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四年級 >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

時間: 新華 四年級

編寫教案可以使教師在教學前有充分的準備,免除臨時抱佛腳的情況出現。如何撰寫優秀的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這里分享一些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局促不安、京劇、毫不相讓、一日三餐、滋味、倘若、從容不迫、侍候、脾氣、揚長而去、空空如也、責備、供養不周、鄰近、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了解白鵝的特點。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先總寫后分述的寫法。

教學重點:

1、讀寫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了解白鵝的特點。

教具:

生字、詞語卡片

教法:

引—讀—議—悟

學法:

自主學習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背誦古詩《詠鵝》,激發學生興趣。

2、導入,揭題?板書:白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

①大聲朗讀讀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標畫自然段,畫出生字新詞,邊畫邊讀新詞,并用你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

③讀文,整體感知:課文中的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學生自主學習。

3、檢查自學情況,并相機糾錯、點撥。

①認讀生字詞語.指導書寫“餐”“脾”“蹲”.

②學生匯報: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討論: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鵝的高傲?(姿態、叫聲、步態、吃相)

2、快速讀文,標出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白鵝的姿態、叫聲、步態、吃相。

白鵝的姿態(第1自然段)白鵝的叫聲(第3自然段)

白鵝的步態(第4自然段)白鵝的吃相(第5—7自然段)

3、認識過渡段(第2自然段),并了解其作用。

承上啟下,統領全文。

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先總寫后分述的寫作方法。

四、積累:

抄寫生字新詞,朗讀課文。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2

1、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感受不確定現象,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會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重點:

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教學難點:

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性發生的結果。

教學關鍵:

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作為教學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教具準備:

課件、硬幣、珠子、彩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在上新課之前呢,老師想問大家兩個問題?

1、明天是不是星期四?

生:是。

師:能確定嗎?

生:能。

2、明天是不是晴天?

生:(可能會說),是,不是,不知道。

師:分別讓說是,不是,不知道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師:也就是說明天是不是晴天我們能確定嗎?

生:不能。

師:生活中就是這樣,有些事情我們可以確定它的結果,有的事情則不能確定它的結果。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不確定現象

1、師:大家喜歡玩游戲嗎?我們來玩一個拋硬幣游戲怎么樣?

(出示幻燈片)請看大屏幕

拋硬幣。(例1)

拋硬幣活動要求:

(1)、拋之前先猜一猜硬幣落地后,是正面向上?還是反面向上?

(2)、分組進行拋硬幣活動,注意記錄和觀察硬幣落地后,有幾種結果。

(3)、活動后,同學們想一想怎么用語言準確的描述描述硬幣落地后的出現的結果。

2、師:教師引導學生用規范語言描述:這位同學說的挺好的,挺恰當的,我們就可能也可能.來說這種現象好不好。(板書:可能也可能.)

3、練習。

好,再來看一下,現在老師手里有一個盒子,老師找幾個同學來摸球,摸到球后,請同學大聲的告訴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球。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以及新詞;朗讀古詩并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背誦、默寫課文。

2、聯系生活實際、資料查詢、討論等相結合。

3、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喜歡學習詩歌。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并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今天,我們走進李白的時代,和他享受詩的快樂。

板書:贈汪倫

讀詩的名字。

二、自學古詩:鼓勵:請同學們自己讀這首詩,根據注釋,或查字典自己嘗試理解一下詩句的意思,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

學生各自投入地讀書,然后自己嘗試解釋詩句。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向身邊的同學求助

三、學習古詩,體會詩的意境:

1.引導:誰來說說你怎么理解這首詩的。

2.鼓勵:你很能干,不用老師講,自己就理解得這么好,誰再試一試?

3.提示:很好,看來,大家的自學能力挺強,離開老師也能自己學習了。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問。”對這首詩,你們有什么問題?

4.鼓勵將問題進行得更準確:你們真會提出問題,但是,我更相信如果你再仔細讀讀詩,再仔細思考思考,討論討論,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問題。

5.學生讀詩,提出新的問題。

6.學生再一次說自己的理解。

7.學生提問:“踏歌聲”是什么意思?李白為什么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和汪倫的感情為什么這樣深?”

出示補充的資料(教參)

8.鼓勵:這兩個同學很會聯系生活實際,按理說送人應該在家里告別,送別朋友一般又比較傷感,他們發現了詩中寫的和生活實際不同。請大家圍繞“汪倫為什么要等到李白上船時再送?”“為什么是歡歡喜喜地踏歌相送?”

9.提示:誰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

10.鼓勵:汪倫真是李白的知己,你們真是李白和汪倫的知己,也是這首詩歌的知己啊!你能把這首詩歌背誦下來嗎?

11.提示:這首詩是誰送給誰的詩?用什么形式送的?

板書:以歌送別

12.學生細細地讀詩歌,將問題進行系統準確化:“一般人離別時都很傷感,為什么汪倫送李白時,高高興興地踏歌相送呢?”“為什么汪倫偏偏要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時候才來相送呢?”

13.學生討論。

14.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15.學生背誦。

16.學生:以歌送別。

四、指導學習古詩《山中送別》:

1.提示:汪倫以歌送別李白,王維也在送別自己的朋友,出示: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2.提示:請你借助課下注釋、字典等相關的資料進行自學!有困難的同學仍然可以與身邊同學交流。

小組交流

3.引導:誰能將這首詩歌解釋一下?

4.學生自由讀一讀。

5.學生借助相關的資料進行自學。

6.提示:如果說汪倫用歌送自己的朋友李白,那么王維用什么送別自己的朋友呢?

板書:以話相送

7.學生相互討論學習,然后進行展示。

8.學生說說:以話相送.

五、師生:

提示:古人不論是以歌送別、以話相送、以酒相送、以目相送,說到底詩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書: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激發情感:待人以真心相送,以真情相送,讓我們都懷著和詩人一樣的心情吟誦這兩首詩歌吧!

學生說說:以心相送以情相

學生進行背誦。

六、作業:1’

提示:課后搜集相關的送別詩歌,進行背誦。

送給老師幾句詩。

學生完成。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4

教學目的:

理解蟋蟀住宅的修建過程,體會它吃苦耐勞的精神。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難點:

體會它吃苦耐勞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內容,引入新課。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蟋蟀住宅的特點,誰來說說蟋蟀住宅有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評價它的?

蟋蟀住宅的外部特點: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

內部特點:簡樸、清潔、干燥、很衛生。

作者評價: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過渡:蟋蟀是怎樣建造它的住宅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二、學習第三段。(7——9)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7——9自然段,小組學習

(1)討論蟋蟀什么時間怎樣建造住宅的?

(2)找出蟋蟀蓋房子的句子,劃出有關的動作詞

(3)哪些句子讓你感動?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2、檢查、匯報。

3、出示句子: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地鋪開。

(1)齊讀句子。

(2)找出蟋蟀蓋房子的動作詞。(扒、搬、踏、推、鋪)讓學生上臺寫出來。

出示有帶點字的句子。

釋:扒土:把土挖開。

傾斜:歪斜

(3)蟋蟀蓋房子用的工具是什么?(前足、后足、鉗子)

這么簡單的工具,卻能建造出有門、有平臺、簡樸、清潔、干燥、很衛生的住宅,

問:這樣的工程怎么樣(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4)你覺得它蓋房子怎么樣?(了不起很辛苦非常艱難)

(5)指導朗讀。(艱難的語氣)

問:工具是這樣的柔弱,建造房子是如此的辛苦和艱難,蟋蟀有沒有退縮放棄呢?

