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化學教案 >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

時間: 沐欽 化學教案

化學是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這也是化學變化的核心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

理解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以及濃度等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

能力目標

通過演示電解質導電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探索能力。

通過區分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

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情感目標

在分析強弱電解質的同時,體會結構和性質的辯證關系。

由電解質在水分子作用下,能電離出陰陽離子,體會大千世界陰陽共存,相互對立統一,彼此依賴的和諧美。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共分為三部分: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以及電離平衡常數。其中電離平衡常數在最新的教學大綱中已不再要求。

教材從初中溶液的導電性實驗以及高一電離等知識入手,重點說明強電解質在水中全部電離,而弱電解質在水中部分電離,溶液中既有離子,又有分子。同時,教材中配合圖畫,進一步說明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轉入到對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討論。這部分內容是本章知識的核心和后面幾節教學的基礎,也是本節的教學重點。

關于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是本節的難點,教材并沒有具體介紹,而是采用討論的方式,要求學生自己應用平衡移動原理來分析,這樣安排是因學生已具備討論該問題的基礎,而且通過討論,更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法建議

關于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

建議以復習相關內容為主,進而說明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

1.課前復習

組織學生復習高一有關強、弱電解質以及化學鍵的知識。

著重復習:(l)強、弱電解質概念,以及哪類物質是電解質,哪類物質是強電解質,哪類物質是弱電解質;(2)離子鍵、極性鍵。

2.課堂教學

建議采用回憶、討論、歸納總結的方法組織教學。首先,引導學生回憶電解質的概念并結合實例依據電解質電離程度的大小將其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然后再組織學生結合實例討論各強、弱電解質中的主要化學鍵,從而得出強、弱電解質與結構的關系。

關于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教學:

這既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建議教學中運用化學平衡知識及學習方法來學習本內容,并注意加強教學的直觀性。重點介紹下面問題。

l.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建立

從弱電解質溶液中既存在弱電解質分子、又存在其電離出的離子這一事實出發,對弱電解質(如醋酸)溶于水時各微粒變化情況展開討論,使學生明確弱電解質的電離過程是可逆的。然后,引導學生聯系化學平衡建立的條件,結合課本中圖3-3(可制成掛圖),討論電離平衡的建立。強調指出當弱電解質分子的電離速率等于離子重新結合成分子的速率時,電離過程就達到平衡狀態。有條件的學校可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

2.電離平衡狀態的特征

重點分析醋酸的電離平衡,與化學平衡的特征相類比,歸納出電離平衡的特征:

(l)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動”。

(2)在電離平衡狀態時,溶液中分子和離子的濃度保持不變——“定”。

(3)電離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當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就會發生移動——“變”。

3.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

利用教材中的討論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學生應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外界條件的變化對電離平衡的影響,使學生深刻認識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并了解平衡移動原理的使用范圍。

最后,練習電離方程式的書寫,重點強調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中要用可逆號、多元弱酸的電離要分步寫。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篇2)

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選修3第一章第二節的教學內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選修3第一章第一節《原子結構》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

本節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復習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表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特點出發,結合元素周期表進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的關系。第二部分在復習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價、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變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原子半徑、電離能以及電負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本節教學需要三個課時,本--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二、教學對象分析

1、 知識技能方面:學生已學習了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表的相關知識和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價、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變化,具備了學習本節教學內容的基本理論知識,有一定的知識基礎。

2、 學習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初步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方法──邏輯推理法、抽象思維法、總結歸納法,具有一定的學習方法基礎。

三、設計思想

總的思路是通過復習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表的相關知識引入新知識的學習,然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的關系,再結合教材中的“科學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最后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元素的外圍電子排布的特征與元素周期表結構的關系。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本人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探究法,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和科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規律;(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結構;(3)了解元素周期表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探究和討論交流,進一步掌握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方法──邏輯推理法、抽象思維法、總結歸納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同時把自己融入科學活動和科學思維中,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和認知的規律性,在認識上和思想方法上都得到提升。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 教學的重點:元素的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結構的關系。

2. 教學的難點:元素周期表的分區。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篇3)

