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初中化學教案課件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初中化學教案課件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燃燒反應的特征;學會通過實驗來探究燃燒的三個條件,并運用其來解釋生活中一些相關的現象。

2.能說出滅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見方法。能解決人在被困火災區時的自救問題。

3.能記住常見滅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適用范圍。

【學習重點】

燃燒的三個條件和滅火的基本原理

【學習難點】

探究與歸納燃燒的條件

【學習過程】

一、知識準備

1.你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知道許多燃燒的實例。請把你知道的實例填寫在下表中。

實例觀察到的現象

鎂條的燃燒發光、放熱,有白色物質生成

燃燒反應的特征可歸納為:

2.物質燃燒一般需要同時滿足的三個條件:(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3.根據你的觀察和你的調查填寫下表:

滅火事例滅火方法滅火原理

熄滅酒精燈用燈帽蓋滅隔絕空氣

由此可知,滅火主要有以下方法:

實驗探究探究物質燃燒一般需要的條件。

根據上面的3組對比實驗,請你歸納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

知識鏈接:常用的滅火器:

滅火器的種類適用范圍

泡沫滅火器撲滅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災

干粉滅火器撲滅一般火災及油、氣引起的火災

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電器等引起的火災

二、思考與交流

1.對火的利用是人類支配自然力的偉大開端。據考證人類很早就學會鉆木取火,即把兩根山麻木相互摩擦,產生的碎木屑達到一定溫度產生的火星點燃木板旁易燃的干草或木屑粉,燃起火焰。

傳說有一年,黃帝帶著臣民外出,忽然遇到暴雨,山洪爆發,人們被困在山洞中,又冷又餓,但所帶的木柴全被雨淋濕,無法鉆木取火做飯,苦不堪言。偶然之間,一大臣發現巖塊之間用力碰擊,也會產生很多火星,但怎樣產生火星呢?有人嘗試把棉花絮放在石頭下面再擊石,果然取火成功,此方法即為“擊石取火”。

古人類取火方法還有“陽燧”取火、火鏈等,在現代這些方法也是人們野外生存所必備的。

思考:(1)鉆木取火為什么要兩根木頭相互摩擦?

(2)鉆木取火點燃的是什么?鉆石能取火嗎?

(3)為什么有了棉花絮后才能成功地擊石取火?

(4)黃帝命人鉆木取火為什么無法取得成功?

2.閱讀P.89圖4-2的實驗,你能解釋手帕“燒不壞”的原因嗎?

3.煤炭、蠟燭常用什么方式點燃?為什么點燃方式不同呢?

4.閱讀P.93.最后一段回答下列問題:火警電話:;如果你遭遇火災時,你應該采取怎樣的方法來自救并為他救贏得寶貴時間?

5.燃燒正旺的煤爐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燃燒的蠟燭用扇子一扇就滅。這是為什么?

三、總結與反思

學完本節,我的收獲、啟示或發現有哪些?

四、達標檢測

解釋下列實驗(如圖所示,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實驗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五、課后訓練

1關于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A.燃燒一定要點燃B.燃燒是發光、發熱、冒煙的現象

C.凡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都叫燃燒D.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

2.圖書檔案室或存放精密儀器的工作室失火,應選擇的滅火器為()

A.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B.干粉滅火器C.泡沫滅火器D.水

3.小剛和小強用圖甲和圖乙所示實驗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經查閱資料知:

白磷著火點為40℃,紅磷著火點為240℃,它們在空氣中燃燒都生成有毒的白煙——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剛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

(2)小強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以下實驗事實:①不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②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③不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④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該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觸空氣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填序號,下同);能證明可燃物必須達到一定溫度(著火點)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

(3)“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要求實驗室的“三廢”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處理。圖甲與圖乙所示實驗相比,(填甲或乙)更體現了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初中化學教案課件篇2

一、課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氣污染及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空氣的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過程;聯系生活經驗,認識純凈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學習方法之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空氣的組成的實驗研究,激發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培養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學作風,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

二、實驗準備

1、帶雙孔膠塞的集氣瓶、導管、膠管、彈簧夾、燒杯、燃燒匙、酒精燈、火柴。2、紅磷

三、課堂程序

(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1、思考并回答⑴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

⑵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

2、實驗探究2-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學生猜想:

教師演示:

現象:

文字表達式:

學生閱讀教材第22頁-23頁,交流對空氣組成及成分的了解。

討論(第23頁及25頁):

識記:空氣的成分(計算)

(二)根據空氣的組成特點談談你對純凈物和混合物的認識。

你能夠聯系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嗎?

