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地理教案 >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

時間: 沐欽 地理教案

現代地理科學是現代科技革命的產物,隨著科技的進步而發展。它的標志是地理定量方法、理論地理科學的誕生和計算機地圖學的出現,地理信息系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精選篇1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練習

一、選擇題:下面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字母代號填在括號內。

1、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叫

A.半島 B.海峽

C.島嶼 D.海灣

2、關于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又被稱為“水星” B.六分海洋,四分陸地

C.約71﹪是海洋,29﹪是陸地 D.陸地彼此連成一片

3、緯度最高的大洲是

A.歐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極洲

4、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在陸地分布最集中的陸半球中,陸地約占

A.71% B.48% C.90% D.29%

5、中國東臨的在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水半球的范圍最接近

A.北半球 B.南半球

C.東半球 D.西半球

讀圖回答

7、甲、乙、丙、丁四大洲中,與其它三個洲都相鄰的大洲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甲、丙、丙三大洲共同瀕臨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甲、乙、丙、丁四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乙丙 D.甲乙丁丙

10、全部位于東半球的大洋是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精選篇2

《第一節 大洲和大洋》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把正確答案代號填入題后括號)

?1.宇航員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這是因為( )

?A.地球上森林密布 B.地球表面全部被海水覆蓋

?C.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D.空氣折射了太陽光,使地球呈現藍色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圖案。圖1所示的枕頭上就有世界地圖,據此回答2~4題。

圖1?

2.在“枕面地圖”中未能示意的大洲是( )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南極洲

?3.在“枕面地圖”中有一條橫線,該線最有可能示意的是( )

?A.赤道 B.北回歸線 C.南極圈 D.南回歸線

?4.圖中的甲島是世界最大的島嶼( )

?A.格陵蘭島 B.伊里安島 C.加里曼丹島 D.馬達加斯加島

?讀下面四個大洲的輪廓圖,回答5~7題:

圖2

5.這四個大洲中,被三個大洋包圍,終年冰雪覆蓋,且唯一無人定居的是( )

?A.(A) B.(B) C.(C) D.(D)

6.大洲B與D之間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近日,非洲國家肯尼亞商場發生恐怖活動,我國一名公民遇難。要查找肯尼亞在哪里,應該到圖上哪個大洲找?( )

?A.(A) B.(B) C.(C) D.(D)

8.下列四幅圖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

A B C D

圖3

9.從圖3可以看出,陸地相對集中在( )

?A.北半球和東半球 B.北半球和西半球

?C.南半球和東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

10.被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圍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和跨經度最多的大洋分別是( )

?A.亞洲和太平洋 B.南極洲和北冰洋?C.亞洲和北冰洋 D.大洋洲和太平洋

?讀下面世界局部地區圖,回答12~13題:

圖4

12.圖中的大洋E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3.對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敘述錯誤的是 ( )

A.B是海峽 B.D是島嶼 C.A是島嶼 D.C是半島

?世界的大洲中,有的完全連在一起,有的“手拉手”,有的被海峽分開,沒有連在一起。讀下圖四個大洲的輪廓,完成14~16題

圖5

14.圖中四個大洲中,唯一不與其余三個陸地上相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精選篇3

目標導學

第一階梯目標:1、學會運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點,記住海陸面積比例。

第二階梯目標:2、能夠在世界地圖上說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分布特征。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地球表面 %是海洋,陸地面積僅占 %,所以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更像“ ”。

2、世界海陸分布不均,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

從東西半球看,陸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 半球。

南北兩極看:北極周圍是________,南極周圍是________(填陸地或海洋)

3、從課本第32頁圖2.4中可以看出,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 面積大于 面積。

4、閱讀課本第32頁圖2.5,把下列地理名稱與其相對應的描述組合。

A.大陸 ① 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

B.大洲 ② 大陸與其周圍的島嶼

C.島嶼 ③ 大洋的邊緣部分

D.半島 ④ 地球上面積廣闊而完整的陸地

E.海 ⑤ 四面環水的一塊陸地

F.海峽 ⑥溝 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A—( ) B—( ) C—( ) D—( ) E—( ) F—( )

