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六年級教案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六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篇1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比的實際應用。根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的理念,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積極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現象。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基于以上教學理念,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應用價值。

教育家盧梭認為: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獲得直接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圖片,使學生了解無論是照相還是用放大鏡看書、用投影儀放大圖表,都離不開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知識,這部分知識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2.在觀察、操作中理解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意義和方法。

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交流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基于以上認識,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借助對例題的探究,弄清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意義和方法,并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畫出放大與縮小后的圖形,使學生認識到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只要把圖形的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即可。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后,只是圖形的大小改變了,形狀沒有發生變化,從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紙卡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觀察、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1)觀察、感受。

①出示寫有“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紙卡。

提問:紙卡上寫的是什么?

(紙卡上的字為小5號字,學生躍躍欲試后會有些失望,因為看不清)

②把紙卡放到展臺上,調整縮放鍵,逐漸調大。

提問:紙卡上寫的是什么?

生搶答: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2)引導學生思考。

師:為什么紙卡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現在看清了呢?

生:因為字被放大了。

2.結合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1)過渡: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課件出示教材59頁主題圖)

這些現象中,哪些是把物體放大?哪些是把物體縮小?

預設

生1:圖1是把物體縮小。

生2:圖2、圖3、圖4都是把物體放大。

(2)導入新課。

今天,就讓我們從數學的角度一起來探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象。(板書: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設計意圖:創設一個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情境,激發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探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象的興趣,使學生在觀察、體驗中初步感知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探究新知

1.探究把圖形放大的意義和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60頁例4。

(2)思考、交流。

提問:“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生:“按2∶1放大”就是把圖形的各邊的長放大到原來的2倍。

(3)畫圖方法。

①提問:以正方形為例,具體畫圖時應該怎樣做?

預設

生:正方形原來的邊長是3個單位長度,現在按2∶1放大后,邊長應該是6個單位長度。

②畫圖。

(學生獨立畫放大后的正方形,教師巡視指導)

(4)完成例4。

①怎樣畫長方形?

預設

生:把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放大到原來的2倍,畫出長方形。

②怎樣畫三角形?

預設

生:把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放大到原來的2倍后,連接兩條直角邊的端點。

(可引導學生用數方格法驗證,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時,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也放大到原來的2倍)

六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稱。

2.經歷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重點:

比例的基本質性。

教學難點:

發現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質性。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0.5:0.25和0.2:0.4

0.5:0.2和5:2

1/2:1/3和6:4

0.2:0.8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稱。

(1)教師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的名稱。

板書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2.4:1.6=60:40

內項:1.66o

外項:2.440

(2)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讓學生再寫出幾個比例。

如:2.4:1.6=60:40

外內內外

項項項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你能發現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有什么關系嗎?

(1)學生獨立探索其中的規律。

(2)與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3)匯報你的發現,全班交流。(師作適當的補充)

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板書

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

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4)舉例說明,檢驗發現。

0.6:0.5=1.2:1

兩個外項的積是0.61=0.6

兩個內項的積是0.51.2=0.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形式呢?

如:2.4/1.6=60/40

3.440=1.660

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相等。

(5)學生歸納。

在比例里,兩外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4.填一填。

(1)1/2:1/5=1/4:1/10

()()=()()

(2)0.8:1.2=4:6

()()=()()

(3)45=210

4:()=():()

5.做一做。

完成課本中的做一做。

6.課堂小結

(1)說一說比例的基本性質。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引導學生總結說出兩種方法,重點讓學生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到此,學生要學會用兩種方法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1.比值是否相等;2.內項之積是否等于內項之積。)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六第4~6題。

補充習題

一題多變化,動腦解決它

(1)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是18,

其中一個外項是2,另一個外項是()。

(2)如果5a=3b,那么,=,

(3)a∶8=9∶b,那么,ab=()

教學反思:

比例的各部分名稱通過學生自學,老師提問,完成的較好。讓學生通過計算內項之積和外項之積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然后大量的練習鞏固新知。

六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篇3

教材及學情簡析:

本節課認識圓柱是在學生學習了幾種平面圖形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圓柱又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立體圖形,在實際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因此,教學時可以從直觀入手,幫助學生形成圓柱的正確表象,讓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推理、討論等活動,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掌握圓柱的特征,探索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進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引導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關注生活中的現象或問題。

此外,該學段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合理運用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看書自學、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方式獲取數學知識。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建立圓柱的正確表象,知道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在操作活動中探索圓柱的特征。

2、通過觀察、想象、操作、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關注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重點:建立圓柱的正確表象,認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征。

教學難點:通過猜想驗證的過程理解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特征。

教學準備:課件、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溫故對比引圓柱

1.出示圓。

還記得圓是什么圖形嗎?(平面圖形)

2.出示柱。

老師只要在后面添上一個字,馬上就變成立體圖形了,同學們猜是什么?