生:沒有。

問:作者觀察到的情況是怎樣的?

生答。

4、出示句子:蟋蟀鉆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輕微地擺動。不大一會兒,它又進去繼續工作。從這段文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蟋蟀很勤勞蟋蟀不怕苦、不怕累有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作者觀察很細心)

作者“一連看了兩個鐘頭,看得有些不耐煩了。”從這句話中,你看到了什么?(作者觀察很認真蟋蟀真的很能吃苦耐勞)

過渡:住宅的重要部分很快完成了,洞已經挖了有兩寸深了,夠寬敞了。這么寬敞了,已經可以住了,可是蟋蟀好像并沒有滿足,它又做了什么?(整修)

4、輕聲讀課文第9自然段,

思考: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蟋蟀整修工作要花很多的時間,更多的勞力?(長時間今天做一點,明天做一點加深加闊)

工具是那樣的柔弱,建造房子是那樣的辛苦和艱難,整修工作又是這樣的花時間,這時的你,會對蟋蟀發出什么贊嘆呢?請你說一說。

(蟋蟀,你真了不起;蟋蟀,我很佩服你;蟋蟀,你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建筑師蟋蟀,你的住宅就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5、小結。

這部分主要介紹蟋蟀住宅的建造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我們體會到了蟋蟀吃苦耐勞的精神。

作者為什么能夠把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寫得如此的具體呢?

(長時間的仔細觀察,并能夠抓住特點有順序地介紹,)

6、練習:

以《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如何建造。

板書設計:

7蟋蟀的住宅

特點

有名吃苦耐勞

扒搬踏推鋪

建造

整修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5

設計理念:

學生的閱讀能力只能在主動的閱讀實踐中形成。只有主動積極的閱讀實踐,才能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本課設計讓學生通過聽、讀、思、議、品、評等方式進入閱讀情景,經歷魏格納“偶然發現”“艱難考證”“提出假說”的閱讀全過程,再以切實的感受、鮮活的認識從閱讀情境中走出來,從而得到真正生動活潑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體會科學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著精神,并能把讀后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世界地圖或地球儀。

2、學生準備:世界地圖或小地球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我介紹,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經過30年的觀察研究,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秘密,創作了著名的《昆蟲記》。我們也應和法布爾一樣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收獲,讓我們用心去學習第8課。(出示課題,齊讀)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讓我們用心去發現,說說你從這個題目中發現了什么問題?

2、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并完成下列要求

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思考:誰在什么情況下從世界地圖中引出了什么發現?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

呈現凹進精神大振

端詳叩開枉費心機

起源資料浩如煙海

靜謐寧靜大陸漂移

①請同學們自由讀生字、新詞,要求讀準確,讀響亮些,別看是生字,讀起來也是有節奏的。(自由讀指讀)還有誰愿意來挑戰下(指讀)老師從你身上學到了,原來生字也是可以讀出感情來的,你是怎么讀出感情的呢?我們也學著試試(齊讀)

②請同學看“大陸漂移”,這是一個關于地質學方面的科學術語,老師這有一段相關的介紹。出示介紹

③聰明的孩子最會發現,從最后一行這2個詞中你發現了什么?你知道還有哪些表示“靜”的詞嗎?(學生自由說)老師這兒也找到了一些表示“靜”的詞,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這些詞。(齊讀)

寂靜寧靜幽靜鴉雀無聲萬籟俱寂

(2)提問:誰在什么情況下從世界地圖中引出了什么發現?

(3)介紹魏格納

①老師這有介紹魏格納的資料

出示:

魏格納(1880——1930)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全面論證了大陸漂移學說,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論證大陸漂移的假說,他先后4次赴北極的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時不幸遇難。

(出示魏格納頭像)這就是為科學獻身的魏格納

②請同學們看課文最后一段,也有對魏格納及他所取得成就的介紹。(出示最后一段抹紅震動)震動什么意思?他的什么發現震動地質學界?

三、集體交流,品讀感悟

1、年僅32歲的魏格納,引起了地質界的震動,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成為一顆耀眼的科學新星。魏格納提出的假說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現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1——4自然段,并完成以下要求。出示:魏格納在觀察地圖時有什么驚人的發現?把相關的句子用“——”劃出。

(1)出示句子:

“瞧!這兩個地方的形狀竟是這般不可思議地吻合!”

“果然……都能……又能……找到相應的突出部分。”

“結果發現……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塊……吻合在一起。”

重點研究第一句

①“這兩個地方”指的是哪兩個地方?“吻合”什么意思?

②我們看地圖找出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凹進的幾內亞灣,是不是和文中所描述的那樣。

③“不可思議”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是啊,南美洲和非洲之間隔著遼闊的大西洋,距離相差6500千米,八桿子打不到邊的2個地方卻能如此緊密的吻合在一起,這是多少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啊!讀——(引讀第一句)魏格納被自己偶然的發現驚呆了,他不斷念叨著,讀——魏格納此時欣喜若狂,大聲喊著——

④在這個發現的基礎上,魏格納有了更多驚人的發現,齊讀2,3句。請同學對照地圖,看看是否如同書上所描寫的那樣。

(2)你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實踐,有了驚人的發現,心情怎樣?想像一下,當年魏格納有了一次比一次驚人的發現,心情怎樣?(驚喜)從那些地方我們感受到了魏格納的驚喜。

出示:

“魏格納被自己偶然的發現驚呆了!”

“他精神大振,仔細端詳著美洲和非洲大陸形狀上的不同點。”

“魏格納興奮極了,將地圖上一塊塊陸地進行了比較。”

①請同學自由練習,把魏格納的驚喜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②指讀,引讀當魏格納無意中發現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凹進的幾內亞灣竟然是這樣不可思議的吻合,魏格納——(引讀第一句)于是他——(引讀第二句)當魏格納有了越來越多的發現時,魏格納——(引讀第三句)

(3)偉大的發現總不會輕易現出他的真面目,年輕的魏格納為什么會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東西呢?(仔細觀察)

你從那些地方看到了魏格納的認真,一絲不茍?

出示:“他常常……出神。”

“他精神大振,……不同點。”

“魏格納興奮極了,……進行了比較。”

(4)僅僅會觀察還是不夠的,我們更要學會從觀察中敢于思考、探究。看到這些驚人的發現,魏格納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個嶄新的奇想——

出示:“在太古時代,地球上……它們的海岸線才會驚人地吻合。”

2、推理想像只有經過反復實踐才能成為真理,為了證實這一奇想,魏格納都做了些什么工作?請同學自由朗讀課文第6、7自然段。

(1)著名科學家柯彭的看法和建議是什么?“也曾有人提起過”,說明了什么?