知識與技能 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沉淀生成、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和轉化)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動手實驗、分析實驗、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根據實驗現象,學會分析、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

價值觀 在活動中增強團結、協作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以及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重 點 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轉化

難 點 沉淀的轉化和溶解

知識結構與板書設計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

1、沉淀的生成

(1)方法:A、調節PH法 B、加沉淀劑法 C、同離子效應法 D、氧化還原法

(2)原則:生成沉淀的反應能發生,且進行得越完全越好

(3)意義:物質的檢驗、提純及工廠廢水的處理等

(4) 不同沉淀方法的應用

1 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種離子或獲取該難溶電解質

2 分步沉淀法:鑒別溶液中含有哪些離子或分別獲得不同難溶電解質

3 共沉淀法:除去一組某種性質相似的離子,加入合適的沉淀劑

4 氧化還原法:改變某離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轉變為溶解度更小的難溶電解質便于分離除去

2、沉淀的溶解

(1) 酸堿溶解法

(2) 鹽溶解法

(3) 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4)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沉淀溶解

3、沉淀的轉化

(1) 方法:加入可與體系中某些離子反應生成更難溶或更難電離或氣體的離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動。

(2) 實質: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難溶物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內容 教學方法、手段、師生活動

[新課引入]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作為一種動態的平衡,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條件,控制其進行的方向,沉淀轉為溶液中的離子,或者溶液中的離子轉化為沉淀。本節課我們共同探究沉淀反應的應用。

[板書]二、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

[探究問題]向飽和NaCl溶液中加濃鹽酸會有什么現象?運用平衡移動原理,討論產生現象的原因

[講]加入相同離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動。

[問]以上是存在溶解平衡時的情況,如果不存在溶解平衡,如何生成沉淀呢?

[探究問題]如何處理工業廢水中的Fe3+?

[講]加入含OH-的溶液將Fe3+轉化為Fe(OH)3沉淀,OH-的溶液就是“沉淀劑”。還可以通過調節溶液的pH值來使Fe3+轉化為Fe(OH)3沉淀

[講]常見的方法是調節PH法和加沉淀劑法。如工業原料氯化銨中含雜質FeCl3,使其溶解于H2O,再加入氨水調節PH至7-8,可使Fe3+轉變為Fe(OH)3沉淀而除去。再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劑,使某些金屬離子如Cu2+、Hg2+等生成極難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離、除去雜質常用的方法。

[板書]1、沉淀的生成

(1)方法:A、調節PH法 B、加沉淀劑法 C、同離子效應法 D、氧化還原法

[講]1、 沉淀劑的選擇:要求除去溶液中的某種離子,又不能影響其他離子的存在,并且由沉淀劑引入溶液的雜質離子還要便于除去。如:沉淀Ag+,可用NaCl作沉淀劑,因為它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越小,被沉淀離子沉淀越完全。如:被沉淀離子為Ca2+離子,可用生成CaCO3,CaSO4或CaC2O4形成沉淀出來,但這三種沉淀物中以CaC2O4的溶解度最小,因此,沉淀成CaC2C4的形式,Ca2+離子去除的最完全。

2、形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條件:由于難溶電解質溶解平衡的存在,在合理選用沉淀劑的同時,有時還要考慮溶液的pH和溫度的調控。加入適當過量沉淀劑,使沉淀完全,一般過量20%--50%。要注意沉淀劑的電離程度。如欲使Mg2+離子沉淀為Mg(OH)2,用NaOH做沉淀劑比用氨水的效果要好。

(4)控制溶液PH值,對于生成難溶氫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反應,必須控制溶液的PH值。

3、通過氧化還原反應等方式改變某離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轉變為溶解度更小的難電解質以便分離出去

[思考與交流]P63, 指導學生思考討論兩個問題

1、如果要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你選擇加入鈣鹽還是鋇鹽?為什么?

