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各個學科課程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學形式和手段也不盡相同,但在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適應(yīng)社會需求的高素質(zhì)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對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一、文本解讀
1、與文字對話
《伙伴》一文,主要講述了發(fā)生在獵人馬哈多和他的伙伴——獵狗和烏鴉之間的故事。要讓學生在學文過程中,感受到作為伙伴。他們的互相關(guān)心,和對彼此的牽掛。本課應(yīng)從兩方面來把握故事,一是獵人馬哈多和獵狗一起救助了一只受傷的烏鴉。(體會伙伴們在一起生活的快樂)二是烏鴉幫獵人馬哈多又救助了被困的獵狗。(體會伙伴之間的關(guān)心,互助和牽掛)。“伙伴”是理解課文最關(guān)鍵的一個詞。讓學生從文本中,體會到伙伴間的相互關(guān)心和彼此牽掛,并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結(jié)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處。
2、與編者對話
《伙伴》是冀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單元以“感受真情” 為主題。“理解與關(guān)愛”貫穿于本單元的幾篇課文中。《傾斜的傘》一文,讓我們感受到我與外公那種愛的傳遞與延續(xù);是《伙伴》讓遇險的獵狗最終獲得搭救;《信任》一文中,無人看管的桃林,讓我們體驗到信任與被信任是一種多么美好的感情;《金色的蒲公英》,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們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點點滴滴的用心;其實,愛是無處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園》盛開美麗的花朵……學習本單元,要讓學生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蘊含著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體驗滲透在字里行間的真情。
二、教學目標
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文中5個生字,會寫11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中講了關(guān)于“伙伴”的哪些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勾畫重點語句,情感朗讀,來理解課文。
2、鼓勵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談出自己的體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伙伴之間的相互關(guān)心和彼此牽掛,珍惜伙伴之間的情意,與伙伴友好相處。
課前準備:預習本課,了解大意,解決生字詞,師準備生詞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激起引入
同學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好伙伴,那你們覺得伙伴之間應(yīng)該如何相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文中的伙伴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識記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文中的生字、新詞。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的認字情況。
3、師生共同理解“巡邏”,“焦急不安”等詞語。
4、了解學生讀文情況。(指名讀)
5、說一說,文中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三、再讀課文、體會情感
1、課文主要寫了伙伴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默讀課文,想一想文中誰是誰的伙伴?他們又為自己的伙伴做了些什么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畫出有關(guān)語句說一說
A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談?wù)劯邢搿?課后練習三的三句話)
B如:第4段,抓住重點詞語,“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得了大病”等,體會馬哈多對獵狗的關(guān)心和牽掛。
3、出示課后練習四的兩句話。
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烏鴉叼著肉在前面飛,馬哈多緊緊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個究竟。讀讀這兩句話,談?wù)勼w會之后,說一說兩個“究竟”的不同含義。
4、情感朗讀。
四、拓展延伸。
學習了本課之后,同學們應(yīng)該更了解“伙伴”的含義了吧,那你覺得伙伴之間應(yīng)該如何相處。你又是怎樣做的?說一說,并寫下來。
五、指導書寫。
1、“抹”右邊是“末”而不是“未”。
2、“叼”字最后一筆是提。
3、“獵”可以和“借、錯”等字對比來記。
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欣賞,感受不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學習簡單欣賞藝術(shù)作品的方法。
★感受“伙伴”的含義,描述作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通過討論、交流,能表達自己對“伙伴”和相關(guān)作品的感受,并說一說伙伴間的故事。
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和分組教學相結(jié)合的方法。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采用提問的方法并創(chuàng)設(shè)闖關(guān)的游戲情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同學之間應(yīng)友善相處,珍惜伙伴間的友誼,真心對待別人。愛護身邊的動物、植物,珍惜生命。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作品,觀察畫面,學習觀察藝術(shù)作品的方法。了解美術(shù)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感受伙伴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理解作品,在欣賞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分組合作法、提問法
教具學具:
課件、圖片、范圖等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引導
1、播放歌曲《找朋友》,調(diào)動學生興趣,找找自己的好朋友。
2、老師找一名班里平時比較淘氣的學生進行介紹,采用“期待效應(yīng)”,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引導學生“說說我的好朋友”
問:他是誰?有什么愛好?你們在一起最喜歡干什么?
