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小編帶來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7篇,希望大家喜歡。
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1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2個生字, 會寫7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插圖,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1、 學習生字,掌握7個字的音、形、義。
2、 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的能力。
3、 結合插圖,體會詩中的趣味,體會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春天是代表希望的,你們喜歡春天嗎?
2、誰能背出有關春天的詩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詠柳》。
板書課題:《詠柳》
齊讀課題,師注意正音。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古詩,學生注意字音。
2、師逐句領讀古詩。
3、學生同桌之間讀古詩。
4、指名讀古詩。
(三)學習生字。
1、 讀詩的題目,學習生字“詠柳”。注意“柳”的筆順。
2、 同偏旁識字。“綠”“絳”
3、 區別字識字。
(四)反復誦讀,體味情感。
1、 學生自己練習讀古詩。
2、 指導學生借助插圖及注解理解詩句的意思。
3、 指名讀古詩,引導學生根據古詩的意思,讀出古詩的韻味。
4、 同桌互相評讀。
5、 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誦讀。
6、 指導背誦。
(五)布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
2、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或指名讀詞語。
2、朗誦古詩。
二、仔細品味,指導朗讀。
1、指名讀。
2、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讀。
3、配樂朗讀。
三、學習《詠柳》
1、 出示柳樹的圖片,仔細觀察,說說它的樣子。
2、 找一找詩中對柳樹整體形態描寫的句子。
3、 把第一句不理解的畫下來。
4、 討論解決。“絲”“絳”
5、 試著說一說第一句詩的意思。
體會這是一個比喻句。
6、 詩中有一個問句把它畫下來。
7、 試著說一說第二句詩的意思。想象一下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8、 整體感知詩歌。說一說詩中描繪的景象。
9、 配樂朗讀詩歌,在頭腦中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10、根據你對古詩的理解為古詩配一幅畫。
11、說一說你為什么要這么畫?
四、背誦古詩。
五、布置作業。
1、 寫詞語。
2、 請你背一背《詠柳》
3、 請你利用周末到湖邊、池塘邊,觀察春天的景象然后記在日記上。
六、板書設計: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漢字”一組形聲字的學習,引導學生發現漢字偏旁表義的特點,根據漢字形旁來區別基本的字義,幫助辨別和識記漢字。培養學生對于漢字的興趣。
2.指導學生辨別形近字,按筆順規則書寫形近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3.通過選詞寫話,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詞語寫句子,培養學生組織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4.閱讀欣賞短文《樹真好》,引導學生體會樹的好處,懂得愛護樹木,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朗讀感悟能力。
5.語文生活,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培養學生敢于表現,樂于交流的品質。引導學生發展正當的興趣愛好。
[教學重點]
區別形近字;規范地書寫;選詞寫話;進行閱讀和語文活動。
[教學難點]
開展“我來露一手”的語文活動,培養口語交際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準備]
形近字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閱讀欣賞范讀錄音。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導入:看看這幅圖上有些什么?
(有公雞在報曉,有好看的花草,有美麗的彩云。)
2.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歌謠。(出示小黑板:黎明雞報曉,彩云山中繞。花草清水澆,晚霞似火燒。)
3.仔細觀察歌謠中帶點的漢字,你發現了什么?
這四個字是形聲字,它們的形近,音近,只是偏旁不同。
4.你能根據這些字的偏旁說說你所理解的字義嗎?
5.小結:這些都是形聲字,它們的形旁表示了字義,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字的形旁區別它們,這樣就不會把它們弄混淆了。
二、寫字板。
1.認讀要寫的六個字:曉、澆、卷、巷、舊、歸
2.辨別它們的字形。
3.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教師范寫,提示學生觀察教師書寫時的運筆方法和筆順規則。
5.學生描紅,提醒學生注意“曉”和“澆”右邊不要多一點,“卷”和“巷”下面的寫法不一樣,“卷”字的下面部分是兩筆寫成:橫折鉤,豎彎鉤。“巷”字的下面部分是三筆寫成:橫折,橫,豎彎鉤。
6.學生將每個字書寫兩遍,寫完以后同桌互相評一評。
三、選詞寫話。
1.玩過搭積木的游戲嗎?將一塊塊積木想辦法搭成一座房子,真好玩。我們今天來玩一玩用“詞語積木”搭“句子房”的游戲吧。
2.小小建筑師,來看看有哪些詞語積木可以讓我們選用吧。
出示詞語:芳香向往堅定迎接非常敬佩
3.想一想:你準備用其中的哪些詞語寫話呢?
