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案是什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等進行的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3、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題目,導入新課。
1、魚鉤,釣魚用的鉤子。課文所指的魚鉤是老班長的珍貴遺物。這是發生在紅軍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結: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位老班長接受黨的囑托,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二、默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學互相解疑,教師適時點撥。
解詞
支吾:用話搪塞,說話含混躲閃。
安頓:安排妥當,使人或事物有著落。
衰弱:體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奄奄一息:形容氣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氣。
三、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的,可以分為幾部分?
1、快速默讀,標在書上。
2、小組討論后小結。
四、默讀課文,劃出文中使你感動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讀一讀。
1、指名讀課文,讀后說說自己體會。
2、圍繞老班長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采取讀讀——議議—評評的形式)
3、小結提問:你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的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揭示中心,讓學生說一說,練習口語表達)
五、口語交際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解說員,你怎樣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魚鉤的故事呢?
1、在小組里練習。
2、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學習課文第1段。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在1935年秋天,紅軍長征途中過草地的時候。)
2.老班長擔負著什么任務?(保護三個小病員過草地。)
3.把刻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畫出來。讀后說一說從老班長的外貌,我們可以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一個勤勞質樸的勞動人民。)
4、你感覺老班長怎樣?(飽經風霜,和藹可親)
5.齊讀課文第1段。
小結段意:寫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老班長接受了保護三個小病員的任務。
學習第2段。
默讀這一段。
思考:這一段寫了老班長的什么事?從中可以看出老班長怎樣?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這一段先講了老班長釣魚、在講老班長自己從來不吃魚,最后講老班長鼓勵病號喝魚湯。從“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不合攏眼”,可以看出老班長擔心著我們的身體,心情沉重,這反映了老班長高度的責任感,他擔心病號走不出草地,完不成黨交給的任務。
其他如:“總能”“我覺得好象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老班長看看我們吃完……沉重極了”都能說明老班長的精神感人至深。
小結第2段段意:寫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沒吃過一點兒魚。
學習課文第3段。
讀第三段,思考:這段講老班長怎樣了,為什么會這樣?從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班長犧牲了,這實際上是他一天又一天的勞累、忍饑挨餓的必然結果,在他生命垂危時,仍然不肯喝魚湯,而在他倒下去之前,“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這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在他臨犧牲的時候還說“沒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
學習課文第4段。
齊讀第4段。
1."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小梁為什么要這樣做?(聯系上下文體會小梁當時的感情。)
2.為什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因為這魚鉤是老班長用來鉤魚給他們吃的,讓他們維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遺物;魚鉤雖然長滿了紅銹,但老班長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卻永遠放光芒。小梁把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是為了讓子孫后代瞻仰革命前輩的遺物,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同時也表達了小梁自己永遠向者班長學習的決心。最后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主題。)
小結第4段段意:寫小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保存起來。
(五)齊讀全文。
【板書設計】
金色的魚鉤
(閃爍著燦爛的光芒)
肩負重任
彎鉤釣魚 忠于革命、忠于黨、
老班長 安定情緒 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
困難重重
壯烈犧牲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紅軍過草地時的艱苦,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2、通過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練習快速閱讀,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請四名同學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
2、說一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當時的環境。先由一同學說,然后大家補充或糾正。
3、說一說哪些地方你感動,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指導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文中外貌的描寫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讀課文第二段。
思考討論
(1)指導員對老班長說,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吧霞墶薄氨D贰薄扒趧諉T”各是什么意思?老班長一路上是怎樣做好“上級”“保姆”“勤務員”的工作的。
(2)在第二段中有很多描寫人物動作的、語言的語句,還有一些是對事情過程的交代。這些內容都是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說說哪些內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導老班長和“我的對話的朗讀”。要通過對話的朗讀,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以上的學習方法。
1、理解課文內容。
2、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集體討論,同學之間糾正、補充,教師作必要的引導。)
3、指導朗讀第三段。
四、小結
1、老班長為什么始終不肯吃魚,僅僅是為了魚太少了嗎?
2、通過老班長帶領我們過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說說老班長具有那些優秀的品質?