3、“小伙伴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團結(jié),比一比哪個組最團結(jié)。”
【設(shè)計意圖】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運用“期待效應(yīng)”,增強孩子的信心。
二、新知講授
1、分組、講規(guī)則、發(fā)圖標。
第一關(guān):敢說會聽(要求:不但會說,更要會傾聽)
設(shè)問:“一邊看一邊想‘丑小鴨’這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播放影像資料。學生觀看動畫資料,思考討論問題,初步感受朋友的重要。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板書:悲傷——溫暖
【設(shè)計意圖】采用闖關(guān)游戲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懂得——傾聽和大膽說同樣重要。初步感受伙伴的關(guān)系及情感
2、“朋友之間的感情是最美好的,所以很多詩人、畫家、音樂家都用不同的形式歌頌和贊美它”
展示: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播放歌曲《朋友》
學生欣賞、回憶、了解不同的藝術(shù)形式對同一主題的不同表現(xiàn)。
【設(shè)計意圖】感受藝術(shù)的多元性,了解同一主題可以運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xiàn)。
3、設(shè)問:“美術(shù)作品是怎樣表現(xiàn)朋友的呢?”
第二關(guān):火眼金睛。(要求:看誰的眼睛最善于觀察)
展示圖片《在反掃蕩的日子里》
“這是一幅油畫作品,畫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好朋友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仔細觀察,討論、分析。了解美術(shù)表現(xiàn)的方法。
【設(shè)計意圖】感受動作、神態(tài)、表情在表現(xiàn)人物中的作用。
4、游戲:擺一擺,“怎樣安排更能體現(xiàn)他們是好朋友?”
【設(shè)計意圖】了解動作和神情在美術(shù)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5、“《在反掃蕩的日子里》這幅畫中還有誰和誰是朋友?”“你有沒有動物朋友呢?你敢和獅子、老虎一起玩耍嗎?”講述Tippi和她的野生動物朋友。
【設(shè)計意圖】加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加深對伙伴的理解和認識:除了人和人可以是伙伴、動物和動物、人和動物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可以是伙伴。
6、第三關(guān):我說我想。
展示圖片,“誰能根據(jù)圖片編一個小故事”
學生觀察圖片,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大膽表述。
【設(shè)計意圖】加深對伙伴的理解和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表達能力。
7、“跟伙伴在一起真的很快樂。板書:快樂——分享。伙伴在一起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你看他們在干什么?”出示圖片“城市運動公園的雕塑”。
“這是什么作品?和繪畫相比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觀察、描述作品,分析、感受雕塑的特點,了解豐富的美術(shù)表現(xiàn)形式。
【設(shè)計意圖】學生了解美術(shù)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8、美術(shù)形式很多,除了油畫、雕塑,還有中國畫、攝影等等。(板書)展示油畫和國畫作品,讓學生傳閱,看一看、摸一摸,感受國畫和油畫的不同。
第四關(guān):人多力量大
展示四組圖片,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分析,辨別不同的美術(shù)作品形式。
【設(shè)計意圖】通過摸一摸,看一看,直觀感受油畫和國畫的不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解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對作品進行直觀的對比分析,更有利于他們的理解和掌握。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討論,了解不同的藝術(shù)形式。
9、“快樂的時候我們和朋友分享,如果遇到困難和危險呢?”播放動畫《雪孩子》,學生觀看資料,思考問題。板書:危難——幫助
【設(shè)計意圖】深刻理解朋友的內(nèi)涵
三、知識拓展
1、講述《大眼睛》的故事,升華“伙伴”的主題,使學生了解同齡人對學習的渴望,珍惜美好的學習機會。
2、總結(jié):美術(shù)的表現(xiàn)形式、欣賞的方法、伙伴的含義和作用。
3、游戲:“請同學們左手背后,用右手鼓鼓掌” 感受伙伴團結(jié)合作的重要。
【設(shè)計意圖】強化知識的系統(tǒng)性并進行深化。激勵學生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學習。
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正確認讀文中5個生字,會寫11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中講了關(guān)于“伙伴”的哪些事。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伙伴之間的相互關(guān)心和彼此牽掛,珍惜伙伴之間的情意,與伙伴友好相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閱讀了《伙伴》這一課,學習了生字詞,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馬哈多、獵狗和烏鴉,感受他們伙伴間的情誼吧。
二、教師范讀課文
請同學們打開書,聽老師讀課文。
三、小組學習
師:請你再用心讀讀課文并思考,你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伙伴間的情誼?畫出相關(guān)的語句和小組同學說一說,再體會著讀一讀,之后再小組四人交流。
四、全班交流
預設(shè)(一)
生:我從護林人馬哈多和獵狗救了烏鴉這,感受到了伙伴間的情誼。
師:為什么你從這感受到了呢?
