述〗
本章通過列舉生活實例,使學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認識信息和信息技術在信息社會的重要地位,使學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課程標準〗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舉信息技術的應用實例,了解信息技術的歷史和發展趨勢。
〖學習目標〗
◆知識性目標
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學會區分信息和信息的媒體;通過生活實例具體說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術及其主要內容;了解信息技術經歷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個階段的重要標志。
◆技能性目標
能快速在圖書館或向家長獲取信息;對于有條件上網的學生,應提高上網查詢的速度。
◆情感性目標
交流討論信息在信息社會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組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主動獲取信息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信息的概念:
師:同學們,今天是我們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第一堂課。有誰能說說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為哪些屬于信息,試著舉1~2個例子。
生:(舉例)
師:(教師在學生舉例時可以將案例記錄在黑板上,以備區分信息與信息的媒體之用)
師:剛才大家都列舉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著名的學者是如何來定義信息這個概念的。
(應用ppt演示文稿)
師:信息是一個被各個領域廣泛運用的概念,其定義因領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的是信息學奠基人香農和控制論奠基人維納對信息的定義。
師:信息需要用載體來表示和傳播,表達信息的載體稱為信息的表示媒體,簡稱媒體。例如:書中記載的內容屬于信息,書就是信息的媒體。剛才同學們舉了這么多例子,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哪些屬于信息,哪些屬于信息的媒體?
生:(區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屬于信息還是信息的媒體)
師:(將例子按照信息、媒體有規律地排列)
例如: 信息 媒體
書中記載的內容 書
天氣預報 廣播
師:信息的媒體類型很多,常用的類型有四種:文本、數據、聲音和圖像等等。看看黑板上羅列的都屬于哪一類型?
生:(將舉例的媒體按照其類型分類)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師:剛才我們都列舉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體。現在,我們可不可以歸納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樣,也舉1~2個例子。
師、生:信息的主要特征是:可開發、存儲;可傳遞、共享;可處理、再生;可利用、增值。
三、信息技術的概念和內容:
師:剛才我們著重介紹了第一節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第二節信息技術及其發展。
(應用ppt演示文稿)
師:信息技術是指在信息的獲取、整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和方法。微電子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信息技術的內容包括信息獲取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信息傳遞技術、信息控制技術和信息存儲技術。
四、信息技術的發展:
師:信息技術在其發展中經歷了五次革命,請同學們查看教材,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每次信息技術革命的重要標志是什么?
生:第一次語言的產生;第二次文字的發明;第三次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第五次電子計算機的普及使用和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
師:在信息技術經歷的五次革命中,信息采集技術、信息傳播技術和信息存儲技術在每個歷史階段各有什么特點呢?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這個活動。
說明:建議以2~3人為一組(同桌),根據分析表完成活動。
〖所需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設備:學校一般采用專線、寬帶、電話線等連接方式接入因特網,計算機中的瀏覽器一般選internetexplorer(簡稱ie)。
學生:學會基本的網絡搜索技術。
教師:各種教學用的記錄表及評價表,如分組調查表、周邊圖書館推薦表、相關網站鏈接表、分析表、作品引用記錄等。
〖活動安排〗
l 活動主題:分析信息采集技術、信息傳播技術和信息存儲技術在各個歷史階段的特點
l 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圖書館、向家長咨詢或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完成分析表。
l 活動步驟:
(1)在課堂中完成分組,并確立組長和組員的分工
