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初中化學教案創新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初中化學教案創新篇1

一、指導思想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本節我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利用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學會判斷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發生了質的改變的基礎上而展開的。開始從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的方向過度,能使學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研究化學的方法;引導學生逐步從量的方向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為學好化學方程式的教學做好理論準備,同時也完善了化學用語的教學,更關鍵的是為以后學習化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知識;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和實驗現象的分析能力。學生有學好化學的愿望,對該課題有著濃厚的興趣,愿意動手實驗,有較強的參與意識。相信他們完全可以過探究,解決問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科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及生成物的質量的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培養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2、通過對化學反應的實質分析,認識在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質量總和與生成物質量總和相等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

3、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分析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定量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2、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作出解釋,培養學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通過史實資料,學習科學家開拓創新的精神。

3、產生學習的成功體驗,享受學習、享受科學。

五、教學重點:理解和運用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難點:微觀解釋質量守恒定律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七、教學策略

1.對于質量守恒定律,設計并安排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引導學生從觀察實驗入手,啟發學生分析產生現象的因果關系和本質聯系,利用Flash制作動畫—電解水的微觀分析,不但讓學生突破難點,同時使學生又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化學反應的實質及分子與原子的根本區別。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和研究化學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思維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從感性到理性上探索事物變化的本質,發現事物變化的規律,強化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今后學習《酸堿鹽》奠定了基礎。

2.通過一個個真實的生活中的化學反應,把化學知識和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讓學生發現原來我們所學的知識是如此貼近生活,因而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會得到進一步激發。采用以實驗為先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分層次自主式教學法,根據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個體差異,從實際出發,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中分層要求、分層質疑、分層指導、分層練習,讓學生自主選擇,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自信造就一個人,自卑毀掉一個人,通過教學環節的設置,讓每位學生都充滿自信,形成對學習的持久興趣和求知欲望。

八、教學準備: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試管、錐形瓶、玻璃棒、酒精燈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多媒體課件:動畫

九、教學流程:

總結演示

十、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演示實驗】展示一瓶變質的牛奶

提問:這是什么?

解釋:但這瓶牛奶已變質,不能再飲用。

追問:它發生了什么變化?

【問題引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許多的化學變化,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思路,是否會有同學從量的角度對這些化學反應提出問題呢?

【提出問題】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之和會不會發生改變?

學生觀察并回答--牛奶

化學變化

同學經過思考后提出一些問題。傾聽思考、產生學習興趣從學生生活實例入手,激發興趣停頓,期待。引導學生能把研究化學的思路從定性拓展到定量精心設疑,激發求知欲。

學生大膽猜想與假設:

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2: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3: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學生討論、分組交流1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2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啟迪了學生的創新思維過教師活動

過渡:大家的討論非常熱烈,從討論的情況來看,有三種不同的意見,那么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下面用實驗來探究。學生活動聆聽教學意圖程

【演示實驗1】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1結論: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

【演示實驗2】氯化鈉溶液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2結論: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是()。稱量記錄:

反應前的總質量(錐形瓶+空氣+白磷)是()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克。

稱量記錄:

反應前的總質量(燒杯+試管+兩種溶液)是()克。反應后的總質量是()克。

初步學習定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記錄實驗的方法。

【問題討論】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這一結論是否具有普遍的意義呢?思考激疑、探索

【分組實驗】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檢查糾正學生實驗操作中的問題。

反應名稱實驗現象反應后

質量和結論

BaCl2+Na2SO4

CuSO4+NaOH

NaOH+FeCl3

分組:把學生分成三組

1:設計方案

2:實驗探究

3:匯報結果

結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與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

帶著上述問題做實驗,并記錄本組實驗測定的數據(操作方法同演示實驗2)。

1: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資料與實驗用品,自行設計實驗方案

2:能積極分工、協作、觀察并記錄。

3:代表匯報,其他同學可以提出質疑。

4:描述實驗現象,歸納實驗事實,試著總結規律。1: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實驗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操作能力以及研究問題的科學態度3:體現合作精神

4:初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5: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板書】一、質量守恒定律

1、定律內容(略)記憶定律內容初步記住定律。

教學過程【講述】科學家也是沿著我們剛才所走過的研究路線,發現并一次次的驗證了這條定律。該定律的最早發現要歸功于羅蒙諾索夫和拉瓦錫。

【投影】史實資料--《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

閱讀材料滲透化學史的教育,讓學生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產生過程,重溫歷史,學習科學家敢于質疑、開拓創新的精神。

把學生的認識引向深入。引導學生體會沒有經過科學理論的證明的經驗歸納,不能稱之為定律,只有經過科學理論證明的經驗歸納才可以成為定律。

【提問】我們做了很多的實驗都看到天平是平衡的,哪怕是一萬次實驗都是平衡的,但有沒有‘萬一’呢?

