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地理教案 >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10篇

時間: 陳翠 地理教案

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10篇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1

教學目的:

了解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和環境意義;能在世界森林資源分布圖上找出森林資源的主要分布地區;了解森林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合理利用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方法。

教學重點:

森林的環境作用,森林破壞情況及產生的嚴重生態問題。

教學難點:

森林的環境作用。

教具:

多媒體教學(漫畫、圖片、資料、實例)

教學方法:

運用電教手段,引入漫畫、圖片、資料、實例,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思維。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人體皮膚上附著很多毫毛、頭發等,它們的排汗和保溫作用對維持人體的水分和體溫起重要作用。對于地球來講,什么是她的“毛發”呢?那就是生長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今天,我們就了解有關森林的知識。

講授新課:

播放有關森林的紀錄片,提問:森林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有什么樣的作用?

一、森林的作用(板書)

1、森林的經濟效益(板書):由于學生有大量的感性認識,可直接通過提問。

教師總結:森林除了剛才提到的經濟作用,還對我們生活的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

2、森林的環境效益(板書):

通過多媒體顯示一組森林作用的數據,以及森林對環境的作用,由學生填圖。

二、森林的分布: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為40億公頃,覆蓋率29.6%。

顯示多媒體動畫示意圖3(世界森林資源的分布):

教師提問:世界森林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學生回答:以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為主。

教師提問: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學生回答: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北美洲的溫帶地區;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森林資源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因此,我們又把森林資源稱為“地球的毛發”,人們又是如何對待它的呢?

三、森林的利用:

由學生表演小品:由學生事先排練,角色有森林法官,被告:人類,原告:森林,森林動物,森林其他植物,地球氣候,表現在當今森林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帶來的影響:每年都有大面積的森林被砍光,而植樹更新的面積卻很小,熱帶雨林正以每分鐘50公頃的速度消失,熱帶雨林如果消失,不僅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全球氣候也將受到影響,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將失去調節作用;許多野生動物喪失理想的棲息地,導致一些動物的滅絕。由于森林的破壞,環境污染和人類的濫捕,每天至少有一種生物滅絕。

通過小品,使學生認識到:森林慷慨地向人類貢獻著它的一切。但它卻得不到人類應有的保護和撫育。當前森林資源面臨的嚴峻問題,以及森林破壞帶來的嚴重后果,并使學生認識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其保護森林資源的自覺性。

四、森林的保護: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開始注意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各國制定有關政策,鼓勵人們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發展替代林和速生林,并用遙感技術監控森林火災。

那么,我們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如何合理利用現有森林資源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條思考題,多媒體播放思考題:

某地有10000公頃森林,對這片森林有三種處理意見,你贊成哪一種,為什么?

1.全部保護起來,禁止砍伐。

2.全部砍伐,以滿足當地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需要。

3.把此片森林劃分為10片,每年砍伐1片,砍伐后隨即補種樹苗,使其十年成材。

教師小結:森林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無私地向人類奉獻它的一切,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并且遭到嚴重破壞,一些地區的環境因此而惡化。為改變現狀,應植樹造林,綠化地球。人們在搞經濟建設時,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注重環境保護,不要急功近利,竭澤而漁,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嚴防弄虛作假,要講求實際效果。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個基本方向,并且學會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

(2)了解圖例和注記及其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在地圖上判斷方向,能在野外辨別方向;會繪制教室平面圖和校園圖。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所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

教學難點

在經緯網地圖和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

二、教學過程: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講演法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學生打開繪圖本,標注當天的日期,依慣例寫出太陽直射在哪個半球、晝夜長短的情況。

2.問上課的此時我們看太陽是往哪個方向看?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提問】養成記地理日記的習慣;復習舊知,從生活中引出今天的課題。

過渡:

在陌生的地方(野外)怎樣判斷方向?學生交流

我們今天主要來研究地圖上的方向。

【學習目的】體驗生活中的地理。

新授:

(一)一般地圖的方向判斷

你會在地圖上判斷方向嗎?你會判斷不同地點的相對方向嗎?教師板圖。

學生說明判斷方向的步驟和關鍵點。

【設計】1.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判斷方向的方法。

2.一般地圖方向的判讀對學生來說最大的難點是“參照點”問題,所以,講清楚參照點是關鍵。

(二)有指向標地圖的方向判斷

1.所有地圖的方向都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嗎?(展示學生中秋節搜集的門票地圖,用箭頭標注了北方。)