從溶解度角度考慮,應選擇鋇鹽

[板書](2)原則:生成沉淀的反應能發生,且進行得越完全越好

(3)意義:物質的檢驗、提純及工廠廢水的處理等

[講]生成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是工業生產、環保工程和科學研究中除雜質或提純物質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是方法。

[板書](4) 不同沉淀方法的應用

1 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種離子或獲取該難溶電解質

2 分步沉淀法:鑒別溶液中含有哪些離子或分別獲得不同難溶電解質

3 共沉淀法:除去一組某種性質相似的離子,加入合適的沉淀劑

4 氧化還原法:改變某離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轉變為溶解度更小的難溶電解質便于分離除去

[隨堂練習]為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熱攪拌的條件下加入的一種試劑是( D )

A、NaOH B、Na2CO3 C、氨水 D、MgO

[過]既然已經存在沉淀,就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溶解就要從沉淀向溶解方向移動考慮。

[問]結合以前的知識,如果想溶解碳酸鈣,可以用什么方法?為什么?

[板書]2、沉淀的溶解

(1) 酸堿溶解法

[投影]CaCO3的溶解

[講]在上述反應中,氣體CO2的生成和逸出使CaCO3溶解平衡體系中的CO32―濃度不斷減小,平衡向沉淀溶解方向移動。難溶電解質FeS、Al(OH)3、Cu(OH)2也可溶于強酸,其反應如下:FeS+2H+==Fe2++H2S;Al(OH)3+3H+ ==Al3++3H2O;Cu(OH)2+2H+==Cu2++2H2O

[過]除了酸之外,某些鹽溶液也可用來溶解沉淀。

[板書](2) 鹽溶解法

[投影實驗3-3]

滴加試劑 蒸餾水 鹽酸 氯化氨溶液

現象 固體無明顯溶解現象 迅速溶解 逐漸溶解

[思考與交流]1、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應用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解釋上述發生的反應。并試從中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規律

分析:對于難溶氫氧化物來說,如Mg(OH)2、Fe(OH)3、Cu(OH)2……,加酸,由于形成弱電解質水促使沉淀溶解。例如Mg(OH)2可溶于鹽酸,表示如下:

由于溶液中生成水,OH-離子濃度降低,使Mg(OH)2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動,從而促使Mg(OH)2沉淀溶解。

Mg(OH)2、Mn(OH)2等溶解度較大的氫氧化物還能溶于NH4Cl溶液中。表示為:

由于溶液中生成弱電解質NH3?H2O,使OH-離子濃度降低,Mn(OH)2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動,從而促使Mn(OH)2沉淀溶解。

[小結]上面兩個反應中,Mg(OH)2在水中少量溶解、電離出的OH―分別與酸和鹽電離出的H+、NH4+作用,生成弱電解質H2O和NH3?H2O,它們的電離程度小,在水中比Mg(OH)2更難釋放出OH―,H2O和NH3?H2O的生成使Mg(OH)2的溶解沉淀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直至完全溶解。

[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方法。例如,AgCl可溶于NH3?H2O,銀氨溶液的配制過程其實質都是生成配合物沉淀溶解

[板書](3) 生成配合物使沉淀溶解

(4)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沉淀溶解

[講]如有些金屬硫化物(CuS、HgS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通過減少C(S2―)而達到沉淀溶解的目的。例如:3CuS+8HNO3 == 3Cu(NO3)2 +S+2NO+4H2O

[隨堂練習]試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下列事實

1、 FeS不溶于水,但卻能溶于稀鹽酸中。

2、 CaCO3難溶于稀硫酸,但卻能溶于醋酸中。

3、 分別用等體積的蒸餾水和0.010mol/L硫酸洗滌BaSO4沉淀,用水洗滌造成的BaSO4的損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滌造成的損失量。

[過渡]當向AgNO3和NaCl恰好完全反應的平衡體系中加入I-,若再加入S2-,會看到什么現象?

