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補天》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勤勞而富有智慧,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創造出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女媧補天》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女媧補天》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材分析】
第八單元是“神話、傳說故事”。
本單元四篇課文從不同方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詩中,有的是歷史人物傳奇,還有的是想象中的神人神力。為了方便課文的學習,在教材導語中指明了學習的途徑,在第一篇課文后布置了課外收集的任務。完成了這一任務,也為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做了很好的準備。在第四篇課文學完后,要求學生寫感受,目的是繼續加深學生對專題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這樣,各種活動之間相互聯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落實,單元內各部分內容成為了一個互相聯系的有機整體,有利于全面實現課程目標。而《女媧補天》通過一個優美的神話故事,告訴我們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的故事,學習女媧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女媧為了拯救勞苦大眾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搜集關于女媧的神話故事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勤勞而富有智慧,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創造出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了小人,創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創造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女媧補天》就是其中的一個。
二、整文感知課文
1.出示自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為什么?
(3)有弄不懂的地方請做上記號,準備提出。
2.學生自學。
點評: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先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為學生進一步的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讀。
(1)讀準”窟、隆、冶”的讀音。
(2)指導書寫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媧:右下部是”內”。隆:右邊中間的一橫別漏寫。
窟窿:兩個字都是穴寶蓋。
冶煉:冶字是”兩點水”不是”三點水”
煉:是火字旁,右邊不是東。
(3)讀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煉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點評:這個環節的設置,體現了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雖然理解詞語并不是本課的重點,但是評價一個人語文能力的高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品詞析句的水平,而這種能力非一日之功,正是來自于平時的日積月累,在孩子的學習初期就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力提高不成問題,更會使他們走上一條輕松、愉快的人生道路。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天塌下一塊,地被震裂,人們被水火所圍困,女媧把人們從水火中救了出來。又揀五彩石冶煉,補好了天。
3.說出使你受感動的地方。(學生說)
說說你為什么受感動?能把這部分內容讀一讀嗎?(朗讀指導)
4.質疑。(師生評議解決)
提出新的問題:
(1)女媧為什么補天?
(2)女媧怎么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點評:學生邊讀課文邊想,初步培養學生的良好讀書習慣。在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上,合作交流自主閱讀的結果,然后再抓住重點句子進行整理和有感情藍讀,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后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課文,解決上節課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
(1)女媧為什么補天?
(2)女媧怎么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
1.默讀,想哪些段分別寫補天的起因,經過。
2.小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后,匯報學習收獲。
學生A:因為天塌地裂、燒起大火、發洪水,給人們帶來痛苦。
學生B:女媧見此情景,很難過,求雨神熄滅大火。造船救出人們。
學生C:女媧去找五彩石,回來冶煉成水,把天補好。
學生D:女媧把天補好后,人們又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學生E:人們還記得……
3.指導學生從內容想開去:
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體會女媧看到這場面的心情)
三、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女媧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為及原因
1.女媧難過極了。
聯系課文第一句來體會?!皠撛炝巳祟悺比祟惗际撬淖优?,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難,心情當然難過。
2.從“立刻,求”等詞中進一步體會女媧焦急、難過的心情
3.小結,為救人們,先做了兩件事:求雨滅火;造船救人。
四、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媧補天的經過,解決第二個問題
1.大聲自由讀文。
2.找出文中具體補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女媧的精神。
(1)結合掛圖理解補天這段話,進一步體會女媧為補天所付出的艱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2)引導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天的經過。
3.指導朗讀這兩段話。
4.齊讀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麗,解決第三個問題。
后來,女媧補好了天,沒有了危脅人們的大火,人們又可以安居樂業,過上幸??鞓返纳?。
五、總結全文
1.聯系科學上的補臭氧層漏洞,培養學生對科學、對環保的熱愛之情。
2.引導學生讀課前備好的神話故事,激發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3.齊讀課文,小結。
六、拓展延伸
1.在女媧的努力下,天被補好了,從此人類頭頂的天空象帳篷似的張開來,再也不會塌了。人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學們,你想對女媧說點什么?
2.女媧如此辛苦的補天,我們現代人應該做些什么?怎樣保護者得來不易的美好環境呢?
