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那要怎么寫初一數學教案精簡呢?這里提供一些初一數學教案精簡,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問題的本質規律;通過對“工程問題”的分析進一步培養學生用代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時間的關系。

難點: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一件工作,如果甲單獨做2小時完成,那么甲獨做I小時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單獨做。小時完成,那么甲獨做1小時,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二、新授

閱讀教科書第18頁中的問題6。

分析:1.這是一個關于工程問題的實際問題,在這個問題中,已經知道了什么? 已知:制作一塊廣告牌,師傅單獨完成需4天,徒弟單獨做要6天。

2.怎樣用列方程解決這個問題?本題中的等量關系是什么?

[等量關系是:師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師傅與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兩人的工效已知,因此要先求他們各自所做的天數,因此,設師傅做了x天,則徒弟做(x+1)天,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 解方程得 x=2

師傅完成的工作量為= ,徒弟完成的工作量為=

所以他們兩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鞏固練習

一件工作,甲獨做需30小時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時完成,現由甲獨做10小時;請你提出問題,并加以解答。

例如 (1)剩下的乙獨做要幾小時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還需多少小時完成?

(3)乙又獨做5小時,然后甲、乙合做,還需多少小時完成?

四、小結

1.本節課主要分析了工作問題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之間的關系,即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效率= 工作時間=

2.解題時要全面審題,尋找全部工作,單獨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個等量關系列方程。

五、作業

教科書習題6.3.3第1、2題。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

2.掌握有理數乘方的運算.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2.滲透轉化思想.

(三)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勤思、認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把記成,顯示了乘方符號的簡潔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引導探索法,嘗試指導,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2.學生學法:探索的性質→練習鞏固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運算.

2.難點:運算的符號法則.

3.疑點:①乘方和冪的區別.

②與的區別.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引導類比,學生討論歸納乘方的概念,教師出示探索性練習,學生討論歸納乘方的性質,教師出示鞏固性練習,學生多種形式完成.

七、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在小學我們已經學過:記作,讀作的平方(或的二次方);記作,讀作的立方(或的三次方);那么可以記作什么?讀作什么?

生:可以記作,讀作的四次方.

師:呢?

生:可以記作,讀作的五次方.

師:(為正整數)呢?

生:可以記作,讀作的次方.

師:很好!把個相乘,記作,既簡單又明確.

【教法說明】教師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發展是不斷進行推廣的,是由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得到的,是由計算正方體和體積得到的,而,……是學生通過類推得到的.

師:在小學對底數,我們只能取正數.進入中學以后我們學習了有理數,那么還可取哪些數呢?請舉例說明.

生:還可取負數和零.例如:0×0×0記,(-2)×(-2)×(-2)×(-2)記作.

非常好!對于中的,不僅可以取正數,還可以取0和負數,也就是說可以取任意有理數,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課題:(板書).

【教法說明】對于的范圍,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動腦參與,并且根據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分層逐步說明可以取正數,可以取零,可以取負數,最后總結出可以取任意有理數.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1.求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結果叫做冪,相同的因數叫做底數,相同的因數的個數叫做指數.一般地,在中,取任意有理數,取正整數.

注意:乘方是一種運算,冪是乘方運算的結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結果時,也可讀作的次冪.

鞏固練習(出示投影1)

(1)在中,底數是__________,指數是_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或讀作___________;

(2)在中,-2是__________,4是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或讀作__________;

(3)在中,底數是_________,指數是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

(4)5,底數是___________,指數是_____________.

【教法說明】此組練習是鞏固乘方的有關概念,及時反饋學生掌握情況.(2)、(3)小題的區別表示底數是-2,指數是4的冪;而表示底數是2,指數是4的冪的相反數.為后面的計算做鋪墊.通過第(4)小題指出一個數可以看作這個數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指數1通常省略不寫.

師:到目前為止,對有理數業說,我們已經學過幾種運算?分別是什么?其運算結果叫什么?

學生活動:同學們思考,前后桌同學互相討論交流,然后舉手回答.

生:到目前為止,已經學習過五種運算,它們是:

運算:加、減、乘、除、乘方;

運算結果:和、差、積、商、冪;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并鼓勵.

【教法說明】注重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的思維.主動參與,通過學生討論、歸納得出的知識,比教師的單獨講解要記得牢,同時也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師:我們知道,乘方和加、減、乘、除一樣,也是一種運算,如何進行乘方運算?請舉例說明.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思考,同桌相互討論,并在練習本上舉例.

【教法說明】通過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得出可以利用有理數的乘法運算來進行有理數乘方的運算.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思想.

2.練習:(出示投影2)

計算:1.(1)2,(2),(3),(4).

2.(1),,,.

(2)-2,,.

3.(1)0,(2),(3),(4).

學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解題過程,請三個學生板演,教師巡回指導,待學生完成后,師生共同評價對錯,并予以鼓勵.

師:請同學們觀察、分析、比較這三組題中,每組題中底數、指數和冪之間有什么聯系?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邊巡視邊做適當提示.然后讓學生討論,老師加入某一小組.

生: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零的任何次冪都是零.

師:請同學們繼續觀察與,與中,底數、指數和冪之間有何聯系?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思考,同桌之間、前后桌之間互相討論.

生: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奇次冪仍互為相反數,偶次冪相等.

師:請同學思考一個問題,任何一個數的偶次冪是什么數?

生:任何一個數的偶次冪是非負數.

師:你能把上述結論用數學符號表示嗎?

生:(1)當時,(為正整數);

(2)當

(3)當時,(為正整數);

(4)(為正整數);

(為正整數);

(為正整數,為有理數).

【教法說明】教師把重點放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上,通過學生自己探索,獲取知識.教師要始終給學生創造發揮的機會,注重學生參與.學生通過特殊問題歸納出一般性的結論,既訓練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對法則記得牢,領會的深刻.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3

教學目標

1,在現實背景中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

2,經歷探索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理解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3,能積極地參與探究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活動,并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

4,能較為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間題。

5,在教學中適當滲透分類討論思想

教學難點

異號兩數相加

知識重點

和的符號的確定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回顧用正負數表示數量的實際例子;

在足球比賽中,如果把進球數記為正數,失球數記為負數,它們的和叫做凈勝球數。若紅隊進4個球,失2個球,則紅隊的勝球數,可以怎樣表示?藍隊的勝球數呢?

師:如何進行類似的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一起與大家探討的問題。

(出示課題)讓學生感受到在實際問題中做加法運算的數可能超出正數的范圍,體會學習有理數加法的必要性,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分析問題

探究新知如果是球隊在某場比賽中上半場失了兩個球,下

半場失了3個球,那么它的得勝球是幾個呢?算式應該

怎么列?若這支球隊上半場進了2個球,下半場失了3個球,又如何列出算式,求它的得勝球呢?

(學生思考回答)

思考:請同學們想想,這支球隊在這場比賽中還可

能出現其他的什么情況?你能列出算式嗎?與同伴交流。

學生相互交流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可以把兩個有理數相加歸納為同號兩數相加、異號兩數相加、一個數同零相加這三種情況。

2,借助數軸來討論有理數的加法。I

一個物體向左右方向運動,我們規定向左運動為負,向右為正,向右運動5m,記作5m,向左運動5m,記作—5m。

(1)(小組合作)把我們已經得出的幾種有理數相加的情況在數軸上用運動的方向表示出來,并求出結果,解釋它的意義。

(2)交流匯報。(對學習小組的匯報結果,數軸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算式由教師寫在黑板上)

(3)說一說有理數相加應注意什么?(符號,絕對值)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如何相加嗎?

