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句的意思。
2、默讀課文,體會“我”和老人互相關愛之心,懂得對人要有真誠的愛。
教學重點:體會“我”對老人的關愛之心和老人的博愛之心。
教學難點:聯系語境體會結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施主”,直奔重點進行質疑。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板書:施主)什么是施主?昨天我們已經查字典了,誰來說說?(出示:字典中的解釋是:和尚或道士稱施舍財物給佛寺或道觀的人。)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本文中施主是什么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舍財物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人稱為施主。)課文中都誰是施主?(我老人)
2、(板書:真正的施主)大家讀課題。我們已經讀課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誰?你是從課文中哪里知道的?打開書給大家讀一讀。(指名讀)
3、(出示課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想你有什么問題嗎?
(2)生質疑,整理問題:
恍然大悟?原以為?
想不到?
二.細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解疑,體會“我”對老人的關愛和老人的博愛之心。
過渡:我們真會讀書,根據這段話提出這些有價值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老是讀這段話行不行?對,提出問題后,我們應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現在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書上用曲線畫一畫,畫完了再讀一讀。
(一)深入理解2和3自然段。(體會我是施主)
師:為什么說自己是施主?你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1、(出示課件):
我想,在我們家鄉,一個雞蛋賣4角5分錢。我看到她很可憐,便定了5角錢一個,暗中提高了5分錢。國家不正在提倡“扶貧”嗎?我暗下決心,作為一項“扶貧”工程堅持下去,做一個小施主吧!
(1)看這段話作者用引號給我們重點強調了一個詞語“扶貧”,你理解這個詞嗎?(生說)
(2)小結:“貧”是什么意思?(貧窮)“扶”呢?(扶助,幫助)我們解釋詞語的時候,把這兩個字的意思連起來就是這個詞語的意思了。說說吧“扶貧”什么意思?
2、(出示課件):
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老人實在可憐,便單方面決定每個雞蛋再加5分錢,一個雞蛋5角5分。
(1)面對我的再次提價,老人是什么表現?(指名讀)
“僵持”是什么意思?好,現在誰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樣“僵持”一下?(師生對話)引導:我是老太太,你怎么做?……我們都不肯退一步,這就叫?(“僵持”)我們互不相讓這就叫?(“僵持”)
(2)輕聲讀讀這兩段話,想一想我為什么要單方面兩次提高價錢?(1、老人可憐2、扶貧)
3、你從哪看出來的?
(出示課件):
賣雞蛋的是個身體單薄、沒兒沒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
(1)是這句嗎?孩子們都來讀讀這句話,看看這是個怎樣的老太太?
(2)讀讀這兩個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課件):
賣雞蛋的是個身體單薄、沒兒沒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
賣雞蛋的是個老太太,靠自己養的雞生活。
引導學生:(出示紅字:身體單薄、沒兒沒女)你體會到什么?把你感受到地讀出來。(指名讀)關于這兩句話的理解,誰還有補充?(出示紅字:就幾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你體會到什么?讀出來。(指名讀)
帶著你的體會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4、就為這樣一個可憐貧窮的老人,我愿意多花一些錢去買雞蛋。現在你明白我為什么說自己是施主嗎?
5、現在然我們輕聲地讀讀課文1——3自然段,體會一下我是怎么當施主的。
(二)深入理解4自然段。(體會老人是施主。)
過渡:可是為什么又說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么當施主的?誰找到了?(指名讀)
1、(出示課件):
老人說:“我不是因為這個價低。這些雞蛋是要賣給學校的那位老師的,人家那么遠到我們這偏僻的山村里教書,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來,在這個小學里長期待下去。孩子們需要他。”
(1)小販那么高的價,老太太為什么不肯買,非要低價賣給我呢?讀讀這段話想一想。
(2)(出示:盼望)換成“希望”行不行?
引導:“盼望”和“希望”都有希望的意思,但是“盼望”是身后而急切的希望。
(3)老人盼望的是什么?(指名說給你7分)老人盼望我胖起來,還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說)老太太為的是?
