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編寫教案的過程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嗎?這里為大家分享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快來學習吧!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以伊春市“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臺階,五年打個翻身仗”的總體工作目標為指針,以“提高教學實效性”為工作中心,力爭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立足教壇,無私奉獻,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學工作。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二、工作目標:

通過本期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素質,能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形成扎實的數學基本功,為今后繼續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一批數學尖子,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及格人數較少。形成良好學風。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展。

(一)多方面學習,樹立新理念

開學初就要認真通讀數學新課程標準,潛心研究,反復揣摩。以《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為依據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認真領會《標準》編導意圖,去指導教學實踐,以便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數學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二)掌握學生心理特征,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小學進入中學,在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并不等于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鑒于這些心理特征,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同時在言行上,教師要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如初一學生普遍保留小學階段積極舉手發言的良好習慣,面對孩子們這種學習熱情,教師應該表示贊賞,給予肯定,同時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有輪流發言的機會。

(三)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馭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在學生方面,把學生按座次和成績分成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在課堂上發揮小組的集體力量,這樣用輔優,幫差,帶中間的方法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的精神,在教學中我著重對學生進行上述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盡量做到“學生自學能學會的不講”;“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己總結的不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互相幫助下能學會的不講。”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四)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

小學階段科目少,內容淺,學生學習方法即使差一些,只要用心,用功,總可以應付。但是一進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說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為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內存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向學生介紹的方法是:“兩先,兩后,”既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也就是引導學生課前做好預習,發現問題,帶著問題有目的性的聽課,效果會更好。課后注意及時復習鞏固以及經常復習鞏固,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如果學生能真正按照此方法,再加之自己特有的經驗,一定是學起來輕松愉悅,成績優異的。

三、工作重點:

讓學生熱愛數學,并且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平均分和優秀率上漲的幅度,減少學困生。

總之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任務還有很多,需要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概念。

3)會用列表嘗試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能力目標:

1)滲透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思想。

2)通過嘗試求解,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細致,認真的學習習慣。

2)在積極的教學評價中,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本班共有40人,請問能確定男女生各幾人嗎?為什么?

(1)如果設本班男生_人,女生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_+y=40)

(2)這是什么方程?根據什么?

2.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設男生_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_,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女生多2人且男女生共40人.設該班男生_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兩個方程中的_表示什么?類似的兩個方程中的y都表示?

像這樣,同一個未知數表示相同的量,我們就應用大括號把它們連起來組成一個方程組。

4.點明課題:二元一次方程組。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取數據,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探究新知,練習鞏固

1.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

(1)請同學們看課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的概念,并找出關鍵詞由教師板書。

[讓學生看書,引起他們對教材重視。找關鍵詞,加深他們對概念的了解.]

(2)練習:判斷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組,學生作出判斷并要說明理由。

①_2+y=0②y=2_+4③y+?_④_=2/y+1⑤(_+y)/3-2=0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設計的重點,為加深學生對“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的內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閱讀書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對“項的次數的思考”,進而完善血生對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2.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概念

(1)由學生給出引例的答案,教師指出這就是此方程組的解。

(2)練習:把下列各組數的題序填入圖中適當的位置:

方程_+y=0的解,方程2_+3y=2的解,方程組的解。

(3)既滿足第一個方程也滿足第二個方程的解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4)練習:已知是方程組的解,求a,b的值。

(三)合作探索,嘗試求解

現在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尋找方程組的解呢?

1.已知兩個整數_,y,試找出方程組的解.

學生兩人一小組合作探索。并讓已經找出方程組解的學生利用實物投影,講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一般思路:由一個方程取適當的_y的值,代到另一個方程嘗試.

(設計意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探索并解答問題,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也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2.據了解,某商店出售兩種不同星號的“紅雙喜”牌乒乓球。其中“紅雙喜”二星乒乓球每盒6只,三星乒乓球每盒3只。某同學一共買了4盒,剛好有15個球。

(1)設該同學“紅雙喜”二星乒乓球買了_盒,三星乒乓球買了y盒,請根據問題中的條件列出關于_、y的方程組。(2)用列表嘗試的方法解出這個方程組的解。

由學生獨立完成,并分析講解。

3.例已知方程3_+2Y=10

⑴當_=2時,求所對應的Y的值;

⑵取一個你自己喜歡的數作為_的值,求所對應的Y的`值;

⑶用含_的代數式表示Y;

⑷用含Y的代數式表示_;

⑸當_=-2,0時,所對應的Y值是多少;

(設計意圖:此處設計主要是想讓學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讓學生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再從他們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復步驟中提煉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然后把它與原方程比較,把一個未知數的值代入哪一個方程計算會更簡單,形成“正遷移”,引導學生體會“用關于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過程。)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這節課學哪些知識和方法?

2.你還有什么問題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3.教材P82

教學設計說明:

1.本課設計主線有兩條。其一是知識線,內容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到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概念再到列表嘗試法,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第二是能力培養線,學生從看書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到學會歸納解的概念,再到自主探索,用列表嘗試法解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體”是本課設計的主要理念。由學生給出數據,得出結果,再讓他們在積極嘗試后進行講解,實現生生互評。把課堂的一切交給學生,相信他們能在已有的知識上進一步學習提高,教師只是點播和引導者。

3.本課在設計時對教材也進行了適當改動。例題方面考慮到數碼時代,學生對膠卷已漸失興趣,所以改為學生比較熟悉的乒乓球為體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練習的作用,為知識的落實打下軋實的基礎,為學生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經歷用數格子的辦法探索勾股定理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合情推力意識,主動探究的習慣,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邊之間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說理和簡單的推理的意識及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勾股定理的由來,并能用它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難點:勾股定理的發現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入課題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提問:

1、圖1—3中,A,B,C之間有什么關系?