2.為什么有的地圖要標注指向標。

3.怎樣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

學生同桌交流、回答。

4.通過學生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判斷指向標地圖方向的方法。

(三)經緯網地圖的方向判斷

1.還記得經線和緯線指示的方向嗎?(經緯儀教具展示不同角度看經線緯線的指示方向)

2.怎樣在畫有經緯線的圖上判斷方向呢?板圖展示。(復習舊知,期待做錯的同學說出或畫出自己的想法)

4.學生練題

學生回答。學生板圖畫方向。

【設計目的】1.經緯線地圖方向的判讀是難點,尤其是兩極地區的地圖判讀,畢竟,對于七年級的小孩子來說,空間想象力是很有限的,教具的適當運用,可以化難為易,直觀、生動的展示難點內容。2.鼓勵學生說出錯誤答案,對他和其他同學都有好處,老師能從中發現問題所在,使教學更有針對性。3.編題可鍛煉學生從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是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四)小結

生活中有這樣一句話:“找不到北了。”來說明找不到方向、摸不清頭緒、不知怎么做等等。這句話對你今天學習方向有沒有啟發呢?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閱讀各類圖片和資料掌握海洋資源的種類;認識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討論和探究學習掌握如何正確地開發利用海洋。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認識到人類社會發展與海洋有著越來越密切的關系,樹立強烈的海洋權益意識和海洋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

2、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如何保護和利用海洋。

【教學用具】:

多媒體平臺

【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

師:在很早的時候呢,人類就已經開始了對海洋的探索,19世紀中后期也就是1872年——1876年,就有一次著名的探索海洋的行動——英國“挑戰者”號海洋考察船。那么人類是不是就此就停止了探索海洋的步伐呢?

生:不是

2009年8月26日。“蛟龍號”在我國南海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中國成為繼美、俄、日和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具備1000米深度載人深潛能力的國家。

教師設問:為什么各國都紛紛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奧秘呢?

承接: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在一些國際戰略家眼中,深海海床早已被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簽,比如“大國戰略要點”、“未來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資源倉庫”等等。實際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著眼經濟利益,或本著科研精神,世界強國早已開始了一場關于奪取未來戰略制高點的深海暗戰。

過渡:

浩瀚的海洋到底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就一同來揭開她的神秘面紗——共同探討本章的第四節內容《人類與海洋》。

〔教授新課〕

一、探索海洋

首先,我們大家一同來思考這么一個問題——海洋對人類有哪些影響?

海洋對人類有4方面的影響:

⑴生命的搖籃

問:你們知不知道最原始的生命是誕生于哪里的?

講解:大約30億年前,海洋中出現了最原始的生命,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才創造出了我們現在如此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⑵資源的寶庫

問:大家最為熟悉的海洋資源有哪些呢?

生:石油﹑天然氣……

⑶交通的要道

英吉利海峽作為海洋中的重要的交通運輸通道,被譽為”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海峽”。

⑷氣候的調節器

過渡:海洋對人類的影響歸根結底為海洋給人類的生存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和廣闊的空間。到海洋尋找資源、利用海洋空間,已成為各國普遍關心的問題。

讀書:46頁黃色方框內文字

那么世界為何如此關注海洋呢?

二、世界關注海洋

(閱讀課文46——47頁思考各國為何如此關注海洋的原因)

⑴海洋面積廣大:占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

⑵海洋資源豐富:被譽為“天然的魚倉”、 “藍色的油田”、 “鹽類的故鄉”、 “娛樂的勝地”、“資源的寶庫”

47頁活動:

在我們的生產或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取之于海洋的?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2分鐘,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討論并歸納總結)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4

【過渡】圖片中展示多種自然災害,有一些是自然現象。那么,從圖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結論?自然災害和自然現象之間有什么不同點?我們課本例舉了哪些自然災害?臺風是我們生活的地方經常受到的一種自然災害,為什么我們稱它為一種自然災害?下面,就老師提的這些問題,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本找到答案。

【閱讀課本】P54

【板書]】第四節,自然災害

【提問】什么是自然災害?

【學生回答】自然環境經常發生異常變化,其中有些會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這樣的異常變化叫做自然災害。

【多媒體】那么像圖片中的太平洋海底發生火山噴發屬于自然災害嗎?如果不是,如何來解釋?

