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科學公開課教案
小學科學是一門釋放學生大腦、雙手、眼睛、嘴巴的課程。在起始階段,教師一定要通過各種有效的課堂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年級上冊科學公開課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上冊科學公開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彩泥制作學會揉、壓、搓等技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
2.能隨意取橡皮泥,通過分泥、團圓、壓扁、擠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樣式的花朵形狀。
3.通過學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激發學生愛護植物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彩泥、硬紙板、彩泥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讓我們一起拍拍小手吧!
2、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圓圓,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嗎?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彩泥變變變》
①揉一揉:彩泥變成湯圓
②壓一壓:湯圓變大餅,比一比誰的餅大。
③搓一搓:湯圓變面條,比一比誰的面條長。
讓幼兒自己變一變,說一說變成了什么。
2、同學們,彩泥好玩嗎?今天是圓圓的生日,圓圓有一個生日愿望?
圓圓:我最喜歡夏天五顏六色的花朵,可是現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開是美麗花朵,
你們能幫我實現生日愿望嗎?
3、老師邊播放課件邊動手演示花朵的制作過程。
講解彩泥花朵的制作的過程:
制作一個黃色的小球,五個紅色的小球,兩個綠色的小球和綠色的長條。按照順序粘在白紙板上。
師:讓我們一起用彩泥做出漂亮的花朵,幫小彩泥實現愿望把!
4、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結束部分:
1、讓大家和老師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
2、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
一年級上冊科學公開課教案2
教學目標:認識水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
教學準備:水、燒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狀的其他容器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課件有關水的圖片?學生觀看。
2、談話:我們生活、生產都離不開水,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水。
二、認識水
(1)、你們知道哪些水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回答。
(2)、你聞一聞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味道?嘗一嘗什么味道?
板書:無色、無味、透明、易流動
(3)、出示白醋、清水、橙汁、白糖水,讓學生分辨出來。
方法指導:一看二聞三嘗
(4)、出示書中插圖。小明不知道水是什么形狀?我們來幫幫小明好嗎?學生說水倒入桌上容器的形狀。
(5)實驗證明水倒入容器后的形狀。
(老師演示將水倒進不同容器中,學生觀察水的形狀。)
三、拓展活動:說說自然界中哪里有水,學生互相交流,師小結。
一年級上冊科學公開課教案3
教學目標
認識眼睛和耳朵,以及它們的作用。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材料準備
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教學建議:
在進行聲音的游戲的時候,盡量選擇周圍相對比較安靜的環境中進行。
教學過程
一、現在請同學們安靜。現在仔細聽一聽,聽見什么聲音了嗎?那么現在請你們把耳朵捂住,還能聽見嗎?聽得清楚嗎?
二、聽聲辯音比賽
(1)請學生聆聽幾種樂器的聲音,并嘗試記住這些聲音的特點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聽到了哪些樂器的聲音?它們都有什么特點呢?(配合幼兒回答演奏樂器,引導幼兒回憶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讓學生在戴著眼罩的情況下,辨別幾種樂器的聲音
教師:這邊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老師演示樂器,這邊的學生當評委。(將學生分成兩組,第二輪輪換進行,讓學生辨認樂器的聲音)
教師:老師請出一個小朋友來演奏樂器,讓戴著眼罩的小朋友猜測是哪種樂器的聲音,好不好?(引導幼兒探究聲音的興趣,體驗耳朵的重要性。)
三、評估
1.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是否參與了耳朵的游戲。
四、延伸
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一個“盲人摸物”的游戲。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輪流來體驗閉著眼睛摸東西的感覺。
一年級上冊科學公開課教案4
教學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研究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和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研究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和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教學準備:不同顏色的小動物玩具,圖片等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初步感悟
1、師:我們在這么美的大自然中,親近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秘密。同學們的心情怎么樣?
2、組織學生交流。
二、課中體驗,深化感悟
1、師:老師這兒有幾樣物品,你能提出小問號嗎?
師出示:黃色、紅色、綠色的玩具、小車等。誰來提問?學生自由提問(只要學生能夠根據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問題即可,不管問題有沒有答案,問題是否科學,都可以。)
2、師:是啊,小車為什么能跑,青蛙為何能跳,這一個個美麗的小問號是多么有趣啊!我們來說說聽聽。學生各抒己見。
3、師:我們可以自愿組合成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生分組,選好組長)
4、全班匯報:
5、看課本第五頁的圖畫,你有哪些“小問號”?
(1)彩虹是怎樣形成的,有哪幾種顏色?
(2)鳥類是怎樣繁殖的?......
(3)全班匯報,共同揭秘。對于可以解決的問題,老師可以積極發動學生,師生一起解決。
三、拓展活動(課后作業)
在課后進行觀察,把自己的“小問號“記錄下來,我們下一節課討論。
一年級上冊科學公開課教案5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增強對嚴寒中堅守工作崗位的人們的尊敬和熱愛。
2、行為與習慣:寒冷的冬天里,會保暖御寒,增進身體健康,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冬天的氣候特征和有關的自然現象,掌握御寒保暖的方法。
2、難點。增強對嚴寒中堅守工作崗位的人們的尊敬和熱愛。
教學準備:
教師收集冬季來臨,天氣冷了的信息,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內容包括各地冬天的景色、兒歌等。
教學過程:
一、冬天到了
1、激情導入,揭題。
同學們,最近一段時間,我們觀察了天氣的變化。我們發現氣溫越來越低,看來,冬天向我們走來了。(引出課題《寒冷的冬天》)
2、感受冬天大自然的特點
(1)、冬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到冬的世界里去探尋一下吧。
(2)、同學們課前老師布置大家觀察我們的生活,你又有哪些發現呢?
學生交流課前觀察到的冬天里動、植物的變化以及人們穿戴的變化。
教師小結:學唱兒歌《冬天到》
二、冬眠的動物
1.教師:講故事《冬眠的小動物》。除了故事里說到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動物是怎么過冬的。
2.討論:畫面中的小動物都是怎么過冬的,并按他們的過動冬方式放到到相應的位置。教師播放課件【討論】
3.討論:哪些動物是以冬眠為過冬方式的?除了這些動物之外,小朋友還知道哪些需要冬眠的動物?
三、冬天注意啥
1、學會保暖,防感冒
(1)、天氣很冷,我們應注意身體。怎樣使自己暖和起來防止感冒呢?讓學生一起歸納方法。(冬天外出時,搓搓手、跑跑步、活動一下身體,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身體就會變得暖和,出門要多穿衣服,戴手套、帽子、系圍巾穿棉鞋這樣可以保暖,用熱水袋,捂冰冷的手和腳很舒服。)
(2)、冬天,我們還應注意什么呢?(洗臉洗手后擦點護膚品,可以防止皮膚干燥開裂。使用取暖器或空調,讓房間溫度升高就不會冷了。)
(3)、模擬表演。
2、學唱兒歌P60頁《冬天到》
四、他們還在工作
(1)、天氣很冷,各種植物都枯萎了,連青蛙、蛇等動物都冬眠了,但是我們卻能吃到各種新鮮的蔬菜,是誰在寒冷的冬天里辛勤的勞作呢?
(2)、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人是不怕寒冷,堅持工作的?他們怎樣工作?
(3)、我們怎樣做一個不怕寒冷、勇敢堅強的小學生啊?說說你的打算。
五、小結。
(1)、同學們,通過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2)、希望同學們做一個不怕寒冷,意志堅強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