2、圖1—4中,A,B,C之間有什么關系?

3、從圖1—1,1—2,1—3,1—4中你發現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形成共識后,教師總結:以三角形兩直角邊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和,等于以斜邊的正方形面積。

三、議一議

1、圖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邊長表示正方形的面積嗎?

2、你能發現直角三角形三邊長度之間的關系嗎?

在同學的交流基礎上,老師板書:直角三角形邊的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這就是的“勾股定理”也就是說: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為a,b,斜邊為c,那么我國古代稱直角三角形的較短的直角邊為勾,較長的為股,斜邊為弦,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來。

3、分別以5厘米和12厘米為直角邊做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并測量斜邊的長度(學生測量后回答斜邊長為13)請大家想一想(2)中的規律,對這個三角形仍然成立嗎?(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電視機,指的是屏幕的長嗎?只的是屏幕的款嗎?那他指什么呢?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4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整理與復習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已學圖形各面積公式,能靈活地應用多種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有關平面圖形面積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感受數學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性及其應用的廣泛性。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學習的熱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已學圖形各面積公式,能靈活地應用多種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有關平面圖形面積的實際問題。

難點:引導學生整理多邊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掌握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建構知識網絡。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多邊形紙模

五、教學步驟與過程

(一)導入復習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整理和復習有關這些多邊形的面積的知識。

板書課題:多邊形面積計算復習課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復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⑴請大家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經過平移、旋轉等方法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的。

⑵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每個公式的推導過程。

六、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學生板演,集體訂正七、說一說,你學會了什么?從整理圖中能看出各種圖形之間的關系嗎?

七、作業布置

練習十九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絕對值的概念,有理數大小比較法則.

2,學會絕對值的計算,會比較兩個或多個有理數的大小.

3.體驗數學的概念、法則來自于實際生活,滲透數形結合和分類思想.

教學難點 兩個負數大小的比較

知識重點 絕對值的概念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設置情境

引入課題 星期天黃老師從學校出發,開車去游玩,她先向東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學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線上),如果規定向東為正,①用有理數表示黃老師兩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車每公里耗油0.15升,計算這天汽車共耗油多少升?

學生思考后,教師作如下說明:

實際生活中有些問題只關注量的具體值,而與相反意義無關,即正負性無關,如汽車的耗油量我們只關心汽車行駛的距離和汽油的價格,而與行駛的方向無關;

觀察并思考:畫一條數軸,原點表示學校,在數軸上畫出表示朱家尖和黃老師家的點,觀察圖形,說出朱家尖黃老師家與學校的距離.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如下:

數軸上表示數的點到原點的距離只與這個點離開原點的長度有關,而與它所表示的數的正負性無關;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記做|a|

例如,上面的問題中|20|=20,|-10|=10顯然,|0|=0 這個例子中,第一問是相反意義的量,用正負數表示,后一問的解答則與符號沒有關系,說明實際生活中有些問題,人們只需知道它們的具體數值,而并不關注它們所表示的意義.為引入絕對值概念做準備.并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因為絕對值概念的幾何意義是數形轉化的典型模型,學生初次接觸較難接受,所以配置此觀察與思考,為建立絕對值概念作準備.

合作交流

探究規律 例1求下列各數的絕對值,并歸納求有理數a的絕對有什么規律?

-3,5,0,+58,0.6

要求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絕對值的意義先求出答案,然后觀察原數與它的絕對值這兩個數據的特征,并結合相反數的意義,最后總結得出求絕對值法則(見教科書第15頁).

鞏固練習:教科書第15頁練習.

其中第1題按法則直接寫出答案,是求絕對值的基本訓練;第2題是對相反數和絕對值概念進行辨別,對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有較高要求,要注意思考的周密性,要讓學生體會出不同說法之間的區別. 求一個數的絕時值的法則,可看做是絕對值概念的一個應用,所以安排此例.

學生能做的盡量讓學生完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組織者.本著這個理念,設計這個討論.

結合實際發現新知 引導學生看教科書第16頁的圖,并回答相關問題:

把14個氣溫從低到高排列;

把這14個數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出來;

觀察并思考:觀察這些點在數軸上的位置,并思考它們與溫度的高低之間的關系,由此你覺得兩個有理數可以比較大小嗎?

應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呢?

學生交流后,教師總結:

14個數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溫度從低到高的順序: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于右邊的數.

在上面14個數中,選兩個數比較,再選兩個數試試,通過比較,歸納得出有理數大小比較法則。

想象練習:想象頭腦中有一條數軸,其上有兩個點,分別表示數一100和一90,體會這兩個點到原點的距離(即它們的絕對值)以及這兩個數的大小之間的關系.

要求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圖形. 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規定都來源于生活,每一種規定都有它的合理性。

數在大小比較法則第2點學生較難掌握,要從絕對值的意義和數軸上的數左小右大這方面結合起來來了解,所以配置想象練習 ,加強數與形的想象。

課堂練習 例2,比較下列各數的大小(教科書第17頁例)

比較大小的過程要緊扣法則進行,注意書寫格式

練習:第18頁練習

小結與作業

課堂小結 怎樣求一個數的絕對值,怎樣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本課作業 1, 必做題:教產書第19頁習題1,2,第4,5,6,10

2, 選做題:教師自行安排

本課教育評注(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1,情景的創設出于如下考慮:①體現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在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獲得數學體驗,不僅加深對絕對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學習絕對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發學習的興趣.②教材中數的絕對值概念是根據幾何意義來定義的(其本質是將數轉化為形來解釋,是難點),然后通過練習歸納出求有理數的絕對值的規律,如果直接給出絕對值的概念,灌輸知識的味道很濃,且太抽象,學生不易接受.

