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15分鐘試講教案
每個語文老師都應該讓學生學到知識,愛上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并終身受益。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在課前寫一篇語文教案,那么你知道如何寫語文教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年級下冊語文15分鐘試講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三年級下冊語文15分鐘試講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積累詩歌中的優美詞語。
2、了解詩中所描寫的景物特點,感受春天景色的美麗,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從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祖國的深深熱愛。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唱)在你的眼中,春天在哪里呢?(學生回答,春天在……)
是啊,春天就像一個美麗、幸福的小姑娘,快樂地走遍了祖國的每一個地方,這節課我們就跟隨她的腳步到祖國各地領略春的美景,你們高興嗎?(高興)
二、品讀詩文
1、 請同學們打開書,讓我們帶著幸福、快樂的心情一起來讀詩歌的第一節。(學生齊讀)
2、 春天這個幸福的小姑娘都去哪了呢?請同學們自己來讀詩歌的2—6節。
學生自由讀文。
指名匯報(田野、河流、草原、山岡、村莊)
師問:你是如何發現的?
學生講述各詩節構段方式。
3、 是啊,春姑娘帶我們走過田野,走過河流,走過草原,走過山岡,走過村莊,在那些地方她都看到了什么呢?我們先跟隨她到田野上去看一看。
指名讀第二節,一邊讀一邊想,春姑娘的到來,祖國的田野有什么變化?(百花開放,農民開始播種,有的農作物都開始出芽了)
你覺得春天的田野被作者描繪的美嗎?都哪美?(學生講解相關的詩句,并適當滲透擬人的修辭方法)
誰愿意來讀?
4、 春天來了,河流又有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詩歌的第三節,并畫出能夠表現河流變化的動詞,講一講這一節的內容。
誰來試著說一說?(學生抓住歌唱、匯合、滾、流、沖講述河流的變化)
從作者豐富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河流也充滿生機,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你是否聆聽到河流的歌唱了呢?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品一品它那高興的心情。
5、 春姑娘走過田野,走過河流,還來到了哪里?(草原、山岡、村莊)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詩歌的第4、5、6節,把你最喜歡的一節多讀幾遍,談一談春姑娘的到來給那里帶來的變化。
學生自由讀,學習小組展開研討。
全班匯報,抓住一節談具體,并鼓勵學生想象畫面,多種方式有感情地朗讀。
6、 跟隨著春姑娘,我們走過了這么多的地方,你最想說些什么?(春天真美啊!……)
作者也想說:多么美麗啊!祖國的春天,多么歡暢!
詩歌的最后一節是對全詩的總結,你們覺得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讀?(讀出“歡暢”)
全班齊讀。
三、欣賞意境
1、 春天是每年都要來到的,世界上的國家都有春天,為什么這首詩的題目是“祖國的春天”呢?(作者喜愛春天,更愛自己的祖國)
2、 是啊,我們要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融入到詩歌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老師為你們的朗讀配上優美的音樂,希望你的朗讀能帶給大家美的享受。
全班齊讀第1、7節,指名讀2—6節。
四、拓展練筆
1、 春姑娘還會給祖國的哪些地方帶來變化?(街道、小院……)
2、 你也試著像作者那樣,用詩歌的形式寫一寫?
3、 學生讀自己的作品。
4、 師小結:祖國的春天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微風細雨,藍天陽光,讓我們感受到了春的生機,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三年級下冊語文15分鐘試講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聯系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具準備:陶罐和鐵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么?板書(陶罐和鐵罐)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發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處是什么?鐵罐又是憑什么來奚落陶罐的?
②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③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鐵罐態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并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么樣?<很謙虛>。
②請同學們自學后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度?鐵罐:傲慢、狂妄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101頁的插圖,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么呢?
7、指導朗讀19自然段。
①通過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色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色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容演一演。
四、總結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么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現陶罐時,人們的態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聯系學生的課文和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課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練習
這則寓言采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三年級下冊語文15分鐘試講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讀懂詩歌內容,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過程與方法
讀中感悟,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領略大自然語言的妙不可言。
教學難點:
學生對大自然的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句子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件。
2、查找有關“三葉蟲”化石、“喜馬拉雅山脈”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3、觀察大自然,搜集有關“大自然語言”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四季美景。
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自然界的一切都顯示出無限的魅力,請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去欣賞幾個畫面。出示課件(四季)
2、揭示課題。
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說什么?
