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五年級電子版教案數學上冊

時間: 新華 教案模板

五年級電子版教案數學上冊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仍然適用。

2、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審題靈活運用運算定律簡算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觀察能找出正確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觀察能找出正確的簡便算法。

教學準備:

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5×=×=125×=×=×=×80=×20=250×=×=

2、簡便計算:

32×25×12579×21+21×21

二、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在整數乘法中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2、出示:觀察并計算,下面每組中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

×○×(×)×○×(×)

×+×○(+)×3、通過觀察、計算、討論,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4、揭題: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5、你能用這些運算定律來巧算嗎?__×+×(+)×4

a.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b.讓學生匯報:你應用哪條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

三、分層練習:

1、將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的積或兩個數的差:

=8×()=0.8×()=×()=10-()=100-()=1-()

2、下面各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25×125×99+64×3、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并說說理由。(書P17—練一練)

4、你認為怎樣算簡便?×

四、課堂總結:

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同樣適用。

五、思考題:

判斷是否正確(機動)

×+×38=×(+)=×10=83

六、板書: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年級電子版教案數學上冊篇2

教學內容:

最小公倍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目標:

1、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學習任務:

任務一 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任務二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師:同學們,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最小公倍數)

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知識?(倍數)

2、師:(出示課件)誰會求這倆個數的倍數?有了這個知識做鋪墊,相信我們這節課一定會學的很輕松。

3、(出示目標)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請同學們默讀一遍,并牢牢的記住它。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

一、任務呈現

師:過幾天,我們五年級的同學將外出旅游,高興嗎?小蘭也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玩,可從7月1日起,小蘭的媽媽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們打算等爸媽全部休息時,全家一塊兒去。那么在這一個月里,他們可選那些日子去呢?你會幫他們把這些日子找出來嗎?

要求:先獨立思考,不會的小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學習

教師巡視學習情況

三、展示交流

1、師:他們可選那幾日外出?(12、24)

你是怎樣選出來的?根據回答板書;

媽媽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數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數。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數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數

還可以用集合圖來表示,

2、仔細觀察兩組數據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強調 4 的公倍數就是媽媽的休息日

6 的公倍數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 和6的公倍數就是爸爸和媽媽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這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叫做最小公倍數。

5、集合圖還可以這樣表示 出示課件

問:和前面的圖有什么不同?中間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會填嗎?把剛才的數據填在這個表里,中間填?兩旁呢?

這樣我們可以一眼看出4 和6的公倍數是12、24.

6、誰能用一句話說說什么是公倍數?什么是最小公倍數?

7、89頁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數呢?

任務二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一、任務呈現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數

2、想一想

1.你還能想出幾種求法?

2.公倍數有多少個?你能找出的公倍數嗎?

3.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二、自主學習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書

2、交流以上三個問題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

求下列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要求5分鐘)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結果反饋

一次正確5分,自己改正4分,幫助改正3分,

3、反思總結 談談收獲和不足

五年級電子版教案數學上冊篇3

教學內容:

教材P32例6及練習八第1、2、3、8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掌握小數除法計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數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求近似數。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除法計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題意正確求出商的近似數。

教學方法:

注重新舊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總結。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舊知:(出示如下題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將下面的數改寫成一位小數。

8.769  3.452  12.71  18.64

2.計算下面各題,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43×4.67   12.15×3.41

訂正答案,并通過問題:你是用什么方法求這些數的近似數?

(保留幾位小數就看這位小數后面的數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進一,小于五就舍去。師引導總結方法的名稱:“四舍五入”法。)

引出課題: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商的近似數”。(板書課題:商的近似數)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頁例6情境圖。

閱讀情境圖中的信息,并問:怎樣解決爸爸提出的問題呢?

引導學生自主列算式,并試著計算:19.4÷12

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會發現除不盡。這時,師引導學生小組交流,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通過交流,學生可能會想到:實際計算錢數時應該算到分,因為分是人民幣的最小單位;也可以算到角,因為現在買東西時已經不用分了。

教師小結:根據我們的生活實際,當所買的商品數量少的時候,可以保留整數,或者保留一位小數,或者兩位小數。當然如果數量很多的時候,通常會計算到分,這就要根據我們的實際需要進行取近似數了。看來取近似數一種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種是按照實際情況去取。(板書: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導學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時分別需要保留幾位小數?

(算到分要保留兩位小數,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數。)

師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除的時候應該怎么算?

