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教案
要發揮出自我,要體現出自身的價值來,讓聽課的專家、領導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找到有悟性的您”。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教案1
書信的格式:書信由稱謂、正文、敬語、落款及時間四部分組成。
稱謂應在第一行頂格寫,后加冒號,以示尊敬;
正文是信函的主體。可以根據對象和所述內容的不同,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筆和風格; 敬語在書信結束時向對方表達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語。
落款及時間在信文的最后,寫上寫信人的姓名和寫信日期,寫在敬語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三、學生小組討論書信的內容。
四、動筆寫作,開啟心扉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繼續寫作,在交流中充實內容
1.交流第一部分內容:自我介紹。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還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補充材料,才能讓對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們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塊內容:活動的方案
學生各抒己見,過討論邊修改,把自己的內容改得更加豐滿。
3.注意檢查信的書寫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投影出示。
(1)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書信。
全體學生自由讀這篇書信,對照評議標準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先評議這篇習作的成功之處,有什么不足,說說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2)投影一篇較優秀的書信。
①朗讀全文。
②學生再次根據評議標準思考,評議。
③學生聽完后各抒己見。
2.小組合作寫信的同學,把自己所寫的一個部分與其他幾位同學合起來,再讀一讀,一同修改:是否有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文章內容是否飽滿。
3.課堂交流。
把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一部分文章與大家一同分享。
小組合作寫的文章把自己組認為比較有新意的語句讀給大家聽。
三、粘貼郵票,去郵局寄信,體驗寄信經過。
附:
課后資料補充:
書信寫得好壞,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可言,主要取決于你寫的內容是否貼切,是否符合對方的興趣和心理需求。那么在這封信中,我們可以就哪些方面介紹呢?下面提供集中寫作思路,供同學們參考:
一、介紹自己的學校生活
在信中,可以把我們所在的學校情況作一介紹,把自己所在的班級及自己學習情況作一介紹,以便對方了解你,增強雙方的親近感。
二、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
為了能讓對方了解你的情況,為了縮短你和收信人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對方愿意接近你,
和你成為好朋友,有必要向對方敞開心扉,介紹一下自己的家庭情況。如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介紹你的小書房,介紹你們家庭和睦生活的典型事例,介紹爸爸、媽媽如何關心、疼愛你的等等
三、介紹自己的個性愛好
讓對方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還可以從自己的個性愛好介紹入手,因為一個人的個性愛好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特點。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個性愛好,這也是表明你愿意和對方成為知心朋友的一種積極的姿態,對方一定樂意接受你的,一定愿意和你成為知心朋友。
四、介紹自己的學習情況
作為一個學生,對方可能非常想了解你的學習情況,因為他一定樂于和一個愛學習的好學生交往。所以,在我們的習作中,可以坦誠地介紹自己的學習狀況,有哪些長處,哪些短處,真誠地希望對方能夠向自己提出寶貴的建議,幫助自己提高。
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教案2
學習目標
1.策劃一次和遠方小學生的“手拉手”活動,商量、討論活動的方案。
2.能有條理、較為具體地說出自己的活動方案。
3.能通過書信的方式與他人溝通,并把“手拉手”活動開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對活動的打算做具體清楚的描述,同時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議。
課前準備
各地風土人情方面的圖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激發興趣,組織討論
1.出示各地風土人情方面的圖片,了解祖國各地的特色。說說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2.如果自己有一個在遠方的同齡朋友,你覺得會有什么好處?你想要這樣的一個朋友嗎?
3.組織學生討論:用哪些方式才能與素不相識的遠方小學生建立聯系呢?
可以通過遠方的一個朋友介紹認識;
可以通過爸爸媽媽來聯系;
可能通過媒體來認識;
可能通過學校與學校之間建立聯系
……
二、合作討論,匯集精華
1.聯系上以后,我們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呢?同學合作討論,策劃活動方案。
2.教師到各組聽到方案,參與討論、合作。
3.全班交流活動方案:
(1)首先寫信,建立聯系。
(2)比較熟悉后,發出邀請,一同參與活動。
(3)若對方生活困難,我們就對他給予生活上的資助。
(4)……
三、選擇方案,付之行動
1.討論剛才提出的方案,你覺得最可行,的是哪一個方案?并說明理由。
2.如果你們真的聯系上了,成了一對好朋友,你們會怎么做?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已經討論過活動的方案了,今天就開始行動,第一步──寫信,建立聯系。
二、討論內容,激發寫作靈感
1.小組討論:信的內容包括哪幾方面?
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情況(學習、生活,生活的小環境、大環境)
把自己班級策劃的方案詳細地進行介紹。
提出自己認為比較可行的建議。
希望以后能如何進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對方的哪些情況。
……
2.注意書信和信封的格式
(1)書信的格式:書信由稱謂、正文、敬語、落款及時間四部分組成。稱謂應在第一行頂格寫,后加冒號,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體。可以根據對象和所述內容的不同,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筆和風格;敬語在書信結束時向對方表達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語。落款及時間在信文的最后,寫上寫信人的姓名和寫信日期,寫在敬語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寫收信人所在的郵政編碼,上方寫收信人的地址,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寫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寫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郵政編碼。
三、動筆寫作,開啟心扉
1.寫信方式:可以小組合作寫信,分工合作,一人寫一個部分。比如有的寫自己的情況介紹,有的寫活動設想,有的對對方的請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獨立完成。
2.開始寫信。
四、典型評價
(1)回顧交流:寫好這封信要注意哪些?