思考

【學生實驗】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

師生交流:實驗記錄:

反應前、后質量加深對定律的理解教【問題討論】(1)鐵生銹后質量大于鐵的質量,能否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2)蠟燭燃燒后無影無蹤,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守律?聯系實際,討論、體會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初步運用定律解釋一些實際問題。初步理解定律中關鍵字的涵義。

【板書】2、幾點說明:

(1)參加化學反應

(2)總質量(沉淀或氣體)

(3)審題時要注意關鍵的字,如“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足量反應”等字所表示的意義。領會定律中關鍵字的意義。強化對定律的理解和認識。

【問題討論】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呢?思考再次設疑,啟發思考,將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過【多媒體課件】

電解水微觀過程演示,通過教師的講解,引導學生從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

學生在觀察基礎上,認識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引導學生從化學的微觀認識質量守恒定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產生質的飛躍。

【板書】二、質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不改變。

(三個不變)學生歸納并記錄培養學生分析和歸納的能力

【遷移與應用】投影思考并回答知識的運用

程【反思評價】通過本課題,你獲得了哪些知識?認識有什么提高?能力有什么長進?學的快樂嗎?把你的認識和體會與大家共享。學生自由發言學習的反思是一個知識內化、認識提高、情感升華的過程。

布置作業:

(易)在反應A+BC+D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克C,則生成D的質量為克

(中)在反應

3A+2O2點燃H2O+CO2中,A的化學式為。

(難)1克H2和9克O2混合后,點火爆炸后生成水的質量是克。記錄分層作業,利于學生智力開發

課外提高:你還想知道什么?你還想了解什么?請你帶著問題走出課堂,上網去查詢自愿

開拓學生視野

板書設計:

第三節質量守恒定律

一、質量守恒定律內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等于反應后生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二、質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變

三、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十一、教學反思: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一條重要規律。本節的知識將貫穿學生學習化學的始終。因此學生的學習與教學顯得猶為重要。學習這一定律應注意三點。

第一點要重視實驗。從觀察白磷燃燒和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前后物質的質量關系出發,通過思考去“發現”質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記硬背。

第二點正確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定律強調“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

第三點從本質上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是因為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變,原子的數目沒變,原子的質量沒變。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它物質(生成物)的過程。

現在回想起這節課,我覺得自己說的并不多,我把許多空間留給了學生,學生發揮的余地較廣,從練習的情況看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錯。于是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可以把這節課的形式推廣應用到其它章節的教學中呢?我還會努力嘗試。

初中化學教案創新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2)了解原于結構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結構與元素化學性質的關系;

(4)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間相互討論、交流,增強學生歸納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

(2)運用多媒體動畫片、課文插圖等輔助手段,演示離子的形成過程,化抽象為直觀,增強學習的效果。

3.情感、態度與付值觀

(1)初步體會物質構成的奧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粒子性”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的形成。

難點: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談]原子的結構

[體驗]畫出原子結構草圖

(二)復習回顧,課前熱身

1.構成原子的粒子有質子、中子、電子三種。

2.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帶正電,電子帶負電,繞原子核作高速運動。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電子數:

H1,O8,Na11,S16,Mg12,He2,Ar18。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二、核外電子的排布

活動1:

[討論]核外電子的運動是否如同學們所畫的?

[歸納]核外電子運動是否像行星繞太陽旋轉有固定的軌道,但卻有經常出現的區域。

[提示]核外電子運動經常出現的區域叫電子層。

[設問]核外所有電子是杏都經常出現在同一區域?

