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教案
盡管備課時要去學習大量的參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聽取名家的指點,吸取同行經驗,但課總還要自己親自去上,這就決定了教案要自己來寫。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教案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繩子,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這句詩的意思。
4、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
教學重點:
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詩句內容。
教學難點 :
感受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令人快樂。
教具準備:
光盤、掛圖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出示春景圖:談話:每年春天,我們都要去春游。誰能給大家描繪一下春游時的情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春天的文章。
2、板書課題:22 只揀兒童多處行
3、簡介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她的作品大多書寫童心的純真和母愛的深摯,情真意切。
4、讀題質疑:題目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學生自學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習生字。
指名讀詞語
3、學生質疑。
聯系上下文理解:座無隙地 忸怩 爛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兒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渾身解數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指名分段讀文,思考:作者的游覽路線是怎樣的?畫出表述作者行蹤的詞語。
2、交流畫出的詞語。
頤和園門 知春亭畔 湖邊 玉瀾堂
3、安作者游覽路線,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們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賞春。
第二段(3-4):我們在知春亭畔和湖邊看到許多兒童在熱熱鬧鬧地趕春。
第三段(5-8):我們在玉瀾堂的院子里,與孩子們共賞開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訴人們春游時,“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4、練習有感情朗讀。
四、課堂練習
1、寫字指導。
2、學生描紅,臨寫。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過渡導入
1、提問:“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提問:課文中寫了哪些地方兒童多?
根據回答板書:頤和園門知春亭畔湖邊玉瀾堂院里
4、過渡:現在我們就隨著冰心奶奶一道去兒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畫出表述兒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即出來,就像從一只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p>
3、說一說這句話應該扣住哪些關鍵]詞語來讀,在下面畫上記號。
成千盈百鬧嚷嚷擠飛涌出小天使
4、指名讀然后齊讀。
5、完成課后練習5第一小題:這句話用“魔術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誰?這樣寫你覺得怎樣?
學生回答。
6、教師引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段
1、這一段與第二段一樣,也是些許多兒童在熱熱鬧鬧地趕春。我們應該怎樣來學習呢?
2、學生按照上述步驟自學課文。
(1)自由讀,畫出表現“兒童多”的句子。
(2)交流畫出的句子,并說說應該扣住哪些關鍵詞語來讀。
出示句子:
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
……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喳喳,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散發著太陽的香氣息。
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谵D彎的地方,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復朗讀這些句子,讀中感悟。
(4)學生暢談體會。
三、小結
剛才,我們隨著冰心奶奶一道去頤和園尋找春天,我們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情景呢?(頤和園門口兒童多,知春亭畔兒童多,湖面兒童多,湖邊兒童多)可能是兒童歡快活潑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讓我們下節課到玉瀾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過渡
這節課,我們繼續尋找春天。
二、學習第三第四段。
1、自由讀第5自然段,提問:你們找到春天了嗎?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瀾堂的院落里,在玉瀾堂庭院的幾棵大海棠樹上。
春天是什么樣子?
出示句子,學生圈出關鍵詞語,反復朗讀。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3、完成課文后的練習5(2):這句話中用“噴花的飛泉”比喻什么?這使你覺得怎么樣?
4、學生交流。
5、教師范讀第6自然段。
學生圈出關鍵詞語,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6、指名嘗試背誦。
7、指名讀第7自然段。分角色讀。
8、教師范讀第8自然段。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9、提問:“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沒有新的發現?
指名回答:春天在兒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兒童身上!
教師引讀課文。
10、齊讀第四段。
(1)進行句式變換,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當你春游時,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換個說法,不改變愿意嗎?
學生練習,并且讀句子.
11、完成課后練習5(3):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學生討論交流。
13、練習背誦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7——9自然段。
2、默寫詞語。
板書:
只揀兒童多處行
頤和園門
知春亭畔
湖面湖邊 兒童到處總是春
玉瀾堂
花兒——兒童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見聞和聯想,體會聯想的作用。
2.學會“頤”“匣”“紐”“旺”“肢”5個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無隙地”等13個詞語的意思。
3.領會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時代,努力學習和鍛煉身體。
教學重點:
分辨課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見聞和聯想,體會聯想的作用。
教學難點:
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準備:
錄音、燈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2.初讀課文。
(1)聽錄音,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2)討論:按地點的轉換來寫。
?、僬页稣n文中表示地點轉換的詞。(路過頤和園,知春亭畔,玉瀾堂。)
?、诮o課文分段。
(3)自讀課文,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學生字新詞。
3.檢查自學情況。
(1)正確書寫帶點的字。
頤和園:左邊不是“巨”,“”有7筆,書空。
(2)讀準帶點的字。魔術匣(xiá)子。
(3)理解詞語,先解釋帶點的字。
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極多。
座無隙地:隙,空隙,空閑。全坐滿了,沒有一點空的地方。
4.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1、2題。
(2)朗讀課文。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深入學習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聯想。
教學過程: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聽錄音。
(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見聞?哪些是作者的聯想?用“”劃出聯想,用“——”標出見聞。全班討論、交流。
(3)自由讀課文,劃出你最喜歡的一個句子。交流,說說理由,品讀,體會。(特別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驚嘆不已。)
(4)理解兩句詩的意思:①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先解釋:“解”“何在”“揀”的意思,再說說自己對兩句詩的理解。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讀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聯想的句子。(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著太陽的氣息。)
理解這句的意思。(形容小朋友充滿了活力。)
(2)這一段還怎樣寫兒童的神態動作?找出來讀讀議議。
3.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5自然段,找出聯想的句子,反復讀,體會聯想的作用。
(2)熟讀第6自然段。
(3)為什么說“花也和兒童一樣”?
