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三年級 >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

時間: 新華 三年級

寫教案時,需要注重教學反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和記錄,以便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如何寫出優秀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殘、猶、傲、君、橙、橘”,指導書寫“贈”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等方法大致理解古詩大意。初步體會詩中的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的&39;朗讀古詩并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能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大致理解古詩大意。初步體會詩中的情感。

一、詩歌導入,揭示詩題。

1.背誦《山行》引出古詩《贈劉景文》。

2.板書詩題《贈劉景文》。

3.指導書寫“贈”。

(1)學生觀察“贈”。

(2)自由說說寫這個字應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

(4)學生仿寫(強調寫字姿勢)。

(5)展示、評價。

4.指導理解題。

5.了解詩人(簡單了解)。

二、初讀古詩,讀通詩句、讀好節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出示:荷盡,擎雨蓋、菊殘猶傲霜枝橙。

3、檢查生字:(小老師帶讀、開小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送進句子自由讀一讀。注意讀通句子(指名讀,師范讀,男女生讀,齊讀,)。

5、再讀古詩、讀出節奏。

詩歌詩歌,詩中一定藏著動聽的歌。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讀出節奏。

6、師范讀,指名讀,齊讀,師生合作讀(對讀、疊讀),男女生合讀(對讀、疊讀)、齊讀。

三、再讀詩歌,想象畫面,了解詩中描寫的景物。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詩中不僅有歌,詩中還有畫呢。請同學們默讀古詩,邊讀邊圈出詩中描寫的秋天景物(不動筆墨不讀書)。

2、匯報交流。

3、相機板書。

4、用所圈的詞語理解詩句。

(1)看到“荷”你想到了什么?深秋的“荷”在詩人眼里又是怎樣的呢(指導看插圖,副板書:看插圖)?理解“擎雨蓋”(副板書:借助注釋)

看到這樣的景詩人會發出怎樣的感嘆?請你用上一個感嘆詞。(板書:唉!),帶上這個感嘆詞讀:唉!荷盡已無擎雨蓋(指名讀,齊讀,合作讀)

(2)根據所圈的“菊殘”“傲霜枝”你看到、想到怎樣的畫面?

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副板書:聯系生活),詩人看到這樣的景又會發出怎樣的感嘆呢?提醒學生詩人雖看到荷已盡,而菊還“傲霜枝”此時詩人的心情會怎樣(好一點),詩人會發出“咦!”(板書:咦!)

5、小組合作學習第三四句,詩人看到這些景會對好朋友劉景文說些什么呢?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當你看到眼前一片果園,你會情不自禁的發出(哇!)贊嘆聲。指導學生帶著感嘆詞“哇!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6、指導學生帶著感嘆詞讀整首詩,體會詩情、讀出韻味。

7、小結:你看、一首詩不光是具有它獨特的語言美,畫面美,還藏著的情感在里面。一首詩就是一個故事(補充創作背景)

8、補充創作背景:此詩是蘇軾于公元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當時蘇軾在杭州見到劉景文時,劉景文已經58歲了,當時經好友蘇軾極力向朝廷舉薦,劉景文才得到小小的官職,面對劉景文的消極情緒,蘇軾做此詩鼓勵好友。

9、齊讀故事,領悟詩情。

10、填空式的背誦

四、拓展詩歌

劉禹錫《秋詞》

五、布置作業:

1、試著默寫《贈劉景文》

2、請在理解本詩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小短文。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2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認讀生字“觸”。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節。

3、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的意境。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詩歌的內容。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二、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讀準下列字音。

降、潤、罰、揚、臂、賞、碰

2、交流、識記生字。

A、加偏旁記憶的.字:閏潤臂劈蟲觸角觸

B、換偏旁以及的字:湯燙壁臂

3、讀讀寫寫下列詞語。

潤濕突然原野互相狂歡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潤濕:潮濕潤澤。

原野:寬廣平坦的地方

狂歡:縱情的歡樂。

急急忙忙:心里著急,行動加快。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1、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請四名同學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思考每一節詩講了什么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3、說說每節詩的內容。

第一節:想象陣雨降落時,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的舞。

第二節:想象雨來時,關了門在做功課的花朵們變放假了。

第三節:想象花孩子們在雨中穿著各色的以上,沖了出來。

第四節:想象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他們對準媽媽揚起了雙臂。

四、朗讀課文,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1、聽教師朗讀。

2、教師領讀,學生齊讀課文。

3、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4、同桌交流,說一說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佳句。

6、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讀課文,邊聽邊思考: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2、指名學生用簡潔的話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內容。

二、讀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學習第一節。

A、老師范讀。

B、交流匯報這一節中優美的詞句,并說明喜歡它的原因。

C、反復吟誦,細細揣摩,品位語言的精妙。

潤濕的東風走過原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理解體會:哪一個詞語概括了東風的特點?(潤濕)

從“走過”、“吹著口笛”這兩個詞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讀了這句話,你會想到怎樣一幅畫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的舞。

理解體會: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你認為花會從什么地方跑出來呢?教師引導,啟發想象。

你從“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這句話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歡”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嗎?

D、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第二節。

A、學生齊聲朗讀。

B、讀中感悟,合作探究。

為什么“我”覺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它們關了門在做功課”?

你是怎么理解“雨一來,它們變放假了”?

3、指導學習第三節。

A、教師范讀。

B、合作探究。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說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綠葉在狂風里嘩啦啦地響”一句的?

“蕾拍著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們變穿了紫色的、黃色的、白色的衣裳”的?

你認為花孩子們沖了出來,要到哪里去?為什么?

C、教師指導朗讀。

D、學生自由朗讀。

4、學習第四節。

A、學生齊聲朗讀。

B、指導學生理解、感悟、朗讀。

小作者認為花孩子們的家在哪里?

“那兒”是指哪兒?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的情景嗎?

在作者看來,蛤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是為了什么?

C、學生自由拉哪個度、感悟、想象。

5、小結。

三、拓展延伸。

說說你想象中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先在組內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第一節。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宜”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抹、磨”,會寫“斷、楚”等1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望天門山》。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1、邊讀邊想象畫面,感悟古詩描繪的美的意境。

2、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六單元,大家讀一讀本單元的人文主題。(生自由讀)

2、古往今來,有不少文人墨客都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這節課我們先走進第17課,一起學習兩首描寫祖國山河的古詩。(板貼《望天門山》和《望洞庭》,生齊讀課題)

3、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兩首詩題,有什么共同點?詩題中都有個“望”字,“望”是什么意思?(遠遠地看)“望”字的甲骨文很傳神,(出示)你們看,像一個人站在土坡上睜大眼睛向遠處看,后來就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寫法。

二、師生共同學習《望天門山》

(一)揭示課題,了解作者。

1、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望天門山》,它的作者是李白,你對他有哪些了解?

2、指生交流。

3、出示李白資料。

4、我們學過不少李白的詩,無論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早發白帝城》,還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望廬山瀑布》,都能體現出他的豪邁奔放,他的詩都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也承襲了他浪漫主義的風格,大氣磅礴,讀完讓人蕩氣回腸。

(二)初讀詩文,了解詩題

1、誰來給大家讀一讀這首詩?(指生讀)你的發音很準確,讀得也很流利。想不想聽老師讀一讀?(師配樂朗讀)

2、我和他讀的有什么不同?指生交流。朗誦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讀好停頓,讀出聲斷氣連的感覺才能讀出詩的韻味。

3、誰聽出老師剛才讀到哪里把聲斷開了?出示停頓,誰再來讀一讀?(指生讀)

4、這首詩是李白25歲時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家鄉,乘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途經天門山時寫下的。“望”是遠望,天門山是座什么樣的山?根據注釋和山名來預測一下。是啊!天門山,名為天門,必為天之門戶也。你看,它多像兩扇高高的大門啊!誰再來給大家讀一讀詩題?(讀出天門山的氣勢;讀出作者的愉悅。)

(三)借助景物,感悟詩境

1、提問:作者遠望天門山,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請你在書上圈畫出來。

2、指生交流: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讀到這里你的眼前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4、師小結:青山、碧水、白帆、紅日,構成了一副色彩斑斕、美不勝收的大好河山圖。

(四)抓關鍵字,探究詩意

師:李白不愧是詩仙,寥寥數筆就將祖國的大好河山展示在讀者眼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賞讀詩文。

齊讀一、二句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1、傳說天門山原來是一座山,后來被一把利劍一劈為二。同學們讀一讀這句詩,能讀出來這把利劍指的是什么嗎?指生交流:結合注釋,了解楚江。

2、(課件出示第一句)楚江如同一把利劍,將雄偉的天門山一劈為二,這是怎樣的水啊?指生交流:水流湍急的、洶涌澎湃的(板書:水急)

師:看來這奔流而下的楚江威力可真是不小啊,能將一座大山劈成兩半!你能把這種洶涌澎湃的氣勢讀出來嗎?(指生讀)李白看到這水沖山開的奇觀,詩興大發,揮手吟道:天門中斷楚江開!(齊讀)

3、(課件出示第二句)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里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注釋說一說:至是“到”,回是“回旋”,“此”指的是什么?“至此”是到哪了?原本向前奔騰、勢不可擋的江水到了天門山這里打了個回旋。你覺得天門山是怎樣的?指生交流:高大險峻的、堅不可摧的師:是的,這如刀砍劍劈的天門山高大險峻,屹立江邊迫使江水激蕩回旋。這句詩表面在寫水,實際上則是借水勢贊嘆山的險峻。(板書:山險)李白看到這山阻水回的景象,忍不住驚嘆道:碧水東流至此回!(齊讀)

4、(出示前兩句詩)你能把這種水急山險的磅礴氣勢讀出來嗎?指導朗讀。過渡:這兩句寫了李白遠望到的山川之勢。隨著船的前進,越來越靠近天門山,李白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這句詩中哪個字的意思不明白?