4.同桌互相說一說。
5.學生寫句子,寫完后在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在黑板上畫出幾棵樹:同學們,你們喜歡樹嗎?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2.小結引入:同學們很喜歡樹,樹的好處真多啊!我們今天來讀一篇美麗的短文《樹真好》。
二、閱讀欣賞。
1.聽錄音范讀短文,聽清楚字音,想想短文里說了樹的哪些好處。
2.學生自由朗讀短文,不會讀的字請教同學或老師。
3.快速默讀短文,標出自然段。這篇短文共有9個自然段,請9名同學開火車讀,集體糾音。
4.讀好詞語:筑巢勤施肥
5.再讀短文,想一想:短文中說了樹的哪些好處?
找出文中的相關段,多種形式朗讀。
6.指導有感情朗讀。
同學們讀了這篇短文,一定對樹更加了解,更加喜愛了。那么,我們要怎么樣讀出喜愛的感情呢?指名讀,師生共同評價,全班有感情讀。
三、語文生活。
1.過渡:剛才幾個同學的朗讀真好,讓我們一起享受了樹的好處。這幾個同學有朗讀的特長,這是他們的長處。我知道,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愛好,有的同學有自己的特長,你們想來露一手嗎?
2.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有的喜歡朗誦,有的喜歡書法,有的喜歡繪畫,有的喜歡模仿……
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有什么愛好?
指名說說圖意,師生共同評價(圖上的小朋友小明是個小航模迷,他正和小伙伴一起研究他做的飛機模型呢)。
把你的特長介紹一下,可以邊介紹邊給大家展示一下,可以當場表演,如朗誦,模仿,唱歌,跳舞,器樂等,也可以拿出自己準備的書法繪畫作品給大家看。
3.小記者采訪問愛好和特長。
(1)你想知道同學有什么愛好和特長嗎?讓我們互相采訪一下吧!
(2)指名示范,評價雙方的說話態度是否禮貌,聲音是否響亮,問題是否清楚,回答是否完整具體。
(3)提示:你想問同學哪些問題?如:你最喜歡干什么?為什么喜歡?你有什么特長?怎么學的?等等。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問題,老師適當點撥。
(4)分小組進行采訪交流。教師巡視,請同學示范。
4.你愿意把你的愛好和特長寫出來嗎?
請把剛才對“小記者”說的內容寫下來吧,寫的時候要注意把句子寫通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5.學生寫話。教師巡視。
6.交流寫話作業,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互幫互學。
7.老師點評學生的寫話練習。
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3
教學目標:
1、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體驗,給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體驗提供空間。
2、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喚起學生已有的信息儲備,以利于知識積累。
3、讀中悟、悟中讀,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系,體會句子中兩個事物的主動和被動關系。
重點難點:
個性化朗讀《小花鹿》
教學準備:
課題及欄目等圖片、漢字組合體卡片、動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教學“我的發現”
1、出示字的組合體“音克(上下結構)”的放大圖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過程并相機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筆畫。
2、小組合作,觀察并動手拆合“音克(上下結構)”的組合體卡片,發現其中所隱藏的字,一個個寫下來,比快,比多。
3、指名小組展示拆合結果,并請學生上臺,師生合作演示拆合過程,板書這些字。
4、拓展練習:從“樹、春、園”等組合體或字中,選自己最有興趣的一個,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夠拆分的字,小組內互相考一考。
5、又學到一種新的識字方法,高興不高興?
第二課時
教學“日積月累”
1、“我會接”──詞語接龍
(1)以書中詞“父親→親人→……”為例,通過教師有節奏的示范讀“父親的親呀,親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帶動學生跟讀接龍,迅速板書,相機指導方法和規則。
(2)任選一個非課本上的詞(如“園地”)為龍頭,小組合作接龍,在規定時間里,比快、比長。
(3)展示:小組各自帶讀本組接龍詞語,師生共同評價。口號:“日積月累,越積越多!”
2、“讀讀說說”──“把”字句、“被”字句轉換練習。
(1)指名朗讀、對比,體會兩個句子之間的關系,男女生分讀、齊讀。
(2)指名練習(師動作演示、引導):“他把小魚放進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齊讀、體會。
(3)拓展訓練。
①以課堂環境、實物等隨機內容,結合教師表情、動作演示等,練習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頭轉換。
②教師只以動作演示,引導學生根據情境,自主說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兩種句子的相互轉換。
3、“讀讀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請一個同學藏在講臺后面,帶上小花鹿頭飾,語言引導:在美麗的森林里,有一個可愛的小動物(慢慢露出鹿角,輕輕搖擺),你們看它是誰?它可愛嗎?