5、陸地分為 個大洲,按照面積大小排列,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6、四大洋按面積大小排列,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合作探究】

觀察“世界地形圖(地圖冊第二頁)”,“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圖(課本32頁圖2.5)”,分清半島、島嶼、大陸、大洲、海、大洋、海峽等概念。

大陸

面積 的陸地

世界最小的大陸

世界最大的大陸

島嶼

面積 的陸地

世界最大的島嶼

大洲

和周圍的 合起來 例如:

半島

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 ,一面與陸地相接)

例如:

海洋的 (中心、邊緣)部分,離大陸較

(遠、近)

例如:

海洋的 (中心、邊緣)部分,離大陸較

(遠、近)

例如:

海峽

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例如:

探究二:在下圖相應位置填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探究三:讀大洲和大洋分布圖

1、世界有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分別是

2、七大洲的分布及特點:從南北半球看,亞洲、歐洲、北美洲主要位于 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南極洲主要位于 半球。從東西半球看,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

3、世界有四大洋,面積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是

(一)精挑細選

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是(? )?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南美洲?

2、下列各洲能看到極晝極夜現象的大洲是()?

A、非洲 ?B、大洋洲C、南美洲? D、?南極洲?

3、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4、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極洲 D、南美洲

5、關于世界海陸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 B、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

C、有兩塊大陸被赤道穿過 D、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

6、世界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的組合是:?

A、歐洲、太平洋 B、亞洲、太平洋? ?C、南極洲、大西洋 D、非洲、印度洋

7、將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名稱填在相應的空格內。

大洲:A   B C D E    F   ____ G     大洋 H     I     J     k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精選篇4

知識目標:

(1)利用地圖了解世界海陸分布的特點。

(2)能夠在圖中識別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靈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3)通過學習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養成讀圖、填圖、繪圖等運用地圖解決地理問題的習慣,培養用圖能力。

能力目標:

參與式開放型教學,“以學生參與為標志,以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根據教學進度的需要,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情感目標:

通過對地球的名稱“地球”與“水球”的討論,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究自然界奧秘的精神。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艱苦歷程,認識到今天正確反映在地圖上的海陸面貌是無數人科學探究與拼搏奮斗的結果,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eq avs4al(教學重點)

(1)學生能夠在各種地圖中識別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靈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2)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eq avs4al(教學難點)

能夠利用地圖,說出各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相對位置。

eq avs4al(?教學設計)  (設計者:   )

eq x(教) eq x(學) eq x(過) eq x(程) eq x(設) eq x(計)

eq avs4al(●導入新課)

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開創了人類探索宇宙空間的新篇章;1961年4月12日,一個名叫尤里·加加林的原蘇聯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環繞地球軌道飛行,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加加林遨游地球軌道時說過一句有意思的話,你知道他說了一句什么話嗎?“人類給地球取錯了名字,不該叫它地球,應叫它水球。”

研究顯示:水星無水,地球少地。是不是真的給地球起錯名字了呢?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陸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地球的真實面目。

eq avs4al(●合作探究)

(一)世界海陸分布

[課件] 展示“人類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衛星所拍攝的衛星照片”,然后,指著照片問,藍色代表什么?(海洋。)黃色代表什么?(陸地。)讓學生對比兩圖,然后提問:兩幅圖中的陸地面積大還是海洋面積大?(學生回答:都是海洋面積大。)

[活動] 指導學生先把地球儀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隨意地把“地球”拋向上空,讓地球儀轉動,當用手接住“地球”后,注意觀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陸地上還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學統計分別按住陸地和海洋的次數,并計算出海洋、陸地各占的比例。

[教師]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已經知道按在了海洋上的次數要多一些,當然,由于我們班只有幾十個人,加上拋地球儀的次數有限,所以我們算出的海陸比例是不準確的,那么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海洋和陸地各占全球面積的多少呢?

