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詩生字。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學習《絕句》這首詩。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引導同學們背誦以前學過的杜甫的古詩,由此導入新課。
(二)自學《絕句》
1.讀題、解題,作者簡介。
《絕句》是古代詩詞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的叫“五絕”,每句七個字的叫“七絕”這首詩是唐朝另一個詩人杜甫寫的,當時唐朝開始衰敗,又發生叛亂,詩人歷盡艱辛才輾轉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間草堂,詩中描寫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麗的景色。
2.教師范讀。
強調多音字:行(háng) 泊(bó)
3.自學字詞,理解詞語,教師檢查,學生質疑。
黃鸝:一種小鳥,也叫黃鶯,叫聲很好聽。
白鷺(lù):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細長,吃小魚,小蝦。
東吳(wú):古時候的東吳,就是今天江浙一帶。
鳴:這里指鳥叫。
翠柳:綠色的柳樹。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嶺: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這時是虛指。“千秋雪”指終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萬里:指非常遙遠,不是實指。
4.檢查自學詩意情況,想像畫面。
(1)指名讀詩句。
(2)練說每句詩意。
(新綠的柳枝上一對黃鵬在歡唱,蔚藍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鷺從溪上飛起,向遠處天空飛去。遠處,西嶺上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這樣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戶里一樣。門外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只。)
(觀看彩圖,誦讀全詩,想像畫面。)
(整首詩描繪了草堂附近明媚秀麗的景色。)
5.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1)指導朗讀。
我們要以歡快的語調,來讀這首詩,讀詩時還要注意抑揚頓挫和輕重快慢。
(2)教師范讀。
(3)學生朗讀。
兩個/黃鵬//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干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4)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感情?(抒發了作者對平靜生活的向往。)
(三)體會寫法
詩人為什么能描繪出這么美的畫面呢?他運用了什么方法?你們想知道嗎?齊讀全詩,仔細體會。
(教師總結:古詩是四個不相連屬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圖畫,短短四句寫景,有層次,有遠近,聲情并茂。而且黃翠白綠,眾彩繽紛,形象鮮明活潑,分而不散,從而充分表現了詩人恬靜開朗,躍躍欲歸的內心世界。同時這首詩語言清新質樸,對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樂美。)
(四)背誦全詩,體會美感
(五)布置作業
1.練說詩意。
2.默寫全詩。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9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的壯觀、秀美的景象。
4、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華橫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
理解《滕王閣序》中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華橫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9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第一自然段。
教學準備:課件
一、導入。
1、指名讀題。
2、在這里,少應該讀shao,用少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你對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是如何寫《滕王閣序》的?
二、初讀。
1、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做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
2、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相應的生字詞。
3、出示生字詞。
(1)自生字詞。
(2)正音
昌、章:讀翹舌音。誦:讀平舌音。都、督:都是多音字,在這兒讀du。
(3)帶讀,指讀。
4、老師這兒還有文中的一些詞,你會讀嗎?(出示:滕王閣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千古傳誦。)
(1)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把生字詞和這些詞帶入文章中,再去讀一讀。
6、(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自讀,看看在哪兒停頓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2)指讀。
7、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三、理解課文內容。
1、王勃寫《滕王閣序》的原因是什么?經過又怎樣?結果呢?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寫出了以上問題的答案。
2、教學第一段(第1自然段)
(1)自讀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寫《滕王閣序》的原因是什么嗎?
(2)探望可以換什么詞?
(3)(出示掛圖)簡介滕王閣,相機理解整修一新。
(4)當都督請人寫文章,眾人表現怎樣?
(5)齊讀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對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誦:右邊是甬,不能寫成角。
讀、篇:學習課課后筆順,并按筆順描紅。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記寫一點。
2、指導書寫。
昌、景:都含有日,寫得要扁一些,寬一些,不能寫成日,其他的'生字學生自己說出每個字的關鍵筆畫。
3、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5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的壯觀、秀美的景象。
教學準備:課件
1、圖文結合,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詞語的意思和文章內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華,激發學生的
學習熱情。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默詞:探望、南昌、景色、宴請、文章、千古傳誦、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詞,說說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23自然段。
(1)面對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這時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看多媒體畫圖。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
(4)(出示)
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飄蕩
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
①自己讀讀句子,意思相同嗎?
②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體會到什么?