[點撥]核外電子就像人一樣,小時候完全靠父母,隨著年齡,對父母的依賴程度小。那么電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運動的區域離核有遠有近。

[提示]能量低,離核近,能量高,離核遠。

活動2:

[體驗]核外電子在不同電子層內運動的現象說明什么問題?

[歸納]核外電子是在不同的電子層內運動的,這種現象叫做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最少的有1層,最多的有7層。

2.離核最遠,能量最高的電子層叫最外層。

[明確]各原子的最外層可能不相同。

[小結]電子層: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量:低……→高

離核:近……→遠

活動3:

[提問]稀有氣體化學性質表現如何?

[歸納]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難與其他物質反應。

[設問]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有何特點?

[投影]1-20號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

[交流]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為8個。

[提示]若第一層為最外層,則為2個。

[點撥]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最多不超過8個。

[歸納]穩定結構: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達到8個(若第一層為最外層,達到2個)的結構。

活動4:

[操作]請同學們根據上述知識畫出氫、氧原子的結構草圖。

[討論]該圖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帶的電荷數、核外電子的運動。

[歸納]化學上把表示原子結構的圖形叫原子結構示意圖。

活動5:

[討論]以氧原子為例,回答圖中各部分的意義。

[歸納]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

二、離子的形成

活動6:

[投影]1~20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討論]哪些屬于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

三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特點及其結構是否穩定?

三類元素的原子在反應中怎樣使其結構穩定?

[歸納]

[小結]元素的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最密切。

活動7:

[設問]原子得失電子的結果是怎樣的?

[課件演示]動畫:氯化鈉的形成

[歸納]1.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離子,分為陽離子和陰離子兩種。

2.陰、陽離子由于靜電作用而形成不帶電性的化合物。離子也可構成物質。

活動8:

[討論]如何表示離子?

[歸納]離子符號的書寫:

先寫元素或原子團符號,然后在符號右上方先標電荷數值(數值為“1”時省略),后標“+”“-”號。

[提問]2Mg2+中數字“2”表示何意義?

[歸納]元素符號右上方的數字:一個離子帶的電荷數。

離子符號前面的數字:離子的個數。

活動9:

[議一議]原子和離子的比較

[小結]1.不同點:

①原子結構一般不穩定(稀有氣體除外);而離子結構穩定。

②原子不顯電性,離子帶電。

[拓展]若單核粒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則該粒子為原子;

若單核粒子中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則該粒子為陽離子;

若單核粒子中質子數小于核外電子數,則該粒子為陰離子。

③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變,離子可能變。

[點撥]帶電的原子團這類離子在化學反應前后可能變。

④原子用元素符號表示,離子用離子符號表示。

2.相同點(聯系):

①都能構成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

活動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離子、物質間的關系。

[歸納]

[明確]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三種。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具有穩定結構的原子的是(C)

2.下面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①A~E共表示四種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B、C(填序號,下同);③表示陰離子的粒于是A、D;④表示陽離子的粒子是E;⑤表示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A、D、E;⑥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的粒子是B。

3.鈉原子和鈉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如下:請回答:

(1)由于它們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所以它們都屬于鈉元素。

(2)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總結反思,拓展玨伸

[總結反思]本課學習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和離子的形成。啟示:.比較、歸納是學習化學基本概念的較好方法。

[拓展延伸]

1.M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A,它的陽離子Mn+與N元素的陰離子Nm-核外電子排

布相同,則N元素原子核內質子數為(C)

A.m+n+aB.m+n-a

C.a-n-mD.a+m-n

[解析]原子失電子變為陽離子,得電子變為陰離子,且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對于“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

A.一定具有相同的電子數B.不一定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D.一定是同種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可能是同種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課堂跟蹤反饋

夯實基礎

1.下列變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D)

A.水受熱后汽化B.貯氮氣的鋼瓶受熱爆炸

C.氧氣溶解于水D.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2.三種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已知n>p,則它們的核內質子數(依次用X、Y、Z表示)關系為(B)

A.X=Y=ZB.Y>Z>X

C.X>Z>YD.Z=Y>X

3.下列粒子示意圖中,表示+2價陽離子的是(C)

4.下列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C)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5.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原子的是(B)

6.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C)

7.某元素負2價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則該元素原子所含的質子數為(B)

