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統編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科教育工作,作為一年級語文老師的你一定有著許多的收獲,那么你知道如何寫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統編嗎?它會對你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統編”,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統編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認識“曉、眠、啼、啼”4個字。
3、背誦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解題: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去觀察自然景物的變化,你們都觀察了嗎?能把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一說嗎?(同學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都很好。把你們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的話,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詩人就是這么做的。他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首詩就是《春曉》。(板書課題)
你們知道題目的意思嗎?春曉:春天的早晨。曉:天剛亮的時候。
2、介紹作者:《春曉》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湖北襄陽人,大詩人李白的摯友,他一生沒有做過官,大半輩子隱居農村,過著淡泊恬靜的生活,年輕時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間,歷覽自然風光,他擅長于寫山水詩,字里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和山河的熱愛之情。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生字。
2、教師出示生詞卡片,檢查字詞讀音。
3、指名朗讀,正音。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放課件,整體感受詩的意境。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談談對詩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師做重點指導。
眠:睡眠、睡覺。
聞:聽到。
啼:叫。
(四)練習朗讀、背誦。
1、聽課文錄音,體會讀詩的語氣和停頓。
2、指名朗讀,讀后評議。
3、教師說詩意,學生念出詩句。
4、同桌互背古詩。
5、學生扮演詩人吟誦古詩。
小結: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的季節,我們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時光,愛惜時間。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記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2、班內交流。
重點指導:
聲: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筆是豎,不是豎彎鉤。
夜:第四筆是豎,不是堅提。
3、指導書寫。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4、學生在田字格本上練習書寫。
三、教學結束:
布置學生課下背誦古詩,下節課提問。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統編篇2
一、教材簡說
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字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按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王、中、葉、打、江”5個字,認識“豎鉤”和“提”兩個筆畫和偏旁“艸”。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四、教學準備:課前收集江南有關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字入手 導入課題
1.小朋友,現在看老師寫一個字,如果你認識就把小手舉起來。(板書“排”)
2.(指名讀)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誰愿意當小老師帶大家認識這個字?(板書“排”的拼音)
3.用這個字可以組哪些詞語呢?
4.老師也有一個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板書“竹”)
5.齊讀“竹排”。誰知道“竹排”是什么?(先指名說,然后播放課件,讓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再次齊讀。
6.今天,我們要學一首與竹排有關的兒歌。(補充課題其它的字)誰愿意讀一讀課題?(指名讀然后齊讀)
7、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8、你們可真會提問題。如果你認真學習,認真思考,這些問題你自己就會弄明白,想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弄明白這些問題呢?
(二)初讀課文,文中識字
1.要想弄明白這些問題,首先我們要讀兒歌,我們來讀一讀兒歌好不好?
2.讀兒歌之前老師想問問小朋友,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你有什么好辦法解決呢?
3.現在翻到課本56頁,請小朋友們豎起小耳朵聽好讀書的要求:讀兒歌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用筆圈出來,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認識它,遇到難讀的句子,你就多讀幾遍,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讀的認真,識字最快。(生讀師巡視指導)
4.檢查認字情況。
⑴誰愿意說說通過自己的努力你都認識了哪些字?
⑵大家都用喜歡的方式認識了字,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⑶(屏幕顯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讀一讀這些字?(指名讀。如果有些字讀得不太準,可請別的小朋友當老師教,然后點擊屏幕出現拼音,讓生自己讀一讀,最后再去掉拼音讀)。
⑷你們用什么好辦法牢牢記住這些字的樣子呢?(引導學生利用喜歡的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
⑸利用識字卡片開火車,識字組詞。
(三)創設情境,入情朗讀
1.播放配樂課件(根據課文內容制作)
2.你看到了什么?
3.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感覺?(引導生感受畫面的美)
4.就讓我們帶著這種美的感覺讀一讀兒歌好不好?(齊讀)
5.“小小竹排順水流”怎么就叫順水流呢?(指名回答后播放“順水流”課件)
6.你看,這小小的竹排流得多自在呀,如果你坐在上面,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呢?(指名自由說)
7.在課件畫面中(出示從“鳥兒唱——綠油油”齊讀)
8.小朋友們“樹木密”是什么意思?(利用課件引導學生認識“樹木密”就是樹木一棵挨著一棵而且長勢旺盛)。“禾苗”在哪兒?你能下來指一指嗎(指名)?這禾苗什么樣子呢?“綠油油”是什么意思呢?(理解后,練習“綠油油”的正確讀音。“油”變成一聲)。
9.你還看到了什么綠油油的呢?(拓展練習)
10.小朋友看著這么美的景色快樂嗎?那就帶著快樂的心情讀一讀這幾句話。(出示前后句,配樂熟讀成誦)誰愿意自己快樂的讀一讀?……誰還能比他更快樂?(采用多種朗讀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江南的美景,為學習最后一句打下基礎)
11.小朋友們,看著美麗的畫面,聽著你們快樂的朗讀,老師都要陶醉了,也很想讀一讀,可以嗎?你們閉上眼睛,在腦中想像江南的美景好嗎?