純凈物:定義舉例

混合物:定義舉例

(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閱讀教材第24頁-26頁,列表說明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初中化學教案課件篇3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實驗室用金屬和酸反應制取氫氣的化學反應原理,初步了解實驗室制備實驗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了解置換反應的概念,對給定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反應,能初步判斷反應類型;根據氣體的性質,學會判斷氣體收集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觀察了解啟普發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據其原理,用易得廉價的簡單實驗儀器,自行設計制備氫氣的簡易裝置。

情感目標

通過對氫氣純度的檢驗,使學生了解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需要進行驗純的必要性,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建議

本節課是元素化合物的基礎知識課,難度雖不大,但知識面廣,這些知識是后續教學的基礎。

1.準確恰當地抓住教學目標,本節課要抓住置換反應的概念和氫氣的實驗室制取裝置等主要內容,緊緊圍繞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教學活動。因此教學目標應具體、明確,教材處理詳略得當,緊緊圍繞教學大綱的規定和教材內容的要求,重視能力培養和養成教育。

2.教學內容應有序、合理

教學過程從水的電解產物和氧氣的有關知識開始,可以用計算機等媒體放映"氫氣的用途"資料片,導出新課。再通過實驗,師生共同討論,建立置換反應的概念,同時簡介原子團的知識。在此基礎上,結合實物展示,巧設問題,由簡到繁,從易到難,根據儀器藥品,讓學生在課堂上設計出一套制氫氣的合適裝置,通過設計實驗,一可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二可增強他們學習興趣,三可鞏固已學知識。

3.優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多樣化

本節教學方法是實驗探究法,以實驗為前提,通過實驗觀察,實物展示和錄像、計算機、投影等電化教學手段,集實驗、討論、講述、講解、歸納、練習為一體,這種方法既充分體現了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點,又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二者統一的教學原則。

4.重視能力培養,注意養成教育

本節教學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實驗或啟發性、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動眼、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培養和發展學生觀察、操作、思維與自學等多種技能和多種能力。同時,教學中每一個知識點都是以已有知識或化學事實、探究性問題開始,通過實驗觀察、引導思考、討論、自學等多種方式,突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這樣有利于逐步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學中還可結合"氫氣的發現史"和"制氫發生裝置"的分析討論,以及知識的遷移過程,同時向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教育,這些都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教學設計方案

早在十六、七世紀的時候,有好幾位科學家都發現了金屬跟酸反應能產生一種可燃性的氣體——氫氣。直到現在,氫氣的實驗室制法仍然選用金屬跟酸反應。那么用哪種金屬,用哪種酸為最好呢?

一、驗室制取氫氣的原理:

(實驗)取四支試管,分別向其中加入鎂條、鋅粒、鐵釘、銅片,然后向試管中加入等量的同種稀硫酸,觀察產生氣體的速率。

(現象)稀硫酸同時與Mg、Zn、Fe、Cu接觸,實驗現象是:Mg與稀硫酸反應劇烈,鋅與酸反應,產生氫氣的速率較快,Fe與稀硫酸反應很慢,銅與稀硫酸接觸,沒有明顯現象。

實驗室制取氣體,要求便于操作和收集,而Mg反應速率過快,不方便收集;Fe反應速率過慢,因此常選用鋅為最合適。

二、實驗室制取氫氣的裝置和收集方法

1.制備裝置:

完整的氣體制取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即發生反應生成該氣體的裝置)和收集裝置兩部分。

