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科學公開課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小學科學的學習要以探究活動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年級科學公開課教案設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科學公開課教案設計1
動物的感官
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
能舉例說出動物可以通過眼、耳、鼻等感知環境。
二、科學探究
1、能利用感官觀察動物的特征。
2、能簡要描述探究過程、陳述結論,并與同學討論與交流。
3、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與評價。
三、科學態度
1、能對動物的感官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能如實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3、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進行合作學習。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1、了解動物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
2、在認識動物,利用動物資源的時候,一定要愛護動物,保護動物資源的繁盛,讓動物與人類和諧相處。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當地常見的小動物
2、有關的視頻。
二、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播放導盲犬送盲人回家的視頻。提出問題,導盲犬為什么能找到家?
二、探究與發現
1、制訂計劃。觀察時應注意什么?
2、搜集證據
3、處理信息
4、表達交流。
三、應用與拓展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動物可以用眼睛感知環境,不同的動物眼睛的位置一樣嗎?
2、可以采用分組討論,全班交流的方式。
3、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猩猩與老虎的眼睛長在臉的正前方,孔雀和松鼠的眼睛長在臉的兩側,為什么會這樣呢?猩猩是為了跳樹,松鼠是為了逃避捕食。
一年級科學公開課教案設計2
認識物體
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
1、能說出物體的基本特征。
2、能比較出物體在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方面的不同。
二、科學探究
1、能用簡單的詞語描述物體的外部特征。
2、能觀察、比較物體的不同。
3、能簡要描述探究過程、陳述結論,并與同學們討論與交流。
4、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與評價。
三、科學態度
1、能對常見的物體的觀察表現出探究興趣。
2、能如實描述觀察的物體。
3、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和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進行合作學習。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基于對物體外部特征的初步認識,了解物體的不同特征對人類有不同的用途。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鉛筆盒、作業本、詞典、橡皮、鉛筆、乒乓球、網球、海綿、木棒等物體。
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出示準備的材料,讓學生說說這些物品是什么?建立簡單的物體的概念。
2、提出要探究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這些物體有什么不同呢?”
二、探究與發現
活動:觀察物體
1、明確任務。觀察前要有明確目的,這樣觀察時就有了針對性,能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今天我們先從外部形態上找找它們的不同。
2、掌握方法比較的方法
與學生交流,你想怎么觀察,觀察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3、觀察比較。
4、匯報交流
5、得出結論。物體在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很多方面不同。
6、反思評價。
三、應用與拓展
1、說說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比較其他物體。
一年級科學公開課教案設計3
炎熱的夏天
教學目標:
1、了解夏季的氣候特征及人們的衣著。
2、知道生活中防暑降溫的方法及衛生常識。
教學重點:
1、知道夏天熱了,要多喝水、勤洗澡,注意個人衛生。
2、能夠知道幾種避暑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不怕熱,堅持參加體育鍛煉并且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設備、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活動:
1、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夏天)小朋友們喜歡夏天嗎?(喜歡)
2、前幾天我們在公園園里看到了大樹、小草有什么變化?
3、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看到的事情。
(二)、播放課件,欣賞圖片
1、夏天來了。哪些小動物出現了?
2、河里有什么花?
3、看看我們的穿著,有什么變化嗎?夏天的衣服有什么特點?請小朋友們帶著老師的問題看一段錄像。
4、師:誰來說說,夏天的衣服怎么樣?
生:很漂亮,很薄,有裙子、短褲……
5、師設疑請幼兒討論并說出理由。
師:我今天身上穿的長袖衣服是不是夏天衣服?
學生自由回答。
師:我這件衣服雖然是長袖的,但是它很薄,穿在身上也很涼爽的,也是夏天衣服。
6、教師小結:
夏季的衣服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都是薄薄的、輕輕的,穿在身上很涼爽的,也很漂亮的。
7、與學生一起進行總結(可以用小朋友的語言來創編)
——夏天到了、天氣熱了
——蟬兒叫了了、荷花開了
——小朋友們換上了薄衣裳
延伸教學:
引導幼兒到戶外、在家里也尋找夏天還有哪些變化,(如吃冷飲、開空調)感受大自然的變化。
一年級科學公開課教案設計4
玩彩泥
教學目標:
1.彩泥制作學會揉、壓、搓等技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
2.能隨意取橡皮泥,通過分泥、團圓、壓扁、擠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樣式的花朵形狀。
3.通過學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激發學生愛護植物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彩泥、硬紙板、彩泥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讓我們一起拍拍小手吧!
2、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圓圓,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嗎?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彩泥變變變》
①揉一揉:彩泥變成湯圓
②壓一壓:湯圓變大餅,比一比誰的餅大。
③搓一搓:湯圓變面條,比一比誰的面條長。
讓幼兒自己變一變,說一說變成了什么。
2、同學們,彩泥好玩嗎?今天是圓圓的生日,圓圓有一個生日愿望?
圓圓:我最喜歡夏天五顏六色的花朵,可是現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開是美麗花朵,
你們能幫我實現生日愿望嗎?
3、老師邊播放課件邊動手演示花朵的制作過程。
講解彩泥花朵的制作的過程:
制作一個黃色的小球,五個紅色的小球,兩個綠色的小球和綠色的長條。按照順序粘在白紙板上。
師:讓我們一起用彩泥做出漂亮的花朵,幫小彩泥實現愿望把!
4、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結束部分:
1、讓大家和老師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
2、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
一年級科學公開課教案設計5
把它們放到水里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能夠通過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發現事實,做出判斷。并用文字或圖表等手段記錄和描述所觀察到的科學現象。
2.知識與技能:意識到通過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認識物體的更多性質。認識固體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現象,意識到固體在水中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輕重決定的。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愿意合作與交流,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感受猜測和假設的重要性,懂得通過實驗觀察獲得事實,根據事實作出的判斷才是科學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固體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的現象。
難點:意識到固體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輕重決定的,而是由材料、形狀所決定的。
教學準備:沙子、小蘇打、勺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故事導入:
1、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故事,請看:三個小伙伴在森林里玩皮球,小兔子一使勁,把皮球踢進了一個深深的樹洞,于是三個小伙伴開始想辦法,小猴看到附近有一條小河,于是他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你知道他們想到了什么辦法嗎?
學生討論:他們把水倒進樹洞,皮球飄上來了。
2、同學們真聰明,和小伙伴們想到一塊去了,于是他們抬來了水,把水倒進樹洞,皮球就浮上來了。小伙伴們又開心的玩了起來。
3、大家都是利用了皮球能在水里浮起來這一知識,幫小動物們解決了這個問題,皮球是固體,那是不是所有的固體放到水里都能浮起來呢?
4、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把物體放到水里,看看是溶解在水里,還是浮在水面上。
二、探究
(一)預測物體在水里的情況。
1、認識材料。
老師給每一個小組都準備許多好玩的物體,快看一看都有什么?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2、學生匯報。(沙子、小蘇打、食用油)
3、猜一猜。把他們放到水里,會有什么現象?
生討論:(有的沉、有的浮、有的不見了。)
4、學生匯報本組的猜想。
(二)探究物體在水里的沉浮情況。
1、談話: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就讓我們親自動手試一試,用實驗來驗證吧。你們準備怎樣做這個實驗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嗎?
2、學生匯報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三)師小結:有些物質在水里容易溶解,有些物質在水里很難溶解。
三、拓展活動:
1、飲料可以沖著喝,知道為什么嗎?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