小組討論后,學生匯報: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算出三位小數,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算出兩位小數,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

讓學生自己用豎式計算:19.4÷12。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2.提問:說一說如何求商的近似數?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引導學生小結:求商的近似數時,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數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后,不再繼續除了,只把余數同除數作比較,若余數比除數的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數等于或者大于除數的一半,就說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時,求商的近似數的時,不需要算出商的準確值之后再進行取舍。

3.引導學生比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積的近似值的異同點。

小組討論后發言:相同點: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不同點:積的近似數要求出準確數之后再求近似數;商的近似數不需要求出準確數,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數。

師小結:求商的近似數非常重要,有時按照要求取近似數,有時按照實際取,在取商的近似數的時候,要明白應該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近似值分別是怎么取的。有些題保留指定小數位數后,近似數的末尾有0,要讓學生說說是如何處理的。如第2小題1.55÷3.9,保留兩位小數是0.40。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引導學生歸納

1.求商的近似數時,計算到比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將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近似數的時候不需要算出商的準確值之后再進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后,不再繼續除了,只把余數同除數作比較,若余數比除數的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數等于或者大于除數的一半,就說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作業:教材第36~37頁練習八第1、2、3、8題。

板書設計:

商的近似數

求商的近似數時,計算到比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將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五年級電子版教案數學上冊篇4

教學內容:教材第1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確定物體位置的多種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座”、“第幾層第幾號”、“第幾組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中的相對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過程與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兩上數據確定物體的位置,在確定位置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平面坐標最基本的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座”、“第幾層第幾號”、“第幾組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中的相對位置,或根據平面位置確定物體,并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學根據“第幾排第幾座”、“第幾層第幾號”、“第幾組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中的相對位置。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與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投影儀等有關內容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1、 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圖片:一位教師到圖書館借書,詢問圖書管理員工具書所在位置,然后圖書員告訴他圖書所在位置。

2、 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或圖片,聽教師講解,初次接觸位置這個概念。

3、 引入本課學習并板書課題。

4、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回憶某物體的位置,確定它們的位置,聯系具體生活場景和經驗,進入到下面的學習中。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直觀演示以及具體的情景聯系,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二、例題展示:

1、投影出示例1的內容。

(1)學生讀題,了解已知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來思考這個問題。

(2)問:已知張亮同學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學,你能指出誰是張亮同學嗎?

學生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根據圖中張亮所在的列數的行數來確定張亮的位置,教師給予肯定。

(3)如果用(2,3)表示張亮同學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艷和趙強同學的位置嗎?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

2、引導學生用剛才的方法小結:先從前往后確定第幾行,再從左往右確定第幾列,這樣就能用第幾行第幾列確定同學們的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第幾行和第幾列的判斷方法,經歷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做一做,鞏固確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組織學生觀察情景,思考教師的提問。

2、引導學生利用在例題中學到的確定位置的方法來回答問題。

3、組織學生用一組數字來表示它們的位置。學生思考后可交流討論,最后全班匯報。

四、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第19 頁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選用課時作業。

板書設計:

位置

豎排叫列   橫排叫行

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課后小記與反思:

第二課時  位置(二)

課型:講授課

教學內容:教材第20頁及相關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據示意圖找到位置。

過程與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組數來確定位置關系,通過確立一個坐標圖形來找準方位。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數學的親切感,把位置關系的學習與生活場景緊密聯系起來。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通過示意圖找到物體的具體位置。

難點:理解用一對數來確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實踐中。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和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或實物等。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學生回顧在生活所見的示意圖,回答教師問題,。

2、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對前面知識的復習,以及具體的直觀演示和具體的情景聯系,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二、例題展示。

1、出示例2。

學生讀題,明白示意圖,初步了解題目中的每個位置是用一個坐標的形式來表示的,每一個游覽區和一對數相對應。

2、學生可提問質疑,可小組討論,可互相回答問題。全班交流。

交流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示意圖,知道它們是如何標示各區域所在位置的。

小結:橫排和豎排所構成的區域就是整個動物園的范圍。

每個小區域所對應的數值就是整個動物園這個大范圍的一個坐標點。通過這些坐標點,我們就能夠確定某個游覽區的具體位置。

3、組織學生說說其他場館的位置,同時教師板書。

4、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場館位置與坐標中各點對應的關系。

5、練習:在圖上標出這些場館的位置。

6、小結:通過例題我們把一個區域的示意圖用坐標的形式表示出來,通過對應的坐標位置就可以確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鞏固確定位置的知識。

