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最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學生對朱總司令的敬仰之情。
2、 學會寫一類生字10個,認識二類生字。
3、 完成課后練習,復習鞏固詞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掌握略讀方法,學習略讀。
教學重點: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話。
教學時間:三課時
基礎知識;
1、 正音字:濘(ning)陜(shan )
2、 生字:
淅:X xi 左中右結構 查水字旁
組詞:淅淅瀝瀝
瀝:L li 左右結構 查水字旁
組詞:嘔心瀝血 瀝青 披瀝
濘:N ning左右結構 查水字旁
組詞:泥濘
袖:X xiu 左右結構 查衣補旁
組詞:袖手旁觀 袖珍 領袖
嗓:S sang 左右結構 查口字旁
組詞:嗓門 嗓音 嗓子
陜:S shan 左右結構 查耳刀旁
組詞:陜西陜北
厚:H hou 半包圍結構 查廠字旁
組詞:得天獨厚天高地厚 厚道
炊:C chui 左右結構 查 火字旁
組詞:炊具炊煙 炊事 無米之炊
伍:W wu 左右結構 查單人旁
組詞:隊伍落伍 羞與為伍
虧:K kui 獨體字
組詞:虧欠幸虧 理虧 功虧一簣
3、 區別字:
伍( )吹( )陜( )嗓( )濘( )
悟( )炊( )峽( )搡( )嚀(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我國第一代國家領導人朱德總司令的事跡嗎?今天我們要學習和朱總司令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人物,了解時代背景。
師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朱總司令的資料(圖片、文字等),在班內交流,了解時代背景。使學生養成搜集資料的習慣和能力。(課件出示朱總司令的相片,介紹朱總司令革命歷程。)
三、朗讀課文,認識生字。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朱總司令的崇敬之情,
1、把課文讀正確,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詞,多讀幾遍。
3、檢查讀生詞。(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
4、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5、分自然段檢查讀課文,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
6、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哪些語句是描寫朱總司令的?
7、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四、配樂讀全文,體會飲水思源的道理。
作業:書寫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題。
上節課我們把課文讀好了,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
思考:從文中能否看出老陳頭腳上有傷?
(老陳頭步子一扭一扭的,有點踉蹌。)
朱總司令為什么不先說話,直接就動手去抓老陳的行軍挑子?
他是怎么想的?從這你能看出什么?
“起肩就走”什么意思?說明什么?
二、組內討論:
“這行軍挑子容易挑嗎?”從文中哪兒能看出來?
(夜雨淅淅瀝瀝,黃土高原一片泥濘。過了兩道光禿禿的山,又過了一條很深很深的溝,村子里黑沉沉的。)
“然而晨光迷蒙,前進的隊伍人影幢幢,分不清誰是誰”這句話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四、實踐活動。
課外讀有關朱總司令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動課交流。
板書設計:
作業: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讀課文,讀出對朱總司令的崇敬之情。(各種形式讀,如:評讀指導、比賽讀)
二、學習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指的是文章中人物活動或事情發展所處的一定時間、特定地點以及周圍情況等。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社會環境,二是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的聯系著人物的思想和行動。如果沒有環境描寫,作者很難表達清楚自己的寫作目的,讀者則很難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結合課后題,講清楚環境描寫的重要作用。
最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字,會寫14個字,能正確規范的書寫漢字。
2.朗讀課文,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培養學生以學致用的能力。
重難點
1.會認、會寫生字,理解新詞意思。
2.通過多元的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能力。
樂
學
善思辦法通過比一比,賽一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這節課是字詞課,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本單元內容,相信大家對字詞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節課老師來檢測一下同學們對這一課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初讀課文,認識字詞
1.請同學們讀《愛國將領鄧世昌》和《古詩》兩文章,讀準預習時所畫的字詞。
2.組內交流預習字詞的情況,互幫互學。
學生交流詞語,理解詞義。結合課文語句來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還可以通過字典查找詞語的意思。
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
(1)說一說兩課文的主要內容個是什么?
