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一份優秀的教案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例如講解、實驗、討論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教學效果。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寫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有所幫助。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練地進行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

能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數的大致范圍,使學生形成估算的&39;意識,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經歷運用計算器探求數學規律的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

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的大致范圍。

知識重點

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的大致范圍。

對于計算器的使用,在教學中采用學生自己閱讀計算器的說明書、自己操作練習來掌握用計算器進行開立方運算的方法,并讓學生互相交流,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利用計算器不僅能給運算帶來很大的方便,也給探求數量間的關系與變化帶來方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能否通過閱讀,掌握用計算器進行開立方運算的簡單操作;能否利用計算器探究數量間的關系,從而尋找出數量的變化關系。

使用計算器進行復雜運算,可以使學生學習的重點更好地集中到理解數學的本質上來,而估算也是一種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運算能力,在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中綜合運用筆算、計算器和估算等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創設情景,幫助學生樹立幾何知識源于實際、用于實際的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讓學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并能運用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難點

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應用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本節課件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回顧與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邊關系、練習應用、課堂小結、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業.

第一環節 回顧與思考

1、如何表示線段、射線和直線?

2、如何表示一個角?

第二環節 情境引入

活動內容:讓學生收集生活中有關三角形的圖片,課上讓學生舉例,并觀察圖片.

活動目的:讓學生能從生活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幾何圖形的世界之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樂于探索研究的學習品質,從而更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三環節 三角形概念的講解

(1)你能從中找出四個不同的三角形嗎?

(2)與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通過上題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邊角的表示方法.并出兩道習題加以練習,從練習中歸納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項.

第四環節 探索三角形三邊關系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礎上,講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讓學生通過審題,根據應用題的實際意義,找出相等關系,列出有關一元一次方程,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本章節的重難點。本課講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題,為學生初中階段學好必備的代數,幾何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起到啟蒙作用,以及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的應用。在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以及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獨特的意義,同時,對后續教學內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應用題的一個重要步驟是根據題意找出相等關系,然后列出方程,關鍵在于分析已知未知量之間關系及尋找相等關系。

(B)通過和;差;倍;分的量與量之間的分析以及公式中有一個字母表示未知數,其余字母表示已知數的情況下,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綜合歸納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思想目標:

通過對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的教學,讓學生初步認識體會到代數方法的優越性,同時滲透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的辯證思想,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對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決心為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而學好數學的思想;同時,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通過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根據題意尋找和;差;倍;分問題的相等關系是本課的重點,根據題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課的難點,其理論依據是關鍵讓學生找出相等關系克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這一難點,但由于學生年齡小,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對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的理解難度大。

二:學情分析:(說學法)

1:學生初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往往弄不清解題步驟,不設未知數就直接進行列方程或在設未知數時,有單位卻忘記寫單位等。

2: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可能存在三個方面的困難:

(1)抓不準相等關系;

(2)找出相等關系后不會列方程;

(3)習慣于用小學算術解法,得用代數方法分析應用題不適應,不知道要抓怎樣的相等關系。

3: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可能還會存在分析問題時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可能認為存在錯誤,實際不是,作為教師應鼓勵學生開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確,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確的,讓學生選擇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盡可能簡單明了。

4:學生在學習中可能習慣于用算術方法分析已知數與未知數,未知數與已知數之間的關系,對于較為復雜的應用題無法找出等量關系,隨便行事,亂列式子。

5: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不重視分析等量關系,而習慣于套題型,找解題模式。

三:教學策略:(說教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擬計劃進行如下操作:

1:“讀(看)——議——講”結合法

2:圖表分析法

3:教學過程中堅持啟發式教學的原則

教學的理論依據是:

1:必須先明確根據應用題題意列方程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抓住關鍵,克服難點,正確列方程弄清楚題意,找出能夠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系,并列出代數式表示這相等關系的左邊和右邊。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知曉解題步驟,通過例1可以讓學生大致了解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2: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審題,認真閱讀例題的內容提要,弄清題意,找出能夠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系,分析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只寫在草稿上,在寫解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先設未知數,再根據相等關系列出需要的代數式,再把相等關系表示成方程形式,然后解這個方程,并寫出答案,在設未知數時,如有單位,必須讓學生寫在字母后,如例1中,不能把“設原來有_千克面粉”寫成“設原來有_”。另外,在列方程中,各代數式的單位應該是相同的,如例1中,代數式“_字串7”“—15%_”“42500”的單位都是千克。在本例教學中,關鍵在于找出這個相等關系,將其中涉及待求的某個數設為未知數,其余的數用已知數或含有已知數與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從而列出方程。在例1中的相等關系比較簡單明顯,可通過啟發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在例1教學中同時讓學生鞏固解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的五個步驟,特別是第2步是關鍵步驟。

