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初中化學教案示例?這里給大家分享初中化學教案示例供大家參考。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要點

課標要求

1.氧氣的物理性質

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注意氧氣的密度與氧氣的溶解性

2.氧氣的化學性質(重點)

結合實例認識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觀察、描述現象;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

3.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重點)

分析反應的特點,歸納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依據反應特點判斷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謎語]:看不見摸不到,不香不臭無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離開它就活不了。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再請同學們深深吸一口空氣,它的成分中含有什么氣體?

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提出問題

(1)氧氣不易溶于水,魚兒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呢?(2)登山運動員在攀登高山為什么要帶氧氣袋?

討論交流閱讀教材,討論相關原因,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

歸納總結在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為1.429g/L,比空氣的密度(1.293g/L)略大;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約30mL氧氣;在壓強為l0lkPa時,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時凝固成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

工業生產的氧氣,一般加壓貯存在藍色的鋼瓶中。

知識拓展 (1)水生動物能在水中生活,說明氧氣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水中溶有少量氧氣。

(2)登山運動員在攀登高山時需要帶氧氣袋,說明高山地區氧氣稀薄。

探究點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探究實驗

物質(顏色、狀態)

反應現象

反應表達式

注意事項

硫(淡黃色固體)

(1)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2)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3)放出熱量,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硫+氧氣

二氧化硫

硫的用量不能過多,防止對空氣造成污染

碳(黑色固體)

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碳+氧氣二氧化碳

為使木炭充分燃燒,應使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鐵絲(銀白色固體)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1)光亮的鐵絲盤成螺旋狀

(2)鐵絲的下端系一根火柴

(3)集氣瓶底部預先裝少量水或鋪一薄層細沙。

課堂討論

(1)上述實驗物質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都是與氧氣反應,為什么現象有很大的差異?

(2)硫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部為什么都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相同嗎?

(3)鐵絲為什么要做成螺旋狀?鐵絲的下端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歸納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在化學反應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知識拓展

物質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區別:①純氧中氧氣的濃度大于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有的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變得可燃,如鐵。②燃燒的劇烈程度不同,物質在空氣中燃燒不如在氧氣中燃燒劇烈。

探究點三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提出問題上述幾個反應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交流討論 分析上述幾個實驗討論歸納。

歸納總結

(1)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A+B+…→C“多變一”

(2)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氧氣在化學反應中提供氧,它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3)緩慢氧化:在反應中進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覺的氧化。如食物腐爛、釀酒、釀醋、呼吸、鋼鐵生銹等。緩慢氧化的過程中一定放熱,但不一定發光。

知識拓展

(1)化合反應屬于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是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上來考慮的;而氧化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它是從物質得氧和失氧的角度來考慮的。

(2)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也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但有氧氣參加的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生成物只有一種的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3)氧化反應是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不是專指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只是氧化反應的一種形式。氧化反應中的氧包括氧氣和氧化物中和氧。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本堂課實驗較多,現象出忽學生的想象,學生獲取知識積極主動,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不足之處

有些結論學生可以通過現象分析得出,教師不要代替學生總結回答。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2

一、原子結構的特點

1.鹵素原子結構的相同點是原子的最外層都有7個電子。

2.鹵素原子結構的不同點是核電荷數不同,電子層數不同,原子半徑不同。

展示:氟、氯、溴、碘、砹單質的圖片或者部分單質的實物樣品。讓學生觀察顏色和狀態。

閱讀:教材中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的圖表,得出物理性質的遞變規律,把物理性質和結構聯系起來,不同單質的分子吸收帶不同(即吸收譜線的區域不同)。

觀察:關于溴的顏色和狀態要讓學生觀察,存放在試劑瓶中水封保存。

演示實驗:碘的升華——讓學生認識到碘可以從固體直接變為氣體。利用這個性質可以從混合物中分離出碘。

X2

常溫下

水中

四氯化碳

汽油

酒精

F2

淺黃綠色

強烈反應

反應

反應

反應

反應

Cl2

黃綠色

淺黃綠色

黃綠色

黃綠色

黃綠色

黃綠色

Br2

深紅棕色

黃→橙

橙→橙紅

橙→橙紅

橙→橙紅

橙→橙紅

I2

紫黑色

深黃→褐

淺紫→紫

紫→深紫

淺紫紅→紫紅

棕→深棕

講述: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如:碘酒,此處還可以講解一些生活常識:碘酒與紅藥水不能混用。

板書:二、物理性質(F2I2)

狀態:氣態固態

顏色:淺深

密度:逐漸增大

熔沸點:逐漸升高

回憶:氯氣的化學性質,由氯氣出發從相似性和遞變性兩個方面把氯氣的化學性質推向全族。

討論:得出化學性質的相似性

板書:三、化學性質(F2I2)

1.相似性:

(1)一定條件下均可與氫氣反應:H2+X2=2HX(特殊:H2+I22HI)

(2)Cl2、Br2、I2均可與水反應:X2+H2O=HX+HXO

講述:鹵族氫化物均為無色,極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冒白霧的氣體。

明確:由于前面分析了鹵族元素原子結構存在差異,因此在性質上一定也有所不同。

注意:對比反應的劇烈程度,生成物的穩定性等。

板書:2.遞變性

(1)與氫氣反應:

