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滬教版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二年級下冊滬教版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下冊滬教版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荒、蕪、茬、摘、肅、吭、忐、忑、恙;積累8個詞語:荒蕪、嚴肅、始終、鼓動、一聲不吭、將信將疑、忐忑不安、安然無恙。會寫6個字。
2、正確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忐忑不安”、“安然無恙”的意思。
3、學習嘗試從某個角度提出問題。
4、通過學習,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增強探究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1、媒體出示一組花的圖片
師:小朋友,在神奇、美麗的大自然中,有許多形態不同、色彩各異的花。你喜歡什么花,為什么? 生自由回答。
2、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一種花。 媒體出示“打碗碗花”圖,學生說說這花長得什么樣。
師:這就是打碗碗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一篇和打碗碗花有關的課文。 出示課題,齊讀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問題可能有:打碗碗花是怎么樣的花?它為什么叫打碗碗花?它真的會讓人打破飯碗嗎?)
4、出示有關打碗碗花的補充資料,師簡介打碗碗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出示自學提示;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2)自學生字、新詞,用你喜歡的方法理解“忐忑不安”、“安然無恙”的意思。
(3)對課文里不明白的地方,在邊上打個“?”
2、指名分小節讀課文,正音。
3、學生嘗試提出問題。
三、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學習第一小節
師:打碗碗花生長在哪里?課文第一小節告訴我們了。誰來讀?
1、指名讀第一小節,學習生字:荒 蕪 茬。 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有哪些要提醒大家的?
音:“荒”是三拼音,“茬”是翹舌音。 形:“荒”字不要多加一點。 師歸納:這三個字都是草字頭,草字頭的字大多和植物有關。
2、理解“荒蕪”的意思。找找近義詞:荒蕪——荒涼 3、齊讀第一小節。
學習第二小節
師:那打碗碗花到底是怎樣一種花呢?課文是怎樣介紹的?
1、輕聲讀課文第二小節,找到描寫打碗碗花的句子,用直線劃出來,讀一讀。
2、交流句子,媒體出示: 那花生得十分異樣:粉中透紅的花瓣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淺淺的小碗,“碗”底還滾動著露珠呢。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呀!
(1)指名讀句子,理解“異樣”的意思。
(2) 為什么說這花異樣呢?
師:看到這么新奇、有趣的花,我忍不住要去摘它。可是,外婆卻一把拉住我,不讓我摘,這是為什么呢?
學習三、四小節
1、在課文中找到外婆說的話,用曲線劃出來,讀一讀。
2、交流劃出的句子
(1)指名讀句子。 誰知,外婆一把拉住我,連聲說:“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誰摘它,它就叫誰打破飯碗。”
(2)學習生字:摘、肅。
(3)指導朗讀句子,讀出緊張的語氣。
(4)齊讀句子。
4、聽了外婆的話,“我”的反應是怎樣的?用直線劃出有關句子。
(1)交流劃出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被嚇住了,將信將疑地看著外婆。外婆的神色是嚴肅的,鄭重其事的。
(2)讀了句子,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質疑) (學生可能提的問題有:“將信將疑”是什么意思?我“信”什么,“疑”什么???)
(3)出示媒體:想一想、說一說 外婆說:“ 。”我對這話將信將疑,有點相信是因為 ;但感到疑惑的是。
(4)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師:雖然外婆的話當時嚇住了我,但強烈的好奇心卻鼓動著我去搞清打碗碗花究竟是不是真的會讓人打破碗。于是,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悄悄地將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這樣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學習第六小節
1、輕聲讀第六小節,想想有什么問題需要大家一起解決?
2、學生質疑,交流提出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我為什么會忐忑不安?
3、出示句子: 吃飯的時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端起碗,一聲不吭地吃著飯。我的心忐忑不安,真擔心手里的碗像變戲法那樣,突然間就碎了。
(1)輕聲讀句子,學習生字:忐、忑
(2)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及“忐忑不安”的原因。
(3)指導讀句子,讀出緊張、不安的語氣。
3、師:但一頓飯下來,那碗卻安然無恙 ,現在,我可以自信不疑地說:“打碗碗花不打碗!” 出示句子:但一頓飯吃完,那碗卻安然無恙,絲毫也沒有要破的樣子。啊,打碗碗花——不打碗!
