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語文教案 >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 金成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小編帶來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篇,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

【學情分析】

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對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

好的故事是孩子最珍貴的精神財富,是童年里最溫馨浪漫的陪伴,孩子是聽著故事甚至編著故事長大的。八年級的學生,閱讀了一定的文學作品,已經有了相當多的故事積累,甚至不滿足于看別人的故事,很有可能創作的種子正在他們心中萌芽。此時,教給學生編寫故事一些方法,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一定會極大激起他們寫作的熱情。

【設計意圖】

1.本單元的寫作是學寫故事,通過寫作訓練激發學生寫作故事的興趣和自信心。

2.發揮合理的想象和聯想,編出情節完整、內容豐富、人物形象鮮明的故事。

3.能夠在故事中巧妙設置波瀾,使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教學過程】

導入語:

20_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說: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文學獎。我獲獎后發生了很多精彩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堅信真理和正義是存在的。今后的歲月里,我將繼續講我的故事。”

我們都喜歡讀故事,可是寫好一個故事卻不是那么簡單。作家筆下的故事寫遍了人間萬象,記錄了世間的陰晴圓缺,描摹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常使我們如醉如癡、浮想聯翩,甚至讓許多人都有了當一個作家的夢想。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回寫故事的人吧!那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怎樣寫就的呢?

一、故事引路,感受波瀾。

故事一:蒲松齡《狼》(略)

故事二:《獵獅》

伊莉微娜的弟弟佛萊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獵。

不久,她在家里接獲弟弟的電報:“巴布獵獅身死。——佛萊特”。

伊莉微娜悲不自勝,回電給弟弟:“運其尸回家?!比瞧诤?,從非洲運來一個大包裹,里面是一個獅尸。她又趕發了一個電報:“獅收到。弟誤,請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電:“無誤,巴布在獅腹內?!鹑R特”。

故事三:《心田上的百合花》(略)

故事四:《紀曉嵐巧寫祝壽詩》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為母親做壽,請紀曉嵐即席做個祝壽詞助興。老紀也不推辭,當著滿堂賓客脫口而出:“這個婆娘不是人?!崩戏蛉艘宦犇樕笞儯鹾擦质謱擂?。老紀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頓時全場活躍、交口稱贊,老夫人也轉怒為喜。老紀接著高聲朗讀第三句:“生個兒子去做賊。”滿場賓客變成啞巴,歡悅變成難堪。老紀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獻母親。”大家立刻歡呼起來。

二、解析故事,探秘波瀾。

討論:

1.這四則故事精彩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得出結論:都有精彩的情節,故事中巧妙設置波瀾,可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引人入勝,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小結:它們的結構符合下面的公式:

故事=愿望+波瀾+結局

2.分析一下,它們分別有那些波瀾?填寫下面表格。

學生討論。

3.這些“波瀾”是如何設置的呢?

教師小結:

它們分別代表了四種方法:

①層層深入法。“遇狼”、“懼狼”、“御狼”三重波瀾層層深入,形勢愈來愈危急,愈來愈險惡,緊緊地揪住了讀者的心。

層層深入,關鍵在于制造愈來愈緊張的氣氛,然后在恰當的時候劇情陡然反轉,甚至轉危為安,反敗為勝。

②意外迭生法。巴布身死是一重意外,收到獅尸未收到巴布尸首又是一重意外,來電告知“巴布在獅腹內”則是第三重意外了,真是懸念迭起,意外叢生。

意外迭生,關鍵在于“巧”。所有的意外一一爆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起讀者對主人公命運、矛盾沖突的強烈關注,使其產生急切期待、欲知后事如何的急切心理,使文章情節跌宕多姿,波瀾起伏。

③制造障礙法。故事三中,百合“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是主觀障礙,雜草嘲笑、譏諷百合,蜂蝶鳥雀勸告百合是客觀障礙。百合花就在克服、戰勝這些障礙的過程中實現愿望,開出花朵了。

制造障礙,關鍵在于合理想象,使障礙的產生順乎理,使戰勝障礙的過程合乎情。

④巧設誤會法。首句“這個婆娘不是人?!笔侵圃斓谝淮握`會,眾人面面相覷時,他的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睂⒄`會解除;第三句:“生個兒子去做賊?!笔侵圃斓诙握`會,當滿座石化時,第四句“偷得仙桃獻母親?!痹俅谓獬苏`會。

制造誤會,關鍵在于“故意為之”。利用時間、地點、人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之間的誤解,使文章產生戲劇性的效果,為行文推波助瀾,使情節撲朔迷離,令讀者讀來饒有興趣。

三、課堂練筆,巧設波瀾。

1.文題展示:

我們熟悉的各種事物,都可能引發故事。比如眼睛、頭發、嘴巴,比如書包、校服、手機,又比如軍訓、旅游、社會實踐活動,等等。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戲劇性的故事。請以《_____的故事》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將標題補充完整。

2.確定一個主人公,為他設定一個愿望,再設計出幾重波瀾。

3.討論,交流:

生1:題目《青蛙看海的故事》

生2:題目《上學的故事》

生3,題目《梅的故事》

3.小結:編寫故事,其實是考查大家的構思能力和寫作能力。只要我們巧妙構思,一定能使有限的篇幅里“尺水風動波瀾起,一波三折妙趣生”,寫就精彩的故事。

四、故事展示,尺水興波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人物描寫、分析法,識記實詞,理解詩歌內容及主題,背誦默寫該詩。(重點)