點評:簡單的說話練習,既能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又能訓練學生語言表述能力。還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教育。最后,又把學生引向課外,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打下良好基礎。
《女媧補天》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預設目標:
1.會認“塌、掙、熄、冶、煉”五個生字,能正確認讀“轟隆隆、塌下、露出、燃燒”等15個詞語。
2學習用四字詞語概括內容,仿寫總分結構的片段,會用歡歌笑語說話。
3.有感情朗讀第一段,.感受天塌下來的可怕,并在腦海中想象畫面。
預設重點:“冶、煉”字形,.感受天塌下來的可怕。
預設難點:仿寫總分結構的片段。
教學過程:
一、重溫神話,導入新課
1、先做個小游戲,看圖猜猜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盤古開天地、后羿射日、女媧造人)指名一生讀女媧造人的故事。
2、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其中一個故事。指導看圖:圖上是誰?她在干什么?(板題:女媧補天)一起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學習提示的要求學習課文: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字、詞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成果。
(1)咱們來檢查一下學習成果,先自己試試看。開火車領讀詞語。齊讀兩遍。
(2)“冶煉”這兩個字容易寫錯,誰來給大家提個醒。
(3)誰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三、現象比較,聚焦可怕
1、自由默讀,初識可怕
(1)人類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大災難,請在文中找到相關句子劃下來。
“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2)自由讀一讀,指名兩生讀。你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
2、想象畫面,感受可怕
讓我們讀讀句子,想象這些可怕的場景:
A“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2組
天上有一個黑洞洞的大窟窿,好像一張大嘴要把人間的一切都吞掉,這情景——指導讀“天哪,太可怕了!”
B“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4組
地上到處是懸崖峭壁,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深溝里去,摔得粉身碎骨。這情景——“天哪,太可怕了!”
C“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男生
人們往山上跑,山上正燃燒著熊熊大火,往山下跑,山腳又被洪水包圍!人們無路可逃,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指導讀“天哪,太可怕了!”
D“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迸?/p>
“圍困”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這方框兒像四堵墻把人們牢牢關在里面,人們出不去,只能做什么?大火燒到身上,火辣辣地疼,洪水淹到了脖子,透不過氣來了!這是多么可怕場面哪,再讀“天哪,太可怕了!”
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啊!來,一起讀出你們的擔心、焦急!
讓我們學著用詞語來概括這場災難。
(板書:天塌地裂水深火熱)
你發現這幾句話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補充板書:可怕)緊緊抓住可怕寫了天塌、地裂、水深、火熱四個場景。
讓我們仿照課文的寫法,緊緊抓住“熱鬧”來寫一個地方。我們可以寫哪些地方呢?你打算寫哪幾方面?完成作業紙。
3、比較體驗,感悟可怕
(1)我們再來看看在天塌地裂、水深火熱之前,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反饋讀、指名感情朗讀、齊讀。理解“歡歌笑語”,哪些地方能聽到歡歌笑語呢?請造個句子。
(2)如今處于天塌地裂、水深火熱中的人們還能歡歌笑語嗎?出示:大地上再沒有?人們再也不能過著?只能?只能?
4、這樣的場景多么可怕啊,讓我們捧起書本再讀第一段。
四、設疑激趣,完成練習
女媧是如何拯救人類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課后完成《課堂作業本》1、2、3題。
《女媧補天》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 學
目 標1、學習課學,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女媧為人們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訓練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聯系臭氧層對環保教育。
4、自學課文生字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點梳 理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訓練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 學
過 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二、出示插圖投影,指導看圖。圖上是誰?她在干什么?
三、揭題,釋題。
四、錄音朗讀,學生自由讀。
五、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
六、讀生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七、指名讀文,正音。
八、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討論后匯報,師小結。課文講的是傳說中女媧看到天塌了一大塊,便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好的事。
十、指導熟讀全文。
十一、作業。1. 抄寫生字詞。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學習課文,解決上節課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1、女媧為什么補天?2、女媧怎么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呢?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第一個問題。1、默讀,想哪些段分別寫補天的起因,經過。2、小組
討論以上三個問題后,匯報學習收獲。3、指導學生從內容想開去:
四、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女媧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為及原因。
五、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媧補天的經過,解決第二個問題。
(1)結合掛圖理解這段話,進一步體會女媧為補天所付出的艱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2)引導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天的經過
六、齊讀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麗,解決第三個問題。
七、聯系科學上的補臭氧層漏洞,培養學生對科學、對環保的熱愛之情。
八、引導學生讀課前備好的神話故事,激發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九、齊讀課文,小結。
十、作業。1. 回答課后第二題。2. 閱讀課外神話故事。
課 后
反 思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思考,和同學討論來讀懂課文。先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課文中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鼓勵他們先自己解決。弄不懂的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互相討論弄懂。然后就“思考?練習”第二題展開討論,讓他們各自發表自己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于助人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