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公開課科學課堂教案
科學教學要多媒體教學與實驗相互結合起來,才能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才能提高實驗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優化小學科學教學。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年級公開課科學課堂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公開課科學課堂教案1
涼爽的秋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一些秋季的天氣現象;
過程與方法:了解一些在秋季成熟的果實;了解一些動物在秋季的活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觀察發現身邊和秋天相關的現象。
教學重點:認識一些秋季的天氣現象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發現身邊和秋天相關的現象。
教學用具:PPT課件
一、任務驅動,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季嗎?
生:春、夏、秋、冬
師:展示圖1生活情境:秋風吹走了波波的帽子,吹落了樹上的黃葉。琪琪撿起地上的落葉說:“怎么滿地落葉呢?”彬彬說:“是秋天來了吧?”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秋天吧!
問:秋天來了會有哪些變化呢?
生:天氣變冷了...風變大了...樹葉黃了...
師小結:是的,同學們通過觀察會發現秋天有一些直觀而容易發現的變化,例如:天氣變涼、樹葉變黃、落葉、風變大等等。秋天在夏天之后,有一些比較直觀的感受是氣溫的下降。另外,由于氣溫變化及其他原因,很多多年生植物的葉子會漸漸變黃、枯萎、凋落,只留下枝干度過冬天。
二、活動指引,學習新知
活動1秋天來了
師:展示圖2
秋風送爽,天氣轉涼。你能從哪些現象感受到秋天的到來?
請同學們從氣溫、雨、風等方面來說說秋天的變化吧!
生:舉手回答。“秋天的氣溫變冷了”“雨多了”“風變大了”…
師小結:是的。相對其他季節,秋季明顯感覺到氣溫的下降,而秋季氣溫下降往往是伴隨著秋風而來,所謂“一場秋風一場涼,一場秋雨一場寒”。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呢!因為這些秋風是從北方南下進入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所以比較清涼,風向穩定,風力有時會比較大。
我們看到書上小女孩手持風車的圖片就是提示我們秋風的特點,秋風來了。
活動2秋天的動物和植物
師:展示圖3
秋天,很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動物的活動是否也發生了變化?
我們看到圖中背景包括了秋天的樹木、小草的葉子變黃了、大雁南飛以及收割機在收割莊稼。插圖分別是什么呢?
生:有向日葵、柿子、螞蟻、松鼠。
師:對的,那是一些秋天的果實和動物在儲備過冬的食物。請問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果實是在秋天成熟的呢?
生:橘子…蘋果…橙…
師小結:很多植物的果實是在秋天成熟的。例如:柿子、蘋果、海棠、山楂、石榴、梨、核桃等。也有很多農作物的果實同樣也是在秋天成熟的,例如:水稻、棉花、大豆等。而動物在秋季的變化主要有換毛、遷徙、儲備食物等。
三、游戲互動,興趣激發
組織學生去校園里找找秋天的跡象。比如觀察一下秋風的風向及風力大小。
一年級公開課科學課堂教案2
觀察金魚
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
1、能說出金魚的特征:需要食物、會呼吸、能運動。
2、能說出金魚是怎樣吃食、呼吸和運動的。
二、科學探究
1、能利用感官或借助工具觀察金魚的特征。
2、能用語言描述觀察的結果。
3、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論,并與同學討論與交流。
4、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與評價。
三、科學態度
1、能對金魚的觀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能如實地講述觀察到的現象。
3、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并講述自己的觀點。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1、了解動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2、在認識動物、利用動物資源時,一定要愛護動物,保護動物資源,讓動物與人類和諧相處。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看視頻,魚缸、金魚。
二、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這節課給你們帶來了哪位動物朋友?看魚缸中的金魚。你們喜歡他們嗎?它們有什么特點?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觀察金魚吧。
二、探究與發現。
1、作出假設:“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動物需要食物,能運動、會呼吸,你覺得金魚有這方面的特點嗎?”思考
2、制訂計劃。你需要觀察什么?怎么觀察,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3、搜集證據。學生觀察金魚,找出證據。
喂魚,不要多喂。看視頻。金魚會呼吸。觀察時要保持安靜,不要打擾金魚。
4、處理信息。把觀察到的金魚特點及時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畫一畫,只要像就給予肯定。
5、表達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你觀察到什么,你認為金魚需要食物嗎?能運動嗎?會呼吸嗎?
6、得出結論:金魚需要食物,能運動,會呼吸。
三、應用與拓展
課下親自養金魚,有魚的就要多觀察,魚除了吃飯,呼吸,動物外還會做什么?