交流詩意:兩岸的青山相對出現,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緩緩駛來。

2、這句詩主要描寫了哪兩種景物?指生交流,師趁機板書:山帆作者分別運用了哪兩個動詞來描述這兩種景物的?指生交流,師趁機板書:出來

3、兩岸的青山原本就是靜立不動的,作者為什么要用動詞“出”來描述它?同學們,你平時坐車行進時,路前方的景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這就是作者李白當時的感受吧!舟行江上,遠處的山逐漸撲入眼簾,愈顯清晰。

4、兩座青山就像主人一樣迎接江上來客,此時李白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高興、激動)一個“出”字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有了動態美,不但逼真地表現了舟行途中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詩人的喜悅之情。讓我們帶著這份喜悅之情,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詩吧!

(五)配樂誦讀,升華詩情

1、讓我們帶著對詩句的理解,隨李白一起泛舟,遠望天門山吧!

2、這首詩描繪了波瀾壯闊的長江從天門山中間奔流東去的雄奇景色,全詩在“望”字統領下展開,天門山的山形和長江的水色融為一體,壯麗的景象得到充分展現,也將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3、這樣壯麗的山河你喜歡嗎?將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吧!再讀古詩。

4、既然同學們都那么喜愛這首詩,那就把它背下來吧!(指生背,齊背)

三、學習古詩《望洞庭》

過渡:同樣是描寫山水的詩,與水急山險的天門山相比,劉禹錫筆下的洞庭湖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一)初讀古詩

1、請同學們默讀《望洞庭》,思考詩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在詩中圈出來。

2、圈完了嗎?圈完后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這首詩?

看看能否讀準字

1、“翠”是什么顏色?(綠色)

2、都有什么是綠色的?(山是綠色的,水是綠色的)

3、這山是什么山呀?結合注釋來說一說。(洞庭湖中的君山)

4、遠遠望去,洞庭湖里的山是綠的,水也是綠的。

作者接下來又打了一個精妙的比喻:白銀盤里一青螺。

1、“白銀盤”指的是什么?“青螺”指的又是什么?

2、剛剛我們說水是綠色的,為什么這里又說湖面像個白銀盤呢?兩處說法矛盾嗎?誰來說說你的理解?指生交流。解讀:原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月亮越升越高,月光也越來越亮,灑在湖面上反射出白色的波光,遠遠看去就像一個白銀盤,而湖中的君山依然保持著原來的綠色,就像白銀盤里盛放著一枚小小的青螺。

3、這兩句詩中有山有水,精妙的比喻將山水一體的美景寫得有形有色,使人倍感親切。(師板書:山水一體)

4、誰來美美地讀一讀?

(三)體悟詩情

1、這首詩意境很美,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吟誦吧!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望洞庭》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將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繪得惟妙惟肖,表達了詩人對洞庭山水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帶著你的喜愛之情,再來讀一讀全詩。

四、對比提升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李白的《望天門山》和劉禹錫的《望洞庭》,這兩首詩有什么異同?

相同:都是山水詩,都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喜愛與贊美之情。不同:一首是描繪水急山險的天門山,雄奇壯觀,大氣磅礴;一首是描繪湖月相映的洞庭湖,寧靜祥和,活潑清新。(師趁機板貼)

2、朗誦比賽:男生讀《望天門山》,女生讀《望洞庭》。

3、請從中選出一首你最喜歡的詩,把它背過吧!

4、檢查背誦。

五、作業布置

1、背誦并默寫《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板書設計】望天門山望洞庭水急山險湖月相映山出帆來山水一體雄奇壯觀寧靜祥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解讀詩題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跟隨李白和劉禹錫領略了天門山和洞庭湖不同風格的美景,這節課讓我們跟隨蘇軾的腳步去欣賞西湖的風光。板書課題《飲湖上初晴后雨》,生齊讀課題。

2、理解詩題1透過讀詩題,你讀懂了什么?誰在哪里干什么?天氣起初怎樣,然后怎樣?

根據提示,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詩題的意思。飲:喝酒湖上:在西子湖畔初晴后雨:先是晴天,后來下起了雨。

3、詩人與朋友在西湖上飲酒游覽,適逢天氣晴轉雨,詩人便飽覽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我們再來讀一讀詩題,注意讀好停頓。

4、關于作者蘇軾,你知道他的哪些信息?指生交流,師出示資料: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世人稱之為“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二、檢查預習,字詞過關

1、課前同學們預習了這兩首古詩,下面檢查一下同學們對字詞的掌握情況。出示生字:瀲滟亦宜磨初抹鏡銀螺

(1)指導多音字:磨抹(“抹”右邊上橫長下橫短,與“未”區分開。)

(2)指導易錯字:初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長右短。字形從衣從刀,用刀裁布為制衣之始,所以左邊是衣字部。意思是“開端,開始”。觀看一帆視頻,生練寫,同桌互評。

三、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眼中的西湖是怎樣的,大家快讀一讀詩文。

1、指名讀古詩。(生生評價)

2、那這句詩的意思你理解了嗎?指生說,師補充。

3、西湖的美景是這樣的出神入化,腦海中想象出畫面了嗎?(課件出示雨天美景圖)帶著你自己的感受讀一讀。

4、無論是天晴時的西湖,還是下雨時的西湖,無論是波光粼粼的西湖,還是山色空蒙的西湖,都是那么美麗,那么奇妙!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這奇妙的景象——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一天之中,詩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兩種美,真是高興。這時他由西湖想到了誰?西子是誰?課件出示西施資料。詩人是怎樣贊美西施的?(出示后兩句詩)淡妝濃抹是兩種不同的裝扮,淡妝比較素雅,濃抹則鮮明艷麗。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妝扮叫做(淡妝),舞臺上演員們鮮艷的妝扮是(濃抹)。

2、那西施是淡妝好看還是濃抹好看?(都好看)你怎么知道的?(總相宜)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論淡妝還是濃抹都適合。我們來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妝濃抹總相宜。

3、這句話僅僅在贊美西施么?誰能借助老師給的關鍵詞,說說詩句的意思?指生說。

4、這句詩看似在說西子,實際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水光瀲滟的西湖,鮮艷明亮,恰似西子的濃抹;(板書:濃抹)雨天山色空蒙的西湖,淡雅清新,恰似西子的淡妝。(板書:淡妝)作者這樣寫是想表達自己的什么感情呢?(對西湖的贊美)我們也一起來贊美一下西湖的美景吧!——(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小結:作者運用生動的比喻將西湖不同天氣的美景展示在讀者眼前,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整首詩吧!齊讀全詩。

四、作業布置

1、背誦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收集蘇軾描寫祖國山水的其他作品,并品析背誦。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和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課古詩三首,板書課題,要求:學生抬起右手,跟老師一起來書寫課題,師對“首”作強調,下面是“自”不是“白”。

2、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用上我們在識字一學過的成語來形容這些美麗的景色。(生回答:層林盡染,山河壯美……)不光我們現代人喜歡秋天,贊美秋天,在我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蘇軾他也寫了一首描寫秋天美麗景色的古詩送給他的好朋友劉景文。題目叫:贈劉景文(板書)齊讀。大家想讀讀嗎?快快打開語文書。

二、初讀古詩

1、生借助拼音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生自由讀。)

2、同桌互相讀古詩,互相糾正。(生互讀。)

3、四人小組輪讀,讀完后說說自己讀懂了詞語或者句子?