[課件] 展示“世界海陸面積比較”圖,問:人類是如何了解地球上的海陸分布的呢?尤其在過去交通不發達而且各種勘測、探測手段還很落后的情況下。(指導學生看書中的閱讀材料回答)(學生看書回答:只能靠遠行,如絲綢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鄭和七下西洋;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等等)。

[承轉] 這些古代的遠行活動,可以說對人類認識世界做出了貢獻。目前我們已經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那么分布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呢?(展示“世界海陸面積比較”圖,引導學生回答并板書。)

[板書]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課件] 接著提問“地球?水球?”

[教師] 同學們對地球的名稱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并為學生的奇思異想加油)

[教師] 根據人們的計算,我們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按這個比例來說,地球其實應該叫作“水球”,對嗎?那為什么我們還叫它地球呢?(學生回答,教師及時評價。)

[師生總結] 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積(占71%)大于陸地的面積(占29%),概括地說“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所以可以將地球改叫為“水球”;稱它為地球是因為古人當時并不了解地球的整體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體面積遠遠大于陸地面積,所以叫它“地球”。

[課件] 依次展示“南北半球”“東西半球”“水陸半球”上海洋與陸地的分布特點,讓學生觀察得出世界海陸分布特征。

[教師] 通過剛才課件的演示,我們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而且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積大于陸地的面積。不信,你們可以在地球儀上試一試。

[板書] 世界海陸分布特點(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則大多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課件] 展示“世界海陸分布”圖。

[過渡] 從地圖上看,全球的陸地都被海洋包圍著,并被分割成幾塊面積廣大的部分和許多面積較小的部分;面積廣大的海洋也被陸地分割成幾大片。我們也經常聽到大洲、大洋、大陸、半島、島嶼、海洋等眾多的稱謂,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讓學生讀教材第32頁圖2.5“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從圖上自學“大陸、半島、島嶼、海峽”等地理名詞的含義。

[課件] 依次點擊畫面上的大陸、半島、島嶼、海峽等地理名詞便會進入相應的地圖以及各地理名詞的解釋。

[課件] 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指導學生讀圖回答:世界上有哪幾大洲和哪幾大洋?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精選篇5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大洲和大洋,是學習陸地和海洋的基礎與鋪墊。本節教材內容包括海陸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線三部分內容。

1.海陸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圖從兩方面來說明世界海陸分布及其特點,使學生了解“地球”“水球”稱謂的依據。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從大陸、島嶼、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說明通常情況下,人們把全球陸地劃分為七大洲。通過“讀圖”,分別認識七大洲的名稱、大小和位置,進而通過文字和圖來介紹連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線。另外,還通過“活動”來啟發學生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示大洲基本輪廓,引導學生通過輪廓來認識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說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陸地分割,又相互連通。然后介紹了四大洋的名稱,進而通過圖表對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過“閱讀”介紹大洋、海、海峽。

3.各大洲的分界線:利用圖片來說明各大洲的分界線。

二、學生情況

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緯網、五帶的劃分和地圖等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已經涉及到若干本節課的內容,尤其是前幾節中出現的地球人造衛星照片、半球圖等,使學生具備了學習本課的基礎,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總之,只要加以適當的情景創設、問題引導和學法指導,就可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學生在小學中已學過一部分地理知識,所以對本節課的內容并不陌生,但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認識等方面都存在著欠缺與不足,針對這些情況,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地圖和學生的參與,培養讀圖分析能力,并指導學生用“圖上記憶法”記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布特征在地圖上能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等。 在地圖上能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布特點。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各種地圖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看圖、析圖、繪圖的能力,學會使用地理的語言──地圖。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提高等形式掌握基礎知識

3.情感目標:通過“地球”“水球”的爭論,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究自然界奧秘的精神. 通過讀圖、繪圖等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間分布狀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

四、教學重點

1.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例。

2.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3.七大洲的名稱、面積排序。

4.四大洋名稱、面積排序。

五、教學難點:

1、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2、海峽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六、課型

新授課

七、說教學方法

?教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啟發,互動,提問?

