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霧、淘”等12個生字,會寫“于、論”等8個字,會寫“于是、無論”等11個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出霧說話時的語氣。仿照課文例句,說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
3.能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霧的樣子,體會其中所蘊含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讀好霧說話時的語氣。
3.借助生活經驗理解課文,照樣子說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
課時安排:2課時
課時安排
1.認識“霧、淘”等12個生字,會寫“于、論、岸、屋”4個字。
2.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要點把握
識字、寫字;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教案# 導語:有時候,我們推開窗,會發現天地之間好像掛起了一道巨大的紗簾,房屋、樹木、行人都隱隱約約的,看不真切。原來,是淘氣的霧孩子來和我們捉迷藏啦!霧孩子是怎么和我們捉迷藏的呢?學完《霧在哪里》,我們就明白啦!
出示謎語。
滿天滿地似白煙,不熏不嗆性子綿。風兒吹來輕輕飄,太陽一曬就不見。(打一自然現象)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霧。出示山川、樹林霧氣彌漫的圖片。
(1)學生交流識記“霧”的方法,積累雨字頭的字,如“霜、雹、雷、雪、霞、露”,學生認讀。
(2)教師小結:雨字頭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氣有關。
3.回顧諺語。
預設:我們積累過識天氣的諺語,說說你知道的與霧相關的諺語。
(春霧風,夏霧晴,秋霧陰,冬霧雪。)
4.結合生活經驗說說你見過的霧。
(大霧彌漫,遠處的景物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建筑物的輪廓,空氣濕度很大等。)
5.理解課題。
(板書課題)“霧”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哪里”帶有疑問,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隨文識字,整體把握
1.看動畫,聽教師范讀: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霧怎么樣?(淘氣。)
2.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圈畫出要求會認的字詞。
3.識記生字。
(1)學習生字“岸”。出示詞語卡“海岸”,讀準“岸”。出示海岸圖片,讓學生在圖中找到海岸的位置。再進行拓展積累,河邊可以說“河岸”,湖邊可以說“湖岸”,河的兩邊叫“兩岸”。
(2)學習生字“暗”。指名讀。觀察日字旁,引導學生理解沒有太陽就“暗”,有了太陽就“明”,知道“暗”與“明”是一組反義詞。
(3)擴詞練習,比一比,誰組的詞最多。
霧(大霧)(霧氣)淘(淘米)(淘氣)于(于是)(終于)暗(暗中)(黑暗)
岸(上岸)(海岸)街(大街)(上街)梁(房梁)(上梁)甚(甚至)(甚于)
至(至今)(至此)切(親切)(關切)躲(躲藏)(躲避)失(消失)(失去)
4.課件出示重點句子,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①從前有一片霧,他是個淘氣的孩子。
②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③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么都看不見了。
④霧呢?消失了,不知到哪里去了。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然后同桌互相細讀并點評。
(2)教師檢查朗讀情況,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三、觀察探究,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于是、無論、海岸、房屋。
2.指名讀詞語。
注意,“論”的聲母是“l”,“岸”是零聲母音節。
3.課件出示帶田字格的生字“于、論、岸、屋”。
指名朗讀并組詞,其他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筆順。
4.教師講解書寫要領并范寫。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做書空練習。
[于]第二筆橫較長,第三筆豎鉤的豎段落到豎中線上。
[論]左窄右寬。第一筆點與第二筆不要貼上;右上部撇稍收,捺舒展,蓋住下部,最后一筆豎彎鉤的豎段落到豎中線上。
[岸]“山”要寫得扁一些,第五筆撇要寫舒展,第六筆橫在橫中線上。
[屋]字形上短下長,第三筆撇要寫得長而舒展,“至”的各筆畫要寫得緊湊些。
5.學生掌握書寫要領后,在田字格中描紅,再各寫兩遍。要求做到書寫正確、端正。
四、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讀。
思考:“霧”給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點幾名學生回答,根據學生回答,在黑板上貼出詞卡:淘氣。
3.課件出示霧自言自語的句子。
①我要把大海藏起來。
②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
③現在我要把海岸藏起來。
④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
⑤我要把自己藏起來。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示范指導。
(2)指名讀、齊讀后教師引讀:這片霧可真淘氣,一會兒說……一會兒說……一會兒又說……
(3)在小組內交流:霧都把什么藏起來了?