①學生討論。
②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習作。
全體學生自由讀這篇習作,對照評議標準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先評議這篇習作的成功之處,有什么不足,說說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較優秀的習作。
①讓小作者本人朗讀全文。
②學生再次根據評議標準思考,評議。
③學生聽完后各抒己見。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典型評價
1.回顧交流:寫好這封信要注意哪些?
(1)學生討論。
(2)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習作。
全體學生自由讀這篇習作,對照評議標準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先評議這篇習作的成功之處,有什么不足,說說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較優秀的習作。
(1)讓小作者本人朗讀全文。
(2)學生再次根據評議標準思考,評議。
(3)學生聽完后各抒己見。
二、繼續寫作,在交流中充實內容
1.交流第一部分內容:自我介紹。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還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補充材料,才能讓對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們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塊內容:活動的方案
學生各抒己見,過討論邊修改,把自己的內容改得更加豐滿。
3.注意檢查信的書寫格式。
三、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組合作寫信的同學,把自己所寫的一個部分與其他幾位同學合起來,再讀一讀,一同修改:是否有錯別字,語句是否通順,文章內容是否飽滿。
2.課堂交流。
把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一部分文章與大家一同分享。
小組合作寫的文章就把自己組認為比較有新意的語句讀給大家聽。
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習作中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還要把自己受到感觸、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
2.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學會用恰當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
3.體驗“長大”的自豪,理解“長大”的內涵。
4.養成修改自己習作的習慣,并能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
在習作中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還要把自己受到感觸、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
教學難點
在習作中把受到觸動的那個時刻寫具體。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激趣,導入課題。
1.引導回憶:同學們,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們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你們都長大了。誰能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自己長大了?
2.學生自由發言,其他學生進行評議,也可以做補充發言。
3.教師小結:從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學們身體長高了,學會了很多知識,學會了關心別人,學會了體貼父母……所有的這一切都足以證明——你們長大了。
4.觀看視頻,引發交流:
(1)我長大了,學會做許多的事情了,你們看,這些小朋友能做什么事呢?【出示課件3】播放錄像視頻
(2)我們也長大了,又會做什么事情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星星,你覺得你能得到哪顆呢?(設計表格)【出示課件4】(自信、環保、文明、愛心、體育、勤學、家務……)
5.教師評議,導入課題:翻閱影集、日記、成長手冊……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歷程,有沒有某一個時刻、某一件事讓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這節習作課我們就根據自己的體會,聯系生活實際寫一寫成長中的自己。(板書:那一刻,我長大了)
設計意圖:
利用幾組學生視頻導入新課,目的是創設情境,同時讓學生感受成長、感受變化,從而激起學生多彩的回憶,為下面回憶自己的成長歷程做好鋪墊
二、課件展示,引導選材。
1.【出示課件5】
(1)今年我過生日,媽媽給我切蛋糕的時候,我發現她的眼角出現了淺淺的皺紋。
(2)今天爺爺走了很遠的路,給我買了一雙心愛的球鞋。接過爺爺遞過來的球鞋,感覺手上沉甸甸的……
(3)上個星期,第一次在班里當眾發言,我很緊張。看到同學們鼓勵的目光,我忽然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2.小組交流: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上面資料中的“我”在那一刻長大了?結合課文插圖,聯系自己的成長經歷,你還能從哪些地方看出一個人在那一刻長大了?(小組長分類整理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分類總結。
(1)品德方面:看到出現皺紋的媽媽,懂得了關心父母;看到為自己操勞的爺爺懂得了關愛老人;看到生病還堅持上課的老師,懂得了尊敬老師;得到同學幫助的那一刻,懂得了關愛同學;獲得同學掌聲的那一刻,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也懂得了要欣賞和鼓勵別人;幫助低年級的小同學修好文具盒,那一聲謝謝讓我感受到助人后的愉悅……
(2)學習方面:課堂發言受到老師表揚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努力學習;克服困難,獨立解決疑難問題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學會獨立思考;讀書交流會上得到同學們掌聲的那一刻,懂得了要主動探索新知識……
(3)能力方面:學會了一項新技能,為自己感到自豪;放學了,爸媽沒來接我,獨立回家的那一刻,內心充滿了喜悅;晚上自己在家沒有感覺害怕,得到爸媽贊許的那一刻內心非常激動……
(4)友情方面:原諒朋友過失,看到朋友激動表情的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對待朋友要寬容;把自己的鋼筆借給朋友,聽到謝謝的那一刻,我懂得了要幫助別人……
4.獨立思考:回憶自己的成長歷程,尋找讓自己覺得忽然長大了的某一個時刻、某一件事情。
5.小組交流:小組同學互相介紹讓自己覺得忽然長大了的某一個時刻、某一件事情。
6.全班交流,教師評議。
三、互相交流,拓展思路,指導命題。
1.小組交流:怎樣根據要求寫出感人的文章?
2.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并板書:
(1)選擇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
(4)在習作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3.指導命題:
(1)可以用“那一刻,我長大了”做為習作的題目。
(2)可以根據選取的材料進行命題。
(3)可以根據自己最深的感受對習作進行命題。
(4)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啟發做為習作的題目。
設計意圖:
師生互動交流成長故事,一方面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問題,從而養成說真話、寫真事的習慣。另一方面,讓學生養成多問為什么的習慣,從交流中明白只有想具體才能寫具體。
四、欣賞范文,把握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