(整體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交流字詞理解,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識字

1、出示本課10個生字,帶拼音。生自由練讀,不認識的借助拼音朋友,讀完以后,有哪些字比較難讀,你在剛開始讀的時候就讀錯了,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生自由讀,全班交流,師做重點指導,必要時領讀。)

2、組詞、讀準字音:(借助一定的語言環境。)劉景文菊花殘枝君子橙色橘子(齊讀,開火車讀。)

3、去掉拼音練讀詞語。

4、保留生字,抽讀。

5、這些生字大家都讀的非常準確,相信大家也有自己能很快的記著這些生字,你把哪個字記的最牢?在小組里跟同伴說說。(小組合作記著生字。)然后全班交流。

6、齊讀生字。(師檫掉生字)這些生字現在跑到古詩里去了,趕快打開書,讀一讀吧。

四、學習古詩

1、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也想讀一讀,聽聽老師哪里讀的最美。(師有感情的范讀,以夸張的節奏、韻律來感染學生。)生評價老師。師:“大家想不想學學老師,把古詩讀的有感情?”生齊讀,抽讀,(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師作評。)模仿讀。

2、師作意境的渲染:

請同學們把書合上,師在黑板上一邊進行簡筆畫──焉而低垂的`荷葉、枯萎的菊枝、黃澄澄的橙子、綠油油的橘子,一邊用贊美的語言描述這美麗的景色。

運用圖畫的直觀效果,想像古詩的畫面,使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

3、面對這么美的景色,同學想怎么表達?那就快快讀讀古詩吧,邊讀邊看看黑板上的畫。(師放古典的輕音樂。)

4、多種形式的朗讀。(男女生賽讀,師生賽讀,配樂讀。)

5、誦讀:

⑴看著黑板,邊看圖畫,邊跟老師一起背誦。

⑵生自由練背。

⑶比賽背誦,看誰背既準確又有感情。

五、寫字

1、小黑板出示本課要求學生會寫的6個生字。(生自由認讀,抽讀,老師帶詞語教讀。)

2、我們看到一個生字能不能馬上就動筆寫?對,要先觀察。觀察什么呢?(觀察它是什么結構,觀察它的重要的筆畫,觀察發生變化的筆畫……)那就請大家仔細觀察吧,呆會兒看誰觀察的仔細,提醒大家的。(生觀察生字,并全班交流。)

3、師范寫生字。(邊寫邊指導。)

4、生練習,師作評價、展示。(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樂于寫字。)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五光十色”、“各種各樣”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培養學生讀懂段落的能力。

2、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把課文讀通,初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產生對西沙群島的喜愛之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童心小廣播

主持人:童心小廣播開播啦!現在有請__同學上臺,請同學們端坐靜聽。

__同學上臺

主持人:謝謝__同學,……(主持人根據同學分享的內容進行點評)

二、背景圖片,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西沙群島嗎?在我國南海距離海南島33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請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吧!

三、闖關游戲

同學們,喜不喜歡闖關活動,今天老師帶著你們一起闖關去!

第一關:我真棒,我會讀文

1、先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認真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哪方面?

(3)匯報: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第二關:細品課文,我能行

請小組繼續合作學習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西沙群島的風景和物產?請大家再默讀課文,從每個自然段里找一找,圈一圈。小組內再進行討論。

一、欣賞海水

1、誰來讀讀描寫海水的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海水的什么?

(1)海水有很多顏色。請標出描寫顏色的詞語,讀一讀。“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可以換成別的詞語嗎?為什么?

(2)只告訴了我們顏色嗎?還有形狀,一條條,一塊塊,相互交錯著。

(3)還告訴了我們顏色產生的原因。是用哪個詞語連接的?“因為”

2、原來,這段話不但告訴了我們海水的顏色,形狀,還告訴了我們有這么多顏色的原因。讓我們再配著音樂,美美地讀讀這段話。

二、游覽海底

1、請同學們用剛才我們學習海水這一段的方法,默讀第三和第四小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這段話向我們介紹了珊瑚、海參、大龍蝦,它們都是海底的生物。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呢?為什么?請你站起來讀給大家聽,還可以加上動作讀一讀。

3、多有趣的海底生物呀!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喜歡珊瑚的小組站起來朗讀珊瑚的句子,海參——,大龍蝦——

4、剛才同學們帶領老師欣賞了珊瑚、海參、大龍蝦,其實在海中最多的還是魚。

(1)哪些詞句寫出了魚很多?(變色:成群結隊,各種各樣,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2)海底的魚只是數量很多嗎?種類也很多。

(3)圖片欣賞。你有什么感受?

(4)海底的魚只有這一些種類嗎?“各種各樣”

(5)讓我們一起合作來讀讀這段話吧。老師讀魚數量多的句子,你們讀魚的樣子。

三、漫步海灘

1.請同學們自讀第5自然段,聽了作者的介紹,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2.反饋,預設:貝殼多,顏色多,大小不一,顏色很多,形狀千奇百怪。

指導寫:“揀”能換成“撿”嗎?

3.海灘上美麗的貝殼,有趣的大海龜,多好玩的西沙群島呀!女生男生合作讀這一段。

四、觀察海島

第六自然段又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豐富的物產呢?

1.請同學們自己認真地讀。

2.匯報。你從哪讀出了物產的豐富?

3.真不愧是鳥的天下。

第三關:我能讀中悟

1.欣賞完這么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的物產,西沙群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引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作業布置

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課后搜集描繪祖國風光的諺語、詩句。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有觀察了解大自然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難點: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了解課文告訴我們的知識。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釋疑探究。

1.感知。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小組內互相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小組選出代表,匯報小組讀書的收獲。

2.識字。

(1)自己練讀生子。引導學生與同桌之間接龍讀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種方式指讀。

(讀的時候注意提醒學生注意應該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給生字找朋友,用詞語說話。

3.賞讀。

(1)小組合作讀課文,看誰讀得美。

(2)選讀。選自己喜歡的一節練讀,再展示。

(3)通讀全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

三、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夏暗躲藏喳案就猜

2.學生觀察字的結構,交流書寫應注意的地方。

3.老師示范,指導重點筆畫。

4.學生練習,老師巡視。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挑蘋果游戲。(將生字卡片做成蘋果形寫上編號)

你選擇第幾好蘋果,讀出上面的`生字,再組詞造句。

二、誦讀。

1.教師示范,學生邊聽邊體會語氣。

引導學生評一評老師哪里讀得好,哪里讀得不好。

2.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朗讀比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三、演讀。

1.老師引讀,學生嘗試背誦課文。

2.學生自由練背。

3.課文表演。邊背邊加上動作。

四、討論。

1.課文里提了多少“為什么”?

2.“為什么,太多的為什么,一天到晚我都在心里猜”是什么意思?我心里猜出了些什么?

五、拓展探究。

你能回答課文中的哪些問題?你還能提出什么新的問題?

六、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自由練寫,小組評議。

3.老師小結,指導重點。

板書設計:

為什么

為什么不知道

弄明白想知道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7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九年義務教材中的寫景名篇,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在學生運用查字典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習聯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培養理解詞語的能力,學會“抓重點詞句串聯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能用“富饒”和“寶貴”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標

1、通過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內容的初步能力。

2、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大膽質疑和語言表達能的訓練。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查找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掌握一個多音字“參(shēn)”。

2、小組合作學習,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利用資料等方法理解本課詞語。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第1、2自然段。

教學重點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把課文讀通讀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產生對西沙群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樣”在句中的意思,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說說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錄像,教師解說“看,多么迷人的畫面,美麗的小島,迷人的風光,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師試圖通過一幅幅海島風光圖,給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仿佛來到了海邊,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可能會產生種種遐想,正當學生想通過畫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時,屏幕中出現了最后一幅帶有文字資料的畫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黃色字體的文字資料,實際就是課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這時,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脫口說出“這里是西沙群島”,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追問“你怎么知道的?讀一讀。?”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導入  中就自然地展開了。)

2、學生借助地圖找到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

2、小組合作學習,提自學要求。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畫出不懂的詞,小組內解決。(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或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詞的意思。)

(這里給足時間,讓每個學生在組內都有發言的機會,爭取讓學生在組內把自己的字詞問題解決。)

3、教師檢查,小組匯報。

(1)以字帶詞,理解字義。

檢查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如“富饒”一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教師先出示“饒”,讓學生讀讀,再出示“富饒”,問:“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學生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綻開”、“蠕動”、“懶洋洋”等詞可以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演;“珊瑚”、“海參”、等詞可以通過展示資料圖片,觀察圖片后理解等多種形式掌握。

(2)以詞帶句,加強朗讀。

五光十色

1、問:“五光十色”什么樣兒?課文里是怎么寫的?(播放課件,展示不同顏色的海水的畫面,教師解釋“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藍的、淡青的、淡綠的、杏黃的,多像一個變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這么美,我們怎么讀?

2、再讀,思考: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會是五光十色的?

(通過“五光十色”一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兩句話內容。)

各式各樣

1、問: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學生急于說出答案,給半分鐘時間思考,用讀的方式表達。)

2、問:怎么讀?

3、學生讀詞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巖石上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再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

1、同桌互讀,做到正確、流利,后在小組內檢查。

2、思考:你對西沙群島的印象是什么?(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概括,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布置作業 

1、選擇最快的方法記憶生字,查找有關的字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結合查找的資料,自學第3、4、5自然段。

2、學習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2、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并背誦。

教學重點

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結構,用“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內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等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以舊帶新,導入  新課。

1、出示“五光十色”一詞,問:“五光十色”課文里指什么?(學生在回答時又回顧了上節課的內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麗。)

2、你還想了解西沙群島的什么?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帶舊引新”的過程,學生的答案會多種多樣,教師要及時引導。“那好,我們就到西沙群島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三自然段。)

二、整體入手,重點突破。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段介紹了什么?

2、小組學習,出示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海底有哪些動物?有什么特點?用你喜歡的方式學習。(填表、列提綱、表演、課外資料。)

(讓學生填表或列提綱,對學生來說完成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表述和書寫時學生不懂得歸納設計,在這里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所嘗試,引導學生由會到不會,所以學生討論時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進行指導如何填表、列提綱,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3、匯報展示

學生在匯報時可能會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樣的魚,有飛虎魚、氣鼓魚,多得數不清,找到“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重點句,這是教師要給學生及時的評價“你找的真準!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追問: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讀一下嗎?

