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
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1
《看花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能用生字組詞。
2、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說出課文中花燈的名字,能把自己見過的花燈講給大家聽,感受看花燈的歡樂。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真正體會看花燈的歡樂。
一、激情導入:
在寒假期間我們度過了一個熱鬧而快樂的春節,在春節期間我們即可以放鞭炮又可以逛廟會看花燈,別提有多高興了!
在元宵節有一個小同學也看到了各式各樣特別的花燈,你們愿意和他一起去看看嗎?
板書課題:看花燈
學生齊讀課題
過渡:為了更好的理解課文我們首先要把課文讀熟。
二、指導朗讀
(一)初讀課文
1、讀熟課文,不認識的字拼拼音。
要求:①不丟字,不多字,讀準字音,不讀錯字。在哪里遇到困難可向別人請教(包括老師和同學)。
②在課文中圈出課后生字,認真地讀一讀。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誰愿意第一個把課文讀給大家聽?指名朗讀。
2、同學們已經把課文讀熟了,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連貫通順,畫出不好讀或讀不好的句子。準備在課中教時加強注意,同時標出自然段。
師對個別學困生進行指導。
3、分自然段檢查朗讀。
(二)細讀課文,體會花燈之美。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估計:我和媽媽去看花燈。
對策:什么時間誰去干什么?
過渡:我和媽媽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呢?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通過他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估計:花燈很多。
對策:從那可以看出花燈很多?
(墻上、樹上、欄桿上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
教師:如果你看到這么多花燈心情會怎樣?
估計:驚喜、高興……
對策:那你就把這種心情用朗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誰愿讀給大家聽?指導讀好輕聲
你能用書中的一個問來形容嗎?(燈的世界)
結合自己的實際體會“燈的世界”
過渡:正月十五的大街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整條街成了燈的世界。這么多的花燈到底都什么樣呢?
3、讀第3自然段用“——”畫出花燈的樣子。
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花燈讀給同桌聽,讀完后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種花燈。
指名讀,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花燈(指6、7名學生讀)
指導朗讀,想象花燈的樣子做出動作體會形態的逼真。
你還見過哪些花燈,誰愿意介紹給大家。
三、試背課文
選第2、3節自己喜歡的內容記一記、背一背
通讀全文,體會花燈之美。自己設計一種美麗的花燈畫一畫。
比一比看設計的花燈最漂亮。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2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猜謎語:
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沒有腳。
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二)初讀兒歌,讀準字音
1、自由練習讀
①小聲讀
②同桌互讀
2、檢查朗讀
①指名讀
②去掉拼音讀
③讀兒歌
3、脫離語境讀詞語
①定位認讀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不讓歲月空度過,
分分秒秒要抓緊。
②移位認讀
金寸陰歲分秒光買
③抽讀本課生字卡
④換語境識字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用多少金錢都買不回來。
◆光陰似箭,年歲不斷增長。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
◆做人要講誠信,失去誠信將寸步難行。
◆要想做好這件事,難度很大。
4、生字回文,再讀鞏固
(三)拓展延伸,豐富認知
1、拓展延伸,訓練表達
◆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人生一世,如駒過隙。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
◆《勸學》
南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2、拓展短文,豐富認知
《小河流過我門前》
小河流過我門前,我請小河玩一玩,
小河搖頭不答應,急急忙忙去澆田。
小河流過我門前,我請小河站一站,
小河搖頭不答應,急急忙忙去發電。
小河不肯玩一玩,小河不肯站一站。
一分一秒也不停,日日夜夜奔向前。
(四)積極探究,識記字形
1、寸:獨體字,按筆畫記,書寫時“豎鉤”在豎中線稍右的位置。