(2)在大科學家的勸阻下,魏格納是怎樣做的?那些詞語看出考證工作的艱難?(浩如煙海)解釋這個詞語,經過魏格納將近2年時間不懈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魏格納終于找到了證據。

(3)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理解魏格納是如何進行推理的——

中龍既見于巴西東部,也見于非洲西南部,

中龍是爬行動物,不可能飛渡重洋,

中龍當時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

所以,。

四、回歸整體,遷移升華

1、(指板書)仔細觀察,敢于思考,反復求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通過課文的學習,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2、是啊,只要我們學會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就一定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收獲。

板書: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仔細觀察敢于思考

反復求證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6

教學目標:

讀準字音,豐富詞匯。

2.感受打比方的寫法的好處。

3.閱讀短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讀、背古詩,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5.通過言語訓練提高表達能力。重點難點:重點:能說會道難點:學習仿寫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及圖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語海暢游漢字真有趣

1.讀一讀,看誰讀得最正確。

2.讀一讀,想一想:每組的字為什么讀音不相同?

3.學生討論

。4.教師點撥:漢字就這么有趣,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詞語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讓學生多讀幾遍,讀準多音字的讀音,并理解每個字在詞語里應該讀特定的讀音。

6.拓展: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多音字嗎?

二.語海暢游詞語搭配

1.出示童年開花圖,以童年這中心詞,讓學生在四周填上合適的詞語

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樂的童年

3.合作交流:四人小組互讀、互聽、互相糾正。

4.拓展:你還能用更多的詞進行搭配嗎?如:美麗的田野、綠油油的田野、一望無際的田野

5.老師小結。

三.語海暢游照樣子寫句子

自由讀例句,體會句子的特點。

2.學生討論:這個句子描寫的事物是蘆葦,聯想的事物是桅桿。把蘆葦比作小船上的桅桿,我們把這樣的句子稱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

3.學生照樣子寫幾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交流:四人小組互讀、互聽、互相糾正。

5.老師小結。

四.背誦古詩,積少成多

1.輕聲讀古詩,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

2.將古詩大聲讀給同桌聽,同桌專心聽,欣賞,指點。

3.再讀詩句,想象畫面,比誰讀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詩句。

5.拓展:課外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

五.閱讀平臺《一只小鳥》

1.輕聲自由讀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細讀短文,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并說說為什么?

3.再讀短文,討論:

(1)你想對那只小鳥說些什么?

(2)你還想對用子彈打鳥的孩子說些什么?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7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拿出放大的蟋蟀圖片)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么

生:蟋蟀。

[評析]放大的小東西——蟋蟀不僅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蟋蟀,而且激起平時就喜歡小昆蟲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蟋蟀"兩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幫老師一下

學生說字形,老師板書"蟋蟀",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

[評析]教師大智若愚,讓學生幫助老師說字形,調動學習積極性,全班學生在手心上寫一遍,讓學生牢記"蟋蟀"字形。

2、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建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為"小東西","小家伙",為整節課的教學奠定基調。

由"住宅"一詞的慣性思維,激起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興趣,直奔文章中心。

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二、初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2、討論后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師:你了解王老師的住宅嗎(多問幾個學生)

生:不了解……

順:(驚訝)不了解王老師住的樓房一百多平方米,二層樓,比它的好多了。我的房子竟沒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眼氣。今天就聘請我們全班同學做住宅評判委員會的委員,來評一評誰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了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評析]通過與老師住宅的對比,很自然地使全班學生轉換為評委這一角色。

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營造出一種人性化的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每人找一個小老師幫助糾正讀音。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

2、討論詞義。聯系課文,你在哪個詞的詞義就講哪個詞,教師重在指導"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頓下來。)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

[評析]由學生自己找生詞,討論生詞,真正調動了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隨遇而安"是本課中學生最難懂的詞語,教師的指導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第二課時

一、了解蟋蟀住宅特點

1、各位評委們,你們辛苦了,通過上一節課大致了解了小家伙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再讀課文用"——"畫下有關句子。王老師記性不太好,麻煩各位把每一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學生自由讀課文,找特點并概括。)

[評析]一句"工作辛苦"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

2、請學生板書自己概括出來的蟋蟀住宅的特點。

[評析]住宅特點是本文重點,通過學生的自學找特點,畫句子,并用一個詞概括,從而突破文章重點。

3、討論,比較住宅特點。

生:小蟋蟀住宅朝著陽光(向陽)

師:我的住宅大門朝南,只要天上有太陽,家里就有陽光。

生:小蟋蟀的住宅隱藏在青草叢中(隱蔽)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用隱蔽。(略)

師:小家伙真不簡單,一個小洞也有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電燈,電話,有線電視,有太陽能熱水器……它有嗎誰的住宅好

生:老師的住宅好

[評析]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二、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的好,為什么沒它的有名(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2、讀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

師:我建住宅得請瓦工,木工,管道工等等,一個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斷修整住宅。

師:王老師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學習。

[評析]使學生認識到建筑專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整修,認真,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三、再換角色,指導說話

1、現在你不是評委了,而是建筑專家——蟋蟀工程師,現在正在參加昆蟲聯合國總部召開國際建筑經驗交流大會。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的,你的住宅有什么特點。

2、學生準備后,發言。

四、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看資料(課前同學們收集的有關圖片及其他資料),談體會。

看了圖片,資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評析]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點再換角色,學生感到新鮮而又不陌生。交流發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將學習拓展到教材之外,擴大了學生的視野。

五、看文章,做作業

1、讀《秋蟲音樂會》(有關蟋蟀的童話)。

2、作業(以下兩題選做一題)。

(1)以《我的住宅》為題介紹蟋蟀的住宅特點,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動物編個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螞蟻,蜜蜂,蟋蟀,蝗蟲,螢火蟲,蝴蝶,螳螂,蜈蚣。

[評析]作業設計新穎,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8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自學生字新詞,認讀13個字;

2朗讀課文。了解神舟五號飛船從天外安全返回祖國大地經過。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產生驕傲自豪的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神舟五號飛船從天外安全返回祖國大地的經過,產生驕傲自豪的感情。

查閱資料

神舟五、六號的補充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注意認讀字的發音

1.生自由讀課文,看你能不能達到正確流利,注意認讀字的發音。

2.指名朗讀,注意指導難句的斷句。

二、交流資料

關于神舟五號的資料。關于神舟六號的資料。

老師補充神舟的的發展史。

三、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會用這么都么多時間的時間詞語?如果去掉這些時間詞再讀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表現了科學家的什么品質?

(2)生默讀后小組交流。

2.匯報結果:一方面,可以使文章條理清楚,另一方面也表現了返回過程中科學工作人員嚴謹的科學態度。

四、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劃出楊利偉與指控中心的對話,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像體會當時的情景。

2.指名朗讀。

3.瀏覽全文,使這給課文分三部分,說說每部分寫了什么?

(1)生獨立分,同桌交流。

(2)指名說訂正。

4.那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講述這件事情呢?(按照時間順序寫的)

五、說一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怎樣概括?

