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敘事作文教案
興趣是寫好文章的基礎。注重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把習作當作情感傾訴體驗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實現。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四年級敘事作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敘事作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能按事情發展順序記一件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2、學會列作文提綱。
二、教學重點:
確定寫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明確習作要求:按事情發展順序列提綱、作文,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
2、懂得作文的步驟。
3、確定要寫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綱。
課前準備:回憶生活中難忘的事情、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同學們,在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一定發生過許多令你難忘的事情。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難忘呢?
2、交流,適當板書。
二、確定材料
1、比較事情,哪一件更難忘?
(1)沒聽媽媽的勸告,把錢放在淺兜里,結果跑丟了。
(2)不聽爸爸的話,在火車站亂跑,與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點犯了心臟病。
(3)不遵守交通規則,騎車闖紅燈,被警察批評。
(4)不遵守交通規則,翻躍隔離欄桿,后背被鐵簽子劃破,縫合了十幾針,留下了一道明顯的疤痕。
2、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以上所舉四個事例,都可以稱得上難忘,但是比較起來就可以發現:1、2雖然事出原因都是不聽家長的話,但所犯錯誤造成的結果不同,程度不同。所以2要比1難忘。3、4雖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規則,但一個只是被警察批評,另一個是以“血”換教訓,顯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難忘。
3、從材料中選擇最難忘的,而且是真實的寫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綱、指導方法
1、要想把文章寫得清楚、明白,應該按一定的順序寫。可采用倒敘、順序、插序的手法,先編寫提綱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學習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綱。
3、交流,及時指正不足。
4、學習范文《阿姨送我上醫院》,列出提綱。
5、對照課文,查漏補缺。(經過部分的提綱要列具體一些)
提綱只是一個框架,要想寫得好,還要注意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尤其要抓住它們的變化來體現情感的變化,從而更好地突出中心。與此同時,如果再能抓住某種事物作為線索,那么文章將更精彩。例如:有一個小同學寫雪天騎車帶人造成了表哥骨折這件難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車、騎車、推車、撞車這個線索,同時又抓住了高興、得意、難過這些情感的變化,使文章有聲有色,富有感染力。
同學們,不妨你也試著來寫一寫吧。
四、開始作文
學生列好提綱,開始作文。教師巡視指導,并了解學生的習作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繼續作文,完成習作《一件難忘的事》。
2、指導學生修改作文,進一步明確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1、學生繼續作文,教師巡視了解列提綱、作文情況。(所列提綱能不能發揮最大作用)
2、選評佳作和有問題的作文。
評議的標準:(1)選事是否準確;(2)是否按事情發展順序列好提綱;(3)事情的過程是否寫具體。
板書:一件難忘的事
選取事例(難忘)
列提綱:按事情發展順序,主次分明。
整體感覺:真實而不虛偽,具體而不羅嗦。
(這次習作教學的難點是寫出這件事為什么是難忘的,所以選材是關鍵,著力指導。)
四年級敘事作文教案2
設計理念:
興趣是寫好文章的基礎。注重在教學中通過,情景引發——閉目回憶——互談發現(說與寫)——品讀交流等形式,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把習作當作情感傾訴體驗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實現。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對童年趣事的追憶和寫作實踐,喚起孩子心靈深處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學會從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學習做人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進一步培養觀察的全面性和順序性,培養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能把一件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結構表達清楚。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懂得寫事件要抓重點,寫具體。
3.情感與價值目標:努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鼓勵多角度表達。
教學重點
通過對童年趣事的追憶和寫作實踐,能把一件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結構表達清楚。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懂得寫事件要抓重點,寫具體。
教學難點
喚起孩子心靈深處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學會從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學習做人的道理。
課前準備
1.學生回憶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做好發言準備。
2. 學生網上搜集相關文章,好的開頭、結尾及好詞好句。
3、教師準備好例文以及相關課件。
習作要求:
1.內容生動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
2.將六個要素交代清楚,做到詳略得當,中心突出。
3.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童年歌曲“我來聽”
1. 欣賞歌曲:《童年》。
同學們,有誰聽過《童年》這首歌呢?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也肯定會發生一些充滿情趣,又很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個主題上一節作文指導課。
2.出示習作要求,提問:你讀懂了什么?
二、童年趣事“大搜捕”
1.課前,我已經要求同學們在課外書籍、報刊雜志以及網絡上找一找,收集一下別人的童年趣事,下面我先把我覺得比較好的一篇與同學們分享一下。你喜歡哪篇文章?你們覺得哪個地方最有趣?