(由圓到圓柱,推想發現圓柱是立體圖形。)

3.想圓柱。

相信同學們都見過圓柱,想想印象中的圓柱是長什么樣子的?

(喚起學生對圓柱的已有經驗。)

4.摸圓柱。

老師為每組準備了一袋立體圖形(袋子里有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里面就有圓柱,同學們嘗試不用眼睛看,就憑雙手摸出來。

5.談圓柱。

在剛才摸的過程中,你是怎樣區分圓柱體與長方體、正方體的?

6.引新課。

看來這圓柱還真是與眾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認識它。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圓到出現圓柱,是從平面幾何到立體幾何的過程;從學生憑空思考圓柱的形狀到親身體驗摸圓柱的形體,喚起了學生對圓柱的已有經驗,更清晰地感知到圓柱體與長方體、正方體的異同,突出圓柱的表面特征。】

二、獨立自主學圓柱

1.認識圓柱的幾何圖形。

(出示實物圓柱)這是一個圓柱形的物體,如果從一個角度看它,最多只能看到兩個面,所以通常我們把圓柱體畫成下面的形狀課件演示從實物的圓柱到數學中的圓柱的抽象過程。

2.自學課本,認識圓柱各部分的名稱。

同學們拿起圓柱自學課本第31頁的內容,看看介紹了圓柱的什么知識。

3.分享自學成果。

4.加深理解,學生互相指一指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我們認識了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請同學們拿起圓柱指給旁邊的同學看看。

【設計意圖: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學圓柱各部分的名稱等最基本的概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體驗通過自身努力獲取知識的成功感,同時也為后面自主探索圓柱側面展開圖的特征做好準備。】

三、猜想驗證探圓柱

1、以制作一個圓柱的話題為主線,探索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特征。

如果要做一個這樣的圓柱,需要剪出哪些圖形來制作呢?

除了需要兩個完全相同的圓做圓柱的底面以外,那側面應該用什么圖形做呢?同學們猜一猜,如果把側面剪開,展開后可能是什么圖形?動手剪一剪看。

怎樣剪才能得到長方形?

(通過猜想到動手操作,驗證圓柱的側面沿高剪開得到長方形。)

2.探索圓柱的側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和高的關系。

為什么剪出來的長方形有長有短、有寬有窄?長方形的長和寬究竟與圓柱的什么有關系呢?同學們討論討論。

3.匯報并總結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特征。

小結:把圓柱的側面沿著一條高剪開,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配合課件演示)

4.借助練習鞏固特征,并從中滲透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其他情況。

⑴根據圓柱的側面選擇合適的底面。

⑵根據圓柱的底面選擇合適的側面。

【設計意圖:以制作圓柱為主線,通過動手操作、猜想驗證、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索圓柱的側面展開圖的特征,這是從認知幾何到實證幾何的過程。首先讓學生掌握側面展開的一般情況沿高剪開得到長方形;然后再通過練習題的方式將側面展開的特殊情況(正方形)及其他情況(平行四邊形和不規則圖形)加以延伸,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的前提下做到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有益拓展。】

四、梳理新知用圓柱

1.梳理新知。

⑴師導。

同學們看,我們今天學到了關于圓柱的什么知識?

⑵生談。

請同學們當推銷員介紹一下你所認識的圓柱

2.運用新知。

⑴基本練習(以書面的形式出現)。

①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面,它們是()的兩個圓。

②圓柱有一個曲面叫做()面。

③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有()條高,它們的長度都()。

④如果把圓柱的側面沿著一條()剪開,展開后得到一個(),它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寬等于圓柱的()。

⑵判斷說明。

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圓柱,為什么?