1.小組說2.指名說

六、作業:朗讀課文;可以辦一期神舟資料展。

板書設計:

“神舟”五號,我為你驕傲

20__年10月16日6時23分楊利偉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9

教學目標

一、通過文白對照,讓學生掌握《精衛填海》的文言大意。

二、了解文言文和白話文的不同特點。

三.懂得故事背后蘊涵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課件展示精衛填海圖,激趣導入

1、展示圖片“精衛填海”,觀察“精衛”的樣子: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有點像烏鴉。

2、它是誰?回憶讀過的“精衛填海”故事。

二、出示《山海經》中文言文片段,文白對照,學習神話

1、出示《山海經》中文言文故事片段《精衛填海》,教師在音樂聲中誦讀故事。

2、學生跟師學讀文言文《精衛填海》,注意句讀,讀出味道。

3、借助注釋或組詞語,初步理解文意。

三、閱讀白話文《精衛填海》,文白對照,走進故事

1、小組成員開火車輪讀故事,掃除生字障礙。

2、小組展示朗讀情況,進一步感受故事情節。

3、進行文白對照,深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1)在白話文旁將對應的文言文內容寫上,注意整潔、美觀、有一定速度。

(2)同桌互查文白對照情況。

(3)集體交流文白對照情況。(一生讀文言文內容,一生對應朗讀白話文內容)

四、再入文本,體會神話人物精神品質

再次瀏覽白話文故事,討論交流:

1、精衛為什么要填平大海?

2、精衛能否填平大海?(可擬題辯論:你贊同精衛的做法嗎?為什么?)

3、從精衛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寧死不屈,斗志昂揚、堅持不懈、矢志不渝)

4、遇到困難時你會如何對待?

五、作業拓展,深化認識

1、續編故事:《小精衛填海》。

2、將故事編成課本劇。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0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字。

2、引導學生感受馬戲的精彩,同時了解精彩的馬戲是馬戲團的叔叔阿姨辛勤訓練的結果。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課件。

2、讓學生收集有關動物表演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一定看過動物表演的節目,結合你們收集的有關動物表演的圖片或文字資料,給大家講講。(學生可展示圖片,看著圖片作介紹)

動物的表演真精彩啊!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小作者,再去看一場--精彩的馬戲。(板書課題并齊讀)教師請學生一邊欣賞課件,一邊聽課文錄音。

聽完后,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覺得這場馬戲有什么特點?自己感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借助拼音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3、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1)學生互相檢查,互相正音。

(2)用卡片,開火車檢查,互相正音。

(3)教師抽查。

4、自由小聲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同伴討論,聯系生活實際圖畫初步理解詞義。

重點理解詞語

精彩、穩穩當當、不慌不忙、等

5、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6、識記要求掌握的生字字形。學生交流學字情況。

7、指導書寫生字。

8、學生練寫,教師巡回輔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觀察圖畫,說說圖意

1、出示課件。課件中小動物們的形象非常逼真地再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學生看得興味盎然。

2、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教師范讀。

3、要求學生說圖意,可用上課文中的詞句。

三、圖文結合,讀懂課文

1、《精彩的馬戲》給我們介紹了那幾個節目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用筆畫出節目的名稱。

2、提問學生,教師板書。

3、在這幾個節目中,你喜歡哪一個節目。

4、根據學生喜歡的節目,小組進行重點讀議。

能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嗎?你們是讀了穩重的那些詞語才感到這個節目精彩的?讓學生先看圖、讀文,再討論:為什么喜歡這個節目?理解節目的精彩之處并在小組內朗讀。

5、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教師出示第二段文字并知道朗讀。

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了猴子爬竿這個節目確實精彩:猴子的打扮讓我們覺得猴子好好玩;猴子高難度的動作我們驚異;猴子的表情讓我們感到猴子頑皮的天性。難怪觀眾會被他都的哈哈大笑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體會節目的精彩。

(1)、自己試讀第二段。

(2)、小組讀。

(3)、抽讀。

(4)、齊讀。

教師小結:課文給我們介紹猴子爬竿這個節目時,又介紹了猴子的動作和樣子,最后介紹了觀眾的反映,讓我們如同親眼看見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猴子爬竿這個節目的精彩。其他則節目也很精彩,你能通過朗讀把他讀出來嗎?

6、處是第三、四自然段,學生集體試讀第三、四段。

7、喜歡黑熊踩木球和山羊做鋼絲這兩個節目的同學分別朗讀三、四段。通過學生互評,教師指導。理解重點詞句,讀好課文。

8、再仔細讀課文,你一定發現了觀眾在觀看這個節目時的不同反應。讓我們在像課文中的觀眾一樣,被笨重的黑熊那精彩的表演所吸引,為山羊的絕技大聲喝彩。

9、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

10、仔細觀察圖畫,再仔細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疑問嗎?

師生共同質疑。

小結:是啊,動物們表演的節目個個都很精彩。小觀眾們選了三個他最喜歡的節目來些,其他的節目就一句話帶過,留給我們去想象,多好啊!動物們表演這么多的節目,都是馬戲團的叔叔阿姨的功勞,讓我們再來好浩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四、讓學生把自己看過的或收集到的其他節目進行交流

五、課堂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課后3、4題。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所寫的內容對我們班的小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但是同學們卻在老師的引導下,在生動形象的課件的幫助下,非常好地完成了對語言文字和對課文內容的雙重理解。歸其原因是因為我在講課時較好地抓住了精彩一詞,這樣學生讀得有目的,對課文中詞語的理解也比較有重點,所以教學效果比較好。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學會書寫10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語言文字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為什么要敬畏漢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方塊字所營造出的神秘意境;感受詩歌中文字創造的奇跡;理解方塊字的含藏不盡的意蘊。體會作者對中國語言文字熱愛的感情。

課前準備:學生課前預習,認讀生字詞,教師準備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由文章題目入手,引發學生思考:“敬畏”是什么意思?“敬畏”是“敬重、畏懼”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解決生字障礙。

2、板書本課生詞,了解學生認字的情況。

3、理解詞語。(能直接理解的,直接理解,不能直接理解的,借助工具書理解或讀書聯系上下文理解。)

告誡:警告勸戒。

積淀:積累、沉淀。

杳無人影:空曠遼遠得不見人影。

意蘊:內在的意義、含義。

言簡意賅:言語簡單而意思概括。

渲染: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三、熟讀課文

采用形式多樣的讀書方法,讓學生度自己喜歡的段落。鍛煉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學生對本課的興趣,但切忌越讀越煩。

閱讀方式可采取提問讀,師范讀,評價讀,默讀體會等方式。

(讀出“追憶往事”、“敬重”、“畏懼”之感)

第二課時:

一、深入課文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熟悉了課文,練習了朗讀,明白了一些詞的意思,同時我們也初步了解了“敬畏”一詞的意思。再讀課文,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自己的對“字”的敬畏之情的。

1、小時候受大人的影響——“敬惜字紙”。(2、3)

關于“敬惜字紙”同學們可以閱讀一下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材料。通過對課文及閱讀材料的閱讀,你對“敬惜字紙”有何理解?(古時候人們對字的敬重,崇拜同時也是對文化的敬重!對生命的敬重。)帶著這種敬重把這段話再讀一便。師指導朗讀。

2、小時候讀《聊齋志異》的情景,初步感受方塊字的神奇。(5)

我們祖國的方塊字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個個多么鮮活的生命啊!同學們你們在讀書的時候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讀書時你有沒有過身臨其境的感受?讀什么書時,你是否也曾隨著作者一起哭過?笑過?恐懼過或輕松過……(多指明說說)瞧!這就是方塊字的神奇之處哇!讓我們再來深入體會作者的這句感慨吧:“方塊字啊,你不是神仙,用得好,你也具有呼風喚雨的本領啊。”

3、回憶自己讀古詩的經歷,感受方塊字創造出的奇跡。(6、7)

多么神奇的方塊字啊!它記錄女歌唱家月光下不絕如縷的歌唱,那聲音凄婉蒼涼,從一個世紀“響到”到另一個世紀,余音依然在字里行間縈繞,沒有消散。這是什么?這是生命的延續,它承載的是女歌唱家的靈魂啊!