(2)與水反應: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減弱。

(3)與金屬反應:

回顧:氯氣和水的反應,講述其它鹵素單質與水反應的情況。

小結:鹵素原子結構的異同決定了性質上的相似和遞變,通過對比鹵素單質與氫氣、與水、與金屬的反應,氧化性的強弱順序:

引入:鹵素單質間能否發生置換反應呢?我們來看看

實驗:可以分成三組:

1.將少量新制的飽和氯水分別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CCl4,振蕩靜置觀察現象。

2.將少量溴水注入盛有NaCl溶液和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少量CCl4,振蕩靜置觀察現象。

3.將少量碘水注入盛有NaCl溶液和NaBr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少量CCl4,振蕩靜置

觀察現象。(說明:每次完成一組實驗后,要求學生記錄現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

程式,分析電子得失的情況,指明氧化劑和還原劑。)

講解:氟氣不能從鹵化物的溶液中置換出氯、溴、碘。因為氟會首先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氟酸和氧氣。但是若在熔融狀態下,可以發生如下反應:F2+2NaCl(熔融)=2NaF+Cl2,說明氟的氧化性強于氯。

總結:單質氧化性的強弱順序和離子還原性的強弱順序。

板書:(4)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Cl2+2Br-=2Cl-+Br2氧化性:Cl2>Br2還原性:Br->Cl-

Cl2+2I-=2Cl-+I2氧化性:Cl2>I2還原性:I->Cl-

Br2+2I-=2Br-+I2氧化性:Br2>I2還原性:I->Br-

結論:單質氧化性:

離子還原性:

提問:請你從鹵素原子結構的角度來分析為什么隨著氟、氯、溴、碘的順序,它們的非金屬性依次減弱?

老師總結:

過渡:鹵素性質上有相似性和遞變性,同時也有特殊性。

例如:氟無正價;氟氣與水等溶劑劇烈反應;HF為弱酸,其它氫鹵酸都是強酸;單質碘能使淀粉變藍;溴在常溫下是液態(唯一的液態非金屬單質)等。

演示實驗:在裝有少量淀粉的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碘水。然后在裝有少量淀粉的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碘化鉀溶液。對比現象。

板書:3.碘遇淀粉變藍

提問:為什么氯氣可以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呢?還有哪些物質可以使之變藍?

板書:四、含鹵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1.鹵化銀

實驗:分別生成氯化銀、溴化銀、碘化銀的沉淀。要求學生觀察現象,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提示AgF是可溶的。此法可以用來檢驗鹵離子。

討論:檢驗鹵離子的方法(結合前面的知識)。

教師小結:方法一:根據鹵化銀的不同顏色,使硝酸銀與鹵化物反應,從而檢驗。方法二:利用鹵離子的不同還原性和鹵素單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加入少量有機溶劑加以檢驗。

講述:不溶性鹵化銀見光分解的性質及其用途。

學生交流:碘與人體健康以及預防碘缺乏病。

小結本節內容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3

教學過程

〔提問〕請學生用微觀說法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講述〕我們已經學過質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的過程,化學式是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那么什么叫做化學方程式呢?

〔板書〕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

〔例〕C+O2CO2

〔讀法〕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提問〕怎樣才算完整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l.根據實驗事實寫出反應物及生成物的化學式

〔板書〕P+O2→P2O5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通過配平的方法建立方程式,使兩邊原子個數相等。

〔注意〕最小公倍數法、奇偶法配平。

確定系數,符號連結。

〔板書〕4P+5O22P2O5

〔注意〕△表示點燃或加熱、高溫。催化劑等條件須注在等號上方。若在反應物中無氣態物質參加反應,而生成物中有氣體,則在氣態物質化學式右邊注上“↑”;在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若反應物無難溶性物質,而生成物中有固體難溶性物質生成,在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

CuSO4+2NaOH=Na2SO4+Cu(OH)2↓

〔練習〕

1.下列方程式是否正確

KMnO4===K2MnO4+MnO2+O2

錯誤①沒配平②沒標條件③O2后沒有打↑

C2H2+O2CO2+H2O

錯誤沒配平

2HgO2Hg+O2↑正確

Zn+CuSO4===Cu↓+ZnSO4

錯誤Cu后不應標↓。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4

一、課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氣污染及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空氣的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過程;聯系生活經驗,認識純凈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學習方法之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空氣的組成的實驗研究,激發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培養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學作風,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

二、實驗準備

1、帶雙孔膠塞的集氣瓶、導管、膠管、彈簧夾、燒杯、燃燒匙、酒精燈、火柴。

2、紅磷

三、課堂程序

(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1、思考并回答

(1)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

(2)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

2、實驗探究2-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學生猜想:

教師演示:

現象:

文字表達式:

學生閱讀教材第22頁-23頁,交流對空氣組成及成分的了解。

討論(第23頁及25頁):

識記:空氣的成分(計算)

(二)根據空氣的組成特點談談你對純凈物和混合物的認識。你能夠聯系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嗎?