4、以讀促背,配錄像,加強記憶。

(學生通過畫面順序的出現,自己解說,在此教師引導“能不能用文中原話說說,看誰記得最多。”)

5、再讀,想想這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引導學生看板書,把重點詞串連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

二、自主學習,選擇學習內容。

1、創設情境、學生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導游,你會怎樣向大家介紹?如果你是從西沙群島旅游回來的游客,怎樣為你的同學和親朋好友介紹?(通過這種方式,訓練學生運用移步換位的方法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學習運用不同的人稱來表達相同的內容。讓學生參觀或游覽的順序口述下來,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的話連起來就是一篇文章,在不知不覺中,學生還將“五光十色”等形容詞運用到口語表達中,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

目的:在介紹的過程中,學生潛意識地復習了1-3自然段的內容,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所學的知識還不能勝任導游的工作。激勵學生從4、5自然段中尋找更多資料。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再讀出自己的感受。

3、以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

4、情感升華,齊讀最后一段。

三、總結:游覽了西沙群島你最想說什么?

四、布置作業 

1、根據自己的情況抄寫生字、生詞。

2、背誦第三自然段。

3、出一期以西沙群島為主題的小報

板書設計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

海灘貝殼海龜

海島鳥的天下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盛”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3.激發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培養學生與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教學難點】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盛”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蒲公英的文字或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1.鼓勵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蒲公英的文字或圖片。介紹自己所知道的關于蒲公英的知識。

2.(課件出示2)蒲公英圖片,請學生們欣賞。說說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談話導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變化,你有沒有細心觀察過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細心觀察這種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發現了什么。引出課題并板書。(板書:16金色的草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標出自然段。

2.(課件出示3)文中的生字詞。

蒲公英盛開玩耍喊打哈欠釣魚而是觀察

有趣喜愛睡覺合攏引人注目一本正經

指名學生讀,開火車讀。

糾正讀音:讀準翹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后鼻音“英、攏”。

3.理解詞語:

(1)對于像“合攏”“哈欠”等詞語可以讓學生做一做動作來理解。

(2)對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經”等詞語可以放在語言環境中理解。

(3)有些詞語還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查字典來理解。

4.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可以進行習慣性評價。

5.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明理由。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有困難的生字,給學生自由識字的空間。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2.學生質疑。

3.(課件出示4)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

(1)鄉下是什么地方?

(2)為什么“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發現是什么?

(5)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6)蒲公英為什么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4.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自由組合,分小組談論: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畫、動手實驗、查資料等)來解決問題。

(2)小組匯報學習成果:結合學生的小組匯報,看有關蒲公英的課件。其中有蒲公英開黃花、蒲公英種子的畫片。

四、指導識字、寫字。

(課件出示5)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蒲英盛耍喊欠釣而察攏趣喜睡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記準讀音。

4.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盛:成+皿耍:而+女喊:咸+口英:央+艸

釣:勺+钅趣:取+走睡:垂+目蒲:浦+艸

組詞擴展:觀察視察哈欠欠條喜歡喜愛

5.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生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說說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左中右結構,哪些是半包圍結構。

(3)小老師講經驗:各類字該怎么寫。

“蒲英察喜”上下結構,上窄下寬,“盛、耍”上下等寬。

“喊釣睡”左窄右寬。“趣”半包圍結構,“走”的最后一捺寫長些。

(4)教師重點指導“耍、察、睡”的寫法。

“耍”上下結構,上下等寬,注意上面是個“而”,下面的“女”的一橫要足夠長。

“察”注意中間部分的寫法,左邊是“夕”多一點,右邊不是“又”。

“睡”右邊部分的寫法要注意,四橫不一樣長,第一橫最短,第二橫最長,最后一橫第二短。兩小豎插在第二個橫上。

(5)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6)鞏固檢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激發學生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蒲公英的文字或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加以鞏固(課件出示7)

蒲公英盛開玩耍打哈欠釣魚觀察

有趣喜愛睡覺合攏引人注目一本正經

2.談話導入: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草地會變成金色的是因為上面長滿了蒲公英。早上,蒲公英的花朵是合攏的,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蒲公英的花朵是張開的,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攏了,草地又成了綠色的。這草地是多么的可愛,這蒲公英是多么的有趣啊。

二、精讀課文,探究交流。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讀。

(2)理解“一本正經”。

①指名學生學著“我”的樣子一本正經的樣子來喊一喊。

②“一本正經”的意思是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要說,沒事卻裝著有事的樣子。

(1)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也好想到那吹吹蒲公英。兄弟倆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我們眼前。看,他們笑得多燦爛呀!他們玩得多開心,多有意思啊!

(板書:尋開心)

(4)(課件出示8)課文的插圖.鼓勵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演一演。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朗讀,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自由說。

(板書:新發現)

(2)(課件出示9)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3)同桌互相說一說。

(板書:碧綠金黃碧綠)

(4)指名說一說,加上動作說一說,不看提示說一說。

讓學生伸開五個手指變為手掌表示花開,收攏五個手指變為拳頭表示花謝。

(板書:合攏張開合攏)

(5)齊讀本段。

(6)引讀。(課件出示10)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并不是

的,而是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了。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可以、。花朵張開時,花瓣是的,草地也是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變成的了。

(7)從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新發現,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善于觀察、細心)(板書:要善于觀察,思考探究)

(8)演一演: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同桌分角色進行表演。

(9)匯報表演。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真開心呀!我們和草地連在了一起,我們和蒲公英連在了一起。這里的蒲公英不只一株、兩株,而是——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我們住在鄉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

(2)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這片金色的草地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想象一下,它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快樂?(想象說話)

(3)這片草地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真是——

學生接讀: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4)師:從此——

生接: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

(5)有感情朗讀、理解最后一段。重點理解“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引導學生體會,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深深喜愛之情。

三、教師小結,感情朗讀。

1.蒲公英不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還是藥材呢。雖然它看起來是那么的不起眼。同學們,自然界還有很多東西像蒲公英一樣隨處可見,不被人們重視,可是它們對人類卻非常有用。你知道哪些東西嗎?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2.大自然有許多好玩有趣的現象,只有細心觀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

四、拓展延伸,實踐探索。

1.說說自己喜歡的事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用自己學到的觀察方法去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并把它寫下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語言積累,發展語感。

3.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們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4.說一說:把這么可愛的草地,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紹給你周圍的人。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9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寫景的精讀課文。這文章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全文圍繞題眼“美麗、富饒”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所以教學這課文除了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學習段落的寫法。特別是描寫魚的一段,結構、句式都是孩子們寫作的典范。我在預設這節課時,針對三年級孩子的特點主要從兩方面去思考:

第一,突出“美”字。這課文的一個特點是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美麗的景象,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好素材。所以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在ipad中設置了很多珊瑚和魚兒的圖片,使學生在情境美之中學習語言美。

第二,突出“練”字。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針對我班學生作文不具體、事情敘述不清楚等情況,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重視語言的積累”,我又設計了第三課時,重點是積累語段和仿課文寫片段,目的是通過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指導,讓學生主動記憶,摘抄美詞佳句,真正把積累語言落在實處,自覺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另外是通過創設的情境,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段落,遷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動中進行重組,引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內容說清楚、說具體。這是對教材內容的一種拓展,是對語言學習的一種發展,讓學生在課內學到方法,讓他們在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教師、離開了教材,也能夠自己去發展學習。

引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句子寫具體、寫清楚,我主要抓住第三和第五自然段進行教學。

(1)第三自然段圍繞“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分別列舉了氣鼓魚和飛虎魚等說明了海底魚兒數量多,魚姿美。

(2)“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是概括性的一句話,如果把它當作中心句,隨后從海鳥多、鳥蛋多、鳥糞多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體了,也讓我們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確是“鳥的天下”。

教學不足:

1、開頭的導入不夠靈活。總想快速把學生引入到教學的軌跡上來。結果,學生的思維有偏差時,有些急躁。后來為了顯示的完整性,又把一些重要的詞句處理,顯得有些急切。

2、在教學設計時,預設課堂的容量較大,視頻和最后的練習題沒有時間做,講課中如果多抽出時間重點體驗學習課文的第三段和第五段,孩子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會更加到位。

3、對課文第二和第六自然段的分析不夠細致,引導不夠到位,學生對課文的寫作方法理解不是很透徹,未能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教師的主控意識過強,教師出示的自學要求沒有將學生置于主體地方來對待,學生沒有質疑問難的機會,沒有自主的機會。綜觀課堂主體部分的教學設計,傳統的師生關系依然沒有得到調整與轉變,所有問題都是教師設計的,教師的“主導”痕跡還是比較多的。

4、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過于貧乏,以后應該加強學習,豐富評價語言。

通過這次教學實踐,我充分地認識到自己還應繼續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鉆研教學方法,潛心搞好教學研究,努力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0

一、出示課題,理解題意

1、回顧以前所認識的詩人,出示課題,提問: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你了解他嗎?(學生將自己課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交流,師可適當進行補充。)

2、再讀課題,提問:題目是什么意思呢?

(1)“書”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寫)

(2)“所見”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

(3)題目“夜書所見”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寫下來)

pck分析:課前讓學生搜集詩人的資料,交流了解詩人的背景,為學生學好古詩和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做好鋪墊。從題目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詩題,這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過渡到古詩內容的教學。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根據拼音、注釋同桌互讀詩文,要求讀通、讀順。

2、老師正音(“挑”),師生討論生字“促、深”的識記方法。

3、聽錄音朗讀,劃出朗讀節奏,男女生分組讀。

4、你從詩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自由讀讀這首古詩,邊讀邊把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分別用“”和“〇”畫下來。猜一猜詩人在想什么?