2, 一個數絕對值的法則,實際上是絕對值概念的直接應用,也體現著分類的數學思想,所以直接通過例1歸納得出,顯得非常緊湊,是教學重點;從知識的發展和學生的能力培養角度來看,教師應更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關注學生的思維,做好教學的組織和引導,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

3, 有理數大小的比較法則是大小規定的直接歸納,其中第(2)條學生較難理解,教學中要結合絕對值的意義和規定:“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幫助學生建立“數軸上越左邊的點到原點的距離越大,所以表示的數越小”這個數形結合的模型.為此設置了想象練習.

4,本節課的內容包括絕對值的概念和數的絕對值的求法、有理數大小比較的法則,教學內容很多,學生接受起來可能會有困難,建議把有理數的大小比較移到下節課教學。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借助于數軸,初步理解絕對值的概念,能求一個數的絕對值,初步學會求絕對值等于某一個正數的有理數。

過程與方法:通過從數形兩個側面理解絕對值的意義,初步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通過應用絕對值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絕對值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應用絕對值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絕對值的概念和求一個數的絕對值

教學難點: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及求絕對值等于某一個正數的有理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用多媒體動畫顯示:兩只小狗從同一點O出發,在一條筆直的街上跑,

一只向右跑10米到達A點,另一只向左跑10米到達B點。若規定向右為正,則A處記做__________,B處記做__________。

以O為原點,取適當的單位長度畫數軸,并標出A、B的位置。

(用生動有趣的圖畫吸引學生,即復習了數軸和相反數,又為下文作準備)。

2、這兩只小狗在跑的過程中,有沒有共同的地方?在數軸上的A、B兩

又有什么特征?(從形和數兩個角度去感受絕對值)。

3、在數軸上找到-5和5的點,它們到原點的距離分別是多少?表示-和的點呢?

小結: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存在這樣的情況,無需考慮數的正負性質,比如:在計算小狗所跑的路程中,與小狗跑的方向無關,這時所走的路程只需用正數,這樣就必須引進一個新的概念———絕對值。

二、建立數學模型

絕對值的概念

(借助于數軸這一工具,師生共同討論,引出絕對值的概念)

絕對值的幾何定義:一個數在數軸上對應的點到原點的距離叫做這個數的&39;絕對值。比如:-5到原點的距離是5,所以-5的絕對值是5,記-5=5;5的絕對值是5,記做5=5。

注意:①與原點的關系②是個距離的概念

練習1:請學生舉一個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說明解決有的問題只需考慮的數絕對值。

(通過應用絕對值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絕對值的意義與作用,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三、應用深化知識

1、例題求解

例1、求下列各數的絕對值

-1.6,,0,-10,+10

解:-1.6=1.6=0=0

-10=10+10=10

2、練習2:略

3、根據上述題目,讓學生歸納總結絕對值的特點。(教師進行補充小結)

特點:1、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

2、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

3、零的絕對值是零

4、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絕對值相等

4、練習3:回答下列問題

①一個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這個數是什么數?

②一個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這個數是什么數?

③一個數的絕對值一定是正數嗎?

④一個數的絕對值不可能是負數,對嗎?

⑤絕對值是同一個正數的數有兩個,它們互為相反數,這句話對嗎?

(由學生口答完成,進一步鞏固絕對值的概念)

5、例2、求絕對值等于4的數。

(讓學生考慮這樣的數有幾個,是怎樣得出這個結果的呢?對后一個問題由學生去討論,啟發學生從數與形兩個方面考慮,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分析:

①從數字上分析

∵+4=4,-4=4∴絕對值等于4的數是+4和-4畫一個數軸(如下圖)

②從幾何意義上分析,畫一個數軸(如下圖)

∵數軸上到原點的距離等于4個單位長度的點有兩個,即表示+4的點P和表示-4的點M

∴絕對值等于4的數是+4和-4

注意:說明符號“∵”讀作“因為”,“∴”讀作“所以”

6、練習本:做書上16頁課內練習3、4兩題。

四、歸納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覺得本節課有什么收獲?

由學生自行總結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的體會。

五、課后作業

讓學生去尋找一些生活中只考慮絕對值的實際例子。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7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分析題意說理過程,能靈活地選用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

學習重點:

直線平行的條件的應用.

學習難點:

選取適當判定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是重點也是難點.

一、學習過程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二.鞏固練習:

1.如圖2,若∠2=∠6,則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題)(第2題)

2.如圖,一個合格的變形管道ABCD需要AB邊與CD邊平行,若一個拐角∠ABC=72°,則另一個拐角∠BCD=_______時,這個管道符合要求.

二、選擇題.

1.如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因為∠1=∠4,所以DE∥AB

B.因為∠2=∠3,所以AB∥EC

C.因為∠5=∠A,所以AB∥DE

D.因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圖,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使∠1=∠2≠90°,則()

A.∠2=∠4B.∠1=∠4C.∠2=∠3D.∠3=∠4

三、解答題.