3:針對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中可能存在的三個方面的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加以解決,特別是學生抓不準相等關系這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格,圖表等形式幫助學生找出相等關系表示成方程。如例1在分析過程中通過表格讓學生明了清楚直觀解決列方程的難點。

4:通過圖表對比使學生更直觀,理解更深刻,同時,降低了理論教學的難度和分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學手段)。

5:在課后習題的安排上適當讓學生通過模仿例題的思想方法,加深學生解應用題的能力,這主要由于學生剛剛入門,多進行模仿,習慣以后,再做與例題不一樣的習題,可以提高運用知識能力,同時讓學生進行一題多解,找出共同點,區別或最佳列法,以開闊學生的思路。

四:教學程序:

(一):課堂結構:復習提問,導入講授新課,課堂練習,鞏固新課,布置作業五個部分。

(二):教學簡要過程:

1:復習提問:

(1):什么叫做等式?

(2):等式與方程之間有哪些關系?

(3):求_的15%的代數式。

(4):敘述代數式與方程的區別。

(理由是:通過復習加深學生對等式,方程,代數式之間關系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熟練正確根據題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從而有利降低本節的難度。)

2:導入講授新課:

(1):教具:

一塊小黑板,抄212例1題目及相對應的空表格。

左邊右邊

(2):新課引述:

(3):講述課文212例1:

(目的是:要求學生認真讀懂題目,尋找反映題目的全部含義的相等關系,必須根據題目關系,切勿盲目性)通過理解啟發學生尋找出以下關系: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A)(在指導學生分析尋找題意相等關系時,可能存在學生分析問題思路不同,會找出如下關系: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原來重量—剩余重量=運出重量的相等關系來,這主要由于學生思路不同,得出的關系表面不同,但思路是正確的,應加以鼓勵培養學生這種發散思維能力。)

指導學生設原來重量為_千克。這里分析等式左邊:原來重量為_千克,運出重量為15%_千克,把以上填入表格左邊。字串7分析等式右邊:剩余重量為42500千克,填入表格右邊。

(目的是:通過分析使學生易看出,先弄懂題意,找出相等關系,再按照相等關系來設未知數和列代數式,有利于降低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難度)

把以上左邊和右邊的代數式分別代入(A)中,同時要求學生注意方程的左邊和右邊的單位要一致,就可以列出方程。

同時要求學生在解答過程中勿漏寫“答”和“設”,且都不要漏寫單位。

結合解題過程向學生介紹一元一次應用題解法的一般步驟:

課本215黑體字

3:課堂練習:

課文216練習1,2題

(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適當的模仿例題的解題思想方法從而加深對本課的內容的理解掌握。)

4:新課鞏固:

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要小結:

列方程解應用題著重于分析,抓住尋找相等關系。解一元一次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及注意事項。

(目的:讓學生加深對應用題的解法的認識和該注意事項的重視。)

5:作業布置:

課文221習題4-4(1)A組1,2,3題

(目的:在于檢驗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理解和運用程度,以及實際接受情況,并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掌握所學的內容。)

五:板書設計:

4_4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例題:小黑板出示例1題目解:設原來有_千克面粉,那么運

相等關系: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出了15%_千克,依題意,得

等式左邊:等式右邊:_—15%_=42500

原來重量為_千克,剩余重量為42500千克。解這個方程:

運出重量為15%_千克。85/100__=4250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_=50000(千克)

小黑板出示課文215黑體字內容提要答:原來有50000千克面粉。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過程。

2、理解并初步掌握有理數減法法則,會做有理數減法運算。

3、能根據具體問題,培養抽象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有理數減法法則做有理數減法運算。

教學難點:

有理數減法法則的得出。

教具學具:

多媒體、教材、計算器

教學方法;

研討法、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師:下面列出的是連續四周的最高和最低氣溫:

第1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最高氣溫+6℃0℃+4℃-2℃

最低氣溫+2℃-5℃-2℃-5℃

周溫差

求每周的溫差時,應運用哪一種運算?你認為計算結果應是什么?請列出算式,并寫出計算結果。

生:溫差分別是4℃、5℃、6℃、3℃,應使用減法運算。

列式為;

(+6)-(+2)=4

0-(-5)=5

(+4)-(-2)=6

(-2)-(-5)=3

教學過程二、有理數減法法則的推倒:

師:1、根據上面的計算和計算結果,讓我們以求四周的溫差為例子研究一下,是否可以用加法的知識類做減法的運算。

2、是否能直接把減法轉化為加法來求差?猜想一下,完成這個轉化的法則是什么?