5、學生匯報。(板書:見:梧葉促織一燈明聽:寒聲)

pck分析:從整體入手,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通過整體感悟文章內容。并讓學生邊讀邊畫,培養學生帶問題讀書,養成邊讀邊畫的習慣,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三、品讀賞析,感悟詩意

1、學習第一、二行詩

(1)梧桐樹的葉子在秋風的吹動下,發出了什么聲音呢?(“蕭蕭”,結合注釋理解)。

(2)第二行詩句這里的“客”是指誰呢?(詩人)為什么說詩人是“客”?(因為他身在異鄉)

(3)播放音樂渲染氣氛: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在外地作客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心情?有了這樣孤單寂寞的心情就會很容易想起了什么?

(4)我們班有很多隨父母來到這讀書的孩子,離開家鄉的你們想家嗎?你想起了誰?請你讀一讀這句詩好嗎?

(5)通過你的朗讀,老師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對呀,看到這樣的秋景,很容易觸動了我的思鄉之情,這就叫做什么呀?(板書:動客情)

(6)小組賽讀這兩行詩,再指名讀,齊讀。

(7)結合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pck分析:抓住詩句中的字詞來理解詩文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播放音樂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詩人的孤獨和思鄉情感,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讓新居民孩子談談自己離開家鄉的感受,深深體會“動客情”。

2、學習第三、四行詩

(1)自由默讀,邊讀邊結合插圖、注釋來想一想。

(2)女同學齊讀,指名匯報看到了什么。

(3)質疑:①“知”字是什么意思呢?(料想)

②發揮想象,猜想孩子還在玩些什么呢?

(4)師:詩人看見兒童玩得那么高興,那么投入的時候,就越會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鄉和自己的童年)(板書:思鄉之情)

(5)根據剛才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引導:在翻譯古詩的時候,可以根據情況調換詞語、詩句的順序。所以翻譯時可以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順序調換一下。

(6)指名讀詩,齊讀,讀出詩人當時的心情。

pck分析:通過學生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解除疑難,理解詩句所描述的情景。引導學生對于詩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詞析句,積極思維,展開想象,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變化,體悟了詩的內涵,也學會了閱讀。

四、誦讀詩文,品味詩蘊

1、全詩從頭到尾都融進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讀的時候要注意讀出感情,讀出詩的韻味,師配樂范讀。

2自由讀,指名讀詩,師生評價。

3、男女賽讀。

4、游戲背詩:師說出詩中的&39;一個字,學生說出相應的詩句。

5、同桌互相背古詩,再指名、齊背古詩。

6、說說自己的感受,你想對詩人說些什么?

7、回憶一下關于思鄉的詩,如《靜夜思》。

pck分析:語文的閱讀教學應該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讓情感升華。古詩教學也應注重積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背誦,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品味古詩的詩蘊,靈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課堂教學得到拓展和延伸,豐富學生的積累。

五、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1、背誦《夜書所見》

2、收集一些關于思鄉的古詩,把自己喜歡的背下來,還可以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pck分析: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多背誦優秀詩文。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特點,要注意扶放結合,由點及面,讓學生在閱讀中充分感受中華古詩文化的魅力。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1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應以讀為本,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教學中以“大自然中這些聲音真是太美妙了”貫穿始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抓住描寫聲音的詞,邊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并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使學生在讀中產生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感受風聲的美妙,水聲的有趣,動物聲的快樂,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創設情境,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感知,在朗讀中走進大自然,體會到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與文本產生共鳴,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完成預學案作業。感受生活中其他美妙的聲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情境

1.激趣: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能看到小花、小草、小鳥、小魚等有趣的動植物,在美麗的大自然里還能聽到什么呢?你們可要聽仔細啦!

(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學生回答。)

2.導入:同學們可真會傾聽。大自然里除了剛才聽到的聲音,還有哪些有趣的聲音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課文去感受那來自大自然的美妙聲音吧!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讓學生猜聽到的聲音,可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有更多的興趣,從而引入學習內容,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初讀課文,識字知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檢查學生自學課文的情況。

(1)如果我們要去參加大自然的音樂會,聽那些美妙的聲音,得帶上這群小伙伴。你們認識它們嗎?自由讀一讀。

呢喃 雄偉 打擊樂器 匯聚 嘰嘰喳喳

美妙 演奏 手風琴 溫柔 感受

激動 滴滴答答 敲敲打打 蟲鳴

(2)先看第一行的詞語,誰愿意讀?(評:你不僅字音讀得準,而且聲音非常響亮。)還有誰能像他這樣讀一遍?全班一起讀一遍。

再看第二、三行的詞語,誰來讀?(評:他的字音讀得很準,很有節奏感。)全班一起讀。像“敲敲打打”這樣的詞語,我們叫它AABB式詞語,你還知道哪些這種形式的詞語?(開開心心、高高興興、快快樂樂。)課件展示一些AABB式的詞語,全班齊讀。

(3)這些詞語大家掌握得不錯,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大小聲”的游戲吧。老師大聲讀你們就小聲讀,老師小聲讀你們就大聲讀。

(4)現在字音讀準了,我們把這些小伙伴帶到文中,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和學生互相點評朗讀的情況,隨機板書:風 水 動物)

3.大家真會讀書。文中寫了大自然中的風、水、動物都能發出各種美妙的聲音。其實課文的第1自然段就概括了全文的所有內容,齊讀第1自然段。(板書:美妙)

設計意圖:詞語教學是第二學段十分重要的內容,要重點引導學生會讀會寫,對一些重點易錯字要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加強記憶,激發識字認字的興趣。另外,梳理文章的脈絡,找準重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精讀課文,感受風聲

1.那么,風的聲音哪里美妙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讀完后告訴老師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四句話。)

2.現在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第一句話,看看你讀懂了什么。(作者把風比喻成一位音樂家,他特別喜歡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板書:手風琴)那么,風用他的手風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樂曲呢?

3.出示自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讀讀下面的三句話,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反復讀讀看,讀出美妙的感覺來,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寫感受。)

4.師生交流:

預設A:“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生1:我從“像歌手一樣”感受到了風翻動樹葉的聲音很美妙,像歌聲一樣。

師:把你的感受帶入朗讀中,讀給我們聽聽。(生讀)

生2:我從“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感受到有許多的聲音,十分有趣。

師:風果然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呀!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種美妙吧!(齊讀)

預設B:“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生1:我好像聽到了柳樹葉發出的“沙沙”的聲音,梧桐樹葉發出的“唰唰”的聲音。

師:你的想象真美!

生2:春天的音樂是輕柔的,冬天的音樂是雄壯的。

師:風這個音樂家的手風琴演奏得可真美妙哇!齊讀這句話,表達出我們的喜愛之情吧!

預設C:“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結合課后詞語,引導學生說說“你在哪里聽到過這樣的風聲,這樣的風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師:從這一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體會到了微風的溫柔,狂風的威猛。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呢?

生:我通過“輕輕柔柔”“呢喃細語”感受到微風的溫柔,通過“激動”“力量”“威力”感受到狂風的雄壯。

師:是啊,詞語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微風、狂風的特點。正是因為這些描寫聲音的詞語,使風聲變得具體可感知了。我們在讀中要善于抓住這些詞語來體會特點。在讀前半句時我們該怎么讀呢?

生:語氣要輕柔。

師:誰來試一下?你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還可以再輕柔一些對嗎?誰來讀?后半句該怎樣讀?

生:要有力量。

師:聽你們讀老師也著急了,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讀(配樂讀),感受風聲之美。風聲這么美妙,你們也讀一讀吧!

同桌互讀、展示讀、合作讀。(女生讀溫柔的微風,男生讀雄壯的狂風。)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棒!從你們的朗讀聲中我感受到了微風的溫柔,狂風的雄壯。所以我們說:“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

5.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自然段,微風的聲音,狂風的聲音,還有翻動樹葉的聲音,實際都是圍繞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寫的,我們把這樣的一句話叫總起句(課件顯示“總起句”)。后面的三句話圍繞著這句話具體地描寫了風這位大自然的音樂家用他的手風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樂曲,我們叫它們分述句(課件顯示“分述句”)。這種先總起后分述的寫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的構段方式,稱為“‘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生說一遍“‘總—分’的構段方式”)。這樣寫可以讓我們的文章條理更加清晰。

6.下面讓我們合作讀讀這個自然段,老師讀總起句,你們讀分述句,讓我們在讀中進一步感受風演奏出的美妙聲音。(配樂)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重點帶領學生精讀風之歌的內容,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學生首先抓住中心句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后激發閱讀興趣,解讀手風琴聲如何“美妙”,引導學生自主尋找喜歡的語句來品味,從“微風”“狂風”兩個不同的角度感知風聲的美妙,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四、抓住重點,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會寫字,引導學生認讀并組成詞語。

2.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

3.利用課件演示,將下面五個字放大,并將字的撇、捺部分用紅色顯示,從而讓學生發現下面字的書寫要點:

奏:上面部分三個橫之間的距離勻稱,撇先豎直后略平,捺略平,寫得舒展。下面部分最后一點略長一些。琴:這個字容易寫錯,“琴”最下面不加點,“琴”字在古代原指撥弦樂器,上面的“

”表示琴弦,下面的“今”是后來加進去的,表示字音。跟老師一起寫一遍。(老師在黑板上范寫,邊寫邊提示筆畫要點,撇、捺要舒展,學生書空。)

柔:上面部分“矛”的豎鉤要寫得短些。下面部分“木”橫長而平,豎寫在豎中線上,出頭略短,撇、捺在左右下格的對角線方向舒展出筆。

器:上中下三個部分要寫得扁些,中間“犬”的撇起筆穿插到上面兩個“口”之間。

敲:右邊部分不要寫成“支”。

4.教師邊范寫“奏”和“琴”字,邊引導學生觀察。

5.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其他生字,親身感受字的寫法。

6.組織學生在班內展示書寫作品,引導學生積極評價。

7.引導學生針對評價改改自己的字。(在練習本上把每個字再寫兩遍。)

設計意圖:字詞教學是第一課時的重要內容,在課堂最后十分鐘左右,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以撇、捺為主筆的生字,找到書寫規律,指導學生更好地書寫這些字,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五、自主小結,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2.布置作業:

(1)聽寫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

(2)把課文讀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意在鞏固生字,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為下文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大自然里有許多音樂家和歌手。今天,他們將舉辦一場有趣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聲音。(齊讀課題)

2.大家想去聽嗎?不過,要去參加音樂會,聽美妙的聲音,還得帶上這群小伙伴。(出示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美妙 演奏 呢喃 雄偉 打擊樂器 匯聚 嘰嘰喳喳 手風琴 溫柔 感受 激動 滴滴答答 敲敲打打 蟲鳴

3.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學生說出“風、水、動物”的聲音,教師相機板書)

設計意圖:復習環節,既能復習上一節課學習的字詞,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的課文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感悟水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文中有一句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是全文的總起句、中心句,它是哪一句呢?(課件出示: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大家一起讀。

2.上節課,我們感受到了風聲的美妙,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吧!齊讀第2自然段。(重點讀出兩種風聲的對比)

3.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讓我們繼續走進大自然,用心去聆聽吧!

4.出示自學要求:自讀第3自然段,思考,為什么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反復誦讀,讀出感情,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生自學,教師巡視)

5.師生交流:

(1)為什么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下雨的時候,他喜歡玩打擊樂器。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板書:打擊樂)

(2)你最喜歡哪句話?說說你的感受。

預設A:“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樹林,樹林里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

師: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指名學生模擬“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雨聲)

師:想象一下,你還聽到了哪些聲音?(劈劈啪啪、淅淅瀝瀝、叮當叮當等。)

師:這么熱鬧的音樂會,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不好?(師生合作讀,生模擬“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雨聲,教師讀“所有的樹林……”,感受“音樂會”的熱鬧。)

預設B:“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嘩嘩,洶涌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師:你發現了什么?(聲音越來越響了。)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淙淙、潺潺、嘩嘩。)

師:還有哪些詞語也讓你感受到了水聲越來越大?(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

師:我們能用朗讀的形式把這種聲音的變化表現出來嗎?(可從單個學生讀到全班接讀,語勢從活潑逐步到雄壯有力,讓學生在整體朗讀中感受水聲的美妙,理解“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的意思。)

6.由此看來,水真的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呀!老師來讀總起句,同學們讀分述句。(分角色讀)

設計意圖:對“水”聲美妙的品讀,可以依據“從扶到放”的原則,讓學生遷移第2自然段的學法,抓中心句理解段落的主要內容,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美妙的原因,感受擬聲詞的美感。

三、遷移類推,品悟動物聲

1.聽了風演奏的手風琴,水玩的打擊樂,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多才多藝的動物們,他們是——大自然的歌手(板書:歌手)。他們也來到了音樂會上一展歌喉。誰來說說動物的聲音怎樣美妙?

2.出示句子:走在公園里,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么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歌唱,我很快樂!”

(1)指名讀。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

引導學生先想象這些動物可愛的樣子,再用輕快的語調朗讀。

(2)誰想當這些小動物,來演一演?(學生模仿相應動物的叫聲)

(3)情境互動。

教師問:小鳥(小蟲、青蛙),你在唱什么呀?學生扮演小動物回答。

(4)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動物的叫聲,誰來學著叫一叫?

(5)這些小動物都在歌唱,他們都很快樂。誰能快快樂樂地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3.看來,大自然的每個角落都有歌聲,快樂無處不在。齊讀第4自然段。

設計意圖:對“動物”聲的美妙進行品讀,引導學生體會排比句式的魅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充分感受動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

四、拓展延伸,感受美妙

1.對照黑板,總結全文:大自然的聲音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是什么呢?(板書:美妙)

2.同學們,我們聽了風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那么,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呢?自己練習背一背。

3.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你曾經在大自然中聽到過哪些有趣的聲音呢?把你有趣的發現和同桌說一說吧!如,“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火車也是一個音樂家……”。

4.配樂誦讀欣賞葉圣陶的《瀑布》,生談感受。

5.總結:大自然總是慷慨地給予我們各種美妙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愛護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在本課學習了中心句的用法,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后,讓學生留心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通過說一說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收獲,鞏固自己的所得。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聲音

風      手風琴水      打擊樂動物      歌手 美妙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首先抓住“文眼”——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以此來統領全文的學習,逐步從風、水、動物三個角度來感受美妙,教學中還重點關注了作者的寫作手法,“總—分”的構段方式,擬人、對比、排比等修辭方法,用不同方式的朗讀來代替講解,來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學最后,放手讓學生講自己生活中發現的大自然美妙的聲音,起到了內化的良好效果。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2

教學要求:

1.會認“誦、例”等11個字,掌握“背、圈”這兩個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時、戒尺、鴉雀無聲”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及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

3.體會遇到問題要積極面對,不懂就要問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孫中山刻苦讀書,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孫中山先生的畫像)這位偉人,大家認識嗎?他就是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

2.師簡介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孫中山先生少年時候學習生活的課文。揭題:不懂就要問。

4.齊讀課題,質疑問難: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課文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二、找“生字伙伴”,評“識字大王”。

1.教師范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師:這些生字你認識幾個?請“小老師”教同學們讀一讀,爭取把字音讀準。生讀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組形式向全班展示學習情況,評選“識字大王”。

4.出示生字詞卡片,分組識字競賽。

三、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想:你讀懂了什么?(解決前面的問題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時、鴉雀無聲”的詞義)還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讀課文正音。(指導朗讀:示范讀、指名讀、齊讀)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同座互相交流后,舉手回答。(這篇課文記敘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四、學習生字。

1.借助多種識字方法識字。

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識字等。

2.寫字比賽:教師范寫,學習新筆畫,引導書空筆順。學生練習后,自薦寫字,并評獎。

五、課堂作業。

1.抄寫寫字表一遍。

2.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一段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卡。

2.聽寫本課生字。

二、四人為一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深入探究。

1.思考:課文中的孫中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孫中山勤學好問?劃出相關的詞句。

3.集體交流閱讀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時解決學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重點交流:

a.從“照例”、“流利”、“壯著膽子”等詞語中領悟到孫中山讀書認真,學業完成得極為出色,表達了他不滿足已有的成績,有進一步要求理解課文意思的愿望。

b.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學生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先生的態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從中可以體會到什么?(側面描寫,更突出了孫中山對待學習的認真、執著的態度)

c.向先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還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師為什么卻鼓勵學生提問呢?(幫助學生區分清楚:過去私塾封閉式的封建教育與今天民主開放式教育的不同。)

孫中山在那種棍棒教育下敢于提問,你體會到什么?(明確:孫中山當時就有寧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學好問的可貴精神。)同時,解決“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句話的意思。

4.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提出來討論交流。

5.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閱讀,注重遷移。

(出示PPT)積累格言,明讀書道理。同學們,我這里有一些關于讀書方面的格言,請你用心讀一讀,悟一悟,定會有收獲。

①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②蜂采百花釀佳蜜,人讀萬卷知深理。

③書聲歌聲聲悅耳,粉筆鋼筆筆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橋,勤奮撥開智慧門。

⑤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⑥千古文章書卷里,百花消息雨聲中。

⑦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恨讀書遲。

⑧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業。

1.遷移練習。

用“不是糊里糊涂、壯大膽子、不懂就要問、弄清楚、連連點頭”等詞語寫一段話來贊揚一位同學的勤學好問精神。

2.收集有關孫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介紹風景,讓學生了解家鄉和祖國的壯麗山河,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美好感情。

2.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重難點

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

2.培養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樂學善思辦法

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旅游快車”環節,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強烈的表現欲。通過引導學生看、說、聽、評,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完成學習任務,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他們觀察、表達、傾聽、、合作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1.龍龍和文文今天帶來了一段自制的錄像片,你們想看嗎?(出示課件1)

2.觀賞了美麗的景色,聽了龍龍和文文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說)

二、雙向互動,達成目標

1.龍龍和文文在旅行中獲得了無限的樂趣,你們喜歡旅行嗎?你們都知道哪些旅游景點?介紹一下好嗎?(指名說一說)