(4)引申理解:村里這么多孩子,有沒有老太太的?現在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說)
(5)誰能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6)帶著我們的感受自由讀讀這段話。
(三)深入理解重點段5自然段。
1、聽到老人和小販的這一番談話,我恍然大悟,讀,
(出示課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實,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都在幫助老人,向老人施舍。直到聽到老人和小販的談話,才知道從一開始,老人就在幫助我。就在向我施舍。而且她不僅施舍給我一個人,他還施舍給村里的孩子們,比起我來,她是那么了不起,所以說,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讀這段話。
3、現在這些問題你們都明白了嗎?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學會了一個新本領,通過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四、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續寫結尾。
1、孩子們,知道嗎?后來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這件事了,猜猜他們會說什么?做什么?
2、出示提示:
3、學生寫(5分)
4、展示評價(3人)
五、板書設計
19、真正的施主
老人
我孩子
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感受同義詞的異同,讓學生自主發現詞的精彩和趣味。
2、指導學生認讀數量詞,想象理解詞意及用法,幫助學生積累。
3、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背誦中體會、感悟名言警句,并練習書寫。
4、能將短文讀正確,了解文章的內容,正確回答相關的問題,并掌握書信的基本格式。
5、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指導學生把要點說清楚。
教學重點:
在讀中積累詞語,幫助學生積累。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指導學生把要點說清楚。
教具準備:
詞卡
教學課時:
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來試試”
一、讀一讀。
1、學生自讀每組詞語,邊讀邊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2、指名認讀詞語
3、引導學生比較異同
4、 讓學生選詞填空
5、 齊讀詞語
二、認一認,讀一讀。
1、師:趕快來讀讀這些詞語,遇到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待會兒問問小組的同學。
2、小組交流,掃清生字障礙。
3、指名讀,齊讀
4、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你看到這些詞時,你眼前分別呈現出一些怎樣的景象?
5、指名說
6、問:你覺得可以用其它的數量詞來代替嗎?為什么?
7、全班齊讀
三、寫一寫,背一背。
1、自讀句子,你發現這些句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小組讀格言,交流討論,不懂的問老師。
3、全班交流。
4、反復朗讀,再讀中體會、感悟。
5、比比誰寫的棒
6、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格言。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
1、自讀短文,要求正確、流利。
2、小組互讀互聽互糾正
3、齊讀短文,思考:這篇短文和我們以前讀地課文有什么不同?
4、讀了這封信,你知道了什么?
5、同桌交流,指名說
6、再讀短文,問:寫信要注意什么?
7、你能試著寫封信嗎?
二、“探究與發現”
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
1、 指名讀題,理解要求。
2、 齊讀例句。
3、 自讀句子,觀察圖片,想想該說什么?該怎么說?
4、 小組說
5、 指名說,比一比,哪位同學說得棒?
6、 你還觀察到水的哪些作用?
7、 擴展升華:指導了水的這么多作用,你想說什么?
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3
一、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2、多音字組詞
省、落、間、胖、稱、興、行、盛、傳、好、干
二、填上適當的詞語。等第
( )的葉子 ( )地登高
( )的掌聲 ( )地漂浮
( )的湖面 ( )地演唱
三、閱讀分析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等第
走進大豆田,如同走入畫一般的境界。一陣秋風吹過,眼前豆棵上掛滿的豆英就像美人的耳墜似的,微微搖晃,鈴鈴作響。像春風吹過樹林,像春泉淌過小澗,像海浪輕輕拍擊岸壁。俯身收割,眼前的一株株豆棵,瞬間幻化成佩環丁當的姑娘,手攜著割豆人奔過來。此時,割豆人能聽到她們的歡笑聲、喧鬧聲、呼吸聲和她們低低的絮語,聲音在豆棵的枝丫間蕩漾,也在割豆人的心里蕩漾。
1.這篇短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畫出來。
2.讀課文,說說文中把豆棵上掛滿的豆莢比作什么?寫出句子。
3.根據課文填空。
豆棵上掛滿的豆莢,秋風一吹,_______搖晃,________作響。像春風_________,像春泉________,像海浪________。
四、復習作業(見試卷)
復習目標:
1、掌握第七單元的生字詞。
2、學會把句子補充完整。
3、能按課文內容填空
4、進一步練習修改病句。
5、進行閱讀分析,提高閱讀水平。
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2、默讀課文,繼續學習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
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學難點:
理解老師讓同學們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讀全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上節課已經解決了一些問題,繼續學習。一起走進這個感人的故事。
二、深入理解課文,解決問題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想汪霞為什么要戴著帽子去上學?