(4)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教師出示有理數加法法則。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相加,仍得這個數。再次創設足球比賽情境,一方面與引題相呼應,聯系密切,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此情境中感受到有理數相加的幾種不同情形,并能將它分類,滲透分類討論思想。

估計學生能順利地得到(+)+(+),(+)+(一),(一)+(+),(一)十(—),0+(+),0+(一)。

但不能把它歸的為同號異號等三類,所以此處需教師。點拔、指扎,體現教師的引導者作用。

①假設原點0為第一次運動起點,第二次運動的起點是第一次運動的終點。②若學生在學習小組內不能很好地參與探究,也可以讓其參照教科書第21頁的“探究”自主進行。③讓學生感受“數學模型”的思想。④學會與同伴交流,并在交流中獲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也許學生說得不夠嚴謹,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足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所發現的規律

解決問題解決問題

例1計算:

(1)(—3)+(—9);(2)(—5)+13;

(3)0十(—7);(4)(—4。7)+3。9。

教師板演,讓學生說出每一步運算所依據的法則。

請同學們比較,有理數的加法運算與小學時候學的加法有什么異同?(如:有理數加法計算中要注意符號,和不一定大于加數等等)

例2足球循環賽中,紅隊4:1勝黃隊,黃隊1:0勝藍隊藍隊1:0勝紅隊,計算各隊的凈勝球數。

(讓學生讀數,理解題意,思考解決方案,然后由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學生活動:請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用到有理數加法的例子。注意點:(1)下先確定是哪種類型的加法再定符號,最后算絕對位。(2)教教師板演的例通要完整體現過程,并要求學生在剛開始學的時候要把中間的過

程寫完整。(3)體現化歸思想。(4)這里增加了兩道題目,要是讓學生能較為熟練地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拓寬學生視野,讓學

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課堂練習教科書第23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自己總結。

本課作業必做題:閱讀教科書第20~22頁,教科書第31習題1。3第1、12、第13題。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1,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注重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歸納(用自己的語言敘迷)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

2,注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不可能立即見效,也不可能靠一朝一夕讓學生理解、掌握,所以,本節課在這一方面主要是讓學生感知研究數學問題的一般方法(分類、辯析、歸納、化歸等)。如在探究加法法則時,有意識地把各種情況先分為三類(同號、異號,一個數同0相加);在運用法則時,當和的符號確定以后,有理數的加法就轉化為算術的加減法。

3,注意學生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與他人合作中受益,學會交流,學會傾聽

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附板書:1。3。1有理數的加法(一)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4

教材分析

1.這節的重點為:去括號。因此,本節所學的知識實際上就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一個鞏固和深化,要突破這個重點,只有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通過一定的練習來掌握。

2.去括號是整式加減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礎,也是今后繼續學習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數等的重要基礎。

學情分析

去括號法則是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時會經常出現錯用法則的現象。實驗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號法則.這是由于:

(1)“去括號法則”,增加了記憶負擔和出錯的機會,容易出錯;

(2)去括號的法則增加了解題長度,降低了學習效率;

(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號的學習是同化而非順應,易于理解與掌握;

(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號是回歸本質,返璞歸真,且既可減少學習時間,又能提高運算的正確率。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

2.能正確運用去括號進行合并同類項;

3.理解去括號的依據是乘法分配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規律。

難點

括號外的因數是負數時符號的變化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問題

青藏鐵路線上,列車在凍土地段的行駛速度是100千米/時,在非凍土地段的形式速度可以達到120千米/時。

請問:(3)在格爾木到拉薩路段,列車通過凍土地段比通過非凍土地段多用0.5小時,如果通過凍土地段需要t小時,則這段鐵路的全長可以怎么樣表示?凍土地段與非凍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

解:這段鐵路的全長為100t+120(t-0.5)(千米)

凍土地段與非凍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提出問題,如何化簡上面的兩個式子?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探索新知

1.回顧:

1你記得乘法分配率嗎?怎么用字母來表示呢?

a(b+c)=ab+ac

2-(-2)=(-1)__(-2)=2+(-3)=(+1)__(-3)=-3

2.探究

計算(試著把括號去掉)

(1)13+(7-5)(2)13-(7-5)

類比數的運算,去掉下面式子的括號

(3)a+(b-c)(4)a-(b-c)

3.解決問題

100t+120(t-0.5)=100t-120(t-0.5)=

思考:

去掉括號前,括號內有幾項、是什么符號?去括號后呢?

去括號的依據是什么?

三、知識點歸納

去括號法則:

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號后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同;

如果括號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號后原括號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反.

注意事項

(1)去括號規律要準確理解,去括號應對括號的每一項的符號都予考慮,做到要變都變;要不變,則誰也不變;

(2)括號內原有幾項去掉括號后仍有幾項.

四、例題精講

例4化簡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五、鞏固練習

課本P68練習第一題.

六、課堂小結

1.今天你收獲了什么?

2.你覺得去括號時,應特別注意什么?

七、布置作業

課本P71習題2.2第2題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5

教學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點、難點

1.重點: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難點:括號前面是負號時,去括號時忘記變號。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解下列方程:

(1)5x-2=8(2)5+2x=4x

2.去括號法則是什么?“移項”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如44x+64=3283+x=(45+x)y-5=2y+l問: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含有未知數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數的次數是l,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斷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3x-2x-=-l

5x2-3x+1=02x+y=l-3y=5

例2.解方程(1)-2(x-1)=4

(2)3(x-2)+1=x-(2x-1)

強調去括號時把括號外的因數分別乘以括號內的每一項,若括號前面是“-”號,注意去掉括號,要改變括號內的每一項的符號。

補充:解方程3x-[3(x+1)-(1+4)]=l

說明:方程中有多重括號時,一般應按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后去大括號的方法去括號,每去一層括號合并同類項一次,以簡便運算。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9頁,練習,l、2、3。

四、小結

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號時,不要漏乘括號中的項,并且不要搞錯符號。

五、作業

1.教科書第12頁習題6.2,2第l題。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6

4.1從問題到方程:教案

【學習目標】

1.探索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學會用方程描述;

2.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

3.通過觀察,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導學提綱】

1.左右兩個圖形中的天平都是平衡的,請回答以下問題:

(1)你能知道左圖中的食鹽有多少克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右圖中兩個相同小球的質量相等,你能知道這兩個小球的質量嗎?

4.1從問題到方程:同步練習

1.(20__?哈爾濱)某車間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產800個螺釘或1000個螺母,1個螺釘需要配2個螺母,為使每天生產的螺釘和螺母剛好配套.設安排x名工人生產螺釘,則下面所列方程正確的是()

A.2×1000(26﹣x)=800xB.1000(13﹣x)=800x

C.1000(26﹣x)=2×800xD.1000(26﹣x)=800x

【分析】題目已經設出安排x名工人生產螺釘,則(26﹣x)人生產螺母,由一個螺釘配兩個螺母可知螺母的個數是螺釘個數的.2倍從而得出等量關系,就可以列出方程.

【解答】解:設安排x名工人生產螺釘,則(26﹣x)人生產螺母,由題意得

1000(26﹣x)=2×800x,故C答案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是一道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應用題,考查了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及掌握解應用題的關鍵是建立等量關系.

《4.1從問題到方程》測試

1.某學校組織600名學生分別到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到野生動物園的人數比到植物園人數的2倍少30人,若設到植物園的人數為x人,依題意,可列方程為_____.

2.某項工程,甲隊單獨完成要30天,乙隊單獨完成要20天,若甲隊先做若干天后,由乙隊接替完成剩余的任務,兩隊共用25天,求甲隊單獨工作的天數,設甲隊單獨工作的天數為x,則可列方程為_____.