出示練習,引導學生完成練習。

四、反饋練習。

五、課堂總結。

在練習中,要緊緊把握圖形,從題目入手,尋找位置與坐標數值的對應關系,明確它們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可以互相判斷對方。

六、作業:選用課時作業。

板書設計:

位置

第三課時 位置(練習課)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材P21——23練習五2、3、5、6、7、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用數對表示、確定位置的能力。

2、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用數對表示、確定位置的能力。

教學難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 基礎性練習

1、填一填,再回答

⑴、用數對表示平面圖中的位置時,我們規定:豎排叫做( ),橫排叫做( ),確定第幾列一般從( )往( )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 )往( )數。

⑵、○在第4列第5行,用數對表示是( , ); 用數對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 )列第( )行,(8,7)在圖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 2、動物園的平面圖。

①、動態生成方格圖,滲透坐標思想

②、你能用數對表示出大門的位置嗎?請生匯報,說理。

③、游戲:猜景點

任選你想去的一個景點,用數對表示它的位置。小組內同學看數對說地名,看看說得對嗎?全班交流。 如果想去的景點是在( ,4),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個數能準確說出一個地點的位置嗎?數對中的兩個數能幫助我們很快在平面圖上找到某個具體的地點。

④鱷魚潭在(2,4),請標出。圖上(4,2)和(2,4)表示的位置相同嗎?為什么? 得出:數對表示位置時不僅要用兩個數,還要注意兩個數的順序。

⑤小強的位置在(3,1),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6,5),你能沿著方格線畫出他的行走路線嗎? 過渡:數對能表示一個人的具體位置,平面圖上一個地點,利用數對還能準確描述圖形的具體位置。

二、鞏固性練習:

書本第2、3、5、6、7、8題,學生先獨立練習,老師再有選擇、有重點地加以點評,指正(為節省課堂教學時間,這部分練習可以課前布置)。

三、發展性練習

1、移動圖形

⑴、在格子圖上畫一個直角三角形ABC,并構建一個平面示意圖,確定列和行,用數對表示這個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

⑵、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兩格后的圖形用A’、B’、C’標出對應的點,并用數對表示A’、B’、C’的位置。

⑶、把三角形ABC繞B點逆時針90°,得到的圖形用A”、B”、C”標出對應的點,并用數對表示A”、B”、C”的位置。 2、五子棋

明明和小強下五子棋:

明明執黑子先下,小強執白子后下。 明明和小強的落子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明明:1、(4,5) 2、(5,6) 3、(6,7) 4、(7,8) 5、(4,7) 6、(5,7)

小強:1、(5,5) 2、(6,6) 3、(3,4) 4、(8,9) 5、(4,4) 6、(7,7)

⑴、請你根據所給的信息,畫出一個簡單的棋盤,并在棋盤上畫出黑子和白子。

⑵、你認為誰贏的可能性大?如果你是明明,你的下一步棋子準備放哪?請用數對表示。 3、涂色游戲

根據下面給出的數對給方格涂上相應的顏色,并說說涂出的圖形是什么。

紅色:(3,4),(4,5),(5,6),(6,7),(7,6),(8,5),(9,4),(4,4),(5,4),(6,4),(7,4),(8,4)。

藍色:(4,1),(4,2),(4,3),(8,1),(8,2),(8,3)。 黃色:(8,6),(8,7)。

綠色:(7,10),(8,9),(8,11),(9,9),(9,11),(10,9),(10,11),(11,10)。

四、課堂總結:

用數對確定位置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同學們說說在哪些領域會用到這個知識?我們學好這個知識對于大家以后指導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們今天練習的這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有哪些地方還需要加強?

五年級電子版教案數學上冊篇5

教學內容:

連乘、乘加、乘減和把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結果。

2.理解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

3.提高學生的類推能力,培養學生知識間存在著內在聯系的思想。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法,通過學習我們發現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新知識,看哪位同學學得快,掌握得好。

一、復習舊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問題,再計算。

(1)12×5×60

(2)30×7+85

(3)250×4-200

教師提問:每個式題各含什么運算?是什么式題?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在練習本上計算結果。

訂正:(1)3600 (2)295 (3)800

教師說明:小數的這些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教學意圖:本環節通過三個式題復習整數連乘、乘加和乘減的運算順序,并向學生說明小數的運算順序跟整數一樣,為下面學生將整數運算順序遷移到小數作準備。

二、小數連乘、乘加、乘減

1.初步嘗試。

出示例6:光明小學的同學們在校園里種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學生默讀題目后,指名讓學生說出怎樣列算式,教師板書。然后讓學生獨立嘗試把這道題做完,教師指名板書計算過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訂正答案后,教師提問

(1)算式中有幾步計算?每個數目都是小數嗎?是什么式題?