(1)得了惡性腫瘤(解釋什么是惡性腫瘤)——不得不接受化療(用化學藥物治療惡性腫瘤)
(2)“不得不”換詞理解——而必須接受化療的結果就是一頭烏黑發亮的頭發幾乎掉光。
(3)曾經是一頭烏黑發亮的頭發,現在卻因為病痛的折磨,幾乎掉光了,小汪霞的內心怎樣啊?(痛苦傷心等)
那你應該怎么讀啊? 自己試一試,指名讀
2、同學們,我們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汪霞,因為化療,那一頭曾經烏黑發亮的頭發幾乎掉光了,你將要每天頂著一顆光禿禿的腦袋去學校上課,這時你會怎么想?是什么心情啊? (很不安、害怕)
你們能體會到汪霞的心情,能用自己的朗讀把汪霞這種不安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3、此時,你覺得汪霞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可憐,自尊心強,自卑)
過渡:這個可憐的孩子當她回到熟悉的校園時,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她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嗎?咱們應該讀哪個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汪霞的心情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呢?(開始接著最后)
1)師生共同找出關鍵詞句,簡單說一說
2)讀到這,你有什么問題嗎?
3)“為什么汪霞一開始遲遲不敢進去,到最后她大步走進教室”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
4)她為什么遲遲沒敢進去?為什么戴著一頂帽子就遲遲沒敢進去?
5)那么此時的汪霞會是什么心情呢? (害怕緊張擔心等) 怕什么?
6)那你應該怎么讀呢?自己試試讀一讀這一句話。 指名讀——評讀
7)同學們想象一下,遲遲沒敢進去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你能用你的語言來形容一下嗎? (生自由回答) 再讀這句話,該怎么讀?練讀
2、正在此時,她發現了什?
(當他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時候,發現每一個同學都戴著帽子)
理解“意外”
1)意外什么意思?她為什么會感到意外?讀這句體會她意外的心情
2)大家想象一下:他們的帽子都有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呢?又有可能是什么樣式的呢? (學生自由發言)
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生自由發言:五顏六色、各色各樣、形態各異、千姿百態、------)
那么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同學們的帽子呢? (五花八門)
3、同學們都戴著五花八門的帽子,跟他們那些帽子比起來,汪霞覺得怎么樣? (自己的那頂帽子顯得那樣普通,幾乎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4、如果你就是汪霞,此刻你就站在教室門口,看到眼前的景象,還是遲遲沒敢進去嗎?還會擔心害怕嗎?會是什么樣的心情?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心情呢?(和大家一樣,不再覺得自卑、不安。)
5、比較句子:她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
她一下子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
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多“一下子”好嗎?好在哪兒?(心情變化很大,立刻變輕松)這句話應該怎么讀?練習朗讀最后一句。
6、師小節:抓住汪霞的心理變化,細膩的寫出了汪霞由開始的不安,到現在能輕松地笑了這樣的變化。板書:不安----輕松
7、自由讀全段,再次體會汪霞的心情變化。
過渡:汪霞這么大的轉變首先要歸功于誰呢?我們來看看老師究竟說了些什么?