3、自己設計一些有理數的減法,用計算器檢驗一下你歸納的減法法則是否正確。

舉例:(-5)+()=-2

得出(-5)+(+3)=-2

所以得到(-2)-(-5)=+3

而(-2)+(+5)=+3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教學過程三、法則的應用:

例1:先做筆算,再用計數器檢驗。

(1)(-34)-(+56)-(-28);

(2)(+25)-(-293)-(+472)

教學過程

解:(1)原式=-34+(-56)+(+28)

=-90+(+28)

=-62

(2)原式=+25+(+293)+(-472)

=+25+(-836)

=676

注意:強調計算過程不能跳步,體現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運用。

檢測題

教學過程四、練習反饋:

師:巡視個別指導,訂正答案。

教學過程五、小結: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

這個數的相反數。例1:先做筆算,再用計數器檢驗。

(1)(-34)-(+56)-(-28);

(2)(+25)-(-293)-(+472)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5

【知識與技能】理解開平方與平方是一對互逆的運算,會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數的平方根,并能用根號加以表示,能用科學計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

【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進一步熟悉開平方的運算過程,能熟練的進行開平方的運算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平方與開平方這一對互逆運算的辯證關系,感受平方根在現實世界中的客觀存在,增強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開平方與平方是一對互逆的運算,會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數的平方根,并能用根號加以表示。

【教學難點】能熟練的進行開平方運算,并熟悉各種不同形式的開平方運算,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

【教具準備】小黑板科學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小剛家廚房的面積為10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多少米?邊長的近似值是多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到小數點后面第二位)(,)

2、用計算器分別求,得近似值。(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到小數點后面第三位)

3、0.36的平方根是()

4、(-5)2的算術平方根是()

二、練習內容

(一)填空

1、若=1.732,那么=()2、(-)2=()

3、=()4、若_=6,則=()

5、若=0,則_=()6、當_()時,有意義。

(二)選擇

1、下列各數中沒有平方根的是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的值是()

A.B.C.D.;2、4_2-49=0;3、(25/81)_2=1;

4、求8+(-1/6)2的算術平方根;

5、求b2-2b+1的算術平方根;(b<1)

6、

7、;(用四舍五入方法取到小數點后面第三位)

8、肖明家裝修用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瓷磚共66塊,鋪成了10.56平方米的房間,肖明想知道每塊瓷磚的規格,請你幫助算一算。

三、小結與鞏固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6

垂線

[教學目標]

1. 理解垂線、垂線段的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2. 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并會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3. 掌握垂線的性質,并會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推理。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垂線的定義及性質。

2.教學難點:垂線的畫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復習提問:

1、 敘述鄰補角及對頂角的定義。

2、 對頂角有怎樣的性質。

二.新課:

引言:

前面我們復習了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時,這兩條直線有怎樣特殊的位置關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方面的實例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一)垂線的定義

當兩條直線相交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如圖,直線AB、CD互相垂直,記作 ,垂足為O。

請同學舉出日常生活中,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實例。

注意:

1、 如遇到線段與線段、線段與射線、射線與射線、線段或射線與直線垂直,特指它們所在的直線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過程:(如上圖)

反之,

(二)垂線的畫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畫已知直線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2、經過直線l上一點A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3、經過直線l外一點B畫l的垂線,這樣的垂線能畫出幾條?

畫法:

讓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已知直線重合,沿直線左右移動三角板,使其另一條直角邊經過已知點,沿此直角邊畫直線,則這條直線就是已知直線的垂線。

注意:如過一點畫射線或線段的垂線,是指畫它們所在直線的垂線,垂足有時在延長線上。

(三)垂線的性質

經過一點(已知直線上或直線外),能畫出已知直線的一條垂線,并且只能畫出一條垂線,即:

性質1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練習:教材第7頁

探究:

如圖,連接直線l外一點P與直線l上各點O,

A,B,C,……,其中 (我們稱PO為點P到直線

l的垂線段)。比較線段PO、PA、PB、PC……的長短,這些線段中,哪一條最短?