(2)這個含有小數的連乘式你是按什么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按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進行類推。

計算下列各題。

(1)72×0.81+10.4 (2)7.06×2.4-5.7

學生先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在訂正答案時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訂正:(1)68.72(含有乘法與加法兩種運算,先計算乘法,再計算加法。)(2)11.244(含有乘法與減法兩種運算,先算乘法,再計算減法。)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這些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相同。板書:連乘、乘加、乘減

教學意圖:本環節利用遷移,讓學生將整數的運算順序類推到小數,嘗試完成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三、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1.復習。

教師提問:我們在學習整數乘法時曾學習過幾個運算定律,誰還記得是什么?用字母怎樣表示?

教師貼出:a×b=b×a

(a×b)×c=a×(b×c)

(a+b)×c=a×c+b×c

提問學生:乘法交換律中兩個數的范圍是什么?結合律中三個數的范圍是什么?分配律中三個數的范圍是什么?(這些數的范圍都是整數。)

2.觀察討論。

教師用投影出示兩組算式,學生口答結果,然后教師用○將左右兩組算式相連。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讓學生觀察這三組算式,并討論以下問題

(1)這三組算式左右兩邊的結果相等嗎?中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

(2)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特點?與我們學過的什么知識一樣?

(3)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通過討論將得出如下結論

①三組算式左右兩邊的結果相等,中間可以用等號連接。

②第一組是把兩個相乘的數交換位置,結果不變,與學過的乘法交換律一樣。第二組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三個數相乘,與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與第一個數相乘,結果相等,與乘法結合律一樣。第三組是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與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后求和,結果不變,與乘法分配律一樣。

③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

教師提問:我們分別比較這三組算式左右兩側的式子,哪一個式子在計算中更為簡便?(第一組寫成豎式,右邊的比較簡便,第二組不明顯,第三組左式比右式簡便。)

3.教師小結:通過觀察討論,我們發現整數的乘法運算定律可以推廣到小數乘法,并且利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乘法計算更簡便。

板書: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

教學意圖:本環節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每組兩個算式的特點以及它們的相等關系,并且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也適用,同樣可以使一些計算更加簡便,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填空,并說一說應用了哪個運算定律。(填在書上)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計算下面各題。

(1)19.4×6.1×2.3

(2)3.25×4.76-7.8

(3)18.1×0.92+3.93

(4)5.67×0.21-0.62

(5)7.2×0.18×28.5

(6)0.043×0.24+0.875

教師巡視,注意學生的運算順序是否存在問題。

3.判斷對錯。

(1)50.4×1.95-1.9  (2)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 25.2      =26.7776

全體學生用手勢判斷,并說出錯誤原因。

4.應用題。

玉山農場新建一座溫室,室內耕地面積是285平方米,全部栽種西紅柿,一茬平均每平方米產6千克。每千克按1.30元計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及時訂正

2.(1)272.182 (2)7.67 (3)20.582 (4)0.5707 (5)36.936 (6)0.88532

3.(1)運算順序錯誤。改正:(2)計算錯誤。改正

50.4×1.95-1.9  3.76×0.25+25.8

=98.28-1.9  =0.94+25.8

=96.38    =26.74

4.1.30×6×285=2223(元)

教學意圖:本環節通過多種練習使學生分別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與小數連乘、乘加、乘減這兩部分知識進行鞏固。其中第二題的六道計算題,各題目計算結果小數部分位數較多,除了注意學生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外,還要注意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五年級電子版教案數學上冊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知道約數和倍數以整除為前提及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重點

1、建立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3、應用概念正確作出判斷.

教學難點

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課件演示:數的整除下載)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觀察算式和結果并將算式分類.

除盡

除不盡

6÷5=1.215÷3=15

1.2÷0.3=424÷2=12

23÷7=3......2

31÷3=10......1

3、引導學生回憶:研究整數除法時,一個數除以另一個不為零的數,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4、尋找具有整除關系的算式.

板書:15÷3=515能被3整除

5、分類除盡

除不盡

不能整除

整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探究新知

(一)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

1、整除所需的條件.