第二自然段
1、默讀畫出老師的話,想想對老師說的話有什么問題嗎?(訂正提問)
預設:為什么要從下星期一開始?為什么所有的同學都要戴帽子?為什么帽子越新奇越漂亮越好?解決問題。
2、老師是怎樣宣布這件事的?什么是和藹而鄭重?試著用和藹而鄭重的語氣宣布一下這件事。(出示句子)
1)在什么情況會鄭重的說?聯系生活實際(升旗開幕式考試)
2)讀到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老師為什么要嚴肅認真的說?(重視注意一定做到)
3、討論:老師為什么讓所有的同學都戴著帽子?老師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打消汪霞害怕被同學嘲笑的顧慮,化解了她因為頭發掉落后而產生的不安、自卑心理,讓她能和大家融洽的相處)
師:從老師看似普通的兩句話里我們可以感受到老師是多么用心良苦啊!剛才的問題解決了嗎?指導朗讀兩句話
4、老師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同學們汪霞的病情呢?(保護她的自尊心)
師:正是因為老師巧妙、周到的安排,汪霞才能和大家輕松的相處,可見老師的愛心、善解人意啊!我們不僅要學會尊重,善待他人,而且還要講究方法使被關心的人樂于接受,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板書:尊重,善待)
過渡:同學們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嗎?你是從哪知道的?
第四自然段
1、汪霞常常忘記了什么?真正忘了什么?
2、什么是似乎?同學們似乎忘記了什么?還似乎忘記了什么?
3、現在你覺得汪霞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三、師總結
汪霞是不幸的,因為病魔不僅讓她身受痛苦,而且使她失去了一頭烏黑發亮的頭發。但是汪霞又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她擁有充滿愛心的老師和同學們。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師,不但保護了汪霞幼小的心靈,同時教會了同學們如何尊重他人。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人和汪霞一樣等著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去幫助他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吧!
四、口語交際
現在,你想對誰說什么?
板書設計:
9 帽子
尊重 善待
不安—————輕松
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
3、了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的過程,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
區別形近字的形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第2課。
二、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大家評議,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連帶的詞語讀一讀。(困)
2、根據生字構字特點兩個人一組識記,然后匯報。
3、對于難寫的字教師指導書寫。(范寫)
四、練習寫字
1、認真觀察整個字,記住每一筆的位置,然后書寫,一氣呵成。
2、寫后對照范字檢查不足,寫每一個字都要有進步。
3、教師行間巡視,重點輔導。
五、完成課后練習題
六、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生詞
板書設計:
上學一路歌
溪滑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了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重點:
了解山區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就是山區的孩子,那么誰愿意說一說在你上學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么?(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1、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別的地方的山區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上學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2、默讀思考:每個季節各有什么樂趣?
看提示,口頭填空。
春天上學,走一路,( )。
夏天上學,走一路,( )。
秋天上學,走一路,( )。
冬天上學,走一路,( )。
二、精讀課文
1、你對那所山區的小學生在哪個季節上學的情景感興趣,介紹給同學聽,并說說你感興趣的理由。(困)
介紹春天
a朗讀描寫春天上學情景的句子,并標畫好詞佳句。
b說說感興趣的理由。
c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
d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介紹每個季節的方法大致相同,僅對重點問題做些提示。
介紹夏天
a邊讀邊想像:溪水、丁冬丁冬的水聲、濕鞋印。
想像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
介紹秋天
a邊讀邊想像:砸核桃、摘酸棗。黑手指、紅酸棗。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
介紹冬天
a指導朗讀:讀“小溪變成了長長的大滑梯”時,突出“變成了”,表現出驚奇;突出“長長的大滑梯”表現出多么神奇、有趣。
b邊讀邊想像,再通過讀把感受到的表達出來。
c思考:同學們到了學校,為什么“又都怪學校太近太近”?說說你的相法。
2、分季節讀課文,你喜歡哪個季節上學路上的景色,你就讀那個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你能用自己的口吻向城市小學生介紹一下你在一年四季上學路上看到的情景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山區孩子一年四季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并通過邊讀邊想像的方法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五、作業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上學一路歌
春天野花
夏天溪水
秋天野果
冬天冰
新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