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教案
八年級政治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并承擔起自己的對家庭的責任,培養學生權利與義務的意識。
2.能力目標:通過活動鍛煉學生與家長溝通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和分析判斷的能力。
3.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情感,對于“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感受家庭的溫暖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小時候與家人的合影;
和父母一起回憶在你們的家庭生活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禍、比賽成功等)是什么?父母當時是怎么做的?
四、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展示學生小時侯與家人的合影,分別請大家來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誰?
【點明課題】:《我愛我家》
活動一:“我說我家”。
我們每個人都有“家”,每個“家”都是不一樣的,在每個人的“家”里都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所以今天的第一個活動叫“我說我家”。
【過渡】:對于“家”,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更深的認識呢?
活動二:“家”是什么?
請大家用一句話把你對“家”的認識概括出來。學習小組先交流,然后課堂上發言。
教師把學生發言記錄在黑板上,然后和學生一起概括。
【小結】:“家”是情感的棲息地;天然學校;經濟物質來源;娛樂天地;發展大本營。
活動三:聽“丟丟的故事”(材料)
小組討論:A、你認為丟丟有家嗎?
B、丟丟的爸媽愛她嗎?(愛是一種責任。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不履行撫養義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活動四:我們每個家庭成員在家庭中都有責任。下面就來說說各自的責任吧!(課本P8)
【總結】: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
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中,我們盡享親情和溫暖。希望同學們在享受家庭溫暖的同時,不要忘記獻上自己的一份愛,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7、【作業】:給父母的一封信寄言——在感激父母養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礎上,把你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寫出來。(對父母的感謝;心里話;對父母的祝福或期望等)
(材料)丟丟的故事
丟丟的父母嫌她是個女孩兒,出生以后就將她寄養在外婆家,很少過問,也不負擔撫養費。隨著丟丟一天天長大,外婆家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丟丟長大懂事了,自己向父母要撫養費,可他們總是搪塞推諉。丟丟只好到法院起訴,法院只好判決其父母補償外婆多年來的撫養費,并定期支付丟丟的撫養費(含教育費用),直到她有獨立生活能力時為止。
問題:1、你認為丟丟有家嗎?
2、你認為丟丟的爸媽愛她嗎?(愛是一種責任。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不履行撫養義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八年級政治教案篇2
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其實就是規定我國的國家性質。對憲法規定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權利內容有初步了解,這些內容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或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過程與方法:
提高自學、合作、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形成遵紀守法、依法辦事的行為習慣,能夠運用憲法原則維護自己的人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憲法基本內容的認識,熱愛憲法;認識人權、珍惜和熱愛自己的人權;對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具體做法產生敬意。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對憲法基本內容的認識;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教學難點: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的保障體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行走的國徽》,導入新課
視頻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小結:我國憲法規范國家權 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二、新課講授
看圖片展示
活動一:自主探究
1、上圖中國家機關的建筑上都懸掛什么標志?
2、這些國家機關或場所為什么懸掛國徽 ?
3、為什么很多國家機關的名稱里有“人民”二字?
小結:(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
(3)我國很多國家機關的名稱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國的國家性質也就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活動二:認識國徽
國徽介紹:國微是一個國家的標志,體現一個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簽發了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其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 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小結:國徽體現了國家性質: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板塊一: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活動三:學習憲法,看短片
思考:我們國家是如何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
《憲法》是國家的根 本大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利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
——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利的基本途徑和形式。
——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
——憲法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
小結: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活動四:探究與分享(一)
出示圖片
思考:上圖中,公民通過哪些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圖片給了你什么啟示?
小結: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村務公開會和選舉人大代表。
探究與分享(二)
播放視頻:《依照憲法行使權力服務人民》
想一想:你能舉一些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嗎?
小結: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權利、文化教育權利 和 自由 、監督權。
探究與分享(三)知識窗
1. 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2. 我們要依法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擔當起 國家主人應盡的責任。
板塊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活動一:圖片感悟
(1) 以上四幅圖分別說明公民享有什么權利?這些權利是如何實現的?
(2)請列舉自己感受到的國家改善公民生存與發展狀況的實例
小結:(1)受教育權、物質幫助權、文化教育權、勞動權。國家采取積極措施保障公民的人權。
(2)如發展均衡教育、新型合作醫療、貧困家庭學生助學金制度等。
活動二:認識人權
播放視頻:《焦點訪談:國家人權計劃全面落實》
思考:國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
1、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我國的憲法原則(憲法保障)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
2、憲法保護人權主體、內容很廣泛;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權利保障)
3、行政機關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行政保障)
4、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 的各項合法權益。(司法保障)
探究與分享:
2016年9月2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推進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凡與企業注冊登記、年度報告、變更注銷、項目投資、生產經營、商標專利、資質認定、稅費辦理、安全生產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以及與居民教育醫療、戶籍戶政、社會保障、勞動就業、住房保障等相關的服務事項,都要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做到服務事項 ‘應上盡上、全程在線’。”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不僅可以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而且能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監督政府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對于這一舉措,有人認為它能夠讓政府服務更便捷。
你怎么看?