【學生回答】不是(或是)

【引導過渡】我們已經知道自然災害,首先它必須是發生在自然界,自然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其次,它必須是對我們人類造成損失或者資源破壞的這些自然現象,我們才可稱之為災害。太平洋海底的火山噴發并未對人類造成傷亡或損失,因此它不屬于自然災害。

【提問】如果是化工廠因使用操作不當引發爆炸屬于自然災害嗎?

【學生回答】不是,因為它是人為原因造成的,因此不屬于自然災害。

【活動】完成P55認識身邊的自然災害

【過渡】我們已經了解并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然災害,那么我們的身邊有沒有自然災害發生?或者你見過哪些自然災害?它們造成了哪些危害?

【學生回答】地震、臺風、洪澇等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各種自然災害,這說明,在我國自然災害的種類很多,在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分為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還有如海洋災害(海嘯等),但課本里不作描述。我們福建地區經常遭受臺風的侵襲,臺風是屬于氣象災害還是地質災害?

【學生回答】氣象災害

【提問】我國的氣象災害包括哪些?

【閱讀回答】氣象災害主要有干旱、洪澇、臺風、寒潮等。

【多媒體】展示各種氣象災害的圖片,學生觀賞并回答是哪些氣象災害。

【承接】通過觀察各種氣象災害的圖片,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每一種氣象災害對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么這些氣象災害是不是遍布全國各地,每一個地方是不是如我們沿海地區都受到臺風襲擊呢?請同學們根據課本P54,結合P56圖2.48中國主要氣象災害的分布圖思考我國臺風、干旱、洪澇等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區?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分布特點?

【活動】P58活動題1、2

【學生歸納】從P56圖2.48中可以看出臺風主要是在東南沿海地區較多。

【教師提問】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臺風的入徑和我們學過的哪一個季風(冬季風或夏季風)的路徑很像?

【學生回答】夏季風

【承接】臺風的入徑跟夏季風的入徑很像,這說明臺風也是在夏季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在我國,常見于夏秋季節的東南沿海地區,從圖中也可以看出臺風主要發源于太平洋的熱帶洋面,是由低緯度海洋侵入,登陸后會減弱。臺風最大的風力可以達到12級。(補充:我們也經常聽過颶風,颶風和臺風是同樣性質的,不過是因為地點不同,所以名稱不同而已。通常把在大西洋洋面形成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比如美國也經常遭受颶風襲擊)

【過渡】臺風過境時會造成什么現象?

【學生回答】大風、下大雨。

【講解】臺風過境時常常伴有大風或暴雨。這往往會造成一個本來多雨的地區發生洪澇災害,但是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它并不是百害而無一利,如果臺風經過的這個地區常年較為干旱,臺風一旦過境將會緩解當地的旱情,所以我們看事物要看到它壞的一面,同時也要看到它好的一面。

【展示圖片】近幾年的臺風過境時對我國的影響

【承接】剛才我們講到臺風時提到,臺風過境時常會給這個地區帶來大量降水,有時還會造成當地發生洪澇災害。洪澇災害發生有必要條件,同學們觀察課本P54圖,思考,什么情況下才會發生洪澇災害?我國是不是每一個月份都發生洪澇災害?

【讀圖回答】連續性的暴雨或短時間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澇。

【閱讀課本】P56洪澇災害分布的范圍和時間

【活動】P58第1、2題

【教師歸納】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那么,洪澇災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展示圖片】我國的地形圖和降水分布圖

【教師引導】在我國南方地區年降水量大,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勻,且雨季長,多暴雨和連續性暴雨,在一些平原和河谷地區易發生洪澇災害。

【提問】一個地區是不是發生了洪澇災害就不會再發生了?

【學生回答】不會

【再提問】那么是不是發生洪澇災害的同時還會不會有別的自然災害發生?

【學生回答】會(或不會)

【引導】有一個成語叫“禍不單行”,同一地區,不僅會出現多種自然災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災害有時還會連續發生,在我國最常見的災害除了洪澇災害還有干旱。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征,記住卡拉奇。

2、知道印度河對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3、通過分析自然條件對巴基斯坦農業發展的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1、關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

巴基斯坦為新增加的選學內容,教材講述的內容較少。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征。由于其內容許多在總論部分已經涉及到,為了避免重復,所以只是重點突出的設計了兩個標題。

“南亞西北部的伊斯蘭國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巴基斯坦位于南亞西北部,這一點對它的氣候影響較大,進而影響其經濟發展。宗教問題是南亞尤其是印巴之間的一個重要問題。