是呀,大自然多么美麗多么神奇呀!它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每一處景物,每一種動物,每一種植物都是屬于大自然的,都是大自然的代言人。孩子們,別以為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呢,剛才你們說的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板書:大自然的語言)
3、質疑課題。
大自然的語言并不難懂,認真觀察就能發現,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我們一起來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詩配畫朗讀課文。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大自然的語言,認真聽,仔細看,你聽懂了什么?(詩配畫范讀)
2、全班交流。你聽懂了什么?
3、自由輕聲地讀這首小詩,想辦法讀準字音。
孩子們聽懂了這么多東西,很了不起!如果我們再去把這首小首多讀幾遍,你會讀懂更多的東西。
讀好的孩子用行動告訴老師。孩子們都會讀了,有幾個詞語寶寶想出來考考大家。我們開火車來讀出它們,火車火車哪里開?
火車要進入下一站了,現在進行小組比賽讀這首詩,每一組只讀一小節。孩子們拿好書,火車火車哪里開?
4、試著用“大自然用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的句式和同桌說一說自己讀懂的內容。
5、誰愿來說給大家聽一聽?根據學生的回答,師適機板書:簡筆畫(略)
三、精讀課文,重點品評
1、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孩子們讀懂的大自然的語言真多呀,在大自然這么多的語言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呢?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就去讀哪一小節,邊讀邊想你為什么喜歡它。(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小節)
2、全班交流,重點品讀
你喜歡大自然的哪一種語言呢?找出來讀給我們聽聽。
以第四小節為例指導學生朗讀。
(1)現在我們請出大自然的這種語言。
(2)你來讀一讀。
(3)你為什么喜歡?
出示課件:反問句: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
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蝌蚪在水中游泳,就像黑色的“逗點”。”但是在這里卻不這么說,而是用反問的語氣,我們一起來試著讀一下反問的語氣。
(4)蝌蚪就像我們學過的逗號一樣,這多神奇呀!這么活潑的小蝌蚪代表了一種大自然的語言,春天來到人間,又是多么讓人欣喜。自己悄悄練習讀一下,能不能把這些神奇,欣喜的感覺找到。誰想來試一試?全班讀。
(5)誰愿意再來讀一讀你喜歡的大自然的語言,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3、領略大自然的語言,配樂朗讀詩歌。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豐富多彩!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自然的語言吧!隨著美妙的音樂朗讀這些神奇的語言。
四、拓展延伸、仿寫練筆
1、全班交流自己還知道的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妙不可言呀!大自然的語言遠遠不只這些,還有很多。你在生活中發現大自然還有哪些語言呢?
2、欣賞畫面,感受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你們真會觀察,真會發現!大自然的語言無處不在,只有會觀察、愛學習、勤思考的人才能發現。老師把大自然的好多語言都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了,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大自然的語言吧,
3、欣賞老師創作的小詩,指導仿寫。
多美呀!多神奇呀!現在老師不禁詩興大發,想寫一首小詩??墒俏覀儜撛趺磳懩?孩子們先一起觀察一下課文,看看課文中是不是每一個小節的寫法都是一樣的?你發現了什么?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語言有很多,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寫出來。
下面老師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了一首小詩,你們想不想欣賞我寫的小詩?你們聽著。展示詩。
4、拿出紙筆寫一寫大自然的語言。
你愿不愿意像老師一樣也用你喜歡的方式寫一寫你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我們先用一小節寫出一種大自然的語言。大家拿出紙筆來,寫一寫吧。
5、寫好的孩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寫的小詩。
6、全班交流。
7、現在請下面的孩子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中間的部份就請臺上的孩子按順序讀自己寫的小詩。配樂朗讀。你們聽聽,我們班的孩子共同創作了一首小詩呢,孩子們都成小詩人了。
五、總結課文、提出希望
你們寫得多好呀!你們都是會觀察、愛學習、勤思考的孩子,才會懂得這么多大自然的語言。
老師希望你們這樣堅持下去,和大自然對話,成為大自然的好朋友,去發現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三年級下冊語文15分鐘試講教案篇4
知識與技能: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等詞語。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態度與價值觀:讀懂課文內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本課教學難點是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預習,那你們能認出這兩只罐子嗎?說說誰是陶罐誰是鐵罐?(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畫出陶罐和鐵罐)
師:在現實生活中這兩只罐子各有什么特點呢?
