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教案
教學工作是教師按照確定的教學目的和一定的教學規律,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四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四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選材:想一想,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發生了多少故事!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成功有失敗……受到過感動,聆聽過教誨,相信總有一件讓你記憶猶新!
2寫出體會:寫一寫,成長的故事中無論是酸甜苦辣,都會讓我們慢慢學會長大,把自己成長的體驗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3、把事情寫清楚,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選擇最能表現“成長”這一主題的一件事情
2、并把這件事情寫清楚,寫具體,寫出這件事帶給自己的成長體驗。
【教學準備】
回憶生活,收集事例。
一、 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成長的故事》。這是一個全命題的作文題。
2、每一個題目中總有重要的詞語,這些詞語很關鍵,我們稱之為“題眼”,我們讀題目、寫作文都要抓住題眼。請大家讀讀題目,說說看,這個作文題目的題眼是什么?(成長)
二、指導:
1、審題指導:
(1)同學們,你們能說說什么叫“成長”?
(2)那么你覺得哪些算是成長呢? (懂得了道理、學習的進步、自主能力的提高、感受的加深……)
2、明確主題,指導選材
你認為成長經歷中哪件事情最讓你記憶猶新?
交流并隨機歸類。
品德方面的成長:會幫助同學了 為父母做事了 能恪守諾言 堅持原則 ……
學習方面的成長:能堅持不懈了 自己的難題自己解決 能主動探索知識了 能體會到大人的苦心了 知道細心的重要……
能力方面的成長:學會了一項技能 能自己獨自回家了 會開展小隊活動了 會為大家服務了 能耐心做事情……
友情方面的成長:會解決同學矛盾 會真心對待朋友 學會了謙讓……
備注:
在失敗與沮喪中的成長:
失敗中得到啟發 摩擦中懂得諒解 矛盾中得到教訓 后悔中得到成長
3、小結:是的,在這么多方面,你可以選一件來與大家分享你的成長經歷大家可以選擇某一方面,思考一下事例。
4、在這篇作文中,我們還應該注意到“成長”是一種變化,從無知到有知,從有錯到認錯,從沒感受到感受深刻,我們在寫作文時還要注意這種變化。
5、現在老師這里有些事例,請你看看能否作為作文的材料?如果有問題就請修改,改成可以適用的材料。
考考你的判斷力:
(1)我常常和同學爭吵,父母總是叮囑我要好好和同學相處。有一次,我和同桌為了搶位子,起了沖突,但是我想起了父母的叮囑,主動向同桌認錯。
(2)我在星期天主動幫助媽媽擦窗戶,把窗玻璃擦得干干凈凈的。
(3)在星期五的自然課上,老師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在家進行了實驗,結果成功了。
6、其實可以寫的材料很多,你可以整理一下思路,認真選擇,請同學選擇材料時務必注意:1、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覺得有話可寫的。
2、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7.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成長的故事》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記一件事,選材要真實,文章的內容要寫具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教師的這篇例文,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課后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寫好自己的《成長故事》。
三、學生習作。
四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仔細觀察事物的變化,能按照活動的過程有順序地記敘活動的經過,并能寫清楚別人的動作、語言和自己的真實體驗。
2.感悟認真聽講、仔細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于細微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重點:
把活動的經過和自己的體驗具體地寫下來。
教學難點:
仔細觀察事物的變化,寫出自己在游戲過程中的詫異、緊張、驚奇、興奮等獨特體驗,寫出老師和同學的語言、動作、神態。
課前準備:四個紙杯、一枚硬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懸念,營造氣氛
師:(師生問好)你們應該改一下稱呼,稱呼我為“魔術大師”。實話告訴你們吧,我自小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誰來說說聽到老師是魔術大師,班級里是什么情景?你心里想什么?周圍同學什么反應?這就是整個場面,在作文中就叫場面描寫。
不信?今天,就為大家表演一下我的絕招。(出示紙杯及硬幣)請大家聽魔術的規則和要求。(板書:規則聽)你們把手貼在耳朵上,我每說一條內容你們就拍一下耳朵,把我說的話灌到耳朵里去。
1.需要準備四個標有序號的紙杯和一枚硬幣。
2.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我變魔術的助手。助手把硬幣隨意放在任何一個倒扣的杯子里,我都能一眼看穿。
3.在魔術沒有揭秘前,知曉者不能泄密,否則就被罰出場。
聽清楚了嗎?既然都聽清楚了,就把你耳朵里的話掏出來吧!誰先把要求說明白,就能做我的助手了。
二、師生合作,細致觀察
1.第一次魔術。
(1)小小熱身。
師:這個魔術需要大家仔細地聽,認真地看,誰觀察到細微之處,誰才能發現周大師的絕招。(板書:看)我們先來個小小熱身,看誰最會觀察?