指名讀最后一句。

4、談自己對中國文字的認識。(8)

聯系全篇內容和自己的學習實際理解為什么作者說:“漢字,在我的眼里是有生命的。”

你如何理解這句話?正是作者層層深入的介紹中國漢字的神奇的生命力的。所以作者才最后感慨道:漢字,在我的眼里是有生命的。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2

教學目標:

1.能默讀課文,復述課文。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弄清聶耳為小毛頭寫曲子的原因,了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教學重點:

能默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弄清聶耳為小毛頭寫曲子的原因,了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一、導入課文

你會唱《賣報歌》嗎?(唱唱《賣報歌》。)你對《賣報歌》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

二、讀通課文

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根據已掌握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要求做到邊讀、邊畫、邊想。

2.分組自學討論。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2)解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3)討論:聶耳為什么要為小毛頭寫曲子?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段讀,正音。

(2)匯報交流聶耳為小毛頭寫曲子的原因,體會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小毛頭的聰明、可愛;聶耳的富有同情心、虛心等)。

四、自己講述這個故事(復述)

五、課外延伸

回家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3

一、回憶導入,梳理內容。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通過自主學習,已經嘗試解決了一些問題,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作者的童年生活,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默讀課文,說說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憶?

二、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說說讀懂了什么。

2、大自然提供給我們許多的玩具,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但是作者為什么“最著迷”于綠葉呢?

(二)學習二至六自然段。

1、齊讀第二自然段,看看這段的寫法有什么特點?(是下文的總述,同時也解釋了上文的懸念)

2、從哪些地方看出“我”對綠葉非常著迷?為什么綠葉會使“我”那么著迷?根據學生回答,逐段學習3——6自然段。

(學習3——6自然段,不一定按順序,學生最喜歡哪個自然段,讀一讀,然后深入學習即可)

(1)默讀第三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采集綠葉的快樂,畫出句中的動詞,認真讀一讀。

指導朗讀,體會“我們”采集綠葉的快樂及對生活的熱愛。

(2)自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采集樹葉的活動幾乎使每個人受了傷,這與快樂有什么關系?

(3)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自己為什么最喜歡這部分內容。

自讀本段,想象文中描述的場面。

指導練習有感情朗讀。

試背誦本段。

⑷自讀第六自然段,結合文中語句,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樹葉的知識。

說說自己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

三、回歸整體,感悟內化。

1、解題:課文為什么以“綠葉的夢”為題?

2、回憶作者的表達方法,說說有什么值得借鑒的。

3、小結:作者的童年是快樂的,他們投身大自然,盡情享受大自然送給他們的童年禮物,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學們羨慕作者與大自然的親近,羨慕他們的快樂,而我們更應該羨慕他們富于創造的一雙小手。會創造快樂的孩子永遠不會寂寞,我真心地希望你們有自己的快樂的生活,有一個美好的、難以忘懷的童年。

四、布置作業。

1、繼續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說說自己童年有趣的事,跟同學一起分享快樂。

3、簡介葛翠琳,推薦閱讀《野葡萄》《會唱歌的畫像》等作品。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學習的能力。

3、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同情戍邊將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了解詩歌的意思,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同情戍邊將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教師激情: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夠陶冶人的情操;讀詩,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浪漫彩;讀詩,能夠把我們帶入古代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現在,讓我們到古代多事的邊塞去看看吧!

2、課件播放:古代戰爭場景。學生在觀看錄像后自由談感受。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之后,談談對題目的理解。

[這樣學習開始有電教媒體創設情景,把學生帶入驚心動魄的古戰爭場面,并且利用音樂創設情景,從而為學生學習與創造提供一個良好的感知環境。]

二、創設情景,初步感知詩意

1、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詩,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學生自由讀詩)

2、檢查讀書情況。根據學生朗讀情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把詩句讀正確、讀流利。

三、想象畫面,理解詩意

1、學生自由讀詩,邊讀邊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

2、教師進行學法指導:大家借助工具書、課文的注釋、課前收集的資料,嘗試著理解一下詩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請你和小組等同學交流一下。

3、匯報交流:

這一環節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39;學習成果,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主體的創新發展,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讀匯報,訴說詩意,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4、指導感情朗讀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采用學生自己練讀、指名朗讀、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山,面對一輪明月,他們可能會想些什么呢?

2、學生展開想象,發表看法。

3、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讀出詩的韻味。

五、適當拓展,引申探究

1、師:一首《出塞》把我們帶到了古代凄涼悲愴的戰爭生活。其實,有許多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接觸到這個題材。課外,你收集到了哪些邊塞詩詞,能不能運用我們剛才學習古詩的方法,自讀你最喜歡的一首詩呢?

2、學生自學古詩,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匯報,注意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讀詩談體會、合作背詩、輪流背詩、詩配畫……不同的形式匯報。

5、小結:讀了這么多首邊塞詩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選用自己最擅長的形式來談談呢?

六、教學小結,結束授課

1、師:網上有一位朋友讀了現代詩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聲唱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番。

2、演示課件,結束授課。

【板書】出塞

明月

邊關家

對英雄的渴望

征人父母妻子

孩子對和平的向往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5

【教材簡析】

這篇童話是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先講三個牧童發現樹林里一口老泉已經不涌泉水了,他們主動帶來鋤頭、鐵鍬,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干凈的泉水。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稱贊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弄明白。接著講十年以后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可以隨時飲用。他們為此感到快樂。回顧各自十年的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后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

故事情節奇異是本文的一大特點。文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她肯定、贊揚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勞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們有了體會之后,揭示幸福的含義。她就像有著無窮智慧的導師,指引三個牧童去實踐,去發現,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智慧的女兒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這一人物形象,使整個故事變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感悟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選擇這篇課文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另一方面則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發學生對幸福的思考,對生活的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上課時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渲染、激活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達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朗讀課文,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學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內容,教學的難點是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教法學法】

自學課文,理清脈絡;緊扣主題,自讀自悟;聯系現實,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多元感悟。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預習。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1.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學們有沒有認真想過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幸福是什么”。

2.板書課題,齊讀。

二、朗讀感知

1.讀課文,正讀音。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寫三個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三、探究起因

1.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幾個學生說說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么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

4.讀所劃的語句,說說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結合上下文說一說。(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有了成果并且給別人帶來好處。)

5.朗讀課文起因部分,讀出他們快樂的心情。

四、感悟幸福

1.過渡

(1)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為了讓別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三個牧童弄懂這個問題了嗎?自由讀下面的課文。

2.交流:三個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學做醫生,為人治病;勤懇工作,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3.十年后,三個牧童已經變成三個青年,回答:他們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這些體會是怎么得到的?(通過勞動得到的。)

4.速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兩次說的話劃下來,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么?(通過自己的勞動,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是指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益”就是好處。這句話是說:要想獲得幸福,就要通過辛勤的勞動,給別人帶來方便和好處,讓別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這句話的意思看起來很抽象,但聯系課文理解,就變得非常具體、豐富。三個牧童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給人們帶來了好處,這是幸福。第一個青年給病人治病,病人恢復了健康,他感到多么幸福。第二個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他勤勤懇懇地工作,他的勞動沒有白費,對別人是有用的,所以他也是幸福的。第三個青年留在村子里耕地,麥子養活了許多人,他的勞動也沒有白費,他也感到幸福。這樣,抽象的道理就被這幾個具體的事例詮釋得淋漓盡致。)

五、總結深化

1.體會“幸福”的含義。

2.故事情節奇異是本文的一大特點。文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她肯定、贊揚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勞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們有了體會之后,揭示幸福的含義。她就像有著無窮智慧的導師,指引三個牧童去實踐,去發現,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智慧的女兒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這一人物形象,使整個故事變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3.概括中心:《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4.談談你學了課文后有什么收獲?