(1)指名讀句子,思考:“安然無恙”是什么意思?
(2)歸納三個心字底的字:忐、忑、恙,復習學過的心字底的字。 媒體出示:您、思、想、念、忠、怒、忘、急
(3)比賽讀句子,讀出自信的語氣。
(4)齊讀句子。
四、總結全文,復習鞏固
1、齊讀全文,說說我對打碗碗花的認識前后有什么變化? 板書:將信將疑 自信不疑 (怕打破碗) (不打碗)
2、為什么我對打碗碗花的認識會前后不一樣呢?小組內的同學討論一下。
3、交流。
4、師小結:通過學習課文,我們懂得了,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事物,對自己懷疑的事物一定要去探究,弄個明白。這樣,你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 出示句子: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事物,如果有懷疑,一定要去探究,弄個明白。
5、識字小火車:齊讀生字、詞語。
6、指導寫字: 獨體字:肅 (注意字的間距要靠攏些,當中一豎要寫在豎中線上。)上下結構:恙 (心字底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的位置,臥鉤要平。) 左右結構:吭 (口子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
六、拓展、作業
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詞語:荒蕪、嚴肅、始終、鼓動、一聲不吭、將信將疑、忐忑不安、安然無恙 3、書面完成填空練習。 外婆說:“ 。”我對這話將信將疑,有點相信是因為 ;但感到疑惑的是 。
拓展(任選一題)
1、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你對什么說法是將信將疑的呢?你又是怎么做的呢?找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用你的彩筆畫一種你喜歡的有趣的植物,說說它名字的由來和喜歡它的理由。
附板書:
打碗碗花
將信將疑 自信不疑
(怕打破碗) (不打碗)
二年級下冊滬教版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9個生字,積累10個詞語,結合課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無恙”。按正確的筆順規則在田字格里描寫“肅、吭、忐、忑、蕪”。
2能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并嘗試提問。
3通過學習,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有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識記9個生字,在語境中理解“忐忑不安”、“安然無恙”的意思。學習書寫漢字“肅、吭、忐、忑、恙、蕪”。
2 嘗試提問,有探究的意識。
教學媒體 ppt
課前學生準備 充分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三幅圖(喇叭花 雞冠花 打碗碗花)
圖上分別是什么花?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2第三種花的樣子很奇特,出示句子:
粉中透紅的花瓣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淺淺的小碗,“碗底”還滾動著露珠呢。多么新奇、有趣的花呀!
(1) 自己輕聲讀句(2)指名讀句
3這種花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名字。(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4根據課題質疑。
這么新奇有趣的花,卻有一個那么怪的名字,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讀了課文,就會明白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思考:課文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2 學生交流。
(預設:“打碗碗花”生長在哪里?
為什么把這種花叫“打碗碗花”?
摘了“打碗碗花”真的會打破飯碗嗎?)
三、細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 學習第1節
1師:“打碗碗花”生長在哪里?
2個別讀第1節。
3學習生字“荒、蕪、茬”
看圖片理解“一茬接一茬”; 給“荒蕪”找近義詞。
(二)學習2-6節
過渡:誰說摘了“打碗碗花”會打破飯碗?摘了它真的會打破飯碗嗎?
1指名分節讀課文2-6節,其他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思考。
2小組合作學習其余生字:“摘、肅、吭、忐、忑、恙”
“摘”與“商”區別。
給“吭”找姐妹字:抗、航、杭、坑
書寫指導:“肅”
3學習3-4節
(1) 討論:“將信將疑”是什么意思?
(2) 指導填空。
外婆說:“________ 。”我對這話將信將疑,有點相信是因為________;但感到疑惑的是________。
(3) 分角色朗讀朗讀3、4節。
過渡:摘了“打碗碗花”真的會讓人打破飯碗?
5學習5-6節。
(1) 默讀5-6節。思考:在試驗過程中從哪里看出我對外婆的話是將信將疑的?(忐忑不安,擔心)什么叫“忐忑不安”?