小結:這一舉措能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方便群眾辦事,充分體現了行政執法過程中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
活動三:拓展空間。
看視頻《精準扶貧 脫貧攻堅“金鑰匙”》
思 考:中國正在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國家為什么大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你認為國家應該如何幫助貧困人群?
小結:1)扶貧工程是尊重和保障貧困地區人口人權的有力措施。
2)盡快建立農村的最低保障制度和完善城市的 低保制度。在就業、基礎教育、基本衛生、市場準入以及公平執法等方面下功夫,投資金。最后,政府的政策還要更偏重于解決未來的收入不公現象,要促進教育公平等。
民法總則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總則確立了科學系統的民事權利體系,拓展了民事權利內容,創新了民 事權利保護方式。可以說,民法總則是當代中國新的人權保障書,是我國人權保障 制度建設十分重要的新進展和新成就。你是如何正確認識我國法律保障人權的?
小結:
1、立法機關保證立法的科學性、民主性
2、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3、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個知識點。一個是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學習:憲法確認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我們該怎么做。一個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也是從三個方面進行學習: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人權的主體和內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措施。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認識憲法的基本原則、我國的國家性質、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等基本內容,明確憲法地位,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的原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保障體制。
【板書設計】
八年級政治教案篇3
投影:
1、經濟活動的參與者
生產者
銷售者
消費者
結合材料一,引導學生分析、掌握參加經濟活動的人們有三類: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
2、經濟活動參與者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它是本課的重點,我采用以下方法突破。 在分析“生產者”、“銷售者”時我首先出示山西假酒中毒案中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析其中的生產者、銷售者的違規之處及其危害,然后我根據上述材料,讓學生說說生產者、銷售者在經濟活動中應當遵循哪些要求?學生回答后教師作簡要說明,然后請學生根據教材上列出的其他要求,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類似的違法經營者,并談談體會。對“消費者”,我結合《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3.15消費者權益保障日,說明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可請學生適當舉例說明消費者受保護的一些例子。教師可作適當點撥。教師歸納小結。
◎課堂小結
再以幻燈出示時政:我們國家的強化產品質量管理,規范經濟活動行為上又有重大舉措,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而作為我們每一個公民,既要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同時也要敢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敢于同各種經濟犯罪現象作斗爭。下一課我們將專門介紹如何依法打擊各種經濟犯罪。
附:板書設計
一、規范我國經濟活動的幾個重要法律名稱
民法通則
合同法
產品質量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二、法律規定我國經濟活動的各種規則
平等
公平
誠實信用等
三、經濟活動的參與者
生產者
銷售者
消費者
八年級政治教案篇4
第一部分:說教學理念
在中國人的傳統理念中,知識作為無形資產的理念是比較薄弱的。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
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尤其在世博會之后,這種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在設計本課時以世博為主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聯系學生實際進行學習。
第二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地位及作用
本框由“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兩目構成,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智力成果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勇于發明創造,依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權。可以說:本課的教學內容在八年級思想品德教育乃至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本課的三維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學生學會創新,積極創造智力成果,為祖國、社會做貢獻;同時
增強學生尊重權利與法律的意識,不僅學會積極維權,更懂得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依法維護自我智力成果的能力,并在智力成果權的問題上幫助學生
提高基本的首先判斷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等,能夠負責地做出選擇。
知識目標:了解智力成果的含義、表現及意義,了解智力成果權的內涵及屬地老嫗,知道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權及依法維權的途徑。
(三)本課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智力成果的重要意義,及依法維護智力成果權。
教學難點:在智力成果權的問題上幫助學生提高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
等,能夠負責地做出選擇。
第三部分: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導學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等等。
學法:情境導入、分組討論、作品展示等。
第四部分:說學情分析
知識和智慧是無形的財產。隨著社會的進步,智力成果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人們的智力
成果不能侵犯。未成年人對此了解有限,一些未成年人購買了盜版光盤、抄襲了他人的作品,卻理直氣壯。通過教育激發起發明創造的熱情,使其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智力成果權。
第五部分:說教學過程
我在本課設計了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葉圣陶先生說:“入境始于親”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更好地體現本學科---時代感強的特點,在新課導入中,我利用上海世博會通榆的闖關東年畫進行導入。
幻燈片放映通榆闖關東年畫
師:2010年5月的上海世博會,奉獻一場世界科技與文化盛宴,呈現給世界一份精彩,一份感動!而我們通榆也為世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我縣的闖關東年畫亮相上海世博會,為世博增添亮麗的一筆,闖關東年畫與農民種地所獲得的成果相比有什么特點?