純凈物:定義舉例

混合物:定義舉例

(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39;資源。

閱讀教材第24頁-26頁,列表說明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氧氣

氮氣

稀有氣體

用途

(四)還記得化學學習的特點嗎?物質的性質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試一試:描述氮氣的物理性質。

(五)保護空氣。

b閱讀《資料》,了解空氣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b、觀察圖2-8,小組討論:

(1)在你身邊發生過哪些污染空氣的事?

(2)大氣污染造成哪些危害?

(3)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你能做些什么?

四、做一做調查與研究(第28頁)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5

課題:

化學式(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理解化學式的含義及其表示的意義。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3、了解化合價的一般規律及化合價規則。

能力訓練點: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探究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

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按規律辦事的世界觀教育。

教學重點:

1、理解化學式的含義。

2、記住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歸納、講練結合等。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主線:

導入新課化學式的含義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化合價的一般規律及化合價規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提問

1、什么是元素符號?

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幾種?

3、什么叫單質?什么叫化合物?

三、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在化學上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組成的單質和化合物怎樣表示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單質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學式(板書課題)。

四、講授新課

(板書)(一)化學式的定義

(首先請同學們思考下面的問題)

1、思考(多媒體展示)

下列物質中哪些是單質?哪些是化合物?并將其化學符號寫在相應橫線上。

(1)銅(2)硫(3)二氧化碳(4)氧氣(5)水(6)氯化氫(7)氦氣

(8)氨氣

單質

純凈物

化合物

2、討論

(1)物質的名稱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2)表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能表示出物質的組成情況嗎?

3、請以水的化學符號—H2O為例說明這種符號是通過什么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的?

(1)元素符號。

(2)元素符號右下角的角碼(說明:沒有角碼是將“1”省略)。

4、通過以上的分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化學式嗎?

(板書)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化學式。

過渡:1、我們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你能以Cu以為例說出元素符號表示哪些意義嗎?

2、現在,我們學習了化學式;那么化學式能表示哪些意義呢?

(板書)(二)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質)我來告訴同學們,H2O2——表示雙氧水這種物質(化學式表示的第一個意義——(1)表示一種物質)。

2、“H2O2”這個化學式還能表示出什么意義呢?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金屬的物理性質,知道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2.認識同類物質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4.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酸或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有關的化學問題。

5.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置換反應進行判斷,并能解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現象。

6.認識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幾種常見的重要合金。

7.感受金屬材料與人類文明進步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1.金屬及合金的物理性質;

2.金屬的化學性質。

3.金屬活動性順序。

4.置換反應。

教學難點

1.金屬化學性質的初步探究。

2.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及置換反應解釋一些相關的化學問題。

教學用具

試管;鋁、鐵、銅、稀鹽酸、硫酸銅溶液。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酸或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有關的化學問題。

3.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置換反應進行判斷,并能解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現象。

教學重點

1.金屬的化學性質。

2.金屬活動性順序。

3.置換反應。

教學難點

1.金屬化學性質的初步探究。

2.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及置換反應解釋一些相關的化學問題。

教學用具

試管;鋁、鐵、銅、稀鹽酸、硫酸銅溶液。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金屬的用途,不僅與物理性質有關,還與它們的化學性質有關。為什么金銀首飾總是光彩奪目,而鐵器卻容易生銹?這些都要用金屬的化學性質來解釋。

[板書]三.金屬的&39;化學性質

[探究活動]問題金屬有哪些主要的化學性質?

假設在前面幾章的學習中,你已經知道,在一定條件下,鎂條、鐵絲、銅片能跟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據此假設,許多其他金屬也可能跟氧氣反應。此外,金屬跟酸或跟某些化合物的溶液也有可能發生反應。

實驗與事實

【實驗6-1】分別用經過砂紙打磨光亮的鋁、鐵、銅的金屬片或金屬絲進行一下實驗。

1.金屬跟氧氣反應

a.常溫下鋁跟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氧化膜;在純氧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鋁。

b.常溫下鐵可被氧化,在純氧中點燃,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物。

c.銅跟氧氣在加熱時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

2.金屬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鋁、鐵、銅分別與稀鹽酸反應

思考為什么鋁和鐵能跟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而銅卻不能呢?

解釋這與金屬活動性的強弱有關。能跟酸反應并產生氫氣的金屬,是較活潑的金屬。

3.金屬跟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鋁、鐵分別跟硫酸銅溶液反應

[板書]1.金屬跟氧氣反應

許多金屬都能跟氧氣反應,生成氧化物

2.金屬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3.金屬跟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思考為什么鋁和鐵都能跟硫酸銅溶液反應,而銅卻不能與硫酸鋁或硫酸亞鐵溶液反應呢?

解釋這也與金屬活動性強弱有關。人們常把能將其他金屬從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的金屬,相對地稱為較活潑的金屬。

[板書]金屬活動性順序

①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變成離子。

②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置換出酸里的氫。

③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④K、Ca、Na的活動性太活潑,不能與其他金屬化合物的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討論交流]完成P.157討論與交流1.2.

[閱讀]P.157長話短說

[課堂練習]P.157檢查站

P.161/2.4.