2、光:獨體字,按筆畫記,書寫時“橫”要居中。
3、陰:合體字,左窄右寬,新筆畫“橫撇彎鉤”,“月”的撇要舒展大方。
4、金:左右對稱的字,“人字頭“的兩筆要長一些,展開,蓋住字的下半部分。
5、買:注意寫好三個點,第二筆、第三筆的兩個點,上下基本對齊,最后一個點要寫得長一些。
6、歲:上下結構,上短下長,下面是個“夕”字。
7、分:上下大體相當,“八”的撇、捺要寫得舒展,蓋住字的下半部分。注意不要把“八”寫成“人”或“入”
8、秒: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注意新偏旁“禾木旁”的寫法。“禾”的捺變形為點。“少”的撇要拉長,是這個字最低的一筆,這樣才能把字寫緊湊。
(五)歸類指導,寫好生字
1、整體觀察
2、重點筆畫
①寸:獨體字,按筆畫記,書寫時“豎鉤”在豎中線稍右的位置。
②陰:新筆畫“橫撇彎鉤”
③買:注意寫好三個點,第二筆、第三筆的兩個點,上下基本對齊,最后一個點要寫得長一些。
④分:上下大體相當,“八”的撇、捺要寫得舒展,蓋住字的下半部分。注意不要把“八”寫成“人”或“入”
⑤秒: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注意新偏旁“禾木旁”的寫法。“禾”的捺變形為點。“少”的撇要拉長,是這個字最低的一筆,這樣才能把字寫緊湊。
3、認真書寫
4、展評激勵
5、指導后再書寫
(六)回讀兒歌,復現字詞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3
《兩顆鳥蛋》: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歡朗讀詩歌。理解“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的意思。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的意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1、播放音樂《百鳥朝鳳》,你們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2、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鳥類是一個繁盛的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鳥類的身影。那么鳥媽媽是怎樣把它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
3、出示課件——書上的插圖(不顯示小男孩),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課題:兩只鳥蛋。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字或容易讀錯的字做個記號。
2、通桌之間互相讀一讀,互相糾正字音。
3、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愛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小朋友認真聽、比一比誰的耳朵靈,能夠發現讀錯的字音。
4、請小朋友分四人合作小組再讀課文,互相聽一聽,比一比誰讀得準。
5、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大轉盤,轉到哪個詞語就讀該詞語。(詞語:鳥蛋、取下、涼涼的、一定、捧著、連忙、輕輕地、仿佛、抬頭、投向)
三、細讀課文,促進感悟。
1、學生自由讀全文。
2、全班交流。
(1)第1小節:當學生說出——我知道鳥蛋小小的、涼涼的,教師順勢出示掛圖或實物,讓學生看看或摸摸這小小的鳥蛋。
①交流感受。當你看到或摸到這小小的、涼涼的鳥蛋時、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
②指導朗讀。學生朗讀,師生共同評議,發現學生朗讀中的閃光點,引導學生把鳥蛋“小小的”“涼涼的”,“我”拿著鳥蛋“真好玩”的感覺讀出來。
(2)第2小節:當學生說出——我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①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組織交流:你怎么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②出示或播放小鳥破殼而出的圖片或課件時,引導學生們說看了之后知道了什么。(一只鳥蛋就是一個生命)
③此時的鳥媽媽發現鳥蛋不見了,會怎么樣?(讀詞語:焦急不安)
④啟發想象。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鳥媽媽,你會怎么做?
⑤指導朗讀,讀出鳥媽媽焦急不安的語氣。
(3)第3小節:學生談理解后,讓學生邊讀邊演。師生共同評學生表演中出現的閃光點及不足之處,并加以引導,讀出送還鳥蛋時小心翼翼的心情。
(4)第4小節:學生談理解后,教師問:讀了這一段,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①啟發想象。假如你就是課文中的“我”,當你的耳邊傳來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時,你抬頭仰望藍天,能看見什么?
②課文中的孩子和你們一樣,都看見了鳥兒美好的明天。那這一段該怎么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四、借助想象,升華感情。
1、學生齊讀全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所描述的情景。
2、交流:你喜歡課文中的“我”嗎?為什么?