3.回歸生活,發現圓柱。

在生活中,你看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

【設計意圖:梳理新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先由老師引導總結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全體,再讓學生互相介紹今天所學的知識,是為了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而練習的設計則分為三個層面,先是通過書面練習及時檢查全體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在這基礎上讓學生嘗試運用新知解決問題,接著讓學生帶著新知回歸生活,發現早已存在于自己身邊而未曾察覺的圓柱形物體,從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五、欣賞了解悟圓柱

1.欣賞自然界以及人類生活、生產中有關圓柱的圖片。(課件演示)

圓柱在咱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柱的世界

2.介紹圓柱的高在生活中的其他叫法。

(高的別稱是知識的拓展,也是為后續學習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做準備。)

3.感悟圓柱,暢談收獲。

同學們,只要我們用發現的眼睛看生活,其實,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數學,看完剛才的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放大圓柱的內涵介紹可樂罐的奧秘。

有沒有發現可樂、百事、雪碧、健力寶等等的這類罐裝飲料,它們的形狀、大小都是一樣的,這里面就隱藏著關于圓柱的商業秘密,想知道嗎?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有關圓柱的圖片,讓學生知道原來自然界里到處都有圓柱,只是我們沒有留意、沒有發現而已。而聰明的前人早已意識到圓柱的獨特之處,并懂得將其特征運用在生活和生產當中,從而使學生感悟到圓柱(數學)那無窮無盡的魅力和人類智慧的無限。最后介紹可樂罐的奧秘,是為了將學生對圓柱的認識面再往深層次擴大,驚嘆數學的奇妙之余,達到課盡,而意未盡的效果,促使學生越來越喜歡數學】

六、學以致用做圓柱

課后作業:請同學們利用課本第147頁的圖樣,自己動手做一個圓柱。

【設計意圖:學是為了用。所謂數學來源于生活,最后還得學會用回生活,這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也是體現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以做圓柱作為課后的作業,一是提供了鞏固圓柱最基本的特征和學以致用的機會;二是讓學生有一個親身體驗做一個圓柱的過程,為課外創造一個交流數學的話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圓柱

2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無數條高: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

【設計意圖:簡明扼要,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整理新知;設計別出心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教學效益。】

六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36頁例7、“練一練”,第39頁練習六第16~21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找乘積是1的兩個數”和“找一個數的倒數”的過程,認識和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2.使學生在認識互為倒數的兩個數的特點的過程中,發展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學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朋友”這個詞對我們來說已經非常熟悉了,能說說教室里哪些同學是你的朋友嗎?

指名回答。

談話:在將近六年級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朋友”是兩個人之間的一種關系,在數學中,數與數之間也存在一些關系,比如兩個數的乘積是1,就可以說是這兩個數之間的一種關系。哪些數之間有這種關系呢?怎樣找這樣的兩個數呢?這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二、學習新知。

1、理解倒數的意義。

(1)出示例7,學生獨立完成。

(2)引出概念。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例如和互為倒數。可以說是的倒數,是的倒數。

引導:請大家仔細觀察,剛才我們找出的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交流后明確:這些算式里兩個數的乘積都是1.

指出:像這樣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3)學生舉例來說。進行及時的評議。

(4)追問: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為什么要說“互為倒數?”

小結:倒數不是指一個具體的數,而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一種關系,當兩個數乘積是1時,這兩個數互為倒數。

2、歸納方法

(1)提問:我們已經知道了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你能分別找出和的倒數嗎?

提問:觀察上面互為倒數的各組數,它們的分子和分母位置發生了什么變化,把你的發現與同桌交流。

小組討論:引導觀察倒數和原數的關系,想一想一個數的倒數與原數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發生了什么變化?

指名回答:找一個分數的倒數只要交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追問:0有倒數嗎?為什么?1呢?

指出: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的積都不會是1,所以0沒有倒數。1的倒數是1。

除0以外,在求一個數的倒數時,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六第17題。

學生分別說出每個數的倒數,并選擇幾個數說說是怎樣想的。

2、做練習六第18題

學生獨立宛成,再集體交流,選擇兩題讓學生說說思考的過程。

3、做練習六第19題

練習之前明確要求:觀察每組的3個數有什么共同點,寫出的倒數又有什么共同點,帶著問題邊寫邊觀察。

全班交流結果,板書每組里各數的倒數。

提問:你發現每組數和它們倒數的特點了嗎?把你的發現和大家交流。

提出:從這四組數可以看出:真分數的倒數是假分數,大于1的假分數的倒數是真分數;幾分之一的倒數是幾,幾的倒數是幾分之一。

4、做思考題。

啟發:聯系倒數的意義想一想,要使三個分數乘積是1,[板書:()×()×()=1]必段符合什么條件?