八年級政治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現階段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黨的基本路線堅定信念。
2能力目標:能夠通過具體的新聞事例說出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能夠從實際出發,分析我國現階段國情。
3知識點目標:建國以來,我國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社會主義優越性。
難點: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教學途徑】 課前布置:搜集我國在世界舞臺上所起的作用的新聞多媒體教學
【設計思路】
Ⅰ、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一組新聞,然后學生搜集的資料進行展示:
可以播放MTV《走進新時代》創設氛圍
綜合:這些說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這一成就來之不易,可以說是歷經磨難的。承轉
Ⅱ、新課學習:
1、社會主義制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建國初期的情況展示大量的圖片,使學生的認識更加形象化
○改革開放之后歌曲:《春天的故事》展示給學生
活動探究:資料:學生在歷史與社會課程中做的調查--身邊的變化農民居住的變化,三組圖片 說一說:在你的身邊還有哪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變化都說明了什么問題?
你能說出導致這些變化的因素嗎?
○暢想社會主義中國:請你說說我國在將來的20年會有什么變化?
活動探究: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表現: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材料展示:
提出問題供學生探討:
1從以上材料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2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存在哪些差距?
可以補充初級階段的表現,從總體上看,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面對這種局面,黨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對應措施?承轉
3、黨的基本路線:
播放flash動畫,使學生對黨的基本路線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事例討論:在1999年美國炸毀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之后又發生了中美撞機事件,當時許多中國人都說這是美國的挑釁,我們不能忍氣吞聲等一些過激言行。可是,你知道我們黨和政府是采取怎樣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的嗎?
請你說說采取這樣的措施依據是什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4、讀讀議議:視時間而定,課外由學生自主完成
Ⅲ、課堂小結。略
八年級政治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體驗盡孝后的快樂。
2.能力目標:辨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的能力。
3.知識目標: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教學準備:給長輩洗一次腳.
三、教學過程:
1、【音樂導入】:《愛的奉獻》
2、【故事】:“小鋒和媽媽”(課本P12)
小組活動一:媽媽為兒子的多動、成績差而傷心,卻為什么總在兒子面前露出笑臉、鼓勵他?
你理解小峰媽媽的一片苦心嗎?
小峰以什么方式回報母親?
你能說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爸爸、媽媽為你付出的愛嗎?請具體說明。
3、【古詩欣賞】:《游子吟》
【小結】:唐朝孟郊的這首詩以歌頌偉大的母愛而著稱。它從母親為即將離家遠游的兒子縫制衣服的行動中,透露出母親的無限慈愛。
4、【承轉】: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把我們養育長大。孝敬親長理應是我們的天職。
5、【經典回放】:“陽光學子的感人故事兩則”
6、【活動二:】:請結合課本P15表格并對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說說你們有哪些孝敬父母的表現?能談談為父母盡了孝心以后的感受嗎?
例一:沈陽市文藝二校門前,準時出現了兩位掃街人。一個是中年女性,另一個是小伙子。中年婦女戴著厚厚的口罩,身穿橘黃色馬甲,揮舞著大掃帚在灰塵中出沒;小伙子則一身學生裝束,一絲不茍地清掃著每一個角落。
例二:……
【小結】:孝敬父母就是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8、【倡議】:我們為爸爸媽媽只是做了一點點的小事情,可他們卻十分的感動。為此,我想對全體同學提出幾條倡議:第一:多關心自己的長輩,尤其在他們不舒服的時候。第二:早上走時對長輩說“再見”,回到家是主動打招呼,尤其是不對自己的長輩亂發脾氣。第三:每天給自己設立一個勞動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我相信,在父母、長輩愛的渲染下,我們也一定會把愛回報。
9、【作業】:給長輩洗一次腳并談體會。
附材料:
葛曉嵐(理649分,考上浙江大學):小時候父母都身染重病,母親一直癱瘓在床,父親患了肝炎,但我們一家三口還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母親去世。母親的去世給父親很大的打擊,他拖了幾年,也離開了我。現在我和外公一起生活,冬天的晚上,我經常聽到外公的咳嗽聲,好像要將他身體里的東西都吐出來。我很心痛很害怕,害怕外公也像父母一樣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一顆敏感脆弱的心就這樣長大了,我告訴自己,不能生活在陰影中,我還擁有很多珍貴的東西,比如意志、勇氣、樂觀和自信。我很少買新衣服,更沒有零用錢;炎夏的午后,一碗自己做的冰綠豆湯就能讓我擁有一天的好心情。
盛鋒鋒(理678分,考上復旦大學):我出生在新昌山區,很小的時候,父親常在外地打工,母親既要做農活,又要照顧我們姐弟倆,每天就一左一右兩個籮筐挑著我們上山,直到天黑才回家。每逢春節,別人家都開開心心地過新年,父親還要四處奔走,為我和姐姐的學費奔波。生活的艱辛,我深有體會。上高中時,我參加了許多興趣小組,讓我開闊了思維,使我克服了煩躁心理和單調的學習帶來的乏味。今年我考上了復旦大學,我們家是山村里惟一的一戶有兩個大學生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