2、過程與方法:

多讀自賞自解,感悟詩意詩人心。體會本詩敘事和抒情結合法。(重難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賣炭翁可憐遭遇,體會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難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創作背景:

唐德宗貞元末,宮中派宦官到民間市場強行買物,名為“宮市”,實為掠奪。

二、白居易:

(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繼杜甫之后又一位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人稱詩魔。著有《白氏長慶集》,其中《新樂府》最有名。

三、教學內容:

原文: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做什么用?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賤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著冰凍的車轍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的道路上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太監手里拿著文書,嘴里說是皇帝的命令,調轉車頭,吆喝著趕著牛朝皇宮走去。一車炭,一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舍不得(它),(卻也)沒辦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買炭的錢了。

注釋:

⑴賣炭翁:此篇是組詩《新樂府》中的第32首,題注云:“苦宮市也。”宮市,指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

向市場上去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唐德宗時用太監專管其事。

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

⑶煙火色:煙熏色的臉。此處突出賣炭翁的辛勞。

⑷蒼蒼:灰白色,形容鬢發花白。

⑸得:得到。何所營:做什么用。營,經營,這里指需求。

⑹可憐:使人憐憫。⑺愿:希望。

⑻曉:天亮。輾(niǎn):同“碾”,壓。轍:車輪滾過地面輾出的痕跡。

⑼困:困倦,疲乏。⑽市:長安有貿易專區,稱市,市周圍有墻有門。

⑾翩翩:輕快灑脫的情狀。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騎(jì):騎馬的人。

⑿黃衣使者白衫兒:黃衣使者,指皇宮內的太監。白衫兒,指太監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稱:說。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⒁回:調轉。叱:喝斥。牽向北:指牽向宮中。

⒂千余斤:不是實指,形容很多。

⒃驅:趕著走。將:語助詞。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夠。惜,舍。

⒄半匹紅綃一丈綾:唐代商務交易,絹帛等絲織品可以代貨幣使用。當時錢貴絹賤,半匹紗和一丈綾,比一車炭的價值相差很遠。這是官方用賤價強奪民財。

⒅系(jì):綁扎。這里是掛的意思。直:通“值”,指價格。

四、詩內容:

一段:描寫賣炭翁燒炭、運炭(賣炭)的艱辛及目的。

二段:描寫賣炭翁賣炭被宮使搶奪走。(賣炭遇宮使,炭被奪走。)

詩意:(這是一首敘事詩),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艱難,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治者掠奪人民財產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實,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詩色:1、人物描寫等畫面生動。

2、靈活運用襯托、反襯、對比手法。(難點)(需要細細回味)

用“一尺雪”、“碾冰轍”側面描述陪襯“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衣正單”正面描述。表現賣炭翁生活難上加難,可憐之狀著實令人同情。

用“心憂炭賤愿天寒”反襯“身上衣裳口中食,身上衣正單”,襯出了賣炭翁熾烈的希望之火,只有天寒,炭價才能可觀。

用“一車炭,千余斤”、“半匹紅綃一丈綾”的炭之多之重、價錢之少反襯“宮市”殘酷的掠奪本性。用“牛困人饑”和“翩翩兩騎”做外觀對比,突出勞動者與統治者境遇懸殊。

名句: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五、教學過程:

1、重視朗讀,可能條件下可在網上下載或直接使用朗讀課件作為教學欣賞。

2、學習書注,讀書必看注。

3、強調重點,考察教情學情的知識點。

比如:找出外貌描寫句子;找出心理描寫句子;找出動作描寫句子。

部署作業:

朗讀并默寫(重點名句),有能力的可以改編成一篇記敘文。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2

24唐詩二首

第1課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教學目標

1.誦讀并默寫本詩

2.結合詩人的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語言,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實,體會詩人的情懷

4.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培養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秀品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知道杜甫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一般人看來,這樣偉大的詩人生前一定過著非常舒適、安逸的生活,身居華屋,錦衣玉食??墒聦嵾h非如此。“文章憎命達”,無數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物。對詩人杜甫來說,更是這樣。他不僅沒有過上安穩的生活,甚至于飽受戰亂帶來的饑寒之苦,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這篇文章——《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他在這種情景下的真實寫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杜甫歷經盛衰離亂,飽受艱難困苦,他被稱為“詩圣”,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詩作被稱為“詩史”。他的詩多沉郁頓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等。

2.背景資料

759年歲末,杜甫一家輾轉流浪到了成都,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蓋了一所茅屋。兩年后的一個秋天,一場大風把茅草給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萬端,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不朽的詩篇。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唐由此由盛轉衰,這次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杜f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榛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于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睅缀醢ㄕ麄€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目標導學二:反復朗讀,整體把握詩歌體裁及內容

1.初讀詩歌,說說這首詩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從字數、音韻、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確:全詩篇幅較長,詩歌竟然長達二十四句;本詩為七言詩,以七言為主,也夾雜九言;本詩押韻,但是并不是一韻到底,韻腳換了很多個。

2.介紹歌行體。

3.已經確定了本首詩是歌行體,按照歌行體的敘事性特征,我們能否猜測本詩可能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為……所……”是一個被動句式。茅屋被風吹破,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詩可能寫了一件風卷茅草并由此產生的聯想的事。

4.細讀課文,初步感知詩歌的大意,并給每個自然段擬寫四字小標題,體會作者當時的復雜心情。

明確:(1)狂風屋破,茅草亂飛。(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嘆。(憤懣無奈)

(3)屋漏衾裂,徹夜難眠。(憂思不絕)

(4)愿現廣廈,大庇寒士。(憂國憂民)

總結: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完美地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目標導學三:品味語言,升華文章情感

第一段賞析:

1.在本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秋風的?寫出了秋風的哪些特點?

