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珊迪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薩特曾說過這么一句話,“閱讀就是自由的夢”。也許這句話太詩意,但可以肯定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感悟,一種體驗。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小珊迪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珊迪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展開個性化地想象。
2、借助人物描寫,體會人物的不幸遭遇,感受并學習人物誠實守信、善良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借助人物語言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在個性化想象中,學習人物美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對比提問,簡潔入題
同學們,我們都擁有著幸福美好的童年??墒牵銈冎绬?有這樣一個小男孩兒,他飽受饑寒之苦,最后又悲慘地死去。然而,他卻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大家想知道這個小男孩兒給我們留下了什么嗎?那好,現在就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去認識這位與你們年齡相仿卻十分不幸的男孩兒——小珊迪吧!下面請跟老師一起來書寫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全文,感知形象
1、請幾名同學讀課文,讀的同學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其他同學請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從這件事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珊迪?
三、深入研讀,理解形象
1、師:是的,正如同學們感覺到的那樣,小珊迪是一個可憐的孩子,更是一個誠信、善良的孩子。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小珊迪的品質的呢?下面請同學們默讀1——8自然段,讀一讀,找一找: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學習要求)
(1)用橫線畫出描寫小珊迪外貌的語句。
(2)用波浪線畫出小珊迪,作者和同事的語言對話。
(3) 用雙橫線畫出作者的心理活動的描寫。
2、 研讀交流
(1)外貌描寫:
抓住重點詞語進行體會。如:“又薄又破、瘦瘦的、凍得發青、赤腳、凍得通紅”。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2)語言描寫:
研讀三次“求” :你怎樣理解“請——請求——乞求”三個表示語氣的詞語?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四句話,進一步感悟小珊迪的可憐。
(3)換位想象:小珊迪為什么要降價賣火柴呢?他的心里是怎樣想的?
(4)分角色朗讀。
3、師:我們從小珊迪的外貌描寫看到了小珊迪的可憐,又從他的語言描寫中進一步看到了他的.可憐。而此時的作者也很同情可憐的小珊迪,拿出了一先令,小珊迪主動幫作者換零錢,可是作者等了很久,也沒看見小珊迪回來,此時作者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體會作者的心理描寫)
四、展開聯想,感受品質。
1、師:正在作者猜測時,旅館里來了個小男孩,他是誰?他來干什么?請同學們默讀研讀9——13自然段,思考小利比來給作者還錢,讓你又看到了什么樣的小珊迪(板書:誠實守信)
2、師:此時,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他換完零錢往回跑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到小珊迪被撞的路上看一看,看他到底遭遇了什么?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思考,我來敘述,你來補充。
3、小珊迪遭遇了不幸,卻用奄奄一息的聲音說著什么?由此,你還看到了怎樣的小珊迪呢?
4、面對這樣一個可憐、可敬的孩子,此時你要跟他說什么?
師:多么讓人心疼的孩子啊,此時我們和作者的心情是一樣的,讓我們握著他的手說:“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p>
5、當小珊迪聽到作者的承諾,他又什么樣的反應?作者是怎樣描寫他的神態的?請輕聲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抓住“目不轉睛”,“感激”兩個詞)
6、小珊迪放心地走了,讓我們不要吵醒他,再輕聲的齊讀最后一段。
五、由讀促說,升華情感
可憐而又可敬的小珊迪雖然死了,但是他善良的品質,誠信的精神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同學們,讓我們把小珊迪的故事講給我們的親人和朋友聽吧!好讓小珊迪的故事永遠得以流傳,讓他的精神永遠照亮人間!齊讀:善良和誠信,是人類寶貴的財富!
