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小編帶來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7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老鼠的基本特征,并能畫出各種造型。
2.鼓勵幼兒發展想象力,以繪畫的方式記錄創編的故事,并能大膽地講述。
活動準備:
畫有墻和老鼠的背景圖、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
出示背景圖,提問:你們猜這洞里面住著誰?
二、邊演老鼠邊講述
1.小家伙先鉆出了小腦袋,緊接著鉆出了圓滾滾的身體,后面還拖著一條細細的長長的尾巴呢!你們看這是誰?(老師邊講述邊演示)
2.你覺得這只小老鼠長著什么樣子?(幼兒觀察老鼠的基本特征,并自由表達意見)
3.今天天氣真好,小老鼠趕緊招呼它的好朋友也到外面來玩玩。(教師同“1”再次演示老鼠的特征)
三、通過想象,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你覺得小老鼠出洞以后會發生什么美好的事情呢?(幼兒自由發表將會發生的事情,教師可對個別幼兒的故事進行現場示范)
四、幼兒創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請幼兒來將自己想到的發生在老鼠身上的故事畫下來,對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可引導他們對剛才示范過的故事進行添畫。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創編的《老鼠的故事》。
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篇2
創設意圖:
大班的幼兒雖然已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辨別是非的能力,但對公共場所的一些行為規范只是一知半解。故事《鼠娃娃點燈》里的動物形象容易被幼兒接受,能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吸煙有害健康”這個道理,學會在公共場所提醒家長或他人不吸煙。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有些公共場所如醫院、圖書館、電影院……是禁止吸煙的,培養幼兒的公德意識。
2、認識“請勿吸煙”標志圖。
3、知道吸煙不僅對自己有害,對周圍不吸煙的人同樣有害,提醒人們不吸煙。
活動準備:
1、標志圖(紙偶),《鼠娃娃點燈》圖書若干本。
2、相關圖片及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紙偶:標志圖,以第一人稱口吻,引導幼兒認識“請勿吸煙”標志。
2、聽故事《鼠娃娃點燈》,讓幼兒了解吸煙不僅對吸煙的人有害處,而且對在吸煙人的周圍不吸煙的人同樣在害處。重點:知道吸煙有害健康。
3、分組活動:講故事、畫標志圖、自編兒歌等。
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圍繞吸煙有害健康,積極聯想已有的生活經驗自編兒歌。
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篇3
教案目標:
1、會用小動物的對話來對話。
2、幼兒愿意進行表演。
教案準備:
小雞、小貓、小兔頭飾
教案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看,誰來了?(出示小雞、小貓和小兔)這三個小動物一起來和小朋友講一個,你們還記得叫《下雨的時候》這個嗎?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
二、復習
1、聽第一部分
師:小兔子在草地上干什么?后來發生了什么事?他是怎樣做的?(請小朋友來表演小兔子)
2、聽第二部分
師:小兔子往前走,碰到了誰?他對小雞說了什么?(練習說小兔的話)小雞是怎樣說的?(請小朋友來表演)
兔:小雞,快到葉子下面來吧。
雞:謝謝你!
兔:不用謝。
3、聽第三部分
師:小雞和小兔往前走,碰到了小貓,他對小貓說了什么?小貓是怎么說的?(再請一名幼兒表演小貓,三個小有一起表演)
4、請另外三名幼兒來表演,主要是記住小動物的對話。
師:還有誰也想表演?你們也戴上頭飾一起來表演,好嗎?
三、結束
師:下次老師把頭飾防在語言角里,小朋友早上來了再表演,好嗎?
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做一件和別人不一樣的石頭故事圖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交往合作能力,能用心傾聽他人的講述
3、體驗美工活動和語言活動共同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先帶幼兒去山上撿回石頭
2、準備油畫棒、水粉、棉簽、廢舊的蛋糕盤、泡沫板、彩色沙子、剪刀、棉花、彩色皺紋紙、濕毛巾等等。
3、已有創編故事的經驗
4、石頭工藝品錄象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今天把這神奇石頭打扮成什么啦?
幼兒發言
師:今天老師也要請你們把自己的石頭打扮一下,把它們變成美麗的畫
二、觀看錄象
1、看電視錄象,回憶山上“尋石”的過程,引出用石頭做工藝品這一主題;
2、幼兒通過觀察石頭,和同伴進行討論,說一說發現石頭象什么?