2.為什么這個地方會讓你覺得有趣呢?(所選的生活事例典型,突出趣字;表達出真情實感;有趣的地方具體、生動,體現在對人物進行了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描寫)
3. “趣”字還包含著很多方面。(課件出示對“趣”的理解。)
(1)意趣。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探索、發現、刨根究底;從趣事中體會道理、得到啟示與反思。
(2)情趣。表現對父母的親情、對伙伴的友情,反應童心、童真。
(3)樂趣。貪玩、尋開心。
(4)傻趣。做傻事、蠢事,鬧出種種笑話。
4.齊讀開頭和結尾,大家知道這是哪一種方式的開頭和結尾呢?(出示課件:首尾呼應式的開頭和結尾)
5.老話說“題好一半文”, 好的題目可以讓人耳目一新,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吸引人很快的進入閱讀狀態。
6.小組互相交流收集到的童年趣事,學習別人的寫作技巧。 請同學到講臺上講自已的童年趣事,堂上討論。
三、教師總結
1.童年是一支歌,童年是一首詩,童年是一個美好的夢。希望同學們能把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我們童真的心,優美的文字把它表達出來。
四、講評
四年級敘事作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 敘事完整,能把事情的經過和結果都表達清楚和具體。
2. 作文應突出一個“趣”字,尊重學生的體會與感受,突顯學生體會的個性化與真實性,內容要形象、生動。
3. 使學生感受和體會童年的歡樂和樂趣,體會童年時代的美好。
教學重點、難點
1.寫出自己身邊的真實事件與情感。
2.把體現出“趣”的地方當做重點來寫,具體的寫,突出作文的中心。
教學用具
自己童年時期的照片和物件、玩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請大家欣賞各自帶來的照片和玩具等物品,回憶童年時期的趣
事。
2.并用多媒體給大家播放《泉水叮咚》,讓大家體會童年回憶里的“趣事”。
二、指導寫作
1.認真讀題目,揣測題目,明確本次的習作為命題作文。
2.朗讀與理解習作的要求,思考習作規定了哪幾點要求。并注意一點要把“趣”作為主要內容突顯出來。具體的寫,一點要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讓別人讀了也覺得有趣。
三、構思寫作
1.展示童年的照片及物品,回憶自己童年的有趣的經歷,并講給同學和老師們聽。
2.同學和老師們進行評價。
3.把剛才的構思內容寫下來。
4.師生評議,讓寫完的同學在全班朗讀,引導學生展開評議,注意圍繞重點“趣事”進行評價。找出優點,委婉指出不足。
5.學生可自行批改自己的寫作,在查缺補漏中完善自己的作文。
四、總結
1.作文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一般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不能顛三倒四。
3.敘事要圍繞中心與重點來寫,重點部分要寫祥寫,具體寫,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知道同學們的心里還有很多的趣事想和大家分享呢,可惜我們課堂時間有限,不能讓同學們一一去說,只有通過你們手中的神筆把自己那快樂而有趣的童年生活描述下來,然后我們再與大家一起分享吧。我相信它一定是一段非常寶貴的真實記錄。
教學板書:
童年趣事
童年的趣事 寫趣事-----時間、地點、活動的經過、結果。 突出“趣”這個重點。
展示學生寫的同步作文
童年趣事 童年是美好的,美好之中蘊藏著幾分快樂,對我來說,童年的趣事還真不少! 記得那時,我才六歲,那是夏天,我戴著媽媽給我買的太陽帽,挑著長竹竿,上河邊趕鴨子去啦!剛到河邊,一群鴨子正要上岸,我飛快地跑過去,將鴨子們趕下水,它們在水里“嘎嘎”
地叫著,好像在對我的行為表示不滿,我銜著一根狗尾巴草靠在一塊石頭上,悠閑的坐在湖邊,觀賞著風景,覺得好極了。
突然,那群鴨子想趁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上岸,可我比它們還“鬼”,飛似的跑過去,眼看鴨子們就要上岸了,我心中一急,往太陽帽里放了一塊石頭,“嗖——”地從鴨子面前飛過,鴨子嚇得退了回去,我松了口氣,自夸道:“哼,想開溜門兒都沒有,還不照樣被我的帽??呀帽帽??”我的太陽帽,不好,我的帽子順著水跑了,我“嗚”的哭了起來,咦!這是什么,長竹竿,我不再管鴨子,而是用長竹竿去撈帽子,撈啊撈,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讓我撈到了,我抹了把汗。唉喲!你猜怎么著?剛才跑的時候,怕跑不快,就把鞋給扔了,現在扎著腳了。回想童年,不禁會笑幾聲,可是,童年的天空在一點點的消失,我只能說:“告別了,童年。”
從同學們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大家對這次作文要求的理解是正確的,選材是廣泛的,希望同學們課后再根據這次作文的要求做認真修改,然后我們再開一次作文欣賞會,讓大家來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