3.某車間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產800個螺釘或1000個螺母,一個螺釘需要配兩個螺母,為使每天生產的螺釘和螺母剛好配套.設安排x名工人生產螺釘,根據題意可列方程得_____.

4.某商店換季促銷,將一件標價為240元的T恤8折售出,仍獲利20%,若設這件T恤的成本是x元,根據題意,可得到的方程是_____.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7

教學內容:

正數和負數的初步認識,數軸的相關知識,相反數的相關知識,絕對值的相關知識。

教學目的:

1、教學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初步運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2、能將學過的整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說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數。

3、了解相反數的概念,掌握相反數的表示法,能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相反數。

4、掌握絕對值的表示法,給一個數,會求它的絕對值。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為進一步學習正數和負數加減法打下基礎,為初中數學學習做準備,是銜接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的重要環節.教學的重點是相反數和絕對值,難點是正數和負數及數軸概念的理解。

教學課時:

約6課時。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內容:

完成例題,“試一試”及練習一a組的1-7題,b組的1-3題。

教學目的:

1、認識正數和負數,會用正數和負數表示一些常見的數量。

2、培養學生對相對的理解,培養創新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負數的認識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我們已經學過哪些數?

出示氣溫圖,說一說各數字表示的意思,找一找哪些是沒有學過的?

二、探究新知:

1、師:你會讀這些數字嗎?試一試.

師:像-1、-4、-8……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師:為了和負數相對應,我們把以前學過的除零以外的數叫作正數,并可在前面加上符號“+”,讀作正。

2、自學課本第二頁的內容。

師:你還能舉出一些正、負數的例子嗎?

3、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讀題后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明確:海平面以上用正數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負數表示。

4、試一試

完成試一試的相關題目。

三、鞏固拓展

1、完成練習一a組的1-7題。

第4題要重點訂正。

2、完成練習一b組的第1、2、3題。

四、小結

師: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8

教學目標:

1、 知道有理數加法的意義和法則

2、 會用有理數加法法則正確地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3、 經歷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探究過程,體會分類和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有理數加法則的探索及運用

教學難點: 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的理解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展示足球賽圖片,你知道足球賽中“凈勝球”是怎么回事嗎?

(學生口答,教師介紹凈勝球的算法:只要把各場比賽的結果相加就可以得到,由此揭示課題。)

二、 探求新知

1、甲、乙兩隊進行足球比賽,

(1)、如果上半場贏了3球,下半場又贏了2球,那么全場累計凈勝幾球?

(2)、如果上半場贏了3球,下半場輸了2球,那么全場累計凈勝幾球?

足球比賽中贏球個數與輸球個數是一對相反意義的量.若規定贏球為正,輸球為負,例如贏3球記為“+3”,輸2球記為“-2”,你能把上述結果用加法算式表示出來嗎?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得到兩種情況下的凈勝球數,從而列出算式:(+3)+(+2)= +5;(+3)+(-2)= +1,教師板書。)

(3)、除了上面所說的“贏了再贏”,“先贏后輸”,你還能說出其它可能的幾種情況并用加算式表示嗎?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輸贏球其它可能的情況,盡可能完整地說出所有的可能,由此感受兩個有理數相加的各種情況,讓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教師板書算式:(-3)+(+2)= -1,(-3)+(-2)= -5,(-3)+0= -3,0+(+2)=+2,教師還可根據學生回答情況補充:上半場贏了3球,下半場輸了3球;上半場打平,下半場也打平,最后的凈勝球情況,由學生說出結果并列出算式:(+3)+(-3)= 0,0+0=0 )

2、你能舉出一些運用有理數加法的實際例子嗎?

(學生列舉實例并根據具體意義寫出算式)

3、學生活動:

(1)、把筆尖放在數軸原點處,先向正方向移動3個單位長度,再向正方向移動2個單位長度,這時筆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數?你能用數軸和加法算式表示以上過程及結果嗎?

(2)、把筆尖放在數軸原點個單位長度,再向負方向移動2個單位長度,這時筆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數?你能用數軸和加法算式表示以上過程及結果嗎?

(3)、你還能再做一些類似的活動,并寫出相應的算式嗎?

(教師示范活動(1)的操作過程,學生列出算式并完成(2)(3),得到一組算式,教師板書。這一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從“形”的角度,直觀感受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4、 歸納法則:

觀察上述算式,和小學學過的加法運算有什么區別?你能歸納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嗎?

(由前面所學的內容學生已經知道:有理數由符號和絕對值兩部分組成,所以兩個有理數的相加時,確定和時也需要分別確定和的符號和絕對值,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照情境中輸贏球的情況分別探索和的符號和絕對值如何確定,學生相互交流,自由發言,不斷完善。通過探索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學生體會分類和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

5、 例題精講:

例1 、計算

(1)、 (-5)+(-3) (2)、(-8)+(+2);; (3)、(+6)+(-4)

(4)、 5+(-5); (5)、 0+(-2); (學生口答計算結果,并對照法則說說是如何確定和的符號和絕對值的,教師板書解題過程,讓學生體會“運算有據”。)

解:(1)、(-5)+(-3)

= -(5+3) (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減)

= -8

(2)、(-8)+(+2)

= -(8-2) (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 -6

(4)、5+(-5);

=0 (互為相反的兩數之和為0)

6、 訓練鞏固:

1、 p33練一練2

(學生利用撲克完成本題,通過游戲進一步鞏固有理數加法法則,體現“做中學”的新課程理念。)

7、 延伸拓展:

(1)、一個數是2的相反數,另一個數的絕對值是5,求這兩個數的和

(2)、在小學里,計算兩個數相加時,它們的和總是小于任何一個加數,學了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后,你認為這個結論還成立嗎?請你舉例說明

(這兩題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第(1)題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數學思想方法。第(2)題具有開放性,可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法則。)

三、課堂小結:

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談談自己對有理數加法法則的理解及如何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

四、布置作業:

1、 課本p41 第1題

2、 列舉一些生活中運用有理數加法的實際例子,并相互交流。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9

1、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2)重點、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及推論.這個定理與推論不僅給出了三角形的三邊之間的大小關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斷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的標準;熟練靈活地運用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是數學嚴謹性的一個體現;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全面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它還將在以后的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

本節內容的難點一是三角形按邊分類,很多學生常常把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看成獨立的兩類,而在解題中產生錯誤.二是利用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解題,在學習和應用這個定理時,“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指的是“任何兩邊的和”都“大于第三邊”而學生的錯誤就在于以偏概全;分類討論在解題中也是學生感到困難的一個地方.

2、教法建議

沒有學生參與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教師為了充分調動主體參與,必須在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的前提下,與學生一道探索定理在結構上、應用上留給我們的啟示.具體說明如下:

(1)強化能力

新課引入,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第一部分,然后通過回答教師設計的幾個問題,使學生明確對三角形按邊分類,做到不重不漏,其中等腰三角形包括等邊三角形,反過來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種特例.

通過閱讀,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概念的含義,發現疑難;理解領會數學語言(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促進數學語言內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水平、自學能力及交流能力

(2)主動獲取

在得出三角形三條邊關系定理過程中,針對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讓學生考慮回憶第

一冊第一章中學過的這條公理并給出證明,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把定理的內容敘述出來.(3)激蕩思維

由定理獲得了:判斷三條線段構成一個三角形的一種方法,除了這一種方法外,是否還有其它的判斷方法呢?從而激蕩起學生思維浪花:方法是什么呢?學生最初可能很快得到“推論”,此時瓜熟蒂落,順理成章地引出教材中的推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討論,簡化上述兩種方法,由此得到下面兩種方法.這里,學生若感到困難,教師可適當做提示.方法3:已知線段,(),若第三條線段c滿足-c則線段,,c可組成一個三角形.教學中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結構完整性的認識.

