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作文教案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迅速發展和完善的關鍵期。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小學四年級作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四年級作文教案1
教學要求:
1、學會用一件事寫一個人的方法,把人的特點或二品質表現出來。
2、初步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人和事的習慣。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時間:2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由我來給大家上課,歡迎嗎?好,我很高興,哪個同學能向在座的老師和同學介紹一下我呢?都不能啊!為什么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熟悉)
看來,一個不熟悉的人我們很難把他介紹給別人的。我姓孫,來自桔園小學,今天到這兒來借班上課,我希望通過這節課,我們能互相熟悉起來。
我,你們現在還不熟悉,哪你們熟悉的人有哪些?(板書:我、的人)
在剛才你們所說的這么多人中,你最熟悉的人又是誰呢?(板書:最)
最熟悉的人平時一定接觸的`多,自然了解得很多,誰來說說自已最熟悉人的一些基本情況。(比如長得怎樣,多大年紀,有什么愛好,有什么特點等)
二、明確要求
通過你們,我今天又認識了許多沒見過面的人,不過,孫老師今天還很不過癮,,很想聽聽你們最熟悉的人有過一件什么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書:一件事)
不過,說這件事的時候有個要求,什么要求呢?我先不說,大家打開課文198頁讀讀這頁的文字,看誰能猜出老師的要求。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怎樣發生、經過怎樣、結果怎樣、怎么說、怎樣做)
猜得非常好,老師想聽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講清事情是怎樣發生的,經過怎樣,結果又怎樣,在這件事中,這個人說了些什么,又是怎樣做的。
三、學習例文
我們這兒就有一件按這要求說的一件事,這就是課文199頁的《亮亮》,誰愿意幫助老師,站起來把課文念一下。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亮亮是個怎樣的人,這件事是怎樣發生的,經過怎樣,結果又怎樣,亮亮在這件事中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用小圓圈有文中標出來。
(檢查反饋)
四、實現遷移
你看,多可愛的小男孩,小作者這樣一寫,一個栩栩如生的亮亮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在座的同學們,我們也來向這位小作者學習,把你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生動地講給大家聽。
小結:說得(),這一定是他平時注意留心周圍的人和事的結果。同學們,哪怕是最熟悉的人,我們平時也得處處留心他的一言一行,只有這樣,留下的印象才會深刻,講述起來才會生動細致。
五、學生作文
下面,大家就拿起筆。把你要介紹的最熟悉的人按剛才的要求寫下來,這也就是課文中的作文要求:用一件事寫人(板書:)
六、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合作的非常好,輕輕松松就寫了一篇作文,看來,作文根本沒什么可怕,就是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下來嘛。不管現在同學們寫好沒寫好,都請大家帶回家仔細修改修改。把你最熟悉的人寫得栩栩如生,好嗎?
小學四年級作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 本次“習作”教學,要注意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
2、 圍繞“秋天的景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表達等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 注重訓練學生理清思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設計理念:
“新課標”對四年級學生的寫作要求是留心觀察、樂于表達,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和感想,特別注意用好平時積累的語言和有新意的詞句。因此,在設計這節“習作”課的時候,我注重從學生對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學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點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盡情地表達;并提醒學生用好平時積累的優美語句,愉快地寫作文。
教學過程中,我還注意從四年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發,注重營造輕松和諧的寫作意境,注重對學生寫作的過程和方法的關注,注重對學生情感和態度的關注。
課前準備:
組織一次秋游或課外觀察活動;準備好“秋天的景色”的多媒體課件或相關的網絡資源。
教學過程:
一、 觀察體會,感受秋天的特點。
1、 導入秋天。
(老師激趣談話。)“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p>
同學們,老師剛才朗誦的這句詩,大家知道寫的是什么季節嗎?(學生思考回答。)
好!有的同學說是春天,有的同學說是秋天。有“好景”、又有“黃”、“綠”這些色彩,到底是什么季節呢?老師請大家注意,詩里寫的是“橙黃橘綠”——水果成熟了!對,秋天。
看來我們還得逐字逐句地仔細觀察和體會,才能弄懂詩句的意思。
2、 感受秋天。
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的影片。(播放多媒體“秋天的景色”。)
從影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影片中播放的有藍天、白云映照著平靜的水面,城市里街道兩旁金黃的樹葉,山上火紅的楓葉,果園里成熟的果實,農田里成熟的瓜果、豐收的糧食等等。)
同學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見聞。(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剛才看過的影片,談一談各自看到的“秋天景物”的片斷。老師還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傾聽,激勵學生大膽地口頭表達,讓學生互相評論。)
除了影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據大家的觀察,你自己覺得秋天是什么樣的呢?(老師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于秋天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3、 把握秋天的特點
好!下面大家各抒已見,談談你見到的“秋天”的“模樣”吧。(老師安排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各組都討論好了嗎?哪位同學來說說,你覺得秋天有哪些特點?