(2)每組可以采用一種或多種查詢方式(通過圖書館、向家長咨詢或上網查找)查找相關資料
(3)整理并交流
〖對不同起點的學生〗
1.需要幫助的學生:
與學生一起查找資料,或事先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輔助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本章的知識點。
2.可以提高的學生:
以不同的形式來表現信息,并通過生活實例來反映信息對當今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9
認識畫圖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Windows98系統中自帶一個畫圖軟件。
2.掌握畫圖軟件的進入與退出,并熟悉畫圖軟件窗口的組成。
3.熟練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通過運用畫筆軟件繪制小雞,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畫筆軟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時激發學生對學習電腦的興趣。
教學重點:繪圖軟件的操作與應用。
教學難點:曲線工具的運用。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談話:“畫圖”軟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統中所附的繪圖軟件,利用它可以繪制簡筆畫、水彩畫、插圖或賀年片等。也可以繪制比較復雜的藝術圖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畫稿上作畫,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畫稿。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win98畫圖軟件的操作與運用。
二、新課教學
1、啟動“畫圖”軟件:講解并演示啟動“畫圖”軟件的方法與操
作步驟。
A.單擊“開始”按鈕,打開“開始”菜單;
B.將鼠標指向“開始”菜單下的“程序”選項,打開“程序”
C.將鼠標指向“程序”菜單中的附件選項,打開“附件”菜單。
D.用鼠標單擊“附件”菜單下的“畫圖”選項,啟動畫圖程序。
2.講解并演示畫圖軟件的窗口組成:
(1)標題欄:它包含了畫筆的標題和圖畫的命名。
(2)菜單欄:有六個下拉式菜單。
(3)工具箱:有許多繪圖工具,繪畫時任選一項工具。
(4)線寬框:改變每個工具的線條寬度。
(5)調色板:左面是繪畫時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顯示框,右邊有28種顏色供選擇。
(6)滾動條:上、下、左、右移動繪圖區域。
(7)繪圖區:在該區作圖、繪畫。
3.講解繪畫工具的選擇和應用:(邊講解邊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義形狀自由的剪切塊。
(2)選定工具:它可以定義一個矩形剪切塊。
(3)橡皮:可以擦除圖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對封閉區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個圖形的顏色填另外的封閉圖形區域。
(6)鉛筆:可以在繪圖區內任意畫線,
(7)刷子:與鉛筆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狀態有12種,使繪圖更
為豐富。
(8)噴槍:該工具與前兩種工具的功能類似,它們留下的痕跡的不
同是由鼠標的拖動速度決定的,速度越們慢,斑點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圖畫上寫字。
(10)直線:利用它可以畫直線、水平線、垂直線。
(11)曲線:利用它可以畫單彎頭曲線、雙彎頭曲線。
(12)矩形:可以畫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邊形:可以畫一些多邊形圖形。
(14)橢圓:可以畫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橢圓環。
(15)圓角矩形:可以畫一些圓角方框。
4.實例:“畫小雞”畫雞身
(課件、范圖演示)畫雞頭
畫雞眼
講解并演示作畫步驟:畫雞腳
畫雞嘴
涂顏色
圖2
5.作品存盤退出:(講解并演示)
講解:選擇"文件"菜單下的"保存"命令,將所繪制的圖畫保存
磁盤上。
退出畫圖程序:a.單擊畫圖窗口右側的關閉按鈕;
b.單擊菜單中“文件”選項中的退出命令;
屏幕彈出對話框如圖3所示;
圖3
c.單擊【是(Y)選項,保存當前窗口中的
圖形并退出畫圖程序;
d.單擊【否(N)選項,不保存圖形,退出
畫圖程序;
e.單擊【取消選項,取消退出操作,繼續
使用畫圖程序。
三、學生練習教師
全課總結(略)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10
1,文本的選定、復制與移動(1)
課題:3.3.3文本的選定、復制與移動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認識目標:
2,excel(1)
excel基礎知識 教學設計思想: 首先把學生最近一次考試的成績表廣播,并且說明總分、名次都是由excel自己算出來的,吸引學生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我們前面學習了word,大家都知道這是microsoft公司的產品,今天我們學習的excel也是microsoftoffice組件之一,被廣泛
3,插入圖片(1)