(2) 從哪些詞句看出“我”當時的“忐忑不安”?
(3) 交流并指導朗讀第6節。(在句子中理解“安然無恙”的意思)
6小結:看來,什么事都要通過自己的眼睛,或自己嘗試,才能找到答案。
(三)齊讀第7節。
教師出示資料:打碗碗花又叫小旋花、打碗花。草本植物,葉片三角狀卵形、戟(jǐ)形或箭形。莖很柔軟,靠平臥在地或纏繞在其它植物上生長。花粉紅色,像喇叭的形狀。花期6—7月。生長在荒地及田邊、路旁。地下的根狀莖含有很多淀(diàn)粉,提取出來的淀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工業生產,花和根狀莖可入藥,也可做殺蟲劑。
三、復習鞏固,適度拓展。
1 復習新詞:荒蕪、除非、將信將疑、嚴肅、鄭重其事、鼓動、一聲不吭、忐忑不安、安然無恙、始終。用“忐忑不安”說一句話。
2 拓展閱讀。
田野上,開滿了粉紅粉白的碗碗花,像一只只美麗的小碗,十分好看。她喜歡撒嬌,嘴里老嚷嚷著:“我要我要我要!”
“要什么呀?”夜婆婆微笑著問,給她的碗里放了一顆露珠,晶瑩晶瑩的。
“我要我要我要!”
“要什么呀?”太陽公公嚴肅地問,給她的碗里放進一縷陽光,很暖很暖的。
“我要我要我要!”
“要什么呀?”月亮姑姑笑著問,給她的碗里放了一顆星星,閃閃發光。
“我要我要我要!”
碗碗花收到很多很多珍貴的禮物,她老是不滿足,一直嚷著要、要、要。
后來,風姨姨生氣了,一巴掌打翻了小碗,禮物都掉到了地上。從此,打碗碗花的名字,也就被人叫開了。
3 課后找一種有趣的植物的資料,了解它的特點。
四、 指導描摹
1 出示“肅、吭、忐、忑、蕪”,讀一讀。
2 觀察老師在田字格內書寫“肅。(媒體演示)
3 書寫“吭、忐、忑、蕪”。
板書設計
28碗碗花
打碗 不打碗
新奇有趣——將信將疑——好奇——美麗可愛
二年級下冊滬教版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獨立識記本課“謠、莫、毅、勵、螺、謹、慎煩、跤、途、登、尚”12個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莫大、堅毅、激勵、螺旋形、謹慎、長途跋涉”6個詞語;積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3句名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按課文內容完成填空;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3節,能按要求圈劃詞句,并能說出自己的感受。
3、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重點:
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按要求圈劃詞句。
教學難點:
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準備:
實物、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出示蝸牛圖片。同學們,你們瞧,這是什么?
2、請再仔細觀察圖片,誰能來介紹一下蝸牛。
3、這么小的蝸牛在一個孩子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跟蔣老師一起學習 揭示課題:48童年與蝸牛
二、整體感知,完成填空。
1、師:蝸牛對我的童年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完成填空。
2、填空: 小小的蝸牛給了我莫大的 和 ,它讓我明白一個道理: 。
3、現在我請同學們開火車讀課文。
4、完成填空,自由讀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
三、學習課文第2節。
1、師過渡:給我莫大啟示和力量的究竟是一只怎樣的蝸牛呢,請你自學課文第2節。看看蝸牛給我最初的感覺是怎樣的?為什么這么說?邊讀邊劃出有關語句思考。
2、交流。 出示句子。 我感到蝸牛 ,因為 。
3、隨機學習理解“螺旋形 謹慎” 原來小小的蝸牛給作者最初的印象是膽小謹慎的,接下來請你們跟我把課文第二節讀一讀。 面對這個膽小鬼,我會(瞧不起它),然而,在一次玩耍時,卻讓我對蝸牛產生了另外一種情感,那是怎樣的情感呢?看課文動畫。
4、是什么使我對蝸牛有了新的認識呢?請自由讀課文第三節,用曲線劃出描寫蝸牛爬壁的句子。
5、學生交流。
6、讀讀這些句子,思考:我感到蝸牛 ,因為 。 交流。 隨機學習理解“長途跋涉”
7、為什么蝸牛的爬行是長途跋涉,想一想這一路上,它會碰到哪些困難?