(1)分析: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余數)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數)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數和除數都是小數)

(2)引導學生明確: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a、被除數和除數(0除外)都是整數;

b、商是整數;

c、商后沒有余數.

板書:整數整數整數(沒有余數)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兩個數,理解整除的意義.

(1)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數相除,那么必須滿足幾個條件才能說a能被b整除?

(板書:a÷b)

學生明確:a和b都是整數,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

(板書:a能被b整除)

(2)繼續討論:在什么情況下才能說a能被b整除?(板書:b≠0)

學生明確:整數a除以整數b(b≠0),除得的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說b能整除a).

3、反饋練習.

(1)下面的數,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9和336和121.2和0.4

(2)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a.36能被12整除.()

b.19能被3整除.()

c.3.2能被0.4整除.()

d.0能被5整除.()

e.29能整除29.()

4、”整除“與”除盡“的聯系和區別.

討論:綜合以上所學知識討論,”整除“和”除盡“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舉例說明)

(二)約數、倍數的意義

1、類推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教師講解:15能被3整除,我們就說15是3的倍數,3是15的約數.

(2)學生口述:

24能被2整除,我們就說,24是2的倍數,2是24的約數.

10能被5整除,我們就說,10是5的倍數,5是10的約數.

a能被b整除,我們就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3)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整數,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在數a能被數b整除的條件下)

(4)小結:如果數a能被數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2、進一步理解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整除是約數、倍數的前提.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必須以整除為前提,不能整除的兩個數就沒有的數和倍數的關系.

(2)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

(3)反饋練習:

A、下面各組數中,有約數和倍數關系的有哪些?

16和2140和2045和15

33和64和2472和8

B、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a、8是2的倍數,2是8的約數.()

b、6是倍數,3是約數.()

c、30是5的倍數.()

d、4是歷的約數.()

e、5是約數.()

3、教師說明:以后在研究約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一般不包括零.

4、教學例2:12的約數有哪幾個?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匯報、板書:

12的約數有:1、2、3、4、6、12

(3)練習:15的約數有哪幾個?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約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的約數是它本身.

5、教學例3:2的倍數有哪些?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匯報、板書:

2的倍數有:2、4、6、8、10......

(3)練習:2的倍數有哪些?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進一步研究整除的基礎上又學到了什么?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課題: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四、隨堂練習

1、下面的說法對嗎?說出理由.

(1)因為36÷9=4,所以36是倍數,9是約數.

(2)57是3的倍數.

(3)1是1、2、3、4、5,...的約數.

2、下面的數,哪些是60的約數,哪些是6的倍數?

3412162460

教師說明:一個數可以是另一個數的約數,也可以是某個數的倍數.

3、下面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1)1.8能被0.2除盡.()1.8能被0.2整除.()

1.8是0.2的倍數.()1.8是0.2的9倍.()

(2)若a÷b=10,那么:

a一定是b的倍數.()a能被b整除.()

b可能是a的約數.()a能被b除盡.()

五、布置作業

1、先寫出下面每個數的約數,再寫出下面每個數的倍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各寫5個)

101336

2、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適當的數.

六、板書設計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探究活動

五年級電子版教案數學上冊篇7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設計思想完全遵循課程大綱按課時要求編寫教案,它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采用現代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力求做到重難點突出,精心的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在學習了求積的近似數的方法、小數除法后,學生再來學習本節課的內容,不會感到太困難。教師盡可能的創造學生互相學習、互相討論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位學生突破自己,展示自己,同時應重點引導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正確地分析,選擇正確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數。同時,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發現求商的近似數的簡便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義。

(2)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確的按題意求商的近似值。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求近似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用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義,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0.63÷70.24÷0.30.65÷0.13

72÷1441.44÷0.65.6÷0.08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1.4835.3478.7852.864

3.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2題后,要讓學生說明其中小數末尾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二、探索新課

1.教學教科書P23頁例7.

(1)出示例題7.(提問學生:一打是多少個羽毛球?)

(2)要求根據書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計算.列式19.4÷12

(3)依據單價=總價÷數量

(4)依據題意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值,保留時,一般只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三、鞏固練習:

1.求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3.81÷732÷42246.4÷13

2.做第23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1)教師讓學生獨立按要求進行計算,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對不對.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樣求出來的?(計算出商的小數的位數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

教師問:你解題時用了什么技巧?