引導:通過交漢我們知道,三個分數乘積是1,其中兩個分數的乘積和第三個分數互為倒數,你能在這七個分數里分別找出這樣的3個分數嗎?試著找找看。

學生先嘗試練習,再集體交流。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什么是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五、作業

補充習題。

板書計劃:

倒數的認識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求一個數的倒數時,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六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青島版六年級上冊“回顧整理——總復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加深鞏固比的有關知識。

2、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3、通過交流整理與復習的不同思路,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逐步養成回顧與反思習慣。

教學重點:

鞏固比的有關知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課件出示三幅“奧運會”會徽旗幟圖:分別是長3厘米、寬5厘米;長3厘米、寬3.8厘米;長4厘米、寬3.7厘米。

師:你認為哪幅圖最勻稱?

學生交流。

師:能不能用數學語言描述長與寬的關系?

學生交流。

出示課題:比的整理與復習。

二、回顧知識,整理歸納

1、回顧知識,合作梳理

(1)師:請大家四人小組合作,把所學有關比的知識用喜歡的方式整理出來。

學生整理。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整理的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2)師談話:對于這一部分知識,你認為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我們學習比的基本性質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學生交流:類推的方法。

2、溝通聯系,主體內化

師:請小組討論,比、除法、分數之間有聯系和區別?請用表格的形式整理。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整理的情況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師:求比值和化簡比有什么區別?請大家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來。

全班交流。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判斷

(1)比的前項與后項可以是任意數。()

追問:既然比的后項不能是0,而足球賽中常出現的“2:0”的意義是什么?它是一個比嗎?使學生明確足球賽中出現的“2:0”不是數學意義上的比。

(2)小強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強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3)比的前項和后項都乘一個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4)比的前項增加5,要使比值不變,后項也要增加5。()

(5)8:4化成最簡整數比是2。()

(6)鹽占鹽水的1/20,鹽與水的比是1:20。()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答案,交流師讓學生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2、我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體育老師拿來14個籃球,怎樣分公平呢?

學生解決,集體訂正答案。

師生總結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的特點、解題思路、檢驗方法。

把人數改成男生有18人,女生有18人可以怎樣解答?你發現什么?

3、實際運用

張叔叔和李叔叔、王大伯三家合資辦廠,由于他們齊心合力,經營有道,一年下來,除去繳納稅款、發工資和其他費用,獲得利潤14萬元。該怎么分配這些利潤。

現在同學們四人一組,也像他們一樣圍在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配這14萬元的利潤。教師巡回,作適當的指導。

四、全課總結,升華提高

今天我們復習了比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解決問題的事例還很多,說說看比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

六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篇6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P52的內容及P53的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在實際 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含義。

2、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點:比的化簡的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比的化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激趣引新。

(一)復習鋪墊。

1、比的意義以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稱。

師:什么叫比?請你舉個例子。(生說完舉例比如4:5 8:9)

師:師舉一個例子問“:”叫?4呢?5呢?

2、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1)在除法中,我們學過了商不變性質,誰還記得?

在分數中,分數的基本性質又是怎樣?

(2)師:你知道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設計意圖:比的化簡是在學生已經學習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復習這部分知識有利于新課的認知。]

(二)激趣,揭示課題。

過渡:昨天我們學習了《生活中的比》,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比的化簡》。比應怎樣化簡?它與分數的基本性質、除法中的商不變性質有什么關系?請同學們來說一說。(某某同學說的是否正確呢,學完今天的知識你們就知道了。)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激趣、讓學生猜想,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為學生主動探究加點動力。]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學一學。

課件出示主題圖:淘氣和笑笑的對話。

學生帶著思考題,看書學習。(思考題①有什么方法比較哪杯水更甜?②如何化簡比?③比的化簡與分數的約分有什么區別?

[設計意圖:高年級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讓學生帶著思考題自學看書,學習有目的性、針對性,提高學生自學的質量。]

活動二:說一說。(反饋看書、自學情況)

①學生匯報比較方法,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②教學比的化簡。40:360= 40/360 = 1/9 =1:9

2:18=2/18= 1/9 =1:9

③比較:(生說,師重點強調,突出對應思想:A、 比的前項是分子,后項是分母,然后約分。B、約分是寫成最簡分數,化簡比到最后應化成最簡整數比。C、引導學生小結化簡比的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思考題中的3個問題展開,讓學生逐一說一說,任務明確、思路清晰,學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活動三:化簡比。

14:21 0.5:2.5 2/9 :1/3

(1)請三位同學上去板演,其他做在練習本上。

(2)反饋,集體訂正:請這三位同學說說,你是怎么化簡的?