“印度河平原為經濟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說明印度河平原對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該地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農業、城市、工業的發展,主要以印度河為中心進行。

2、關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議:

巴基斯坦是一個世界文明古國,應使同學了解其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宗教及風俗習慣等,可以布置學生查找一些有關的。資料,以事例說明印度與巴基斯坦在領土、宗教等問題上的爭議,關注南亞與我國西南相鄰國家局勢的發展變化,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收集資料的能力。

對于巴基斯坦自然條件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該節體現得較充分,可以將該節作為一個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教學重點】

印度河對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

【教學用具】

巴基斯坦景觀圖片;巴基斯坦地形與降水圖;印度河與印度河平原圖;巴基斯坦鐵路線、主要城市等分布圖

【教學過程】

(引入)上節課學習了印度,這節課學習與印度關系非常密切的國家----巴基斯坦

(板書)第三節巴基斯坦

(提問)談談你對印巴關系或巴基斯坦的了解(學生自由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景觀圖片)

【板書設計】

第三節巴基斯坦

A.南亞西北部的伊斯蘭國家

1、地理位置

2、悠久的歷史

3、民族與宗教

B.印度河平原為經濟中心

C.主要城市:

首都---伊斯蘭堡,最大城市、港口---卡拉奇

D.探究活動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6

自然災害

教學內容

第二章第四節自然災害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常見的自然災害,能會判斷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

2、自然災害等大致分布。

3、了解避災方法。

(2)能力目標:

閱讀我國各種災害地圖,提煉重點災區,得出中國重點災害疊加圖,了解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

(3)情感目標:

通過對我國自然災害及災害防治的學習,培養學生敬畏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討論自學,了解各種自然災害。利用災害圖片疊加,講解我國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教學難點將課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轉化成與前后知識相聯系的知識。通過圖片疊加了解中國自然災害頻發。教具準備

集體定教

分工備教

個性補教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的河流的特征,長江、黃河的治理與開發等,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心的課文《自然災害》。

二、講授新課:

第四節

自然災害

一、常見的自然災害

教師播放有關自然災害的相關視頻,并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讓學生舉例自己了解哪些自然災害。

教師小結:自然災害的定義,我國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哪幾類。

教師展示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圖片,讓學生判斷哪些是氣象災害,哪些是地質災害。并指導學生閱讀課文P54-55,結合圖片,了解各種自然災害的危害性。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P55-56的活動題。

板書二、我國自然災害頻發

先讓學生回憶今年全國發生了哪些特大自然災害,后可由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數據來說明我國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

指導學生讀圖2.48,2.49,并讓學生談談他所發現的問題,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小結: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我國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自然災害有時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給社會的正常生活和生產帶來巨大的沖擊。

教師可對一些災害的概念加以闡述,便于學生理解。如:

寒潮

(1)概念

寒潮是一種大范圍強冷空氣活動,主要發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地區的深秋到初春季節。

(2)形成原因:

形成寒潮的強冷氣團聚積在高緯度的寒帶,當冷氣團向暖氣團方向猛烈沖擊時,就爆發寒潮。

(3)寒潮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穩定的巖體與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動面整體向下滑動的地質現象。

②發生條件:一般發生在巖體比較破碎、地勢起伏較大、植被覆蓋較差的地區。山地丘陵區和工程建設頻繁的地區,都是滑坡多發區。

③危害:破壞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農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員傷亡。

(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②發生條件:地形陡峻、具有豐富的松散物質以及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的地區是泥石流的多發區。

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流出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立方米的物質,堵塞江河,摧毀城鎮和村莊,破壞森林、農田、道路,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活動以及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防災減災

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放在減災工作必不可少,指導學生閱讀課文P58-59,了解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

讓學生舉例說明我國還有哪些防災減災的措施。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7

【教學內容】第三節 地圖(地形圖的判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學會繪制等高線圖的方法;能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學會繪制地形剖面圖。

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等高線圖,學生識別常見的地形名稱;通過動手制作地形模型,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小組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地形種類。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式、討論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中國地形圖

【課時安排】三課時(第2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觀的畫面。

同學們看到地球表面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們畫的地圖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呢?

學生討論,得出對這一問題的初步判斷

二、地形圖的判讀(板書)

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線地形圖,學生觀察,教師說明:“地圖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繪制等高線來表示的。”那么,等高線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呢?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圖1.27,同學們觀察圖中甲點的高度有哪兩個數據?單位?有什么區別?