(2)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1)提問:今天我們學了那些內容?你有那些收獲?(出示課題:商的近似值)

(2)求“商的&39;近似值”與求“積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將學生分成6組,每組4人,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探討真知。

然后讓各小組匯報交流,達到生與生的交流,師與生的交流。

隨后,教師進行總結。

相同點: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積的準確值再求近似數,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準確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五、布置作業:

練習四第10、11、13題。

477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类168信息网 - 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布与查询 | 济南保安公司加盟挂靠-亮剑国际安保服务集团总部-山东保安公司|济南保安培训学校 | 深圳市简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厕所租赁|移动卫生间|上海移动厕所租赁-家瑞租赁 | 武汉天安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安盾安检,武汉安检门,武汉安检机,武汉金属探测器,武汉测温安检门,武汉X光行李安检机,武汉防爆罐,武汉车底安全检查,武汉液体探测仪,武汉安检防爆设备 | 玉米深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杭州公司变更法人-代理记账收费价格-公司注销代办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水压力传感器_数字压力传感器|佛山一众传感仪器有限公司|首页 | 加热制冷恒温循环器-加热制冷循环油浴-杭州庚雨仪器有限公司 | 防渗土工膜|污水处理防渗膜|垃圾填埋场防渗膜-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专业广州网站建设,微信小程序开发,一物一码和NFC应用开发、物联网、外贸商城、定制系统和APP开发【致茂网络】 | 煤机配件厂家_刮板机配件_链轮轴组_河南双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车件|铜件|车削件|车床加工|五金冲压件-PIN针,精密车件定制专业厂商【东莞品晔】 | 众品家具网-家具品牌招商_家具代理加盟_家具门户的首选网络媒体。 | 单锥双螺旋混合机_双螺旋锥形混合机-无锡新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HV全空气系统_杭州暖通公司—杭州斯培尔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 MVE振动电机_MVE震动电机_MVE卧式振打电机-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 | 报警器_家用防盗报警器_烟雾报警器_燃气报警器_防盗报警系统厂家-深圳市刻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兰江泵业有限公司-水解酸化池潜水搅拌机-絮凝反应池搅拌机-好氧区潜水推进器 | 阿米巴企业经营-阿米巴咨询管理-阿米巴企业培训-广东键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安徽双凯」自动售货机-无人售货机-成人用品-自动饮料食品零食售货机 | 汽车整车综合环境舱_军标砂尘_盐雾试验室试验箱-无锡苏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校服厂家,英伦校服定做工厂,园服生产定制厂商-东莞市艾咪天使校服 | 上海公司注册-代理记账-招投标审计-上海昆仑扇财税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冠顶工业设备有限公司-隧道炉,烘箱,UV固化机,涂装设备,高温炉,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家 | 芜湖厨房设备_芜湖商用厨具_芜湖厨具设备-芜湖鑫环厨具有限公司 控显科技 - 工控一体机、工业显示器、工业平板电脑源头厂家 | 槽钢冲孔机,槽钢三面冲,带钢冲孔机-山东兴田阳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全自动面膜机_面膜折叠机价格_面膜灌装机定制_高速折棉机厂家-深圳市益豪科技有限公司 | 耐磨陶瓷,耐磨陶瓷管道_厂家-淄博拓创陶瓷科技 | 鲁尔圆锥接头多功能测试仪-留置针测试仪-上海威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武汉创亿电气设备有限公司_电力检测设备生产厂家 | 福州甲醛检测-福建室内空气检测_环境检测_水质检测-福建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Copeland/谷轮压缩机,谷轮半封闭压缩机,谷轮涡旋压缩机,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尺寸图片,价格经销商 CTP磁天平|小电容测量仪|阴阳极极化_双液系沸点测定仪|dsj电渗实验装置-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 | 上海洗地机-洗地机厂家-全自动洗地机-手推式洗地机-上海滢皓洗地机 | 光环国际-新三板公司_股票代码:838504 | 棉柔巾代加工_洗脸巾oem_一次性毛巾_浴巾生产厂家-杭州禾壹卫品科技有限公司 | 环境模拟实验室_液体-气体控温机_气体控温箱_无锡双润冷却科技有限公司 | 台式低速离心机-脱泡离心机-菌种摇床-常州市万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开平机_纵剪机厂家_开平机生产厂家|诚信互赢-泰安瑞烨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超声骨密度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器-人体成分分析仪厂家/品牌/价格_南京科力悦 | uv机-uv灯-uvled光固化机-生产厂家-蓝盾机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