氣體發生裝置的確定,要依據反應原理,特別是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實驗室制取氫氣所用的鋅是顆粒狀固體,所用的稀硫酸呈液體,常溫下兩種藥品接觸即可發生反應。由此可見,只需用容器將鋅和稀硫酸盛放在一起,并將產生的氫氣通過導管導出即可。因此組裝發生裝置應包括盛裝藥品的反應容器(大試管、廣口瓶、錐形瓶、燒瓶等均可),用于封閉反應容器口的膠塞,穿過膠塞用于導出氫氣的玻璃導管(用試管或燒瓶作反應容器時還需用鐵架臺固定)。

(討論)但這種發生裝置的缺點是必須當鋅和稀硫酸中至少有一種完全反應后該反應才能停止,如何使制取氣體的過程連續呢?

實驗中常加一長頸漏斗,通過長頸漏斗分次加酸來控制反應,

長頸漏斗下部必須浸泡在酸液中,為什么呢?

此時將導氣管一端堵死,觀察實驗現象。如學生看不清楚,可重復幾次,并提示學生應注意的問題。

(請同學簡述現象,分析原因)

展示啟普發生器,介紹部件名稱,作用,介紹使用方法。

2.氣體的收集:

氣體的收集裝置要依據該氣體的收集方法而定。氫氣的收集方法有兩種:向下排空氣法(因為氫氣密度最小)和排水法(因為氫氣難溶于水且不和水反應),如圖(E)、(F)所示。

如果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難于驗滿,因此收集氫氣的最佳方法是排水法。注意事項:儀器連接好以后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再裝入藥品制取氫氣;將鋅粒裝入試管時,應將試管傾斜,使鋅粒滑入試管底部,以免直接投入時砸破試管底;對產生的氫氣經驗純后再收集或直接應用;收集滿氫氣的集氣瓶應倒置在桌上,防止氫氣很快逸散。

三、氫氣純度的檢驗方法

實驗操作: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氣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然后按上述方法再收集、再檢驗,至點燃時發出的響聲很小時,表明氫氣已經純凈。實驗操作過程如下圖:

注意事項:當開始收集的氫氣經檢驗不純,這時需要再收集、再檢驗。若下一步要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應先用拇指把試管口堵住一會兒,再去收集、檢驗氫氣。否則剛用于檢驗氫氣的試管內的火焰可能沒有熄滅,立即用這個試管去再收集氫氣時,可能會點燃導管口不純的氫氣,引起裝置爆炸,發生危險。

四、置換反應:

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置換反應中“置換”的涵義是:反應物之一的單質中所含元素,代換了參加反應的化合物中的某種元素。

置換反應是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之一。

表達式:單質+化合物=新單質+新化合物

置換反應的特點是:參加反應的物質只有兩種,且一定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物也只有兩種,一種一定是單質,另一種一定是化合物。掌握了這些特點,就能夠正確地判斷置換反應。

(討論)置換反應與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有哪些區別?

五、原子團的概念:

鋅+稀硫酸==硫酸鋅+氫氣

在鋅與硫酸進行反應時,反應物硫酸,生成物硫酸鋅均有相同的集團,即:

H2SO4和ZnSO4中的畫線部分。在許多化學反應中,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就好像一個原子一樣,這樣的原子集團叫做原子團。

常見的原子團有:

KClO

3氯酸根

KMnO4

高錳酸根

NaOH

氫氧根

H2SO4

硫酸根

KNO3

硝酸根

探究活動

1用廢舊的可樂瓶(塑料)、吸管、粘合劑,根據啟普發生器原理,制作一個簡易裝置。

2根據啟普發生器的原理,設計三套類似的實驗裝置,畫出裝置圖。

3設計一個儲存氫氣的裝置,便于利用該裝置收集氫氣,便于實驗中使用氫氣。

4實驗室制取氫氣時,以鋅粒與較濃的鹽酸反應,用氣球收集氣體,一段時間后,氣球癟了,重復上述實驗多次,均得到相同的現象,試分析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初中化學教案課件篇4

1、空氣的組成

按體積計算,空氣中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3%,二氧化碳及其他氣體占0、03%。

2、空氣是寶貴的資源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護氣等;氧氣比較活潑,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氣焊煉鋼等;稀有氣體,很不活潑,用作保護氣,電光源等。