[投影實驗]向盛有10滴0.1 mol/L的AgNO3溶液的試管中加0.1 mol/L的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滴加0.1 mol/L KI溶液,觀察、記錄現象;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的Na2S溶液,觀察并記錄現象

[思考]根據實驗3-4的實驗步驟,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設問]通過實驗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投影]

步驟 AgCl和AgNO3溶液混合 向所得固體混合物中滴加KI溶液 向新得固體混合物中滴加Na2S溶液

現象 又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轉化為黃色 黃色沉淀轉化為黑色

[演示實驗3-5]根據實驗3-4的實驗步驟,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步驟 向MgCl2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 向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中滴加FeCl3 溶液 靜置

現象 有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變紅褐色 紅褐色沉淀析出溶液褪至無色

[板書]3、沉淀的轉化

(1) 方法:加入可與體系中某些離子反應生成更難溶或更難電離或氣體的離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動。

[講]沉淀的轉化的實質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一般來說,溶解度小的沉淀轉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實現

[板書](2) 實質:生成溶解度更小的難溶物

[總結]沉淀的生成、溶解、轉化本質上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問題,其基本依據主要有:①濃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②溫度:升溫,多數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③加入相同離子,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動。④加入可與體系中某些離子反應生成更難溶或更難電離或氣體的離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動。

[隨堂練習]

1、將AgNO3溶液依次加入氯化鈉溶液、溴化鈉溶液、碘化鉀溶液中都會出現不同顏色的沉淀,沉淀的顏色變化是 _ ____ → _ _ ___ → ____ _。出現這種顏色變化的原因是: _

2、己知碳酸鈣和氫氧化鈣在水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s) Ca2+(aq)+2OH-(aq),CaCO3(s) Ca2+(aq)+CO32-(aq)。在火力發電廠燃燒煤的廢氣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等,為了除去有害氣體SO2變廢為寶,常常見粉末狀的碳酸鈣或熟石灰的懸濁液洗滌廢氣,反應產物為石膏。

(1)寫山上述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SO2與CaCO3懸濁液反應

②SO2與Ca(OH)2懸濁液反應

(2)試說明用熟石灰的懸濁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理由

學生回憶、討論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可以加入含OH-的溶液將Fe3+轉化為Fe(OH)3沉淀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篇4)

教學內容分析:

學生具備了離子鍵、離子半徑、離子化合物等基礎知識,本節直接給出氯化鈉、氯化銫晶胞,然后在科學探究的基礎上介紹影響離子晶體結構的因素,通過制作典型的離子晶體模型來進一步理解離子晶體結構特點,為學習晶格能作好知識的鋪墊。

教學目標設定:

1.掌握離子晶體的概念,能識別氯化鈉、氯化銫、氟化鈣的晶胞結構。

2.學會離子晶體的性質與晶胞結構的關系。

3.通過探究知道離子晶體的配位數與離子半徑比的關系。

4.通過碳酸鹽的熱分解溫度與陽離子半徑的自學,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重點難點

1.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的特點

2.離子晶體配位數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方法建議:分析、歸納、討論、探究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1.什么是離子鍵?什么是離子化合物?

2.下列物質中哪些是離子化合物?哪些是只含離子鍵的離子化合物?

Na2ONH4ClO2Na2SO4NaClCsClCaF2

3.我們已經學習過幾種晶體?它們的結構微粒和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分別是什么?

[板書]離子晶體

[展示]NaCl、CsCl晶體模型

[板書]陰、陽離子通過離子鍵形成離子晶體

離子晶體定義:由陽離子和陰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

注:(1)結構微粒:陰、陽離子

(2)相互作用:離子鍵

(3)種類繁多:含離子鍵的化合物晶體:強堿、活潑金屬氧化物、絕大多數鹽

(4)理論上,結構粒子可向空間無限擴展

[思考]下列物質的晶體,哪些屬離子晶體?離子晶體與離子化合物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干冰、NaOH、H2SO4、K2SO4、NH4Cl、CsCl

[投影]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及解釋

性質解釋硬度()熔沸點()溶于水()熔融()離子晶體溶解性差異較大:NaCl、KNO3、(NH4)2SO4_______

BaSO4、CaCO3_______

[板書]離子晶體中離子鍵的配位數(C.N.)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篇5)

一、說教材

《實驗化學》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模塊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實驗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亞__鈉和食鹽的鑒別”選自蘇教版《實驗化學》專題3課題2。本節課的主題是物質的鑒別,鑒別的對象是跟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工業鹽(亞__鈉)和食鹽,鑒別方法主要涉及被鑒物質的化學性質,且給學生從物理性質、組成與結構等角度探討鑒別方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教材要求學生從已有知識出發,根據物質的特性多角度設計物質鑒別的實驗方案,并開展實驗探究,感悟化學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進一步提升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說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與歸宿,對本課時教學我們設置了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分析NaNO2和NaCl結構、組成與性質的差異,學會物質鑒別的基本技能。