(4)加深理解

進行必要的例題講解和適當的解題練習,以達到熟練地運用定理及推論.從過程中讓學生體味到數學造化之神奇.也可適當指出,此定理及推論不僅提供了判定三條線段是否構成三角形的根據,也為今后解決字母取值范圍問題提供了有利的依據.

整個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及時點撥,學生積極探索的過程,教學過程跌宕起伏,問題逐步深化,學生思維逐步擴展,使學生在愉快、主動中得到發展.

教學目標:

(1)掌握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及其推論,會根據三條線段的長度判斷他們能否構成三角形;

(2)弄清三角形按邊的相等關系的分類;

(3)通過三角形的分類學習,使學生知道分類的基本思想,提高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4)通過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的學習,培養學生轉化的能力;

(5)通過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滲透一般與特殊的辯證關系.

教學重點: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及推論

教學難點:三角形按邊分類及利用三角形三邊關系解題

教學用具: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談話、探究式

教學過程:

1、閱讀新課,回答問題

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的第一部分,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這一部分教材中的數學概念有哪些?(指出來并給予解釋)

(2)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有什么關系?

估計有的學生可能把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看成獨立的兩類.

(3)寫出三角形按邊的相等關系分類的情況.

教師最后板書給出.

(要求學生之間可互相補充,從一開始就鼓勵雙邊交流與多邊交流)

2、發現并推導出三邊關系定理

問題1:用長度為4cm、10cm、16cm的線繩(課前準備好的)能否搭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操作)

問題2:你能解釋上述結果的原因嗎?

問題3:任何三條線段都能組成一個三角形嗎?滿足什么條件時,三條線段可組成一個三角形?

定理:三角形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發現過程采用小步子原則,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現數學中的真理)

3、導出三邊關系定理的推論及其它兩種方法

由前面得到了判斷所給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的一個依據.那么是否還有其它方法呢?請同學們在定理的基礎上來找:

估計學生很容易得到推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教師稍加整理后給出規范敘述.

推論:三角形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給每一個學生表現個人數學語言表達才能的機會)

能否簡化上面定理及推論?從而得到如下兩種判定方法:

(1)、已知線段,(),若第三條線段c滿足-c則線段,,c可組成一個三角形.

4、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及推論的應用

例1判斷題:(出示投影)

(1)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可分為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3)已知三線段滿足,那么為邊可構成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的腰比底長

(本例主要考察學生對概念、定理及推論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做在本上,只需口答即可)

(本例要求學生說出解題思路,教師點到為止)

例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8.

(1)已知腰長是底邊長的2倍,求各邊長.

(2)其中一邊長4,求其他兩邊長.

這是一道有課堂練習性質的例題,允許學生有3分鐘左右的獨立思考,允許想出來的同學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它同學補充完善.

(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敢于放手,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思維空間和時間)

例4草原上有4口油井,位于四邊形ABCD的4個頂點,

如圖1現在要建一個維修站H,試問H建在何處,

才能使它到4口油井的距離HA+HB+HC+HD為最小,

說明理由.

本例有一定的難度,給出的方法是解決此類型問題常見的極為簡捷的方法,略微構造就可以使用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得出答案.

5、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定理和推論,還知道了定理和推論的一系列靈活運用:

(1)判斷三條已知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采用一種較為簡便的判法:若最短邊與較長邊的和大于最長邊,則可構成三角形,否則不能.

(2)確定三角形第三邊的取值范圍

兩邊之差<第三邊<兩邊之和

若時間寬裕,讓學生經討論后自由表述,其他同學補充,自己將知識系統化,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建構.

6、布置作業

a.書面作業P418、9

b.思考題:1、在四邊形ABCD中,AC與BD相交于P,求證:

(AB+BC+CD+AD)<ac+bd<ab+bc+cd+ad<p="">

2、用15根等長的火柴棒擺成的三角形中,最長邊最多可以由幾根火柴棒組成?(提示:由上面方法2,a+b+c>2a又a+b+c<3a得出a的范圍,所以可知最多可以由7根火柴棒組成)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0

師:同學們,還記得同類項,合并同類項的定義嗎?

生:基本能完整地回答出來。

師:(板書)

下列各題合并同類項的結果對不對?若不對,請改正。

(1)2ax2+3ax2=5ax4;

(2)6x+2y=8xy;

(3)8x2-3x2=5;

(4)9a2b-9ba2=0.

生:口頭回答。

師:給予評價。

師: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直接代入求值法;先合并同類項再代入求值。

生:先在座位上演算第一小題。

師:巡視,指導學生分別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1)。

師生:老師分析題目,老師根據學生口頭回答的結果板書完整的兩種解答過程。

生:體會到合并同類項法則在運算中的地位。

師:請兩名學生上黑板分別板書兩種解題過程,再次體會合并同類項的好處。

師生:一起評價結果。

生:學生一起朗讀題目,然后獨立思考。學生將重要信息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師:巡視學生解答情況,并給予必要的知道。特別是給予基礎薄弱的學生鼓勵,消除他們對應用題的恐懼感。

師:引導學生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然后列出式子,剩下的工作就是利用合并同類項法則化簡式子。

生:學生口頭回答所列的式子,以及運算結果。

師:提醒學生合并同類項時,第一項的負號不能丟。

師:強調解題格式。

師:請兩名學生上黑板扮演解題過程,其他同學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生:齊朗讀題目,然后獨立思考。

師:評講學生的板演過程。再次強調格式的重要性。

師:強調合并同類項時,各項的系數相加時,第二項的符號是負的。

師生:鼓掌鼓勵這兩名學生。

師:小試牛刀!哪個同學自告奮勇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呢?

生:部分學生踴躍舉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

生:兩名學生上黑板板演。

師生:一起評價學生的解題過程。

師:強調知識的靈活應用,特別是在第二題的解答過程中。

師:人往高處爬!我們現在一起來挑戰這座“高山”!先獨立思考兩分鐘,然后小組討論。

生:先獨立思考,少部分同學能在兩分鐘內完成這道題。

生:兩分鐘后學生自由討論一分鐘,然后繼續解題或檢查剛才的答案是否出錯。

師生:分享討論的結果,給予優秀者鼓勵。

師:分析題目的內涵,完整地板書整個解題過程。培養學生規范解題的能力。

師生一起分享本節課的收獲。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1

一、知識要點

本章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有理數的概念與有理數的運算兩部分。有理數的概念可以利用數軸來認識、理解,同時,利用數軸又可以把這些概念串在一起。有理數的運算是全章的重點。在具體運算時,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運算法則,二是運算律,三是運算順序,四是近似計算。

基礎知識:

1、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

2、在正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

3、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有理數(rationalnumber):正整數、負整數、0、正分數、負分數都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這樣的數稱為有理數。

5、數軸(numberaxis):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滿足以下要求:

(1)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origin);

(2)通常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或上)為正方向,從原點向左(或下)為負方向;

(3)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

6、相反數(oppositenumber):絕對值相等,只有負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7、絕對值(absolutevalue)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記做a。

由絕對值的定義可得:a-b表示數軸上a點到b點的距離。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正數大于0,0大于負數,正數大于負數;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橄喾磾档膬蓚€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加法交換律:有理數的加法中,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表達式:a+b=b+a。

加法結合律:有理數的加法中,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表達式:(a+b)+c=a+(b+c)

9、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表達式:a-b=a+(-b)

10、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換律:一般地,有理數乘法中,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表達式:ab=ba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相等。表達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個數同兩個的和相乘,等于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表達式:a(b+c)=ab+ac

11、倒數

1除以一個數(零除外)的商,叫做這個數的倒數。如果兩個數互為倒數,那么這兩個數的積等于1。

12、有理數除法法則:兩數相除,同號得負,異號得正,并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于0的數,都得0.