8、一路上,困難重重,對蝸牛而言是長途跋涉,在這么多困難面前,蝸牛還是勇往直前,真了不起。此時此刻,你想對蝸牛說什么? 我 想 對 蝸 牛 說: 。
9、下面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情讀讀課文第三節。男同學和我讀怎樣做的句子。女同學讀蝸牛爬壁的句子。
五、學習第四節,明白道理。
過渡:盡管這件事過去很久,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已長大,但只要他聽到: 又似乎把他帶到了童年時代。在那個充滿天真幻想的金色時代,是小小的蝸牛給了我 。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1、出示句子:“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誰能說說這個道理。
2、出示句子:“一個小小的蝸牛尚能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3、老師送給你們幾句警句。
拓展出示名言: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完成偉大的事業不在于體力,而在于堅韌不拔的毅力。 齊讀。
設計板書:
童年與蝸牛
瞧不起 膽小 謹慎
敬佩 堅持不懈 勇往直前
啟示和力量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二年級下冊滬教版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 閱讀過程中正確認讀本課生字11個,能正確描摹生字6個,積累詞語9個。能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語“莫大、其實、堅毅、謹慎、長途跋涉”的意思。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課文內容完成相應的填空。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節。能用已學的摘錄詞句的方法圈劃出體現小蝸牛不怕失敗,努力向上攀登的詞句,并能說出理由。
4、 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課文內容完成填空。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節。圈劃出能夠體現小蝸牛不怕失敗,努力向上攀登的詞句,并能說出理由。
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生字卡片
3、 動畫,音樂《蝸牛》
4、 范文《滑雪》
教學過程:
一、詞語練習、揭示課題:
1、詞語拓展練習:
(1)(媒體出示)青蛙(配圖片)、王子{配圖片}
師:你看到是一只怎么樣的青蛙?一位怎么樣的王子?(指名學生回答)
看似毫無關系的兩個詞語,放在一起,就成了的童話故事《青蛙王子》。
(2)(媒體出示)蕭伯納(配圖片)、小女孩{配圖片}
師:蕭伯納是誰?(指名學生回答)
一位大名鼎鼎的劇作家和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女孩放在了一篇課文里,那就是《蕭伯納和小女孩》。
(3)(媒體出示)童年(配圖片)、蝸牛{配圖片}
師:在你印象中童年是什么樣的?蝸牛又是什么樣的?(指名學生回答)
大家說得真好。這兩者之間會有什么關系,發生了怎樣的一件事呢?
2、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47、童年與蝸牛(板書),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小節,要求:
(1)將句子讀通順,讀準生字的字音。
(2)用直線劃出描寫蝸牛外形的句子。
(3)用點點出突顯蝸牛是“膽小鬼”的詞語。
2、指名交流(描寫蝸牛外形的句子)。
(媒體用橫線劃出)“蝸牛總是藏在圓圓的螺旋形的硬殼里不肯出來。”
3、學習生字:螺。(媒體出示:大蝸牛)
讓學生通過圖片直接理解“螺旋形”是指:一圈接著一圈,從小到大,由里到外。
4、指名交流(突顯蝸牛是“膽小鬼”的詞語)。(板書:膽小鬼)
(媒體用點標出)“慢騰騰、探出、東張西望、謹慎”
5、學習生字:謹、慎。(正音:都是前鼻音)
6、全班齊讀第四句,請學生上講臺模仿表演。
師有感情地讀好第四句,全班學生一起根據老師念地做動作。
7、復習摘錄詞句的方法:(根據剛才的順序幫助學生回憶并板書)
(1)了解內容 (2)抓住重點 (3)提出要求 (4)摘錄詞句
三、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1、過渡:對啊,第二小節很多地方都說明了蝸牛是個膽小鬼,但后來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對它的看法。一起來學習第三小節。
2、小組討論:以四人一小組為單位,用摘錄詞句的方法,摘錄第三小節中的好詞好句,并向全班推薦。(媒體出示討論要求)
3、請小組交流。(師指導)
4、師總結:讀了第三小節以后,我們了解到它的重點在于我的心理變化和蝸牛的舉動。
所以,這有幾個體現作者心理變化的詞語我們可以點下來:不耐煩、擔心、敬佩。(板書)
還有,“經過幾十分鐘的長途跋涉,它終于爬到了頂端。”我們可以把它劃下來。因為這正說明了作者為什么敬佩它的原因。
5、學習生字:跋、涉。(理解:跋山涉水——翻過山嶺、趟水渡河,形容走遠路艱苦。)
這里蝸牛明明只是在光滑的石壁上爬,為什么作者要用“長途跋涉”呢?(指名回答)
(為了突出對于小蝸牛來說要爬到頂端是多么困難的事情啊!)