5.今天,我們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學們今后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嘗到幸福和快樂。

六、作業布置

1.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2.搜集關于幸福的名言警句。

板書設計

10__幸福是什么

(靠勞動盡義務有益的)

幫助別人有用的養活別人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6

【教材分析】: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寓言兩則》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

主要寫扁鵲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這篇寓言故事耐人尋味,有著多元的寓意,從蔡桓公的身上,我們分析出:剛愎自用、太過固執就沒有好的結果;還可以讀出應該防微杜漸,把“毛病”扼殺在萌芽狀態。否則,它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嚴重。

一次次通讀課文后,文章中的兩條主線顯現出來:一條是扁鵲勸蔡桓公的句子,一條是蔡桓公明知扁鵲是名醫卻不傾聽別人建議的幾次語言和神態的表現。教學中,兩條主線并進,更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對于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讀。

【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的閱讀教學要能夠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四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基本達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本文是古文翻譯而來的這一特點,引入古文,讓學生和古文來一次“親密接觸”,使學生體驗到學古文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掌握“腸、燙、湯、睬”等生字。

2.能用題目拓展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讀好人物的對話。抓住人物對話,揣摸人物心理。

4.懂得防微杜漸,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5.引入古文《扁鵲見蔡桓公》第一段,體味文言之美,感受學古文的樂趣。

【教學重點】:

自讀自悟了解蔡桓公“諱疾忌醫”的語言神情,體會人物的心理;反復地讀扁鵲的解釋,明白寓意。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練習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交流以前讀過的寓言故事,讓學生明白寓言故事的特點----小故事,大道理。

二、揭示課題,簡介主角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2、讀了課題,想知道什么?

3、簡介扁鵲。

4、過渡:扁鵲是一位名醫。創造了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是中醫的鼻祖,曾經治愈了大家認為已經死去的虢國太子,被譽為神醫。可是有一位病人,居然讓這位可以起死回生的神醫束手無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家一定會在《扁鵲治病》里找到答案。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認讀生字。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告訴我們,這個故事在講什么?

四、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人物想法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你能不能了解扁鵲和蔡桓公的內心想法呢?

生: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我覺得扁鵲是非常誠懇的想為蔡桓公治病。(帶著感情讀)

扁鵲是名醫,還應帶著關心去讀。(指名讀)

師:同學們從扁鵲的語言中體會到了扁鵲的內心,從他的動作又能體會到什么?

找動詞:“一會兒”體會到時間很短暫。

師:是啊,扁鵲不愧是名醫啊,只用了“望聞問切”中的“望”,而且是一會兒就看出蔡桓公有病,這可見扁鵲的醫術高明。(板書:醫術高明)

2、再讀讀蔡桓公的語言,你能從蔡桓公的言行中體會到什么?

生交流并指導朗讀。

3、確實是一位自以為是的蔡桓公啊。剛才我們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內心,從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課件出示學法:品讀言行——體會內心——感悟性格)

師:大家用這種方法學習第二三次拜見的情形,你能體會到人物的內心想法的變化了嗎?

五、自主學習后兩次見面情形

學生用以上方法自學,教師出示自學目標:

1.扁鵲心情有什么變化?

2.揣摸蔡桓公的心理?

師:扁鵲的心情有什么變化?你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從語言體會到扁鵲越來越焦急。)

(課件出示重點語句:)

(引導朗讀)扁鵲是一位有責任的名醫,看到蔡桓公明明有病,卻不肯醫治,他急啊!

看到大王的病越來越嚴重,他急啊!

看到大王的病更加嚴重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啊,他心急如焚。

師:我們把扁鵲的三次勸說放在一起,分男女生來讀,要讀出扁鵲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

(男女生對讀)

師:可是蔡桓公呢,對扁鵲的勸告有什么表現?(不高興。不屑一顧。)

師:蔡桓公面對扁鵲一次又一次的勸說,會怎么想?

學生交流

師:扁鵲一遍又一遍說他有病,蔡桓公卻一次又一次否認,蔡桓公怎么樣?

“固執己見”。(板書)

師:我們把人物的性格特點了解得更深入了,扁鵲一次又一次冒死進諫,你覺得扁鵲怎樣?

有責任心。很高尚。很愛國。

師:(小結)是啊,這都體現了扁鵲的醫德高尚。(板書:醫德高尚)

師:(再次總結學法)那么作文時我們可以通過(生: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這就是高明的寫作方法。

師:扁鵲第四次見到蔡桓公時,他的病已經深入骨髓了。根據我們前面的學,完成一份蔡桓公的病歷。(課件出示表格)

(師引導讀病歷)

師:蔡桓公是一個明君,他在位時到處招賢納士,想有一番作為,可惜年僅44歲就病死了,蔡桓公死于什么呢?(不聽別人的勸告,自以為是。)

六、理解寓意,拓展延伸

1.找到了死因,再看病歷,剛開始只是微小的毛病我們用“微”來概括(板書),結果不治,不聽勸告,病情漸漸加重,我們用“漸”來概括(板書),最后病死。這說明要活好,需要聽取別人的意見,要“防”啊(板書),用一個詞來概括“防微杜漸”這充分說明了小錯不改會量成大錯。

2.初識古文:通過這個寓言的學習,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這則寓言出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韓非所著的《韓非子》。這樣生動的一個寓言故事,課文用了436個字來寫,而韓非僅僅用了198個字就講清楚了。

今天我們就來讀讀原文的第一段(課件出示):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jiàn),扁鵲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hào)治不病以為功。”

3、我來讀原文中的句子,你能不能找到課文中相關的語句呢?

七、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1.激趣:在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長河中,許多寓言故事闡明的深刻的哲理警示著每一個人,其實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寓言故事都是從古文中翻譯而來,如:鄭人買履,亡羊補牢等等。

2.推薦閱讀:《扁鵲見蔡桓公》原文,另外自己課下搜集一篇古文寓言故事,了解故事并熟讀古文。

【板書設計】:

扁鵲、蔡桓公

醫術高明、自以為是

醫德高尚、固執己見

防微杜漸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7

一、指導思想:

《觀潮》(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十三課)是一篇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的文章。本課的設計旨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觀看錄像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四、教學準備:自制課件、錄像機、鵬博士教學軟件、液晶投影儀、大屏幕、錄像帶、多媒體電子教室。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13課《觀潮》。(齊讀課題)教師提問課文寫的是什么潮呢?(板書:錢塘江潮)

教師介紹: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么不同)。

(二)匯報交流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通過預習對這“天下奇觀”有何初步的了解?