1.你能用一張不規則的紙(比如,如圖1所示的四邊形的紙)折出兩條平行的直線嗎?與同伴說說你的折法.

2.已知,如圖2,點B在AC上,BD⊥BE,∠1+∠C=90°,問射線CF與BD平行嗎?試用兩種方法說明理由.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借助數軸理解相反數的概念,會求一個數的相反數。

(2)培養學生觀察、猜想、驗證等能力,初步形成數形結合的思想。

2、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出相反數的概念和性質。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相反數的意義,會求一個數的相反數。

2、難點:對相反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請兩位同學背靠背,一個向左走5步,另一個向右走5步,如果向右走為正,向左、向右分別記作什么?(生答:+5、-5),+5與-5這樣成對出現的數就是為們今天要學習的相反數。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出示小黑板)

教師提出問題:上圖中數軸上的點B和點D表示的數各是什么?有什么關系?

學生活動:分小組討論,與同伴交流。

教師活動:請幾位同學說出他們討論的結果,指出點B表示+2.6,點D表示-2.6,它們只有符號不同,到原點的距離都是2.6。

2、(板書):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么我們將其中一個數叫做另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0的相反數是0。

3、學生活動:

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有什么關系?

學生代表回答后,小結: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于原點的兩側,并且與原點的距離相等。

4、練習填空:

3的相反數是;-6的相反數是;-(-3)=;-(-0.8)=;

學生活動:在練習本上解答,并與同伴交流,師生共同訂正。

歸納:化簡多重符號時,一個正數前不管有多少個“+”號,都可全部省去不寫;一個數前有偶數個“-”號,也可以把“-”號一起去掉;一個正數前面有奇數個“-”號,則化簡后只保留一個“-”號。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課本P10第1題。

2、填空:

(1)__的相反數是;(2)__的相反數是;(3)__的相反數是2/3。

3、如果一個數的相反數是它本身,則這個數是。

4、若α、β互為相反數,則α+β=。

5、-(-4)是的相反數,-(-2)的相反數是。

6、化簡下列各數的符號

-(-9)=;+(-3.5)=;

-=;-{-[+(-7)]}=。

7、若-x=10,則x的相反數在原點的側。

8、若x的&39;相反數是-3,則;若x的相反數是-5.7,則。

四、總結反思

本節課學習了相反數的意義,并認識了相反數在數軸上的特征,數a的相反數是-a,0的相反數是0,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零除外)的兩個點,位于原點的兩側,并且到原點的距離相等。

五、課后作業

課本P13習題1.2A組第3、4題。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9

一、指導思想:

20世紀中葉以來,數學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與計算機的結合,使得數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式和應用范圍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并對現代社會中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同時為人們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要求:

期中授完第六章,期末授完下冊全冊。

三、提高質量措施:

1、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把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滲透到教與學的全過程。要重視學生知識的建構和能力的培養;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展示和學習方法的提煉;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感的陶冶、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的導向。教師要與新課程一同成長。

2、教學中要樹立全新的學習觀。學習要轉向受教育者,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即把活躍在教學舞臺上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轉向“學教”,即提倡學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師的指導、幫助在后,要給學生“悟”的時間與空間。教師的“教”應由學生的“學”來確定。要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3、教學中要樹立全新的知識觀。人的知識分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教師灌輸給學生的知識,它們是淺層次的知識,是比較易于遺忘的東西。隱性知識是學生發現學習得到的知識,如通過體驗、頓悟、自省、直覺而得到的,極易保持的、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東西。教師要摒棄以“量”為主的知識觀,樹立以知識的“質”和“結構”為主的觀念,關注學生的隱性知識的攝取,注意滲透人文知識并努力使“教師”這一隱性課程知識美好地呈現給學生。

4、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由教“學答”轉變為教“思維”,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注重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

5、加強七年級幾何入門教學

6、科學組織復習備考。要轉變以知識立意為能力立意的復習備考策略,突出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注重數學的工具性和應用性。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的概念,理解負數沒有平方根及非負數開平方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理解開平方與平方是一對互逆的運算,會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數的平方根,并能用根號加以表示,能用科學計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平方與開平方這一對互逆運算的辯證關系,感受平方根在現實世界中的客觀存在,增強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開平方與平方是一對互逆的運算,會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數的平方根,并能用根號加以表示。

【教學難點】會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數的平方根,并能用根號加以表示。

【教具準備】小黑板科學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七年級的學習,相信同學們都對數學這門課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個學期,我們將一起來學習八年級的數學知識,這個學期的知識將會更加有趣。

2、板書:實數1.1平方根

二、新授

(一)探求新知

1、探討:有面積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嗎?如果有,那它的邊長是多少?(少數學習超前的學生可能能答上來)這個邊長是個怎樣的數?你以前見過嗎?

2、引入“無理數”的概念:像(2.82842712……)這樣無限不循環的小數就叫做無理數。

3、你還能舉出哪些無理數?(,)、、1/3是無理數嗎?

4、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二)知識歸納:

1、板書:1.1平方根

2、李老師家裝修廚房,鋪地磚10.8平方米,用去正方形的地磚120塊,你能算出所用地磚的邊長是多少嗎?(0.3米)

3、怎么算?每塊地磚的面積是:10.8120=0.09平方米。

由于0.32=0.09,因此面積為0.09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為0.3米。

4、練習:

由于()=400,因此面積為4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為()厘米。

5、在實際問題中,我們常常遇到要找一個數,使它的平方等于給定的數,如已知一個數a,要求r,使r2=a,那么我們就把r叫做a的一個平方根。(也可叫做二次方根)

例如22=4,因此2是4的一個平方根;62=36,因此6是36的一個平方根。

6、說一說:9,16,25,49的一個平方根是多少?