學法:學生緊跟老師的思路,學會分析地圖,及時動手記筆記。

八·教學工具

?教具使用:多媒體課件,大洲輪廓圖卡片、地球儀、地理圖冊

九、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居住在這個美麗星球上可是我們真的了解它么?接下來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的探索和了解地球吧。同學們,你們知道的中人類第一個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人是誰呢?(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那中國第一個登入太空的宇航員又是誰?(楊利偉)

播放PPT,展示太空中拍攝的地球的圖片。提問:看這張圖片有沒發現什么特點?

藍色是海洋,綠色是平原及地勢較低的地方,(越綠地勢越低)黃褐色是山地及海拔較高地,(越黃地勢越高),白色是云團。我們可以看到藍色居多,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個是不是總體蔚藍色的星球

那么人類給地球起名字的時候,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員,當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時候,你會發現地球上有什么?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大洲和大洋(板書)。

設計目的:以加加林、楊利偉等事跡提出地球像一個水球的觀點,使學生感覺真實,既創設了本節課的學習情景,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

步驟一:世界海陸分布

教師:翻開課本26頁,我們一起來看下P26圖2.1“世界海陸分布”,學生觀察海洋和陸地的面積后回答:“海洋面積大還是陸地面積大?”

學生:(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2.教師;通過看P26圖2.2“世界海洋和陸地面積比較”,我們是不是清清楚楚的看到海洋和陸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快速記憶,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地表的海陸分布:海洋:71%;陸地:29%)(板書)

教師提問:觀察地球儀說明,南北半球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世界海陸分布并不是均勻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而是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邊說邊在地球儀上指示)

教師:讀教材P27圖2.3“地球還是水球”,請同學們來選擇一下,你們覺得這個星球應該叫地球還是水球?

學生:(叫水球,因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為人類生活在陸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給地球起名的時候為什么不叫水球?因為古人生活的范圍很小,居住在大陸兩岸的 人們沒有交流,海洋被視為天地的盡頭,他們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目的: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地球名稱的看法,不是讓學生爭議地球的名稱是否科學合理,而是通過學生討論、運用地球儀和地圖求證,加深對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認識。)

3、教師:下面閱讀下書本“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部分,談感想。

學生:略

教師總結:?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早期的時候科技不夠發達,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是艱苦的。在這過程,需要敢于冒險,渴望新知的人去勇于探索,人類地球面貌的探索不會停止·····

(目的:了解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艱苦歷程,知道我們今天能夠從課本上認識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大勢,這是無數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險家、外交使節拼搏奮斗和科學探究的結果,培養勇于探索的精神。)

步驟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教師:講完對人類地球的探索過程,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人類對地球母目前的探索的結果,一起認識下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首先,讀課本圖2.5,認識下“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

(課件展示)大陸:指地球表面面積廣大的大陸塊;

半島:指陸地延伸進海洋的部分;

島嶼:指與大陸分離,面積較小的陸地;

海洋:面積廣大且包圍大陸的水系

教師:了解了這些概念后,下面我們來思考一道題,大家看圖,思考下圖中的abcd分別代表的是什么,小組討論三分鐘后回?答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精選篇6

教學目標: 1、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說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并能夠解釋所產生的晝夜更替與時間差異現象

2、能夠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其與地球自轉的關系。

3、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說出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并能夠解釋所產生的季節變化與熱量差異現象。

4、能夠結合當地季節變化的實例,說明其與地球公轉的關系。

5、 利用地球上的五帶分布圖說出五帶劃分的界線,并能舉例說明各帶的特點。

該學習目標可以分解細化如下。

1.通過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初步建立地球自轉的空間概念,認識地球自轉的特點(繞轉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過演示、觀察地球的自轉過程,理解晝夜更替、各地時間差異等現象與地球自轉的關系。

3.通過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初步建立地球公轉的空間概念,認識地球公轉的特點(繞轉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軸傾斜方向)。

