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年級上冊科學課教案
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啟蒙課程。上好科學課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2021一年級上冊科學課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一年級上冊科學課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一些秋季的天氣現象;
過程與方法:了解一些在秋季成熟的果實;了解一些動物在秋季的活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觀察發現身邊和秋天相關的現象。
教學重點:認識一些秋季的天氣現象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發現身邊和秋天相關的現象。
教學用具:PPT課件
一、任務驅動,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季嗎?
生:春、夏、秋、冬
師:展示圖1生活情境:秋風吹走了波波的帽子,吹落了樹上的黃葉。琪琪撿起地上的落葉說:“怎么滿地落葉呢?”彬彬說:“是秋天來了吧?”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秋天吧!
問:秋天來了會有哪些變化呢?
生:天氣變冷了...風變大了...樹葉黃了...
師小結:是的,同學們通過觀察會發現秋天有一些直觀而容易發現的變化,例如:天氣變涼、樹葉變黃、落葉、風變大等等。秋天在夏天之后,有一些比較直觀的感受是氣溫的下降。另外,由于氣溫變化及其他原因,很多多年生植物的葉子會漸漸變黃、枯萎、凋落,只留下枝干度過冬天。
二、活動指引,學習新知
活動1秋天來了
師:展示圖2
秋風送爽,天氣轉涼。你能從哪些現象感受到秋天的到來?
請同學們從氣溫、雨、風等方面來說說秋天的變化吧!
生:舉手回答?!扒锾斓臍鉁刈兝淞恕薄坝甓嗔恕薄帮L變大了”…
師小結:是的。相對其他季節,秋季明顯感覺到氣溫的下降,而秋季氣溫下降往往是伴隨著秋風而來,所謂“一場秋風一場涼,一場秋雨一場寒”。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呢!因為這些秋風是從北方南下進入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所以比較清涼,風向穩定,風力有時會比較大。
我們看到書上小女孩手持風車的圖片就是提示我們秋風的特點,秋風來了。
活動2秋天的動物和植物
師:展示圖3
秋天,很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動物的活動是否也發生了變化?
我們看到圖中背景包括了秋天的樹木、小草的葉子變黃了、大雁南飛以及收割機在收割莊稼。插圖分別是什么呢?
生:有向日葵、柿子、螞蟻、松鼠。
師:對的,那是一些秋天的果實和動物在儲備過冬的食物。請問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果實是在秋天成熟的呢?
生:橘子…蘋果…橙…
師小結:很多植物的果實是在秋天成熟的。例如:柿子、蘋果、海棠、山楂、石榴、梨、核桃等。也有很多農作物的果實同樣也是在秋天成熟的,例如:水稻、棉花、大豆等。而動物在秋季的變化主要有換毛、遷徙、儲備食物等。
三、游戲互動,興趣激發
組織學生去校園里找找秋天的跡象。比如觀察一下秋風的風向及風力大小。
2021一年級上冊科學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鉛筆和彩筆,并學習使用它們。
2、教育學生不亂涂亂畫,愛護畫筆、畫紙、保持畫面的干凈整潔。
教學重點:認識鉛筆和彩筆。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良好的繪畫習慣。
教學準備:2B、HB、H類型的鉛筆,彩筆、蠟筆、彩色鉛
筆和紙張。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學生坐端正,師生相互問好。
2、教師談話,引出課題。
3、介紹2B、HB、H等類型的鉛筆。
4、指導學生用不同類型的鉛筆涂一涂,再用橡皮擦一擦仔細觀察筆跡,說說自己的所見所思。
5、引導學生說出不同,教師相機進行歸納。
二、基本部分
1、讓學生在《活動手冊》上用不同類型的鉛筆寫字,再比較它們的筆跡,加深鞏固。
2、介紹彩筆、蠟筆和彩色鉛筆
3、出示三幅分別用彩筆、蠟筆和彩色鉛筆所畫的同一內容的畫,讓學生觀察。
4、學生交流所觀察的想法,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從深淺、粗細、色彩等方面來交流。
5、指導學生認識不同顏色和平時在生活中各種事物的顏色。
6、讓學生拿出所準備的紙張,用不同的彩筆涂顏色,觀察繪畫效果有什么不同。
7、教育學生愛護彩筆,愛護桌面,不在桌面上亂畫,不撕紙張。
三、教師歸納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各種類型的鉛筆,并體會到水彩筆、蠟筆和彩色鉛筆在繪畫效果上的不同。
四、布置作業:
和爸爸媽媽一起挑一件廢舊物品,選用合適的筆在上面一幅圖畫。
板書設計:
鉛筆 水彩筆、蠟筆、彩色鉛筆
2B、HB、H粗→細
色彩
深→淺
2021一年級上冊科學課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了解不同材質的塑料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建立各種塑料袋、瓶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聯。認識塑料瓶底的安全標識。
(2)科學探究
經歷觀察、比較對不同的塑料的過程,訓練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
(3)科學態度,STSE
能意識到塑料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樹立安全、健康的生活意識。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不同的塑料袋、塑料瓶子,放大鏡學生自帶品:在生活中搜集不同的塑料制品。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依次出示教材中的7種塑料制品。
塑料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材料。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塑料。
(二)新課學習
1.比較不同的塑料
(1)比較不同功能的塑料袋首先出示四種不同的塑料袋。
接著提問:這些塑料袋有哪些不同?(透明度、韌性、軟硬、透水性??)可用什么方法比較?不同的特性的塑料袋適合干什么?