總結:甲點以海平面為標準計算為1500米,這叫海拔。甲點以乙點為標準計算為1000米,這叫相對高度。

提問: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對高度?

①海拔指地面某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1、海拔和相對高度(板書)

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圖1.28“等高線示意圖”及等高線的模型,討論總結等高線的繪制方法。

講述:以海平面為起點,測出地面上各個地點的海拔,把它們填注在地圖上,然后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成線,這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上都標有高度,單位是米。

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線?(學生讀書作答)

2.等高線 (板書)

在等高線地圖上,如何判讀地面的高低和地形起伏?

學生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說出:只要填出地面各點海拔,就可比較各點的高低。

總結:在等高線圖上,不僅可以判斷各地點的高低,還可以根據等高線的分布情況判斷地形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學生觀察圖1.28等高線示意圖,看看左右兩個山坡的陡與緩?并判斷坡度的陡緩與等高線的分布有何關系?

確定: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讓學生觀察課本圖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示意圖,從圖可見,不同部位,等高線和形態的差別很大,怎樣在等高線圖上判讀這些地形呢?

學生總結教師補充:等高線彎向海拔低處為山脊,反之為山谷:兩個相鄰山頂之間是鞍部;等高線重疊處為陡崖。

指導學生讀圖1.30,觀察分析設色地形圖的著色規律,從而得出:在不同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地形的圖即為分層設色地形圖。

3.分層設色地形圖(板書)

出示“中國地形圖”指導學生分析不同的著色:藍色代表海洋,黃色代表高原、山地和丘陵,綠色代表平原,褐色為山地,白色表示雪線以上的部分。

[學生活動]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完成課本P17活動。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通過分析能判讀出各地的高低狀況。而如何能夠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的起伏狀況呢?這就需要觀察地形剖面圖。

4.地形剖面圖(板書)

學生同桌合作,完成課本P18活動3。先了解繪制方法,再觀察繪完部分,然后自己動手繪制完整。

總結:地形剖面圖能直觀表示某條線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

三、小結

指導學生先組內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獲得了哪些知識?

學生小結所學知識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可取效果:以探究式活動為主線,以練習為輔助,圖文并茂,化 抽象為形象,直觀生動地解決難點問題。

不足之處:由于本課內容多,難度大,在環節設計上欠完美。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8時)

執教人:唐素芳 執教班級: 七(1)(2)

【教學內容】第三節 地圖(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記住地圖上依據經緯線或指向標辨別方向的方法;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能在地圖上依據經緯線或指向標定方向;初步具備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能力,如辯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能夠在地圖上依據經緯線和指向標等確定方向,通過辨別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活動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地圖的使用方法,使學生對地圖產生親切感,從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主動地使用地圖。

【教學重點】地圖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判別。

【教學難點】地圖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判別。

【教學方法】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投影片、掛圖;

【課時安排】三課時(第3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投影表格

針對表格內容,能夠進行比例尺形式的換算和大小的比較并回答。

2.地圖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上節課我們已學習掌握了三要素之一:比例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剩余的2個問題:方向和圖例。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1、投影:“日本圖”指導學生分組討論課本P15活動1的三個問題。

小組內討論并回答:

(1)經緯: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先據經線定南北,再依緯線定東西,最后取綜合。

(3)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所標三點的四個方向,Y在X東北方,X在Z西南方。

總結:在有經緯線的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線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近北極為北,近南極為南),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直線緯線左西右東;弧形緯線:據地球自轉(自西向東),箭頭為東方)。

經緯網定向法(板書)

不知同學們注意沒有,有的地圖畫有一箭頭,箭頭方向指示為北方,這個箭頭叫什么?(指向標)

小結: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依據指向標定方向,即指向標指示北方。

2、指向標定向法

投影圖,學生思考:

(1)A在B什么方向,A在C什么方向?

(2)若圖中AB兩點間直線距離為24千米,請計算出該圖的比例尺。

學生討論后回答:A在B正北,A在C西北;先量得AB圖上距離是2.4厘米,比例尺為1:1000000或

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回答課本P15“活動2”

學生活動:科技園在學校的東方,農業實驗區在科技園區的南方,學校在火車站北方,火車站在科技園區的西南方。學校與農業實驗區的直線距離約為650米,從學校沿公路到科技園區,距離約是855米(四段公路圖距分別是0.6、3.2、1.6、0.3厘米)

提問:有的地圖,既無經緯網,又無指向標,如何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一般定向法

拓展:我們生活在北半球,當你外出旅行迷路時,你怎樣確定方向?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①白天:晴天據太陽定方向,據樹木定方向;②晴夜:北極星定方向;③房屋定向法(北半球,一般坐北朝南)

大家知道,地面上的景物在地圖上是用不同符號表示的(即圖例),并標注一些文字和數字注記,這些都是地圖的語言。

4、圖例和注記(板書)

請觀察圖1.24,看看一些常用圖例有何特點?你能記住一些嗎?