13、有理數的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power)。an中,a叫做底數(basenumber),n叫做指數(exponent)。

根據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可以得出: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14、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減”的順序進行;

(2)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3)如有括號,先做括號內的運算,按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依次進行。

15、科學技術法:把一個大于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即0

16、近似數(approximatenumber):

17、有理數可以寫成m/n(m、n是整數,n≠0)的形式。另一方面,形如m/n(m、n是整數,n≠0)的數都是有理數。所以有理數可以用m/n(m、n是整數,n≠0)表示。

拓展知識:

1、數集:把一些數放在一起,就組成一個數的集合,簡稱數集。

一、(1)所有有理數組成的數集叫做有理數集;

二、(2)所有的整數組成的數集叫做整數集。

2、任何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根據絕對值的幾何意義知道:a≥0,即對任何有理數a,它的絕對值是非負數。

4、比較兩個有理數大小的方法有:

(1)根據有理數在數軸上對應的點的位置直接比較;

(2)根據規定進行比較:兩個正數;正數與零;負數與零;正數與負數;兩個負數,體現了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3)做差法:a-b>0a>b;

(4)做商法:a/b>1,b>0a>b.

二、基礎訓練

選擇題

1、下列運算中正確的是().

A.a2a3=a6B.=2C.(3-π)=-π-3D.32=-9

2、下列各判斷句中錯誤的是()

A.數軸上原點的位置可以任意選定

B.數軸上與原點的距離等于個單位的點有兩個

C.與原點距離等于-2的點應當用原點左邊第2個單位的點來表示

D.數軸上無論怎樣靠近的兩個表示有理數的點之間,一定還存在著表示有理數的點。

3、、是有理數,若>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是正數B.一定是負數C.一定是正數D.一定是負數

4、兩數相加,如果比每個加數都小,那么這兩個數是()

A.同為正數B.同為負數C.一個正數,一個負數D.0和一個負數

5、兩個非零有理數的和為零,則它們的商是()

A.0B.-1C.+1D.不能確定

6、一個數和它的倒數相等,則這個數是()

A.1B.-1C.±1D.±1和0

7、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

A.a>0B.a<0c.a>0或a=0D.a<0或a=0

8、(-2)11+(-2)10的值是()

A.-2B.(-2)21C.0D.-210

9、已知4個礦泉水空瓶可以換礦泉水一瓶,現有16個礦泉水空瓶,若不交錢,最多可以喝礦泉水()

A.3瓶B.4瓶C.5瓶D.6瓶

10、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個數是()

⑴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⑵數軸上的每一個點都表示一個有理數

⑶任何有理數的絕對值都不可能是負數

⑷每個有理數都有相反數

A、1B、2C、3D、4

11、如果一個數的相反數比它本身大,那么這個數為()

A、正數B、負數

C、整數D、不等于零的有理數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幾個有理數相乘,當因數有奇數個時,積為負;

B、幾個有理數相乘,當正因數有奇數個時,積為負;

C、幾個有理數相乘,當負因數有奇數個時,積為負;

D、幾個有理數相乘,當積為負數時,負因數有奇數個;

填空題

1、在有理數-7,,-(-1.43),,0,,-1.7321中,是整數的有_____________是負分數的有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設a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____邊,與原點的距離是____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____邊,與原點的距離是____個單位長度。

3、如果一個數是6位整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它時,10的指數是_____;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___________.

4、實數a、b、c在數軸上的位置如圖:化簡a-b+b-c-c-a.

5、絕對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和為___________.

6、若a、b互為相反數,c、d互為倒數,則(a+b)3-3(cd)4=________.

7、1-2+3-4+5-6+……+20__-2002的值是____________.

8、若(a-1)2+b+2=0,那么a+b=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數是___________,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數是_____________.

10、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確到千分位是,用科學記數法表示302400,應記為,近似數3.0×精確到位。

11、正數–a的絕對值為__________;負數–b的絕對值為________

12、甲乙兩數的和為-23.4,乙數為-8.1,甲比乙大

13、在數軸上表示兩個數,的數總比的大。(用“左邊”“右邊”填空)

14、數軸上原點右邊4.8厘米處的點表示的有理數是32,那么,數軸左邊18厘米處的點表示的有理數是____________。

三、強化訓練

1、計算:1+2+3+…+20__+2003=__________.

2、已知:若(a,b均為整數)則a+b=

3、觀察下列等式,你會發現什么規律:,,,。。。請將你發現的規律用只含一個字母n(n為正整數)的等式表示出來

4、已知,則___________

5、已知是整數,是一個偶數,則a是(奇,偶)

6、已知1+2+3+…+31+32+33==17×33,求1-3+2-6+3-9+4-12+…+31-93+32-96+33-99的值。

7、在數1,2,3,…,50前添“+”或“-”,并求它們的和,所得結果的最小非負數是多少?請列出算式解答。

8、如果有理數a,b滿足∣ab-2∣+(1-b)2=0,試求+…+的值。

9、如果規定符號“__”的意義是a__b=ab/(a+b),求2__(-3)__4的值。

10、已知x+1=4,(y+2)2=4,求x+y的值。

11、投資股票是一種很重要的投資方式,但股市的風云變化又牽動了股民的心。

例:某股民在上星期五買進某種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表是本周每日該股票的漲跌情況(單位:元):

星期一二三四五

每股漲跌+4+4.5-1-2.5-6

第1章(1)星期三收盤時,每股是多少元?

第2章(2)本周內最高價是每股多少元?最低價是多少元?

第3章(3)已知買進股票是付了1.5‰的手續費,賣出時需付成交額1.5‰的手續費和1‰的交易費,如果在星期五收盤前將全部股票一次性地賣出,他的收益情況如何?

第4章(4)以買進的股價為0點,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本周該股的股價情況。

四、競賽訓練:

1、最小的非負有理數與最大的非正有理數的和是

2、乘積=

3、比較大小:A=,B=,則AB

4、滿足不等式104≤A≤105的整數A的個數是x×104+1,則x的值是()

A、9B、8C、7D、6

5、最小的一位數的質數與最小的兩位數的質數的積是()

A、11B、22C、26D、33

6、比較

7、計算:

8、計算:(2+1)(22+1)(24+1)(28+1)(216+1)(232+1).xkb1.com

9、計算:

10、計算

11、計算1+3+5+7+…+1997+1999的值

12、計算1+5+52+53+…+599+5100的值.

13、有理數均不為0,且設試求代數式20__之值。

14、已知a、b、c為實數,且,求的值。

15、已知:。

16、解方程組。

17、若a、b、c為整數,且,求的值。

1.2.1有理數

七年級上(1.1正數和負數,1.2有理數)

1.2有理數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熟練掌握有理數加法的法則。

2.掌握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并能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運算。

過程與方法:

啟發引導式教學,能夠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體會研究數學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分類與歸納能力。

2.強化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3.提高學生的自學以及理解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加法運算律的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運用加法運算律簡化運算,加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學方法:

采取啟發式教學法及情感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用大量的實例讓學生得出規律。

教學準備:

1.復習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2.口算:7+(-5)(-5)+(-4)(-10)+0(-8)+8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交流、歸納,自主得出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

1.敘述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2.小學學過的加法的運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擴充到有理數范圍?