(2)學生匯報組內學習情況。
(3)學生匯報字詞。
劈波斬浪奮勇向前屢中敵艦搶射慷慨激揚
爆炸致遠捐軀掙脫熱忱逃命頑強視線
(4)開火車給生字組詞。
(5)組內賽講詞語的意思。
(6)以搶答的形式來理解詞語。
4.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1)師生共同找出易寫錯的生字。
(2)以組字謎和兒歌的形式來識記字型。
(3)教師獎勵最棒的小組“學習星”。
三、重點指導,關注書寫
1.師生共同確定每個生字主筆的定位。
2.教師提醒學生易錯的字,書寫時要注意。
3.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
4.師生共同本節課內容。
5.布置作業。
最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要求:
1、認讀10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說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各有什么特點。
3、向同學介紹自己看到的一處長城的景象。
教學重點:
了解兩處長城各自的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長城的雄偉壯觀。
教學準備:
建議學生親自去長城游覽一次進行親身感受
收集有關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
錄像片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導言
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歷有一位偉大的皇帝秦始皇修建了抵御外族侵略的攻勢城墻是——長城。長城被稱為世界上偉大的歷史遺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更多的了解司馬臺城城和八達嶺長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小組交流匯報。課上請同學介紹自己去長城時看到的景象和感受,沒去過的同學把收集的長城相關資料進行組內交流。(課內外資源相結合)
三、自學課文理解感悟課文內容
1、默讀思考: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各有什么特點?并在書上畫出相關語句。
生:司馬臺長城:險、密、全、巧、奇的五大特點。(中國長城之最)八達嶺長城:地勢險峻,
2、選擇你喜歡的句或段讀一讀,并試著說說感受。同時指導朗讀。
3、練習說話:選擇喜歡的長城介紹介紹,看看你能不能把長城的景象介紹清楚注意要抓住特點來介紹。全班交流匯報
4、生生之間互相評議㈣理解積累優美、生動、形象的詞句標畫優美、生動、形象的詞句。
如:堪稱:可以稱得上。懸崖絕壁:絕壁,陡直的山崖。形容山勢險峻。不寒而栗:并不冷而身體發抖。形容非常害怕。精湛:精神,高超的意思。:極其少有。
作業布置:
配合本課學習,建議同學辦一期有關長城的小報。
板書設計:
北京的長城司馬臺長城:險、密、全、巧、奇(中國長城之最)八達嶺長城:地勢險峻,本文以自學為主,通過朗讀和提問學習了課文。
最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義: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智勝巴依的故事,學習他助人為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出示:阿凡提的頭像,問:“這是誰?你們有沒有聽過有關與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講一個有關于阿凡提的故事——飯錢。
板書:飯錢
二、整體感知
1、聽教師范讀,思考(1)故事中寫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寫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書:阿凡提卡子
窮人巴依
2、交流,自由讀課文。
3、提出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內容劃出來,標上小結。
(一)學習1——4節
1、填空:窮人( )阿凡提幫助,阿凡提( )地答應了。
2、交流:“懇求”、“爽快”是什么意思?還有哪個詞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應)
3、指導讀出“懇求”和“爽快”的口氣。
4、那么窮人遇到了什么事?他當時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
5、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1——4節
6、你覺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
(二)學習5——9節
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樣幫助窮人付飯錢的?同桌分讀。
2、(1)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為哪幾步?
(2)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興地交談著。
問:巴依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談著什么?為什么顯得那么高興?
3、想象表演
4、巴依是怎樣用智慧戰勝他們的呢?通過朗讀,讀出語氣。
5、阿凡提拉著窮人大搖大擺地走后,巴依會怎么想?
三、做個聰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會用什么辦法來幫助窮人呢?
最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材簡析
本課是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主要講了“我”家門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當蒲公英開放的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我”和“弟弟”總是為了尋開心隨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還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變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合攏”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難點
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難點是要聯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
一、提出問題 激發興趣
1、同學們,草地是什么顏色的?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
2、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生: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帶著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并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初讀感知 學習生字
1、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合作學習
(1)我來考考你:一人指生字,一人讀出讀音。
(2)運用各種方法交流識字。
(3)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檢查字詞掌握情況:(課件出示)
(1)指名抽讀生字。
(2)請小老師領讀詞語,其余同學跟讀。
(3)開火車讀詞語:
玩耍 使勁 絨毛 假裝 這些 朝向
釣魚 觀察 花瓣 合攏 手掌 有趣
一本正經 引人注目 盛開
注意:“假、朝”是多音字,分別給多音字組詞。
(4)分節讀課文 隨機糾正字音
三、再讀課文 尋草地之趣
(1)解疑: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2)師:這片草地、這些蒲公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美麗、可愛、有趣、好玩、快樂、神奇……)
(3)課文中的“我”又是怎樣稱贊這片草地、這些蒲公英的呢?請找出來讀一讀。(課件出示:“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5、學生質疑
歸納:為什么說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呢?
從哪里可以看出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
為什么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卻是那么可愛的、有趣的?