14、小 珊 迪
外貌 → 飽受饑寒
?。蓱z
語言→請→請求→乞求
派弟弟送零錢 → 誠信
掛念弟弟無人照顧 → 善良
小珊迪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2
【設計意圖】
薩特曾說過這么一句話,“閱讀就是自由的夢”。也許這句話太詩意,但可以肯定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感悟,一種體驗。同時,《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同時,學習需要有信心、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主要體現在:
1 、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2 、及時、多層次、多角度地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一、教學目標
1 、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請求”、“乞求”、“糾纏”)。
2 、讓學生主動參與、入情入境,在讀演中體驗、感悟小珊迪的誠實守信。
二、教學過程
1 、做數學題,激趣。
師:我們來做幾道數學題, 1 元=( )角 1 角=( )分,這些都是人民幣的單位。像英鎊、先令、便士是英國錢幣的單位, 1
先令=( )便士。
生: 1 先令等于 12 便士。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書上說, 那位 先生給小珊迪 1 先令,買火柴需 1 便士+丟了 7 便士+歸還的 4 便士,等于 12 便士。
師:你真會讀書,讀得真仔細。請大家猜猜, 1 便士大概等于多少分?
生: 10 分左右吧。
師: 1 便士還比我們人民幣 1 角少一點,大概只有七八分。現在,我們有些人對于 1
角錢不屑一顧,如果地上有一角錢,也不去撿起它,認為太少了,沒用。但小珊迪為了 1
便士在寒冷的冬天里苦苦哀求,后來還被馬車軋斷了雙腿。(板書:小珊迪)
【意圖】一堂語文課前做數學題,讓學生有一種新鮮、奇怪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弄清了先令和便士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2 、讀演中感悟、體驗小珊迪的品質。
師:小珊迪是怎樣苦苦哀求?請大家從 1 — 8 節中 找出有關句子,想盡辦法讀好它。
(生讀)
師:誰來讀讀小珊迪第一次哀求。
(生讀)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因為他又冷又餓,希望能有一便士買吃的',很可憐。
師:讀得很好,特別是你那表情。
(指名讀、齊讀)
師:只哀求了一次嗎?
生:不是,老師,我來讀第二次。(生讀)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因為我看到提示語里的“可憐的請求”,既要讀出可憐的語氣,又要讀出請求的語氣。
師:你真了不起,能抓住提示語來讀懂課文。
【意圖】不同方式的及時鼓勵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自豪感,幫助樹立信心。
(指名讀、齊讀)
生:老師,我來讀第三次。(生讀)我這樣讀是因為,當“我”不要火柴的時候,小珊迪心里很急,也越來越可憐。
(指名讀、齊讀)
師:“小男孩想了一會兒”,他會怎么想呢?
生 1 :可能會想,他們不買我的火柴,大概是貴了吧?那就便宜些,趕快賣出去幾盒,去買點東西吃。
生 2 :天氣這么冷,弟弟已經一天沒吃飯了,如果不賣掉火柴給弟弟買吃的,他會餓死的。再便宜些,也許他會買的。
師:你能聯系上下文來說,真棒!(師豎起大拇指)
【意圖】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師:當“我”決定買一盒時,去發現沒有零錢,于說……
生:(讀) “我明天再買吧……”
師:讀了這句話,有什么問題嗎?
生: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師:問得好。我們先來讀讀小珊迪的第四次哀求。
(結合課文插圖理解“乞求”。生多讀幾次,讀出更加急、可憐的語氣)
生:老師,我知道了,這里的省略號表示話沒說完,被小珊迪打斷了。)
( 出示四句話)
師:讀這四句話時,你發現有什么變化嗎?
生 1 :小珊迪一次比一次急。
生 2 :小珊迪要求一次比一次低,一次比一次可憐。
生 3 :小珊迪一次比一次誠懇,從“請求”和“乞求”可以看出來。
師:你們體會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
師:小珊迪一次又一次的哀求,請你找出課文中一個詞去概括它。
生:糾纏。
師:對了,像小珊迪這樣的要求我買火柴就是“糾纏”。
【意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這個詞語。
師:可見,小珊迪是多么的 (可憐)
【意圖】緊緊抓住四次對話,運用各種朗讀形式,把朗讀推向高潮,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悟情。
師:課文第 1 自然段,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他很可憐呢?請大家找出來讀一讀。
生:讀。(……瘦瘦的小臉,凍得發紫……)
(齊讀)
師:如果小珊迪現在有 1 便士,他會去買什么?