③有感情地讀第2句。
(5)有感情地讀第3自然段。
2、教學第4自然段。
(1)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這美景寫了出來。
(2)自讀第4自然段。
(3)齊讀詩句。
(4)理解詩意。(聯系第3自然段的內容)。
(5)詩寫得如此棒,如此美,我們有感情地齊讀這句詩句。
(6)他為什么能寫么好的詩句?
他邊走邊想,想些什么?
(7)是啊,他寫時才會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一氣呵成,做做動作來理解這些詞的意思。
(8)還從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寫的詩好?請人表演都督的語言、動作。
(9)我們也不禁為王勃的才華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齊讀第4自然段。
3、教學第5自然段,齊讀第5自然段。
三、小結。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確實是一位奇才。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個奇才?
3、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四、指導背誦三~四自然段。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學習詩中8個一類生字,5個二類生字。誦讀并背誦古詩,感悟古詩大意。
過程與方法:朗讀并背誦古詩,隨文識字,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字。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詩歌描繪的美好的意境,幫助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一類生字。
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音樂磁帶。
教學時數: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并背誦《春夜喜雨》,感悟古詩大意,學習詩中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齊讀課題《春夜喜雨》。
二、初讀古詩:
教師配樂范讀古詩。
學生自由練讀。
開火車讀詩,比賽讀詩。
指名朗讀。
三、感悟古詩大意。
多好的春雨啊,好象知道時節變化,到了春天,他就自然地應時而生。伴隨著和風在夜里悄悄飄灑,滋潤著萬物輕柔而寂然無聲。
四、學習生字。
夜:上下結構,形聲字,日夜、午夜、夜長夢多
當:多音字,上下結構,小字部,當場、當時、當然、當心 恰當、適當、直截了當
隨:平舌音,左右結構,注意筆順 隨便、隨時、隨和、隨時
乃:象形,注意筆順 乃是、乃至
五、作業設計:
背誦古詩,書寫所學一類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憶江南》,感悟古詩大意,學習詩中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背誦《春夜喜雨》。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憶江南》。
二、初讀古詩:
教師配樂范讀古詩。
學生自由練讀。
開火車讀詩,比賽讀詩。
指名朗讀。
三、感悟古詩大意。
憶江南:詞牌名,又叫望江南。
詞牌:填詞用的曲調的名稱。
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風景是多么美好。朝陽和江邊的鮮花火一樣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凈明澈碧如藍草,怎不令人心醉,又怎能使人忘了?
四、學習生字:
舊:反義詞:新
曾:上下結構,日字旁,曾經、不曾
姓。
勝:翹舌音,形聲字 勝利、獲勝、勝出
憶:豎心旁,形聲字回憶、失憶、記憶
五、作業:
背誦古詩,書寫一類生字。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背誦古詩,
2.完成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
二、完成課后習題
讀詞語,會寫的寫下來。
涂色,仔細觀察圖上內容,寫一段描寫春天的話。
第四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春天在哪里》
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查找資料的能力,通過多種方式搜集關于春的資料。
2.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從而更加了解春天,熱愛春天。
3.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將搜集到的資料制作成各種小作品。
活動過程:
一、根據以下方式尋找春天。
(1)身邊的春天
跟春天一起玩 春天里的穿著 春天里的節日 春天里的勞動 春天里的食物
(2)大自然里的春天
春天里的樹木 春天里的花草 春天里的山水
春天里的田野 春天里山水
(3)春天的作品
春天的畫 春天的文章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歌曲 春天的詩 春天的成語和句子
通過以下途徑收集資料:
春游……
看看你們想去哪里……
我們去找春天……
喜歡做什么就做什么
通過以下方式整理資料
觀察記錄 畫畫 錄音 拍照 剪貼
舉行小展示會《春天的秘密》
展示同學們的資料作品
收集資料放到文件夾里。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范疇,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認識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間的相互關系,感受以冷暖色對比為主要表現方法的作品所產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學習運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來表現作品,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象,培養學生的色彩美感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豐富學生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了解冷色和暖色的色彩知識,體會冷暖色對比的美感。
應會:通過欣賞冷暖色對比的作品,使學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時運用所帶給人們艷麗、熱烈的美感,感受到它們使畫面產生的特別藝術效果。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冷暖色對比的美感,培養學生觀察和感受意識,提高他們畫色彩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對色彩感覺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冷暖色,認識和感知冷暖色對比帶給人們特有的美感。
難點:冷暖色在創作中的運用。
學習材料
公雞圖片、彩筆、蠟筆、色相環
教學過程
一、再現回憶三原色與三間色:
1.三原色:
紅色:熱烈、喜慶
黃色:明亮、高貴
藍色:涼爽、遼闊
2.三間色:
綠色:平靜、清涼
橙色:溫暖、熱烈
紫色:高雅、神秘
3.按照對色彩的不同感受,劃分兩大類,并說出劃分的原因。
教學意圖:復習學過的知識,使色彩的學習連貫、循序漸進。
二、感受探討冷色與暖色:
1.冷色給人的感覺:涼爽、寒冷、清新
2.暖色給人的感覺:溫暖、熱情、舒適
3.冷暖色在一起給人的感覺:鮮艷、熱烈、歡快、興奮
教學意圖:引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思維,由無意識到由意識的分析。
三、分析研究“艷麗”的含義:
1.“艷麗”體現在哪些方面:色彩、形狀、姿態
2.欣賞書中作品,看看艷麗體現在什么地方?