性質2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簡單說成: 垂線段最短。

(四)點到直線的距離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如上圖,PO的長度叫做點 P到直線l的距離。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7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學完4.1…4.3這三小節的學習,學生意識到立體圖形是由平面圖形圍成的.因此此時學生的心中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他們希望有對所學知識作進一步探究及討論的機會,因此平面圖形這一節課由此而產生.平面圖形是建立在學生具有一定空間觀念基礎上,對有關圖形知識的一個再知過程。它是對學生空間觀念,基本圖形知識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一種綜合培養。首先課本p140頁圖4.4.1給出了5幅形狀各異的物體照片,向學生提問是否能畫出它們的表面形狀。并讓學生舉出類似的例子,由此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由學生動手得出的5個圖形,引出多邊形的定義以及多邊形的分類。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7個圖形,思考當中那些是四邊形,由四邊形鞏固并加深多邊形,接著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與交流完成多邊形的分割。最后的試一試以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優美圖案結尾,讓學生找出其中的的平面圖形,剛好與剛上課時的圖4.4.1遙向對應,再次激起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興趣。

二、目標的設定與重難點的確立: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在教學設計上,通過創設的豐富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索,并在實踐中積累教學活動經驗,發展有條理的思考。

由于在平面圖形這節課中,除了要學習多邊形的相關內容是重點外,還要經常識別圖形或畫圖,因此觀察并分析出圖形的基本構成是平面圖形這節課的關鍵,也是本課的難點所在,也是本節課學生所要達到的能力目標。

課程目標:

1、通過平面圖形的學習,鞏固有關圖形知識,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

2、掌握多邊形的相關內容。

能力目標:

1、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圖形、分析圖形和初步的幾何語言表達能力。

2、發展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思考及想象、欣賞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積極參與的精神。

重點:多邊形的識別及分類,并了解多邊形分割為三角形的規律。

難點:在設計過程中,對圖形基本構成進行有條理的分析,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三、教法選擇

1、 教學結構和教學基本思路

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采用誘導式教學方法,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團結協作、大膽猜想并動手操作,以觀察、實驗、整理、分析、歸納、猜想為主,形象的背景下進行教學設計。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數學又來源于生活,首先以各種實際生活中的精美平面圖形為背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三角形,長方形這些熟悉的圖形,向學生介紹了多邊形的定義及特征.通過四邊形的識別,進一步使學生了解空間中的圖形。而由所由多邊形可分割為三角形這一內容,了解三角形的特殊地位,為將來以后的三角形學習埋下伏筆。最后一部分的試一試,通過學生對圖形構成的分析,再次激起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引導學生探索平面圖形的一個感性認識過程。

2、 重難點突破法

書中是以實物圖形的表面形狀引出多邊形的定義及分類,多邊形的有關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要自己動手畫出圖形。其次,在引出多邊形時,應加強多邊形的識別及分類,從而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而在多邊形的分割時,通過多個圖形的實驗,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再猜想分割的規律,從而突出了重點。

分析平面圖形構成是能否找出或畫出其中所包含多邊形的關鍵,也是本節課的深化。因此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還要鼓勵學生多觀察,多動腦,多分析,充分展開合作與交流。必要時再加以適當的引導。特別是試一試中的圖案,應給讓學生足夠的時間分析出圖案的基本構成,在明確了基本構成后,應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由外到內或有大到小等)說出所含的圖形,就能找出所有所含的圖形,從而使難點消化,最終突破難點!

四、學法指導

本節課以學生的觀察猜想為主,要求學生多觀察,大膽猜想。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有實物圖形的基礎上了解平面圖形的相關內容.另外,在探索與實踐過程中還要體現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在課堂上主要采取積極引導,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方法來組織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體會成功的喜悅,感知數學的奇妙。

五、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

利用直觀形象的圖案模型來體現本節內容的知識性與趣味性,使得觀察、猜想、討論與分析一起進行。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與探索的熱情。

六、作業設計

p143課后練習相對容易操作,讓學生獨立完成。但課后練習2,要說出理由,這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以首先分成小組討論。如果感到有難度,可以適當啟發引導。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數軸的意義,掌握數軸的三要素;

2.使學生學會由數軸上的已知點說出它所表示的數,能將有理數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出來;

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正確掌握數軸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與數軸上點的對應關系.

課堂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小學里曾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你能在射線上表示出1和2嗎?

2.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為什么?

3.你認為把“射線”做怎樣的改動,才能用來表示有理數呢?

待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數軸.