3、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通常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加壓、降溫后可變成淡藍色液體或淡藍色雪花狀固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2)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劑。

4、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實驗藥品:暗紫色的高錳酸鉀(固體)或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固體的混合物。

(2)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

(3)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4)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

(5)檢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瓶內是氧氣。

(6)注意事項:①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后熄滅酒精燈,以防水的倒流。

5、物質的分類:

混合物、純凈物。

6、物質的性質

(1)物理性質:顏色、氣味、導電性、導熱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學性質: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穩定性等。

7、物質的變化: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或化學反應。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

是否生成新的物質。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變化時,分子是否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知識鞏固

1、目前,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檢測項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總懸浮顆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其中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水受熱沸騰、酒精燃燒B、汽油揮發、動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變質、鐵鍋生銹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氣中的某些氣體成為農作物養料,這種氣體是()

A、氨氣B、氮氣C、二氧化碳D、氧氣

4、在中央電視臺發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可看出,造成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廢水主要污染水源)

A、環境綠化不好,粉塵到處飛揚B、生活和生產中燃燒煤炭

C、工業生產排放廢水D、機動車排放尾氣

5、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氣B、無色透明的雪碧飲料C、蒸餾水D、牛奶

6、“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原料物質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轉入期望的產品中,下列反應類型中一定符合“化學反應的綠色化”要求的是()(從題干分析出“產品”只能有一種,不能有兩種。)

A、分解反應B、置換反應C、復分解反應D、化合反應

7、對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五氧化二磷顆粒在空氣中看到的現象是煙,不會是霧。)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白光和放出熱量

B、硫粉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無氣味的氣體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

D、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煙霧

8、物質在“潮濕的空氣”中發生的變化,主要與空氣中的某些氣體有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鋼鐵生銹與氧氣、水蒸氣有關B、氫氧化鈉固體潮解與水蒸氣、二氧化碳有關

C、白磷在空氣中自燃與氧氣有關D、熟石灰變質與氧氣、水蒸氣有關

9、被稱為綠色氧化劑的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是一種無色液體,常用作無公害的消毒殺菌和漂白劑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怎樣鑒別水和雙氧水兩瓶無色液體(簡述實驗步驟、現象、結論)

參考答案:

各取少量無色液體于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有氣泡產生的是雙氧水,無氣泡產生的是水。

初中化學教案課件篇5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學會比較分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認識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不同,培養辯證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

難點: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關系,氧化反應的理解。

疑點:實驗現象不同的&39;原因。

課型:

探究式

課時:

二課時

實驗準備:

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硫、木炭、鐵絲、火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復習舊識:

1)空氣的組成是什么?

2)什么是空氣污染,如何防治?

3)什么是物理性質

2、情景導入

出示一幅藍天、白云、草地、人、動物圖片和氧氣應用的圖片

3、探究新課: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出示一瓶氧氣,指出它的物理性質

1.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比空氣(1.293g/L)略大。

3.不易溶于水,在室溫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氣。

4.在壓強101kPa時,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218℃時變為淡藍色雪花狀的固體。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實驗2—2]、[實驗2-3]、[實驗2-4]

通過實驗填寫下表:

結論:

1.燃燒在純氧中進行比空氣中進行得更旺。

2.某些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卻能燃燒。

說明:

1.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2.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實際是跟其中的氧氣反應。

練習:課后習題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回顧舊識:

氧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何?

探究新課

分析討論

1:填寫下表:

分析討論2:上述三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結論:

1.在這三個反應中,都有新的物質(與原來物質不一樣的)生成。

2.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也叫做化學反應。

3.沒有生成新的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

分析討論3:

化學變化的特征是什么?在化學變化時常伴隨哪些現象發生?

結論:

1.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

2.常伴隨的現象是顏色的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淀。

3.發生能量的變化,常以放熱、發光的形式表現出來。

4.這些現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有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5.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同時發生物理變化。

分析討論4:上述三個反應中還有一個什么樣的共同特征?