(4)課件出示,填一填:霧把( )、( )連同( )、( )都藏起來了,最后把( )也藏了起來。
(5)根據學生的回答,梳理明確,完成填空。
霧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海岸都藏起來了,最后把自己也藏了起來。
五、課堂回顧,作業設計
1.教師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霧,還知道霧很淘氣,藏起了很多東西。我們還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學會了“于、岸、論、屋”等字的書寫,會寫的字越來越多,字也寫得越來越漂亮,真是太棒了!
2.作業:把《霧在哪里》這篇課文讀給家長聽。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課文,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出霧說話時的語氣。
2.仿照課文例句,說說霧來時的景色。
3.能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霧是什么樣子的,體會其中蘊含的生活情趣。
要點把握
朗讀課文,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出霧說話時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教案# 導語: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霧寶寶,大家對他的印象是什么?(淘氣。)淘氣的霧寶寶把課文中學過的字詞拼音也藏起來了,你能找到它們嗎?誰讀準了詞語,拼音就會出來哦。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認讀正確,顯示拼音。
淘氣于是變暗岸邊街道橋梁甚至躲藏一切消失一片霧
2.回顧課文:霧把什么都藏起來了?
引導學生用“霧真淘氣啊,把……藏了起來”的句式說一說霧來時的景象
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課文,更深入地認識這個淘氣的孩子。(齊讀課題)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讀課文第3~6自然段。
想一想:霧把景物藏起來后,出現了什么情況?用橫線畫出相關句子。
2.學生交流后出示下面的句子,逐句指導朗讀理解。
(1)預設句一: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①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大霧中大海的景色,說說是什么樣子的。
②教師引讀第3自然段,學生試著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被藏起來的事物,由海水到船只,再到藍色的遠方,幾乎涵蓋了海面上的所有景物,再與“都看不見了”相連,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整片大海被濃霧籠罩的情景。
(2)預設句二: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①指導學生用調皮的語氣讀一讀。
②教師引讀,學生自主理解“霎時”的意思,給“霎時”找近義詞。(立刻、瞬間。)
③播放視頻(碧藍的天空中飄浮著幾朵白云,明亮的太陽掛在天空。接著,一陣霧飄過來,什么都看不見了),說一說霧藏萬物的情景。
④比較預設句一,引導學生發現其中共同的地方。
(3)預設句三: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么都看不見了。
①指名讀句子。
②通過范讀、模仿讀等各種方法反復朗讀,幫助理解“甚至”一詞。
明確:在大霧之下,遠處大的事物,如房屋、街道、樹木、橋梁,都看不見了,相對而言,行人、小黑貓就比較小,“甚至”這個詞說明霧不僅能藏大的,就連小的也能藏。大霧遮蔽了一切,更令人感受到大霧籠罩萬物的神奇景象。
③指導朗讀這個長句子。朗讀時,要注意停頓,頓號停頓的時間要比逗號稍短一些,“甚至”“一切”可以適當加重語氣。
過渡:沒想到,淘氣的霧能把這么多東西藏起來,最后,它再也沒有東西可藏了,竟把自己也藏了起來,結果怎么樣了呢?
3.第3、4、6自然段有什么共同之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小組討論。
路上走著行人。小黑貓也出現了,它搖著黑尾巴,悠閑地散步。
4.讀第9、10自然段,理解填空。
(課件出示)霧把藏了起來。不久,大海連同,
天空連同,海岸連同,街道連同房屋和橋梁,都露出來了。
預設:(1)根據課文內容口頭填空,再用課件顯示完整句子。
(2)指導朗讀:這個長句子由多個短語組成,語義連綴,一氣呵成,寫出了霧散之后所有事物顯現出來的景象。朗讀時,連接詞“連同”的前面要稍作停頓,后面要連貫,聲斷意連,以體現云開霧散,萬物復現的景象。
5.出示三組對比圖,說一說感受。
一組是大霧中的大海和霧散后的大海,一組是大霧中的天空和霧散后的天空,一組是大霧中的城市和霧散后的城市。
預設:生1:我很高興,一切又能看清楚了。
生2:我覺得霧真有趣,原來一切都看不見,現在又全都露出來了。
生3:我有些疑惑,霧把自己藏到哪里去了?
6.理解霧的消失。
(1)提問:霧消失到哪里去了?
