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作文講評課教案
作文課一直是語文教師心中的痛,而作文講評課則是作文課中不可少缺的一部分。那么怎樣上好作文講評課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五年級作文講評課教案,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作文講評課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作文講評,學會選取典型事例,來表現熟悉的人的
某方面品質。
2、學會運用修改符號來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對他人的作文進行正確的點評
二、教學重點:學習作文點評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學習圍繞要求進行作文點評。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導言:古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感嘆過:“舊句時時改,無妨說性情”而大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說過:“捻斷數莖須,才得春風又綠江南岸”好的文章詞句,是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無數次修改才得來的。上節課我們練習了一篇材料作文《這節課就讓我們來進行講評。
2、復習作文要求:
(1)指名說出本次作文要求:這有一天,一只蚌跟另一只蚌說:‘我身體里邊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遭難了。’另一只蚌滿懷著驕傲自滿的情緒答道:‘贊美上天也贊美大海,我身體里邊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時有一只螃蟹經過,聽到了兩只蚌的談話,它對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說:‘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
( 2)提問:這次作文向我們提了幾點要求,那一點最重要?
(三):作文總評;
一、作文的優點:
(1)想象力豐富
同學們采取了編故事、續寫等多種形式,把材料擴展開,為我們講述了兩只不同遭遇的蚌不同的結局;也有的同學把材料中的故事轉化為人與人之間的故事,通過故事中兩個人物的不同命運為我們闡述了一個“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道理。
(2)語言流暢、論證嚴密
有些同學在行文過程中的語言是十分出色的。比如一些記敘類的文章,在挖掘人物心理方面就表現得很成熟,語言很細膩。能夠把“珍珠蚌”承受痛苦的復雜心理和“健康蚌”的驕傲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一些議論類的文章,有些同學不僅選取的論據十分貼切,而且論證的語言也十分具有說服力,甚至有的同學還能夠在議論文中滲透進一些文學色彩比較濃厚的語言,這些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3)構思精巧,能獨辟蹊徑
我們在構思一篇文章的時候,應當考慮這么幾個環節:
A、本次習作是給材料作文,一定先要仔細分析材料,得出一個正確的中心論點。這是第一個需要解決的步驟。如果這個環節出現失誤,后面的一切努力均會徒勞無功。
B、 要選取一個好的題目。記敘類的文章應當盡量新穎一些,讓讀者還沒有讀文章的正文就對你的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議論類的文章應當以論點為宜,這樣的題目會更直觀,讓讀者一目了然。題目是一篇好文章的“臉面”,馬虎不得。
C 、 記敘類的文章在組織材料時,應做到“潑墨如水,惜墨如金”。要注意情節的緊湊和描寫的細膩,否則,就會成為“懶婆娘的裹腳布”了;議論類的文章在組織材料時,一定要做到論據的準確和貼切,否則,文章就會缺乏說服力。
D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在構思自己的文章時,也要有意識地考慮一下別人可能會怎么寫,也就是說,我們在構思自己文章的時候,應當盡量避免大眾化,要有屬于自己特色的東西,要能做到“獨辟蹊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求異”。這樣的文章,往往會比較容易拿到一個高分。比如,在這次的作文中,就有一些同學大膽想象,寫到了“珍珠蚌”得知真相后的驕傲,最終落得了一個可悲的下場,而“健康蚌”得知真相后,大受教育,經過自己苦難的磨礪,終于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像這樣的文章,就是做到了“獨辟蹊徑”,讀后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2、本次作文寫的比較好的同學有-------等(課件出示學生名單)他們選材合理,語言優美,能說真話,訴真情,總體感覺寫的較好,老師很高興。
3老師讓一名同學讀作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并說一說好在哪里
4 佳作放送:
榮譽的效應
王琦
明明的爸爸滿面春風地回來了。市里剛剛開完會,明明的爸爸被評為“優秀年企業家”,所在的單位被評為了“十佳企業”,他又從妻子那里得知兒子被評為了“三好學生”,自然十分高興。一進門便摟住明明親起來,滿臉的硬胡子碴子扎得明明哇哇大叫……
晚上臨睡時,爸爸破天荒地要為兒子講故事,“這有一天,一只蚌跟另一只蚌說:‘我身體里邊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遭難了。’另一只蚌滿懷著驕傲自滿的情緒答道:‘贊美上天也贊美大海,我身體里邊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時有一只螃蟹經過,聽到了兩只蚌的談話,它對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說:‘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爸,”明明斜著頭,眨了眨眼睛,“這話是什么意思?”明明的爸爸放下故事書,微笑著用手撫摸著明明的頭,“這是說呀,要獲得榮譽,就必須付出代價。蚌因為身體痛苦而換來了珍珠,你爭取‘三好學生’的榮譽累不累?”“累!”“就是嘛,我和工人們奮斗幾年終于讓廠子重新活了過來,并且獲得了現在的這些榮譽。這就叫作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這個道理,你懂嗎?”“不懂。”明明眨了眨眼睛,迷惑地望著爸爸。爸爸笑了笑,說:“你長大了就會懂的。好了,睡覺吧。”爸爸給明明抻了抻被角,熄了燈,關門出去了。
“有多少付出就會有多少回報嗎?”明明心里想著,進入了夢鄉。
在以后的日子里,明明學習更加努力,也更加樂于助人,學校領導稱贊,同學們佩服。他的成績迅速提高。明明心里美滋滋的,“爸爸說得真對呀!”