明確:作者用“怒號”一詞描寫秋風,將秋風擬人化,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

2.作者用一系列動詞,如“飛”“灑”“掛”“飄轉”“沉”等來描寫風吹茅草的情景,這樣寫的好處在哪里?

明確:一個“飛”字一個“灑”字,不僅寫出了秋風之大,還寫出了風卷茅屋的凌亂?!皰臁笔菕煸陂L林梢上的,“飄轉”者皆“沉”于塘坳,不難想象,茅草于風中是沉緩飄動,而詩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緩之中突出了詩人眼見茅屋被風卷去的無可奈何。

第二段賞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來,還可以修理茅屋??蛇@時一群頑童把草抱走了。這時詩人著急說道:“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這兩句話很值得體味,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為什么用一個“老”字?他把頑皮的孩子比喻為盜賊,是否又過于嚴重了?

明確:“老”字并不是指年齡老,而是寫心情,詩人經受戰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心憂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盜賊”一詞是杜甫的激憤之詞,但他不是生孩子們的氣,而是生社會的氣,怨憤動亂的社會造成人民貧困。

第三段賞析:

作者是怎樣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確: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所謂“雨腳如麻未斷絕”,更可怕的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面對寒冷,作者更是無可奈何,說“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由此可見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賞析:

1.賞析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明確:詩人從個人“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一躍聯想到風雨中千千萬萬衣食無著落的窮苦百姓,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

2.你從本詩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詩中的句子描繪一下。

示例:舍己為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示例:(1)年老體弱——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2)生活貧困——布衾多年冷似鐵。(床頭屋漏無干處)(3)憂心國事——自經喪亂少睡眠。(4)關心天下“寒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三、板書設計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辯證分析豐富的人生體驗的思維方法。

2、理解文章中心,啟示學生對錯過要習慣它、品味它,把握住作者充滿哲理的體驗與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含笑對待生活。

3、結合自己的體驗品味語言的哲理性。

4、了解隨筆(雜文)的文體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時時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機會,可以游玩賞景,可以埋首苦讀,可以享受親情,可以勤奮工作……有的機會抓住了,有的機會就錯過了。同學們,你們有過錯過嗎?有什么體會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劉心武的《錯過》,看看作家是如何看待錯過的。(板書課題)

作者介紹:劉心武(1942——)當代作家,筆名劉瀏,趙壯漢,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錯過》寫于1995年春。

二、朗讀課文,感受“錯過”

1、自由讀文,正音,解詞

貽(yí)誤 斑斕(lán) 顢頇(mān hān) 淵藪 (su) 惆悵(chóu chàng)

駕馭(yù) 咀嚼(jǔ jué) 僥(jio)幸 滯(zhì)澀 情愫(sù)、

顢頇:糊涂而又馬虎。

淵藪:比喻人或事物集中的地方。(顢頇的淵藪→糊涂和馬虎集中的地方→糊涂蟲)

錯過:失去時機或對象。

過錯:過失、錯誤。(意識到錯過卻不加以補救,這樣的錯過就是錯誤)

2、用一句話說說你自己的“錯過”

可用文中的詞句來個點評。

三、梳理課文,認識“錯過”

1、默讀,圈畫,用文中的話說說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對待“錯過”

第4-6小節、第7-13小節,第14-15小節各一句

明確:錯過是人生的常態-對“錯過”的認識;習慣、品味-對待;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警示。

師小結課文脈絡,完成板書:課文開頭的第1-3小節是引出“錯過”這個話題。

2、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寫課文濃縮文。

對課文的重要信息進行篩選和概括,將較長的課文壓縮成短文,這就是濃縮文。濃縮文是一種很好的把握文意的辦法。

可自己另寫,也可采用選詞選句進行重組。

3、出示教師做的濃縮文,練讀。

人生之路,充滿了錯過。

錯過,一般來說,屬于人生的常態,只要我們回顧來路,有所得,就應感到欣慰。

錯過,即“有所失”,我們要習慣它。錯過,也往往構成另一種得,我們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馳的列車,可以錯過觀賞窗外的美景、奇景,絕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

練讀:勸慰你錯失良機的同學(即-就是;也往往構成另一種得-也可以轉化為得);祖父語重心長地與你談心……

四、品析課文,把握“錯過”

1、“錯過,也往往構成另一種得,我們要品味它?!?/p>

默讀課文第7-13小節,畫一畫,議一議:品味“錯過”,作者有哪些“得”?