第二課時
一、背誦詩歌。
學生練習背誦,指名背誦,小組背誦,全班齊背。
二、復習鞏固生字詞。
1、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2、顯示紅色的生字,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記憶生字的字形。(啟發學生用熟字加偏旁、換偏旁等方法記憶字形)
3、做“走迷宮”的游戲,復習鞏固生字。
三、學寫生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字。認識,觀察,說說怎樣把字寫漂亮。
2、學生描紅、書寫,師生評議。
3、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重點指導“連”、“遠”。
四、實踐活動。
1、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1)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指名讀。
(2)男女同學輪讀左邊的詞組與右邊的詞組,說說發現了什么。
(3)擴展練習。
①“找朋友”游戲。把寫有“花兒”“小草”“天空”“紅紅的”“綠綠的”“藍藍的”的卡片分發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讀一讀;再讓兩個朋友交換左右順序,讀一讀。
②教師提供圖片,引導學生照樣子說幾組詞語。
③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展示平時積累的詞語言
2、小調查:保護鳥類。
尋找有關益鳥的圖片、資料,想想應該怎樣保護益鳥,然后全班交流。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4
《小猴子撈球》: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動一動、(試一試)等,生活情境出發,從感興的話題切入,在一次告訴學生,遇事要動腦想辦法;同時培養學生完整地表達和認真有順序地編故事能力。
二、教學內容:
能說會寫《小猴子撈球》。
三、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表達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在教育中,構建一個開放的交際的課堂,自然地將兒童多彩的生活與文本“鍵接”,營造寬松的氛圍,使學生的說,寫能力在多維的互動中得到切實鍛煉。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能力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的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憑借教材,自主構建,多元解讀。
六、教具準備:
實驗用品,圖片,投影片。
七、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童話導入:我們來給小猴想辦法。
1、出示《小猴子撈球》的畫面,播放有趣的童話故事。
2、聽童話,看畫面,提出問題“我看懂了……。”
“我想知道…………”。
3、議一議“我看懂了……。”
“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
板書“小猴子撈球”。
小猴子把球撈上來了嗎?怎么撈的?我們來幫小猴子想想辦法。
(二)口語交際,互相評說。
小組討論:我來幫小猴想想怎么辦。
1、全班交流,學生評價。
師隨機提示“如果用這種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2、學生們幫小猴想出了不少好辦法,那么他們會采用什么辦法呢?他們會怎么說,怎么做?現在請大家扮演小猴子,四個人為一組先商量好你們打算用什么辦法撈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請你完整地給大家講一講“小猴子撈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5
《一分鐘》:
【設計依據】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自我感悟”是學生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自我感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拓寬、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體會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豐富學生語言實踐的形式。學會正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4、通過學習,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1、組織游戲:
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堅持得最久。然后讓同學談感受,再面向全體同學談話。你覺得一分鐘長嗎?
2、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朗讀課文,聽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題中的“一分鐘”在課文中指什么?
3、同桌互讀,糾正字音。
4、學生質疑。
三、合作探究,感悟課文
1、思考:
遲到一分鐘怎么變成二十分鐘呢?認真讀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小組交流,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3、集體交流:
你們小組都讀懂了什么?
(教師相機指導。)
4、指導學生朗讀。
5、讀完課文,你覺得這一分鐘重要嗎?為什么?
四、結合實際,自主學字
1、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生字:
讀準字音、給生字找朋友、自學生字筆順,說說識記生字的方法。
2、教師板演范寫,學生在書上描紅練習。
3、將學生寫的生字展示評比。
五、深化認識,實踐拓展
1、組織學生從活動中體會“一分鐘”的價值。
⑴通過查資料說明,人們一分鐘能做多少事。
⑵在你的生活中,一分鐘能干多少事?動手試一試。
2、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北師大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