教學意圖: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冷暖色對比所產生的美感,提高他們對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
四、創作表現艷麗的大公雞:
1.提出作業要求:運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畫一只艷麗的大公雞。
2.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教學意圖:體驗色彩冷暖對比的表現方法,感受對比色的美感。
五、欣賞評述艷麗的大公雞:
1.組織學生欣賞、交流、評述。
2.拓展:冷暖對比色適合運用到那些地方?
教學意圖:激發學生對學習色彩的興趣,培養學生善于運用色彩知識。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圖文對照細讀課文,并通過想象,抓住重點詞語反復品味朗讀,從而體會秋天的美麗,體會孩子們面對秋天美麗變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斕的田野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情感與態度: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小朋友,上一堂課我們初學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還學會了許多生字新詞,(出示黑板:白兔農田追逐一望無邊郊外草地開心笑著喊著螞蚱棉花幾只)這些生字、新詞還認識嗎?
(1)指讀詞語
(2)找一找輕聲音節的詞,多音字
(3)選擇其中的一個說句話
二、精讀課文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秋天的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好嗎?。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朋友秋游時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一)第二自然段
1、你覺得秋天的天空怎么樣?(美)美在哪里呢?我們讀讀課文好嗎?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師生討論:抓住“藍藍的、一望無邊、有時像……有時像……”
“藍藍的”對呀,秋天的天空真美,顏色是藍藍的,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詞,再美一點;
“一望無邊”哦,原來天空是多么廣闊啊,真大呀,真是一眼望不到邊,誰能讀好這個詞?指讀,真不錯,你吧天空的廣闊無邊給讀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試試;
“有時像……有時像……”嗯,秋天的天空真美,美在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小朋友,你們看,這天上的云朵就只像白兔,綿羊嗎?這些飄動的云變化真多啊!在這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這些云朵還在不斷的變化著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也可以聯系平時所看到的來說說天上的云還像什么?
4、句式練習(學生說到有時……完成這個句子練習)
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有時像()。
小結:的確,秋天的天空多美呀!美在幾朵白云有時像一群白兔,有時像幾只綿羊,多神奇!秋天的天空美在顏色是“藍藍的”,美在“一望無邊”,多么廣闊啊!那誰能通過朗讀把秋天天空的美麗讀出來呢?(指讀課文)你讀得真美,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試一下好嗎?(齊讀)
(二)第三自然段
過渡:我們剛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還有什么也很美呢?(田野)
1、分小組讀課文自己學習討論,用一句話來說說田野的景色。
2、學生交流
(1)田野里,稻子成熟了。(對呀,田野里稻子金黃金黃的,這就告訴我們稻子是成熟了。)
(2)田野里,高粱火紅火紅的。(你看到了火紅火紅的高粱,秋天到了,高粱漲紅了臉朝我們笑呢!那高粱也成熟了。)
(3)田野里,棉花白了。(棉花白白的,如果你看到一團團雪白的棉花,那你一定會替農民伯伯高興,因為棉花成熟了,獲得了大豐收。)
3、誰愿意來讀讀呢?(指讀)你能想象一下稻田里這豐收的景象嗎?