結論:它們都是由兩種物質起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

定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化合反應

特點:多變一

分析討論5:三個反應還有沒有共同的特征?

結論:它們都是物質與氧氣反應——氧化反應

定義: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

緩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爛、酒和醋的釀造、農家肥的腐熟

總結:

1、物質變化的兩種形式: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

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

2、物質性質的兩個方面:

物理性質:直接被感知(色、味、態)被測量的性質(熔、沸點;硬、密度、溶解性)

化學性質: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

3、化學反應的兩種分類

從反應形式上分類的基本反應類型之一:化合反應

從是否與氧反應: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物)

練習:課后習題

課后反思:

初中化學教案課件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實驗制取新物質的方法。

(2)練習連接儀器的基本操作。動手制取氧氣。

(3)認識分解反應。

(4)認識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反應原理決定實驗裝置,氣體的性質決定氣體的收集方法和驗滿方法。

(2)學會邊實驗、邊討論的方法,在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在興趣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從而提高對實驗進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裝置的美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2)保持對化學實驗的濃厚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逐步認知用實驗去驗證化學理論,從而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學化學離不開做實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裝置的美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2)保持對化學實驗的濃厚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氧氣的制法及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

(1)催化劑的概念。

(2)催化作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如何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

2.如何鑒別三瓶無色氣體:空氣、氧氣、氮氣?

3.根據氧氣的性質說明氧氣有什么重要用途?

學生回答

1.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說明集氣瓶中是氧氣。

2.把燃燒的木知分別伸入3個集氣瓶中,若木知燃無什么變化則是空氣;若木知燃燒更旺盛則是氣氣;若木條熄滅則是氮氣。

3.氧氣的重要用途體現在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兩個方面。如:登山、潛水、醫療、宇航等。

引入新課

既然氧氣具有如此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氣足如何制得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氧氣的制取。

課題3、制取氧氣

介紹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在實驗室里常采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高錳酸鉀和加熱氯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首先我們學習分解過氧化氫溶液來制取氧氣這種方法。

一、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實驗

(實驗2-5可由投影儀打出實驗內容)

1.在試管中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不作加熱,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木條是否復燃?

2.微微加熱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有什么現象發生?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發生的現象。

3.在另一支試管小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錳,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發生的現象。

[注意]實驗時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進行思考。

[實驗現象]

1.不加熱過氧化氫溶液時,帶火星的木條不能復燃,說明沒行氧氣放出。

2.加熱過氧化氫溶液時,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過氧化氫溶液受熱時能產生氧氣。

3.不加熱,但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在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遇到二氧化錳時會產生氧氣。

[學生提問]

[問題]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反應口,二氧化錳是不是一種反應物?如果是,為什么沒有二氧化錳,加熱過氧化氫同樣也能產生氧氣?

[老師]這個問題問得真及時,這也正是我想問大家的,二氧化錳到底是不是一種反應物呢?

[提問]什么叫反應物?

[回答]參加反應的物質。

[提問]一個化學反應發生的時候,是不是某一種反應物可以有也可以無呢?

[回答]不,必須有。

總結

任何一個化學反應發生的時候。反應物必須存在。而在用過氧化氧溶液制取氧氣這個實驗中,有二氧化錳不加熱即可產生氧氣,沒有二氧化錳加熱過氧化氫溶液也能產生氧氣,可見二氧化錳不是一種必須有的物質,它也就不是一種反應物。

學生提問

[問題]二氧化錳到底是一種什么物質?它在這里起什么作用?

[老師]為了問答大家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進行探討,人家注意觀察現象并進行思考。

[實驗2-6]

待實驗2-5的試管中沒有氣泡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觀察發生的現象。

[現象]

本已不產生氣泡的試管,重新加入氧化氫溶液不進行加熱,仍有氣泡產生,用帶火星的木條進行檢驗,帶火星的木條進行檢驗,帶火星的木條能夠復燃,說明產生的氣體還是氧氣。

[說明]

此實驗可以重復多次進行。

[提問]這種現象說什么?

[回答]說明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二氧氣錳可以重復使用。

[講解]既然二氧化錳可以重復使用,說明在反應前后它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那么它的質量有沒有改變呢?