(3)請同學們觀察這3道題,帶著思考討論題小組討論(先思考再討論

:①3道題有什么不同點,它們各用什么方法進行化簡的?②1、2題化簡比的過程中,比的前項和后項如何變化的?請小組討論后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

整數比:可以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或像分數約分那樣進行化簡。

小數比:可以先利用商不變的性質將其轉化為整數比,然后在化簡

分數比:可以前項除以后項,再根據比值寫出最簡單的整數比。

相同點:把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4)回顧:比有什么性質,現在誰知道?(生說師課件出示比的基本性質)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理解了比的化簡的方法基礎上讓學生練習三種不同情況的化簡比,加深學生對比的化簡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活動四:練一練。

1、化簡比。15:21 0.12:0.4 2/3 : 1/2 1:2/3

2、連一連,完成P53的第1題。

3、大正方形邊長是4厘米,小正方形邊長是3厘米。

大、小正方形邊長的比是(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周長的比是(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面積的比是( ),比值是( )。

[設計意圖:通過練一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

活動五: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知識?

以下是數學論壇陳春艷的修改:

要求:以下為東山縣樟塘中心小學 林敏卿老師的教學設計《比的化簡》,歡迎大家就目標確定、教法選擇、環節設計、作業設置等方面,提出建議或評點 。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P52的內容及P53的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在實際 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含義。

2、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加了一條目標,目的是什么?

教學重點:比的化簡的方法。 會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難點:運用比的化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激趣引新。

(一)復習鋪墊。

1、比的意義以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稱。

師:什么叫比?請你舉個例子。(生說完舉例比如4:5 8:9) 說一個生活中的比比教合適,這么問有點太抽象。

師:師舉一個例子問“:”叫?4呢?5呢?

2、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1)在除法中,我們學過了商不變性質,誰還記得?

在分數中,分數的基本性質又是怎樣?

(2)師:你知道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是不是問題出現太早?

[設計意圖:比的化簡是在學生已經學習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復習這部分知識有利于新課的認知。]

(二)激趣,揭示課題。

過渡:昨天我們學習了《生活中的比》,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比的化簡》。比應怎樣化簡?它與分數的基本性質、除法中的商不變性質有什么關系?請同學們來說一說。(某某同學說的是否正確呢,學完今天的知識你們就知道了。)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激趣、讓學生猜想,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為學生主動探究加點動力。]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學一學。

課件出示主題圖:淘氣和笑笑的對話。

學生帶著思考題,看書學習。(思考題①有什么方法比較哪杯水更甜?②如何化簡比?③比的化簡與分數的約分有什么區別?

[設計意圖:高年級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讓學生帶著思考題自學看書,學習有目的性、針對性,提高學生自學的質量。]

活動二:說一說。(反饋看書、自學情況)

①學生匯報比較方法,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②教學比的化簡。40:360= 40/360 = 1/9 =1:9

2:18=2/18= 1/9 =1:9

③比較:(生說,師重點強調,突出對應思想:A、 比的前項是分子,后項是分母,然后約分。B、約分是寫成最簡分數,化簡比到最后應化成最簡整數比。C、引導學生小結化簡比的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思考題中的3個問題展開,讓學生逐一說一說,任務明確、思路清晰,學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活動三:化簡比。

14:21 0.5:2.5 2/9 :1/3

(1)請三位同學上去板演,其他做在練習本上。

(2)反饋,集體訂正:請這三位同學說說,你是怎么化簡的?