(提示學生注意分類觀察,找區別,如界線、交通線、城市、水庫和湖泊等。)

三、課堂小結

留2分鐘時間,由各小組的同學在組內交流,然后找幾名代表總結,通過本課學習,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可取效果:在活動中學,在學中活動,注重知識的運用;針對性練習,便于及時發現問題,采取補償性教學;引進競賽激勵機制,活躍氣氛,調動積極性。

不足之處:對難點的突破及節湊的把握不準。

解決措施: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個人能力,并精心備課,合理安排內容的進度和難點的突破。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8

教材分析

1、教材是我國鄰近的國家和地區一章的第一節,教材設計能使學生比較充分地了解日本這一東亞島國的自然地理特點和人文地理特點。

2、教材先對日本地理條件進行了分析,使學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點,進而達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成功之處,即“加工貿易經濟”這一經濟發展的方式,并以此作為我們的借鑒。

3、本節教材另設閱讀、圖表、活動等,在說明日本地形和組成,經濟發展方式,擴展學生知識面,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經濟狀況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從而開闊了視野,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學情分析

農村學生視野相對狹窄,但對日本這個國家并不陌生,只是對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學生對這節課應該存有較大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日本的自然環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關知識

(2)結合日本的國情,分析其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的發展特點,使學生能夠說出日本工業帶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能舉例說明日本與我國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系密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收集圖片、查找文字資料、小組討論、分析處理資料,逐步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性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防震意識和環保意識,初步建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日本的輪廓組成

2、日本是一個多地震、多火山的國家 。

教學過程;略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

2.了解我國主要的溫度帶以及劃分的標準。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形成原因。

2.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

德育目標

使學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境相互協調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重點

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及差異。

●教學難點

1.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

2.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關系。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觀察對比等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1.投影儀、錄像帶以及有關圖片。

2.繪制有關復合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經常收聽天氣預報,聯系七年級所學地理知識,可以知道天氣方面的要素有哪些呢?在眾多的天氣要素中,氣溫和降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的氣溫分布以及因它而劃分的溫度帶。

(板書)第二節 氣候

(觀看圖片)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冬季不僅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同時也有鮮花盛開、綠草茵茵的南國景致。

可見,同是冬季、同是春節期間,我國南北的氣溫和景觀差別很大。

一、南北氣溫的差異

1.冬季南北溫差很大

[講授新課]

(提問)那么在“我國一月份的平均氣溫分布圖”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出同樣的結論呢?

看《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圖2.13)

(讀圖觀察)下面同學們仔細閱讀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國冬季的《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怎樣讀懂這幅圖呢?

①搞清圖例和氣溫數值,仔細觀察氣溫遞變有什么規律?(學生答后,教師小結:我國冬季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是由南向北遞減,即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②海南與黑龍江的漠河氣溫大約相差多少度?

③秦嶺-淮河一線一月平均氣溫大約多少度?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是:越往北去,氣溫越低,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板書)

本節課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氣與氣候的關系引入氣候,再從氣候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氣溫和降水),進入到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我國氣溫、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與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氣溫與降水的綜合特征總結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一、復雜多樣;二、季風氣候顯著。三、多特殊天氣;四、多旱澇災害。

教學反思: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讓學生知道,原來知識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在課堂上,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在這節課上充分利用地圖,讓學生讀圖,識圖。善于對地圖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課堂效果看,我感覺導入順暢自然,重點難點突出,語言表達流暢,整節課結構緊密,知識傳授嚴謹,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分析與引導上做了適當的設計,從而調動了學生的聽課興趣,學生學習氣氛好。這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讓學生知道,原來知識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在課堂上,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一些活動課題學生參與的不夠充分,活動氣氛需要加強.學生發表意見時,學生的個體作用發揮的不夠好,不能照顧到更多的學生,有些問題應該放手讓學生研究,給學生更大的探究空間。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加強對學生的培養。