(2)指名說出對小花鹿的可愛的感受,培養情感。
(3)自由讀《小花鹿》,讀出對小花鹿的喜愛之情。
(4)指名讀,評議:讀出了小花鹿的可愛嗎?
(5)指名同學分別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讀《小花鹿》(熟讀成誦)。
(6)情感滲透:喜歡它們嗎?(小動物走進同學們中間)讓我們和小動物們成為好朋友吧。
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準確通暢,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馬說話的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
1、馬媽媽勸告小馬的話含義。
2、老牛,松鼠與小馬的對話。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孩子們,上一節課學了課文,今天,老師帶來一些詞語想考考大家,有興趣嗎?看來孩子們和這些詞語交上朋友。那么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孩子們說的真好,說明認真學了,那么小馬過了幾次河?怎樣過河的?小馬從磨房回來后,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來解決這些問題。
細讀感悟
1、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說說講了什么?指明說:
2、文中寫小馬幾次過河?哪些自然段寫小馬第一次過河?哪些寫第二次過河?個別說。
3、第一次過河小馬遇到什么問題?老牛伯伯怎樣說?用:“——畫出來,說你明白什么?指名說:
4、分角色讀,男生讀老牛的話,女生讀小馬的話。個別讀。
5、比讀。
6、松鼠怎樣說:用曲線畫出。
7、學習課文第3到5自然段。
(1)讀課文第3段后,說說,“為難”的意思。(“為難”,感到難以應付。)找出課文寫小馬怎樣為難的句子讀讀,要求讀出語氣。(心想……那多好啊!)為什么會這樣
(2)讀老牛怎樣告訴小馬的句子,說說小馬聽了怎么樣。(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馬準備過河時,松鼠為什么攔住它?(理解“當然”的意思。“當然”在這里作“應當這樣”講。)
(4)最后小馬怎樣做,讀有關句子。
(5)把上面的四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小馬第一次來到河邊過不了河的經過。
8、學習第6、7自然段。
(1)引讀。師:小馬回家是怎樣問媽媽的?媽媽是怎樣對小馬說的?生:讀第6自然段。師:小馬是怎樣根據媽媽的話去做的?生:讀第7自然段。
(2)為什么說“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教師可運用課前準備好的掛圖和圖片演示:貼出掛圖,再分別把畫有老牛、松鼠、小馬的圖片插入掛圖上的河水中,比較它們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沒到它們身上的部位。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馬身材高矮不同,對河水深淺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馬說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老鼠說的那樣深。)
(3)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懂了一個什么道理。
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5
教材分析:
本科屬于看圖讀韻文識字,它吸收了傳統識字教材的編寫經驗,將描寫桂林風光和民族風情的詞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圖和詞語。共有五幅插圖。文中精美的插圖與圖下描寫桂林風光、特點的詞語是一一對應的。這樣的安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借助圖畫識字,學詞,認識事物,發展語言與發展思維相結合。第二部分是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和2個只識不寫的生字。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借助課文插圖和多媒體情境,了解詞語意思,欣賞如畫的壯鄉山水,感受如詩的壯族風情。
3.誦讀課文,培養語感,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認識8個生字,并能按筆畫在田字格中寫端正、寫勻稱。課前準備:
根據課文內容下載多媒體課件。
教法和學法:
1、熟字帶生字法。2、教學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初步感知
1.導語: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河壯麗,在我國南方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那里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想跟老師到壯族之鄉去看看嗎?
2.(多媒體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錄像片,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欣賞如畫的風景。)
3.指名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板書課題:識字2),會是什么內容呢?
二、初讀課文,識字識詞
I.學生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要求看音節,讀準字音,讀順詞語。
2.指名分行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再讀課文,對照畫面,想想課文描寫了什么?
4.讀后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三、圖文對照,探究學習,理解詞義
1.指導學習第一行。
(1)多媒體顯示一組秀峰倒影圖,學生看圖后說說畫面中的景物。
(2)媒體畫面對應處相機出現詞語:碧水、秀峰、倒影。
(3)學生有感情朗讀。
2.指導學習第二行。
(1)多媒體播放一段對歌,聽這是什么聲音?接著顯示壯鄉青年男女榕樹下對歌的畫面。對歌,是壯族人民的風俗習慣,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也有這樣的風俗嗎?