4.通過演示、觀察地球的公轉過程,理解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劃分等地理現象與地球公轉的關系。

5.在實驗演示、觀察思考、總結歸納等探究過程中,逐步樹立求真務實的科學探究精神。

環節預設:導學(分組演示實驗)—讀學(看教材)—研學(合作探究)—展學(展示學習成果)

學法導引:通過分組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看課件,閱讀課本,合作探究完成要點點擊。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2.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教學難點】

1.通過演示、觀察地球的自轉過程,理解晝夜更替、各地時間差異等現象與地球自轉的關系。

2.通過演示、觀察地球的公轉過程,理解中午太陽高低的變化、白晝和黑夜時間長短的變化、四季的形成、五帶的劃分等地理現象與地球公轉的關系。

■教學方法

【教法】

創設情景法、實驗探究法、讀圖分析法、總結歸納法、啟發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學法】

情景感受法、實驗體會法、地圖觀察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導入1:通過兒歌創設意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地球的運動

SHAPE MERGEFORMAT

導入2:朝輝夕照,日月輪回。你知道為什么太陽每天都是東升西落的嗎?地球上的晝夜更替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導入地球的自轉

講授新課(實驗探究,歸納提升)

一、地球的自轉

實驗探究,觀察發現

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成員轉動地球儀,觀察討論地球自轉的特點(繞轉中心、方向和周期)。

小組成員共同思考下列問題:

1.地球沿什么方向繞地軸自轉?

2.你知道地球自轉一周是多長時間嗎?

3.在北極上空俯視,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還是呈逆時針方向旋轉?若在南極上空俯視呢?

地球的自轉運動 自轉中心 自轉的方向 自轉一周的時間 產生的自然現象(舉例) 小組長協調大家的觀察討論結果,記錄員做好相關結論的記錄工作。

老師演示、點撥提升,幫助學生認識地球自轉運動的特點,并強化對地球自轉方向的繪圖工作。

實驗探究,觀察發現

小組長組織大家,繼續剛才的實驗,用手電筒當光源照射地球儀,并按照地球自轉方向轉動地球儀,觀察、討論晝夜更替、各地時間差異等現象的產生,探究這些地理現象與地球自轉的關系。

小組長協調大家的觀察討論結果,記錄員做好相關結論的記錄工作。

老師用手電筒和地球儀演示畫圖、點撥提升,幫助學生理解晝夜更替、各地時間差異等現象與地球自轉的關系。

晝夜更替現象的產生、體驗和分析:

SHAPE MERGEFORMAT

晝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線(圈)的關系:

二、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晝夜交替

SHAPE MERGEFORMAT

各地時間差異現象的產生、體驗和分析:

(2、)時間差異:由于地球的自轉,地球上不同經度的地方出現了 差異。因為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 向 運動,所以總是 邊比 邊先見到日出。

承轉:兒歌: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地球繞著太陽跑就是指地球的公轉運動

七年級地理學生教案精選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和對比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周期、軌道、速度等基本特征;

(2)理解黃赤交角的形式及其導致的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3)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觀察、理解、想象和創新的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運用地球儀演示或者通過播放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現象的視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形成空間想象能力。

(2)運用比較的方法,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知識,從中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宇宙是運動的,運動與靜止是統一的辯證的唯物主義宇宙觀。

(2)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方法。

二、教學重點:地球運動基本形式的一般特點

三、教學難點:黃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引起的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

四、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觀察法、演示法、繪圖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

環節 教學程序 設計意圖 [圖片展示]

[教師提問] 太陽東升西落、四季變化現象的圖片。

1.為什么太陽會東升西落?

2.地球上為什么會如此的四季變化現象?

(引入新課) 創設情境,設疑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和課本的地理知識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師提示] 這些現象都是由地球的運動引起的 通過簡略的告知答案,進一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師提問] 地球的運動有哪兩種基本形式?