2.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看課本,說說預習時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能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分嗎?(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

(三)放錄像(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氣勢非凡,那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讓人驚心動魄。難怪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匯集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們爭先恐后地早早趕到,盼望一度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同學們,你們見過那種景象嗎?想不想親眼看一看?老師這里有一段錄像,請同學們戴上耳機,看看畫面,聽聽聲音,來初步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2.學生談看錄像后的感受。

(四)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才我們在錄像上看到的景象書上也有,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學生通過看書找出是3、4自然段)

1.學生自讀3、4自然段。劃出能寫出潮來時氣勢的語句,把不明白的問題用問號標出,對特別喜歡的句子就努力讀精彩些。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提問隨即板書關鍵詞語)

(1)教師通過視聽教學幫助學生解疑。

課件出示:

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a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b怎么會出現“一條白線”?看到白線人們怎樣沸騰的,學學看,就這種場面可以用文中的哪個詞來形容?

c齊讀這句話,讀出那種沸騰的場面。

②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a.怎么會形成“白色城墻”呢?因為大潮由遠而近,遠看像白線的白浪越變越大,越漲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墻。)

3.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通過大屏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課件出示:

①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潮來時是什么樣的聲音?誰能學學看?

b就這種聲音作者用什么詞來形容的?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師:看到白線拉長變粗,潮水很快地占滿江面,迅速向我們奔涌而來,那氣勢越來越雄偉,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激動,誰能讀出這種感覺來?

b指讀。

c男女同學比賽讀。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如果這句話換成“浪潮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雄偉,聲音越來越大。”你覺得怎么樣?

b.如果換成原來的內容,又覺得怎樣?怎樣才能讀出那種氣勢來?

c.指讀、師讀、齊讀

4.教師小結:作者把大潮到來時的氣勢寫得多形象,正如預習提示中所說的,把大潮寫得有聲有色,雄偉壯觀,使人如臨其境。(板書:有聲有色、雄偉壯觀)

5.學生將3、4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得邊讀邊想象,再次體會潮來時的雄偉氣勢。

6.學生通過訪問教師計算機,調做“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7.調一學生的練習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體訂正。

(1)作者按什么順序寫潮水變化的?(教師指屏幕啟發學生說出由遠而近)(板書:遠近)

(2)師小結:作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潮水變化,使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聽到聲音越來越大,看到潮水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使我們感受到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非凡氣勢。我們為在祖國大地上有如此壯觀的景象而自豪、而驕傲。

(3)讓學生帶著無限贊嘆之情大聲朗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一段話)。

(4)師生接讀(教師說括號中的詞,學生接讀余下的內容)

(5)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潮來時”一段,通過學習了解到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氣勢非凡,那么“潮來前”、“潮過后”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8.學生自學余下的幾段。

(五)學生質疑。

(六)學生通過網上查閱,自己解疑。

(七)學生通過網上訪問教師計算機。調作鵬博士軟件中《觀潮》一課的練習,據自己情況自由選擇,自我檢測。

(八)課堂總結。

(九)放錄像(讓學生整體領略“天下奇觀”的非凡氣勢)

(十)布置作業。

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篇18

【教學目標】

1.認識“避、撼、喧”等5個生字,讀音多音字“雀”,理解“輕盈、震撼”等詞語。

2.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

3.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優美,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

4.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再把問題分分類。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優美,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

2.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再把問題分分類。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避、撼、喧”等8個生字,理解“輕盈、震撼”等詞語。(重點)

2.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難點)

3.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優美,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重點)

4.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再把問題分分類。(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圖片導入。

課件出示蝴蝶圖片。

師:同學們看,看到這些蝴蝶,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呢?你們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嗎?看到大家急切的樣子,老師也特別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尋找蝴蝶的家,咱們一起去吧。

(教師板書:蝴蝶的家)

【設計意圖:利用談話,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發散學生的思維。】

二、作者介紹

燕志俊(1907-1982)又名燕遇明,今邱家店辦事處顏張村人。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著名作家。著有《苦女翻身記》、《枯樹開花》、《山鄉女兒》和《碧葉集》等。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一邊讀,一邊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邊注上問號。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躲避震撼喧嚷素潔玷污家雀炊煙屋檐

(重點指導生字:

避:“避”是“辟”加走之旁,不要讀成“pì”;

憾:不要讀成“gǎn”;

喧:“喧”和“渲”是形近字,讀一聲“xuān;

污:不要讀成“kuī”;

素:是平舌音,不要讀成卷舌音“shù”;

檐:應讀“yán”,不要只讀半邊“zhān”。)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2)學習多音字:雀(quèqiǎo)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

它們的家一定美麗而香甜,不像家雀似的,一下雨就飛到人們冒著炊煙的屋檐下避雨。

②讀一讀:麻雀(què)俗稱家雀(qiǎo),因其常在百姓家中筑巢,且不避人而得名。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躲避喧嘩,大聲喊叫。

喧嚷素雅而潔凈。

素潔隱匿避開,以免遇到某些情況。

玷污指心里受到強烈沖擊。

炊煙烹制飯菜形成的煙氣。

震撼弄臟;污損。比喻名譽受污損。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四、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打開課本,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1)想想說說:

課文主要講什么?

從哪幾個方面講的?

(2)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做好標志。

2.全班交流反饋:

(1)《蝴蝶的家》是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課文中的一篇文章。這是一篇言辭優美的散文,作者構思獨特,以問題和思索為線,以雨天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著急的情感貫穿,真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幼小生靈的關愛之情。

(2)指名輪讀課文,同學評議。

(3)小組代表提出疑難問題,全班討論。

五、品讀課文,理解感知

(一)細讀課文,提煉問題。

1.教師范讀。

2.感知課文所描寫的情景,提煉主要問題。

作者為蝴蝶著急的?讀的過程中,你又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3.結組討論,發表個人見解。

4.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尋找答案。讀的時候勾勾、畫畫、寫寫,然后與你小組的同學分享學習的收獲。

(二)深化理解,體悟感情。

1.第一自然段惡劣自然環境的中作者為蝴蝶擔心。

“我常想,下大雨的時候,青鳥、麻雀、這些鳥都要躲避起來,蝴蝶怎么辦呢?”

(1)“常想”說明了什么?

(作者總這樣想,一直為蝴蝶擔心。)

(2)這句話表現了作者對蝴蝶怎樣的態度?

(作者直接表達他對蝴蝶的擔心,仿佛一下子就走進了作者的心。)

2.“天是那樣的低沉,云是那樣的黑,雷、電、雨、風……難為蝴蝶嗎?”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體會感情。

你有沒有到過喧嚷的環境?這里是誰在喧嚷呢?這里用“喧嚷“又說明了什么呢?

(擬人的寫法形象地說明了風雨交加的熱鬧場面,讓人聽著心驚、看著害怕!

震撼:當轟隆隆的雷聲在耳邊響徹,當閃電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沉的天空中翻著跟頭,風又在瘋狂地吹著哨子……哎呀!這樣糟糕的天氣,這不是……難為蝴蝶嗎?)