田野里稻子黃了,黃得怎樣?高粱紅了,紅得怎樣?棉花白了,白得怎樣?可以說一種,也可以說兩種,能說三種就更好了。
4、出示:田野里,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5、是啊,秋天的田野五彩斑斕,確實很美。讓我們再一次美美地讀一讀好嗎?老師還覺得,這些顏色不光美,還說明了莊稼成熟了,就要豐收了,大家肯定很高興,所以讀的時候還要——高興點。真好,讓我們來試一試。
(三)第四自然段
過渡:小朋友,秋天的天空是那么的美,秋天的田野是那么的美,在這么美麗的季節里,小朋友來到郊外游玩,玩了些什么呢?誰來讀讀課文?
1、指讀第4自然段,思考:共有幾句話?
2、指讀第一句:同學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兒,有的忙著逮螞蚱,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
(1)讀得不錯!圈點“有的”讀讀體會,“亮開了嗓子”在干什么呢?
(2)引導學生看看圖,小朋友還玩些什么?
(3)用上“有的”來說說笑朋友還玩了些什么。
3、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盡情歡笑,大家(引讀):奔跑追逐,笑著喊著,多開心哪!
4、那就讓我們開開心心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同學們跟著老師去郊外秋游,秋天的天空和田野都很美麗,大家玩得很開心。讓我們隨著音樂再一起把課文美美的讀一讀好嗎?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喊、追、逐
(1)指讀
(2)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字型
(3)交流方法
2、指導書寫
五、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3、課外找一找、讀一讀描寫秋天的詩歌。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6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小松鼠),師:同學們,你們看誰到我們班級來做客了?你們喜歡和小松鼠做朋友嗎?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你知道哪些有關小松鼠的知識?
2.學生自由介紹。例如:小松鼠尾巴彎彎的,可以當降落傘;小松鼠喜歡吃松果。
3.你們知道嗎?小松鼠還是造林的能手呢。他們冬天把松果儲藏在地下,春天來了,小松果長出小松樹,漸漸的成為松樹林。那么小松鼠為什么要種小松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松鼠和松果》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課前和學生愉快的交流,不僅使孩子們了解了小松鼠的有關知識,而且,為孩子們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出希望。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長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復習學過的識字方法:我們以前學過的識字方法有那些?(編兒歌、加偏旁、換偏旁、猜字謎、打招呼等)。用以前所學的識字方法或更有創意的識字法來識記生字。
3.小組交流自學所得,教師隨機指導。結合本課實際自主識字的`常用方法有:
編兒歌識字:如小聰明,耳朵靈。會聽課,總專心。(聰)還有意、忽、總的巧記: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總有心。
做動作識字:眨:讓學生做眨眼睛的動作,體會“眨”跟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識字:活潑、忽然、主意
小組合作識字:如、以。不要求統一方法,要激發學生的自主識字愿望。
4.“提醒專家”提示大家注意生字中的字音、字形的難點。強調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的發音難點和形近字的區分。同學間互相提醒,達到互助學習。
5.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讀音。
6.逐段指名讀或齊讀來再讀課文,邊讀邊校正讀音,并在讀后交流: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歡文中的小松鼠嗎?為什么呢?讀文時你遇到不懂的句子了嗎?請你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容,并結合識字的教學,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讀準字音,鞏固識字。)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名讀文:這篇課文應找幾位小朋友來讀,為什么?(請六名同學來逐自然段讀課文)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小松鼠呢?
2.出示課件:同學們,你們看一只活潑可愛的小松鼠走來了,他去干什么呢?(讓學生在充分的想象中引發對小松鼠的興趣。)
3.課文中哪一段是寫這幅畫的?誰愿意給大家讀讀?小松鼠多高興啊,怎樣才會把小松鼠的這種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呢?