第一課 圖片的插入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插入圖片和修改圖片格式來美化文章2、操作技能目標:學習從文字處理軟件知識中歸納文檔排版的規律,嘗試應用己知的規律去對較復雜的文檔排出符合版式要求的圖文混排文檔。3、情感目標:通過分小組團結協作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學重點:1、插入剪貼畫或圖片文
4,《快樂的小作家--Word(C)》電子教案(3)
教材:全國計算機考試(少兒NIT)指定教材教案設計:初一年級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顯示方式教學目標 認識WORD的四種視圖認識WORD的不同顯示方式學會同時顯示兩個WORD文檔教學重、 難點四種視圖與兩種顯示方式
5,“資源管理器”簡介(1)
第十七課時:第十七課時:“資源管理器”簡介教學重點:繼續了解“資源管理器”程序中文件和文件夾的管理。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略)引入新知: “資源管理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磁盤文件,包括建立文件夾、復制、移動、刪除、查找文件或文件夾及重命名等。講授新知:板書:一、建立新的文件夾講
6,計算機網絡簡介(1)
課題:計算機網絡簡介 教學時間: 授課班級: 教學目標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作用及分類。&
7,用FrontPage2000快速制作動態按鈕(1)
用FrontPage2000快速制作動態按鈕 教學目標 :制作出動態按鈕你一定看到過很多網頁上的動態按鈕效果,一般而言實現它需要后JavaScript(或VBScript)網頁腳本語言支持,對于只懂使用初級的“所見即所得”網頁編輯器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現在我們就來學一學制作動態按鈕的“傻瓜式”方法。我們以制作一個
8,使用幫助第四節文件系統(1)
第二章第三節使用幫助 第四節文件系統教學目標 :1、掌握如何在“開始”菜單,應用程序中獲得幫助;2、什么是文件?文件名的組成;3、擴展名的作用;4、文件夾(子文件夾)、驅動器概念及作用。 教學重點:1、
9,歡樂課堂,信息技術第一課(1)
背景:信息是一個比較抽象概念,如果何在學習之初引領學生較好得把握信息的的特征,體驗到信息對我們生活、生產的重要性,并能較快地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科意識,這作為新課標實驗教材的第一節課來講的確是非常重要的。為此,針對教科版《信息技術基礎》第一課,我進行了本次教學實驗。本次教學以快樂教育的理念為指導,充分開展師生交流,一起討論信息的概念、特征,和本學科的學習意 義
10,修飾表格(5)
課題第10課 修飾表格課時1教學目標 1.總結表格工具欄的命令按鈕的作用2.表格外邊框設置、行列設置的不同;3.表格底圖和表元底圖的不同操作4.運用于實際操作中重點、難點1.相似結果,找出不同操作
1,《文字的修飾》教案(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幫助學生掌握常用的文字修飾方法,能對字體、字號、字形、顏色以及修飾效果進行設置。(二)技能目標:幫助學生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并能制作出比較漂亮的文件。(三)情感目標:幫助學生培養自己的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華的勇氣,善于聽取借鑒他人之長,并尊重別人意見的情感。(四)態度目標:幫助學生養成辨別的接受別人的意見
2,走進網絡教室(6)
第1課 走進網絡教室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電腦的外觀。2.了解Windows桌面和桌面背景。·技能目標1.掌握開機的方法。2.掌握鼠標的基本操作:單擊和右擊。3.通過設置桌面背景,來熟練鼠標的操作。4.會安全關機。·情感目標通過始學教育,了解有關進入網絡教室紀律和衛生的注意事項。讓學生明白
3,WINDOWS98資源管理器教案(12)
WINDOWS98資源管理器教案第三節windows98資源管理器(教案)(第二課時)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資源管理器的結構;通過資源管理器掌握利用左鍵和右鍵的拖動完成文件及文件夾的復制和移動這兩個操作;能分別使用左鍵和右鍵進行這兩種操作,且能區分左鍵和右鍵的不同。2、能力目標: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4,計算機基礎電子教案(20)
計算機基礎電子教案 第1章計算機基礎知識 第2章PC系列計算機 第3章中文Windows98基礎 第4章文件管理和資源管理器 第5章中文Windows98附件工具
5,excle教案(50)
《EXCEL函數》教案設計 課題函數的使用課時1教材北師大版初中《信息技術》第二冊教材分析本節課內容源于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初中《信息技術》第二冊(電子表格與多媒體制作)第四課。教材通過實例講解了EXCEL電子表格中求和函數、求平均值函數,最大值函數和最小函數
6,查找與替換(6)
科目計算機課題《查找與替換》教師高海民年級四年 級 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查找字或詞的操作;掌握替換字或詞的操作。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3、創新目標:理解計算機操作的思想,自己編輯一篇的文章
7,文字處理軟件WORD2000(8)
第一節 WORD基本操作 教學目的: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啟動與關閉,掌握漢字的輸入方法,學會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學重點:漢字的輸入方法;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 : 1、