交流,明確:正反對比說理

①能意識到自己錯過了什么,在追悔中產生出一種真切而細微、深入而豐富的情愫,則意味著靈魂具備了升騰的能力。

②因為對錯過有了痛切的感受,當機遇再次呈現時,你便會有高度的應變力與把握力。

③善于細細咀嚼這錯過的苦果,竟能從惆悵中升華出憬悟,乃至于釀出詩意與哲理……你的生命,或許反更有厚度;你的心靈,或許反更有虹彩。

教師小結:作者將意識到錯過與沒意識錯過、意識到錯過積極駕馭與意識到錯過行動遲滯相對比,從正反兩個方面闡述了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錯過”。“因為”、“與其……不如……”等關聯詞語的運用,使句子結構更緊密,突出了正確對待“錯過”的意義。

過渡:詩意與哲理的結合

2、品味一個生動、含蓄的哲理句

出示:人生如奔馳的列車,車窗外不斷閃動著變幻不定的景色,錯過觀賞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

讀一讀,抓住加點的詞,說說自己的理解(抓“預定的到站”,聯系“錯過觀賞窗外的美景、奇景”。這一句中還有哪些比喻?)。

明確:比喻說理

把人生比喻為“奔馳的列車”,把“錯過觀賞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錯過,把“預定的到站”比作人生的階段性追求。這段話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錯過不要緊,但不能錯過人生最關鍵最美好的。

教師小結:“預定的到站”是人生的階段性目標,指的是那些對人生起著關鍵作用的目標,我們一定不能錯過。因為……齊讀最后一段。

五、運用積累,表達“錯過”

1、默讀課文第8-11小節,在適當的地方補充一個事實材料,使得這個層次的內容更有說服力。

這個事實材料,可以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也可以是他人的錯過的經歷。

老師補充事實材料:

一念之差,失之交臂了嗎?有時我們雖然錯過,只要我們立刻意識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瀾于既倒,我們多半也還可以使錯過轉化為掌握。亞歷山大·弗萊明錯過了實驗本身的目標,注意到培養皿中長出了青綠色霉菌,立刻進行分析,從而發現了青霉素這種惠利萬世的抗菌素。

小結:擺事實,講道理,是闡述觀點的最有效方法。

過渡:長文濃縮為短文,咀嚼短文可以釀出詩意和哲理,下面讓我們用一句話來提煉對“錯過”的認識。

2、 說一說、寫一寫有關“錯過”的名言佳句:

如果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會錯過月亮和星星。 ——泰戈爾

人生如列車,錯過觀覽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 ——劉心武

聰明的人因錯過而收獲智慧,愚蠢的人因錯過而收獲懊惱。 ——梁昌輝

六、作業

1、摘錄文中的一些重要的詞語和哲理句。

2、摘錄其他作家作品中關于“錯過”這個話題的經典語句。

板書:引出

認識 對比說理

對待 比喻說理

警示 事實說理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細致描摹的方法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體會這些寫法的妙處,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2.能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與虛詞,掌握其音與義,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特點,從而理解作品的內容和藝術手法。

教學重難點

1.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怎樣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教學準備

文章以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教師可以導游的形式,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把握課文內容。輔之以多媒體手段,將配樂范讀、錄像畫面結合起來,增強直觀效果。設計思路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小石潭”秀麗景色的描寫,細膩而生動,讀之如置身其境。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寫的《永州八記》中的一篇。雖是游記,卻不能當作一般游記來讀。試想,作為一個貶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當如何?恐怕是苦中作樂者多。本文最大的特點不在于景色寫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義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奥勊暋惫倘荒苁棺髡摺靶臉分保昔~的“往來翕忽”也能讓作者獲得與之相通的快樂,但是,作者的身份和處境,卻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覺與內在心靈的感受的異步和反差。越是優雅清靜的環境,越讓作者感覺到難以承受的冷清與孤寂。因美景而生感傷,于高潮處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觸動,使作者幾乎要逃離剛剛還帶給他快樂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現實生活中去。否則,便無法解讀“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的復雜內涵。當然,這不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但卻是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經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合稱《永州八記》。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黔之驢=》,這位作家是誰?(柳宗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

(彩屏顯示課題。)

二、明確學習目標

1.(彩屏顯示。)

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理清課文的思路結構。

3.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聲屏顯示朗誦錄像。要求學生認真觀看畫面,聽準字音和語氣語調。

2.檢查預習,落實字詞。

(彩屏顯示。)

l(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A.篁竹(huang2)清冽(lie4)為坻(di3)

B.為嶼(yu3)為堪(kan1)怡然(yi2)

C亻叔爾(chu2)翕忽(燈)差互(cha1)

D.寂寥(1iao2)悄愴(chuang4)幽邃(sui2)

(2)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做底。

B.潭中魚可百許頭:潭中的魚可以數出有百多條。

c.怡然不動:(魚影)呆呆的一動不動。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

3.齊讀課文。

四、引導討論,完成目標

(彩屏顯示以下問題。)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

明確: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來。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明確: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明確: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石上,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往來很快。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明確: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凄涼,寒氣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彩屏顯示。)

明確: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五、布置作業

1.熟讀并背誦全文。

2.翻譯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課文內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記中的名篇,歷來膾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樣寫景抒情的,他是怎樣借被遺棄于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目標。

(彩屏顯示。)

學習目標:

1.學習體會寫景抒情的方法。

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二、學習討論,完成目標、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引導討論下列問題:

(1)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明確:寫了空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2)本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用的是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彩屏顯示。)

發現小潭

篁竹—一水聲——小潭——青樹——翠蔓

隔——聞——伐——取——見(動詞準確)

移步換景的寫法

3.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4.點一個小組讀第二自然段。

5.討論下列問題:

(1)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明確: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2)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彩屏顯示錄像:潭水、游魚畫面。)

明確: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3)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亻臺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钴S,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彩屏顯示。)