三、幼兒操作
1、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鼓勵幼兒將裝飾好的時候加上底座和飾物,使之成為一件完整的石頭故事圖
四、幼兒發揮想象創編故事
1、教師巡回知道幼兒講述,使之語言連貫、思路順暢講述
2、請個別幼兒邊操作自己的石頭故事圖邊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友誼可以用語言和動作來傳遞。
2、樂意嘗試用熟悉的旋律編唱歌曲。
3、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二、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送你一枝玫瑰花剪輯一段)、空白卡片、記號筆。
三、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導入活動。
2、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蘿卜是從那里來的?
(2)小兔子把蘿卜送給了誰?(鼓勵幼兒用動作模仿)
(3)小猴又把蘿卜送給了誰?
(4)小鹿把蘿卜送給了誰?
(5)小熊把蘿卜送給了誰?
3、欣賞歌曲旋律,嘗試編唱歌曲。
(1)欣賞歌曲,熟悉旋律。
(2)學習編唱歌曲《蘿卜回來了》。
4、遷移經驗,大膽表述傳遞愛的不同的方式。
(1)說說自己的好朋友是誰?你想怎樣表達你對好朋友的友誼?
(2)通過“友誼卡”把友誼傳給你的好朋友。
5、老師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那么多傳遞友誼的方式,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心中的愛說出來,唱出來,用我們的行動表現出來,把你們的愛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四、活動延伸
1、嘗試將友誼卡上的內容進行創編歌曲活動。
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樂于傾聽故事,感知故事中豬八戒,孫悟空等主要角色的不同特點。
2、能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語言等創造性的表現豬八戒、孫悟空的角色特征。
3、感知故事語言幽默風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豬八戒吃西瓜》。
2、會做律動《吃西瓜》。
3、道具:頭飾、金箍棒、大耙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做律動《吃西瓜》,引入情境
引導幼兒學豬八戒吃西瓜的樣子,說一說為什么會肚子疼。
二、引導幼兒邊看掛圖,邊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感知豬八戒,孫悟空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
提問:
1、八戒和悟空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最后八戒去了嗎?為什么?
2、悟空走了之后,八戒發現了什么?他是怎么分西瓜的?
3、悟空回來后發現八戒在吃西瓜,他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為什么?
4、八戒被西瓜皮絆倒了幾次,他分別都說了什么?
最后一次摔倒八戒是怎么說的?
5、后來大家知道真相了嗎?八戒是怎么說的?
三、播放學習資料《豬八戒吃西瓜》,完整欣賞故事。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教師小結:孫悟空機智、勇敢、處處想到別人。他會耍金箍棒、會七十二變,還有火眼金睛。
八戒雖然有時候貪吃、偷懶,但他有時很勇敢,知錯能改,非常可愛。
四、引導幼兒表演故事,請幼兒自由選擇故事中的角色和道具,進行夸張幽默的表演。
活動延伸:以快樂詩畫的形式,引導幼兒畫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有關幼兒故事教學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資料,學習簡單的復述故事,并能進行主角表演。
2、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本事與口頭表達本事。
活動重點:
讓幼兒明白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多動腦筋想一想,從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故事中人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課件),讓幼兒猜是什么?(小馬的出現),小馬長大了,它要給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展開
1、播放課件,幼兒看動畫片故事(分段進行),故事講至“小馬連忙收住了腳,不知如何是好”暫停播放課件,讓幼兒體會小馬矛盾的心境。
提問:
(1)、故事中有誰?
(2)、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
(3)、牛伯伯怎樣對小馬說的?
(4)、小松鼠又是怎樣說的?
(5)、小馬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6)、你如果是小馬怎樣做?(幼兒討論)
之后播放課件,故事講至“沒……沒想過”,暫停播放課件。
提問:
(1)、老馬怎樣對小馬說的?
(2)、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幼兒討論)
之后播放課件,故事講至“也不想松鼠說的那樣深”引導幼兒體會深和淺的相對性。
提問:
(1)、小馬之后怎樣做的?它發現河水到底怎樣樣?
(2)、為什么老牛和松鼠說的都對?
(3)、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教師小結:遇到任何問題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親自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干。
2、再次欣賞故事、拓展體驗
完整播放故事課件,幫忙幼兒理解故事內涵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3)、如果你遇到困難怎樣辦?
教師小結: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多動腦筋想一想,從實踐中尋找答案。
3、幼兒看圖片學說主角對話。(課件展示)
三、結束
1、幼兒分主角,表演故事(學習故事中人物的對話)
2、學習馬兒跑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