A.6B.8

C.10D.12

8.(20__長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的是(A)

9.(20__山西省)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具有穩定結構的原子的是(C)

提升能力

10.(20__吉林省)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C)

A.原子是微小的實心球體,可以再分

B.單個SO2分子有刺激性氣味

C.純凈的氫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的物質是由同一種粒子構成

D.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有關該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D)

A.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16B.原子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

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D.屬于金屬元素

12.對Fe3+、Fe2+、Fe三種粒子的判斷,正確的是(C)

①核電荷數相同②核外電子數相等③電子層結構完全相同④質量幾乎相等⑤等質量的三種粒子所有的質子數相等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

C.①④⑤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則該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A)

A.1B.2

C.8D.10

開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結構示意圖的是(B)

15.1996年科學家在宇宙深處發現了H3+離子和H3分子。請回答:

(1)1個H3+離子中含有3個質子,2個電子。

(2)構成H3分子的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是C(填序號)。

(3)H3屬于單質(填“混合物”、“單質”或“化合物”)。

初中化學教案創新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介紹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培養學生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意識;通過學習和查閱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及世界能源儲備和開發;通過布置研究性課題,進一步認識化學與生產、科學研究及生活的緊密聯系。

能力目標

通過對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

在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現在,開發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借此培養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擴展是很難得的。注意科學開發與保護環境的關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是第一章第三節。可以講是高中化學理論聯系實際的開篇,它起著連接初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本節教學介紹的理論主要用于聯系實際,分別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和能量變化等不同反應類型、不同反應過程及實質加以聯系和理解,使學生在感性認識中對知識深化和總結,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教法建議

以探究學習為主。教師是組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建議教材安排的兩個演示實驗改為課上的分組實驗,內容不多,準備方便。這樣做既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和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教師不能用化學課件代替化學實驗,學生親身實驗所得實驗現象最具說服力。教學思路:影像遠古人用火引入課題→→學生實驗驗證和探討理論依據→確定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討論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保護環境→能源的展望和人類的進步→布置研究學習和自學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教學重點:

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教學難點:

的觀點的建立。能量的“儲存”和“釋放”。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影像:《遠古人用火》01/07

[過渡]北京猿人遺址中發現用火后的炭層,表明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已非常久遠。

一、[板書]

[過渡]化學反應中能量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細觀察實驗現象;③總結實驗結論;④寫出化學方程式。

(1)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同時試管溫度升高,說明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化學反應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攪拌后,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說明該反應吸收了大量的熱,使水溫降低結成冰。

[結論]

放熱反應:化學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學反應叫做放熱反應。

如CH4(g)+2O2(g)CO2(g)+2H2O(l)

吸熱反應:化學上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如C(s)+H2O(g)CO(g)+H2(g)

[討論]現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

結論:

現代人利用化學反應主要是①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學反應制取或合成新物質。

[板書]二、燃料燃燒的條件和環境保護

[學生分組討論]

(1)燃料充分燃燒條件?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點?

[結論]

(1)使燃料充分燃燒需要考慮兩點:

①燃燒時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②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空氣不足:

①浪費資源;

②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

空氣過量:

過量空氣會帶走部分熱量,浪費能源。

增大接觸面:

改變燃料的狀態。如固體燃料粉碎、將液體燃料以霧狀噴出、固體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①能引起溫室效應;

②會造成化石燃料蘊藏量的枯竭;

③煤燃燒排放二氧化硫,導致酸雨;

④煤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

[板書]三、現代能源結構和新能源展望

[討論]現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

結論:人類所需要能量,絕大部分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或它們的制品燃燒所產生的。

初中化學教案創新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原子和離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相互轉換;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4.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過程與方法:

1.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歷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動為主線,不斷發現問題,運用討論交流等學習方法,再對學習素材進行比較分析與歸納概括的過程中不斷獲取新知。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

2.通過“原子的發現和原子構成探索”等內容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3.人類對原子的認識教育中結合中科院通過原子繪的中國地圖及相對原子質量的教學過程中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組織對銦、銻等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和修正,對學生進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

1.通過對分子的可分性與不可分性的認識,逐步培養學生辯證統一思維方法。

2.對分子、原子、離子概念的理解與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3.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的不同和相互關系。

4.知道原子的結構,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

5.能正確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教學過程:

一、分子原子

1.復習知識

【回憶】我們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會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知識,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學變化中還可進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無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足跡,一起來學習人們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而經歷的漫長的探究過程。交設計意圖:使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探究的內容產生興趣。

3.交流討論

道爾頓:近代原子學說,認為原子是實心球體。湯姆生發現電子。

【設疑】原子中的電子帶負電,你能解釋原子為什么不帶電嗎?

