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兒故事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小編帶來最新幼兒故事教案7篇,希望大家喜歡。
最新幼兒故事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掌握正確發音。
2、了解夏天的一般常識。
3、了解小動物和與它們相關的食物。
活動準備:
1、蛋糕,塊數與幼兒一樣多。
2、小猴、小貓、小兔、小雞等小動物卡片,小草、肉骨頭等動物食品卡 片(每組幼兒一套)。
3、其他動物和動物喜歡吃的食品頭飾,個數與幼兒扮演的小動物數量一樣多。
活動過程:
1、教師將活動區布置成“小猴的家”,教師扮演小猴,對小朋友們說:“哈!夏天到了,我喜歡過夏天,因為我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朵;看到美麗的彩虹;我還可以玩水,天天洗澡,最重要的是因為我的生日在夏天,今天是我的生日,很高興請到大家來這里為我過生日,我的朋友帶來這么豐盛的禮物!”說兒歌,邊說兒歌邊出示圖片。
2、當表演完第一段的時候,請幼兒討論:“為什么‘小猴見了吱吱叫,這些東西我不要’”?
3、當表演完第二段的時候,請幼兒討論:“為什么這一次‘小猴樂得哈哈笑’”?
4、請幼兒按照兒歌的提示進行分組表演:當教師說到每一個小動物和食物時,幼兒找出相應的動物食品的圖片,放在相對應的位置。
活動延伸:
1、配對游戲: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將小動物和它們喜歡吃的東西進行配對,即將小動物和它喜歡吃的食物放在一起。
2、區域活動:
(1)在手工區,請幼兒將兒歌中的食物用橡皮泥的形式表現出來或用繪畫涂色的形式。
(2)在娃娃家表演小猴請客。
效果分析:
在活動中教師把活動區布置成“小猴的家”以“小猴”的身份出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感到親切,輕松自如。這個語言活動巧妙的穿插進夏天的一般常識,與主題相呼應。需要幼兒學習的兒歌,故事性強,教具顏色鮮艷形象使幼兒很感興趣,也容易接受。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幼兒的學習主體性,同時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最新幼兒故事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
2、學著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對故事復述有興趣。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已經開始《我是中國人》的主題
(材料準備)故事圖書、錄音
教學過程:
一、翻閱圖書,師生共同閱讀圖書: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出示圖書),引導幼兒閱讀圖書封面,了解故事名稱,引發興趣。
2、師生共同翻閱圖書:·你看到了什么?
·它在講述一件什么事情?
二、聽賞故事《盤古開天辟地》:
提問:1、傳說中地和天是怎么會分開的?
2、盤古讓自己呼出的氣變成什么?讓自己的聲音變成什么?
3、太陽和月亮又是他的什么部分變的呢?
4、還有哪些地方也是盤古變成的?
三、再次聽賞故事,記住故事的主要內容:
討論:究竟有沒有盤古?(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小結:這個故事是古代人們想象的神話故事,但是,直到現在人們還喜愛這個神話故事,把勇敢的人稱作頂天立地的英雄漢。
四、跟著老師學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五、延伸活動:
區角活動中提供錄音、故事書、圖片,繼續學習故事。
最新幼兒故事教案篇3
活動名稱:
動物城里的百貨商店
活動目標:
1、 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感受噪音對我們的危害;
2、 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不制造噪音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關于故事的PPT一個,故事一則,噪音的錄音。
活動過程:
一、設疑導入
t:動物城里開了幾家百貨商店,我們一起去逛逛(到熊、狐貍站在百貨店門口那段暫停)提問:
1、你看見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出示字卡)
2、熊和狐貍的百貨商店顧客太少了,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們吸引顧客呢?(可以說些什么廣告詞呢?)
二、欣賞討論
t:我們來看看熊和狐貍是怎么做的?(到熊、狐貍互相裝喇叭那段暫停,無語言)提問:
1、它們是怎么做的?(熊一開始裝了幾個音響?狐貍呢?熊見了又怎么做?),猜猜他們可能會說什么話?
2、它們這樣做你們感覺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很吵?)
t:他們這樣做到底能不能吸引小動物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小動物們都逃走了,無語言)提問:
3、怎么了?
t:后來還會發生什么事情,請大家仔細的看(到彩色路的那段暫停,有語言)提問:
4、你們猜猜這條路通向哪里?
t:我們一起去找找答案(到兔子介紹完兔子開的商店后暫停,有語言)提問:
5、怎么回事啊?你們愿意去誰的商店購物?為什么?
6、完整欣賞:我們再仔細的聽聽這個故事吧
三、活動延伸:
1、t: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覺?
請幼兒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引出對噪音的討論。
2、t:你們在生活中有聽到過噪音嗎?