二、講授新課

讓學生觀察掛圖——放大的溫度計,同時教師給予語言指導:利用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在溫度計上有刻度,刻度上標有讀數,根據溫度計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從而得到所測的溫度.在0上10個刻度,表示10℃;在0下5個刻度,表示-5℃.

與溫度計類似,我們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具體方法如下(邊說邊畫):

1.畫一條水平的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通常取適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數,也可偏向左邊)用這點表示0(相當于溫度計上的0℃);

2.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那么從原點向左為負方向(相當于溫度計上0℃以上為正,0℃以下為負);

3.選取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在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從原點向左,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為-1,-2,-3,…

提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條直線表示任何有理數?(可列舉幾個數)

在此基礎上,給出數軸的定義,即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進而提問學生:在數軸上,已知一點P表示數-5,如果數軸上的原點不選在原來位置,而改選在另一位置,那么P對應的數是否還是-5?如果單位長度改變呢?如果直線的正方向改變呢?

通過上述提問,向學生指出: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缺一不可.

三、運用舉例 變式練習

例1 畫一個數軸,并在數軸上畫出表示下列各數的點:

例2 指出數軸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課堂練習

示出來.

2.說出下面數軸上A,B,C,D,O,M各點表示什么數?

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正有理數可用原點右邊的點表示,負有理數可用原點左邊的點表示,零用原點表示.

四、小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后指出:數軸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它使數和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系,它揭示了數和形之間的內在聯系,為我們研究問題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節課要求同學們能掌握數軸的三要素,正確地畫出數軸,在此還要提醒同學們,所有的有理數都可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但是反過來不成立,即數軸上的點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數,至于數軸上的哪些點不能表示有理數,這個問題以后再研究.

五、作業

1.在下面數軸上:

(1)分別指出表示-2,3,-4,0,1各數的點.

(2)A,H,D,E,O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2.在下面數軸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么數?

3.下列各小題先分別畫出數軸,然后在數軸上畫出表示大括號內的一組數的點:

(1){-5,2,-1,-3,0}; (2){-4,2.5,-1.5,3.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研究新問題,是我們組織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小學里曾學過利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為此我們可引導學生思考:把射線怎樣做些改進就可以用來表示有理數?伴以溫度計為模型,引出數軸的概念.教學中,數軸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認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學生從直觀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直線、數軸都是非常抽象的數學概念,當然對初學者不宜講的過多,但適當引導學生進行抽象的思維活動還是可行的.例如,向學生提問:在數軸上對應一億萬分之一的點,你能畫出來嗎?它是不是存在等.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發現簡單圖形覆蓋現象中的規律,能根據把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有序列舉和列表思考等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培養發現和概括規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簡單圖形沿一個方向進行平移后覆蓋次數的規律。能根據把圖形平移的次數推算被該圖形覆蓋的總次數,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如果我想在第一排選座位相鄰的四人小組,可以怎樣選?有多少種選法?

學生討論后回答。

如果在第2排選呢?又可以怎樣選?有多少種選法?

2、這中間有沒有什么規律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律”。

二、、初步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感知規律。

談話:(出示下表)下表的紅框中兩個數的和是3。在表中移動這個紅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兩個數的和各不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問:一共可以得到多少個不同的和?請大家拿出自己手上的數表想一想,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框試著框一框。

學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列表排一排1+2=3,2+3=5……9+10=19 一共可以得到9個不同的和。

相機引導:這樣列表排一排,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重復、不遺漏)

(2)用方框框9次,得到9個不同的和。

引導:你能把你用方框框數的過程演示給大家看嗎?

結合學生的演示,強調:從哪里開始框起?方框依次向哪個方向平移?一共平移多少次?得到幾個不同的和?

比較兩種方法,哪種更簡便?

(第一種要算出每個具體的和,第2種方法只要考慮把長方形平移多少次就行了。) 學生在平時常常遇到類似的四人小組搭配問題,借助這一問題,初步為下面的學習作了孕伏鋪墊。

三、再次經歷探索的過程,發現規律

如果每次框出三個數,一共可以得到多少個不同的和?你能用平移的的方法找到答案嗎?拿出能框3個數的長方形框自己試一試。

學生操作后組織交流:你是怎樣框的?(強調按順序平移)一共平移了幾次?(7次)得到多少個不同的和?(8個)

提問:如果每次框出4個數、5個數呢?再試著框一框,看看分別能得到多少個不同的和?組織學生交流結果。

操作要求:剛才我們用方框在數表里每次框出了2個數、3個數、4個數和5個數。你能聯系每次平移的過程和得到的結果,把下表填寫完整嗎?