3.計算下列各組數的值,并觀察尋找規律。

(1)(-7)+(-5)(-5)+(-7)

(2)[8+(-5)]+(-4)8+[(-5)+(-4)]

(3)[(-7)+(-10)]+(-11);(-7)+[(-10)+(-11)]

結論:在有理數運算中,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仍然成立。

(二)活動探究,猜想結論:

交換律——兩個有理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用代數式表示:a+b=b+a

運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個有理數,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或者零.

在同一個式子中,同一個字母表示同一個數.

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用代數式表示:(a+b)+c=a+(b+c)

這里a、b、c表示任意三個有理數.

(三)驗證結論:

例1計算16+(-25)+24+(-32)

(引導學生發現,在本例中,把正數與負數分別結合在一起再相加,計算就比較簡便)

解:16+(-25)+24+(-32)

=[16+24]+[(-25)+(-32)](加法結合律)

=40+(-57)(同號相加法則)

=-17(異號相加法則)

例2計算:31+(-28)+28+69

(引導學生發現,在本例中,把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計算比較簡便)

解:31+(-28)+28+69

=31+69+[(-28)+28]

=100+0

=100

《2.4.1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同步練習

3.若兩個有理數的和為負數,那么這兩個有理數()

A.一定都是負數B.一正一負,且負數的絕對值大

C.一個為零,另一個為負數D.至少有一個是負數

4.兩個有理數的和()

A.一定大于其中的一個加數

B.一定小于其中的一個加數

C.和的大小由兩個加數的符號而定

D.和的大小由兩個加數的符號與絕對值而定

5.如果a,b是有理數,那么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如果a<0,b<0,那么a+b>0

B.如果a>0,b<0,那么a+b>0

C.如果a>0,b<0,那么a+b<0

D.如果a>0,b<0,且a>b,那么a+b>0

《2.4.2有理數的加法運算律》測試

7.張大伯共有7塊麥田,今年的收成與去年相比(增產為正,減產為負)情況如下(單位:kg):+320,-170,-320,+130,+150,+40,-150.則今年小麥的總產量與去年相比()

A.增產20kgB.減產20kgC.增長120kgD.持平

8.一口井水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蝸牛從水面沿著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米,往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卻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0.7米,卻又下滑了0.15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卻又下滑了0.2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55米,沒有下滑;第六次往上爬了0.48米,此時蝸牛有沒有爬出井口?請通過列式計算加以說明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認知要求

1、回顧收集數據的方式。

2、回顧收集數據時,如何保證樣本的代表性。

3、回顧頻率。頻數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4、回顧刻畫數據波動的統計量:極差、方差、標準差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5、能利用計算器或計算機求一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

(二)能力訓練要求

1、熟練掌握本章的知識網絡結構。

2、經歷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的過程,發展初步的統計意識和數據處理能力。

3、經歷調查。統計等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通過對本章內容的回顧與思考,發展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

1、建立本章的知識框架圖。

2、體會收集數據的方式,保證樣本的代表性,頻率。頻數及刻畫數據離散程度的統計量在實際情境中的意義和應用。

教學難點

收集數據的方式。抽樣時保證樣本的代表性。頻率。頻數??坍嫈祿x散程度的統計量在不同情境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章的內容已全部學完。現在如何讓你調查一個情況。并且根據你獲得數據,分析整理,然后寫出調查報告,我想大家現在心里應該有數。

例如,我們要調查一下“上網吧的人的年齡”這一情況,我們應如何操作?

先選擇調查方式,當然這個調查應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因為我們不可能調查到所有上網吧的人,何況也沒有必要。

同學們感興趣的話,下去以后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調查,然后再作統計分析,然后把調查結果匯報上來,我們可以比一比,哪一個組表現最好?

二、講授新課

1、舉例說明收集數據的'方式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2、抽樣調查時,如何保證樣本的代表性?舉例說明。

3、舉出與頻數。頻率有關的幾個生活實例?

4、刻畫數據波動的統計量有哪些?它們有什么作用?舉例說明。

針對上面的幾個問題,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可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然后我們每組選出代表來回答。

(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發現同學們前面知識掌握不好的地方,及時補上)。

收集數據的方式有兩種類型:普查和抽樣調查。

例如:調查我校八年級同學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我們就可以用普查的形式。

在這次調查中,總體:我校八年級全體學生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個體:我校八年級每個學生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

用普查的方式可以直接獲得總體情況。但有時總體中個體數目太多,普查的工作量較大;有時受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對所有個體進行普查;有時調查具有破壞性,不允許普查,此時可用抽樣調查。

例如把上面問題改成“調查全國八年級同學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由于個體數目太多,普查的工作量也較大,此時就采取抽樣調查,從總體中抽取一個樣本,通過樣本的特征數字來估計總體,例如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等。

上面我們回顧了為了了解某種情況而采取的調查方式:普查和抽樣調查,但抽樣調查必須保證數據具有代表性,因為只有這樣,你抽取的樣本才能體現出總體的情況,不然,就會失去可靠性和準確性。

例如對我們班里某門學科的成績情況,有時不僅知道平均成績,還要知道90分以上占多少,80到90分之間占多少,……,不及格的占多少等,這時,我們只要看一下每個學生的成績落在哪一個分數段,落在這個分數段的分數有幾個,表明數據落在這個小組的頻數就是多少,數據落在這個小組的頻率就是頻數與數據總個數的商。

刻畫數據波動的統計量有極差。方差。標準差。它們是用來描述一組數據的穩定性的。一般而言,一組數據的極差。方差或標準差越小,這組數據就越穩定。

三、建立知識框架圖

通過剛才的幾個問題回顧思考了我們這一章的重點內容,下面構建本章的知識結構圖。

四、隨堂練習

例1一家電腦生產廠家在某城市三個經銷本廠產品的大商場調查,產品的銷量占這三個大商場同類產品銷量的40%。由此在廣告中宣傳,他們的產品在國內同類產品的銷售量占40%。請你根據所學的統計知識,判斷該宣傳中的數據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分析:這是一道判斷說理型題,它要求借助于統計知識,作出科學的判斷,同時運用統計原理給予準確的解釋。因此,該電腦生產廠家憑借挑選某城市經銷本產品情況,斷然說他們的產品在國內同類產品的銷量占40%,宣傳中的數據是不可靠的,其理由有二:第一,所取樣本容量太?。坏诙?,樣本抽取缺乏代表性和廣泛性。

例2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斗爭中,疫情變化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請根據下面的疫情統計圖表回答問題:

(1)圖10是5月11日至5月29日全國疫情每天新增數據統計走勢圖,觀察后回答:

①每天新增確診病例與新增疑似病例人數之和超過100人的天數共有__________天;

②在本題的統計中,新增確診病例的人數的中位數是___________;

③本題在對新增確診病例的統計中,樣本是__________,樣本容量是__________。

(2)下表是我國一段時間內全國確診病例每天新增的人數與天數的頻率統計表。(按人數分組)

①100人以下的分組組距是________;

②填寫本統計表中未完成的空格;

③在統計的這段時期中,每天新增確診

病例人數在80人以下的天數共有_________天。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能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規定了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2.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知識回顧和理解

通過對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具有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別表示它們.

[問題1]:“零”為什么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呢?

學生思考討論,借助舉例說明.

參考例子:用正數、負數和零表示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和零度.

思考 “0”在實際問題中有什么意義?