潭中景物:潭水、游魚、陽光、影子

側面描寫水的清澄:游魚亻臺然不動亻叔爾遠逝

動靜結合特寫鏡頭

6.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8.討論以下問題:

(1)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描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溪,就溪身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明確: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看得見的一段水面反映著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彩屏顯示。)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滅可見

岸勢犬牙差互——參差不齊

9.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10.教師范讀第四自然段。

11.討論以下問題:

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12.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明確: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彩屏顯示。)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13.文章結尾是記錄同游者,是游記常用的一種格式。

三、總結全文

課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游記里各種描繪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都值得我們借鑒。至于篇末表現出來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當時所處時代和身世遭遇所造

成的,那樣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陳跡,跟我們今天的偉大時代完全不合了,對這點我們必須有明確的認識。

四、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故事,能夠選擇有波折的典型材料;

2、交流閱讀故事的心得體會,掌握創寫故事的基礎知識,激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并合理的運用到寫作中;

3、通過講故事的訓練,培養寫作興趣,能夠多問“為什么”“怎么樣”,寫出比較精彩的故事。在創編故事中學會尊重他人的愛,學會關愛他人。

【學習方法】賞析故事,交流閱讀故事的心得體會,練筆掌握創寫故事的基礎知識,激發聯想與想象,并合理的運用到寫作中。

【課時分配】

第一課時寫作方法指導

一、導入

1、聽故事《狼》蒲松齡

原文: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找出故事情節及懸念或波折

故事情節: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懸念1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懸念2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懸念3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懸念4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二、簡介故事(備課材料)

(一)什么是故事?

故事就是一件事,二三個人,轉幾個彎。就是講“這幾個人”在做什么事。故事,就是傳遞″人″的行為。

故事要有核心情節和精彩的細節,稱為故事核。故事是寫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故事核進行的。文章所運用的各種手法目的都是先將讀者引向歧途,最后再引向故事核。故事核就像目的地。

情節就是事件。趙和松老師創作談——好故事要好情節來保證,沒有好情節就不會有好故事。那么,有了好情節,是不是一定會有好故事了呢?

重情節,莫輕細節。細節是作品的細胞,是故事作品中刻畫人物和描寫事物的重要手段。故事中反映生活和塑造人物,情節是主要的,那么細節是重要的。

″事件″又是誰″制造″的呢?事在人為,由故事中的人物制造出來的。所以,我們在結構故事情節的時候,不能忽略了人物。

日常生活中,同樣一件事,讓不同的人去干,其結果截然不相同。正因為兩個不同的人,由于他們的想法不同,做法不同,才會演繹出曲折,多變的情節來。所以,情節由人物制造的。人物在故事所規定的特定環境中,人物之間的行為軌跡,才構成了故事作品中的情節。

情節和人物,好比一對雙胞胎,是同時存在的。所以,故事不單單講″事″,是講″這幾個人″在做什么事。

一個故事好聽不好聽,好看不好看,不單單取決于情節曲折不曲折,動情不動情;還依賴于故事中人物有趣不有趣;鮮靈不鮮靈。

故事創作要上一層樓,除了強調情節″超?!逡酝猓€要強調″人物″的超常,就是要塑造好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它和小說中的人物塑造有何異同?強調了人物塑造,會不會削弱了故事情節?情節與人物,究竟是相生相克;還是相輔相成?為了讓我們傳統的故事,能與時俱進,永葆青春。我希望廣大的故事作家,都來關心、研究故事的創作理論,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作進一步的討論。

(二)如何設定一個故事?

1、最開始要設定背景。而且要好好地設定,因為背景占了主導位置。

2、通過故事背景來設定人物的性格。要注意同樣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會產生不同的性格。

3、情節要通過人物的性格表現,行為和環境來設定,不然很容易離題。

4、要注意主要人物的生活細節,可能對劇情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三)怎樣才算是一個故事?

1、要有故事背景。若故事發生在一個空洞的場所或什么也沒有的地方,可不能算是一個故事。

2、人物。若沒有人物,哪能組成一個故事?

另外注意,人物有中心人物,線索人物,周旋人物和次要人物和臨時事件人物。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和為什么會形成那種關系要好好地設定。因為人物的地位是很高的。

3、生活。人總要生活,若人沒有了日常生活就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了。

4、中心。主題所圍繞的就是中心。故事也是圍繞著中心來發展的。例如,你選擇了和平這個主題,那么中心就可以是通過戰爭來爭取幸福和和平?;蛘咄ㄟ^愛的改造世界而得到和平。

5、故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意義。若一個故事沒有明確的意旨,沒有一個使讀者感動的意義,就不能算是一個故事了。

(四)組成一個故事的元素

⑴故事背景⑵地點⑶人物⑷生活細節⑸主題⑹意義、主題

(五)寫故事的要點

寫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虛構的人和事。那么,寫故事要注意什么呢?

1、要完整的敘述一件事。有頭有尾,要素齊全,層層設疑,引人入勝。

2、人物關系的合理設定。(1)通過想象來設置人物:要根據命題中的要求,想象設置人物。(2)運用描寫手法,表現人物個性:可以綜合運用描寫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及心理描寫來豐富人物形象,給故事增光添彩。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物,那人物之間要有反差,有矛盾,差異才能產生故事的魅力。?