8,利用PowerPoint制作簡單的演示文稿(5)
課題:利用PowerPoint制作簡單的演示文稿 課型:新授課教學內容:模板的使用教學目標 (思想、知識、能力):1.了解設計模板的;概念2.了解模板的種類3.掌握使用設計模板創建演示文稿的方法教學重、難點:背景設置、修改配色方案、學會使用“幫助”教法、學法:講演輔結合教學程序模板:分為設計模板和內容模板
9,網頁中插入圖片(5)
10,初識計算機硬件(13)
初識計算機硬件教學目的:1、 了解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部件特點、功能及其基本工作原理2、 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學重點:1、微機各部件與其功能的對應關系2、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教學難點 :如何形象地說明微機部件與功能的對應關系課
1,微型計算機基礎(5)
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的組成結構;知道五大部件在計算機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協作學習能力和創新探究能力。結合練習過程中的協作學習,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教學重點和難點】1、計算機的組成結構及五大部件在計算機中的作用【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結合實物、課件,講述與操作相結合。【課型設計】通
2,初識windows98(5)
初識Windows98一、硬件認識:主機、顯示器、鼠標、鍵盤二、開機先打開顯示器電源,再打開主機電源。三、本節任務:1、鼠標的操作:移動、指向、單擊、雙擊、右擊、拖動、右拖。2、任務欄的操作:①高度調節:用鼠標拖動任務欄的邊,可以改變任務欄的高度。②位置變化:用鼠標拖動任務欄可以改變任務欄的位置,可以置上、置下、置左、置 右
3,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7)
主題: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教學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學重點與難點:信息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義。教學方法: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
4,初識PowerPoint2000(5)
一、教學目標 ㈠知識目標1、使學生了解PowerPoint2000,學會啟動PowerPoint2000選擇幻燈片版式的方法。2、 學生掌握在幻燈片上文字輸入、格式設置的方法。3、 學生理解建立新幻燈片和插入幻燈片的不同命令。4、能用PowerPoint2000制作兩頁幻
5,運用word制作電子賀卡(5)
運用word制作電子賀卡 課型:新授課時:1課時 累計課時:8 [學習目標]: 1、掌握插入圖片,學會簡單修飾圖片的格式。 2、掌握插入藝術字。 3、掌握插入文本框,學會簡單修飾文本框的格式。 4、學會總結一定的操作規律。 5
6,下載信息(5)
一、教材分析:《下載信息》是江蘇省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第50課內容。此課是在學生已學習掌握了瀏覽器的使用及如何利用中文搜索引擎查找相關網站后,指導學生掌握如何在互聯網中查找所需的網址,將所需要的網頁上的圖片、文字等材料下載到本計算機上的方法,操作性技能比較強。從教材中的教學內容來看,看似比較簡單
7,認識Word(7)
認識Word課題:《認識Word》課型:新 授課時:1課時授課人:鄭祖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Word的啟動和退出的方法。了解Word窗口的組成和使用。掌握Word的文檔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檔中輸入文字。。能力目標1、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在實踐中能運用本課知識初步使用Word進行基本文字處理操作。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研
8,WIN98的桌面與窗口(6)
9,信息社會的道德和意識(7)
信息社會的道德和意識 教學目的: 1、 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征以及計算機病毒的防治。2、引導學生遵守網絡上的道德規范以及了解學習信息技術的意義與方法。3、教育學生養成計算機使用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1.計算機病毒的幾個特征。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教學難
10,認識WINDOWS(5)
蘆溪縣首屆信息技術學科優秀教案評選參評教案 課 題:認識Windows(啟動與關閉計算機)授課人:蔡淑華課 時:1課時學 校:麻田中學授課地點:電腦室 教 案課題認識Windows課時
1,制作調查表(5)
課題:4.3 制作調查表 一、學習目的:1、讓學生了解表格的用途和基本的制作方法。2、讓學生了解制作、調整、修飾表格的方法。3、讓學生了解調整表格大小、選定表格、“表格和邊框”工具欄上“平均分布各列”“對齊”按鈕的功能、表格居中的方法。4、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學會并強化“發現問題”→“尋找答案”