科學家們經過料確的實驗,得出了“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質量未變”的結論。

[設問]他們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學生看書回答]在實驗前用精密的天平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實驗后把二氧化錳洗凈、干燥,再稱量,比較反應前后二氧化錳質量,發現沒有變化。

[設問]既然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變化,那么它在這里到底起一個什么作用呢?談談你的看法。

[回答]沒有加入二氧化錳時,過氧化氫溶液需要加熱才能產生氧氣,而加入二氧化錳后,過氧化氫溶液在常溫下就能迅速產生氧氣,可見二氧化錳起了一個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作用。

[師]回答得很好,化學上我們把二氧化錳這種改變化學反應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而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質叫該反應的催化劑。如二氧化錳就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1.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

2.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問題]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實驗中,二氧化錳這種催化劑起了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作用,是不是所有化學反應的速率都需要加快?所有的催化劑都起加快反應速率的作用呢?

[學生議論]

[代表回答]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速率都需要加快,如鋼鐵的生銹,食物的變質,我們就希望它發生得越慢越好。

[設問]是不是催化劑就只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呢?它能不能減慢化學反應的速率?

[教師講解]事實上,為了加快化學反應的進行我們使用催化劑,而為了減緩反應的進行我們也使用催化劑。如在橡膠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劑以減緩橡膠的老化速度;食用油脂里加入一些催化劑可以有效地防止酸敗。所以催化劑的概念中說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不是片面地說成“加快”。

[補充]能加快化學反應進行的催化劑一直是科學家們致力研究的,因為它對人類發展的意義更大。

[介紹]

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而廣泛的應用,許多反應需要借助于催化劑才能進行或者很快地進行。例如,在化肥、農藥、多種化工原料的生產過程中都要用到催化劑,在汽車尾氣處理、釀造工業和制藥工業中也要用到催化劑,生物體內存在的各種各樣的酶其實都是起催化劑的作用。

[講解]

二氧化錳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種催化劑,催化劑應算作一個反應條件,所以二氧化錳應寫在箭頭的上方。

3.過氧化氫──→水+氧氣

[過渡]

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是否僅此一種呢?非也。實驗室可用多種方法來制取氧氣,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其它方法。

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其它方法

[教學情景]

展示一些高錳酸鉀,讓學生觀察它的顏色和狀態,并描述。

[生]高錳酸鉀是暗紫色的固體。

[介紹]

大家對于高錳酸鉀其實并不陌生,醫院里常用的紫藥水,事實上就是高錳酸鉀和水形成的溶液。它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講解]

通過預習大家知道,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情況下能分解出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這個實驗下一課我們專門安排有實驗探究,所以這里就不做實驗了。我們一起把這個反應表示出來。

1.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提問]還有哪種方法可以制取氧氣呢?(學生閱讀課本后回答)

2.氯酸鉀──→氯化鉀+ 氧氣

[討論]

用加熱氯酸鉀和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與化合反應有什么不同?

[討論結果]

1.化合反應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可表示為A+B→AB。

2.本節課所學制氧氣的三個反應都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

[講解]

化學上,我們把這種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

3.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提問]化合反應可表示為A+B→AB,那么分解反應該如何表示呢?

[回答]分解反應可表示為AB→A+B。

[總結]

簡單地講,化合反應的特點是“多變一”,分解反應的特點是“一變多”。

[說明]

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一樣,都是化學反應中的常見類型,我們以后還會經常遇到。

[設問]世界上的物質千千萬萬,如果我們一種一種地去學,窮盡我們的畢生之力是否能學完呢?

[學生]不能。

[承接]若我們采用分類的方法來學,就簡單得多了,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問]大家回顧一下,前面我們學到過哪些有關分類的方法?