[小結]1.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跟氧氣反應

(2)金屬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3)金屬跟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2.金屬活動性順序: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3.置換反應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7

一、學習目標

1.使學生了解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晶體結構模型及其性質的一般特點

2.使學生理解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晶體類型與性質的關系

3.使學生了解分子間作用力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

4.常識性介紹氫鍵及其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結構模型;晶體類型與性質的關系

難點: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結構模型;氫鍵

三、學習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寫出NaCl、CO2、H2O的電子式。

2.NaCl晶體是由Na+和Cl—通過形成的晶體。

一、離子晶體

1、概念:離子間通過離子鍵形成的晶體

2、空間結構

以NaCl、CsCl為例來,以媒體為手段,攻克離子晶體空間結構這一難點

如圖為NaCl晶體結構圖,圖中直線交點處為NaCl晶體中Na+與Cl-所處的位置(不考慮體積的大小)。

(1)請將其代表Na+的用筆涂黑圓點,以完成NaCl晶體結構示意圖。并確定晶體的晶胞,分析其構成。

(2)從晶胞中分Na+周圍與它最近時且距離相等的Na+共有多少個?

下圖中心圓甲涂黑為Na+,與之相隔均要涂黑

(1)分析圖為8個小立方體構成,為晶體的晶胞,

(2)計算在該晶胞中含有Na+的數目。在晶胞中心有1個Na+外,在棱上共有4個Na+,一個晶胞有6個面,與這6個面相接的其他晶胞還有6個面,共12個面。又因棱上每個Na+又為周圍4個晶胞所共有,所以該晶胞獨占的是12×1/4=3個.該晶胞共有的Na+為4個。

晶胞中含有的Cl-數:Cl-位于頂點及面心處,每.個平面上有4個頂點與1個面心,而每個頂點上的氯離于又為8個晶胞(本層4個,上層4個)所共有。該晶胞獨占8×1/8=1個。一個晶胞有6個面,每面有一個面心氯離子,又為兩個晶胞共有,所以該晶胞中獨占的Cl-數為6×1/2=3。

不難推出,n(Na+):n(Cl-)=4:4:1:1。化學式為NaCl.

(3)以中心Na+為依據,畫上或找出三個平面(主個平面互相垂直)。在每個平面上的Na+都與中心Na+最近且為等距離。

每個平面上又都有4個Na+,所以與Na+最近相鄰且等距的Na+為3×4=12個。

(1)含8個小立方體的NaCl晶體示意圖為一個晶胞

(2)在晶胞中Na+與Cl-個數比為1:1.

(3)12個

3、離子晶體結構對其性質的影響

(1)離子晶體熔、沸點的高低取決于離子鍵的強弱,而離子晶體的穩定性又取決于什么?在離子晶體中,構成晶體的粒子和構成離子鍵的粒子是相同的,即都是陰、陽離子。離子晶體發生三態變化,破壞的是離子鍵。也就是離子鍵強弱即決定了晶體熔、沸點的高低,又決定了晶體穩定性的強弱。

(2)離子晶體中為何不存在單個的小分子?

在離子晶體中,陰、陽離子既可以看作是帶電的質點,又要以看作是帶電的球體,其中,陽離子總是盡可能的多吸引陰離子、陰離子又總是盡可能多的吸引陰離子(只要空間條件允許的話)這種結構向空間延伸,即晶體多大,分子就有多大,晶體內根本不存在單個的小分子,整個晶體就是一個大分子。

4、離子晶體的判斷及晶胞折算

(1)如何判斷一種晶體是離子晶體

方法一:由組成晶體的晶格質點種類分:離子化合物一定為離子晶體。

方法二:由晶體的性質來分:

①根據導電性:固態時不導電而熔化或溶解時能導電的一般為離子晶體。

②根據機械性能:具有較高硬度,且脆的為離子晶體。

(2)什么是晶胞?如何由晶胞來求算晶體的化學式?

構成晶體的結構粒子是按著一定的排列方式所形成的固態群體。在晶體結構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復單位叫晶胞。

根據離子晶體的晶胞,求陰、陽離子個數比的方法?

①處于頂點上的離子:同時為8個晶胞共有,每個離子有1/8屬于晶胞。

②處于棱上的離子:同時為4個晶胞共有,每個離子有1/4屬于晶胞。

③處于面上的離子;同時為2個晶胞共有,每個離子有1/2屬于晶胞。

④處于體心的離子:則完全屬于該晶胞。

題目:在高溫超導領域中,有一種化合物叫鈣鈦礦,其晶體結構中有代表性的最小單位結構如圖所示試回答:

(1)在該晶體中每個鈦離子周圍與它最近且相等距離的鈦離子有多少個?

(2)在該晶體中氧、鈣、鈦的粒子個數化是多少?