盧瑟福發現原子核,α粒子轟擊金箔。

【設疑】你能對α粒子運動路徑的改變作出解釋嗎?

在討論α粒子運動路徑改變使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歸納】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但卻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

講述科學家對原子探索的歷程,討論原子中微粒電荷數的關系。

【回答】原子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和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相互抵消使原子還是呈電中性。

【討論】大多數α粒子運動路徑沒有改變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發生偏轉,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回來。

設計意圖:針對史料交流談論,認識原子構成的事實,并通過“對原子構成探索”等內容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認識到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

4.引導探究

【指導】閱讀P67-68“原子核由什么構成?”

【課件】原子及原子核構成的模型圖片。

【問題】原子核還能再分嗎?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構成的呢?這些粒子有區別嗎?

【設疑】根據原子核的構成你能解釋原子核為什么帶正電嗎?

【歸納】原子中各微粒的電荷數關系。電子數=核電荷數=質子數

【閱讀】原子核的構成。

【回答】原子核還能再分;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其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討論】原子核帶正電的原因

【回答】因為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

設計意圖: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念,建立原子內部構成的直觀形象,理解原子內部微粒數和電荷數的關系。

5.知識拓展

【講解】簡單介紹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及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的特點及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了解1-18號元素原子結構的示意圖及各類元素原子結構(最外層電子數)的特點及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通過對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性質的了解,讓學生認識到事物之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的,初步學會科學抽象的學習方法,知道穩定結構的特點,為原子轉移電子變成離子的規律建立知識儲備。

三、離子

6.指導學習

【設疑】根據剛才的知識請同學們試著畫出Na和Cl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并請討論這兩種原子在化學反應中電子可能的轉移方式。

【問題】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或得到電子后,是否呈電中性?

【講解】化學上我們把這種帶電的原子就稱為離子,下面我們通過視頻和動畫來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況下、又是如何轉變成離子的。

【講解】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的離子分別帶上負電荷和正電荷,我們把帶正電荷的離子稱為陽離子;把帶負電荷的離子稱為陰離子。

【講解】為了方便我們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寫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及所帶電荷的正負來表示離子。例如:鎂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失2個電子后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所以鎂離子的符號為Mg2+。氧原子最外電子層電子數為6,得2個電子后,帶2個單位得負電荷,所以氧離子符號為O2-。

【問題】鋁離子,鎂離子,硫離子,氯離子的符號如何寫?

教學意圖:知道原子得失電子會變成離子認識一些常見原子的結構示意圖、離子符號、離子結構示意圖。

初中化學教案創新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常識性介紹化學研究的對象。

b、初步理解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概念及本質區別;并能運用概念會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實驗的能力,啟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知覺性和積極性。

3.德育目標:通過學習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永恒運動的,是不可消滅的,

只能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應用科學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教育。

4.美育滲透點:以化學實驗為載體,向學生展示化學實驗中的儀器美,化學實驗現象美,從而激發學生對化學科學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概念(區別)及其應用。

難點:如何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疑點:物質變化與物質性質的區別。

解決辦法:(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列表記錄實驗現象,由學生討論而得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本質區別。

(2)通過學生討論而歸納出物質的性質與物質的變化的區別。

三、實驗及教具準備:

試管,帶彎管的單空橡皮塞,酒精燈,玻璃片,燒杯,坩堝鉗,石棉網,鐵架臺(帶鐵夾),研缽,火柴,藥匙,膽礬,堿式碳酸銅,鎂帶,澄清石灰水,水。

四、學法引導

1.學會概念辨別,注意概念間的區別與聯系。

如,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就可以從概念、特征、伴隨的現象等方面加以區別;從變化發生過程中兩者的相互關系尋找它們的聯系。

2.學會觀察化學實驗。

首先要觀察變化前物質的顏色、狀態;再注意觀察變化中的現象,如變色、發光、放熱、放出氣體、發出聲音……等;反應停止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等。學會觀察實驗,將有助于我們思考變化的原因,推測變化的原理,總結變化的規律。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看錄像“走向化學世界”、“漫游化學世界”;表演小魔術:會變色的“水”(稀氫氧化鈉溶液、酚酞試液、稀鹽酸);看課本中的彩圖:小貓烤火、水中的鳥籠,引入新課。

新課講授:

一、化學是研究什么的?