(三)探求新知:

1、4的平方根除了2以外,還有別的數嗎?

2、學生探究:因為(-2)2=4,因此-2也是4的一個平方根。

3、除了2和-2以外,4的平方根還有別的數嗎?(4的平方根有且只有兩個:2與-2。)

4、結論:如果r是正數a的一個平方根,那么a的平方根有且只有兩個:r與-r。

5、我們把a的正平方根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記作,讀作:“根號a”;把a的負平方根記作-。

6、0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一個:0。0的平方根記作,即=0。

7、負數沒有平方根。

8、求一個非負數的平方根,叫做開平方。

(四)鞏固練習:

1、分別求下列各數的平方根:36,25/9,1.21。

(6和-6,5/3和-5/3,1.1和-1.1)(也可用號表示)

2、分別求下列各數的算術平方根:100,16/25,0.49。(10,4/5,0.7)

三、小結與提高:

1、面積是19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2、求算術平方根:81,25/144,0.16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1

平行線的判定(1)

課型:新課:備課人:韓賀敏審核人:霍紅超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2.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領悟歸納和轉化的數學思想

學習重難點:探索并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一、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

二、練一練1、判斷題

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內錯角也相等.()

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互補,那么同旁內角相等.()

2、填空1.如圖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筆________,那么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如果∠2+∠5=______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圖2,若∠2=∠6,則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三、選擇題

1.如圖3所示,下列條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A.AB∥EF,CD∥EFB.∠5=∠A;C.∠ABC+∠BCD=180°D.∠2=∠3

2.右圖,由圖和已知條件,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線a、b被直線c所截,且∠1+∠2=180°,試判斷直線a、b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五、作業課本15頁-16頁練習的1、2、3、

5.2.2平行線的判定(2)

課型:新課:備課人:韓賀敏審核人:霍紅超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

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能力.

毛2.分析題意說理過程,能靈活地選用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

學習重點:直線平行的條件的應用.

學習難點:選取適當判定直線平行的方法進行說理是重點也是難點.

一、學習過程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二.鞏固練習:

1.如圖2,若∠2=∠6,則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題)(第2題)

2.如圖,一個合格的變形管道ABCD需要AB邊與CD邊平行,若一個拐角∠ABC=72°,則另一個拐角∠BCD=_______時,這個管道符合要求.

二、選擇題.

1.如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因為∠1=∠4,所以DE∥AB

B.因為∠2=∠3,所以AB∥EC

C.因為∠5=∠A,所以AB∥DE

D.因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圖,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使∠1=∠2≠90°,則()

A.∠2=∠4B.∠1=∠4C.∠2=∠3D.∠3=∠4

三、解答題.

1.你能用一張不規則的紙(比如,如圖1所示的四邊形的紙)折出兩條平行的直線嗎?與同伴說說你的折法.

2.已知,如圖2,點B在AC上,BD⊥BE,∠1+∠C=90°,問射線CF與BD平行嗎?試用兩種方法說明理由.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2

一、課題2.4有理數的減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有理數減法法則并熟練地進行有理數減法運算;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及運算能力.

三、教學重點

有理數減法法則

四、教學難點

有理數減法法則

五、教學用具

三角尺、小黑板、小卡片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計算:

(1)(-2.6)+(-3.1);(2)(-2)+3;(3)8+(-3);(4)(-6.9)+0.

2.化簡下列各式符號:

(1)-(-6);(2)-(+8);(3)+(-7);

(4)+(+4);(5)-(-9);(6)-(+3).

3.填空:

(1)______+6=20;(2)20+______=17;

(3)______+(-2)=-20;(4)(-20)+______=-6.

在第3題中,已知一個加數與和,求另一個加數,在小學里就是減法運算.如______+6=20,就是求20-6=14,所以14+6=20.那么(2),(3),(4)是怎樣算出來的?這就是有理數的減法,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二)、師生共同研究有理數減法法則

問題1(1)(+10)-(+3)=______;

(2)(+10)+(-3)=______.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兩式的結果相同,(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即(+10)-(+3)=(+10)+(-3).

教師啟發學生思考:減法可以轉化成加法運算.但是,這是否具有一般性?問題2(1)(+10)-(-3)=______;

(2)(+10)+(+3)=______.

對于(1),根據減法意義,這就是要求一個數,使它與-3相加等于+10,這個數是多少?

(2)的結果是多少?

于是,(+10)-(-3)=(+10)+(+3).

至此,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教師強調運用此法則時注意“兩變”:一是減法變為加法;二是減數變為其相反數.減數變號(減法============加法)

(三)、運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計算:

(1)(-3)-(-5);(2)0-7.

例2計算:

(1)18-(-3);(2)(-3)-18;(3)(-18)-(-3);(4)(-3)-(-18).

通過計算上面一組有理數減法算式,引導學生發現:

在小學里學習的減法,差總是小于被減數,在有理數減法中,差不一定小于被減數了,只要減去一個負數,其差就大于被減數.

例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其海拔高度大約為是8848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約是-155米,兩處高度相差多少米?

閱讀課本63頁例3

(四)、小結

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強調指出:

由于把減數變為它的相反數,從而減法轉化為加法.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當引進負數后就可以統一用加法來解決.

2.不論減數是正數、負數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數減法法則.在使用法則時,注意被減數是永不變的.