由圖看出,在每個鈦離于的同層左、右與前后、上下各層中都緊密排列著完全相同的鈦離子,共有晶胞邊長的6個鈦離子。

至于同一晶胞中獨占三元素粒子個數比,則從每種元素粒子是晶胞中的位置考慮。Ca2+位于立方體的中央為一個晶胞所獨占;鈦離子位于晶胞的頂點上,為相鄰兩層8個晶胞所共有(左右、前后、上中下、左右前后4個而上下中相同重復共8個),而每個晶胞獨占有8×1/8=1個。氧離子位于棱上,在同一晶胞中,每個氧離子為同層的4個晶胞所共有,一個晶胞獨占12×1/4=3個。故氧、鈣、鈦的粒子數之比為3:1:1

5、總結

1.離子間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叫離子晶體。構成離子晶體的微粒是陽離子和陰離子。離子晶體中,陽離子和陰離子間存在著較強的離子鍵,因此,離子晶體一般硬度較高,密度較大,熔、沸點較高。

2.一般地講,化學式與結構相似的離子晶體,陰、陽離子半徑越小,離子鍵越強,熔、沸點越高。如:KCI<NaCI<NaF。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力

1、闡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歸納光合作用反應式

3、舉例說明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運用實驗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獨立探究中培養創新意識

2、認同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重要意義,形成愛護植被意識

教學重點

光合作用概念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獨立設計完成探究活動

準備

教師演示實驗器材、探究活動器材

課時安排二課時

過程

一課時

一、導言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燒每天都消耗了空氣中大量的氧,空氣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但我們為什么沒有感到缺氧呢?

生物圈的空氣中氧如此之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燒每天都消耗了空氣中大量的氧。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了氧。

二、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實驗

探討問題:

通過這個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植物能更新由于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了的&39;空氣。

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氣實驗

【活動目標】

檢驗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材料器具】

金魚藻、玻璃水槽、玻璃棒、剪刀、短管漏斗、試管、衛生香牙簽、火柴、小木塊、碳酸氫鈉、清水。

【方法步驟】

1.取一個玻璃水槽或20cm直徑的標本瓶,注滿清水,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氫鈉,用玻璃棒攪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將采集的金魚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帶頂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內,并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將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墊上兩個小木條,使漏斗與水槽底部分開。

3.取一支盛滿清水的試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轉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試管內要充滿水。

4.將實驗裝置放在溫暖而陽光充足的環境里,使金魚藻接受陽光照射。不久你可以看到許多氣泡從金魚藻放出,并聚集在試管頂端。

5.待收集約1/2管氣體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試管并立即倒轉,使水落到試管的下部。然后,將帶火星的衛生香或牙簽伸入試管中。請注意觀察衛生香或牙簽的燃燒情況。

【討論】

1.請描述浸入水中的金魚藻在光照條件下產生氣體的狀況。

2.將帶火星的衛生香或牙簽伸入試管后發生哪種實驗現象?

3.分析該實驗結果,獲得的實驗結論是。

【思考】綠色植物在光下釋放氧氣有什么意義?

技能

三、拓展訓練

分析數據:

試管與燈的距離cm每分鐘產生的氣泡個數

1060

2025

3010

405

問題

1.光源與金魚藻的距離遠近與其產生的氣泡數目之間有什么關系?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距離越遠,氣泡越少,距離越近,氣泡越多。

結論,光源越強,光合作用越強。

2.如果這個實驗在黑暗中進行,你能預測結果嗎?

沒有氣泡產生

四、總結

1.綠色植物光的合作用產生氧氣。

2.實驗經驗總結

反思

板書計劃

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一、光合作用過程

二、實驗

1、目的

2、要求

3、現象

4、結論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9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比,記住比各部分的名稱,會正確求比值。

3.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4.能利用比的知識結合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會求比值。

教學難點:

理解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教學準備:

電腦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投影出示淘氣的相片。

師:這是我們熟悉的小伙伴――淘氣。同學們仔細觀賞圖片,在這些照片中,你覺得哪些看起來更美觀,更舒服?看看哪幾張和圖A比較像?為什么?

師:剛才同學們是用眼睛觀察到的`,用數學知識怎樣解釋呢?

師:這些圖片都是什么形狀?下面我們研究一下這些長方形。研究長方形我們通常從哪些方面入手?那么上面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之間有什么關系?

師:為了準確地判斷它們為什么那么“像”,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在方格紙上來研究。如,圖A的一條邊是4份,另一條邊是6份。剩下的圖形請大家仔細觀察每一個長方形,自己數一數長和寬的份數,填一填、比一比。

小組討論:學生觀察、討論,動筆計算。分別找出圖中長和寬的倍數(或分數)關系。教師巡視,了解各小組討論的情況,并加以引導。

學生匯報討論成果。

師:你是怎么得出的?

師:誰說一下其他幾個長方形長和寬的關系。

師: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師:根據上面的計算,請同學們解釋一下為什么圖片A和圖片B、D比較像?

師:那誰能說說C和E為什么不像?

小結:長方形的長和寬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圖形的大小變化了,但不變形。長與寬的倍數關系不變,照片看起來就像;長與寬的關系發生變化,照片看起來就不像。

2、生活實例

(1)出示情境圖

師:你喜歡吃蘋果嗎?現在有三個賣蘋果的攤位,據我觀察,質量上沒什么差別。你認為該去哪個攤位買呢?應該考慮什么問題?

①學生獨立思考。

②全班反饋交流:

A:15÷3=5(元)B:9÷2=4.5(元)C:12÷3=4(元)

(2)出示情境圖

馬拉松選手跑40千米,大約需2時。小剛騎車3時可以行45千米。誰快?

師:要比誰快,比什么呢?要比速度,也就是要求哪個量與哪個量的比?