每次框幾個數 平移的次數 得到幾個不同的和

2 8 9

3

4

5

觀察表格,自己想一想,平移的次數與每次框幾個數有什么關系?得到幾個不同的和與平移的次數有什么關系?把你發現的規律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可能得到:平移的次數與每次框出的數的個數相加正好是10;得到不同和的個數比平移的次數多1;每次框出的數越多,平移的次數與得到不同和的個數就越少;每次框出的數的個數增加1,得到不同和的個數就減少1……

追問:利用大家發現的規律想一想,如果每次框6個數,平移的次數是幾?能得到幾個不同的和?

四、嘗試用規律解決問題,加深對規律的認識

1.完成“試一試”。

提問:(出示題目)如果把表中的數增加到15,你能用剛才發現的規律說說每次框出2個數能得到多少個不同的和嗎?每次框出3個數或4個數呢?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部分學生感到有困難,也可以讓他們邊操作邊思考)

2.完成“練一練”。

提問:(出示花邊)這是小紅設計的一條花邊。每次給相鄰的兩個方格蓋上紅色的透明紙,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蓋法?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組織交流。

提問:如果給緊連的3個方格蓋上紅色的透明紙,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蓋法?每次蓋5個方格呢?鼓勵學生簡捷地推算出答案。

五、課堂小結,聯系實際應用規律

1.提問:這節課我們探索了什么規律?是用什么方法發現規律的?

2.做練習十的第1題。今天我們探索的規律在實際生活中也有一些應用。(出示練習十的第1題)你知道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拿法嗎?

提示學生將每3張連號的票畫一畫,找到答案。

3.做練習十的第2題。(出示練習十的第2題)提示:可以根據題意先畫圖,再思考。學生解答后,再組織交流思考的過程。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位數,100是()位數,82是()位數。

(2)、28的8在()位上,表示()個();2在()位上,表示()個()。

(3)、36是由()個十和()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99里有()個十和()個一,它后面是()。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3769、70、()、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里填入“>”、“<”、“=”。

15○2011○9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的是()。

生回答后,問:“你怎么能這么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說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游戲。

在游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說說是怎么比的。

2、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2□47>□7100>3□58<5□78<□2

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11

復習鞏固解下列不等式:

①5x+54

③2(一3+x)<3(x+2)

④(x+5)3(x-5)-6

先讓學生板演、練習,然后師生共同點評、訂正,指出解題中應注意的地方,復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有目的地思考,既可鞏固已學內容,又為下面的新課做好鋪墊。

提出問題20__年北京空氣質量良好(二級以上)的天數與全年天數之比達到55%.若到20__年這樣的比值要超過70%,那么,20__年北京空氣質量良好(二級以上)的天數至少要增加多少天?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習熱情,此題既承上啟下,又能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解決問題1、20__年北京空氣質量良好的天數是多少?

2、用x表示20__年增加的空氣質量良好的天數,則20__年北京空氣質量良好的天數是多少?

3、20__年共有多少天?與x有關的哪個式子的值應超過70%?這個式子表示什么?

4、怎樣解不等式在學生討論后,教師做解題過程示范.

5、比較解這個不等式與解方程的步驟,兩者有什么不同嗎?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得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類似,只是不等式兩邊同乘以(或除以)一個數時,要注意不等號的方向.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一連串的問題引發學生陣陣思考。

展示整個解題過程,有利于學生發現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初步感知實際問題對不等式解集的影響.

讓學生自己討論總結,即可滲透類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點.

鞏固新知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數軸上表示解集:

(1)(2)2、.當x或y滿足什么條件時,下列關系成立?

(1)2(x+1)大于或等于1;

(2)4x與7的和不小于6;

(3)y與1的差不大于2y與3的差;

(4)3y與7的和的小于-2.學會舉一反三,鞏固已學知識。a)的形式.一連串的問題引發學生陣陣思考。展示整個解題過程,有利于學生發現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初步感知實際問題對不等式解集的影響.讓學生自己討論總結,即可滲透類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點.鞏固新知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數軸上表示解集:(1)(2)2、.當x或y滿足什么條件時,下列關系成立?(1)2(x+1)大于或等于1;(2)4x與7的和不小于6;(3)y與1的差不大于2y與3的差;(4)3y與7的和的小于-2.學會舉一反三,鞏固已學知識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12

認識三角形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創設情景,幫助學生樹立幾何知識源于實際、用于實際的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讓學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并能運用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難點

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應用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本節課件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回顧與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邊關系、練習應用、課堂小結、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業.