(五)、課堂練習

1.計算:

(1)-8-8;(2)(-8)-(-8);(3)8-(-8);(4)8-8;

2.計算:

(1)16-47;(2)28-(-74);(3)(-37)-(-85);(4)(-54)-14;

(5)123-190;(6)(-112)-98;(7)(-131)-(-129);(8)341-249.

3.計算:

(1)1.6-(-2.5);(2)0.4-1;(3)(-3.8)-7;

(4)(-5.9)-(-6.1);

(5)(-2.3)-3.6;(6)4.2-5.7;(7)(-3.71)-(-1.45);(8)6.18-(-2.93).

利用有理數減法解下列問題

4.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陸上最低處是位于亞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兩處高度相差多少?

八、布置課后作業:

課本習題2.6知識技能的2、3、4和問題解決1

九、板書設計

2.5有理數的減法

(一)知識回顧(三)例題解析(五)課堂小結

例1、例2、例3

(二)觀察發現(四)課堂練習練習設計

十、課后反思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過程。

2、理解并初步掌握有理數減法法則,會做有理數減法運算。

3、能根據具體問題,培養抽象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有理數減法法則做有理數減法運算。

教學難點:

有理數減法法則的得出。

教具學具:

多媒體、教材、計算器

教學方法;

研討法、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師:下面列出的是連續四周的最高和最低氣溫:

第1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最高氣溫+6℃0℃+4℃-2℃

最低氣溫+2℃-5℃-2℃-5℃

周溫差

求每周的溫差時,應運用哪一種運算?你認為計算結果應是什么?請列出算式,并寫出計算結果。

生:溫差分別是4℃、5℃、6℃、3℃,應使用減法運算。

列式為;

(+6)-(+2)=4

0-(-5)=5

(+4)-(-2)=6

(-2)-(-5)=3

教學過程二、有理數減法法則的推倒:

師:1、根據上面的計算和計算結果,讓我們以求四周的溫差為例子研究一下,是否可以用加法的知識類做減法的運算。

2、是否能直接把減法轉化為加法來求差?猜想一下,完成這個轉化的法則是什么?

3、自己設計一些有理數的減法,用計算器檢驗一下你歸納的減法法則是否正確。

舉例:(-5)+()=-2

得出(-5)+(+3)=-2

所以得到(-2)-(-5)=+3

而(-2)+(+5)=+3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教學過程三、法則的應用:

例1:先做筆算,再用計數器檢驗。

(1)(-34)-(+56)-(-28);

(2)(+25)-(-293)-(+472)

教學過程

解:(1)原式=-34+(-56)+(+28)

=-90+(+28)

=-62

(2)原式=+25+(+293)+(-472)

=+25+(-836)

=676

注意:強調計算過程不能跳步,體現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運用。

檢測題

教學過程四、練習反饋:

師:巡視個別指導,訂正答案。

教學過程五、小結: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

這個數的相反數。例1:先做筆算,再用計數器檢驗。

(1)(-34)-(+56)-(-28);

(2)(+25)-(-293)-(+472)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4

初一上冊數學教案,歡迎各位老師和學生參考!

學習目標:1、理解有理數的絕對值和相反數的意義。

2、會求已知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

3、會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4、經歷將實際問題數學化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學習重點:1.會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2.會求已知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

學習難點:理解有理數的絕對值和相反數的意義。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

根據絕對值與相反數的意義填空:

1、

2、

-5的相反數是______,-10.5的相反數是______,的相反數是______;

3、0=______,0的相反數是______。

二、探索感悟

1、議一議

(1)任意說出一個數,說出它的絕對值、它的相反數。

(2)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本身或它的相反數有什么關系?

2、想一想

(1)2與3哪個大?這兩個數的絕對值哪個大?

(2)-1與-4哪個大?這兩個數的絕對值哪個大?

(3)任意寫出兩個負數,并說出這兩個負數哪個大?他們的絕對值哪個大?

(4)兩個有理數的大小與這兩個數的絕對值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三.例題精講

例1.求下列各數的絕對值:

+9,-16,-0.2,0.

求一個數的絕對值,首先要分清這個數是正數、負數還是0,然后才能正確地寫出它的絕對值。

議一議:(1)兩個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那個數一定大嗎?

(2)數軸上的點的大小是如何排列的?

例2比較-10.12與-5.2的大小。

例3.求6、-6、14、-14的絕對值。

小節與思考:

這節課你有何收獲?

四.練習

1.填空:

⑴的符號是,絕對值是;

⑵10.5的符號是,絕對值是

⑶符號是+號,絕對值是的數是

⑷符號是-號,絕對值是9的數是;

⑸符號是-號,絕對值是0.37的數是.

2.正式足球比賽時所用足球的質量有嚴格的規定,下表是6個足球的質量檢測結果(用正數記超過規定質量的克數,用負數記不足規定質量的克數).

請指出哪個足球質量最好,為什么?

第1個第2個第3個第4個第5個第6個

-25-10+20+30+15-40

3.比較下面有理數的大小

(1)-0.7與-1.7(2)(3)(4)-5與0

五、布置作業:

P25習題2.35

家庭作業:《評價手冊》《補充習題》

六、學后記/教后記

這篇初一上冊數學教案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5

教學過程

一、目標展示

二、情景導入。

裝修工人正在向墻上釘木條,如果木條b與墻壁邊緣垂直,那么木條a與墻壁邊緣所夾角為多少度時,才能使木條a與木條b平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三、直線平行的條件

以前我們學過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如圖(課本P13圖5、2—5)在三角板移動的過程中,什么沒有變?