五、指名讀第四段。
思考討論
在這長滿紅色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聯系課文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六、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七、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體會和感想寫下來。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語境學生字新詞。
2、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句中人物的心情。
3、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南丁格爾從事護理事業的原因和杰出貢獻,體會和學習她執著堅毅、勇敢堅強、無私無畏、用愛心和恒心為傷者帶去福音的偉大精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南丁格爾在護理事業作出的杰出貢獻,體會和學習她執著堅毅、勇敢堅強、無私無畏、用愛心和恒心為傷者帶去福音的偉大精神。
教學準備:
讀準課文,閱讀有關資料;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我知道“白衣天使”是人們對 和 兩種人的稱呼,課文中“白衣天使”指的是 。
2.我能通過多種途徑查找到關于南丁格爾和“白衣天使”的資料。
與字詞交朋友
1.查字典,給下面的加點字注音,可以幫助我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優裕 躋身 輿論 敬佩 刊載 謙恭禮讓
粗陋 愚昧 骯臟 聘請 緬懷 溘然長逝
2. 我能聯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毅然、婉拒、功勛、緬懷、先驅、奠基人、溘然長逝
與課文內容親密接觸
1. 通過讀課文我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內容
2.通過思考我可以把南丁格爾的事跡簡要地概括為幾個方面
3.我很佩服南丁格爾,因為 。
二、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1.檢查預習: 出示投影,檢查詞語。
囑咐 優裕 淡薄 躋身 毅然 低劣 批露 嘩然 輿論 不屑 巡視
表彰 功勛 緬懷 粗陋 空前 遺囑 沖鋒陷陣 溘然長逝
2.介紹收集的有關南丁格爾的資料,簡述護士節有關資料。
3.師指導簡要梳理課文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品讀體驗
1.南丁格爾為什么要作護理工作?她身上具有什么品質?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兩個句子,組內談談感動的原因。
2.學生匯報感動的句子,說感受。
預設句子
(1)南丁格爾建立了護士巡視制度,每天夜晚她總要提著風燈巡視病房,一夜間巡視的路程有七公里。每當她手持風燈走過長街,身影所到,士兵們以親吻她的身影來表示自己的崇高敬意,并親切地稱呼她為“提燈女士”。
(2)南丁格爾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的偉大事業,這對整個人類是一項空前的貢獻。隨著受過訓練的護士大量增加,護理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全世界的醫療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3.你覺得文章中南丁格爾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些事件中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進一步朗讀有關課文,找出事件,在組內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四、達標測評
1.快速瀏覽課文開頭和結尾,想課文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好處?
2.課下把聽到的故事及自己的感受寫在日記中。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白衣天使》一文講述的是南丁格爾從事護理事業和在護理事業上做出的杰出貢獻,以及在護理事業上取得的成就,向人們展示了一位執著、堅毅、勇敢、堅強、無私無懼、用愛心和恒心為傷者帶去福音的白衣天使的偉大形象。
教學本課時,我用了兩課時。在第一課時,我采用自由誦讀的方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解決文中重點詞語。再采用默讀的方法讓學生從中了解課文內容,然后組織學生小組交流,課文寫了南丁格爾的哪些事跡?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關鍵語句來說,概括能力好的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這樣為下面用三百字介紹南丁格爾的事跡教學環節奠定基礎。再通過瀏覽讓學生體會文章采用倒敘的寫作手法。
在上第二課時,學生通過上節的讀文、交流,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做了簡單的課前回顧后,我又組織學生圍繞“你佩服南丁格爾嗎?為什么?”這個問題展開。讓學生結合事例做批注,在做批注時,抓住重點的詞語、句子。從中體會南丁格爾的精神。然后進行交流。在這一環節上,我非常猶豫,是放手讓學生來談,還是牽著學生逐段學習。最后我還是采用放手讓學生來談,談到哪件事就學習哪件事。學生們都談了自己的想法,有的結合教材具體事例,有的結合生活實際。在學生結合到教材時,我不時抓住時機,引導學生采用換詞語,畫重點詞語、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形式學習,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南丁格爾的偉大精神。最后,我的設計是讓學生動筆寫,用不超過300字的篇幅寫出南丁格爾的事跡,還可以加進自己的感想??上в捎跁r間的關系沒有完成,留作課外作業。
從這節課中,我充分認識到,語文教學,不一定非得按照逐段分析去理解課文內容,如果我們能夠抓住一個中心問題,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合作交流,完全可以理解課文,并且還可以使理解課文和體會文章中心一次完成。這樣,既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的,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還減輕了教師的負擔,這樣一舉三得的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