匯報交流,老師板書:40:2=40÷2=20(千米)

45:3=45÷3=15(千米)

二、探究新知,構建模型

1、揭示課題:

剛才我們研究長方形的長與寬的關系、蘋果單價,跑步和騎自行車的速度時運用的都是除法算式,像上面那樣,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生活中的比”。

2、請同學們自學P50的“認一認”,然后交流你從中知道了哪些關于比的知識

(1)意義:兩個數相除,又叫做這兩個數的比。

(2)比號、前項、后項、比值、寫法、讀法。

三、拓展運用,鞏固新知

1、同學們,我們對比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中還有很多的事情是和比密切相關的,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比?

①教室里有四個窗戶、兩扇門。窗戶和門的數量的比是4:2

②我的身高是153厘米,我爸爸身高是178厘米,我的身高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53厘米:178厘米。

③我有1支鋼筆,3支圓珠筆。我的鋼筆數量和鉛筆數量的比是1:3。

④我們小組有男生4人,女生2人。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4:2。

2、你覺得比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哪些知識有關?(除法、分數)

四、質疑問難,歸納總結

1、各類比賽中的比和我們今天學的比一樣嗎?它只是一種計分形式,是比較大小的,是相差關系,不是相除關系。

2、人的腳長與身高的比1∶7。福爾摩斯發現一個腳印長25厘米,他可以做出什么樣的推斷?

3、今天我們認識了誰?它表示什么意思?課后繼續找一找哪些地方還用到了比?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10

【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內容是鹽酸的化學性質及酸的通性,在本冊課程的學習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對酸的化學性質的學習,可以為堿和鹽的化學性質的學習打下基礎,完善無機物之間的關系網絡。同時探究酸化學性質的學習方法,可以為堿的學習提供知識基礎和學法幫助。本節課十分鮮明的體現的新課程改革的特點,通過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實驗探究的方法獲得感性認識,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文字敘述,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小組合作能力。常見的酸與日常生活,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對學生今后參加社會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從知識基礎上來看,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認識了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但是,酸究竟是一類什么樣的物質,酸的組成、結構和性質有何特點,這些在學生的頭腦中不夠清楚。這節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酸的化學性質的&39;學習,強化對酸的認知。從對鹽酸、硫酸兩種特殊物質的學習,推廣到這一類物質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學會記錄并分析實驗現象;

2、通過交流討論,總結酸的通性及原因,了解酸與其它物質反應的基本原理,并能用化學方程式表述鹽酸和硫酸的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學會運用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2、通過反思與交流,學會運用比較,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進一步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培養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鹽酸的化學性質及酸的通性;

難點:對酸的化學性質的探究及酸的通性的理解。

【教學方法】

教法:講解法、指導教學法。學法:實驗探究法、合作學習法。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11

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容易潮解和變質,因為它在空氣中遇到CO2:2Na0H+CO2—Na2CO3+H2O

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產生碳酸鈉和水,而過量的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產生碳酸氫鈉。等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氫氧化鈉+二氧化碳=碳酸氫鈉

氫氧化鈉對纖維、皮膚、玻璃、陶瓷等有腐蝕作用。當溶解或用濃溶液稀釋時,將會釋放熱記錄。與無機酸的中和反應也會產生大量的子熱,并生成相應的鹽。與金屬如鋁和鋅、非金屬和硅的反應釋放出氫。歧化反應與鹵素如氣體、溴和碘發生。能從水溶液中沉淀金屬離子形成氫化合物;它能使油脂發生皂化反應,生成相應的有機酸鈉鹽和醇,這是去除織物油污的原理。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了解氮族元素的名稱和符號,認識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理解氮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規律,以及引起氮族元素性質異同的原因;鞏固元素周期律的知識。

能力培養:

通過及時總結規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閱讀,歸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思想情感:

認識化學現象與化學本質的關系,意識到量變引起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在化學學習中的作用;從成功運用元素周期律的過程中體會學習化學的成就感,激發對化學的興趣。

科學方法:

學習處理微觀結構與宏觀現象的關系,認識感性與理性的相互轉化,學會運用對比的方法。

重點、難點氮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規律。利用元素周期律認識物質間變化規律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附:課堂練習答案:(1)3氮(N)磷(P)砷(As)2銻(Sb)鉍(Bi)(2)分子,金屬

隨堂檢測答案:(1)(B)(2)(C)、(D)(3)(B)、(C)(4)P、N、As、Sb、Bi(5)(B)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13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學會比較分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不同,培養辯證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難點: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關系,氧化反應的理解。

疑點:實驗現象不同的&39;原因。

課型:

探究式

課時:

二課時

實驗準備:

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硫、木炭、鐵絲、火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復習舊識:

1)空氣的組成是什么?

2)什么是空氣污染,如何防治?

3)什么是物理性質

2、情景導入

出示一幅藍天、白云、草地、人、動物圖片和氧氣應用的圖片

3、探究新課: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出示一瓶氧氣,指出它的物理性質

1.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比空氣(1.293g/L)略大。

3.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氣。

4.在壓強101kPa時,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時變為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2—2]、[實驗2-3]、[實驗2-4]

通過實驗填寫下表:

結論:

1.燃燒在純氧中進行比空氣中進行得更旺。

2.某些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卻能燃燒。

說明:

1.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2.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是跟其中的氧氣反應。

練習:課后習題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回顧舊識:

氧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何?