師:這些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來解決,接下來,我們先來寫幾個生字。
四、書寫生字
1、師范寫生字:重點指導“耍、絨、瓣、掌”
“耍”上半部分是“而”不要寫成“西”;“絨”的右半部分是“戎”不要寫成“成”。“假”“察”關鍵筆畫提醒。
2、學生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合攏”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給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
3、初步體會、學習自己讀書,讀出自己的體會。
一、讀題引入 揭示目標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請有滋有味地讀一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2、今天,我們不但要讀懂這篇課文,還要初步學會讀自己的書,讀出自己的體會。要想學會讀自己的書,首先得掌握一種本領——讀文字,想畫面。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輕聲再讀幾遍課題,看看在你的頭腦中會閃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3、引導學生讀出自己不同的體會。
師:只要你展開想象,就能讀出自己的味道,讀出你自己的書!
二、熟讀深思,品草地之趣
(一)學習課文二自然段。
1、自讀感受:
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為什么說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呢?(請你展開想象,有滋有味地讀讀)
2、熟讀精思:
那咱們把這有趣的情景演出來怎么樣?
(1)分角色,自讀自悟
誰來演哥哥,請讀課文的這些句子,試一試怎樣讀才能騙得過弟弟;沒舉手的同學起立,請你們自己讀讀描寫弟弟的句子看看怎樣讀才能騙得過哥哥。
(2)引導讀,入情入境
①指導朗讀:你是怎么“騙”住“哥哥(弟弟)的”請你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
(課件出示:“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喊‘謝廖沙!’他回過頭來,我就使勁一吹,把蒲公英的絨毛吹到他臉上。”“弟弟也假裝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絨毛朝我臉上吹。”)
聯系上下文理解“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使勁一吹、假裝打哈欠”等詞句。
將自己獨特的體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不同的表情、語氣讀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或輕、或重、或急、或慢)。
②合作朗讀:
全班起立,把這句話連起來讀一讀。注意讀的時候請想象當時的情景,加上自己的表情、動作。
③從同學們興奮的笑臉中我理解了這句話,一起讀讀吧!
(課件出示“就這樣,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板書:帶來快樂
(二)學習課文三自然段。
1、看,(出示課件:配音朗誦“有一天……這是為什么呢?”同時出現畫面草地顏色隨課文內容變化)
2、探究合作:
(1)默讀課文思考“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課件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
(2)請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討論時請注意三點:
①選擇一種方式可以畫圖、做動作……把自己的想法講得更明白。
②仔細聽別人說,看看能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③還有什么不明白請和大伙再討論、討論。
(3)匯報: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誰來說一說,注意聽,沒明白的地方再向他提出。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三、多元解讀 悟作者之情
1、初讀欣賞,整體感知
讓我們自由輕聲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你能從這短短的幾句話中感受到小作者對這片草地怎樣的感情呢?(喜愛、喜歡、愛……)
2、潛心品評、多元解讀
你認為那一句話最能表達這種愛,就請你好好地讀一讀。
①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A.老師將這兩句話改了改。聽我讀讀這兩組句子你認為哪一組更能表達“我們”對這片草地的愛?
(課件出示:a、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b、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再讀讀第一組。作者對這片草地的愛是深還是淺?是濃還是淡你體會到了嗎?
C.是呀,可別小看了這兩個“!”它分明在向我們表達“我和弟弟”對這片草地那濃濃的愛呀!誰再來讀讀。
②它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
A.請同學邊讀邊體會,作者只是把這片草地這些蒲公英當作沒有感情的花草來對待嗎?(當作人來愛)
B.自己再讀讀,你能體會到“我”把蒲公英當作什么人來愛呢?讀懂了嗎?(把蒲公英當作人,當作自己朋友、當作自己的親人、當作自己的伙伴、當作自己的姐妹、當作自己最親密的人、當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C.是呀!作者那里是把它當作沒有感情的花草來愛呀!他分明是把這金色的草地當作自己的朋友來愛!把這份愛好好地讀出來吧!(指名讀)
3、動筆修改,創意閱讀
A.讀讀這句話“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歡的一種花。”如果讓你改一改(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 )你會怎樣改?
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親人、我們的伙伴、我們的姐妹、我們最要好的伙伴……)
B.誰來讀讀自己修改的句子,比較比較你更喜歡那一句,為什么?
四、總結全文 升華感悟
學到這,我們再來想想“為什么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在我的眼睛里卻是那么可愛的、有趣的?”僅僅是因為草地給我和弟弟帶來了快樂嗎?(板書:愛)
是呀!正是因為我對草地這片愛,才能讓我感受到草地給我帶來的快樂,正因為這些快樂使我更愛這片草地。就讓我們再讀讀自己修改的這一段,再次感受人與自然間和諧的愛吧!
五、板書:
我 們 (愛)——(帶來快樂)金色的草地
最新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