歸納 “0”在實際問題中不僅表示“沒有”的意思,它還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如:水位不升不降時的水位變化,記作:0 m.

[問題2]:引入負數后,數按照“具有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來分,可以分成幾類?分別是什么?

(二)深化理解,解決問題

[問題3]:(課本P3例題)

【例1】(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 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例2】(2)某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這一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解后語: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寫出體重的增長值和進出口的增長率就暗示著用正數來表示增長的量.類似的還有水位上升、收入上漲等等.我們要在解決問題時注意體會這些指明方向的量,正確地用正負數表示它們.

鞏固練習

1.通過例題(2)提醒學生審題時要注意要求,題中求的是增長率,不是增長值.

2.讓學生再舉出一些常見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1990~1995年下列國家年平均森林面積(單位:千米2)的變化情況是:

中國減少866,印度增長72,

韓國減少130,新西蘭增長434,

泰國減少3247, 孟加拉減少88.

(1)用正數和負數表示這六國1990~1995年平均森林面積的增長量;

(2)如何表示森林面積減少量,所得結果與增長量有什么關系?

(3)哪個國家森林面積減少最多?

(4)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

閱讀與思考

(課本P6)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問題:1.直徑為30.032 mm和直徑為29.97 mm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還有哪些事件可以用正負數表示允許誤差嗎?請舉例.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甲冷庫的溫度是-12℃,乙冷庫的溫度比甲冷庫低5 ℃,則乙冷庫的溫度是    .

2.一種零件的內徑尺寸在圖紙上是9±0.05(單位:mm),表示這種零件的標準尺寸是9 mm,加工要求不超過標準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標準尺寸多少?

3.摩托車廠本周計劃每天生產250輛摩托車,由于工人實行輪休,每天上班的人數不一定相等,實際每天生產量(與計劃量相比)的增減值如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增減 -5 +7 -3 +4

根據上面的記錄,問:哪幾天生產的摩托車比計劃量多?星期幾生產的摩托車最多,是多少輛?星期幾生產的摩托車最少,是多少輛?

類比例題,要求學生注意書寫格式,體會正負數的應用.

(四)課時小結(師生共同完成)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5

初一上冊數學教案,歡迎各位老師和學生參考!

學習目標:1、理解有理數的絕對值和相反數的意義。

2、會求已知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

3、會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4、經歷將實際問題數學化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學習重點:1.會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2.會求已知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

學習難點:理解有理數的絕對值和相反數的意義。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

根據絕對值與相反數的意義填空:

1、

2、

-5的相反數是______,-10.5的相反數是______,的&39;相反數是______;

3、0=______,0的相反數是______。

二、探索感悟

1、議一議

(1)任意說出一個數,說出它的絕對值、它的相反數。

(2)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本身或它的相反數有什么關系?

2、想一想

(1)2與3哪個大?這兩個數的絕對值哪個大?

(2)-1與-4哪個大?這兩個數的絕對值哪個大?

(3)任意寫出兩個負數,并說出這兩個負數哪個大?他們的絕對值哪個大?

(4)兩個有理數的大小與這兩個數的絕對值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三.例題精講

例1.求下列各數的絕對值:

+9,-16,-0.2,0.

求一個數的絕對值,首先要分清這個數是正數、負數還是0,然后才能正確地寫出它的絕對值。

議一議:(1)兩個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那個數一定大嗎?

(2)數軸上的點的大小是如何排列的?

例2比較-10.12與-5.2的大小。

例3.求6、-6、14、-14的絕對值。

小節與思考:

這節課你有何收獲?

四.練習

1.填空:

⑴的符號是,絕對值是;

⑵10.5的符號是,絕對值是

⑶符號是+號,絕對值是的數是

⑷符號是-號,絕對值是9的數是;

⑸符號是-號,絕對值是0.37的數是.

2.正式足球比賽時所用足球的質量有嚴格的規定,下表是6個足球的質量檢測結果(用正數記超過規定質量的克數,用負數記不足規定質量的克數).

請指出哪個足球質量最好,為什么?

第1個第2個第3個第4個第5個第6個

-25-10+20+30+15-40

3.比較下面有理數的大小

(1)-0.7與-1.7(2)(3)(4)-5與0

五、布置作業:

P25習題2.35

家庭作業:《評價手冊》《補充習題》

六、學后記/教后記

這篇初一上冊數學教案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6

教學目標

在了解同底數冪乘法意義的基礎上掌握法則,會進行同底數冪的乘法基本運算。

在推導法則的過程中,培養觀察、概括與抽象的能力。

通過對具體事例的觀察和分析,歸納、總結出同底數冪乘法的法則,培養學生歸納、總結,以及從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讓學生通過參與探索過程,培養合作、探索問題的能力,以及質疑、獨立思考的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

同底數冪相乘的法則的推理過程及運用

難點

同底數冪相乘的運算法則的推理過程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表示什么意義?(是乘方運算,表示10個2相乘;也可以用來表示運算的&39;結果)

2.下列四個式子①,②,③④中,運算結果是的有哪些?你能說明理由嗎?(學生通過討論,明確兩個冪只有當底數相同時才可以乘起來,同時初步感受計算的方法)

3.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米,若一年以秒計算,那么光走一年的路程是多少米呢?

學生列出式子。這個式子怎樣運算呢?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弄清楚兩個同底數冪相乘的一般方法,下面我們就來探索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二、新課講解

探究新知

你能計算出嗎?

學生解答,教師板書

那么等于多少呢?更一般的,等于多少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你發現運算的方法了嗎?

師生共同概括歸納出同底數冪乘法的法則:

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用公式表示是:(、n都是正整數)

動腦筋

當3個或三個以上的同底數冪相乘時,怎樣用公式表示運算的結果呢?

學生思考并討論解答,最后教師總結:(,n,p都是正整數)

三、典例剖析

例1計算:(1);(2)

分析:直接運用公式計算,教師板書計算過程,強調初學時要注意弄清楚計算的步驟。

例2計算:(1);(2)

讓學生獨立完成。這題意在進一步訓練運用法則進行計算,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會用法則進行計算,點評時要強調對法則的運用。

例3計算:(1);(2)

學生解答并討論,教師注意拓展學生對法則的運用,培養符號演算的能力,指出公式中的底數可以是具體的數,也可以是字母或式子表示的數,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四、課堂練習

基礎訓練:

1.計算:

(1);(2);(3);(4)

2.計算:

(1);(2);(3);(4)

(學生解答各題,教師組織學生互相批改,對學生出錯比較多的地方做講解和變式訓練)

提高訓練

3.計算;(2)

4.制作拉面需將長條形面團摔勻拉伸后對折,并不斷重復若干次這組動作.隨著不斷地對折,面條根數不斷增加.若一碗面約有64根面條,則面團需要對折多少次?若一個拉面店一天能賣出2048碗拉面,用底數為2的冪表示拉面的總根數。

(用以提升學生運算的靈活性,提高學習興趣。)

五、小結

師生互相交流總結本節課上應該掌握的同底數冪的乘法的特征,教師對課堂上學生掌握不夠牢固的知識進行辨析、強調與補充,學生也可以談一談個人的學習感受。(如:對法則的理解,解決了什么問題,體會從特殊到一般探索規律的數學思想等等)

六、布置作業

教材P40第1題,P41第12題

初一數學教案精簡篇17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單項式及單項式系數、次數的概念.

2.會準確迅速地確定一個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

3.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4.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單項式及單項式的系數、次數的概念,并會準確迅速地確定一個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難點:單項式概念的建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列代數式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新課程標準所賦予的任務.讓學生列代數式不僅復習前面的知識,更是為下面給出單項式埋下伏筆,同時使學生受到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請學生說出所列代數式的意義.

