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自學法、朗讀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錄音帶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談話導入
1.播放秋天下雨時的情景的課件。
2.引發情感:大家喜歡這秋天的雨嗎?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文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優美的文字。
2.出示課文卡片,認讀詞語,糾正字音。
3.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4.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互相正音。
三、質疑
1.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補充說明。
2.讀詞。
四、練習寫字
1.學習寫生字,交流學習方法。在寫字時,你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嗎?
2.練習寫生字。
3.抄寫詞語表中的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師引述:金秋時節是豐收的季節,秋天踏著輕盈的腳步洋洋灑灑地來到我們中間。她不僅有著繽紛的色彩,還有著奇妙的聲音,不信,你們聽。
2.播放課件。(課文內容)
3.交流:秋天的雨聲令人遐想。聽到這雨聲,你有什么感受嗎?請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4.師:是啊,就如小朋友們所說的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們的是一首歡樂的歌?,F在讓我們打開課文一齊欣賞這詩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完成填空題。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著。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頭回答。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一讀,還可以進行背誦,然后對你同桌說說你喜歡這段的原因。
三.學生匯報,老師相機教學。
1.教學第二自然段。
(1).學生匯報。
(2).教師引導:課文描寫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什么味道嗎?
(3)指導朗讀。
3.教學第四自然段。
A.學生匯報。
B.教師引導:如果你是秋雨,你準備給小動物帶去什么?
C.教師:小動物們聽到你們的話了嗎?它們在干什么?
D.指名學生朗讀。
4.教學第五自然段。
A.教師:秋天的雨帶給我們什么呢?請全班同學讀第五自然段。
B.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動
1.教師引述:同學們,看完這課文,你們喜歡秋天嗎?形成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畫一幅畫呢?還是寫一首秋天的詩?
2.學生自由組合,動手創作。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繼續完成繪畫或詩歌。
板書:
一把鑰匙
一盒顏料豐收的歌
11.秋天的雨藏著氣味歡樂的歌
吹起喇叭
語文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潮聲、玉鏡、仰頭、翻滾、奔騰、琴師、湊出、漁帆”等詞。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海的神奇與變化多端。發展想象力。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背誦喜歡的段落。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海的特點,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導入,激發情趣。
(一)教師導語:同學們,見過大海嗎?說一說你感覺到大海怎樣?[語言訓練]
(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組描寫大海的詩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一).自由讀課文,認識生字詞:帶著問題我們來讀一讀課文。首先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認識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熟。在自己認讀的基礎上,出示課件,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二)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三)課文中有幾首詩?每首詩中的大海給你什么感覺?你最喜歡哪首詩中的海?
1.自由讀你最喜歡的那首詩,想想你為什么喜歡這首詩?
(1)這首詩讓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點?
(2)你最喜歡哪些語句所描寫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樣?試試怎樣讀出你的感受?
2.根據喜歡的不同內容自愿組合,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
3.小組匯報、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連,蔚藍一片的情景。
引導學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藍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聽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藍,那么神奇。
B引導學生朗讀,品味:玉鏡、翻滾奔騰、來往穿梭等詞語,想象其描繪的情景,從而讀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風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風是()、是()、是()、是()
他一來,就()……
就()……
就()……
就()……
B思考:為什么用省略號?還會怎樣?[引發想象]
C仿照這首詩的語句說一說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靜的神奇:
(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靜的海面上)幫助學生理解風平浪靜的景象和“抱著明月”、“背著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讀、評議:
四、朗讀課文,選背詩句。
1.自愿結合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
五、拓展活動:
收集有關大海的詩文,了解有關大海的知識。
第二課時(略)
教學內容:
1.復習會認字。
2.學習會寫字。
(1)自主學習12個生字。(讀準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2)小組合作討論。(音、形、義、寫。)
(3)小組匯報,教師點撥:“文”與“紋”、“朝”與“潮”、
“鏡”與“境”的對比、區分。
(4)學生選出最難寫的字,師生探究。
教師板書:滾(注意右邊的間架結構)
(5)學生練寫,小組交流、評改。
[雖然是三年級的學生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寫字能力,但是在學習生字過程中,教師仍然要重視寫字的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在觀察、討論、評議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精神及評價他人的能力。]
3.檢查背誦情況。
板書設計
1.大海的歌
色的神奇:霧、云、波紋、潮聲、天、鳥
風的神奇:花神、琴師、大力士、獅子
靜的神奇:不鬧、不笑、抱著、背著、鼾聲
2、《帽子和鳥窩》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字,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翔翔對帽子的喜愛之情,從而感受他對小鳥的愛護. 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學習“帽”和“窩”:
1.板書:帽子
學習“帽”:怎樣記?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帽”的字形,強調“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板書:鳥窩
學習“窩”:引導學生思考:“窩”是什么偏旁(是穴寶蓋,不是寶蓋頭。)
二、出示課題、質疑:
1.板書: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的題目。
2.齊讀課題:帽子和鳥窩。
3.問: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帶著問題自由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出自然段,不認識的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會。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他的字音是否讀準,一邊思考:課文講的是誰,干什么的事?