2,《創建圖形元件》(5)
創建圖形元件》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認識FlashMX中的圖形元件,培養學習興趣,并滲透美育方面的知識。技能目標:學會創建圖形元件,能根據自己的作品建立圖形元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組合自己的圖形元件。認知目標:了解圖形元件的概念,初步掌握新建圖形元件的方法。【教學重點與難點】本課的
3,畫一棵蘋果樹(15)
畫一棵“蘋果樹”授課人:姜顥一. 教學要求通過“畫圖”軟件的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Windows中使用軟件的一般方法。二. 重點和難點1、
4,制作一個多媒體賀卡(5)
【課題】制作一個多媒體賀卡【課時】1課時【教法】任務驅動、小組合作【教學環境】多媒體網絡教室【教材分析】本課以任務驅動的形式介紹了制作多媒體賀卡的全過程。本課綜合了第3單元和第4單元的內容,將文字、聲音、圖片等多種媒體融合倒word2000文件中,是對所學知識的總結和應用。【教學思路】教師向學生展示多種賀卡(實際
5,計算機教案2.txt(9)
圖文混排 教學目的:學習圖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藝術字的制作,掌握圖文混排的技巧。教學重點:圖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藝術字的制作;圖文混排的技巧。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步驟 :一、藝術字的插入
6,電子之超級鏈接的制作(7)
電子演講稿的超級鏈接制作(教案)教學目標 :讓學生充分動手,學會利用動作按鈕和設置標記來展示文稿的交互功能,學會建立有交互功能的“我的學校”展示文稿;并且知道如何利用ppcentrl.pps文件自學其他更多的課外PowerPoint強大功能;能為校慶45周年修改電子賀卡。 教學過程 :1.
7,WORD教案(10)
第一章 信息技術簡介第一節 信息與信息社會一、教學目的與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兩種重要的信息技術;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二、教學重點與難點:信息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
8,數據庫綜合練習(5)
教學目標 :1、認知要求: (1)熟練掌握數據庫建立 (2)熟練掌握數據的查詢 (3)理解數據收集處理的過程2、操作要求:使用ACCESS2000完成一次數據調查處理的全過程3、情感要求:參與調查積極主動 &nbs
9,美化你的文章(5)
科目計算機課題《美化你的文章》教師劉莉年級四年 級 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讓學生學會設置字體,字號,自形,設置各種顏色,設置字符對齊方式等操作,學會美化文章。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3、
10,窗口里的小編輯(6)
科目計算機課題《窗口里的小編輯》教師高海民年級四年 級 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讓學生掌握選擇文本的操作;掌握復制文本的操作;掌握粘貼文本的操作;掌握剪切文本的操作;掌握插入文本的操作。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11
信息技術及其應用:
教學內容:信息技術及其應用:
教學目的: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涵義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學生看書:
二、精講:
1、通信技術的應用
2、微電子技術及其應用
3、電子計算機及其應用
科學處理
數據處理
實時控制
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教學
辦公自動化
人工智能
多媒體應用
網絡應用
三、小結:
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
四、練習:
什么是信息技術?它由那些技術組成?
什么是通信技術?
電子計算機主要用于那些領域?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12
文字下載與保存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
讓學生掌握從網上復制文字和圖片到“寫字板”的方法。
2.能力目標:
讓學生從小養成正確的網絡道德意識。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在網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協作學習、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保存文字和圖片的另一種方法。是對前面學習的一種綜合運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網頁和圖片我都回下載和保存了,如果我只想保存文字能行嗎?
2.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怎樣利用“復制”和“粘貼”的方法來保存文字和圖片。
二、教學新課
(一)文字的下載
1.通過“baidu”搜索引擎搜索出寓言故事網頁。
2.選擇一個寓言故事,將其中的文字選中。(拖動鼠標)
3.在選中的地方點鼠標“右鍵”選擇“復制”。
4.打開寫字板,在空白的地方點鼠標“右鍵”選擇粘貼。
學生練習。
(二)圖片的保存
1.打開一幅圖片,讓學生思考和嘗試,怎樣將其放到我們的寫字板中去?