4.總結。
(1)配樂朗讀課文。
(2)完成作業本上第3題。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四段,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練習。
教學過程:
1.學習課文第四段。
(1)齊讀第9自然段。
(2)把“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這個雙重否定句換一種說法。
(3)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就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
2.領會中心,全文總結。
(1)完成課后第3題,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①這篇課文重點寫春還是寫兒童?(兩者都寫了,相互交融。)
②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寫作目的。
(2)放重點段朗讀錄音,訓練朗讀。
3.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上第4、5題。
(2)選做題:作業本上第6題。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教案3
教學要求: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4個字只識不寫,正確認讀多音字“解”。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如:“成千盈百、座無隙地、涌流、解數”等。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5至9自然段。
3、體會本課比喻句的含義及其作用。
4、理解冰心奶奶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就會找到春天,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5、通過品詞析句、想象閱讀、探究體驗等方法感受春光無限、兒童的活潑生機和冰心對兒童的喜愛。
情感目標:
6、感悟課文的語言,體會兒童和春天的花兒一樣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感受冰心奶奶對充滿活力的少年兒童的喜愛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兒童和春天的花兒一樣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理解冰心奶奶為什么說“只揀兒童多處行”就能找到春天。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出示春天的畫面)你積累了哪些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學生集體背誦交流。
2、詩人人葉紹翁從一只出墻的紅杏身上找到了春天,賀知章從柳樹身上感受到了春風的氣息。你會去哪兒尋找春天?(學生簡單交流)
3、出示詩“兒童不解春何處,只揀游人多處行?!饼R讀,猜詩意。
兒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揀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們以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國當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在她62歲那一年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兒去找春天的呢? (板書課題)
4、學生讀課題質疑:為什么尋找春天要“只揀兒童多處行”?
【設計意圖:播放音樂把學生帶入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背誦有關春的詩歌既幫助學生學會積累又引入到要學習的課文上。課題是文眼由課題入手質疑直奔中心,引導學生學會思考?!?/p>
二、初讀感悟、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預習,學生交流本課要注意的字詞。相機指導“解”的讀音;“盈”的書寫以及“成千盈百”“解數”的意思。
3、分段朗讀。按照“我們”的游覽路線梳理文章脈絡及大體意思。
【設計意圖: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字詞教學以檢查為主,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先讓他們交流本課的重點詞語,老師有針對性的從音形義三方面進行指導?!?/p>
三、品詞析句、探究體驗。
(一)學習1——4自然段,體會“多處行”。
1、明確問題:冰心奶奶找春天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呀?引導學生探究:讓我們一起跟著冰心奶奶到“兒童多處”走一走,看一看。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反映兒童多的語句畫下來。
3、學生根據課文中找到的詞句交流,隨機出示,指導朗讀。
(1)“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擠出來,就像從一只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p>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你一邊跑,一邊會喊些什么?帶著這樣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2)我們笑著下了車,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
(3)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
(4)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喳喳,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散發著太陽的香氣息。
(5)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
(6)轉彎的地方,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重點指導學生抓住“座無隙地、東一堆、西一堆、無數、坐滿、一群一群、噴發、撞個滿懷”等詞句體會朗讀。
4、小組內再讀讀這些句子讀出自己的體會、評價。
5、從“兒童多處”你還能讀出了什么?
學生暢談體會。
預設一:兒童多處春光特別美;
預設二:兒童多處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預設三:冰心奶奶特別愛兒童。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感悟體會。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思考,通過品詞析句探究感悟文字背后的內涵,體會文字背后的情感,進而將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二)學習5——6自然段,感悟春光美。
1、兒童多處春光如此讓人心醉!課文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春的美麗?快來讀讀課文,把描寫春天的句子畫出來。課件出示: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2、體會讀。你覺得海棠花開得怎樣?說說你的體會?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把你的體會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3、想象讀。讀了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指名描述?! ≌n件:展現海棠樹圖。指導朗讀。指導策略:讀得讓聽得同學眼睛一亮。其他同學要靜靜地聽,在頭腦中想象一下,他哪兒讀得讓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讀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
小結:看到這樣的春景,看到這樣的春光,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樣贊美的呢?課件出示:春光竟會這樣的飽滿,這樣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蘊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齊讀)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朗讀配合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較好的感悟冰心筆下那充滿生機活力的春天?!?/p>
(三)交流探究體驗,感悟花兒和兒童的特點。
1、看著眼前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沐浴著迷人的春光,想想冰心奶奶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出示海棠兒童圖)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尋找的春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冰心奶奶的心聲。(出示第8自然段)
2、自己讀一讀這一段話,你明白了什么?感悟花和兒童相通之處:生命力都很旺盛,讓人都感到快樂。
(四)回顧全文、解決問題。
冰心奶奶找春天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這個問題現在你解決了嗎?
指名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因為兒童多處春光燦爛,兒童和春天的生物一樣充滿朝氣、生機勃勃;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為冰心奶奶喜愛兒童。所以冰心奶奶認為只揀兒童多處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引讀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當你春游的時候,記住……
進行句式變換。(指導讀出雙重否定句的語氣)。
【設計意圖:通過與文本對話、帶著問題探究學習,學生對文本有了新的體驗,此時再回到開課伊始學生提出的問題上,問題的解決便水到渠成,也落實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
四、 總結延伸、拓展升華。
這一節課,我們跟著冰心奶奶只揀兒童多處行找到了爛漫的春天,讀一個人的作品就是與作者在進行心靈的交流,我相信現在大家已經對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出示冰心簡介,適當拓展)
結束語:只揀兒童多處行,兒童多處花兒旺,兒童多處春光好,兒童多處歡樂多,兒童多處活力足,兒童多處總是春,我們都不虛此行!而且你們的活力給老師帶來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