3、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設定好原因和結果

4、情節不要死套,要合理運用,并要符合人物的思想與行為。情節,就是事情的發展過程。在故事里就是人物、人物關系的變化發展過程。簡單說,寫出的故事要有“開頭——發展——結尾”的過程。當故事沿著時間順序向前發展的時候,要注意情節的前后關聯,后邊說的故事,要和前面講過的事情有關系。故事的寫作順序通常是從開始到結束,當然可以用倒敘的方式先寫結果,然后再寫事情的起因。有的時候還會有插敘,但要注意別把插敘成分寫得太多而跑了題。?

5、要讓人物有血有肉,更要讓故事給人感覺起來是真實的。

6、內容創新。就算題材很老土也要想辦法使故事變得生動有趣。方法很多,比如在敘述方法上創新一下,或者從新的角度來分析故事,大膽想象,總之就是要有新的突破。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6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誦讀古代詩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3)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2.教材分析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后陸續寫成的一組五言古體詩,為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話題,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最為閑雅有致。本詩內容理解難度不大,但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不易為學生接受。因此,應在查找相關資料的幫助下,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歌寄寓的情感。

3.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在語文知識的積累,淺層次的詩歌理解方面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但是詩句的賞析,作者情感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一直是一個難點。因此,要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在讀中理解詩歌內涵,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目標

1.通過誦讀,能夠體會本詩的韻律;

2.通過批注賞析,能夠品味詩句中生動傳神的字、詞、有意味的句子;

3.通過結合詩人生平及創作背景,能夠理解本詩的思想情感。評價任務

1.針對目標1,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讀準字音,注意停頓,把握語氣、語調、語速,通過和不同詩歌的比較,體會不同詩體不同的韻律特點,以此檢測學生的朗讀能力。

2.針對目標2,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詞,品味其中的含義,理解詩歌大意。給學生一個例子,體會關鍵字詞所傳達的情感,隨后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賞析,感受詩歌用字的精煉傳神。同時,在活動中檢測學生品讀、賞析詩句的能力。

3.針對目標3,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根據課前自己查找的相關資料,了解陶淵明的生平及創作背景,探究本詩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此檢測學生利用資源,探究詩歌主旨的能力。

教學過程

環節一:情境導入,引入新課。

師生一起談一談與酒有關的詩句,由此引出陶淵明及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一詩。

環節二:初讀詩歌,體會韻律。

活 動: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詩歌的韻律。

朗讀指導

1.齊讀,要求讀準字音;

2. 學生自讀并展示,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本課七言律詩《雁門太守行》和詞《漁家傲》中的句子,進行比較朗讀,體會不同體裁詩歌的韻律特點;

3. 學生聽讀并展示,注意把握語氣、語調、語速。

(評價學生讀準字音,正確停頓,語氣、語調、語速恰當的能力)

環節三:批注賞析,品味詩句。

活 動:請同學們選出自己覺得生動傳神的字、詞、有意味的句子,用批注的方法進行賞析。

賞析指導

1. 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批注賞析示例,使學生了解批注賞析的角度、內容和形式;

2.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批注,小組共享、展示、點評;

3. 老師及時反饋點評,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優化批注。

(評價學生品讀、賞析詩句的能力)

知人論世,探究主旨

活 動:請同學們交流課前自己查找的相關背景資料,探究本詩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探究指導

1. 學生小組交流、探討,將自己查找的資料和組員分享;

2.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

(1)通過結合陶淵明的身世遭際和本詩的創作背景,了解到他生活貧困但“不為五斗米”折腰,保持高潔傲岸、淡泊名利的節操。歸隱田園,追求田園生活的悠然自得。

(2)閱讀詩歌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必須從詩歌的本身出發,體會作者想要傳達的“真意”。

3. 帶著對主旨的理解,有感情地誦讀全詩。

(評價學生利用資源,探究詩歌主旨的能力)

拓展延伸

活 動:同學們,今天,我們已經距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有千年之久,你對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嗎?請同學們以第一人稱的口吻,運用本課所學詩句,聯系自己的生活,寫一段話,談談你的看法。

附:

所需條件:多媒體設備,教師自制PPT;打印《飲酒》(其一),人手一份。

作業設計(課后使用):閱讀陶淵明《飲酒》(其一),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自學《飲酒》(其一),出一份手抄報,系統地整合陶淵明的生平及創作背景,詩歌情感等。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熟讀文章,把握文章大意,熟練地背誦及默寫文章;

2、掌握“蕃”“染”“植”“鮮”等詞的意義,總結蓮花的特點;

3、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

4、認識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潔脫俗的情懷。樹立自身高潔品質。

二、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2、蓮花形象描寫,襯托的寫法。

3、課文注釋中必須掌握的詞語。

教學難點

1、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 教學思路

猜謎導入新課,激發興趣—熟讀課文,基礎鞏固—全文解讀,描繪蓮花—重點分析,能力培養—拓展延伸,知識歸納—布置作業,能力測試。

四、教學方法

1、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質疑、探究,采用朗讀法、點撥法。

五、教學手段

板書教學

六、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七、 教學步驟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1、設迷導入

(1)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

(2)泥里一條龍,頭頂一個蓬。身體一節節,滿肚小窟窿。

師:同學們知道謎底是什么嗎?生:蓮花。師:大家回答得非常好,看樣子大家對蓮花并不陌生,自古以來蓮花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描寫蓮花的詩句相當之多,比如說:《江南》江南可采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送林方子】)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等等。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優美的文章《愛蓮說》。