(3)請同學們觀察這3道題,帶著思考討論題小組討論(先思考再討論

:①3道題有什么不同點,它們各用什么方法進行化簡的?②1、2題化簡比的過程中,比的前項和后項如何變化的?請小組討論后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

整數比:可以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或像分數約分那樣進行化簡。

小數比:可以先利用商不變的性質將其轉化為整數比,然后在化簡

分數比:可以前項除以后項,再根據比值寫出最簡單的整數比。

相同點:把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說的不準確。“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一定注意強調“0除外”。

(4)回顧:比有什么性質,現在誰知道?(生說師課件出示比的基本性質)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理解了比的化簡的方法基礎上讓學生練習三種不同情況的化簡比,加深學生對比的化簡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活動四:練一練。

1、化簡比。15:21 0.12:0.4 2/3 : 1/2 1:2/3

2、連一連,完成P53的第1題。

3、大正方形邊長是4厘米,小正方形邊長是3厘米。

大、小正方形邊長的比是(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周長的比是( ),比值是( );大、小正方形面積的比是( ),比值是( )。

[設計意圖:通過練一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

活動五:課堂總結。

542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字轴_十字轴万向节_十字轴总成-南京万传机械有限公司 | 刺绳_刀片刺网_刺丝滚笼_不锈钢刺绳生产厂家_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数字展示在线_数字展示行业门户网站 | 商标转让-商标注册-商标查询-软著专利服务平台 - 赣江万网 | 广东机电安装工程_中央空调工程_东莞装饰装修-广东粤标建设有限公司 | 冷却塔改造厂家_不锈钢冷却塔_玻璃钢冷却塔改造维修-广东特菱节能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步进_伺服_行星减速机,微型直流电机,大功率直流电机-淄博冠意传动机械 | 螺纹三通快插接头-弯通快插接头-宁波舜驰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无锡装修装潢公司,口碑好的装饰装修公司-无锡索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螺旋叶片_螺旋叶片成型机_绞龙叶片_莱州源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业零排放|水厂设备|软化水设备|海南净水设备--海南水处理设备厂家 | 成都租车_成都租车公司_成都租车网_众行宝 | 全自动包衣机-无菌分装隔离器-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爱佩恒温恒湿测试箱|高低温实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您身边的模拟环境试验设备技术专家-合作热线:400-6727-800-广东爱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车充外壳,车载充电器外壳,车载点烟器外壳,点烟器连接头,旅行充充电器外壳,手机充电器外壳,深圳市华科达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意大利Frascold/富士豪压缩机_富士豪半封闭压缩机_富士豪活塞压缩机_富士豪螺杆压缩机 | 通风气楼_通风天窗_屋顶风机-山东美创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纯水电导率测定仪-万用气体检测仪-低钠测定仪-米沃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milwaukeeinst.cn 锂辉石检测仪器,水泥成分快速分析仪-湘潭宇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手术室净化装修-手术室净化工程公司-华锐手术室净化厂家 | 北京包装设计_标志设计公司_包装设计公司-北京思逸品牌设计 | 解放卡车|出口|济南重汽|报价大全|山东三维商贸有限公司 | 耐磨陶瓷管道_除渣器厂家-淄博浩瀚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模型公司-工业模型-地产模型-施工模型-北京渝峰时代沙盘模型制作公司 | 杭州可当科技有限公司—流量卡_随身WiFi_AI摄像头一站式解决方案 | 深圳APP开发_手机软件APP定制外包_小程序开发公司-来科信 | 绿叶|绿叶投资|健康产业_绿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全温恒温摇床-水浴气浴恒温摇床-光照恒温培养摇床-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碳刷_刷握_集电环_恒压簧_电刷厂家-上海丹臻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涂层测厚仪_光泽度仪_uv能量计_紫外辐照计_太阳膜测试仪_透光率仪-林上科技 | 天津仓储物流-天津电商云仓-天津云仓一件代发-博程云仓官网 | 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批发,上柴,玉柴,潍柴,康明斯柴油发电机厂家直销 | PCB设计,PCB抄板,电路板打样,PCBA加工-深圳市宏力捷电子有限公司 | 隆众资讯-首页_大宗商品资讯_价格走势_市场行情 | 河南凯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屏蔽服(500kv-超高压-特高压-电磁)-徐吉电气 | 铝合金风口-玻璃钢轴流风机-玻璃钢屋顶风机-德州东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量子管通环-自清洗过滤器-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沼河浸过滤器 | 北京易通慧公司从事北京网站优化,北京网络推广、网站建设一站式服务商-北京网站优化公司 | 河南不锈钢水箱_地埋水箱_镀锌板水箱_消防水箱厂家-河南联固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学校用栓剂模,玻璃瓶轧盖钳,小型安瓿熔封机,实验室安瓿熔封机-长沙中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全国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燃气灶维修服务平台-百修家电 | 玻璃钢型材_拉挤模具_玻璃钢拉挤设备——滑县康百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