生:陶罐易碎,鐵罐堅硬,教師隨機在兩個罐子里板書。
師:這兩個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個傲慢無理,一個謙虛禮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27課《陶罐和鐵罐》。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一會老師要檢查生字認讀的情況。
師:讀好了嗎?老師看到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現在請同學們來認讀老師所出示的生字,詞。
師:同學們認讀得非常好,看來生字是難不倒我們大家的,請同學們再來默讀課文,把陶罐和鐵罐的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好嗎?老師看誰的動作快,開始了。
三、品讀課文
師:畫好了嗎?老師看到同學們邊讀邊畫,做得很認真?,F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對話,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師:讀完了嗎?哪位同學告訴大家你讀了對話都讀懂了什么?
生:不要驕傲,要學習陶罐一樣謙虛……
師:好了,同學們知道了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經常奚落它。
師:哪位同學能結合上下文,談一談你對奚落這個詞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嘲笑……
師:我們理解了這個詞,通過讀對話,你還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說說還想知道什么?
生:為什么鐵罐那么驕傲……
師:老師聽了同學們的問題,知道同學們對這幾個問題比較感興趣。
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師:那我們就來逐個解決以上的問題。
匯報:
1、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對鐵罐說了哪幾句話?說這句話時是用什么語氣的?誰來用這樣的語氣來讀讀。
3、鐵罐奚落陶罐還有哪句呢?這時候又是什么態度呢?哪位同學帶著輕蔑的樣子來讀讀。老師也想來讀讀,你們來給老師做旁白好嗎?師范讀
4、再找找看還有哪些是描寫鐵罐奚落陶罐的?鐵罐從開始的傲慢到輕蔑再到惱怒,誰再來讀讀鐵罐惱怒的句子。
5、鐵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經到了狂妄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寫鐵罐狂妄自大的語句,誰來模仿狂妄自大的語氣來讀讀。
6、我們對陶罐和鐵罐的性格有所了解,那么陶罐的態度又如何呢?學習前面的學習方法,抓住重點語句來讀一讀好嗎?
7、找到了嗎?誰愿意來告訴大家。生答。這一句能體現陶罐的什么態度呢?
8、我確實不敢碰你和我不敢碰你哪一句好呢?加上確實更能顯出自己的態度。
9、你認為陶罐懦弱嗎?哪個詞能證明它不懦弱。(爭辯)現在請同桌互讀對話,老師想請同學到臺上來讀。然后大家來給評評讀得怎么樣?
10、這兩只罐子的結果如何能,快來讀讀課文的最后一部分?
11、他們最終如何呢?
四、總結
1、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課文,課文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2、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人與人之間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謙讓,學會全面看問題。
五、作業
同學們聯系課文,嘗試著自己來編一則寓言故事。
三年級下冊語文15分鐘試講教案篇5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做到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2、能結合閱讀體驗,從整體上了解“陽氣”、“地氣”等詞語的意思;同時借助工具書或結合上下文與生活經驗理解“佝僂”、“朗朗的笑聲”、“洋溢”、“蠕動”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大意,背誦第4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引導學生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語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春天就在自己的身邊,感悟到春天的萬物復蘇、生機勃勃是具體的、生動的,是可見可感的。
策略與方法:
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反復朗讀,背誦,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于春天的節氣歌、諺語等。熟讀課文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春季的諺語等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春的詩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詩,還有春的諺語“大罷春,陽氣升”奶奶對我說,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學們,你們明白嗎?
(學生背誦)
師:讓我們來一起進入文章深入體會吧!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主讀文,明確要求:
(1)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要重點讀、反復讀,直到讀通順。
(2)遇到難讀的長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傾聽讀正確。
2、理解詞語:
在讀中結合語言環境、借助工具書、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佝僂”、“銹”、“垛”、“疙瘩”、“轱轆”、“溢”、“薺”、“蠕動”、“耙”等字詞的意思。
3、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概括奶奶說的諺語的意思。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再讀課文,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結合閱讀體驗,說說自己對陽氣的理解
重點指導:第四自然段,從整體感覺、視覺、聽覺等方面以及動態、靜態、顏色、氣息、聲音等方面體會語言的豐富、美好。
“一陣騰騰的腳步聲”、兩次“朗朗的笑聲”,進一步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體驗春天給土地、植物、動物、人類帶來的希望。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自主認識字詞,同桌互相測試。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棗”字,上下兩部分的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收集有關于春天的諺語
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