[學生討論]化學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

構成物體的材料叫做物質。區別兩個概念:物質與物體。如鐵這種物質能制成鐵釘、鐵錘等物體。

化學研究物質,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學)組成?水由什么構成?(第三章學)構成水的粒子結構怎樣?(第三章學)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質的性質外還有哪些性質?這都是化學要研究的內容。化學還是一門研究物質變化規律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

板書: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化學概念、化學基礎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形成的,因此必須學會觀察實驗的方法。

教師講解觀察實驗的方法。

學習化學必須重視實驗,注意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積極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觀察實驗現象的程序:

投影:變化前: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

變化中:物質發生的主要現象,如是否發光、放熱、顏色怎樣變化、是否有氣泡產生,產生的氣體是否有氣味,有什么顏色的沉淀產生等。

變化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

描述實驗時應注意語言清晰、準確,只說現象不說結論。

下面請大家觀察幾個演示物質變化的實驗,主要觀察變化前后物質的顏色、狀態、并列表記錄。分別由學生描述并記錄實驗現象。

演示[實驗1]水的沸騰

[實驗2]膽礬的研碎

實驗編號

變化前的物質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產生的物質

1

液態的水

沸騰時生成的水蒸氣遇玻璃

又凝結成液體

液態的水

2

藍色塊狀的膽礬

塊狀固體被粉碎

藍色粉末狀的膽礬

[實驗3]鎂帶的燃燒

[實驗4]加熱堿式碳酸銅

3

銀白色的鎂帶

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同時

發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鎂粉末

4

綠色粉末狀的

堿式碳酸銅

加熱后,綠色粉末變成黑色,

管壁出現小水滴,石灰水變

渾濁

三種其他物質:氧

化銅(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提問]實驗1、2有什么共同特征?實驗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這兩個實驗的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物質的形態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的物質。這是判斷物質發生物理變化的依據。

3、4這兩個變化的共同特征是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質,這是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

引導學生小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概念。

板書: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化學教案《化學教案-緒言》。

化學變化: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物質。

(化學反應)

[討論]這兩種變化有什么本質區別和聯系?

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質外,還伴隨發生一些現象,如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等。這些現象常常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化學變化發生,但不能作為判斷一個變化是不是化學變化的依據。

[討論]判斷一個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應依據什么?

[練習]口答課本第5頁習題1、2。

[討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發光放熱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B、固體變成氣體一定是物理變化

C、化學變化過程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D、物理變化過程一定伴隨著化學變化

解答此類題要熟悉下列要點: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又叫化學反應

現象

物質的狀態、形狀等發生

變化

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生成沉淀

等等

實例

冰→水→水蒸氣,汽油揮發,

木材制成桌椅

鐵生銹、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爛

根本區別

(判斷依據)

是否生成其他物質

關系

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的過程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通過四個實驗,我們知道水沸騰時能變成水蒸氣,而水蒸氣遇冷又能凝結成小水滴,膽礬是藍色的晶體,鎂帶在空氣中能燃燒,堿式碳酸銅受熱能轉化成三種物質,這些都是物質本身特有的屬性,即物質的性質,引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

[講述]物質的性質,無論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均指物質的特有屬性,物質不同,其性質也不同。下表有助區別兩種概念。

[投影]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概念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性質確定

由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或由儀器測知

通過化學變化可知

性質內容

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等

可燃性、還原性、氧化性、穩定性等

[討論]

1、下列哪種性質屬于化學性質?()

A、導電性

B、揮發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組物質能根據在水中的溶解性區別開的一組是()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鐵塊和鋁塊

D、面粉和白糖

3、判斷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

A、銅綠受熱時會分解;

B、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氧化鎂;

D、氧氣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氣重;

E、木棒受力折斷。

[小結]物質的變化和物質的性質的區別。

我們應把握住一點,即變化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而性質是物質內在的屬性,有時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讓其表現出來,而有時只需用感觀和儀器感知測量即可。

四、為什么要學習化學?