生 1 :他會買一個面包。
生 2 :他會一個鹽菜餅。
……
【意圖】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小珊迪的可憐。
師:小珊迪為了得到 1 便士苦苦哀求,而面對 4 個便士卻要弟弟小利比送還給 那位 先生,這是為什么呢?
(生自由讀 9 — 11 節)
師:課文中有寫小珊迪叫弟弟小利比還錢的內容嗎?
生:沒有。
師:現在就請大家自己找伙伴,幫助作者補出他們之間的對話?
【意圖】利用課文的空白補充對話,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人物品質的感受。
(配樂,出示:小珊迪被馬車撞倒,軋斷了兩條腿,被人抬回了家,躺在床上痛苦的呻吟著,小利比看到了……)
(師巡視,指導,參與學生的交流中去)
【意圖】情由境出,讓學生快速進入情境,為下面的表演作好鋪墊。
師:剛才大家演得很投入,請同學來表演表演,一定要把握好機會喲。
(生演, 2 組)
師:剛才這 2 組同學演得很不錯,老師心里也癢癢的,也想演演,請大家選出一位同學演小珊迪,老師演小利比,好嗎?
生:好。(情緒高漲)
師(小利比):哥哥,你的腿怎么了?
生(小珊迪):弟弟呀,我剛才替買火柴的先生換零錢往回跑時,不小心被馬車軋斷了腿。
師:那怎么辦呢?怎么辦呢?哥哥,我們一起去醫院看看吧。
生:利比,哥哥快不行了,又沒錢,怎么看呢?
師:哥哥,那我能為你做點什么?
生:利比,請把這四個便士送還給那位先生吧。
師:你的腿不正需要錢嗎?不用還了,那位先生不會計較的。
生:不行!這是人家的,我們不能要,一定要還給他。
師:哥哥,我知道了,我這就去。
可見,小珊迪多么的 (誠實、守信)
【意圖】表演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更好地體會人物情感。這里,又進行師生表演,既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成為學習的合作者,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總結:小珊迪這種精神多么的難得呀!我們作為一個小學,應該要像小珊迪那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小珊迪
小珊迪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通過朗讀,感受小珊迪的悲慘生活,激發同情之心;感悟小珊迪純潔善良、誠實守信的品質,觸動感動之情。
設計理念:
強化語言實踐,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讓他們在讀中體驗,受到熏陶感染,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中的句子初步感悟小珊迪的品質。
創新點:
小珊迪受傷,七個便士不知去向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想像。
教學過程:
一、 啟讀(渲染情境,鋪墊悲傷的感情基調)
同學們,今天,老師懷著沉重的心情給大家講述一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國愛丁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作——小珊迪。(教師范讀講述這個故事)
(教師在舒緩凄婉的音樂中講述這個故事,課始就讓學生很快走進了課文的情境,感受到了悲傷的基調,為激發學生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鋪墊,
資料共享平臺
《四年級上冊《小珊迪》教案》(https://www.unjs.com)。)
聽完故事請同學們談談聽了這個故事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二、 通讀
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自由讀讀這個故事,要求讀正確、流利,讀的時候注意自己內心的感受和變化,找找課文中令你揪心的地方。
(指名說,教師正音,指導朗讀)
三、 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 讓學生讀一讀小珊迪賣火柴這部分,讀懂了什么?
2、 出示“我”與小珊迪的對話,讓學生再一次走進故事,走進文本。
抓住糾纏這個詞語,重點指導朗讀珊迪糾纏“我”的四句話。(理解“乞求”、“餓極了”等詞語)
四、 感悟小珊迪純潔善良、誠實守信的品質。
1、 這么可憐的小珊迪卻被一輛馬車給撞了,他的帽子不見了,火柴也丟了,七個便士也不知道哪兒去了,此時此刻,珊迪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學生進行創造性想像。)
2、 怪不得作者會做出這樣的斷定
出示: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A、 指導朗讀,體會小珊迪的誠實守信
B、 那種人指哪種人?
五、 小結
這樣的孩子可愛嗎?這樣的孩子可敬嗎?這樣的孩子我們會忘記他嗎?讓我們永遠記住珊迪用生命換來的誠實,用鮮血染紅的信用,相信,我們擁有誠信,大家擁有誠信,世界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