6、師生配合讀第三小節后半部分。(配動畫,音樂《蝸牛》高潮)
7、填空:(媒體出示)
經過幾十分鐘的長途跋涉,它終于爬到了頂端。它轉過小腦袋向下看了看,似乎在向我訴說它的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過渡:這段童年的回憶源于一首動聽的歌謠。(媒體出示課文第一小節)
2、全班齊讀歌謠。
3、學習生字:謠(換部首:搖、遙),(媒體出示三個字所組成的詞語)全班齊讀。
4、師:正是這小小的蝸牛給了我莫大的啟事和力量。
5、學習生字:莫、示(從字形上分析,書空)
五、學習課文第四小節
1、過渡:這莫大的啟事和力量指的是什么呢?
2、(媒體出示課文第四小節)全班齊讀。
3、學習生字:登。(書空,提醒學生寫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
六、說話訓練,復習鞏固
1、讀一讀范文《滑雪》,仿照說一說自己克服困難的小故事。(配樂《蝸牛》)
2、復習生字:讀一讀生字所帶的詞語。
3、總結填空:(媒體出示)
小小的蝸牛給了我莫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級下冊滬教版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 認識生字9個。
2、 積累詞語句子若干。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 邊讀課文邊按要求圈劃詞句,并摘抄文章的中心句。
5、 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邊讀課文邊按要求圈劃詞句。
分層目標:
1、 能正確朗讀課文,正確認讀生字詞語。能摘抄文章的中心句。(后)
2、 能在正確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按要求圈劃詞句,并摘抄文章的中心句。(中)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感悟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并初步學習課文以“童謠引入”的寫作方法。(優)
教學過程:
一、認知沖突
1、出示圖片:看,這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它嗎?
2、生自由說
3、揭題 48、童年與蝸牛
4、讀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一些什么?
二、主動探究
(一)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輕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
(2)自學課文中的生字
2、學生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
(2)重點 字音:犄、謹、跋、涉 字形:毅
(3)讀讀詞語:啟示、莫大、堅毅、激勵、謹慎、敬佩、跋涉、醒悟、何況、慢騰騰
(二)再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釋疑
1、指名分小節讀 讀后評議
2、出示句子:小小的蝸牛給了我莫大的啟示和力量,也正是它堅毅的品格不斷激勵我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1)讀讀句子(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
(2)質疑
3、重點學習第2、3節
(1)輕聲讀讀第2節,用直線劃出描寫蝸牛膽小的語句。
完成填空:蝸牛喜歡住在( ),它總是藏在( )不肯出來。如果我們磨它們的殼,它們就慢騰騰地鉆出來,而且非常( ),真是個( )。
(2)指名讀第3節 思考:是什么讓我改變了對它的看法?交流
4、這件小小的事,卻讓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
(1)齊讀第4節
(2)出示句子:一個小小的蝸牛尚能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5、 這是一句反問句,你能把它改成陳述句嗎?
三、實踐運用
1、齊讀課文:說說你學到了些什么?
2、摘抄中心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3、形近字組詞
犄( )謹( )跋( )
椅( )勤( )拔( )
四、拓展延伸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小動物,別看它們不怎么起眼,但它們卻能給我們許多啟示。小組討論
二年級下冊滬教版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