請幼兒先說說自己對噪音的認識,然后播放噪音的錄音,請幼兒說說自己聽后的感受。
3、總結:噪音對我們是有危害的,它會使我們的耳朵和身體都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我們也不能制造噪音,這樣會影響到別人的。
最新幼兒故事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線索,結合自己的想象大膽創編故事。
2、培養幼兒互相幫助戰勝困難的情感。
3、嘗試設計路線圖,創編不同情節的故事。
4、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線索制作多媒體動畫課件及多媒體教師準備。
2、設計路線圖(每人一份)。
3、背景音樂CD及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設疑,引出主題。
師:今天,我請了兩位小客人一起來跟我們上課,你們看,是誰呀?(出示小貓、小狗圖示)。
師:他們倆是一對好朋友,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你們想聽嗎?
二、根據線索,想象講述
師:小狗和小貓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倆個今天約好一起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晚會。小狗來找小貓,看見小貓家里的門鎖著,小鴨子告訴小狗,今天一大早,小貓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了。
1、師:小狗一聽,急了,到處去找小貓,想一想,小狗可能會到什么地方去找小貓呢?
2、師:找呀找,哎呀,小狗一不小心,摔到哪里去了?
(1)小狗掉下去以后,心里會怎么想呢?
(2)怎么辦呢?小狗會想哪些辦法來呢?
師:小狗轉身發現洞里還有許多小東西,看看能不能幫助小狗爬上來呢?(展示陷進里的輔助物)
師:小狗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爬了上來,心里怎么想呢?
3、繼續找小貓,想想看,他可能還會碰到哪些事呢?
4、師:最后,小朋友猜猜小狗在哪里找到小貓的。
5、師:小狗終于找到了小貓,這時天快黑了,兩個好朋友高高興興地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晚會了。
三、再次感知,完整講述
師:其實,剛才小狗找小貓的過程中發生的許多事連起來就是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著圖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好嗎?
四、制作路線,交流表述
1、要求幼兒畫出小狗經過的路線圖,并添畫出故事情節。
2、根據自己設計的路線圖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講或講給客人老師聽。
教學反思
1、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進行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維,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2.環節設計緊湊,過渡自然,提問設計科學,能引起幼兒主動想象,激發幼兒主動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3、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語言表情富有感染力,選材符合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
4、 活動過程中老師非常注意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個性,符合新《綱要》精神,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并與教具與材料互動,課堂效果較好。
5、在活動中,小朋友的語言表達還不夠清楚完整,他們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達。這與平常老師的引導有關,因此,在以后的活動中,要加以注意,幫助他們豐富語言表達的經驗。
最新幼兒故事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主要情節,能大膽講述故事中的內容。
2、體驗故事中深厚的母子依戀之情。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配樂:《圣母頌》,《愛的禮贊》、《午夜之光》。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1、欣賞前提問:看,畫面上有誰?(教師介紹小熊的名字——珂皮珂)
2、提出要求: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關于小熊珂皮珂的故事,名字叫《每一次,珂皮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完整欣賞配樂圖畫故事《每一次》
提問:
1、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故事里發生了什么事呢?
(三)分段重點欣賞
1、在這個故事里,你覺得什么地方感覺高興,很快樂呢?媽媽和小熊是怎樣捉迷藏的?(欣賞捉迷藏的片段)
2、討論:每次媽媽為什么總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
3、什么地方讓你感覺有些害怕、很擔心呢?
(欣賞并講述故事中小熊跑丟后的情景)
4、討論:故事里原來小熊想把每一次說幾遍的,后來說了幾遍?為什么?
(四)播放課件畫面故事:
這個故事真感人,有的地方讓人不由得很快樂,有的地方讓人感覺有些擔心也有些害怕,有的地方又讓人感覺非常感動也很幸福。讓我們再來好好欣賞這個故事,你也可以自己來講講這個故事。
(五)總結:
1、說說你和你的媽媽什么時候也和小熊和他的媽媽一樣相親相愛,也有很讓人感動、幸福的事情發生呢?
2、總結:不管小熊走到哪里,媽媽每一次都能把他找到,因為小熊是媽媽的寶貝;我們每個小朋友也都是媽媽的寶貝,所以,無論走到哪里,媽媽也總能把我們找到!
3、今天是什么日子,母親節,是我們最親愛的媽媽的節日,你想對你媽媽說些什么呢?請你把你想告訴媽媽的話畫在愛心上,帶回去送給媽媽,好嗎?
最新幼兒故事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蘿卜生長的自然條件,知道各種污染會造成蘿卜的畸形生長。
2、萌發幼兒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并喜歡大自然。
活動準備
1、農藥測試卡
2、幼兒用書
3、故事錄像(幼兒拍攝)
4、小實驗用品
活動過程
1、測試對對碰
以小實驗引出活動,出示農藥測試卡對蘿卜進行測試,引出《蘿卜的故事》
2、故事快樂多
(1)看錄像聽故事:《蘿卜的故事》
(2)教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故事中的蘿卜遭了哪些事情?