2.同學們說的這些景色真美啊!其實我們看到過的許多風景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記憶里,而且被我們深深地喜愛著。這樣的風景就是我們“心中的風景”。那么,該怎樣介紹我們“心中的風景”才能讓別人和你一樣感受到美呢?今天,我們就以“心中的風景”為話題進行一次口語交際訓練。請同學們打開書,先來讀一讀書上的要求。(學生讀,教師板書課題)

3.師指名說一說讀明白什么了,然后出示課件2,再指名讀一讀。

4.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旅游啊?現在就讓我們坐上“旅游快車”

共同去旅行吧!(出示課件3)本次旅行我們共有四條路線選擇。(出示課件4)旅行前,各隊先選出一名領隊,一是為了組織大家觀光旅行,二是便于和我聯系。(學生選,并頒發標志牌)

5.本次旅行,我們同學都是導游,請你們按照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把你準備的照片或圖片介紹給和你一起旅行的小伙伴,并表達己的真情實感。當一位小導游介紹風景的時候,其他同學就扮演游客,仔細地看、認真地聽,假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向小導游提問。

6.好!列車出發,祝你們旅途愉快!(小組交流:介紹圖片或照片,師巡視指導)

7.(課件5)列車已經到站。你們旅途愉快嗎?誰愿意讓別人也來分享你的快樂,請拿著你的圖片或照片到前面介紹一下。我們大家認真聽一聽,看他說得好不好?(輪流匯報,每匯報完一個師生根據要求評議一個)

8.大家的熱情太高了!我們進行一場比賽好不好?請各旅行團隊再進行一次游覽,選出你們隊最好的導游,代表你們隊和其他三個隊比一比,然后我們評出最佳導游獎。(小組合作介紹圖片或照片,推選代表)

9.各組代表演講,介紹自己小組推薦的風景,師生共同評議,選出最佳導游若干名,并頒發證書。

三、情感延伸,拓展想象

1.此次旅游就要結束了,大家有什么感受?(指名說一說)

2.誰來想象一下我們家鄉和祖國未來的景色是什么樣的呢?(指名說一說)

同學們的想象可真豐富啊,真了不起!你們長大以后一定會成為最棒的導游、最優秀的演說家和最出色的建設者!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課文感悟老婆婆雖然貧窮但心里卻充滿陽光。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微笑能帶給人們快樂和幸福的道理,學會在生活中善待每一個人。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個人。

2、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真誠的微笑能帶給人們快慰,讓人釋懷。

三、教學方法:

導學互動

四、教學用具: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提綱導學

1、直接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對《禮物》這一課的初步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

2、導學提綱

(1)、人們常用“窮得揭不開鍋”“窮得家里開天窗”來形象家里窮,那老婆婆吃住條件怎樣呢?哪些詞語寫出了老婆婆的“窮”?

(2)、老婆婆生活環境是如此艱苦,那她是怎樣面對生活的呢?

(3)、生活貧窮、外表不美麗的老婆婆卻受到人們的尊敬,這是為什么呢?

3、自學設疑

(二)合作互動

相信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個人體會,讓我們來碰撞思維的火花。

4、小組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并與小組成員共享自己的讀書體會。

5、展示評價

對導學提綱中的問題,小組長匯報,組員補充,其他小組給予及時的評價,師給予及時的指導。

預設一:面對家境如此窮困的老婆婆,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呢?

預設二:從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老婆婆雖然窮,但她生活的怎樣?請用用幾個詞語概括。

預設三:這禮物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6、質疑解難

同學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大膽說說出來,讓我們來共同解決。

(三)導學歸納

7、學生歸納

學習了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字詞句、寫作手法、情感體會)

8、教師指導

老師對同學們整體表現做出點評,提醒學生掌握好本節課的內容。

(四)拓展訓練

9、拓展運用

(1)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哪些人到過老婆婆那里?各式各樣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禮物都產生了神奇的作用,他們當時是怎么想的?除了課文中提及的以外,還有哪些人?討論交流。

(2)在學習與生活中,你有沒有神奇的禮物要送給別人呢?你收到過這樣的禮物嗎?說一說,寫一寫,做一做。

10、編題自練

同學們,請你們當一回小老師。根據這節課的知識,編一道試題考考同桌,加油哦!看看哪一位同學編的題比較好!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5

學情簡析

三年級是一個過渡階段,通過前兩年的學習,學生能有自己的主見,逐步學會積累語言,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已有學習的基礎上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和語言積累方法。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欣賞、想象、交流,理解課文內容,能在讀中想、讀中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能力目標:

能把觀察到的海底景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習文中圍繞一句話,把內容說完整、說清楚的方法練習說話。

3、情感目標;

通過看、讀、想、說、寫、畫,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習重點、難點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顏色鮮艷、異常美麗,學生缺乏實際的感受;對海底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也缺乏感性認識。課文中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部分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學習思路

1、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出發來安排教學過程。突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習過程中體現師生“平等對話”,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3、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讀中積累語言。

4、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學習興趣。

教法和學法

1、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特點和學生特點,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制作學習課件,課件內容包括學習目標、情境朗誦、風景優美、物產豐富、難點突破、海島風情、祖國名勝、成果匯報、板書設計和拓展延伸等十個模塊(展示課件),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信息資源平臺。在本課的學習中,我選用“讀中感悟”的教學方式,采用創設情境法、情感誦讀法,引導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2、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識水平,向學生滲透“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看看、讀讀、想想、說說、寫寫等活動,調動學生的思維。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更直觀、更準確地了解祖國西沙群島的迷人風姿,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特別設計了“海島風情”、“祖國名勝”兩個模快供學生選擇學習(展示課件)。當運用多媒體手段把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展現在學生眼前時(展示課件),學生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和內容。

其次,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西沙群島美麗、富饒,課文中描寫的詞句也很美,學習時可采用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手段進行,并借助圖片和錄像,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展示“情境朗讀”課件),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受西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及物產的富饒。針對重點詞句我設計了“難點突破”模快,供學生學習參考(展示課件)。

再次,開闊視野,延伸課外。

學完本課后讓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展示課件),交流自己對海洋或海洋生物的了解,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展成果報告會。

學習流程

一、激情導入,感悟海底的美麗、富饒

二、自主讀文,朗讀體會

西沙群島不僅風景優美,物產也十分豐富。課文具體地描寫了那里豐富的物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個部分?請你用自己最喜歡的閱讀方式去尋找課文中你覺得最喜歡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分析匯報學習情況,教師相機引導,組織評價或開拓新境。采用賽讀、個別讀、齊讀等方式讀課文,力爭把每句話都讀好,升華情感。在此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有的學生喜歡珊瑚,可以讓學生在讀中想象,感悟珊瑚的多而美。(展示課件)

有的學生喜歡海參的有趣,就可以讓他們邊讀邊做動作。

有的學生喜歡美麗的珊瑚叢中各式各樣的魚。(展示課件)

有的學生喜歡威武的大龍蝦。(展示課件)

有的學生喜歡美麗的貝殼和龐大的海龜。(展示課件)

有的學生喜歡漫天飛舞的海鳥。(展示課件)

說明: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質疑研討為主線,以自我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整個環節圍繞學生的自主讀書、質疑研討展開,變“學會”為“會學”。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讓學生自己討論,方法讓學生自己歸納,教師則點撥關鍵處,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

環境,使全體學生在積極的參與和協作中自主學習,提高能力。

四、成果報告,拓展延伸(展示課件)

最后向學生提出要求:我們要向全校師生匯報這次西沙群島考察,搞一個西沙群島考察成果報告會,善于口語表達的,可以當小導游用自己的話來介紹;擅長朗讀的可以通過朗讀或者背誦精彩段落來匯報;喜歡寫的可以寫幾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愛好美術的可以畫畫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請大家選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考察結果。

評價反思

閱讀教學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教學中,我將從讀句入手,抓住體驗,通過課件、誦讀、動作、描述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從而讀懂每句話。多媒體課件的效果,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吸引了孩子們,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幫助學生理解了語言文字,突破了教學難點。嘗試閱讀用自由朗讀的方式進行,學生對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有朗讀的自主權,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創設意境,領略“美”的境界。愛美、求美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而多媒體教學可以藝術地表現學習內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展示相關的精美圖片,引導學生品一品作者描繪的西沙群島是怎樣的美麗富饒,使學生在一個和諧的、充滿美感的教學環境中既獲得知識,又陶冶情操。

(展示“板書設計”課件)《富饒的西沙群島》描繪了一幅色彩艷麗、富有充實的自然景象。文中的形有“意”、象有“味”,飽含著作者對祖國誠摯而熾熱的愛。在教學中,我努力讓孩子們感到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用作者這種誠摯、熾熱的愛去感染孩子,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各位評委,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衷心地感謝大家!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6

教學要求:

★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激趣,存疑導入。

1、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么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觀察小能手的稱號)(板書:花)

2、教師播放課件:欣賞一些美麗的花。

問:你知道這些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么時間開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

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里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請學生讀1、2兩段。

4、評議。

5、余下一段同桌讀。(幫助伙伴糾正錯誤)

6、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么嗎?(補充課題:鐘)

7、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么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你認為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師:你讀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師都被你感動了。你為什么會如此鐘情于這一段呢?