(教師請小助手上講臺,貼著他的耳朵小語)說一說你仔細觀察到了什么?
我的動作觀察到了嗎?(板書:做捂貼)這就叫做細微之處都觀察到。
(2)教師取杯中硬幣。
師:精彩瞬間馬上開始!我能看到怎么辦?再請一位來蒙住我的眼睛,以防止我偷看,先看著他放,他放好后全體同學倒計數從10到0,我就來找硬幣了。
(學生藏好硬幣后,教師故作研究狀,點一點,敲一敲,聽一聽,瞇起眼畫圈,祈禱,然后指出硬幣藏在哪一個杯子下面)
(3)學生表達觀察現象。
師:好,你們剛才看到什么了,請說一說。(學生說觀察情況時,教師適時進行板書:瞇眼眼珠骨碌碌轉敲打開扣……)
聽了嗎?—同學說了什么?(板書)你們說了什么?
(4)猜測原因。
師:不假吧,我的確有火眼金睛。你們猜我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板書:也許是……可能是……興許是……)
2.第二次魔術。
(1)繼續變魔術。
師:你們猜測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我跟第一位助手串通好了;二是第二位助手蒙眼睛不嚴實,讓我從他的手指縫里看到了秘密;三是老師的確有神奇的本領
四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教案3
單元內容總述
1.本單元主題:
本單元的課文主要圍繞“四時景物皆成趣”這一主題來編排。主要由《古詩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和《月跡》這四篇文章組成。目的是通過描寫景物,體現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2.本單元重點
(1)通過描寫不同的景物,體現景物的美,表達作者的感受。本單元的4篇文章都通過描寫景物的變化,來體現景物的美。如《古詩三首》中,對景物描寫有動態,有靜態,動靜結合,給人以獨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過描寫四個季節的不同景物,來體現景物的美,表達對景物的喜愛之情;《鳥的天堂》中,通過詳細描寫不同時間看到的不同景物,表達作者對鳥的天堂的喜愛之情;《月跡》則通過描寫不同地點的月亮,來體現作者對月亮的喜愛之情。
(2)體會景物的靜態美和動態美。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
3.具體教學要點
《古詩三首》教學要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掌握三首詩的意思,背誦《楓橋夜泊》。體會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人物情感的方法。體會詩中景物的動態美和靜態美,學習景物的描寫方法。
課時:3課時
教學建議: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詩歌內容。通過對重點詩句的理解把握詩人的情感。
《四季之美》教學要點: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學習本文按照時間順序描寫的寫作方法。
課時:2課時
教學建議: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景物描寫給人帶來的美的感受。
《鳥的天堂》教學要點: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和諧之美,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課時:2課時
教學建議: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課文內容;抓住景物描寫,體會景物描寫中蘊含著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月跡》教學要點:劃分文章的段落,品味文章優美且富有童趣的語言,欣賞月之美。感悟并學習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課時:1課時
教學建議: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課文內容,學會根據內容劃分段落,通過抓住重點句子來品味其中蘊含著的優美與童趣。
習作教學要點:會寫題為“_____即景”的文章。重點是做到突出景物的變化,體現景物的動態美和靜態美。
課時:1課時
教學建議: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景物,并寫出景物的變化。
語文園地教學要點:品味優美的語句。學習制作宣傳海報。學習把畫面描寫得更具體。積累詩歌。
課時:1課時
教學建議:通過朗讀景物描寫的句子,感受景物描寫給自己帶來的美。通過認真觀察,把畫面描寫得更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