過程與方法:通過NaNO2和NaCl的鑒別過程,培養學生設計、評價、操作、處理等實驗綜合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誤食亞__鈉中毒為載體,建立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提高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上述目標的設置,我們在充分體現性質差異決定鑒別方法差異的同時,很好地注意了預設與生成、主體與主導、獨立與合作、收斂與發散、理論與實際等關系的處理。

三、說過程

按照情境引課,情理結合,分合相輔,師生互動,學用一致,不斷升華的總原則,從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組成與性質、不同組成與性質決定不同鑒別方法、不同鑒別方法呈現不同現象、不同鑒別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選擇為出發點,整節課的教學架構設置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呈現先行,尋找啟迪”、“激發思維,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設計方案,實驗論證”、“創新優化,不斷升華”等六個實施階段。其主要教學內容與設計意圖簡述如下。

【教學過程】引入:通過工業鹽(亞__鈉)中毒事件的視頻報道,提出“為何會出現這類嚴重的中毒事件?”的問題;通過NaNO2樣品呈現和NaNO2用途說明,進一步提出“如何通過鑒別法來避免這類中毒現象發生?”的問題。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為學習背景,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所應關注的學習方向,使課堂迅速進入一種有序、高效的教學狀態。把學習與研究放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背景之中,這種“告知”學習者學習目標的預設,能有效激發學習者為快速獲得學習結果而規劃系列的預期行為,并逐步將預期行為轉化為實踐行為,使實踐行為與正確的學習結果相匹配。

【教學過程】問題1:怎樣用實驗方法鑒別NaCl與NH4Cl兩種固體?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得出“焰色反應法、氣體法(與NaOH固體反應)、顯色法(與石蕊試液反應)、顯色法(與pH試紙接觸)”等四種方案。

【設計意圖】奧蘇伯爾認為,學習者頭腦中已有的認知結構可通過先給學習者呈現一個先行組織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為新呈現材料的學習提供一個觀念的框架,這樣有助于智慧技能的保持與遷移。

【教學過程】通過對NaCl與NH4Cl兩種固體鑒別方法的研究,我們可以思考與整理出物質鑒別所應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差異、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差異、根據物質的組成、結構差異等三方面。

【設計意圖】在分析固體NaCl與NH4Cl鑒別方法的基礎上,歸納提煉出物質鑒別的常用原理,完成學生認知結構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升華,為鑒別NaNO2與NaCl固體提供了上位概念與規則的支撐,同時也為學生如何選擇所需信息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作好輔墊。

【教學過程】問題2:要合理鑒別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識儲備?(呈現已經完成的預習作業:搜索歸納NaNO2的性質、用途,展示所寫的科普小論文),投影呈現NaNO2和NaCl的性質對照表。

【設計意圖】通過查找資料、撰寫科普小論文方式使學生了解NaNO2的性質,它既提高了學生搜索、接受信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性質搜索結果與性質比較最終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現了信息的高密度,同時凸現了NaNO2與NaCl在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上的差別。

【教學過程】問題3:怎樣用實驗方法鑒別NaNO2和NaCl兩種固體?(學生分組討論,初步形成簡要實驗方案)

師生共同歸納整理出要完成物質鑒別的實驗操作,必需綜合考慮方案設計、方案評價、方案實踐、方案反思等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發現信息、評價信息、吸收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從而優化其思維的遷移、發散、收斂品質,最終形成有序的多個從理論角度得出的實驗鑒別方案。

【教學過程】對學生設計的典型理論鑒別方案,師生共同進行從實踐視角的可行性評價,并分組進入方案實踐(四人一組,進行有明確任務的分組實驗,并匯報實驗步驟、現象與結論)。

【設計意圖】體現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點,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驗中檢驗理論設計的合理性、簡約性、安全性、可行性,凸顯實驗的“動”的功能,也彰顯實驗的“靜”的功能(實踐對理論的評價功能)。

【教學過程】師生共同歸納與整理進行物質鑒別,必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必需掌握一般的鑒別流程。在此基礎上,思考物質鑒別在理論與實踐中是否存在一定區別?