(二)、了解本文的體裁和作者。

1、題解

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可能會有些疑惑其實這個“說”是一種文體的象征。本文的體裁是“說”,“說”就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捎糜诿鑼憽⒆h論與抒情但偏重于論述道理。那么我們課文這個標題“愛蓮說”就可以解釋為:說說愛好蓮花的道理。作者究竟為什么愛蓮呢?作者想通過“愛蓮”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呢?這都是我們等一會將要討論的問題。我們再來看一下本文的作者。

2、作者簡介

周敦頤,注意頤字的寫法,字茂叔,北宋哲學家,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教師補充:周敦頤非常博學,而且人品很高,胸懷磊落,為官清正,深得民心,為百姓所愛戴?!稅凵徴f》是他在公元1068年擔任南康郡守時寫下的。他曾帶領屬下在官署的一側挖池種蓮,后人稱為“愛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時,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面。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深感官場的黑暗,深愛蓮花的高潔,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

(三) 熟讀課文,掌握基礎

(1)示范朗讀

首先我想請同學們聽一遍文章的配音示范朗讀,注意個別字的讀音及句子停頓,把握文章節奏。(放錄音)文中有些字的讀音需要大家注意:蕃(fán)濯(zhuó)蔓(màn)褻( xiè)鮮( xiǎn)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停頓把握。

(2)指名朗讀

下面請一位同學讀一遍。評:字的讀音與停頓之處都沒有問題,但是節奏感還不太到位,第二段在讀描寫蓮花的句子時是充滿喜愛之情的,節奏可適當的加快,(老師范讀)最會一段的會半部分還應讀出感嘆之情來(老師范讀)。

總結: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讀書很有韻味,自得其樂的讀,一般語氣都比較舒緩。我們讀古文雖然不需要搖頭晃腦,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讀書經驗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先要充分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去讀。

(四) 結合注釋,講解課文

學習第一小節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甚:很,蕃:多。“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晉朝的陶淵明惟獨喜愛菊。自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李唐就是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成為李唐。作者先寫陶淵明與世人的愛好目的就是要突出自己的愛好,突出了蓮花的與眾不同?!坝瑾殣凵徶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一句就在著重描寫蓮花,為了讓大家對蓮花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我這里有一幅圖,大家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將蓮花圖貼在黑板上)我只喜愛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沾染,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生枝蔓,(將圖撕下來給同學們指出來)不長枝節;香氣遠播,越發清芬;筆挺潔凈地立在那里,只能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染:沾染、污穢,濯:洗滌,妖:美麗而不端莊,蔓、枝在這里都是動詞,不生枝蔓,不長枝節,植:立,褻玩:玩弄。

(2)好,下面我們具體地來分析作者筆下的蓮花是什么樣的?!俺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從淤泥里出來卻不被沾染,在碧波蕩漾的河水里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這主要是從蓮花的生長環境來寫蓮花,是說呀,它不因污濁或優裕的條件而絲毫改變自己的本質。師:那么通過對其生長環境的描寫表現了蓮具有怎樣的品質?生答……總結到:在艱苦的環境都可以忍受突出了它的堅貞對不對,優裕也不失淳樸突出了它的質樸。好蓮花堅貞、質樸?!爸型ㄍ庵保宦恢Α?。荷梗中間是貫通的,而外部挺直不彎曲,它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權。這句話表現了蓮的什么品質?豁達、,正直(就像竹子一樣中通外直,很多詩人在詩詞也多用竹子這一意象它中多為“堅貞”,“高雅”,“氣節”的象征。詩人常借竹言志,托竹寓情。)“香遠益清”香氣傳得遠,而且在遠處更加覺得花香的純凈和清談。“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薄吒叩貪崈舻刂绷⒃谒?,只可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讓人輕慢地玩弄啊。這里寫出了蓮花的什么品質?清純、端莊。是圣潔的象征。

(3)以上我們總結出了蓮花的品質堅貞、質樸、豁達、正直、清純、端莊,現在我們知道作者為什么喜歡蓮花了吧。可是作者的題目是“愛蓮說”他也在著重寫蓮花,可是為什么又寫了菊花與牡丹花呢?——襯托(本段著重以襯托手法以陶淵明對菊的獨特愛好襯托我的愛好,以世人對牡丹的廣泛喜愛來襯托我的不同愛好,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等幾個方面贊揚了蓮花高潔的品質。

襯托手法顯得含蓄委婉但是在突出對象方面則更加有力。同學們可以在以后的寫作中借鑒使用。

學習第二小節

那么作者僅僅是表明自己對花的愛好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段。大家齊聲朗讀一遍。(齊讀)然后簡單評點?!罢f”是一種文體,一種或議論或抒情的文體,下面請同學們思考本段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1)學生自讀第二段后回答:

議論 “謂”:以為,認為(解釋句子: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土;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 花中的君子。)

抒情 “噫”:唉,嘆詞。(解釋句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2)作者表明自己看法時,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比喻。菊——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而隱居避世)這種人的特點是志向高潔,但逃避現實,隱居起來。

牡丹——富貴者(因為牡丹花十分濃艷,從唐朝起就成為富貴人家的寵物。牡丹的價錢很貴,但富貴人競相購之,把它比作富貴者很恰當)。這種人的特點是追求富貴、追求名利。

蓮——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處在污濁的環境卻保持自身的高潔,不隨流俗,不受沾染。)

以花喻人,通過所愛之花的品質,看出愛花之人的性格。作者自比君子,也確實具有君子的品德。他在為官期間,敢于直言,堅持已見,清正廉潔,博得了人民的贊揚。

(3)“噫”作者感嘆正是本文主旨之所在。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鮮: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清高的隱士太少了。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反問。像我這樣品德高尚的君子也沒有什么人了。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感嘆。追求榮華富貴的人應當是很多的啊!