3、請學生觀察所列代數式包含哪些運算,有何共同運算特征.

由小組討論后,經小組推薦人員回答,教師適當點撥.

(充分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描述,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可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和探究欲,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二、講授新課:

1.單項式:

通過特征的描述,引導學生概括單項式的概念,從而引入課題:單項式,并歸納得出單項式的概念:由數與字母的乘積組成的代數式稱為單項式.然后教師補充,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如a,5.

2.練習:判斷下列各代數式哪些是單項式?

(1);(2)abc;(3)b2;(4)-5ab2;(5)y;(6)-xy2;(7)-5.

(加強學生對不同形式的單項式的直觀認識,同時利用練習中的單項式轉入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的教學)

3.單項式系數和次數:

直接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單項式結構,總結出單項式是由數字因數和字母因數兩部分組成的.以

四個單項式a2h,2πr,abc,-m為例,讓學生說出它們的數字因數是什么,從而引入單項式系數的概念并板書,接著讓學生說出以上幾個單項式的字母因數是什么,各字母指數分別是多少,從而引入單項式次數的概念.

單項式的系數: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叫做這個單項式的系數.

單項式的&39;次數: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

4.例題:

例1:判斷下列各代數式是否是單項式.如不是,請說明理由;如是,請指出它的系數和次數.①x+1;②;③πr2;④-a2b

答:①不是,因為原代數式中出現了加法運算;

②不是,因為原代數式是1與x的商;

③是,它的系數是π,次數是2;

④是,它的系數是-,次數是3.

例2:下面各題的判斷是否正確?

①-7xy2的系數是7;②-x2y3與x3沒有系數;③-ab3c2的次數是0+3+2;

④-a3的系數是-1;⑤-32x2y3的次數是7;⑥πr2h的系數是.

答:①錯,應是?7;②錯;?x2y3系數為?1,x3系數為1;③錯,次數應該是1+3+2;④正確;⑤錯,次數為2+3=5;⑥正確

強調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圓周率π是常數;

②當一個單項式的系數是1或-1時,“1”通常省略不寫,如x2,-a2b等;

③單項式次數只與字母指數有關.

5.游戲:

規則:一個小組學生說出一個單項式,然后指定另一個小組的學生回答他的系數和次數;然后交換,看兩小組哪一組回答得快而準.

(學生自行編題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改變一味由教師出題的形式,且由編題學生指定某位同學回答,可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活躍,使學生能夠透徹理解知識,同時培養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

三、課堂小結:

①單項式及單項式的系數、次數.

②根據教學過程反饋的信息對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小結.

③通過判斷一個單項式的系數、次數,培養學生理解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已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教學后記:

本節課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課,它是進一步學習多項式的基礎,因此對單項式有關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將直接影響到后續學習.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要加強直觀性,即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知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認識概念,同時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單項式結構時,借助反例練習,抓住概念易混淆處和判斷易出錯處,強化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單項式系數、次數,為進一步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針對七年級學生學習熱情高,但觀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較弱的特點,教學時將以啟發為主,同時輔之以討論、練習、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并逐步培養起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同類項打下堅實的基礎.

705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消防泵-XBD单级卧式/立式消防泵-上海塑泉泵阀(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璟文空运首页_一级航空货运代理公司_机场快递当日达 | 煤棒机_增碳剂颗粒机_活性炭颗粒机_木炭粉成型机-巩义市老城振华机械厂 | 哈尔滨治「失眠/抑郁/焦虑症/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排行榜-京科脑康免费咨询 一对一诊疗 | 湖南专升本-湖南省专升本报名-湖南统招专升本考试网 | 不锈钢/气体/液体玻璃转子流量计(防腐,选型,规格)-常州天晟热工仪表有限公司【官网】 | 泰来华顿液氮罐,美国MVE液氮罐,自增压液氮罐,定制液氮生物容器,进口杜瓦瓶-上海京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氯化铝铁生产厂家多少钱一吨-聚丙烯酰胺价格_河南浩博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IHDW_TOSOKU_NEMICON_EHDW系列电子手轮,HC1系列电子手轮-上海莆林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锥形螺带干燥机(新型耙式干燥机)百科-常州丰能干燥工程 | 温控器生产厂家-提供温度开关/热保护器定制与批发-惠州市华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高低温试验箱-模拟高低温试验箱订制-北京普桑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老城街小面官网_正宗重庆小面加盟技术培训_特色面馆加盟|牛肉拉面|招商加盟代理费用多少钱 | 青岛侦探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劝退小三_青岛调查出轨取证公司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探真调查事务所 | 天津次氯酸钠酸钙溶液-天津氢氧化钠厂家-天津市辅仁化工有限公司 | 防水套管厂家_刚性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不锈钢防水套管-郑州中泰管道 | 房在线-免费房产管理系统软件-二手房中介房屋房源管理系统软件 | 【灵硕展览集团】展台展会设计_展览会展台搭建_展览展示设计一站式服务公司 | 不锈钢闸阀_球阀_蝶阀_止回阀_调节阀_截止阀-可拉伐阀门(上海)有限公司 | 葡萄酒灌装机-食用油灌装机-液体肥灌装设备厂家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登车桥动力单元-非标液压泵站-非标液压系统-深圳市三好科技有限公司 | 等离子空气净化器_医用空气消毒机_空气净化消毒机_中央家用新风系统厂家_利安达官网 | 电伴热系统施工_仪表电伴热保温箱厂家_沃安电伴热管缆工业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 至顶网| 合肥宠物店装修_合肥宠物美容院装修_合肥宠物医院设计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上海璟文空运首页_一级航空货运代理公司_机场快递当日达 | 美国PARKER齿轮泵,美国PARKER柱塞泵,美国PARKER叶片泵,美国PARKER电磁阀,美国PARKER比例阀-上海维特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二部 | 长沙中央空调维修,中央空调清洗维保,空气能热水工程,价格,公司就找维小保-湖南维小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阿尔法-MDR2000无转子硫化仪-STM566 SATRA拉力试验机-青岛阿尔法仪器有限公司 | 证券新闻,热播美式保罗1984第二部_腾讯1080p-仁爱影院 | 乐考网-银行从业_基金从业资格考试_初级/中级会计报名时间_中级经济师 | 石栏杆_青石栏杆_汉白玉栏杆_花岗岩栏杆 - 【石雕之乡】点石石雕石材厂 | 螺杆真空泵_耐腐蚀螺杆真空泵_水环真空泵_真空机组_烟台真空泵-烟台斯凯威真空 | 全自动过滤器_反冲洗过滤器_自清洗过滤器_量子除垢环_量子环除垢_量子除垢 - 安士睿(北京)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药品/药物稳定性试验考察箱-埃里森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工业机械三维动画制作 环保设备原理三维演示动画 自动化装配产线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南京燃动数字 聚合氯化铝_喷雾聚氯化铝_聚合氯化铝铁厂家_郑州亿升化工有限公司 | 二维运动混料机,加热型混料机,干粉混料机-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 | 铁艺,仿竹,竹节,护栏,围栏,篱笆,栅栏,栏杆,护栏网,网围栏,厂家 - 河北稳重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太阳能路灯厂家-庭院灯生产厂家-济南晟启灯饰有限公司 | 喷码机,激光喷码打码机,鸡蛋打码机,手持打码机,自动喷码机,一物一码防伪溯源-恒欣瑞达有限公司 | 长沙网站建设制作「网站优化推广」-网页设计公司-速马科技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