[回答]按照物質的成分可以把物質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按照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可以把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等等。

[小結]

利用分類的方法來學習化學,這也是我們所走的一條捷徑,今后我們還將分類學習更多的化學知識。所以遇到一些相關知識時,大家要注意進行歸類。

課堂練習

1.下列方法中不屬于化學變化制取氧氣的是()

A.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B.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C.加熱過氧化氫制取氧氣D.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2.下列物質中含有氧氣的是()

A.二氧化錳B.氯酸鉀

C.空氣D.氧化鎂

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實驗室制取氧氣通常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和加熱高錳酸鉀兩種方法。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時,通常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它在這里起催化作用。通過對比化合反應,我們還知道用過氧化氫和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都屬于分解反應。同時還告訴我們要學會用分類的方法來學習化學。

初中化學教案課件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原子和離子通過得失電子可以相互轉換;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4.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過程與方法:

1.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歷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動為主線,不斷發現問題,運用討論交流等學習方法,再對學習素材進行比較分析與歸納概括的過程中不斷獲取新知。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

2.通過“原子的發現和原子構成探索”等內容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3.人類對原子的認識教育中結合中科院通過原子繪的中國地圖及相對原子質量的教學過程中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組織對銦、銻等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和修正,對學生進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

1.通過對分子的可分性與不可分性的認識,逐步培養學生辯證統一思維方法。

2.對分子、原子、離子概念的理解與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3.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的不同和相互關系。

4.知道原子的結構,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

5.能正確求算相對分子質量。

教學過程:

一、分子原子

1.復習知識

【回憶】我們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會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知識,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學變化中還可進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無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足跡,一起來學習人們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而經歷的漫長的探究過程。交設計意圖:使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探究的內容產生興趣。

3.交流討論

道爾頓:近代原子學說,認為原子是實心球體。湯姆生發現電子。

【設疑】原子中的電子帶負電,你能解釋原子為什么不帶電嗎?

盧瑟福發現原子核,α粒子轟擊金箔。

【設疑】你能對α粒子運動路徑的改變作出解釋嗎?

在討論α粒子運動路徑改變使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歸納】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但卻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

講述科學家對原子探索的歷程,討論原子中微粒電荷數的關系。

【回答】原子由電子和原子核構成,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和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相互抵消使原子還是呈電中性。

【討論】大多數α粒子運動路徑沒有改變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發生偏轉,極少數α粒子被反彈回來。

設計意圖:針對史料交流談論,認識原子構成的事實,并通過“對原子構成探索”等內容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認識到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

4.引導探究

【指導】閱讀P67-68“原子核由什么構成?”

【課件】原子及原子核構成的模型圖片。

【問題】原子核還能再分嗎?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構成的呢?這些粒子有區別嗎?

【設疑】根據原子核的構成你能解釋原子核為什么帶正電嗎?

【歸納】原子中各微粒的電荷數關系。電子數=核電荷數=質子數

【閱讀】原子核的構成。

【回答】原子核還能再分;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其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討論】原子核帶正電的原因

【回答】因為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

設計意圖: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念,建立原子內部構成的直觀形象,理解原子內部微粒數和電荷數的關系。

5.知識拓展

【講解】簡單介紹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及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的特點及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了解1-18號元素原子結構的示意圖及各類元素原子結構(最外層電子數)的特點及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通過對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性質的了解,讓學生認識到事物之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的,初步學會科學抽象的學習方法,知道穩定結構的特點,為原子轉移電子變成離子的規律建立知識儲備。

三、離子

6.指導學習

【設疑】根據剛才的知識請同學們試著畫出Na和Cl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并請討論這兩種原子在化學反應中電子可能的轉移方式。

【問題】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或得到電子后,是否呈電中性?

【講解】化學上我們把這種帶電的原子就稱為離子,下面我們通過視頻和動畫來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況下、又是如何轉變成離子的。

【講解】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的離子分別帶上負電荷和正電荷,我們把帶正電荷的離子稱為陽離子;把帶負電荷的離子稱為陰離子。

【講解】為了方便我們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寫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及所帶電荷的正負來表示離子。例如:鎂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失2個電子后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所以鎂離子的符號為Mg2+。氧原子最外電子層電子數為6,得2個電子后,帶2個單位得負電荷,所以氧離子符號為O2-。

【問題】鋁離子,鎂離子,硫離子,氯離子的符號如何寫?