2.學生思考練習。
3.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做法。
學生練習。
三、大顯身手
學生自己搜集保存,最后進行評選。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13
畫方形和圓形圖形
教學目標:
1.學習圓、矩形、圓角矩形、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讓學生能運用畫圖工具作簡單的規則圖形。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圓”、“矩形”、“圓角矩形”“多邊形”等畫圖工具
教學難點:“圓”、“矩形”、“圓角矩形”“多邊形”等畫圖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計算機、網絡及輔助教學軟件
教學過程
一、鞏固
提問: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稱
教師指工具,學生口答
二、新課導入
1、出示圖例: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簡單的圖形?如果老師將這些圖形移動一下,就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出示:其實許多規則的圖形
都是由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圓形、橢圓形等基本圖形構成的。
同學想和老師一起用這些簡單的圖形去畫出漂亮的圖形嗎?
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畫規則圖形”(投影出示課題)
三、新授
1、教學“矩形”畫圖工具
(1)教學畫長方形
①選擇矩形工具單擊;
②將鼠標指針指向畫圖區合適的位置,先按下左鍵,再沿對角線拖動鼠標,屏幕上出現一個矩形;
③當矩形大小合適時,松開鼠標左鍵。即可繪制出矩形。
(2)教學畫正方形
①選擇矩形工具單擊
②按下Shift鍵后,再將鼠標指針指向畫圖區合適的位置,按下左鍵,拖動鼠標,屏幕上出現一個正方形。
③當正方形大小合適時,松開鼠標左鍵。即可繪制出正方形。
2、教學“圓角矩形”畫圖工具
圓角矩形的畫法同畫直角矩形的畫法方法一樣,只是“圓角矩形”畫出的長方形的四個角是圓角的。
3、教學“橢圓”畫圖工具
(1)教學畫橢圓
引導:畫橢圓和畫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請學生講一下操作步驟
(2)教學畫圓
說明:畫圓方法和畫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畫?
4、教學“多邊形”畫圖工具
操作步驟:(師生討論得出)
教學畫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學畫一幢房子。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圖形的布局,提問:圖形的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圖形,可以用什么工具來實現?
(1)畫房子的主體,用矩形工具
(2)畫房子的門,用矩形工具
(3)畫房子的窗戶,用圓角矩形工具
(4)畫房頂,用多邊形工具
(5)畫煙囪,用橢圓工具
四、練習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畫圖工具?
信息技術的教案模版篇14
信息技術教案
課題:第五單元第一課《flash5簡介》
學習目標:1、學會啟動flash的方法
2、認識flash工作界面
3、動畫制作的基本概念
4、學習制作簡單的動畫
重、難點:認識flash的工作界面、學習制作簡單的動畫。
時間安排:講練25-30分鐘;自由練習15-20分鐘。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同學們,你們小時候看電視最喜歡看什么節目呀?
對了,很多同學都喜歡看動畫片。比如說《米老鼠和唐老鴨》、《西游記》、《葫蘆娃》等等。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精彩的動畫片,這段動畫與我們前天開展的活動是有關系的。因為前天剛好是什么日子呢?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41周年的日子。
那么,這么精彩的動畫是用怎么制作出來的呢?