12.從老師的朗讀中你感覺到了什么?(美)
13.江南是個好地方,還有更美的呢。(播放課前收集的有關圖片,簡介江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14.看到這些美景,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
15.看到這些美景,老師情不自禁地想說——(屏幕出示最后一句師感情朗讀。)
16.小朋友們,喜歡江南的美景嗎?請你也發自內心的發出你們的贊嘆吧(指導感情朗朗最后一句,再讀中感悟)。
如:師:小竹排……魚兒游。——生接:(最后一句)
師:兩岸樹木密……綠油油。——生接:(最后一句)
師:多美的江南啊,看著這美景,我們要高聲說——生接最后一句。
17.小朋友們,現在弄明白小小竹排為什么在畫中游了嗎?這“畫”字指的是什么呀?這“游”是指……(游玩……)
(四)課內拓展
1.小朋友們,我們背過一首詩就是描寫江南景色的,誰能背這首詩?(指名背誦《江南》)
2.出示詩齊讀
(五)課外延伸
當小導游,把江南美景介紹給爸爸媽媽。并背一背課文。
板書:
小小竹排畫中游
→美→畫中游
鳥兒
魚兒
樹木
禾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老師想欣賞一下美麗的江南景色,哪個小導游愿意帶我去?
2.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過的生字還認識嗎?(出示生字,單個讀,齊讀)
3.試背課文:小朋友,江南的景色這么美,你有沒有永遠把它記在腦中呢(指名背誦)?
(二)完成練習
1.出示課后“我會讀”(采取各種方法練讀)
2.(繼續擴詞)除了這些詞,你還能說出哪些詞?并練習用本課要認的其它字組詞。
3、選擇其中的一、兩個詞說一句話。
(三)指導寫字
1.小朋友們,字我們認識了,課文也背下來了。現在我們應該動手寫一寫了。今天我們要學寫五個字,老師要看一看誰寫得最認真,寫得最漂亮。
2.范寫生字。指導學生寫“木”“十”的寫法。然后要求學生依照課后練習描紅。再認真觀察字的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把字左右兩部分寫的勻稱、美觀。
3.生寫師巡視指導。
4.在實物投影上評價部分生的字(從正反兩方面評價)。
5.同桌作業互相找找優點、缺點。
6.鞏固練習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教案統編篇3
教學目標:
1. 了解有關氣象的基本知識:天氣、氣象、氣候的含義與區別。
2、了解動物對天氣變化的特殊反應。
3、知道天氣預報的出臺流程。
4、能夠識別預報天氣的常用圖標,會看天氣預報。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談話導入,確定主題。
同學們,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啊?(……)那明天的天氣會什么樣呢?誰知道?你知道嗎?我們如何才會知道呢?誰來替大家想想?我們每天回家都看電視,聽廣播,有沒有什么節目告訴我們明天的天氣呢?(看/聽天氣預報)看來大家都收看過天氣預報,現在我先把它給寫下來。(板書:天氣預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跟天氣預報有關的科學知識。
2、 討論交流: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關心天氣預報的意義。
同學們,我們知道電視里,廣播里,每天都定時的為人們播放天氣預報,由此可見,天氣預報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定很重要。現在,我們先來分組討論一下:為什么我們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了解天氣情況對我們有什么好處?還有哪些人比我們更加關心天氣,為什么?(如漁民、旅客、農民、戰士、建筑工人等。) 一會我們再來交流。好,開始。(增減衣服,帶雨具,選擇時間出門,耕作,出海……)
同學們說的都很對,由于天氣變化影響著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活動,所以天氣預報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因此,我們要學會如何正確收看或收聽天氣預報。
在學習如何正確收看天氣預報之前,我們先來分清兩個跟天氣預報有關的科學概念。
3、科學概念: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天氣預報是由氣象臺發布出來的。那么,天氣和氣象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下面請看這兩個概念:
氣象:大氣中的冷熱、干濕、風、云、雨、雪、霜、霧、雷電等各種現象。比如,我們說:“下雨了”、“刮風了”等等,指的是一種氣象。
天氣:是指短時間內各種氣象的綜合狀況。例如,我們可以說:“今天天氣很好,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昨天天氣很差,風雨交加”等等。
對于這兩個概念,我們可以說,天氣其實就是各種氣象的綜合。
4、動物的一些行為可以幫助人們預知天氣變化。
下面我們來調節一下,看一幅連環畫,名字叫《下雨了》,請大家把書翻到21頁。(請同學來分段朗讀。)
從這個連環畫里面,你獲取到哪些下雨前的特殊現象呢?(空氣悶、龜殼上結水、燕子低飛、烏云)。很好,那么除了這些之外,你還知道哪些事物和現象也可以用來預報天氣呢? (……)大家說的都很好,看來你們平常很注意觀察,真是很有科學家的潛質。下面我們來看看書上還給我們列舉了哪些例子。P21
5、氣象臺利用現代科技制作天氣預報的過程。
同學們,雖然很多動物和事物的現象可以為我們預報天氣變化,但都很粗略,不夠詳細和具體,而專業的氣象臺卻可以利用現代化高科技為人們精、準、快的預報天氣。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氣象臺是如何制作出天氣預報的。請大家看書上22頁的圖片,小組成員共同觀察每一個小圖片與它們之間的箭頭方向,分析一下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是怎樣的。(3分鐘左右之后學生表達匯報)。
這幾位同學分析的很到位,這幅圖基本說明了天氣預報的出臺過程,我們大致可以把這些過程劃分成三個環節:首先是“搜集信息”,通過氣象衛星、談空氣球、氣象飛機、氣象雷達、氣象站來搜集大量的氣象信息。然后通過氣象臺的專業人員分析數據,“處理信息”。最后,通過電視臺、收音機、手機等通訊設備來“傳遞信息”。
6、識別預報天氣的常用圖標。
現在,我們來學習一些天氣預報中,常用的氣象圖標含義,請大家來看老師手中的圖標卡片,你來猜猜它代表什么含義:
晴,多云,陰,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陣雨,小雪,中雪,大雪,霜,霧,霜凍,冰雹,沙塵暴。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城市的天氣預報(出示卡片,請學生來為大家講述圖片上預告的是什么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