三角板經過點P的邊與靠在直尺上的邊所成的角沒有變。

∠1與∠2是三角板經過點P的邊與靠在直尺上的邊所成的角移動前后的位置,顯然∠1與∠2是同位角并且它們相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簡單地說: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

符號語言:∵∠1=∠2∴AB‖CD、

如圖(課本P145、2—7),你能說出木工用圖中這種叫做角尺的工具畫平行線的道理嗎?

用角尺畫平行線,實際上是畫出了兩個直角,根據“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可知這樣畫出的就是平行線。

學習目標一:了解平行線的概念、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關系。

題組一:

1、叫做平行線。

如圖:a與b互相平行,記作,a。

2、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b只有與兩種。

3、下列生活實例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馬線;

(2)天上的彩虹;

(3)閱兵隊的縱隊;

(4)百米跑道線,屬于平行線的有。

學習目標二:掌握兩個平行公理;會用三角尺和直尺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

題組二:

4、通過畫圖和觀察,可得兩個平行公理:

①、經過點,一條直線平行于已知直線;

②、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符號表達式:若b‖a,c‖a,則。

5、在同一平面內直線a與b滿足下列條件,寫出其對應的位置關系:

①、a與b沒有公共點,則a與b;

②、a與b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則a與b;

③、a與b有兩個公共點,則a與b;

6、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有()

A、有且只有一條;B、有兩條;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條

教學設計

1、落實教學常規,踐行學校《教師日常教學行為要求》。

2、優化教學策略,老師要真正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倡“學先教后”,讓學生“先看、先想、先說、先做”,老師依學定教,點拔引領,讓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交流、展示、應用”中內悟知識。提倡“當堂訓練”,在教學設計中,要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的環節,當堂落實。力爭當堂完成“雙基”任務。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6

一、學情分析

從上學期的學習中可看出,本班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不一,成績懸殊較大。有的學生智力較好,自尊心強,好動。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紀律渙散。教師要關愛每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本學期需切實抓緊,抓實,重視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讓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端正學習及生活態度,完成并穩定從小學到初中的轉軌,更好地進行初中階段的新的學習生活。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初中階段七年級數學新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獲得數學中的基本理論、概念、原理和規律等方面的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學會將實踐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通過數學問題來解決實際問題。認識自然界中的各種圖形發現它們的廣闊的應用。初步體驗并學會全理地進行推斷和預測。

2、初步具有數學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的習慣。

3、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系,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4、初步形成數學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為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基礎。

5、樹立學生牢固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讓學生樂學、愛學,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讓學校成為學生的“天堂”。

6、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貌等的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學習態度。

三、教材分析

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和體驗各種學科探究活動,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學習知識,因此擺脫“以學科為中心”和“知識為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式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式學習。這是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點,從這點出發,教材在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有如下特點:

1、承上啟下,立足發展

本書力求成為一面“鏡子”,反映知識的來龍去脈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內涵,不僅引導學生現在的學習,而且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所啟示,既有使學生了解所學內容背景的歷史資料,又有揭示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聯系的內容,為學生今后的學習作鋪墊。

2、體現過程,反映規律

學習數學是循序漸進、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過程,粗略、定性和直觀的認識往往是創新的火種,本書力求在重視知識結論的同時,體現數學學習的過程和規律,從能啟發學生的粗略、定性、直觀認識的問題說起,通過“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等,逐步引導出精確、定量、抽象的認識。

3、注重基礎,突出重點

現代社會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的基本數學素養,七年級數學課程應更著重于基礎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內容,本書就是力求注重基礎,突出重點。強調解方程中的化歸思想,以及消元、配方、降次等基本方法;用框圖方式分析問題,體現程序化、機械化、算法化的思維方式;習題設計“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廣探索”等不同層次。

4、內容安排

(一)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本章使學生了解在平面內不重合的兩條直線相交與平行的兩種位置關系,研究了兩條直線相交時的形成的角的特征、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兩條直線平行的長期共存條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關圖形平移變換的性質,利用平移設計一些優美的圖案。

重點:垂線和它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質,平移和它的性質,以及這些的組織運用。

難點:探索平行線的條件和特征,平行線條件與特征的區別,運用平移性質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以及進行圖案設計。

(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本章通過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確定位置的重要性。并讓學生比較系統地學習“有序數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內容,最后通過“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將坐標與地理位置相結合,將圖形坐標變化與圖形位置變化之間的關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本章關鍵是掌握好“平面直角坐標系”定位法。

重點: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中會根據坐標描出點的位置,由點的位置寫出它的坐標。

難點: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實際運用。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7

一、教學目標:

⑴在具體情景中了解余角與補角,懂得余角和補角的性質,通過練習掌握余角和補角的概念及性質,并能運用它們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⑵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發展學生的幾何概念,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

⑶體驗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敢于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余角與補角的性質

三、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⑴復習角的定義。你知道有哪些特殊的角?

⑵用量角器量一量圖中每組兩個角的度數,并求出它們的和。

你有什么發現?

新課:

由學生的發現,給出余角和補角的定義(文字敘述)。

并且用數學符號語言進行理解。

問題1:如何求一個角的.余角和補角。

①∠1的余角:90°-∠1

②∠α的補角:180°-∠α

練習:填表(求一個角的余角、補角)

拓廣:觀察表格,你發現α的余角和α的補角有什么關系?

如何進行理論推導?