學生回答:自轉和公轉 引導學生看課本,找出知識點 [提示] 首先學習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繞轉中心、方向、周期、速度) 讓學生進入狀態,大致了解教師授課的邏輯順序,便于學生掌握 [教師提問]

[過渡]

簡單溫故一下初中地理課本學習過地球運動的基本知識,回答:(概念、繞轉中心、方向)

溫故而知新,為更好地學習新知識。

[教師點評] (1)地球圍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叫自轉。

(2)繞轉中心:地軸

(3)方向:自西向東,北極看:逆時針;南極看:順時針(南順北逆)

[地球儀演示] 分別從側面、北極上空、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的旋轉方向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式的教學,更利于學生掌握

[教師講述] 地球自轉的周期,有參考點的不一樣,一日的時間長度也略又差異,有恒星日(23h56′4″)和太陽日(24h) 教學難點,簡單講解,不要求學生深入理解。 [教師講述]

[教師設問]

地球的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線速度來描述,設問:什么是角速度和線速度,它們又是怎么計算的呢? 培養學生對實物模型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結合數學公式來分析,引出角速度和線速度存在的規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演示圖片、動畫]

[教師分析] 角速度:角速度是作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轉過的角度(V=@/ t)

線速度是單位時間轉過的弧長(V=L/ t) [鞏固練習]

[提問] 問:廣州和上海,哪個地方的線速度大?

學生回答:廣州 結合考點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過渡]

[提示] 從繞轉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四方面了解了地球的自轉,接下來,繼續按照這幾個方面來學習地球的另一種地球的運動方式——公轉。

適當過渡,為學生學習提供清晰的思路 [教師提問] 什么是地球公轉?繞轉中心是?它的自轉方向又是怎樣的? 引導學生看書,尋找答案

[學生回答] 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叫公轉。

繞轉中心:太陽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培養學生歸納能力

[教師講述] 同樣地,地球的公轉周期由于參照點不通也有兩個,分別是恒星年(365 天 6時9分10秒)和回歸年(365天5時48分46秒)。

[教師講述]

[動畫演示] 觀察圖1.18,地球是繞著太陽公轉產生的軌道,叫公轉軌道。地球的公轉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所以有了遠日點與近日點之分。地球繞太陽公轉,當地球繞到近日點時,北半球正好為一月初;繞到遠日點時,北半球正好為七月初。

更好理解地球公轉 [提示] 一些學生好難想象地球自轉和公轉同時進行的情景 過渡

[學生演示] 4個學生分成兩組演示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公轉情景 把錯誤演示作為教學案例,及時指出錯誤,糾正,使學生印象深刻;演示正確則給與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過渡] 接下來,我們學習公轉的速度。地球公轉也有線速度和角速度。補充一個定律——開普勒定律 結合物理、數學定律公式,使抽象知識簡單化、直觀化

[教師分析] 開普勒定律:太陽和行星的連線在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也就是圖中兩塊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等。用扇形面積公式推導s1=s2,s1=1/2L1R1=1/2L2R2,R1大于R2,所以L1要小于L2,根據V=L/t ,可以推出近日點速度較快,遠日點速度較慢。

[過渡]

[設問] 剛才講的是遠日點和近日點的速度,那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是怎樣算出來的呢? 設置懸念

[教師講述] 因為地球繞日一周轉360度,而一個回歸年大約365日;所以平均角速度=360°/365日,每日59分,約為每日1度。由于日地平均距離為1.5億千米,所以平均線速度:V=路程(弧長)/T =約每秒30千米。

使抽象知識簡單化、直觀化

[練一練] 北半球每年夏半年(從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數為186天,冬半年(從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的日數為179天。造成這種日數差異的原因是?