今后的努力方向:學生讀圖、識圖、分析與運用地圖的能力及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還是比較弱,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指導學生讀圖培養學生從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

中學七年級地理教案篇10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知識技能目標:

1.知道印度的人口數量及人口問題;

2.掌握印度地形和氣候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了解印度的工業概況。

二是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對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的學習,初步學會對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條件進行綜合評價。

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印度人口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懂得人類必須自覺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一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農作物分布及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本節教材的難點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分析,我確定這個難點的依據

一是造成水旱災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復雜的問題。

二是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較差,難以將諸多的地理因素綜合在一起,得出結論。

重點和難點已經確定,怎樣處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節課我將用兩個課時講解,詳講的內容是印度的人口問題、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為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

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中,我采用講練結合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合作討論法和利用圖形展示直觀教學法。

我采用這種教法的依據有三:

一是現代教學研究證實真正的理解是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再構建。知識再構建依靠提出問題,引導推測,鼓勵大膽猜測與想象,解決問題,主動建構知識體系。

二是根據"二期課改"精神,教師轉變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與促進者。

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過直觀的圖形圖表表現出來,變難為易,學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于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于以上考慮,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抓住這一生理特點,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知識量豐富、資源共享這些優點,我鼓勵學生從互聯網和圖書館中獲取知識,向學生介紹一些網站,搜索引擎和關鍵詞,教給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課教學總的思路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師生問答,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整個教學過程我將圍繞"印度的人口概況,印度自然環境,農業和工業的狀況"這一主線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四大問題情景、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激趣設懸導入新課,采用多種直觀手段,有利于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本節課在導入過程中,首先放映幻燈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風光等),配以解說: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佛教的發源地,有著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譽世界。這是一個視牛為神明的國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這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已超過10億,僅次于中國……猜一猜"這是哪一國家?"使用直觀的手段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揭曉答案—-印度,轉入新課。教材第一部分內容是印度的位置范圍及地形,我將結合多媒體課件,圍繞印度地圖進行講解,通過讀圖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印度在世界中處于什么位置?

2.印度的臨國主要有哪些?它們在什么位置?(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ge)海相望的國家斯里蘭卡)

3.找出喜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說說印度地形分布的特點。這樣處理可使學生對印度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還可以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即從地圖中獲取知識,在地圖中消化理解知識。

印度人口這一部分內容我采用結合圖表,以問答的形式解決,這樣可以訓練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從1951年到2000年印度人口大約增加了多少億?

2.讀圖分析印度人口每隔10年的增長速度.

3.學生閱讀"印度的人口政策"和數據表,分組討論人口過度增長會給印度帶來的影響,讓學生合作討論,我再做歸納總結。

印度除了人口壓力外,還面臨著水旱災害威脅,我用多媒體展示印度的水旱災害圖片,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自然災害的無情,激發同情心,讓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待自然。

印度水旱災害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那水旱災害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出下一個難點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分析。

這部分內容我讓學生讀圖合作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對照亞洲氣候分布圖,看看印度以哪種氣候類型為主?以圖7.38為例分析該氣候類型的特點。

2.比較分析1月、7月盛行風向有什么不同?西南季風對印度的降水有何影響?

完成38頁表,以說明印度的水旱災害與西南風變化的關系。這樣知識點明確,條理清晰,深入淺出突破了難點。最后我做歸納總結的方法解決,這樣既可訓練學生發散思維,又能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給有余的糧食生產這部分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1、"綠色革命"

2、印度農作物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其中"綠色革命"是次重點,而且容易理解,我采取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自學的方式解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印度農作物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這部分內容是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我采用結合動畫對比分析的方法解決我先用動畫向學生展示印度的農作物分布及印度的降水量分布圖。讓學生自己觀察得出結論,我再用表格對比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可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培養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在教材中,印度工業和印度農業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這部分內容我采用引導學生自學的方式解決,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

本節課,我設計了兩類練習題,

一是填空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是綜合題,考查學生讀圖、用圖、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這兩類練習題,起到了鞏固本節內容,考查學生掌握情況,反饋教學效果的功能。這些練習題確定的原則是:遵守教學大綱,突出思想性、基礎性和教學重點、難點;訓練量適中。

對于課后總結這一環節,我的理解是,總結不應該僅僅為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我設計了以下3個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1.你學了什么?2.你的體驗是什么?3.你掌握了什么?因而其總的設計意圖是回顧知識,強化記憶。