學生閱讀課本第3、4頁內容,討論:為什么要學習化學?

學生閱讀課本第4頁內容,了解化學工業的過去和現狀。

五、如何學好初中化學?

[小結]注意學習化學的方法(抓好預習、聽講、復習、作業四個環節),重視并做好化學實驗。

預習指導:做到初步了解重點、難點、畫出不懂的問題。

聽講:邊聽、邊觀察、邊思維、邊記憶,爭取在課堂學會。

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隨堂練習:

布置作業

復習課本1-4頁,畫出概念和記憶要點

板書設計

緒言

一、化學是研究什么的?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

觀察實驗的方法:

[投影]變化前: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

變化中:物質發生的主要現象,如是否發光、放熱、顏色怎樣變化、是否有氣泡產生,產生的氣體是否有氣味,有什么顏色的沉淀產生等。

變化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氣味。

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變化時都生成了其他物質。

(化學反應)

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四、化學史

初中化學教案創新篇6

1、空氣的組成

按體積計算,空氣中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3%,二氧化碳及其他氣體占0、03%。

2、空氣是寶貴的資源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護氣等;氧氣比較活潑,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氣焊煉鋼等;稀有氣體,很不活潑,用作保護氣,電光源等。

3、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通常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加壓、降溫后可變成淡藍色液體或淡藍色雪花狀固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2)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劑。

4、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實驗藥品:暗紫色的高錳酸鉀(固體)或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固體的混合物。

(2)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

(3)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4)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

(5)檢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瓶內是氧氣。

(6)注意事項:①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后熄滅酒精燈,以防水的倒流。

5、物質的分類:

混合物、純凈物。

6、物質的性質

(1)物理性質:顏色、氣味、導電性、導熱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學性質: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穩定性等。

7、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或化學反應。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

是否生成新的物質。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變化時,分子是否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知識鞏固

1、目前,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檢測項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總懸浮顆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其中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水受熱沸騰、酒精燃燒B、汽油揮發、動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變質、鐵鍋生銹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氣中的某些氣體成為農作物養料,這種氣體是()

A、氨氣B、氮氣C、二氧化碳D、氧氣

4、在中央電視臺發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可看出,造成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廢水主要污染水源)

A、環境綠化不好,粉塵到處飛揚B、生活和生產中燃燒煤炭

C、工業生產排放廢水D、機動車排放尾氣

5、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氣B、無色透明的雪碧飲料C、蒸餾水D、牛奶

6、“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原料物質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轉入期望的產品中,下列反應類型中一定符合“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的是()(從題干分析出“產品”只能有一種,不能有兩種。)

A、分解反應B、置換反應C、復分解反應D、化合反應

7、對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五氧化二磷顆粒在空氣中看到的現象是煙,不會是霧。)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白光和放出熱量

B、硫粉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無氣味的氣體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煙霧

8、物質在“潮濕的空氣”中發生的變化,主要與空氣中的某些氣體有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鋼鐵生銹與氧氣、水蒸氣有關B、氫氧化鈉固體潮解與水蒸氣、二氧化碳有關

C、白磷在空氣中自燃與氧氣有關D、熟石灰變質與氧氣、水蒸氣有關

9、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是一種無色液體,常用作無公害的消毒殺菌和漂白劑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怎樣鑒別水和雙氧水兩瓶無色液體(簡述實驗步驟、現象、結論)

參考答案:

各取少量無色液體于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有氣泡產生的是雙氧水,無氣泡產生的是水。