第一環節回顧與思考

1、如何表示線段、射線和直線?

2、如何表示一個角?

第二環節情境引入

活動內容:讓學生收集生活中有關三角形的圖片,課上讓學生舉例,并觀察圖片.

活動目的:讓學生能從生活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幾何圖形的世界之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樂于探索研究的學習品質,從而更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三環節三角形概念的講解

(1)你能從中找出四個不同的三角形嗎?

(2)與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通過上題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邊角的表示方法.并出兩道習題加以練習,從練習中歸納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項.

第四環節探索三角形三邊關系第一部分探索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活動內容:在四根長度分別是8cm、10cm、15cm、20cm的小木棒中選三根木棒擺三角形.學生統計能否擺成三角形的情況.

第二部分探索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活動內容:通過讓學生測量任意三角形三邊長度來比較兩邊之差與第三邊的關系,教師通過幾何畫板驗證,從而得出結論.

第五環節練習提高

活動內容:

1.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厘米和8厘米的木棒,用長度為2厘米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長度為13厘米的木棒呢?

2.如果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2和4,且第三邊是奇數,那么第三邊長為.若第三邊為偶數,那么三角形的周長.

3.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cm和8cm的木棒,用長度為2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長度為13cm的木棒呢?動手擺一擺.學生回答完上面問題后想一想能取一根木棒與原來的兩根木棒擺成三角形嗎?

第六環節課堂小結

活動內容:學生自我談收獲體會,說說學完本節課的困惑.教師做最終總結并指出注意事項.

學生對本節內容歸納為以下兩點:

1.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注意事項為:判斷a,b,c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一個三角形,應注意:a+b>c,a+c>b,b+c>a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當a是a,b,c三條線段中最長的一條時,只要b+c>a就是任意兩條線段的和大于第三邊.

第七環節探究拓展思考

1.若三角形的周長為17,且三邊長都有是整數,那么滿足條件的三角形有多少個?你可以先固定一邊的長,用列表法探求.

2.在例1中,你能取一根木棒,與原來的兩根木棒擺成三角形嗎?

3.以三根長度相同的火柴為邊,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現在給你六根火柴,如果以每根火柴為邊來組成三角形,最多可組成多少個三角形?試試看.

第八環節作業布置

七年級數學教案設計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情景感受利用有序數對表示位置的廣泛性,能利用有序數對來表示位置。

2、讓學生感受到可以用數量表示圖形位置,幾何問題可以轉化為代數問題,形成數形結合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有序數對的概念,用有序數對來表示位置。

教學難點:理解有序數對是“有序的”并用它解決實際問題,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書P105畫面并提出問題,在建國50周年的慶典活動中,天安門廣場上出現了壯觀的背景圖案,你知道它是怎么組成的嗎?

原來,他們舉起不同顏色的花束(如第10排第25列舉紅花,第28排第30列舉黃花)整個方陣就組成了絢麗的背景圖章。類似用“第幾排第幾列”來確定同學的位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方法。

二、師生共同參于教學活動

(1)影院對觀眾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幾排幾號”編號,以便確定每個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觀眾根據入場券上的“排數”和“號數”準確入座。

師:只給一個數據如“第5號”你能確定某個同學的位置嗎?為什么?要確定必須怎樣?

生:不能,要確定還必須知道“排數”。

(2)教師書寫平面圖通知,由學生分組討論。

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學放學后參加數學問題討論:(1,5),(2,4),(4,2),(3,3),(5,6)。

師:你們能明白它的意思嗎?

學生通過交流合作后得到共識:規定了兩個數所表示的含義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師: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

①怎樣確定你自己的座位的位置?

②排數和列數先后須序對位置有影響嗎?

生:通過討論,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識:

①可用排數和列數兩個不同的數來確定位置。

②排數和列數的先后須序對位置有影響。

(3)讓學生的問題都是通過像“9排8號”,第2列第4排,這樣含有兩個數的詞來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含義。例如前面的表示“排數”后面的表示“列數”。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

(4)在生活中還有用有序數對表示一個位置的例子嗎?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教師深入小組參與活動,傾聽學生的交流,并對學生提供的生活素材給予肯定和鼓勵。

例如:人們常用經緯度來表示,地球上的地點

三、鞏固練習

讓學生完成p46的練習。

四、布置作業

1、課本習題6,1,1。

2、“怪獸吃豆豆”是一種計算機游戲,圖中標志表示“怪獸”按圖中箭頭先后經過的幾個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獸”按圖中箭頭所指路線經過的第3個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樣的方式表示出圖中“怪獸”經過的其他幾個位置嗎?