《蘿卜的故事》
在一片綠油油的蔬菜地里,有許多蘿卜兄弟。他們在一起快樂的生活著。
"撲通"一聲。"哎喲,是誰呀?"蘿卜兄弟高聲叫道。原來不知道是哪個缺德鬼扔下來幾節廢舊電池。可把蘿卜兄弟給嗆死了,眉頭都皺緊了。
"怎么回事呀?我怎么不能呼吸呀?是什么東西繞在我的身上呀?"原來不知道誰亂扔的塑料袋。"真可惡!"甚至有一位蘿卜兄弟都給纏得眼淚掉下來了。
看!怎么這樣難聞呀!又來灑農藥了。雖然殺死了我們身上的蟲子,也使我們中了毒。
小白兔一大早去采了許多蘿卜回來,咬了一大口,覺得那些蘿卜似乎變了味,而且很難吃,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蘿卜兄弟掉下了眼淚。委屈地說:"這些能怪我們嗎?"
(3)提問:為什么蘿卜會變得這么難吃?蘿卜兄弟遭遇了哪些事情?
(4)觀看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蘿卜遭遇的原因。
討論:你們認為蘿卜兄弟應該怎么辦?
(5)遷移思考:我們今后看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6)情景表演:蘿卜的故事
請幾位小朋友扮演蘿卜,請三位分別扮演廢舊塑料袋、廢舊電池及農藥。分別表演三種情景,通過扮演角色明白其中道理。
3、實驗abc
純凈的蘿卜與受污染的蘿卜
在幼兒園種植園中,分別劃出兩塊園地。一塊種上蘿卜,天天澆水施肥;一塊種上蘿卜后,每天扔上塑料袋、廢舊電池及農藥。
4、親子樂融融
活動延伸: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對蘿卜生長進行記錄。用一表格,記錄蘿卜生長狀況。
5、環保小衛士
快速聯想:生活中你看哪些食物、蔬菜、水果會遭遇像蘿卜兄弟這樣的遭遇,你發現后會怎么樣?
6、活動結束
告訴周圍所有的人都來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共同維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可以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幼兒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從而從故事中學習基本道理,以及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讓幼兒萌發出對于故事的興趣。
最新幼兒故事教案篇7
活動目的:
1、耐心傾聽別人的講述,能聽懂和理解故事內容。
2、愿意使用普通話講述故事,并表述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3、學習故事中人物的優秀品質——“分享”,增強幼兒的分享意識。
4、體驗分享的樂趣,懂得生活中要學會與人分享,掌握與人分享的方法,逐漸養成與人分享的行為與習慣。
作品內容:
吃點心
魏佳把點心弄丟了。休息時,小朋友都去吃早點,只有魏佳站在一邊。
郭良問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點心丟了。”
“真糟糕!”郭良一邊吃一大塊面包,一邊說,“到吃午飯還有很長時間呢?!?/p>
陶陶問:“你把點心丟在哪兒了?”
“我不知道。”魏佳小聲說,把臉轉了過去。
陶陶說:“你大概放在口袋里不小心丟的。往后放在書包里?!?/p>
可是涵涵什么也沒說,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塊抹了奶油的面包掰成兩半,拉著魏佳的手說:“你拿著吃吧?!?/p>
活動準備:
1、不同味道和形狀的點心、餅干、糖果等每人兩個。
2、故事內容的幻燈片或是圖片、圖書,根據幼兒園可提供的資源進行準備,爭取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看清楚。
3、建議準備:
(1)輕松緩和的背景音樂,要適合本故事的講述情景。
(2)《找朋友》音樂。
(3)輕松歡快的背景音樂,調動活動的氛圍。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學習故事內容)
教師可采用的方法(可任選其一):
1.1作品講述,步步導入。按故事的原有順序進行講解,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步步導入,并不斷提出問題,發起教師與小朋友之間的互動,引導他們發散思維,不斷思考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教師可一句一句講,并適時提問。(提問有助于幼兒思考和理解作品內容。)
魏佳把點心弄丟了。休息時,小朋友都去吃早點,只有魏佳站在一邊。
教師:“小朋友猜一猜發生什么事了?”(教師補充或提示幼兒的表述)
郭良問他:“你怎么不吃呢?”/“我把點心丟了。
教師:“這個時候,如果你是郭良,你會怎么做?”“這樣做,魏佳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
教師問:“接下來,你認為陶陶會怎么做?”“這樣做,魏佳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
教師問:“涵涵為什么會這么做?”“他和郭良、陶陶的做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做,魏佳的感受又會是什么樣的?”
幫助幼兒體會故事的主旨,初步感知“分享”行為,在幼兒已有的經驗上增強其對分享的認識和理解。
2.2情境投射法,描述或創設故事情境,請小朋友回答:“當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時,他會怎么做?”將故事中的人物換做小朋友耳熟能詳的小動物,對故事內容稍作修整,提出問題,請小朋友展開討論,并解決問題。舉例略。
3.3復習上節所學故事的內容和意義,為本次活動作鋪墊。
……
這里主要采用第一種方法,方便快捷,利于幼兒理解和掌握故事內容,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做好準備。
2、講述部分(學習復述故事內容)
本環節具體步驟:
2.1由教師先進行講述,幼兒仔細傾聽,并記憶故事內容。
2.2教師使用挖詞填充的方法,引導幼兒補充故事內容。
2.3教師做旁白,幼兒扮演角色,進行對話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