教學意圖:知道原子得失電子會變成離子認識一些常見原子的結構示意圖、離子符號、離子結構示意圖。

576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LOGO设计_品牌设计_VI设计 - 特创易 | 丝杆升降机-不锈钢丝杆升降机-非标定制丝杆升降机厂家-山东鑫光减速机有限公司 | 珠光砂保温板-一体化保温板-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杭州一体化建筑材料 | 常州企业采购平台_常州MRO采购公司_常州米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礼至家居-全屋定制家具_一站式全屋整装_免费量房设计报价 | 今日热点_实时热点_奇闻异事_趣闻趣事_灵异事件 - 奇闻事件 | 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蜘蛛车-曲臂式伸缩臂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脚手架-【普雷斯特公司厂家】 | 马尔表面粗糙度仪-MAHR-T500Hommel-Mitutoyo粗糙度仪-笃挚仪器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机床主轴维修|刀塔维修|C轴维修-常州翔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菏泽商标注册_菏泽版权登记_商标申请代理_菏泽商标注册去哪里 | 污水提升器,污水提升泵,地下室排水,增压泵,雨水泵,智能供排水控制器-上海智流泵业有限公司 | 压砖机_电动螺旋压力机_粉末成型压力机_郑州华隆机械tel_0371-60121717 | 安规_综合测试仪,电器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低压母线槽安规综合测试仪-青岛合众电子有限公司 | 机械立体车库租赁_立体停车设备出租_智能停车场厂家_春华起重 | 控显科技 - 工控一体机、工业显示器、工业平板电脑源头厂家 | POM塑料_PBT材料「进口」聚甲醛POM杜邦原料、加纤PBT塑料报价格找利隆塑料 | 华禹护栏|锌钢护栏_阳台护栏_护栏厂家-华禹专注阳台护栏、楼梯栏杆、百叶窗、空调架、基坑护栏、道路护栏等锌钢护栏产品的生产销售。 | 托利多电子平台秤-高精度接线盒-托利多高精度电子秤|百科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真空上料机(一种真空输送机)-百科| 杭州成人高考_浙江省成人高考网上报名 | 沈阳液压泵_沈阳液压阀_沈阳液压站-沈阳海德太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网站建设首页,做网站选【优站网】,专注北京网站建设,北京网站推广,天津网站建设,天津网站推广,小程序,手机APP的开发。 | 耐热钢-耐磨钢-山东聚金合金钢铸造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多语种翻译-专业翻译公司报价-正规商务翻译机构-南京华彦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 天津试验仪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水泥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天津鑫高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天安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安盾安检,武汉安检门,武汉安检机,武汉金属探测器,武汉测温安检门,武汉X光行李安检机,武汉防爆罐,武汉车底安全检查,武汉液体探测仪,武汉安检防爆设备 | 永嘉县奥阳陶瓷阀门有限公司 | 天一线缆邯郸有限公司_煤矿用电缆厂家_矿用光缆厂家_矿用控制电缆_矿用通信电缆-天一线缆邯郸有限公司 | 嘉兴泰东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_花箱护栏 | 楼承板-开闭口楼承板-无锡海逵楼承板 | 液压中心架,数控中心架,自定心中心架-烟台恒阳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行星搅拌机,双行星搅拌机,动力混合机,无锡米克斯行星搅拌机生产厂家 | 带式压滤机_污泥压滤机_污泥脱水机_带式过滤机_带式压滤机厂家-河南恒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成都竞价托管_抖音代运营_网站建设_成都SEM外包-成都智网创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名律网-法律问题咨询-找律师-法律知识| 在线浊度仪_悬浮物污泥浓度计_超声波泥位计_污泥界面仪_泥水界面仪-无锡蓝拓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行吊_电动单梁起重机_双梁起重机_合肥起重机_厂家_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手机存放柜,超市储物柜,电子储物柜,自动寄存柜,行李寄存柜,自动存包柜,条码存包柜-上海天琪实业有限公司 | POS机办理_个人POS机免费领取 - 银联POS机申请首页 | 纸布|钩编布|钩针布|纸草布-莱州佳源工艺纸布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