(2)學生討論,教師相機給出科學解釋。
7.仿照下列句式練習說話。
霧把藏了起來,無論是,還是,都。
(1)課件出示云霧彌漫的小院、樹林、學校的圖片,啟發談話:同學們,淘氣的霧孩子又來到了美麗的小院、茂密的樹林、可愛的學校的上空,他把誰藏了起來?藏起來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樣的?你能仿照課文說一說嗎?
(2)學生獨立思考后說一說,再在小組內交流。
(3)指名說,教師點評,應多鼓勵,也要指出不足并加以指導。
說話示例:
霧把小院藏了起來,無論是小花、小草,還是小雞、小鴨,都看不見了。
霧把樹林藏了起來,無論是百靈鳥、小松鼠,還是奔跑的梅花鹿,都看不見了。
霧把學校藏了起來,無論是老師、同學,還是花壇里的花草樹木,都看不見了。
8.自由朗讀全文,注意體會霧孩子的心情,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指導觀察,練習書寫
1.出示帶生字的詞語:不久、散步、一切。
齊讀詞語,自由讀,還可選一兩個詞語造句;觀察生字“久、散、步、切”的結構特點及關鍵筆畫。
2.教師書寫,學生跟隨書空。教師逐筆范寫,強調書寫要點,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醒獨體字一般寫在田字格的正中間,如本課出現的“久”和“于”。教“散”“步”時,請學生觀察兩個字的結構有什么不同,說說書寫這兩個字時需要注意什么。
[久]橫撇和捺要寫得舒展些,最后一筆捺從田字格中心處起筆。
[散]左右均寬,要寫得緊湊些,注意左邊長,右邊短。第五筆是豎,不是豎撇。右部末兩筆撇、捺交叉舒展,捺腳超出上部。
[步]注意筆順,上邊寬、扁,下邊窄、長。第五筆是豎,寫在豎中線上。下邊不是“少”,右上邊沒有點。
[切]注意筆順。左邊是兩筆,第二筆是豎提;右邊是“刀”,撇不出頭。
3.學生在田字格中先描紅,再獨立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書寫漢字,師生共同評價。
注意:學生評價他人的字,要從字的筆順是否正確、結構是否正確等方面來說,要有禮貌、得體。
四、介紹資料,拓展延伸
1.學生搜集關于霧的資料,科學地了解霧。
2.課件出示有霧的天氣圖,教師相機補充介紹。
氣溫下降時,在接近地面的空氣中,水蒸氣凝結成的懸浮的微小水滴稱為霧。我們看到的霧一般是白茫茫的,隨著溫度的升高,霧逐漸散去。霧是千變萬化的,我們要科學地認識霧,減少霧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3.課外查閱資料,了解霧霾的危害,辦一期關于“保護環境,減少霧霾”的手抄報。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運用讀圖、換詞、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霧”“淘氣”“岸”“躲”“消失”等詞的意思。
2.借助課題,利用文中表示地點的詞句有序表達霧的行蹤,體會霧的活潑與淘氣。
3.通過朗讀、想象等方式細讀語段,照樣子說清事情,進一步感受霧神奇可愛的淘氣形象。
【教學重難點】
借助課題,能利用文中表示地點的詞句有序表達霧的行蹤;通過朗讀、想象等方式細讀語段,照樣子說話,進一步感受霧的淘氣和神奇。
【設計理念】
童話之美,在于語言和形象,由文本傳出,駐足心間。本課教學基于童話故事的文體特點,以“淘氣”為線索,通過品味重點詞句,展開學習過程,與小霧孩共同歷經的心里路程,品語詞之美,悟形象之趣。
【預設過程】
(一)、板塊一:識“淘氣”,感知“霧”的樣子
1.看圖識霧:
(1)寫“霧”。
(2)看圖激趣:這是山里的云霧,這是城市里的大霧。在我們眼里霧是白白的,濃濃的,但是有一位作家他說霧是什么呢?
2.初知形象。
引出故事:從前有一片霧,他是個淘氣的孩子。
指名讀,這位作家說霧是什么?
理解“淘氣”:怎樣的孩子是淘氣的孩子?
3.揭題。
(二)、板塊二:知“淘氣”,練說“霧”的行蹤
這個淘氣的霧孩子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先來看看讀書要求。
1.自由讀文,提出要求:
2.讀一讀:借助拼音,朗讀課文。
3.想一想:霧在哪里?用“——”畫出句子。
4.反饋導學:霧在哪里?(出示句子)
(1)霧先來到哪里呢?(板畫大海)
(2)再來到哪里?