問題4:建筑工人怎樣用簡單的方法區分食鹽和工業鹽?

【設計意圖】知識的達成,能力的獲得需要不斷的總結、不斷的訓練、不斷的思索,并反璞歸真,讓理論知識、理論方法回歸生活,再次調動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激情和才智,讓學生感受學習化學的成功與喜悅,較好地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課堂目標。

【教學過程】總結:驗證與探究是物質鑒別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傳統、現代方法;局部、整體方法;基礎、綜合方法是溝通具體鑒別方法與物質組成、性質的橋梁,這些方法雖然在運用時一定存在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現象,但其獨立知識、能力的構建應及時融入化學學科的完整體系之中。

【設計意圖】及時的歸納、總結與提升,能凸現對完整、系統知識的有序構建,也能強化對創新、綜合能力的優化培養。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為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本節課與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反應中的物質和能量變化等相關知識密切相關。它是電化學的基礎,也是原電池知識的延伸,更是進一步研究其應用的基礎。在中學化學基礎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指導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理論依據。學習電解池之后學生將形成一個將氧化還原反應、能量轉化、元素化合價知識、電解質溶液和原電池原理等知識聯系起來的一個知識網絡。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系統的學習過了原電池的相關原理,對于氧化還原反應也很熟悉,并且掌握了能量之間的想換轉化的方式和途徑,為學習本節課內容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高二學生處于思維活躍期,有很強的好奇心理,同時具備了一定得實驗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具有較強的分析推導能力,為學習本節課奠定了能力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生認識電解池組成,理解電解原理并初步掌握電解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2)學生學會利用對比總結的方法,比較學習離子放電順序。

(3)綜合分析設計實驗驗證電解池兩極產物。

2、過程與方法

(1)綜合應用化學和物理知識動手實驗,體驗電能與化學能轉化的探究過程;

(2)應用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取信息,應用分析、推理、歸納、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分組實驗與討論,體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2)通過探究實驗的操作,現象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觀察和分析能力,感受實驗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體驗科學研究的嚴謹與艱辛。

四、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電解原理;

2、教學難點;電極方程式的書寫、放電順序判斷

五、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問題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六、教具準備

教師:電解池、CuCl2溶液、KI淀粉試紙、多媒體課件

高二化學知識教案范文(篇7)

一、學習目標

1.學會從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角度來分析、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2.學會用“雙線橋”法分析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并判斷反應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3.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4.辨析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間的關系,并用韋恩圖表示之,培養比較、類比、歸納和演繹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得電子和失電子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氧化還原反應。

難點: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變化與電子得失的關系,氧化劑、還原劑的判斷。

三、設計思路

由復習氯氣主要化學性質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引入,結合專題1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對這些反應進行判斷,從而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區別,并從電子轉移等角度進行系統分析,再升華到構建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間關系的概念。

四、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由復習上節課氯氣有關反應引入本節課的研究主題。先由學生書寫氯氣與鈉、鐵、氫氣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鈣和二氧化碳、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練習]學生自己書寫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學習繼續使用。

[過渡]我們結合在第一章中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來判斷一下這些化學反應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還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媒體]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練習]學生自己進行判斷,或可小組討論、分析。

[敘述]現在請大家在氯氣與鈉反應的方程式上,標出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在反應前后的化合價。

[思考與討論]學生解決下列問題:

1.元素的化合價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價在何種情況下會發生變化?

3.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數目有何關系?

4.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元素得電子數和失電子數有何關系?

[敘述]講述如何用“雙線橋”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書]

[敘述]氧化還原反應是有電子轉移的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的系數是與反應過程中得失電子的數目相關的。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物質叫做還原劑,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表現還原性。可以這樣記憶:還原劑化合價升高、失電子、具有還原性,被氧化。

[思考與討論]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分別是什么?

怎樣判斷元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是被氧化還是被還原呢?