(2)學生說這兩個青年在什么地方對歌。教師邊敘述邊出示相應詞語:對歌、榕樹、壯鄉。
(3)畫面特寫,認識榕樹。
有感情朗讀第二行。
3.指導學習第三、四行。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態各異,形象萬千,想不想細細欣賞一下它的奇特?多媒體顯示一幅山水畫卷,接著顯示一組畫面,學生說說它們的樣子。
(2)教師相機出示對應的詞語:象鼻、駱駝、筆架。指名齊讀詞語。
(3)再來欣賞漓江的水,多媒體顯示江上景象,指導學生看圖認識畫面景物。
(4)教師相機出示詞語:竹筏、鸕鶿。讀好這兩個詞。
(5)看到這樣的山,這樣的水,你有什么感受?相機出示詞語:畫廊。讀好這個詞。
(6)連貫朗讀第三、四行。
四、反復誦讀,鞏固識字,運用拓展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聯想畫面景象。
2.指名朗讀課文,讀出情趣。
3.多媒體顯示詞語(不帶拼音),學生認讀后顯示畫面景象,看看讀得對不對。
4.逐步出示每行詞串,學生誦讀后串詞成句,練習說話。
5.配樂朗讀課文。
6.你還知道我國哪些風景名勝?
五,指導寫字,寫好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讀課后生字表,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媒體相機出示,學生說說結構比例。
3.媒體出示”碧”和“架”,學生觀察后說注意點,兩字下部的橫畫用紅色顯示。
4.重點指導“鼻”和“廊”;
“鼻”:先看清結構特點,再看教師示范,然后在書上描紅。“鼻”也作偏旁,讀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點。看教師范寫,再在書上描紅。
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收買”、“威脅”、“憤怒”的意思。讀通課文。
2、了解劉胡蘭為了嚴守黨的機密而壯烈犧牲的事跡,體會劉胡蘭忠于黨,忠于人民,為革命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要讀出劉胡蘭與敵人3次對話的語氣。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課文的朗讀,讀出劉胡蘭與敵人3次對話的語氣,體會劉胡蘭的英勇不屈。
教學過程
一、揭題,簡介劉胡蘭。
1、出示課題,齊讀。
●教師:同學們,了解劉胡蘭嗎?誰來介紹介紹?(生介紹)
●教師介紹:劉胡蘭,抗日小英雄,山西人,10歲參加抗日救國兒童團,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出賣,被捕,壯烈犧牲。: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板書: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教師: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課文深入地了解劉胡蘭這位小英雄。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學課文。
●教師:請同學們參照自學建議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建議:
1、讀通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3、思考:你覺得劉胡蘭是一位怎樣的英雄?
4、提出你不懂的問題。
(學生自學課文)
2、自學反饋。
(1)課文朗讀:指名讀課文。(一人一節)
同學們來評一評(字音、添字、漏字、感情等)
(2)教師:讀了課文,你覺得劉胡蘭是一位怎樣的英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三、深入課文。
1、深入讀文
●教師:那么,你又是從那些地方感受到劉胡蘭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的呢?請同學們仔細朗讀課文,找到這些語句,好好讀一讀,說說體會。
▲敵人想收買劉胡蘭,對她說“告訴我,村子里誰是共產黨員,說出一個,給你一百塊錢。”劉胡蘭大聲回答:“我不知道!”
●理解收買,敵人怎樣收買劉胡蘭?
●劉胡蘭怎樣回答?
●劉胡蘭真的不知道嗎?她為什么不說?
●她說這話時心情怎樣?(不知道其實是不告訴你們的意思,從大聲說可以看出劉胡蘭態度的明朗、堅決,沒有絲毫猶豫;從不知道后的!也可以看出劉胡蘭的堅決,毫不在乎。)
●有感情朗讀重點:劉胡蘭的話
(教師:怎樣才能讀好劉胡蘭的話呢?請同學們讀讀單元提示,找找方法。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讀出說話的語氣。)
▲敵人又威脅她說:“不說就槍斃你!”劉胡蘭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理解“威脅”,敵人怎樣威脅劉胡蘭?
●劉胡蘭怎樣回答?
●比較劉胡蘭的兩次回答,有什么不同?
(多了“憤怒”、“就是”兩個詞,重復了一遍不知道。)
●她說這話時心情怎樣?
(這次回答比前一次更堅定,語氣更強烈,是斬釘截鐵的。)
●有感情朗讀重點;劉胡蘭的話,感情比第一次更強烈
▲敵人從劉胡蘭口里得不到什么,把她打得鮮血直流。劉胡蘭像鋼鐵鑄成似的,一點兒也不動搖。
●自由讀,說說讀懂了什么?(“鮮血直流”說明敵人打劉胡蘭打得很重,劉胡蘭招受了巨大的痛苦。“鋼鐵鑄成”、“一點兒也不動搖”說明劉胡蘭英勇不屈,對黨無比忠誠)
●有感情朗讀重點;感情比第二次更強烈。
▲劉胡蘭挺起胸膛說:“要殺要砍由你們,怕死不當共產黨員!”