識“岸”:看看圖,找找岸邊在哪里?跟著放大鏡一起去看看,你找對了嗎?岸,就是靠近水邊的高地,所以上面有個山字頭。海邊的高地是——(板畫海岸)
拓展:河邊的高地——湖邊的高地——
(3)接著霧又來到哪里?(板畫城市)這是海岸邊的城市。
①識“躲”:你能給躲換個詞嗎?(藏)還可以換什么詞?
②比較:如果把他換成(飄)讀讀看,你覺得哪個字更可愛更淘氣?指名讀。
(4)最后霧去哪里了?聯系上下文理解“消失”。
(5)小結。
(6)完成練習一:填一填。
(三)、板塊三:讀“淘氣”,品味“霧”的活潑
1.自由讀第3段,思考:
他把什么藏起來?追問:你從哪里看出來?(大海、船只、海水和藍色的遠方)
(1)理解“藍色的遠方”以及與大海的關系。
如果只能用這里一個詞來回答霧把什么藏起來,你覺得哪個詞最正確呢?
(2)句式練說:霧還會把大海里的什么藏起來呢?
(出示圖+句式)
2.反饋導學:
(1)重點指導:讀好霧說的話。
(2)讀出淘氣的語氣。
(3)齊讀語段。
3.小結:活潑淘氣的霧孩子竟然把大海都藏起來,他還把什么藏起來呢?藏起來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樣的?
(四)、板塊四:說“淘氣”,體會“霧”的神奇
1.讀4-9段,要求:
學習要求:想一想,選擇一處地方和同桌說一說。
霧把( )藏了起來。無論是( ),還是( ),都( )。
2.反饋導學
3.寫一寫完成練習二:選擇一處地方寫。
4.小結: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白茫茫的什么都看不見了。瞧,這就是大霧籠罩下的世界;最后霧孩子藏來藏去,把自己也藏起來。這時,世界上的一切又都出現了。多么神奇淘氣的霧孩子啊!
結課:孩子們,在今天的童話故事里,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朋友,那就是——霧孩子,在作家的眼里,他是淘氣的孩子,那在你眼里,霧又是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出課堂。
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的情境以及字理、看圖、歸類識字諸方法認識“燒”“滅”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呀”;正確書寫“旁”“趕”等9個生字,會寫“空地”“唱歌”等11個詞語。
2.通過為課文配插圖、為插圖做解說的學習活動,想象畫面,續編故事,了解課文內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以及雪孩子與小白兔之間的情誼。
3.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4.感受句式特征并抄寫。
教學過程:
活動一、回顧單元所學,初識雪孩子
1.出示雪景圖,導入: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前兩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想象畫面,感受到山寺的高聳入云和草原的高遠遼闊,認識了淘氣的霧孩子。看到這幅雪景圖畫,說一說你想到了什么?鵝毛般的大雪降落下來,白茫茫一片,我們仿佛到了粉妝玉砌的世界。瞧,一個雪孩子出現了。
2.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跟雪孩子有關的一個童話故事——(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聯系單元前兩課的學習,創設雪天情境,啟發學生想象,揭示課題,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動二、識字小游戲,尋找雪孩子
1.自主學習,明確要求。
自讀課文:
①讀準字音,讀通語句。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學過的方法認讀。
②標出自然段。
2.認讀生字新詞。
(1)出示認字表和寫字表中的字,自己練讀。
(2)與雪孩子做游戲,認讀生字。
雪孩子和同學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只有能認讀“小雪花”后面藏的生字,讀好語句,雪孩子才會再一次和大家見面。
第一組:認讀“添”“柴”,字理學習“趕”。
小白兔跳舞給雪孩子看,唱歌給雪孩子聽。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覺。“屋子里真冷,趕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添”就是添加的意思。過去,冬天的屋里很冷,人們就把干草、木棍當柴火,點著后取暖,所以“柴”字的下半部分是木字底。