然后學生分組討論觀察計劃,交流之后予以完善,并展開對比觀察活動。最后進行實驗匯報和總結。
(2)比較不同功能的塑料瓶
首先出示3種不同的塑料瓶(分別與指南車信箱中的3種安全標識相對應)。
接著提問:這些塑料瓶有哪些不同?可用什么方法比較?不同的特性的塑料瓶適合干什么?
然后學生分組討論觀察計劃,交流之后予以完善,并展開對比觀察活動。
最后進行實驗匯報和總結。
(3)認識塑料瓶安全標識
出示與指南車信箱中的3種安全標識相對應的塑料瓶圖片講述安全標識的用意
2.調查家中塑料瓶的作用是否安全
(1)明確調查目的
(2)選用恰當的調查方法
(3)做好調查記錄
(4)分析,得出調查結論。
(5)做好安全宣傳。
(三)整理材料,下課。
2021一年級上冊科學課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了解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物理特性。認識不同紙。
2.科學探究
經歷觀察和簡單的對比實驗的全過程,訓練觀察、比較、描述、設計、操作等方法技能。初步了解控制變量和不變量的方法。
3.科學態度,STSE
培養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激發探究興趣,感受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
二、教學準備
每小組準備:四種紙(牛皮紙、復印紙、新聞紙、餐巾紙),裁成條,約10cm乘以2cm。放大鏡、鐵架臺、水槽、彩色墨水、膠條或夾子。
學生自帶物品:在生活中搜集不同的紙制品。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展示師生收集的紙制品(紙的多樣性及多種用途),引導學生提出可研究的問題。
(二)新課學習
1.比較不同的紙
(1)依次出示4種紙(牛皮紙、復印紙、新聞紙、餐巾紙)
(2)思考:這些紙有哪些不同?怎么比較它們的不同?
(3)指導:這些紙的顏色、厚薄、光滑度、軟硬度、韌性等都有不同,可用看、摸、揉、拉等方法比較它們的不同。
2.比較4種紙的吸水性
(1)猜想:餐巾紙、報紙、復印紙、牛皮紙的吸水性相同嗎?
(2)討論:怎么用實驗的方法進行對比?
(3)指導:每種紙的寬窄、長度、入水深度、入水時間等都要相同。不同的只是紙選了4種。這樣才好對比。
(4)分組討論,口述實驗計劃,組內交流。
(5)提供實驗計劃范例,指導完善本組計劃。
(6)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7)實驗匯報,得出結論。
(8)思考:根據它們吸水性的不同,分別適合用來制成什么物品?
3.選擇合適的紙做賀卡
(1)選擇自己喜歡的賀卡主題。
(2)搜索資料,或請教他人,學習制作方法。
(3)選擇合適的紙和制作工具。
(4)在教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制作賀卡
(5)展示、交流。
2021一年級上冊科學課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認識、辨認生活中的常見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2)科學探究
經歷觀察、比較、歸納、分類等方法了解到常見材料的相同與不同。學著使用材料概念圖,分類整理物品。
(3)科學態度,STSE
體驗到材料科學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進而意識到科學與技術、社會的關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組合的形式存在的。
二、教學準備
每小組準備:各種單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紙、抹布、鏡子等。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看看我們的身邊,課本是用紙印制的,衣服是用布做的,因此,紙是印制課本需要的材料,布是做衣服需要的材料。這節課,我們要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材料。
(二)新課學習
1.認識常見的材料
(1)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6種單一材料制成的物品
(2)思考:圖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什么材料可以制成什么物品?
(3)指導學生表達。
例如:吸管、礦泉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可以制成吸管,塑料可以制成礦泉水瓶。
(4)針對其余5種材料制成的物品,學生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表達。
(5)小結:塑料、金屬、紙、玻璃、木頭、布,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材料。
(6)出示更多由以上6種單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圖片。
(7)按照材料的不同,將各種物品分類。
(8)觀察比較這6種材料有什么不同(如光滑度、軟硬度、透明度等)。
(9)小結:同種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類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2.辨別材料
(1)分組尋找2-4個多種材料制成的物品。
(2)說一說:這個物品叫什么?它是用哪幾種材料制成的?
(3)想一想:同一個物品,不同部位為什么選用不同的材料?
(4)小結:同一個物品,不同部位選用不同的材料,是根據人們不同的需要,選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制成的。
(三)整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