結論:α的補角比α的余角大90°

α一定是銳角

鈍角沒有余角,但一定有補角。

免費下載七年級數學教案篇18

教學目的:

(一)知識點目標:

1.了解正數和負數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

3.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二)能力訓練目標:

1.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符號化方法。

2.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通過師生合作,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理解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負數,數0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方法:

師生互動與教師講解相結合。

教具準備:

地圖冊(中國地形圖)。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活動:由兩組各派兩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一名按老師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記,看哪一組記得最快、?

內容:老師說出指令:

向前兩步,向后兩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兩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兩步。

如果學生不能引入符號表示,教師可和一個小組合作,用符號表示出+2、-2、+1、-3、+2、-1、+4、-2等。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這樣的符號的地方很多,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帶有特殊符號、表示具有實際意義的數-----正數和負數。

講授新課:

1.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

2.章頭圖。問題見教材。讓學生思考-3~3℃、凈勝球數與排名順序、±0.5、-9的意義。

3、正數、負數的定義:我們把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在這些數的前面帶有“一”時叫做負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十”(正號)表示正數。

舉例說明:3、2、0.5、等是正數(也可加上“十”)

-3、-2、-0.5、-等是負數。

4、數0既不是正,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0℃是一個確定的溫度,海拔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義已不僅表示“沒有”。

5、讓學生舉例說明正、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展示圖片(又見教材P5圖1.1-2-3)讓學生觀察地形圖上的標注和記錄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_銀行的存折,說出你知道的信息。

鞏固提高:練習:課本P5練習

課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課后作業:課本P7習題1.1的第1、2、4、5題。

活動與探究:在一次數學測驗中,_班的平均分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記為正數。

(1)美美得95分,應記為多少?

(2)多多被記作一12分,他實際得分是多少?

754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蔬菜配送公司|蔬菜配送中心|食材配送|饭堂配送|食堂配送-首宏公司 | 全国国际化学校_国际高中招生_一站式升学择校服务-国际学校网 | 【中联邦】增稠剂_增稠粉_水性增稠剂_涂料增稠剂_工业增稠剂生产厂家 | 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哈尔滨失眠医院_哈尔滨治疗抑郁症医院_哈尔滨精神心理医院 | 天一线缆邯郸有限公司_煤矿用电缆厂家_矿用光缆厂家_矿用控制电缆_矿用通信电缆-天一线缆邯郸有限公司 | 即用型透析袋,透析袋夹子,药敏纸片,L型涂布棒-上海桥星贸易有限公司 | 山东彩钢板房,山东彩钢活动房,临沂彩钢房-临沂市贵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西门子伺服电机维修,西门子电源模块维修,西门子驱动模块维修-上海渠利 |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江苏齐宝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 十字轴_十字轴万向节_十字轴总成-南京万传机械有限公司 | bkzzy在职研究生网 -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咨询平台 | 智能楼宇-楼宇自控系统-楼宇智能化-楼宇自动化-三水智能化 | 皮带输送机-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潍坊大集网-潍坊信息港-潍坊信息网 | 厌氧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厌氧三相分离器-山东创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星耀裂变】_企微SCRM_任务宝_视频号分销裂变_企业微信裂变增长_私域流量_裂变营销 |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软件|企业流程管理|微宏科技-AlphaFlow_流程管理系统软件服务商 | SEO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优化,苏州网站推广-江苏森歌网络 | 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SM150便携式土壤水分仪-铭奥仪器 | 谈股票-今日股票行情走势分析-牛股推荐排行榜 | 施工电梯_齿条货梯_烟囱电梯_物料提升机-河南大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T恤衫定做,企业文化衫制作订做,广告T恤POLO衫定制厂家[源头工厂]-【汉诚T恤定制网】 | 欧洲MV日韩MV国产_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少妇被 到高潮喷出白浆av_精品少妇自慰到喷水AV网站 | 办公室家具公司_办公家具品牌厂家_森拉堡办公家具【官网】 | 蜘蛛车-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臂式伸缩臂叉装车-登高车出租厂家 - 普雷斯特机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单螺旋速冻机-双螺旋-流态化-隧道式-食品速冻机厂家-广州冰泉制冷 | 南京试剂|化学试剂|分析试剂|实验试剂|cas号查询-专业60年试剂销售企业 | 不锈钢拉手厂家|浴室门拉手厂家|江门市蓬江区金志翔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政府园区专业委托招商平台_助力企业选址项目快速落地_东方龙商务集团 | 河北凯普威医疗器材有限公司,高档轮椅系列,推车系列,座厕椅系列,协步椅系列,拐扙系列,卫浴系列 | 青岛侦探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劝退小三_青岛调查出轨取证公司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探真调查事务所 | 大通天成企业资质代办_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_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_无人机运营合格证_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 邢台人才网_邢台招聘网_邢台123招聘【智达人才网】 | 成都热收缩包装机_袖口式膜包机_高速塑封机价格_全自动封切机器_大型套膜机厂家 | 双齿辊破碎机-大型狼牙破碎机视频-对辊破碎机价格/型号图片-金联机械设备生产厂家 | 断桥铝破碎机_发动机破碎机_杂铝破碎机厂家价格-皓星机械 | 宝元数控系统|对刀仪厂家|东莞机器人控制系统|东莞安川伺服-【鑫天驰智能科技】 | 并离网逆变器_高频UPS电源定制_户用储能光伏逆变器厂家-深圳市索克新能源 | 乳化沥青设备_改性沥青设备_沥青加温罐_德州市昊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