4.教師范讀第二段。學生自由練讀,小組成員之間可采用互讀、齊讀或者組長指名讀等方式練讀。
5.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小松鼠正在大飽口福,可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小朋友們讀讀2、3自然段,劃出小松鼠想的句子,再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樹的關系。
6.可是如果沒有了松樹,森林,松鼠們會吃什么,到哪里住呢?想到這些,小松鼠的心情會怎樣?那我們就帶著這種擔心,焦急、害怕的心情來讀這樣的幾句話。
7.學生自由讀、同桌配合讀、師生評價讀。
8.小松鼠的愿望實現了嗎?請你大聲讀讀第5自然段。
9.一棵棵小松樹迎著蒙蒙細雨挺拔的生長著,那么將來,將來這里會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描繪未來的松樹林美景。
(多種方法練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在讀中學習,合作學習。)
四、讀一讀,演一演
聰明活潑的小松鼠,茂盛蔥郁的松樹林,森林媽媽有了小松鼠這樣的愛家小衛士,未來的家園一定會更美好。
1.再讀課文,找最要好的伙伴,準備表演。
2.表演課本劇。(可配適當的畫面和音樂背景)演后評議。
(建立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把學習的權利交給了學生,演一演,評一評,體現了學生個性化,也避免了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講解。)
五、鞏固識字
1.比一比誰的果子摘得多?(讓學生自主識字,鼓勵個性化識記方法。)
2.給生字找朋友。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形,記字音,鼓勵個性化識字和創新。)
六、指導書寫
1.重點指導“意、總”兩個字中“心字底”的寫法。
2.范寫“以”、“主”、“總”。
3.學生評老師,引導學生評價老師范寫的字。
4.生練寫,生生互評,評選“寫字王”。
(寫字教學也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評價和激勵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打下良好的寫字基礎。)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摘松果。請同學把松果上會認的字送到籃子里,比一比,看哪組摘得快。
2.我會讀。
(1)讀了這篇課文以后,我更喜歡松鼠了。
(2)如果明天天氣晴,我們春游去。
(3)小明聰明活潑,我們都喜歡他。
(對生字字音、生字詞進行再現,促進學生識記生字,也是對第一教時教學效果一個方面的檢查。)
二、指導有語氣朗讀并表演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的讀一讀。
2.和自己的好伙伴合作讀。
3.分小組表演,指名到前面展示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練習復述課文
為激發講故事欲望,進行“故事大王”評比。并引導學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進行復述。
(一)學生自言自語的練習試講。
(二)講故事挑戰賽。賽后頒發故事大王標志。
(三)布置課后實踐活動:講故事給家人聽。
(復述課文的練習,采用評比“故事大王”的形式,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促進學生課文內容的內化。講故事時先自己試講,以求人人參與,再進行挑戰賽,互相競爭,達到高潮。)
四、指導書寫生字
教師重點指導“心”字底的寫法,鼓勵學生自己看清田字格的結構,自主寫字。
(尋找生字結構的共同點,再進行指導,有利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到寫好字的方法。)
五、交流拓展,感情升華
1.學了這一課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2.你會對那只聰明活潑的小松鼠說些什么呢?
3.除了小松鼠外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請上網或課外書中去查一查。
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想象思考:以后的大森林會是什么樣呢?小組討論,再議一議,說一說。
2.動手畫一畫和老師同學說一說你的畫。
3.學了這一課,你想做什么呢?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2、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3、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2、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3、交流作者資料: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教師加以補充。
二、初讀古詩,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白帝城》,誰知道詩題的意思?早:早上。發:出發。
一大早,詩人李白乘船從白帝城出發,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白帝城和江陵分別在什么地方?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白帝城山峻城高,從白帝城到江陵要經過地勢險要的三峽,所以這首詩描寫的是三峽的.景象(西陵峽——瞿塘峽——夔門——白帝城)一路上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千古流傳的佳作。
三、指導自學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四、匯報自學情況
1、用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第一句你讀懂了些什么?
3、李白的路途中有哪些見聞?船真的好像詩中描寫的那么快嗎?
五、了解詩的寫作背景
1、啟發談話:詩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我們讀了李白的《將進酒》《望廬山瀑布》,你一定感受到李白是(生答:豪放,喜歡自由的人,可是,在759年3月,詩人58歲時因受政治牽連,流放夜郎。)
2、出示詩句:
“去國愁夜郎,投身窮荒谷?!?李白)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杜甫《夢李白二首》)
“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杜甫《寄李白十二白十韻》)
3、學生根據注解自由讀詩句,四人小組合作理解詩句。
4、指名說你讀懂了夜郎是個怎樣的地方?
5、小結:的確夜郎詩歌窮山惡水的地方,連生存下去都覺得難,更可悲詩人的內心備受煎熬。
6、出示詩句:
“不得高官職,仍逢苦亂離。暮年普可恨,浮世謫仙悲?!?白居易《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后》)
7、根據注解自由讀詩句,你讀懂了什么?李白的內心受怎樣的煎熬?(指名回答)
8、啟發學生了解作者作詩時候的心情,此時,經常爽朗大笑的李白,此間不得不發出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笨删驮谠娙诵兄临缰莅椎鄢堑臅r候,忽然傳來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當時詩人的心情如何?(興奮不已,激動,喜出望外,眉開眼笑等)
六、領悟詩情,細致品讀(再次播放動畫,讓學生帶著問題看動畫回答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