●她說這話時心情怎樣?(要殺要砍由你們,看出她視死如歸,為了保守黨的秘密,連死都不怕;怕死不當共產黨,看出她在入黨時就做好了為黨獻身的思想準備)
●有感情朗讀
▲她迎著呼呼的北風,踏著烈士的鮮血,英勇地走到鍘刀跟前。
●行動:迎、踏、走(特別是走,可以看出劉胡蘭不等敵人動手,自己英勇赴死,這種英雄氣概令人佩服。)
●有感情朗讀
2、小節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是呀,敵人越來越狠毒,可劉胡蘭依然沒有動搖,嚴守黨的機密,哪怕是失去自己的生命。
同學們,千千萬萬像劉胡蘭這樣的先烈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血不會白流,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以表示我們對烈士的懷念。
板書:
敵人劉胡蘭(英勇不屈)
收買我不知道
威脅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生的偉大
毒打一點兒也不動搖
鍘死要殺要砍由你們死的光榮
怕死不當共產黨員!
挺迎踏走
二年級語文《劉胡蘭》教學反思
《劉胡蘭》這篇課文記敘了劉胡蘭嚴守黨的機密,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最后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歌頌了劉胡蘭忠于黨,忠于人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面對這樣的英雄人物,距離學生比較遙遠,這為學生在感受其形象的偉大上造成一些不便。因此,課堂內牢牢把握課文的主脈,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生生、師生間的互動,可以讓學生淋漓盡致地感受劉胡蘭的英雄形象。
1、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說
在復習導入階段,可以請學生自由挑選詞語進行造句,不僅鞏固了舊知,又加深了理解,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產生學習的欲望,積極投入學習中。之后,再通過“你覺得劉胡蘭是個怎樣的共產黨員,你從哪兒看出?”“敵人用了幾種手段對待劉胡蘭?他們的目的是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得偉大,死得光榮’?這樣的三個問題入手,讓全班同學自由分成三個大組進行自主學習。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思維不斷地相互碰撞,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所爭議,有所創新,有所發現。
2、讓學生充分地讀
在討論過程中,結合學生的朗讀。如“劉胡蘭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她迎著呼呼的北風……”、“劉胡蘭挺起胸膛:要殺要砍由你們,怕死的不是共產黨員!”通過個人讀、挑戰讀、同桌讀、小組讀等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練讀中與文中人物的情感撞擊,進一步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劉胡蘭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敵人的殘暴。練讀中讓學生的感情升華,領悟文章的靈魂。在最后,可使用分角色朗讀或表演,我們都可以看到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和投入。
最新二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字,會認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了解新式房屋的特點,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發展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讀文了解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生詞卡、教學掛圖
2、查找收集現代化住宅的資料及圖片,了解我們平常所見的房屋的特點。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默讀課文;識字;學習第1、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梳理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難讀準的字多讀幾遍。教師巡視輔導。
2、組內自主識字。教師要注意發現會學習的小組,教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
3、檢查初讀效果。采用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挑讀等形式,大面積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4、送生字寶寶回家,默讀課文。要求:靜下心來讀課文,嘴里不出聲,在心里讀。一邊讀一邊想這種新式房屋有什么特點?
5、學習課文的1—2自然段。了解新式房屋形狀的特別,并朗讀。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寫有“式、僅、超、瓦、華”五個字,問學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你最會記哪個字?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瓦”,學生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的3—7自然段,了解新式房屋的特點,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發展的熱情;學寫后面的四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1、認讀生詞。
2、師:昨天我們了解了一種新式房屋,它的形狀真特別,誰來說一說。今天呀,我還想進一步了解一下這種新式房屋、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二、自主體驗,合作學習
1、教師提示。
那你們趕快準備一下,打開課本第101頁,默讀第3—第6自然段。看看究竟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2、學生默讀課文第3—第6自然段。(教師巡視,相機鼓勵學生采用自己擅長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3、學生小組交流。
4、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估計)有的小組在認真地讀相關要介紹的部分;有的小組邊讀邊勾畫重點詞句體會;有的小組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還有的小組讀完后,將有關內容畫出來了。
5、教師巡視,發現小組學習好的方法就相機向學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