[板書]

還原劑氧化劑

有還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還原

[思考與討論]

1.元素處于不同的化合價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可能表現哪些性質?并以氯元素的不同價態的代表物質進行分析。

2.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如何呢?用圖形方式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幾個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情況,找出每個反應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295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富泰鑫五金_五金冲压件加工_五金配件加工_精密零件加工厂 | 开锐教育-学历提升-职称评定-职业资格培训-积分入户 | 隧道烘箱_隧道烘箱生产厂家-上海冠顶专业生产烘道设备 |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葡萄酒灌装机-食用油灌装机-液体肥灌装设备厂家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北京网站建设首页,做网站选【优站网】,专注北京网站建设,北京网站推广,天津网站建设,天津网站推广,小程序,手机APP的开发。 | 臭氧灭菌箱-油桶加热箱-原料桶加热融化烘箱-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 臭氧发生器_臭氧消毒机 - 【同林品牌 实力厂家】 | 专业生物有机肥造粒机,粉状有机肥生产线,槽式翻堆机厂家-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无锡装修装潢公司,口碑好的装饰装修公司-无锡索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湖北省煤炭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山东信蓝建设有限公司官网| 睿婕轻钢别墅_钢结构别墅_厂家设计施工报价 | 根系分析仪,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考种仪,藻类鉴定计数仪,叶面积仪,菌落计数仪,抑菌圈测量仪,抗生素效价测定仪,植物表型仪,冠层分析仪-杭州万深检测仪器网 | 无机纤维喷涂棉-喷涂棉施工工程-山东华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海德莱电力(HYDELEY)-无功补偿元器件生产厂家-二十年专业从事电力电容器 | 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广州网站建设_小程序开发_番禺网站建设_佛山网站建设_粤联网络 | 食药成分检测_调料配方还原_洗涤剂化学成分分析_饲料_百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货架厂家_金丽声精品货架_广东金丽声展示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 西点培训学校_法式西点培训班_西点师培训_西点蛋糕培训-广州烘趣西点烘焙培训学院 | 聚氨酯保温钢管_聚氨酯直埋保温管道_聚氨酯发泡保温管厂家-沧州万荣防腐保温管道有限公司 | 热熔胶网膜|pes热熔网膜价格|eva热熔胶膜|热熔胶膜|tpu热熔胶膜厂家-苏州惠洋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北京银联移动POS机办理_收银POS机_智能pos机_刷卡机_收银系统_个人POS机-谷骐科技【官网】 |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吊装实验室设备,顶装实验室设备,实验室成套设备厂家,校园功能室设备,智慧书法教室方案 - 东莞市惠森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化改造_智虎机器人_灌装机_贴标机-上海圣起包装机械 | 网优资讯-为循环资源、大宗商品、工业服务提供资讯与行情分析的数据服务平台 | 工业机械三维动画制作 环保设备原理三维演示动画 自动化装配产线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南京燃动数字 聚合氯化铝_喷雾聚氯化铝_聚合氯化铝铁厂家_郑州亿升化工有限公司 | 威实软件_软件定制开发_OA_OA办公系统_OA系统_办公自动化软件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_企业法务_律师顾问_公司顾问 | 巨野月嫂-家政公司-巨野县红墙安康母婴护理中心 | 珠海冷却塔降噪维修_冷却塔改造报价_凉水塔风机维修厂家- 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超声骨密度仪-骨密度检测仪-经颅多普勒-tcd仪_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 | 光纤测温-荧光光纤测温系统-福州华光天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体坛网_体坛+_体坛周报新闻客户端 | 对照品_中药对照品_标准品_对照药材_「格利普」高纯中药标准品厂家-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 | 学习虾-免费的学习资料下载平台 雪花制冰机(实验室雪花制冰机)百科 | 航空障碍灯_高中低光强航空障碍灯_民航许可认证航空警示灯厂家-东莞市天翔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南财多媒体有限公司介绍 | 楼承板设备-楼承板成型机-免浇筑楼承板机器厂家-捡来 | 智慧水务|智慧供排水利信息化|水厂软硬件系统-上海敢创 | 成都装修公司-成都装修设计公司推荐-成都朗煜装饰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