出示隸書和楷書的“趕”字,左邊是“走”,右邊是“旱”,“旱”有陸地的意思。“趕”字的本義是一人在大地上奔跑著趕路。現在的簡體字“趕”,右邊的“旱”字演變為“干”。“趕快”是抓住時機、加快速度的意思。
想象畫面讀語句。
第二組:歸類認讀“燒”“燙”“滅”。
燒得旺旺的燙人的火把火撲滅
“燒”“燙”和“滅”都與火有關,同樣有火字旁,位置卻不同,要分清字的結構和偏旁,記住字形。
第三組:語境中認讀多音字“呀”yā。yɑ哎呀,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飛呀,飛呀,飛上天空,變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麗的白云。
當表示驚異的時候,“呀”讀一聲,用在重復的、表示動作的詞語之后,表示重復做一個動作很長時間的意思的時候,“呀”讀輕聲。
練習朗讀。
第四組:字理認讀“冒”。
雪孩子看見從小白兔家的窗戶里冒出黑煙,躥出火星。
雪孩子沖進屋里,冒著嗆人的煙、燙人的火,找哇找哇,終于找到了小白兔。
“冒”字的本義是“帽子”,上半部分是帽子的形象,帽子下面是一只眼睛。現在的“冒”字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小白兔家的窗戶里冒出黑煙”,就是黑煙一個勁兒地向外透、往上升;“帽子”是頂在頭上的,所以“冒”字又引申為“頂著”的意思,雪孩子就是頂著嗆人的煙去救小白兔的。
想象畫面讀句子:兔媽媽在門外的空地上給小白兔堆了個雪孩子。
(設計意圖:創設游戲情境,通過字理、看圖、歸類等方法認讀生字,讀好長句、重點語句,為讀通課文做準備。)
活動三、排列插圖,了解雪孩子
1.出示學習任務:根據故事內容,為插圖(四幅插圖內容:雪孩子圖片、雪孩子陪小白兔玩兒圖片、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圖片、雪孩子化成白云圖片)排列順序,并說明理由。
2.學生分別出聲讀、默讀課文,教師記錄學生兩次讀書的時間。
3.說一說自己默讀課文的感受和默讀的方法。
4.小結:讀文章的時候,為了提高閱讀速度,我們可以選擇不出聲、速度快的閱讀方法——默讀。默讀的時候要做到:書本平放在桌面,眼離書本一尺遠,眼睛隨著詞句看,閉上嘴巴不出聲。
5.全班交流,板貼四幅插圖。
排列理由:雪孩子陪小白兔玩兒,給小白兔帶來了歡樂。小白兔的家著火了,勇敢的雪孩子從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卻化成了一朵美麗的白云。
(設計意圖:感受默讀的好處,學習默讀的方法,通過為故事插圖排列順序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活動四、給插圖做解說,走近雪孩子
1.明確學習任務:我給插圖做解說。
2.自讀課文,為給插圖做解說做準備。可以出聲讀,也可以默讀。
(1)關注描寫雪孩子的語言和動作的詞句,可以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展開想象,為插圖做解說。
(2)為每幅插圖配解說詞,寫在插圖旁邊。
第一幅插圖(第1~3自然段):可愛的雪孩子。
①講插圖:兔媽媽給小白兔堆了一個可愛的雪孩子。
②師生分別扮演兔媽媽和小白兔,分角色朗讀出人物對話中不同的語氣。
第二幅插圖(第4~6自然段):快樂的雪孩子。
①想象畫面:小白兔是怎樣給雪孩子跳舞的?唱了什么歌?他倆說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②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時開心的畫面。
③想象畫面讀第4~6自然段。
④小結:小白兔玩累了,趕快進屋添柴燒火,然后躺在床上睡著了,屋里面著起大火,小白兔卻不知道。
(設計意圖: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說話時的不同語氣,借助插圖,展開想象,感受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時的快樂。)
第三幅插圖(第7、8自然段):勇敢、善良的雪孩子。
雪孩子沖進屋里,冒著嗆人的煙、燙人的火,找哇找哇,終于找到了小白兔。他連忙把小白兔抱起來,跑到屋外。
①結合雪孩子的動作、語言描寫,展開想象,講講雪孩子救小白兔時的著急、冒火施救時的勇敢。
②想象雪孩子救小白兔時的畫面,朗讀第7、8自然段。
③想象雪孩子的所作所為,理解“終于”的意思,把句子補充完整。
雪孩子沖進屋里,冒著嗆人的煙、燙人的火,找哇找哇,他______,終于找到了小白兔。他連忙把小白兔抱起來,跑到屋外。
④小結:雪孩子看到小白兔遇到危險,奮不顧身地奔向火海救自己的好朋友。雪孩子多么勇敢與善良啊!