12345678

五、教后反思

師:談談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由同學交流解決問題,教師設疑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1048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空玻璃生产线,玻璃加工设备,全自动封胶线,铝条折弯机,双组份打胶机,丁基胶/卧式/立式全自动涂布机,玻璃设备-山东昌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临海涌泉蜜桔官网|涌泉蜜桔微商批发代理|涌泉蜜桔供应链|涌泉蜜桔一件代发 | 手持式线材张力计-套帽式风量罩-深圳市欧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翅片管散热器价格_钢制暖气片报价_钢制板式散热器厂家「河北冀春暖气片有限公司」 | 上海刑事律师|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免费咨询-[尤辰荣]金牌上海刑事律师团队 | 隔离变压器-伺服变压器--输入输出电抗器-深圳市德而沃电气有限公司 | 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气处理工程-深圳丰绿环保废气处理公司 | 环讯传媒,永康网络公司,永康网站建设,永康小程序开发制作,永康网站制作,武义网页设计,金华地区网站SEO优化推广 - 永康市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东莞爱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真空镀膜机|真空镀膜设备|Polycold维修厂家 | led全彩屏-室内|学校|展厅|p3|户外|会议室|圆柱|p2.5LED显示屏-LED显示屏价格-LED互动地砖屏_蕙宇屏科技 | 自动焊锡机_点胶机_螺丝机-锐驰机器人 | 气体检测仪-氢气检测仪-可燃气体传感器-恶臭电子鼻-深国安电子 | 药品/药物稳定性试验考察箱-埃里森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土壤有机碳消解器-石油|表层油类分析采水器-青岛溯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西装定制/做厂家/公司_西装订做/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西装 | 化工ERP软件_化工新材料ERP系统_化工新材料MES软件_MES系统-广东顺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纺布包装机|径向缠绕包装机|缠绕膜打包机-上海晏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储气罐,真空罐,缓冲罐,隔膜气压罐厂家批发价格,空压机储气罐规格型号-上海申容压力容器集团有限公司 | EPK超声波测厚仪,德国EPK测厚仪维修-上海树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有声小说,听书,听小说资源库-听世界网 | 网带通过式抛丸机,,网带式打砂机,吊钩式,抛丸机,中山抛丸机生产厂家,江门抛丸机,佛山吊钩式,东莞抛丸机,中山市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结晶点测定仪-润滑脂滴点测定仪-大连煜烁 | 砂磨机_立式纳米砂磨机_实验室砂磨机-广州儒佳化工设备厂家 | 美国HASKEL增压泵-伊莱科elettrotec流量开关-上海方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防火门-专业生产甲级不锈钢钢质防火门厂家资质齐全-广东恒磊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 MES系统-WMS系统-MES定制开发-制造执行MES解决方案-罗浮云计算 |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PU树脂_水性聚氨酯树脂_聚氨酯固化剂_聚氨酯树脂厂家_宝景化工 | [官网]叛逆孩子管教_戒网瘾学校_全封闭问题青少年素质教育_新起点青少年特训学校 | 油液红外光谱仪-油液监测系统-燃油嗅探仪-上海冉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数码管_LED贴片灯_LED数码管厂家-无锡市冠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飞象网 - 通信人每天必上的网站 全球化工设备网—化工设备,化工机械,制药设备,环保设备的专业网络市场。 | 老城街小面官网_正宗重庆小面加盟技术培训_特色面馆加盟|牛肉拉面|招商加盟代理费用多少钱 | 青岛空压机,青岛空压机维修/保养,青岛空压机销售/出租公司,青岛空压机厂家电话 | 深圳货架厂_仓库货架公司_重型仓储货架_线棒货架批发-深圳市诺普泰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螺旋压榨机-刮泥机-潜水搅拌机-电动泥斗-潜水推流器-南京格林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安全光栅|射频导纳物位开关|音叉料位计|雷达液位计|两级跑偏开关|双向拉绳开关-山东卓信机械有限公司 | 四川成人高考_四川成考报名网 | 小港信息港-鹤壁信息港 鹤壁老百姓便民生活信息网站 | 执业药师报名条件,考试时间,考试真题,报名入口—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