探究新課

分析討論

1:填寫下表:

分析討論2:上述三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結論:

1.在這三個反應中,都有新的物質(與原來物質不一樣的)生成。

2.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也叫做化學反應。

3.沒有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分析討論3:

化學變化的特征是什么?在化學變化時常伴隨哪些現象發生?

結論:

1.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

2.常伴隨的現象是顏色的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

3.發生能量的變化,常以放熱、發光的形式表現出來。

4.這些現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5.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同時發生物理變化。

分析討論4:上述三個反應中還有一個什么樣的共同特征?

結論:它們都是由兩種物質起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

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化合反應

特點:多變一

分析討論5:三個反應還有沒有共同的特征?

結論:它們都是物質與氧氣反應——氧化反應

定義: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

緩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爛、酒和醋的釀造、農家肥的腐熟

總結:

1、物質變化的兩種形式: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

2、物質性質的兩個方面:

物理性質:直接被感知(色、味、態)被測量的性質(熔、沸點;硬、密度、溶解性)

化學性質: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

3、化學反應的兩種分類

從反應形式上分類的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化合反應

從是否與氧反應: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物)

練習:課后習題

課后反思: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14

第四節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1課時)

一.知識教學點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二.重、難、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制取方法。

2.難點: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出發,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                      室制取方法。

3.疑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

4.解決方法

(1)采取討論的形式,從學生學過的氧氣和氫氣的實驗室制法,歸納和總結出氣體實驗室制法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

(2)通過演示和補充實驗,組織學生分析討論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方法,使學生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聯系實驗室制取氧氣、氫氣,學會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方法。

2.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使用的藥品、儀器名稱和收集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節主要采用討論的形式,使學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三)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1)CO2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實驗室制取H2、O2的反應原理是什么?

[小結]: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是利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得到氧氣。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原理是用金屬鋅和稀硫酸(或稀鹽酸)反應得到氫氣。

[教師活動]:投影出制取H2、O2的幾套裝置圖,通過討論得出這些裝置圖的適用范圍:(1)當用固體反應,需要加熱產生氣體時,可采用制取氧氣的裝置;(2)當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不需加熱就能生成氣體時,可采用制取H2的裝置(注意該氣體難溶于水或酸)。

[提問]:(1)在實驗室如何收集H2和O2,根據它們什么性質?

(2)如何檢驗H2和O2?

[學生活動]:通過討論得出以下結論:(1)根據氣體的物理性質(密度和溶解性)決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2)利用物質的特性來檢驗物質。

[總結板書]: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實驗室的條件下,用什么藥品,通過什么化學反應制取這種氣體。

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和生成氣體的物理性質,來設計實驗裝置,決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過什么實驗來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制的氣體。

[講解]:根據以上思路,我們來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板書]:一.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93頁。

[板書]:1.藥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鹽酸

2.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學生活動]:討論實驗室制取CO2時,能否將稀HCl換成稀H2SO4?能否將CaCO3換成NaCO3?

[演示實驗]:向裝有大理石的試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裝有大理石的試管中加入稀H2SO4,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講解]:大理石跟稀H2SO4反應一段時間就停止放出氣體,是由于CaCO3和H2SO4反應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觸,反應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HCl。

[演示試驗]:取兩支試管,一支裝有大理石,另一支裝有碳酸鈉,都加入鹽酸。

[學生活動]:觀察兩支試管中產生氣體的程度,思考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目的意圖]:通過上面的演示試驗,使學生理解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藥品和依據的反應原理。

[提問]:根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確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裝置?

[板書]: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1.裝置:同制取氫氣的裝置相似。

[講解]:采用與制取氫氣相同的裝置,指出反應的容器可以是錐形瓶、平底燒瓶、廣口瓶、大試管、啟普發生器等,并強調裝置的正確性和原因。

[提問]:根據CO2的物理性質,采用什么方法來收集CO2呢?

[板書]:2.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氣法,不能用排水法。

[實驗]: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提問]:(1)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2)如何證明集氣瓶中充滿了二氧化碳?

[總結板書]:三.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

1.檢驗方法:將生成的氣體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該氣體為CO2。

2.驗滿方法:將燃著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木條熄滅,證明瓶內充滿CO2。

[實驗]:再次演示實驗5—8:實驗室制取CO2。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95頁的選學材料,回答每種滅火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項。

[目的意圖]: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板書]:四.三種常見的滅火器

(四)總結、擴展

比較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四.布置作業 

1.列表比較H2、O2、CO2的實驗室制法。

2.教材第96頁習題2、3、4、5。

[1]

<tdcolspan="2"align='right'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初中化學第一冊教案

初中化學教案示例篇15

—:實驗目的;

1.初步教學生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的裝配連接方法和氣密性的檢查;

2.要求學生.學會實驗室制取的氣體的方法,會用排水法集氣法收集氣體;

3.學習研究氧氣性質的方法;

二:教學器材的認識與清點:

1、儀器:大試管、單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導管、集氣瓶、玻璃片、水槽(附集氣架)、鐵架臺(附鐵夾)、鑷子、酒精燈、火柴、木塊、棉花