(說體會,談感想)

3、用課件出示兩段話,學生朗讀進行比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師改編,描寫花兒開放的句式單調、干巴。)為什么你喜歡原文?(說理由)

4、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5、交流自己的收獲。

6、帶著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8、課件出示課后第三題。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為什么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范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題。

(2)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認知目標: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等有什么關系。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系。

6、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觀察搜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后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7

這篇精讀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學生喜歡讀,課文內容容易理解,所以,我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把學習目標提升到:

①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西沙群島的景色優美、物產豐富。

②學習用課文的寫作方法(總——分——總或圍繞一個中心句來寫)寫一段話。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覺得有兩個方面做得很好,第一方面,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積極性,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通過引導學生質疑,參與自主學習目標的制定;通過組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啟發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交流,促進學生自評自結,整合知識體系,掌握學習方法。第二方面,我在課堂教學中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讓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做到了七個“讓”:即課文讓學生自學,字詞讓學生自己掌握,段意讓學生概括,問題讓學生發現,方法讓學生尋找,重點讓學生思索,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課堂的全過程。這樣,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生在寫一段話時,大多學生學會了本課的寫作方法,能夠圍繞一個中心句,通過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把一段話寫通順、具體、生動。美中不足之處是,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如能用配樂配畫就會激起學習的興趣;又如讀“蠕動的海參、威武的大龍蝦、色彩鮮艷的和外形奇特的魚”時,如能邊朗讀邊伴有動作,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就會更深,背誦課文就會更快。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大全篇18

教學目標:

1、會寫”斷、楚、至、孤、帆”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望天門山》,背誦并默寫《望天門山》。

3、能借助關鍵詞語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借助學習本詩,了解學習古詩的方法。

5、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望天門山》。

2、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借助關鍵詞語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2、用自己的話比較準確地說出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課前圍繞旅游進行談話,感受祖國的山河之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并解題

1、用回答以前學過李白的詩篇名稱的談話方法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

2、解題“天門山”、“望”,“望天門山”

讓學生參看課文注釋并回答,教師指點。(天門山,指安徽當涂縣的東梁山(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兩山夾江對峙,形如門戶,所以也叫天門山。望,是觀看。望天門山就是詩人觀看天門山所見到的景象。)

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1、讓學生先簡單介紹作者。

2、老師對作者簡介(映示圖片)。

3、寫作背景(映示圖片)。

三、初讀古詩

1、讀準讀通

(1)自由讀詩(兩遍),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找兩個同學)

(3)正音,重點關注發音易錯字。

(4)齊讀一遍。

2、讀好詩句的停頓。

(1)讓學生嘗試有節奏地朗讀詩歌。(指名兩名同學朗讀)

(2)根據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停頓問題進行梳理,映示帶停頓標志的詩句。然后范讀讓學生模仿,熟讀古詩。

四、教學生字的寫法

1、映示帶田字格的生字圖片斷楚至孤帆

2、利用課件指導說明這5個生字的寫法。(從結構、筆畫、筆順等方面說明。)

五、把握詩歌大意

1、讓學生默讀古詩,圈畫詩中描寫的景物,同桌交流,結合注釋了解“天門山”“楚江”。

2、指名回答并訂正。

(1)(天門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2)映示天門山、楚江圖。

3、讓學生用一句話說說詩歌主要寫了什么。

(描繪了波瀾壯闊的長江從天門山中間奔流東去的雄奇景色。)

六、構想畫面,理解詩句

1、教學第一、二詩句。

(1)出示詩句,讓學生邊讀詩句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2)讓學生借助“斷”“開”,等字理解“天門中斷楚江開”的意思。

①重點理解“斷”“開”,體會長江水勢的浩蕩。(斷:切斷、截斷。開:劈開、斷開。)

②出示楚江圖片,引導學生交流“你看到了一條怎樣的江”。

③指名回答第一句詩的意思,然后教師歸納出示。

(浩浩蕩蕩的長江把天門山從中間劈開,一分為二。)

④指導朗讀“天門中斷楚江開”。

(3)聚焦“回”,指導理解“碧水東流至此回”的意思。

①學生重點理解“回”,想象江水洶涌回旋的景象,理解詩句的`意思。圖片展示景象及詞義,再讓學生歸納詩句意義,后教師訂正。

(回:回旋、回轉。詩意:東流而去的長水經過天門山時形成回旋的水流。)

②指導學生朗讀“碧水東流至此回”。

(4)指導小結古詩學法(圖片展示):

①結合注釋或查找解釋,理解詩句。

②想象畫面,理解詩句。

2、教學第三、四詩句。

(1)出示第三、第四句詩,指導理解“出,來”的意思(出:突出、出現。來:駛來。),讓學生邊讀詩句邊想象畫面,出示畫面,然后交流。

(2)激疑思考:兩岸的青山怎樣“出”?

(3)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討論,“當你坐車或騎車行駛在路上的時候,路前方的景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體會詩句中“出”“來”所描繪的情形。

(4)指導朗讀第三、第四句詩,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然后教師出示歸納詩意。(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一葉孤舟從日邊而來。天門山好像在張開雙臂,歡迎從日邊而來的孤舟,富有情趣。)

(5)體會詩人愉悅的心情和詩歌描繪祖國山河壯美的特點。

七、背誦默寫

1、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出示“水勢浩蕩經過天門山”“碧水落日孤帆”等圖片,讓學生為圖片配上合適的詩句。

3、教師投影默寫紙,讓學生觀察每行的方格數,討論古詩書寫的基本格式,在指導學生正確默寫。

八、作業:有感情地背誦《望天門山》,默寫《望天門山》。

板書設計:

望天門山

斷開

壯美

692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铝合金重力铸造_铝合金翻砂铸造_铝铸件厂家-东莞市铝得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氧化铝球_高铝球_氧化铝研磨球-淄博誉洁陶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 变频器维修公司_plc维修_伺服驱动器维修_工控机维修 - 夫唯科技 变位机,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器,小型变位机,小型焊接变位机-济南上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板材品牌-中国胶合板行业十大品牌-环保板材-上海声达板材 | 厚壁钢管-厚壁无缝钢管-小口径厚壁钢管-大口径厚壁钢管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济南菜鸟驿站广告|青岛快递车车体|社区媒体-抖音|墙体广告-山东揽胜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 塑料熔指仪-塑料熔融指数仪-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广东宏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POS机官网 - 拉卡拉POS机免费办理|官网在线申请入口 | 乐考网-银行从业_基金从业资格考试_初级/中级会计报名时间_中级经济师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_破产清算等公司法律服务 | 剪刃_纵剪机刀片_分条机刀片-南京雷德机械有限公司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交通信号灯生产厂家_红绿灯厂家_电子警察监控杆_标志杆厂家-沃霖电子科技 | 天津热油泵_管道泵_天津高温热油泵-天津市金丰泰机械泵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铝箔袋,铝箔袋厂家,东莞铝箔袋,防静电铝箔袋,防静电屏蔽袋,防静电真空袋,真空袋-东莞铭晋让您的产品与众不同 |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电动防火阀产品生产销售商-德州凯亿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logo设计| 艺术涂料|木纹漆施工|稻草漆厂家|马来漆|石桦奴|水泥漆|选加河南天工涂料 | 钢制拖链生产厂家-全封闭钢制拖链-能源钢铝拖链-工程塑料拖链-河北汉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广西绿桂涂料--承接隔热涂料、隔音涂料、真石漆、多彩仿石漆等涂料工程双包施工 | 红立方品牌应急包/急救包加盟,小成本好项目代理_应急/消防/户外用品加盟_应急好项目加盟_新奇特项目招商 -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 模切之家-专注服务模切行业的B2B平台!| 传爱自考网_传爱自学考试网| 河南中专学校|职高|技校招生-河南中职中专网 | 液氮罐(生物液氮罐)百科-无锡爱思科 | 电销卡 防封电销卡 不封号电销卡 电话销售卡 白名单电销卡 电销系统 外呼系统 | 喷砂机厂家_自动除锈抛丸机价格-成都泰盛吉自动化喷砂设备 | 知名电动蝶阀,电动球阀,气动蝶阀,气动球阀生产厂家|价格透明-【固菲阀门官网】 | 步进电机_agv电机_伺服马达-伺服轮毂电机-和利时电机 | 济南网站建设_济南网站制作_济南网站设计_济南网站建设公司_富库网络旗下模易宝_模板建站 | 耐腐蚀泵,耐腐蚀真空泵,玻璃钢真空泵-淄博华舜耐腐蚀真空泵有限公司 | 彼得逊采泥器-定深式采泥器-电动土壤采样器-土壤样品风干机-常州索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DNA亲子鉴定_DNA基因检测中心官方预约平台-严选好基因网 | 桑茶-七彩贝壳桑叶茶 长寿茶| 海外仓系统|国际货代系统|退货换标系统|WMS仓储系统|海豚云 | 外贸资讯网 - 洞悉全球贸易,把握市场先机 | OpenI 启智 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 | 旋片真空泵_真空泵_水环真空泵_真空机组-深圳恒才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冷却塔风机厂家_静音冷却塔风机_冷却塔电机维修更换维修-广东特菱节能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行吊_电动单梁起重机_双梁起重机_合肥起重机_厂家_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下水道疏通_管道疏通_马桶疏通_附近疏通电话- 立刻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