本節課的板書我是如下設計的:這種網絡式的板書設計可使知識條理更加清晰,層次更加分明,重難點更加突出,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更加完整。

最后是布置作業: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作到學以至用,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有效的手段學習并積極參與。

235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12cr1mov无缝钢管切割-15crmog无缝钢管切割-40cr无缝钢管切割-42crmo无缝钢管切割-Q345B无缝钢管切割-45#无缝钢管切割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_股票知识_股票投资大师_格雷厄姆网 | 电动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北京凌鹰名优起重葫芦| 定制/定做衬衫厂家/公司-衬衫订做/订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 | 工业铝型材生产厂家_铝合金型材配件批发精加工定制厂商 - 上海岐易铝业 | 蒸压釜-陶粒板隔墙板蒸压釜-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工业淬火油烟净化器,北京油烟净化器厂家,热处理油烟净化器-北京众鑫百科 | 精密机械零件加工_CNC加工_精密加工_数控车床加工_精密机械加工_机械零部件加工厂 | 液压升降货梯_导轨式升降货梯厂家_升降货梯厂家-河南东圣升降设备有限公司 | 槽钢冲孔机,槽钢三面冲,带钢冲孔机-山东兴田阳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小威小说网 - 新小威小说网 - 小威小说网小说搜索引擎 | 长沙广告公司|长沙广告制作设计|长沙led灯箱招牌制作找望城湖南锦蓝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重庆磨床过滤机,重庆纸带过滤机,机床伸缩钣金,重庆机床钣金护罩-重庆达鸿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蓝莓施肥机,智能施肥机,自动施肥机,水肥一体化项目,水肥一体机厂家,小型施肥机,圣大节水,滴灌施工方案,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官网17864474793 | 柴油机_柴油发电机_厂家_品牌-江苏卡得城仕发动机有限公司 | 黑田精工电磁阀-CAMMOZI气缸-ROSS电磁-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锻造液压机,粉末冶金,拉伸,坩埚成型液压机定制生产厂家-山东威力重工官方网站 | 防水套管厂家-柔性防水套管-不锈钢|刚性防水套管-天翔管道 | 苹果售后维修点查询,苹果iPhone授权售后维修服务中心 – 修果网 拼装地板,悬浮地板厂家,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石家庄博超地板科技有限公司 | 不锈钢螺丝,不锈钢螺栓,不锈钢标准件-江苏百德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交变/复合盐雾试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安奈设备产品供应杭州/江苏南京/安徽马鞍山合肥等全国各地 | 沈阳激光机-沈阳喷码机-沈阳光纤激光打标机-沈阳co2激光打标机 | 首页 - 军军小站|张军博客 | 温控器生产厂家-提供温度开关/热保护器定制与批发-惠州市华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执业药师报名条件,考试时间,考试真题,报名入口—首页 | 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主营震动筛,振动筛设备,筛机,塑料震动筛选机 | 广州云仓代发-昊哥云仓专业电商仓储托管外包代发货服务 | 风电变桨伺服驱动器-风电偏航变桨系统-深圳众城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 不锈钢螺丝 - 六角螺丝厂家 - 不锈钢紧固件 - 万千紧固件--紧固件一站式采购 | 贝壳粉涂料-内墙腻子-外墙腻子-山东巨野七彩贝壳漆业中心 | 云阳人才网_云阳招聘网_云阳人才市场_云阳人事人才网_云阳人家招聘网_云阳最新招聘信息 | 橡胶粉碎机_橡胶磨粉机_轮胎粉碎机_轮胎磨粉机-河南鼎聚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代理记账_公司起名核名_公司注册_工商注册-睿婕实业有限公司 | 塑木弯曲试验机_铜带拉伸强度试验机_拉压力测试台-倾技百科 | 上海璟文空运首页_一级航空货运代理公司_机场快递当日达 | 英国公司注册-新加坡公司注册-香港公司开户-离岸公司账户-杭州商标注册-杭州优创企业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蜘蛛车-曲臂式伸缩臂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脚手架-【普雷斯特公司厂家】 | 污水提升器,污水提升泵,地下室排水,增压泵,雨水泵,智能供排水控制器-上海智流泵业有限公司 | 涡街流量计_LUGB智能管道式高温防爆蒸汽温压补偿计量表-江苏凯铭仪表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厂家-山东中信迪生电源 | 模具ERP_模具管理系统_模具mes_模具进度管理_东莞市精纬软件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