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學生回答] 夏半年,地球位于遠日點,地球公轉速度較慢,冬半年,地球位于近3日點,速度較快,所以冬半年日數要比夏半年日數要多


267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钱丰金属不锈钢蜂窝板定制厂家|不锈钢装饰线条|不锈钢屏风| 电梯装饰板|不锈钢蜂窝板不锈钢工艺板材厂家佛山市钱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电气控制系统集成商-PLC控制柜变频控制柜-非标自动化定制-电气控制柜成套-NIDEC CT变频器-威肯自动化控制 | 柔性输送线|柔性链板|齿形链-上海赫勒输送设备有限公司首页[输送机] | 电镀标牌_电铸标牌_金属标贴_不锈钢标牌厂家_深圳市宝利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佛山市钱丰金属不锈钢蜂窝板定制厂家|不锈钢装饰线条|不锈钢屏风| 电梯装饰板|不锈钢蜂窝板不锈钢工艺板材厂家佛山市钱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深圳APP开发_手机软件APP定制外包_小程序开发公司-来科信 | 沈阳楼承板_彩钢板_压型钢板厂家-辽宁中盛绿建钢品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振动测量仪电箱-轴承测振动仪器-测试仪厂家-杭州居易电气 | DWS物流设备_扫码称重量方一体机_快递包裹分拣机_广东高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磁力抛光机_磁力研磨机_磁力去毛刺机-冠古设备厂家|维修|租赁【官网】 | 精密钢管,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精密钢管厂,精密钢管制造厂家,精密钢管生产厂家,山东精密钢管厂家 | 玉米深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煤矿人员精确定位系统_矿用无线通信系统_煤矿广播系统 | 上海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制作-上海网站设计-上海做网站公司-咏熠软件 | 冷藏车厂家|冷藏车价格|小型冷藏车|散装饲料车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十二分公司 | 温室大棚建设|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 旋转/数显粘度计-运动粘度测定仪-上海平轩科学仪器 | 药品/药物稳定性试验考察箱-埃里森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液压升降平台_剪叉式液压/导轨式升降机_传菜机定做「宁波日腾升降机厂家」 | 深圳APP开发公司_软件APP定制开发/外包制作-红匣子科技 | 江西自考网-江西自学考试网 | PC构件-PC预制构件-构件设计-建筑预制构件-PC构件厂-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安平县鑫川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防风抑尘网,单峰防风抑尘,不锈钢防风抑尘网,铝板防风抑尘网,镀铝锌防风抑尘网 | Boden齿轮油泵-ketai齿轮泵-yuken油研-无锡新立液压有限公司 | 中国玩具展_玩具展|幼教用品展|幼教展|幼教装备展 | hdpe土工膜-防渗膜-复合土工膜-长丝土工布价格-厂家直销「恒阳新材料」-山东恒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ETFE膜结构_PTFE膜结构_空间钢结构_膜结构_张拉膜_浙江萬豪空间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机械加工_绞车配件_立式离心机_减速机-洛阳三永机械厂 | 北京发电车出租-发电机租赁公司-柴油发电机厂家 - 北京明旺盛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东莞喷砂机-喷砂机-喷砂机配件-喷砂器材-喷砂加工-东莞市协帆喷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安全阀_弹簧式安全阀_美标安全阀_工业冷冻安全阀厂家-中国·阿司米阀门有限公司 | 亿诺千企网-企业核心产品贸易 | 酒店厨房设计_中央厨房设计_北京商用厨房设计公司-奇能商厨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换链神器官网-友情链接交换、购买交易于一体的站长平台 | 头条搜索极速版下载安装免费新版,头条搜索极速版邀请码怎么填写? - 欧远全 | 交通信号灯生产厂家_红绿灯厂家_电子警察监控杆_标志杆厂家-沃霖电子科技 | 氧氮氢联合测定仪-联测仪-氧氮氢元素分析仪-江苏品彦光电 | 电镀整流器_微弧氧化电源_高频电解电源_微弧氧化设备厂家_深圳开瑞节能 | 北京网站建设首页,做网站选【优站网】,专注北京网站建设,北京网站推广,天津网站建设,天津网站推广,小程序,手机APP的开发。 | 湖南教师资格网-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深圳善跑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_塑胶跑道_人造草坪_运动木地板 | 冷藏车-东风吸污车-纯电动环卫车-污水净化车-应急特勤保障车-程力专汽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二十一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