2、藥品;高錳酸鉀、木炭、細鐵絲、澄清石灰水

三:實驗步驟:如何制取氧氣的七步驟中注意事項中問題有學生回答。

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雙手握住試管觀察玻璃管內水柱變化;

2、裝:將藥品高錳酸鉀用紙槽送入試管里,在試管口放小團棉花,裝好帶導管的橡皮塞;

3、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3處,試管口應(略傾斜);

4、點:點燃酒精燈,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先來回移動酒精燈,使試管受熱均勻后,再將火焰集中在藥品處由前往后加熱。

5、收:當氣泡連續、均勻地冒出時,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收集氣體。(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采用向下排水法收集氣體更純凈”。

6、離:將導管移開水槽。

7、熄:用酒精燈帽熄滅酒精燈。(注意:操作順序不能顛倒否則試管里吸入水試管破裂)以防止水槽水倒流熱的試管里面使試管炸裂。

四:學習研究氧氣性質的方法;

收集兩瓶氣體:收集氣體時玻璃片粗糙的接觸瓶口。

①一瓶留有水做鐵絲燃燒實驗----提示學生回答

②觀察木炭復燃

五:要提示藥品回收

六:實驗完畢整理儀器保持清潔,完成實驗記錄單。

嚴老師實驗課條理清晰、目的明確,實驗課的實驗步驟細節提示很到位,突出實驗教學的重難點;學生操作很積極但兩人配合的不是很好,有個別組實驗完成的好效果很高。

909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湖州织里童装_女童男童中大童装_款式多尺码全_织里儿童网【官网】-嘉兴嘉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煤棒机_增碳剂颗粒机_活性炭颗粒机_木炭粉成型机-巩义市老城振华机械厂 | 电动葫芦|防爆钢丝绳电动葫芦|手拉葫芦-保定大力起重葫芦有限公司 | 台湾阳明固态继电器-奥托尼克斯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温控器-光纤传感器-编码器一级代理商江苏用之宜电气 | 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 | 河南不锈钢水箱_地埋水箱_镀锌板水箱_消防水箱厂家-河南联固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超声波_清洗机_超声波清洗机专业生产厂家-深圳市好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 | UV固化机_UVLED光固化机_UV干燥机生产厂家-上海冠顶公司专业生产UV固化机设备 | 沈阳激光机-沈阳喷码机-沈阳光纤激光打标机-沈阳co2激光打标机 | 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 早报网| 电子巡更系统-巡检管理系统-智能巡检【金万码】 | 航空障碍灯_高中低光强航空障碍灯_民航许可认证航空警示灯厂家-东莞市天翔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铝镁锰板_铝镁锰合金板_铝镁锰板厂家_铝镁锰金属屋面板_安徽建科 | 换链神器官网-友情链接交换、购买交易于一体的站长平台 | 路面机械厂家| 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主营震动筛,振动筛设备,筛机,塑料震动筛选机 | 雷达液位计_超声波风速风向仪_雨量传感器_辐射传感器-山东风途物联网 | 环保袋,无纺布袋,无纺布打孔袋,保温袋,环保袋定制,环保袋厂家,环雅包装-十七年环保袋定制厂家 | 阿里巴巴诚信通温州、台州、宁波、嘉兴授权渠道商-浙江联欣科技提供阿里会员办理 | 建筑资质代办-建筑企业资质代办机构-建筑资质代办公司 | 馋嘴餐饮网_餐饮加盟店火爆好项目_餐饮连锁品牌加盟指南创业平台 | 螺杆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厂家-冷冻机-风冷式-水冷式冷水机-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首页|光催化反应器_平行反应仪_光化学反应仪-北京普林塞斯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风向风速仪,风速告警仪,数字温湿仪,综合气象仪(气象五要素)-上海风云气象仪器有限公司 | 肉嫩度仪-凝胶测试仪-国产质构仪-气味分析仪-上海保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部 | 超细|超微气流粉碎机|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粉体改性机|磨粉机|粉碎设备-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 | 单机除尘器 骨架-脉冲除尘器设备生产厂家-润天环保设备 | 家乐事净水器官网-净水器厂家「官方」 | 在线PH计-氧化锆分析仪-在线浊度仪-在线溶氧仪- 无锡朝达 | 玻璃瓶厂家_酱菜瓶厂家_饮料瓶厂家_酒瓶厂家_玻璃杯厂家_徐州东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合肥通道闸-安徽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系统厂家-安徽熵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高考志愿规划师_高考规划师_高考培训师_高报师_升学规划师_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认证机构「向阳生涯」 | 全自动在线分板机_铣刀式在线分板机_曲线分板机_PCB分板机-东莞市亿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防渗土工膜|污水处理防渗膜|垃圾填埋场防渗膜-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企业彩铃制作_移动、联通、电信集团彩铃上传开通_彩铃定制_商务彩铃管理平台-集团彩铃网 | 石家庄网站建设|石家庄网站制作|石家庄小程序开发|石家庄微信开发|网站建设公司|网站制作公司|微信小程序开发|手机APP开发|软件开发 |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POS机办理_个人POS机免费领取 - 银联POS机申请首页 | 纯化水设备-纯水设备-超纯水设备-[大鹏水处理]纯水设备一站式服务商-东莞市大鹏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