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
每案如出一轍,貪多求全。沒有重點難點硬要找到重點難點,臆想出復雜的“舞臺說明”,將教案寫成了課堂實錄。這樣的教案是無用的,那么如何寫好教案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熟讀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出處。
2、能熟練地復述故事。
3、能結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并能在學習中正確地運用。
【教學重點】
理解成語的意思并正確地運用。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運用“胸有成竹”。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讓學生結合生活和學習理解成語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
1、讓學生講成語故事:
小朋友,你們一定聽說過許多的成語故事,你能給同學們講一講嗎?
2、師小結并導入:
小朋友們剛才講的成語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師要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個新成語,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38頁。
二、初讀成語故事
1、學生自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章。
2、小組交流:
讀了這個故事,你收獲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你能不能在小組內將故事復述出來?
3、班上交流,并讓學生復述這個成語故事。
三、再讀成語故事,理解它的內涵
1、讓學生默讀成語故事,邊讀邊思考:
⑴ 文與可的筆下為什么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
⑵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可結合文中的哪句話來理解?
2、小組內交流自己學習的結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組內合作學習,或向老師請教。
3、班上交流,師相機引導:
⑴ 文與可的筆下為什么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
因為文與可經常去觀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時間、不同氣候下的變化,總之,文與可對竹子非常熟悉。
⑵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第三段話中,貓把那幅當成真的了,并把它抓著玩。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可結合文中的哪段話來理解?
最后一段。
引導學生重點閱讀最后一段,并讓學生說說他們的理解。
引導學生說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畫畫時,胸中有現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處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運用
1、過渡:
剛才同學們理解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這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運用它,下面我們就看看同學們是否真的理解了這個成語的意思。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⑴ 師舉例:
小明平常學習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認真地復習了,所以,在期末考試時,小明是胸有成竹。
⑵ 學生舉例,進一步體會”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業
1、讓學生用這個成語說1~2句話。
2、課后將自己喜歡的成語積累下來,寫在積累本上。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一個生字新詞,認讀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寓言故事內容,感悟語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這則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內容
2、難點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導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桿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制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用來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觸。(自相矛盾)同學們!請你根據這段話的意思用一個詞語概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自相矛盾)誰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說,如說的不對,可以在學完這則寓言后告訴老師答案)
一、自讀課文
這則寓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話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在叫賣矛和盾。第二、三句講他夸口的情形,兩個“不論……都”是他的話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4、5句講的是,當別人問他:他卻啞口無言了
二、進一步理解課文
解釋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桿的一段裝有青銅或鐵質的槍頭:盾,盾牌,用來訪呼聲體、遮擋矛槍箭。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觸。
三、演一演,加深記憶
四、明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相容諷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互不相容的現象。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3
【教學目標】
能通過對話描寫分析人物形象和社會意義,教育學生鄙視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丑惡言行。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3、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和社會意義。
【教學媒體】
實物標本 錄音機 投影儀。
【課前準備】
1、自錄變色龍的特征介紹和背景介紹;
2、實物標本 朗讀磁帶 投影圖片(人教版第三冊配套內容)
【教學方法】
聽讀法、分析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你們看過“動物世界”嗎?你們到動物園游玩過嗎?你們見過變色龍嗎?
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有關變色龍的知識。
(邊出示實物標本邊放錄音。)
變色龍,蜥蜴的一種,皮膚的顏色隨著四周物體的顏色而改變。脊椎動物,四肢稍長,運動極慢。舌長,可舔食蟲類,表皮下有多種色素塊,能隨時變成不同的保護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小說《變色龍》,請聽作者寫作背景錄音介紹。(放錄音,板書課題:變色龍)
《變色龍》,作者,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契訶夫,本文是他的早期作品,發表于1884年。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被謀殺,亞歷山大三世繼位。為了保證統治者的安全,沙皇大大加強了警察的權力,建立了恐怖的警察統治。
二、聽課文朗讀錄音,了解內容
過渡語:剛才我們聽了本文的社會背景介紹,所寫的是發生在軍警憲兵當道的俄國警察統治時期的一件事。下面我們再聽課文朗讀錄音,注意語氣、聲調要符合人物身份、地位及當時環境;注意刪節號所表示的停頓、省略、轉折等語氣,看本文描述的是發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樣的故事。(放課文朗讀錄音一遍)
回答:
1、課文朗讀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語言描寫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生動逼真。
2、本文寫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出示投影圖片)
⑴ 概括畫面內容:
第一幅:警官廣場巡視。
第二幅:警官審案遇難。
第三幅:警官終審判決。
第四幅:警官結案離去。
⑵ 小結:主人公奧楚蔑洛夫處理廣場上狗咬人的案件。
(板書:奧楚蔑洛夫 狗 咬人)
2、課題和內容之間有什么聯系?
主人公奧楚蔑洛夫像變色龍一樣善于改變自己的態度。)
(板書: 善變)
3、作者為了表現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對話描寫。
4、主人公的態度是怎樣變化的?請同學們邊看課文邊完成表格。
教師邊訂正邊板書:
三、分析課文,討論總結
1、主人公對狗的評價和對赫留金的態度為什么會有六種觀點,五次變化?
(主人當官 官官相護 板書:警官 將軍哥 當官的 赫留金 老百姓)
2、由此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聯系板書看投影片,討論)
板書:
看風使舵 阿諛逢迎 專橫跋扈 欺壓百姓
3、作者為了突出表現人物性格特征,還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它有
什么作用?
細節描寫。以脫穿大衣作掩護,掩蓋了他惴惴不安的恐懼心理和出爾反爾,強作鎮定的尷尬窘態。板書:忠實走狗)
4、我們從主人公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俄國當
時怎樣的社會現實?(討論)
(經濟衰敗 人們麻木 官官相護 欺壓百姓 板書不平等符號)
5、討論:假如你是一位法官,該怎樣斷這個案?
6、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變色龍》這篇課文,認清了主人公奧楚蔑
洛夫的丑惡嘴臉,看穿了沙皇俄國不平等的社會制度。我們作為新中國的青少年,一定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努力學習。
四、目標鞏固訓練
課余分角色朗讀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