⑤觀看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視頻,可以在插圖上補充解說詞。
攝制廠的人員和我們一樣,被雪孩子的勇敢行為所感動,結合故事內容,展開想象,拍了動畫片。請同學們觀看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視頻,再次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設計意圖:抓住雪孩子動作、語言等描寫,展開想象,為插圖做解說,感受雪孩子的勇敢與善良。)
第四幅插圖(第9~14自然段)有情義的雪孩子。不,雪孩子還在呢!瞧,太陽曬著曬著,他變成了很輕很輕的水汽。飛呀,飛呀,飛上天空,變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麗的白云。
①去掉“很輕很輕”“美麗的”,與原句作比較,感受水汽的輕,白云的美,體會加上這樣的短語使語句更加生動。
②看圖想象:小白兔看著雪孩子變成的美麗的白云,他會對自己的好朋友說什么呢?想象畫面朗讀。
③小結:在小白兔心里,雪孩子沒有離去,他變成天空中一朵美麗的白云,永遠陪伴在小白兔身邊,帶給他溫暖與愛。
④選擇其中的一句話,為插圖配語句。
第五幅插圖:續編故事。
小白兔感激雪孩子對他的救命之恩,對雪孩子無比留戀。后來怎樣了呢?請同學們發揮想象,續編故事結尾,并為其配上插圖,補充在第五幅插圖的位置上。
(設計意圖:通過為插圖配解說的活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續編故事,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通過默讀課文、朗讀課文,感受雪孩子的勇敢與善良,以及雪孩子與小白兔之間的真摯情誼。)
活動五、識記生字,學寫字詞
1.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表,讀生字,用自己學過的方法記生字的字形。
(2)與學習伙伴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
(3)全班交流。
2.書寫生字。
(1)把生字按照結構分類,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每個生字寫一個,做到書寫正確、端正、整潔。
重點指導:“唱”“旺”“渾”“誰”“汽”“輕”。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輕”,車字旁最后一筆是提,與“渾”字右半部中的“車”字筆順比較;“趕”字注意穿插避讓;“旁”字上寬下窄。
(2)按照標準講評、修改。
3.書寫詞語。
唱歌 趕快 旁邊
水汽 渾身 很輕
時候 火星 回家
謝謝 空地 連忙
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讀“累、添”等8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呀”,會寫“唱、輕、旺、渾、趕”5個字。
2.默讀課文,試著不出聲,大致了解課文的內容。
3.學習課文第一至八自然段,關注雪孩子的語言和動作,體會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課題
1.教師課件展示雪景圖片,請學生說說下雪了最想做的事。
2.引出“雪孩子”圖片,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借助拼音,朗讀課文。
2.學習默讀。
(1)教師引導:這個故事較長,每次朗讀要花很多時間。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不出聲、速度快的閱讀方法——默讀。
(2)明確默讀的要求:書本平放在課桌上,不出聲,眼睛看著課文。
(3)學生默讀第一至六自然段,讀后說說自己看懂了什么。教師板書:小白兔、玩。
(4)學生默讀第七至十四自然段,讀后說說自己看懂了什么。教師板書:雪孩子、救。表揚默讀時做到不出聲、專心讀的學生。
三、學習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小白兔的快樂
1.指名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2.學習字詞。
(1)出示木柴圖片,學習“柴”字,強調翹舌音。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知道“柴”與樹木有關。理解“添把柴”的意思就是加把柴,積累詞語“添加”。
(2)學習“旺”字。教師提問: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燒得旺旺的。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個字?(預設:商品、店名、對聯等。)
(3)學習“漸”字。
①出示詞語卡“漸漸”,指名讀,強調前鼻音。
②朗讀比較以下兩個句子的不同之處,理解“漸漸”是逐漸、慢慢的意思。
屋子里暖和了。
屋子里漸漸暖和了。
③出示小樹苗、夕陽等圖片,用上“漸漸”說話。如,小樹苗漸漸長高了。夕陽漸漸下山了。
3.朗讀指導。
教師引導:你喜歡雪孩子嗎?小白兔呢?你能把雪孩子的可愛和小白兔的開心讀出來嗎?