可是,不久,明明發現爸爸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回家后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坐在沙發上,低著頭抽悶煙。媽媽也總是跟著唉聲嘆氣。
明明不明白,這是怎么了?因為我嗎?我做得不夠好嗎?明明摟著媽媽。“怎么不高興?因為我嗎?”“不是。”媽媽笑著,“明明乖,是好孩子,去學習吧。”
明明眼珠一轉,在父母把門關上之后,又躡手躡腳地回來,伏在了門邊。
“唉,”媽媽用手碰了碰低頭抽煙的爸爸,“今天又是那樣子嗎?”“嗯。”爸爸連頭也沒抬。“這可怎么辦,你倒是想想辦法呀!”“什么辦法?我知道有什么辦法?!”明明的爸爸將煙頭扔進已經裝滿了的煙缸,“自從得了這幾個稱號,看看!挺好的企業現在都成什么樣子了?”“噓,小點聲兒。”“哦,”爸爸咳嗽了一下,又點著一根煙,“今兒區里的領導來參觀,明兒市里的領導來視察,后天省里的領導又要來指導,為了應付他們,廠里的流動資金都已經周轉不開了。這樣下去,廠子早晚非垮了不可!”明明從門縫里看見媽媽捂住了爸爸的嘴,“小聲點兒,別讓孩子聽見。”“哼,‘十佳企業’‘十佳企業’,早知道‘十佳企業’這么難當,還不如……哼!”明名的爸爸小聲嘟噥著,臉憋得通紅,眉頭緊鎖著,嗆人的煙味和令人壓抑的沉默彌滿了整個小屋。
明明躡手躡腳地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十佳企業’不是挺讓人自豪的嗎?”
第二天,爸爸帶著“黑眼圈”去上班了。明明在學校里還在擔心爸爸。班主任走了過來,微笑著將寫著雙百的通知書放在了他的桌子上。
晚上,爸爸帶著“黑眼圈”下班回來了。看見了明明的通知書,好不容易在緊縮的眉間擠出了一絲笑容。明明為了能讓爸爸暫時輕松一下,便拿來那本折著頁的故事書,死纏著叫爸爸講故事。爸爸的臉上有了一些慍色,但還是答應了——他不想把工作上的不順心遷怒到孩子身上。“上次讀到哪兒了?哦。那只蚌因為有珍珠而高興起來,痛苦換來了珍珠,它認為是值得的。有一天,一位漁人將它和那只沒有珍珠、但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一齊撈了起來。兩只蚌長得都很大了,漁人撬開它們的殼,一只有珍珠,一只什么也沒有。漁人高興地取走珍珠,將那只蚌又丟進了養殖塘里,咒罵著將那只什么也沒有的蚌扔進了路邊的淤泥里……”爸爸忽然不讀了,嘴角的肌肉抽搐了幾下,把書狠狠地摔在了床上,“該死的!我就是那只帶著異常美麗的珍珠的蚌啊!混蛋!”明明嚇呆了,他可從來沒有見過爸爸發這么大的火。
從那以后,明明發現爸爸不再整天地抽悶煙了,爸爸又恢復了從前的那股干勁兒,人也越來越精神了。但是,明明也發現掛在爸爸廠門口的那些金光閃閃的牌子越來越少了,去爸爸廠里視察、參觀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第二年,“優秀青年企業家”和“十佳企業”的榮譽不再屬于爸爸和他的廠子了。明明弄不明白:為什么爸爸的廠子越辦越紅火,而稱號卻沒有他的份了呢?