一年級公開課科學課堂教案3
天氣的影響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能列舉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們的生活影響實例。
2.科學探究
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氣對人們的活動方式的影響。查閱整理天氣對動植物的影響資料。
3.科學態度
激發學生關心天氣的興趣。
4.STSE
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意識到觀察和長期的記錄是有用的,有助于我們學習更多的關于天氣的知識。
二、教學準備
圖書資料、網絡和終端設備、資料卡。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我們知道了各種天氣現象,還要能列舉天氣變化對人們和動植物生活影響的例子。
(二)新課學習
1.了解天氣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觀察教材中的6幅圖
(2)說一說:每幅圖表示什么天氣?人們在干什么?還適合干什么?
(3)播放人們在不同天氣中從事不同活動的圖片資料(驗證學生所說,豐富學生認知)
(4)依次出示放風箏、冬季戶外運動會的場景圖。
(5)說一說:以上活動,在什么天氣進行比較好?
(6)小結
2.了解天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1)觀察教材中的4幅圖
(2)說一說:蝴蝶的行為有什么變化?蒲公英的形態有什么變化?它們的變化與天氣有關嗎?
(3)對照教材場景圖,教師講述蜜蜂與天氣的故事。
(4)提供學生查閱天氣對動植物影響的資料
(5)進一步交流
(6)小結
(三)整理,下課。
一年級公開課科學課堂教案4
身邊的植物
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
1、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
2、能說出草、樹等都是植物。
二、科學探究
1、初步感知科學探究需要制訂計劃。
2、能用語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3、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論,并與同學討論與交流。
4、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與評價。
三、科學態度
1、能對常見花草樹木的外部形態及用途表現出探究興趣。
2、能如實描述觀察到的植物。
3、能從多個角度認識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4、愿意傾聽、分享他人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要求進行合作學習。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1、了解植物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
2、在認識植物、利用植物的時候,一定要愛護植物,保護植物資源的繁盛。
教師準備
1、教師要提前進行實地考察,選擇校園內植物茂盛的場地,以便讓學生進行活動觀察。
2、除了課本以外的相關植物圖片與視頻。
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教師出示校園情境園。
這是我們的校園的一角,大家仔細觀察,看看你都發現了哪些植物?
“校園里還有哪些植物呢?我們一起去找找吧!”帶領學生走進校園,去尋找。
二、探究與發現
1、制訂計劃。老師引領,我們去哪里尋找呢,需要帶些什么呢,怎樣觀察呢?小組成員怎么分工呢,注意什么呢?大家一起商量。
準備好活動手冊,四人一組進行活動,活動方式是用感官或工具觀察。觀察時要注意安全。不了解的植物不要用手摸,以免劃傷自己,更不要隨便嘗。要愛護植物,不拔起植物,不采摘植物,不傷害植物。觀察中要記住自己找到的植物名稱。
2、搜集證據。活動發現什么問題,可以記下來,
3、處理信息,科學活動手冊第六頁給出了記錄表格,植物的名稱可以寫字,也可以貼畫,貼照片。然后打對勾。
4、表達與交流。觀察活動結束后,全班匯報交流和研討活動。
5、得出結論。我們身邊有許多植物,草、樹等都是植物。
6、反思評價。大家說一說,你表現怎么樣,也可以說一說別的同學怎么樣。
三、應用與拓展
同學們,我們身邊有這么多的植物,那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有哪些聯系呢?
大家先交流一下,然后全班交流。然后記錄到活動手冊中。
一年級公開課科學課堂教案5
我們來觀察
教學目標:
(1)知道并簡單的認識眼、耳、鼻、舌都是感覺器官。
(2)運用不同的感覺器官觀察身邊的物體。
(3)學會運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
(4)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常見物體的外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感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感覺器官的特征和作用。
教學難點:運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
教學準備:PPT、水果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1:我們的感覺器官
展示圖片資料,學生進行觀察
教師講解:這是一幅西紅柿的圖片,請大家仔細地看圖。
學生匯報: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質疑:你能發現圖中哪些西紅柿成熟了嗎?它們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發現的?(你是用身體的哪個器官發現的)
學生匯報
師展示眼睛的圖片資料并進行簡單的介紹
師引導學生說出西紅柿的味道,進而引出舌頭這個感覺器官
師展示舌頭的圖片資料并進行簡單的介紹
提醒學生注意:未知的物品不要隨意聞和嘗。
繼續展示圖片資料,與學生一起認識鼻子和耳朵的簡單特征
師小結:通過師生齊回答鞏固每個感覺器官的特征和作用。
活動2:觀察香瓜
教師引導提問:
師通過四個小組分別:眼睛、鼻子、耳朵和舌頭來觀察香瓜的外觀、氣味和味道特征
學生結合上面學會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香瓜的特征。
教學總結:
在觀察事物的時候,每個不同的感覺器官都用不同的作用。觀察是有目的的,觀察有多種方法和手段。再次強調,對于我們熟悉的、沒有任何危害性的物體,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否則將可能會對自身造成危害。
布置作業:
(1)和父母一起學習“皮膚”這個感覺器官的特征和作用
(2)和父母分享今天所學習的知識
板書:
我們來觀察
感覺器官有:眼睛
舌頭
鼻子
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