是的,用計算機做出來的。那是用什么軟件做出來的呢?用我們以前學過的wps、word能做出來嗎?不能。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所學習的一個新的軟件《flash5》。(最新版本是flashmx2004)
二、新課
1、flash的特點
flash是一個功能強大、簡單易學的網頁動畫制作工具。用flash制作出來的動畫不但占用的空間小,而且動畫品質高,不管怎樣放大、縮小,它都清晰可見。
flash動畫的迷人之處還在于我們可以通過點擊按鈕,選擇菜單來控制動畫播放,甚至可以制作成小游戲。
正是有了這些優點,使得flash在網絡上非常流行。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flash5的使用。
2、啟動flash5。
①單擊“開始”→“程序”→“macromediaflash5”→“flash5”即可。(叫學生上臺操作)
啟動后將出現flash5的編輯窗口。
3、flash5編輯窗口的介紹
菜單欄
常用工具欄、控制工具欄(動畫播放的控制工具欄)
繪圖工具欄(放置了各種繪圖及編輯工具)、輔助選項
圖層區、時間軸(可以設置動畫的播放狀況)
浮動面板(可以用來控制各種設置)
編輯區(可以直接在這里繪圖或擺放一些圖片、文字、按鈕、動畫等進行編輯)
視圖比例、狀態欄(顯示所選的工具等狀態)
4、試一試:教師先隱藏常用工具欄、控制工具欄和狀態欄,要求學生顯示出這三個菜單欄。
(選擇“窗口”菜單→“工具欄”→“主要欄”、“狀態欄”和“控制欄”。)
5、動畫制作的基本概念
①先出示5張靜態的連續圖片,再出示5張圖片所組成的動畫。
② 得出結論:動畫是將一張張靜態的圖片,通過軟件連續的播放產生影像的動態效果。
③ 其原理是:因為單張圖片快速而且連續的播放,會讓我們的眼睛產生“視覺暫留”的現象,我們會感到圖片中的物體正在動作,而flash就是采用這種原理制作動畫的。
6、簡單動畫的制作
①提問:如果動畫中的每張圖片都要用手工去畫,那將會怎樣?(工作量會很大)而flash5有一個強大的功能,那就是……?對了,它會自動建立動畫動作。
② 現在我們一起用flash5來制作一個簡單的動畫。
例:5-1、讓一架飛機在屏幕上飛過。
步驟1:“窗口”→“共享圖庫”→“movieclips影片夾”,打開“動畫影片圖庫(是flash5特有的資料庫)”。
步驟2:選擇圖庫中的“biplane”,用鼠標將飛機拖到編輯區中的左邊。注意:這時在時間軸中的圖層1的第1幀中會出現一個實心的黑點,這就是關鍵幀。
(補充解釋:p127“讀一讀”。)
<時間軸中的每一個小格子稱為“幀”,幀有兩種形式:普通幀和關鍵幀。普通幀上的圖片與它前面相鄰關鍵幀的圖片相同并以空心方塊為結束標記,關鍵幀是以實心黑點為結束標記,動畫圖片一定要創建在關鍵幀上。
圖5-4是一個由“a”變成“b”的動畫示意圖,我們只要指定動畫的開始為“a”和結束為“b”兩個關鍵幀,中間變形部分就由計算機來完成。動畫:a→b。>
步驟3:在圖層1的第10幀處,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插件關鍵幀”。并用鼠標將飛機拖到編輯區的右邊。
步驟4:單擊圖層的第1幀,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創建動畫動作”。在時間軸的第1幀至第10幀會出現一個箭頭樗。
步驟5:單擊控制欄中的“播放”按鈕,可以看到飛機從屏幕的左邊飛向右邊。也可以按ctrl+enter鍵,來看看動畫的測試效果,要退出測試畫面,單擊窗口右上方的“關閉”按鈕。
③ p128“讀一讀”和“試一試”。
(“讀一讀”:關于圖層“layer”的概念,形象地說,圖層可以看成是疊放在一起的透明的膠片,如果層上沒有任何東西的話,你就可以透過它直接看到下一層。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需要,在不同的層上編輯不同的動畫而互不影響在放映時得到合成的效果。使用圖層并不會增加動畫文件的大小,相反它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安排和組織圖形、文字和動畫。圖層是flash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制作復雜的動畫時,我們通常把動畫角色單獨放在一個圖層里,這樣相互不會影響,編輯修改也很方便。)
補充:先新建好圖層1,并在上面畫一個矩形,要學生上來新建一圖層2,并在上面畫一個圓形。
7、保存文件。
① 單擊“文件”→“保存”或工具欄上的“保存”按鈕。
② 注意:flash文件的擴展名為“.fla”,生成的動畫文件的擴展名為“.swf”。
8、推薦幾個flash制作的網站:
如:閃客帝國
閃客中國
動閃部落
三、上機實踐:
1、flash5的啟動。
2、在flash的共享庫中找到“fishmovieclips”,這是一條魚。請創建動畫動作讓它游來游去。
(提示:如果需要調整魚的方向時,單擊常用工具欄上的“旋轉”按鈕,就可以用鼠標來調整方向。)
3、自由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