當明明問起這個問題時,爸爸總是說:“你長大就會懂的。”然后瞇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著窗外,自言自語地說:“今年會是哪家企業充當了那只帶著異常美麗的珍珠的蚌呢?……”
3、生生交流欣賞精彩之處,教師適當點評
4、【教師總結講評如下】
本文的可貴之處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體裁切入點好,能抓住讀者的心。
本文作為一篇小小說,它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故事性強,能夠給讀者一個更直觀
五年級作文講評課教案2
一、導言:
這節課我們來講評一下第一單元的習作。(板書:作文講評)
二、提問:
這篇習作是我們在學習魏巍寫的《我的老師》的基礎上而進行的一次同題作文訓練,大家都以曾經教過自己的老師為寫作對象,寫了《我的老師》。在寫作之前,我給大家提示幾點要求,也就是本次作文的訓練重點,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了?(學生回答)
1.要交代清楚記敘的要素。
2.選材要真實,能突出老師的特點或精神品質。
3.敘事要具體生動,有真情實感。
4.在敘事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議論和抒情。
三、總體情況:
關于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尤其是寫老師的,同學們不知練過多少遍了,題材并不新穎。但同學們卻傾注了全部熱情用心去搜集材料,用心去思考、組織、用心去書寫。這種精神值得表揚。
具體表現為:
①選材豐富多彩。
老師勤奮工作的 老師關心幫助同學的(像母親)
老師和我們做朋友的 嚴格要求
給我巨大鼓勵的' 送我上醫院
幫我補課 溫柔慈愛 雨中送我回家
領我們觀察生活舉行夏令營
老師教學有方
②書寫工整、美觀。
平時寫字比較草的同學,這次都有明顯改變。
③涌現出一批優秀習作
徐可 王睿 郭晶怡 孫洋 金興麟 馮光宇 董威 趙志威 屈美特 姜美娜 李文博
以上習作達到或基本達到了本次作文訓練的要求,其中還有需要改進之處。接下來我們著重研究一下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改正提高。
1.關于六要素:
大部分同學都能熟練運用,只有4名學生有要素交代不清的問題:
有的事件不完整,有的時間沒交代。
2.關于選材
①圍繞中心
寫作之前就要想好,你要表現老師的什么特點和品質,然后再從你的材料中查閱找一下哪幾個事件能表現這一中心,兩者要一致。有六名同學所選事件與主題不符。
實際上,主題是人物在事件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品質,我們要從事件中去尋求,而不能憑空捏造。改正的辦法是重新分析事件,從事件中挖掘提煉,能表現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質,就寫什么樣的精神品質,要實事求是。
②力求新穎:材料新穎包括兩種情況:
A.你選的材料別人沒有(材料新)。這次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寫了老師對我的關心愛護:背我上醫院、幫我補課,父母不在家照顧我,這樣的材料可不可以寫,可以,但缺乏新意。
在寫作過程中,有的同學就跟我說,老師沒啥寫的呀,真的沒啥寫嗎?我問問大家:有哪些人跟鄭老師玩過籃球?元旦是鄭老師領著大家過的吧?鄭老師經常住在男生宿舍,對吧?對這些事大家連一點感受也沒有嗎?有的同學說:“他是來管我們的。”你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材料嗎?可是有幾個人抓住了呢?只有徐可和王茜,當然我不是讓大家都寫鄭老師,那樣材料又不新了。
徐可讀習作。
金興麟、胡博文的材料也比較新
B.立意新
要從平凡的小事中提煉出不平凡的意義來。
讀:例如:徐樹卿的習作,也是寫老師輔導我數學,材料不新,但是如果你想一想輔導徐樹卿的是裴老師,她是數學老師嗎?不是。她為什么要這樣做?這個時間她休息一下或是組織大家玩一會,誰又能說她什么呢?這樣一想,事件的意義就出來了,體現了一名教師強烈的責任心,在裴教師的心里,寄寓著父母般的殷切希望——可惜的是一些同學對自己的材料沒有感受,或是感受膚淺。
可惜的是作者沒有提煉出來,這些提煉出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去就是議論、抒情,我們放在后面講。
3.關于敘事:
事情是人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做出來的。為了給讀者以真實的、身臨其境的感受,我們不僅要把事件的過程敘述出來,而且要把能表現人物特點和精神品質的語言、動作、神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樣的事件才能生動感人,令人信服。不然只說老師怎么怎么好,誰會相信呢?
張東:一口氣說了五件事都沒展開。
展出,分析
徐可:過元旦那段的原稿與修改稿比較。
4.關于議論抒情。
在具體,真切的事件中,讀者會獲得強列的形象感受,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議論和抒情,不僅會加深讀者對事件意義的認識,而且會產生強烈的震撼力。
①什么是議論和抒情?
②為什么要議論和抒情?沒有行不行?
例如:徐樹卿
徐偉 尹帥 雀龍飛
③議論抒情必須恰到好處。
有的與事件不符,有的不深刻
有的扣大帽子,不符合實際情況。
李爽(不符)
胡博文(挖的不深)
郭新華(不恰當)
王春靜(大帽子)
5.開頭和結尾
小結:這節我們講評了本次作文中存在的四個問題,課下大家要認真思考,根據老師評語的要求加以修改。
五年級作文講評課教案3
結合口語交際,引入寫作
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同學們有的選擇了一些小事,有的選擇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畫.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
自主匯報.確定習作內容
學生匯報本次習作想寫的是什么.
自主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點評一、兩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鼓勵優點.培養興趣
◆教師發下習作本,學生閱讀批語和自己的習作.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本次習作中的優點:表達準確的詞語,語言優美的句段,巧妙的構思,從而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為下一步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教師點評.好文欣賞
◆教師從優點和不足等方面小結本次習作的情況.
◆提出學生的共同問題,在全班進行集體評議、修改.
◆宣讀比較優秀的習作,讓學生欣賞.
小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讀自己的習作,再讀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請他們幫著評改,自己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