(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不必強求統一。只要說的不是其它季節的特點就行。)
二、 激發想象,描繪心中的秋天。
1、(師)秋天像一首詩,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畫,秋天像一個美麗的童話。古人說:“萬美之中秋為最”。同學們,你們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呢?(老師激發學生盡情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提示:視覺上——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的天空很藍、云很白;秋天是金黃色的(樹葉);秋天是火紅色的(楓葉)、、、、、、
感覺上——秋天秋高氣爽、氣溫不冷不熱;秋天刮風下雨后會很涼;秋天人們會多穿些衣服;、、、、、、
概括地說:秋天是成熟的季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天是從炎熱走向寒冷的橋梁、、、、、、)
2、同學們,我們經歷過很多個秋天了,大家可能也參加過“秋游”活動吧。請談談你心中印象最深的一處秋天的景色。
老師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可以是旅游景點、農田、山野、校園等等,老師要指導學生最好是說出自己親身所見的'秋天的景物。當然,學生如果說的是間接的見聞或加上合理的想像也要給予鼓勵。)
3、啟發學生用最貼切的語句來描述“秋天的景物”,注意運用平時積累的優美語言和詞句。
大家平時見過哪些描寫秋天的詞語呢?(如:一葉知秋 、秋高氣爽、天高云淡、秋風蕭瑟、秋風掃落葉、北雁南飛、、、、、)
老師給大家背幾節描寫秋天的詩句吧:“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钡鹊?。同學們一定也會背誦一些描寫秋天的詩句吧!(點學生背誦有關的詩句,并作簡短的點評。)
大家一定還讀過很多描寫秋天的文章,或是看過反映秋天景物的繪畫。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同學的心中,秋天也許都不相同。那么,你們就用心地去構思,重點描繪你感受最深的秋天的風景吧。在寫作文的時候,你可以根據需要,把你平時積累的描寫秋天的優美語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但注意要用得恰當、貼切。
三、 精心構思,譜寫秋天的弦律。
播放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的鋼琴曲《秋的思語》,營造氣氛。
(師)從剛才的討論中,老師發現大家都很喜歡秋天。好!我們開始寫作文了。寫作文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寫作的順序,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要詳細地寫;其次要寫出景物的特點,寫出你的真情實感;大家還要注意用上你平時積累的優美詞句,用好標點符號。
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寫好這篇作文,寫完后我們在課堂上互相交流、互相欣賞吧!(學生寫作文,老師個別輔導。)
小學四年級作文教案3
作文題目:給學生一個自由空間,自擬題目
執教年級:四年級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自由地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四年級作文教學設計。
2、指導學生有序地、重點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說和寫。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愛護生命、熱心善良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啟迪學生展開大膽、豐富、新奇的想象,并指導學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進行創寫。
2、給學生一個自己的空間,進行自我內心和性格的充分展現,并進行合理培養。
【時間和場地安排】
本文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靜物,對靜物的外貌描寫;第二課時教學想象,對靜物的“活體”進行合理的想象并付于生命的活力。
準備:1、洋娃娃、小布熊(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玩具,一定要都考慮到)……
2、模型紙板、動物頭飾、媒體播放器……
場地:見下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實物描寫)
1、導入部分:
談話:“今天,老師給同學們請來了一些好朋友。它們非??蓯?,非常的漂亮,同學們想不想和它們見面?”(激趣導入)
出示:老師把準備好的玩具分別放到講臺上。(進一步激趣)
2、引入主題:
談話:同學們你們對這些講臺上的玩具喜歡不喜歡啊?你覺得是什么讓你覺得它好看,讓你喜歡?
觀察:那么說說它哪些地方讓你覺得好看?說得可以具體一些。(討論)
【設計理念】
學生就是學生,他們不管理是什么年級,總是以玩為第一的,以興趣為主導的一種學習思想,小學四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教學設計》。只有讓學生在自己愿意的情況下去學習,那學到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在學生充分發揮了他的各種感官的作用,那他才會完全調動了積極性,激發了興趣。
3、進入主題:
?、懦醪接^察討論:
學生:對一些視覺上的差別進行講述,并進一步對玩具進行分析。
?、平處熖崾?。
?、欠纸M進行:
①分組、分玩具。(給一定人數的學生分成一組,以自己喜歡的玩具為分組標準。)
?、诜纸M進行觀察,可以觸摸、把弄,體會五官的各種感覺。
?、刍ハ嗾f一說自己的體會和感覺。
?、壬钜徊接^察:
從色澤的變化,從體形的不同,
從作用、功能的不同,從它對“我”的影響。
【設計理念】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自己動手往往好過聽別人的訴說。同樣對于寫作文也要求能自己去體會,去抓住靈感。特別是小學生還不會從別人的言詞中去體會一個只能看,不能觸摸的東西,所以給學生一個自己體會的機會,比說一大堆要好。
4、深化主題:
?、耪埻瑢W們說出你觀察的玩具的不同特征。(板書:學生的觀察結果)
⑵把學生的.各種感覺也說、寫出一來(板書:……)
5、回歸主題:
請同學們動一動筆,寫一段描寫你看到的布娃娃的外形特征的小短文。
6、教師提示一些特別的地方,給下文的寫作做鋪墊:
?、偻婢叩母鞣N生理作用。
?、谕婢叩男袆臃绞?。
③付于玩具一定的性格特點。
?、芙o玩具一些唯一的特性(特殊性)。
【設計理念】
有了充分的材料和一定的思想準備,那么作文才算可以“作”文。但學生往往不能全面都照顧到,所以在“作”時要不斷給學生一些提示,一些幫助讓作文更加生動具體。但在這里以一小段短文為本課時的要求,要求不高!
第二課時教學(拓展話題)
1、課前準備:
?、诺谰邷蕚洌阂粋€森林、一片草地、一座高山、一條小河、一些動物;
一片田野、一條小路、幾叢小草叢、一些小動物;
一個大城市、一條條馬路、一輛輛汽車、一個個行人;
……
道具可以是畫圖,也可以紙板模型。(根據你要展現的活動環境而定)
?、茍龅販蕚洌航淌也贾谩⒆徊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