(4)“宜”應當作者真的認為追求富貴趨炎附勢的人是應該多的嗎?

“宜”是反語。嘲諷和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風氣的污濁。

總結:對當時社會愛蓮者少,愛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貴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會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對他們表示了強烈的鄙視!結尾的這兩句話一問一嘆,發人深省,文章的主題多深刻啊!(齊讀“噫……”)

點撥:第二段的句子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將三種花的品格擬人化了。把蓮花比作君子,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寫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寄托事物來表達志向)

八、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篇文章;

2、以“…說”寫一篇小文章。(200字左右)

九、總結(本課完成之后)

254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机制砂选粉机_砂石选粉机厂家-盐城市助成粉磨科技有限公司 | 纸塑分离机-纸塑分离清洗机设备-压力筛-碎浆机厂家金双联环保 | 口信网(kousing.com) - 行业资讯_行业展会_行业培训_行业资料 | 磁力链接搜索神器_BT磁力狗_CILIMAO磁力猫_高效磁力搜索引擎2024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冰晶石|碱性嫩黄闪蒸干燥机-有机垃圾烘干设备-草酸钙盘式干燥机-常州市宝康干燥 | 广西正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 钢格板|镀锌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格栅板|钢格板|钢格栅板|热浸锌钢格板|平台钢格板|镀锌钢格栅板|热镀锌钢格栅板|平台钢格栅板|不锈钢钢格栅板 - 专业钢格板厂家 | 内窥镜-工业内窥镜厂家【上海修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对照品_中药对照品_标准品_对照药材_「格利普」高纯中药标准品厂家-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 | 金环宇|金环宇电线|金环宇电缆|金环宇电线电缆|深圳市金环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金环宇电缆集团 | 干洗加盟网-洗衣店品牌排行-干洗设备价格-干洗连锁加盟指南 | 单锥双螺旋混合机_双螺旋锥形混合机-无锡新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沈阳楼承板_彩钢板_压型钢板厂家-辽宁中盛绿建钢品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振动测量仪电箱-轴承测振动仪器-测试仪厂家-杭州居易电气 | 深圳公司注册-工商注册代理-注册公司流程和费用_护航财税 | 动物解剖台-成蚊接触筒-标本工具箱-负压实验台-北京哲成科技有限公司 | 聚合氯化铝价格_聚合氯化铝厂家_pac絮凝剂-唐达净水官网 | 便携式高压氧舱-微压氧舱-核生化洗消系统-公众洗消站-洗消帐篷-北京利盟救援 | 档案密集柜_手动密集柜_智能密集柜_内蒙古档案密集柜-盛隆柜业内蒙古密集柜直销中心 | 上海单片机培训|重庆曙海培训分支机构—CortexM3+uC/OS培训班,北京linux培训,Windows驱动开发培训|上海IC版图设计,西安linux培训,北京汽车电子EMC培训,ARM培训,MTK培训,Android培训 |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软启动器-上海能曼电气有限公司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探伤仪,漆膜厚度测试仪,轮胎花纹深度尺厂家-淄博创宇电子 |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恒温恒湿箱|恒温恒湿试验箱|恒温恒湿老化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价格报价-广东德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标准件-非标紧固件-不锈钢螺栓-非标不锈钢螺丝-非标螺母厂家-三角牙锁紧自攻-南京宝宇标准件有限公司 | 乳化沥青设备_改性沥青设备_沥青加温罐_德州市昊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插针变压器-家用电器变压器-工业空调变压器-CD型电抗器-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 登车桥动力单元-非标液压泵站-非标液压系统-深圳市三好科技有限公司 | 必胜高考网_全国高考备考和志愿填报信息平台| 企业彩铃制作_移动、联通、电信集团彩铃上传开通_彩铃定制_商务彩铃管理平台-集团彩铃网 | 伸缩节_伸缩器_传力接头_伸缩接头_巩义市联通管道厂 | 打包钢带,铁皮打包带,烤蓝打包带-高密市金和金属制品厂 | 校园文化空间设计-数字化|中医文化空间设计-党建|法治廉政主题文化空间施工-山东锐尚文化传播公司 | 脉冲除尘器,除尘器厂家-淄博机械 | 逗网红-抖音网红-快手网红-各大平台网红物品导航 | 活性炭厂家-蜂窝活性炭-粉状/柱状/果壳/椰壳活性炭-大千净化-活性炭 | 章丘丰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三叶罗茨风机,罗茨鼓风机,罗茨风机 | 行业分析:提及郑州火车站附近真有 特殊按摩 ?2025实地踩坑指南 新手如何避坑不踩雷 | 电磁铁_小型推拉电磁铁_电磁阀厂家-深圳市宗泰电机有限公司 | ORP控制器_ORP电极价格-上优泰百科| 搪瓷搅拌器,搪玻璃搅拌器,搪玻璃冷凝器_厂家-淄博越宏化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