四、學習第七、八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過渡語:多么漂亮、可愛的雪孩子!可是它卻不見了,發生了什么事?引導學生讀第七、八自然段,看看雪孩子是如何救小白兔的。
1.抓住語言體會“著急”。(用“_____”畫出雪孩子語言的句子。)
預設1:“不好了!小白兔家著火了!”
(1)雪孩子怎么知道小白兔家著火了?生匯報。教師出示詞語卡:冒出黑煙,認讀,用“冒”組詞。
(2)雪孩子發現小白兔的家著火了,它的心情是怎么樣的?(著急、焦急)指導朗讀:讀的時候聲音急促、響亮些,就能把著急的心情讀出來了。
(3)朗讀訓練:練習—指名讀—齊讀。
預設2:“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1)雪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
(2)當時小白兔的家里已經全是嗆人的煙,燙人的火,雪孩子能不急嗎?
出示詞語卡:燙人的火,認讀。再請學生說說生活中覺得燙的東西。
(3)教師引讀,指名學生朗讀。男女生再讀句子,體會著急的心情。
(4)教師提問:如果你就是雪孩子,當時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2.抓住動作體會“著急”。(用“”畫出雪孩子動作的句子。)
預設1:雪孩子看見從小白兔家的窗戶里冒出黑煙,躥出火星。他一邊喊,一邊向小白兔家奔去。
預設2:雪孩子沖進屋里,冒著嗆人的煙、燙人的火,找哇找哇,終于找到了小白兔。他連忙把小白兔抱起來,跑到屋外。
(1)出示詞語卡“奔去”,開火車讀,學生做動作理解詞義。
(2)雪孩子找了好久,才把小白兔找到,課文有個詞語表示這個意思,你能找到嗎?學習詞語“終于”。
(3)指名讀這些句子,從雪孩子的動作中體會著急。
3.感受“善良、勇敢”。
(1)觀看動畫片《雪孩子》中救小白兔的片段。
(2)學生交流觀后感,教師小結:當小白兔發生危險時,雪孩子完全不顧自己,沖進火海,冒著危險,救出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真是個善良、勇敢的好孩子!
五、字詞盤點,指導書寫
1.出示“唱、旺、渾、輕”4個字。
(1)觀察字形,說說這四個字的共同特點和注意事項。
(2)教師歸納小結:左窄右寬,兩邊靠攏。
(3)教師范寫“唱”,學生書空。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2.出示“趕”字。
(1)觀察字形說結構。
(2)教師范寫并強調書寫要點:走字底的字先寫“走”,“干”的第二橫要與“走”的第二、三橫穿插。
(3)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示范點評,學生自我修正。
4.投影講評。
(1)班中講評:挑選學生作業,評議。
(2)同桌互評:書寫正確,獎一顆星;結構端正,獎一顆星;整潔美觀,獎一顆星。
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5
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教具準備
雪與云相互變化的課件
學前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讀通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板書"孩子"教認"孩"字,再補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樣的?課文說了什么事?今天我們學習《雪孩子》
二、看圖自讀課文
1、仔細看圖,想想每幅圖上畫了什么?
2、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同位
3、標畫課文的自然段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后正音
1、指名接讀課文,互相評價。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議論: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么?先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變成水)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讓學生看課件,水蒸發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
2、指導朗讀
本課因不注拼音,朗讀中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正確處理輕聲的讀法。
如:房子上、樹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讀出雪地、云朵的美麗,小白兔的快樂與傷心,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讀得慢些,表達出贊美喜愛之情。
五、想想說說
1、看圖8,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你想對雪孩子說些什么?
六、續編故事
《雪孩子又回來了》,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正確書寫3個生字
3、指導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答課后練習題:雪孩子還會回來嗎?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1、認字
注意讀準"讓、往、燒、知"4個字的字音
"起、玩、往、覺、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變化來記憶
可以進行同音字比較"化-畫,到-到,只-知,還-孩"
2、寫字
寫好"瓜、衣、來"的關鍵是撇與捺對稱
瓜:上撇平短,左撇豎長,"豎提"起筆對準撇中部,點較小,捺起筆低于"豎提"
衣:點居中,不與"橫"相連,第三筆處"橫"中間看起筆,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復習鞏固
1、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⑴理解題意,"又"字連用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左邊一欄說的是動作,右邊一欄說的是特點
⑵學習練習可說老師糾正
2、布置作業
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