語文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 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引人注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
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金色的草地
2.課前置疑: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嗎?
整理問題:草地怎么會是金色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間去找答案吧!
二、檢查預習
1.開火車讀生字。
2.小老師教讀:多音字:“假”“朝”
字形:“絨” “?!?/p>
3.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蒲公英的資料、并展示圖片。
4.抽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課文主要寫了兩件事情,你能找出來嗎?
歸納總結:1 哥倆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會變色的原因。
四、理解課文
1、齊讀一自然段:思考:我們窗前有一個什么樣的草地?由“長滿”“盛開后變為金色”體會蒲公英的多。
2、朗讀。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齊讀第一自然段
草地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們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讀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同桌分角色進行表演.
3.匯報表演.
4.想像自己的腳下就是那片長滿了蒲公英的草地,說一說,在這樣一個地方,你的感覺怎么樣?
5朗讀:讀出歡樂的氣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 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們發現了什么?對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變化,說一說,它是怎么變的?
早上:綠色 白天:金色 晚上:綠色
2 它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組討論,在書上勾出句子,讀一讀,再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3 匯報: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張開,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著變色了.
5朗讀:體會草地的變化的原因.
6、齊讀4自然段:從這里,你體會到小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充滿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四、完成課后練習二
五、回顧全文:
從課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愛。
六、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富、饒”等12個生字,能讀正確多音字“參”,會寫“富、優”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顏色、茂密、肥料、祖祖輩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主要內容。
3、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難點】
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理解文中部分難句子。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富、饒”等12個生字,能讀正確多音字“參”,會寫“富、優”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顏色、茂密、肥料、祖祖輩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主要內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課件出示2)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說說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教師解說:“看,多么迷人的畫面,美麗的小島,迷人的風光,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師試圖通過一幅幅海島風光圖,給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仿佛來到了海邊,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可能會產生種.種遐想,正當學生想通過畫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時,屏幕中出現了最后一幅帶有文字資料的畫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3、(課件出示3)字幕:西沙群島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4、學生大聲朗讀,說說自己了解到什么?
5、(課件出示4、5)地圖。找到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并板書。(板書:18富饒的西沙群島)
(1)指名讀這段話。
(2)思考:本段共有幾句話?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兩句話。第1句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第2句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3)可利用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上找出西沙群島,了解西沙群島所處的地理位置。
(4)引導學生再聯系整個祖國的地圖,體會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引導學生借助地圖了解“群島”(是一群島嶼的合稱),“島嶼”(單指某一個島)。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
2、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課件出示6)
(1)回憶復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驟。
(2)回憶復習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或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詞的意思。
(3)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學生字、詞。
3、小組合作學習,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畫出不懂的詞,小組內解決。
4、教師檢查,小組匯報。
(課件出示7)
富饒、優美、瑰麗、巖石、海參、大龍蝦
劃過來、挺威武鳥糞、祖輩、建設
有深有淺、交錯、鼓起、數不清、厚厚的、寶貴
(1)本課生字較多,可布置學生預習,通過查字典、詞典理解有關詞語。
注意讀好平舌音“錯”,翹舌音“參、設、數、饒”,前鼻音“巖、糞、淺”,后鼻音“挺”。
“海參”的“參”是一個多音字,在課文里讀shēn,它還有兩個讀音是cān和cēn。
(2)識記生字
你有什么辦法識記這些生字?
形聲字結構規律:優瑰蝦挺饒
形近字辨析:叁一參沒一設措一錯金一寶福一富
組詞擴展:數學寶貴鳥糞祖輩威武劃過來
(3)指導書寫
本課要求寫的12個字,以左右結構的為主。但這些字左右兩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寬窄都不盡相同,要啟發學生仔細觀察課文中的例字。
“優”“錯”“挺”“淺”要寫得左窄右寬,
“蝦”“鼓”“數”要寫得左右均衡。
課文中還有幾個上下結構的字,要提醒學生寫“巖”的時候,“山”“要變扁,“山”寫在橫中線的上方;“石”要變短,寫在橫中線的下方?!百F”字的上半部分要寫得扁長些,最后一橫也要長。
語文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5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過程: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5.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重難點: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
教學過程:
貼圖導入,激發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捎幸惶?,列寧發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板書:
5、灰雀
(惹人喜愛)
列寧男孩
教育知錯就改
語文書小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