601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美容培训-美睫美甲培训-彩妆纹绣培训-新娘化妆-学化妆-宁夏倍莱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临时厕所租赁_玻璃钢厕所租赁_蹲式|坐式厕所出租-北京慧海通 | 红立方品牌应急包/急救包加盟,小成本好项目代理_应急/消防/户外用品加盟_应急好项目加盟_新奇特项目招商 -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 证券新闻,热播美式保罗1984第二部_腾讯1080p-仁爱影院 | 【直乐】河北石家庄脊柱侧弯医院_治疗椎间盘突出哪家医院好_骨科脊柱外科专业医院_治疗抽动症/关节病骨伤权威医院|排行-直乐矫形中医医院 | ★济南领跃标识制作公司★济南标识制作,标牌制作,山东标识制作,济南标牌厂 | 西门子代理商_西门子变频器总代理-翰粤百科| 编织人生 - 权威手工编织网站,编织爱好者学习毛衣编织的门户网站,织毛衣就上编织人生网-编织人生 | 电镀标牌_电铸标牌_金属标贴_不锈钢标牌厂家_深圳市宝利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闸阀_截止阀_止回阀「生产厂家」-上海卡比阀门有限公司 | 仓储笼_金属箱租赁_循环包装_铁网箱_蝴蝶笼租赁_酷龙仓储笼租赁 测试治具|过炉治具|过锡炉治具|工装夹具|测试夹具|允睿自动化设备 | 卷筒电缆-拖链电缆-特种柔性扁平电缆定制厂家「上海缆胜」 | 日本东丽膜_反渗透膜_RO膜价格_超滤膜_纳滤膜-北京东丽阳光官网 日本细胞免疫疗法_肿瘤免疫治疗_NK细胞疗法 - 免疫密码 | 烟雾净化器-滤筒除尘器-防爆除尘器-除尘器厂家-东莞执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高温老化房,恒温恒湿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武汉安德信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平衡机-单面卧式动平衡机-万向节动平衡机-圈带动平衡机厂家-上海申岢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 | 耐磨陶瓷管道_除渣器厂家-淄博浩瀚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 塑料异型材_PVC异型材_封边条生产厂家_PC灯罩_防撞扶手_医院扶手价格_东莞市怡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游泳池设计|设备|配件|药品|吸污机-东莞市太平洋康体设施有限公司 | 标准光源箱|对色灯箱|色差仪|光泽度仪|涂层测厚仪_HRC大品牌生产厂家 | 断桥铝破碎机_铝合金破碎机_废铁金属破碎机-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净化车间装修_合肥厂房无尘室设计_合肥工厂洁净工程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游戏版号转让_游戏资质出售_游戏公司转让-【八九买卖网】 | 安徽合肥格力空调专卖店_格力中央空调_格力空调总经销公司代理-皖格制冷设备 | 餐饮小吃技术培训-火锅串串香培训「何小胖培训」_成都点石成金[官网] |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软件|企业流程管理|微宏科技-AlphaFlow_流程管理系统软件服务商 | 送料机_高速冲床送料机_NC伺服滚轮送料机厂家-东莞市久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镀锌角钢_槽钢_扁钢_圆钢_方矩管厂家_镀锌花纹板-海邦钢铁(天津)有限公司 | 烽火安全网_加密软件、神盾软件官网| 宿松新闻网 宿松网|宿松在线|宿松门户|安徽宿松(直管县)|宿松新闻综合网站|宿松官方新闻发布 | 电子万能试验机_液压拉力试验机_冲击疲劳试验机_材料试验机厂家-济南众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超声波焊接机_超音波熔接机_超声波塑焊机十大品牌_塑料超声波焊接设备厂家 | 灌木树苗-绿化苗木-常绿乔木-价格/批发/基地 - 四川成都途美园林 | 皮带式输送机械|链板式输送机|不锈钢输送机|网带输送机械设备——青岛鸿儒机械有限公司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济南货架定做_仓储货架生产厂_重型货架厂_仓库货架批发_济南启力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PCB设计,PCB抄板,电路板打样,PCBA加工-深圳市宏力捷电子有限公司 | 打包钢带,铁皮打包带,烤蓝打包带-高密市金和金属制品厂 | 坏男孩影院-提供最新电影_动漫_综艺_电视剧_迅雷免费电影最新观看 | 宁波普瑞思邻苯二甲酸盐检测仪,ROHS2.0检测设备,ROHS2.0测试仪厂家 | 德国UST优斯特氢气检漏仪-德国舒赐乙烷检测仪-北京泽钏 | 超细|超微气流粉碎机|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粉体改性机|磨粉机|粉碎设备-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