過渡:你覺得蝴蝶能受得了嗎?哪些句子說明了蝴蝶經受不住猛烈的風雨呢?

3.它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想到這里,我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樣的著急。

(1)理解素潔、玷污。

素潔:文中指蝴蝶素雅而潔凈。

玷污:弄臟。

(2)假如蝴蝶沒有及時躲過猛烈的風雨,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

預設:

翅膀會被雨點打濕。

會被風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會被雨水沖刷,失去原有的美麗。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無法飛起來。

(3)是啊!這輕盈的、素潔的蝴蝶,它們是多么的弱不禁風啊!同學們,說到這里,老師都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樣的……(著急)(板書:著急)

(4)指導朗讀:讀出心急如焚的語氣。

4.下雨時,蝴蝶藏在哪里?

(1)屋宇、麥田、松林、園中之花、老樹干、橋

下、樹葉下面……(板書:猜想)

(2)作者做了這么多種假設,下雨的時候,蝴蝶是躲在這里嗎?你是怎樣認為的呢?

作者談到了這么多地方,又說都沒有見到蝴蝶,說明作者平時怎么樣?

(3)我們都應該睜大你明亮的眼睛去發現,運用你聰靈的耳朵去聆聽,像作者一樣,置身于、置心于大自然,做一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孩子!

5.蝴蝶到底有沒有家呢?課文中是怎樣描述的呢?

一位小朋友非常確認地說:“它們和我們一樣,肯定有家。下雨的時候,它們就會急忙飛到家里去哩!”

一個女孩對我說:“雨后,蝴蝶就會重新出來,在陽光里飛,…………一定是這樣的。”

(1)小女孩連用了三個“一定”,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孩子們對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確信不疑的。)

(2)齊讀“它們的家一定美麗而香甜,……一定是這樣的。”表達對蝴蝶的祝愿。

【設計意圖:品讀的過程也是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的時候,此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在此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張揚個性。教師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在愉快的討論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受到應有的教育,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六、總結主旨

你覺得文中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說出善于觀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愛憐。)

(板書:關愛生命心系自然)

七、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認為蝴蝶有家嗎?這個美麗而香甜的家會在哪里呢?張開你想象的翅膀,說一說。

老師對此也有很深的感觸,找來一首小詩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請看。

蝴蝶的家

麻雀的家在屋檐下,

青鳥的家在大樹上,

蝴蝶呀蝴蝶,

下雨的時候,

你去了哪兒?

麥田、松林、老樹干尋不見你的蹤跡,

花朵、石橋、屋宇下都不是你的家。

你輕盈的身體怎么禁得住狂風的肆虐,

你素潔的雙翅怎么受得了雨水的沖刷!

蝴蝶呀蝴蝶,柔弱的蝴蝶,

你是那么讓人擔心,叫人牽掛……

親愛的蝴蝶,其實,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愛心為你編織成溫馨的家,

不管電閃雷鳴,任憑風吹雨打,

要害怕,快快回家!

八、當堂檢測

1.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2.小練筆:蝴蝶的家在哪里,你還有哪些新的想法寫出來吧。

九、課后作業

1.推薦閱讀有關蝴蝶的故事,

2.關愛生命心系自然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課前,我要求學生充分預習課文,讓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蝴蝶的生活狀況,讓學生在鮮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語文學習的融合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力求使“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不足之處:

1.由于時間關系,小練筆沒有讓學生展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激勵性評價比較少,激勵性評價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為老師的贊揚,成功的喜悅,都很好地激勵著學生更加努力發奮。

668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排折弯机,钢丝折弯成型机,汽车发泡钢丝折弯机,线材折弯机厂家,线材成型机,铁线折弯机】贝朗折弯机厂家_东莞市贝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水质监测站_水质在线分析仪_水质自动监测系统_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_水质传感器-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同步带轮_同步带_同步轮_iHF合发齿轮厂家-深圳市合发齿轮机械有限公司 | led冷热冲击试验箱_LED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老化试验箱-爱佩百科 | 通用磨耗试验机-QUV耐候试验机|久宏实业百科 | 胶原检测试剂盒,弹性蛋白检测试剂盒,类克ELISA试剂盒,阿达木单抗ELISA试剂盒-北京群晓科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单片机培训|重庆曙海培训分支机构—CortexM3+uC/OS培训班,北京linux培训,Windows驱动开发培训|上海IC版图设计,西安linux培训,北京汽车电子EMC培训,ARM培训,MTK培训,Android培训 | 防渗膜厂家|养殖防渗膜|水产养殖防渗膜-泰安佳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丹佛斯变频器-Danfoss战略代理经销商-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 | 赛尔特智能移动阳光房-阳光房厂家-赛尔特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首页-东莞市傲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环球周刊网|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_北京网站制作公司_北京网站设计公司-北京爱品特网站建站公司 | 皮带机-带式输送机价格-固定式胶带机生产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厚壁钢管-厚壁无缝钢管-小口径厚壁钢管-大口径厚壁钢管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罗氏牛血清白蛋白,罗氏己糖激酶-上海嵘崴达实业有限公司 | 正压密封性测试仪-静态发色仪-导丝头柔软性测试仪-济南恒品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水厂污泥地磅|污泥处理地磅厂家|地磅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升级改造|地磅自动称重系统维修-河南成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衢州装饰公司|装潢公司|办公楼装修|排屋装修|别墅装修-衢州佳盛装饰 | 日本SMC气缸接头-速度控制阀-日本三菱伺服电机-苏州禾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岛津二手液相色谱仪,岛津10A液相,安捷伦二手液相,安捷伦1100液相-杭州森尼欧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插针变压器-家用电器变压器-工业空调变压器-CD型电抗器-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 自动钻孔机-全自动数控钻孔机生产厂家-多米(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斗式提升机_链式斗提机_带式斗提机厂家无锡市鸿诚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膜片万向弹性联轴器-冲压铸造模具「沧州昌运模具」 | 学校用栓剂模,玻璃瓶轧盖钳,小型安瓿熔封机,实验室安瓿熔封机-长沙中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哈希PC1R1A,哈希CA9300,哈希SC4500-上海鑫嵩实业有限公司 | 珠光砂保温板-一体化保温板-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杭州一体化建筑材料 | SMC-ASCO-CKD气缸-FESTO-MAC电磁阀-上海天筹自动化设备官网 | 电动不锈钢套筒阀-球面偏置气动钟阀-三通换向阀止回阀-永嘉鸿宇阀门有限公司 | 扬子叉车厂家_升降平台_电动搬运车|堆高车-扬子仓储叉车官网 | 光环国际-新三板公司_股票代码:838504 | 匀胶机旋涂仪-声扫显微镜-工业水浸超声-安赛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压力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设备,柱塞隔膜泵-无锡市闻华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氧化锆陶瓷_氧化锆陶瓷加工_氧化锆陶瓷生产厂家-康柏工业陶瓷有限公司 | 电子元器件呆滞料_元器件临期库存清仓尾料_尾料优选现货采购处理交易商城 | 深圳湾1号房价_深圳湾1号二手房源| 深圳彩钢板_彩钢瓦_岩棉板_夹芯板_防火复合彩钢板_长鑫 | 安徽泰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NM-02立式吸污机_ZHCS-02软轴刷_二合一吸刷软轴刷-厦门地坤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