(引導學生說出“給它抹藥,幫它養(yǎng)傷”)
師:如果你是那只烏鴉,你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生1:恩 會很感動,感激,高興。
師:恩 感動,要我我也會感動的。那么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把這段給我們讀一讀。
師:其他同學呢?假如你是烏鴉,馬哈多和獵狗救了你,還給你抹藥,幫你養(yǎng)傷。你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暢言,并要求帶著感情讀課文。(師可作評價:聽你讀完后老師都受感動了;通過你讀老師感受到了你是一只會感恩的小烏鴉等。)
師:恩,我們從馬哈多和獵狗救烏鴉感受到了它們之間的情誼?那看下面,你們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們伙伴之間的情誼呢? (引導學生說出“日子過得很富有詩意”如果說不出來教師提示:想象一下他們過得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書上用了一個詞。)
師:恩 那詩意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呢?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生暢言,并要求帶感情讀課文。
師:恩 沒錯,原來有伙伴在自己身邊就會像詩里描繪那樣的,生活就會特別美,孩子們,老師也希望你們有這么美得生活。
預設(shè)(二)
師:恩 好 除了這,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伙伴之間的情誼?
生:獵狗不見了,馬哈多很擔心。
師:你從哪些詞句看出馬哈多很擔心?
“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像得了一場大病”
師:恩 你能想象當時馬哈多的樣子嗎?他的心情怎么樣呢?
生:很著急
師:恩 沒錯 自己的好伙伴找不到了 肯定很著急,那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吧。
(恩 老師體會到你著急的心情了。)
師:恩 獵狗失蹤了,我們看到馬哈多特別的著急和擔心,感受到了馬哈多和獵狗之間的深厚情誼。還有嗎?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伙伴之間的情誼?
生:烏鴉給獵狗叼肉。
師:你能具體說說是從文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的。
飛進飛出 焦躁不安 一塊一塊都叼走
師:恩 為什么你能從這感受到?
生:一次一次地給它送食物說明它們之間感情很好。
師:恩 感情確實很好,獵狗不見了,烏鴉飛進飛出,焦急不安,還把放在院子里的肉一塊一塊地都叼走了,馬哈多心里想:“它把肉叼到哪里去了呢?我得弄明白。”烏鴉叼著肉在前面飛,馬哈多緊緊的在后面追。烏鴉落在一口枯井邊,把肉投入井中。馬哈多往井里一看,什么都明白了。
同學們,馬哈多明白了什么?
原來,可愛的獵狗掉進枯井,井太深,爬不出來。烏鴉怕它餓死,就一次一次給它送食物。
師:是啊 太讓人感動了。那么馬哈多有什么反應(yīng)?
生:流下了眼淚。
師:馬哈多是個護林人,是個男子漢,他為什么會哭?他當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激動 感動 高興
師:為什么會激動?
生:好伙伴獵狗得救了。
師:恩 好伙伴得救了,肯定特別的高興是吧。剛才我們看到烏鴉給獵狗一次又一次的送食物,你們感動了么?(感動了),恩 咱們只是聽這個故事就被感動了,那馬哈多親眼看到烏鴉為獵狗送食物,所以他?流淚了。被感動的流淚了。
帶著這種既激動又感動的心情咱們一起來讀一讀最后一段。
五、通過課文 聯(lián)系實際
師:同學們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感受到了馬哈多獵狗和烏鴉他們之間深厚情誼。那么學過之后,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暢言
師小結(jié):同學們說得真好,是啊,伙伴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人,從今天的這篇課文中,我們體會到了伙伴之間的那種互相關(guān)心彼此牽掛的真摯深厚的情誼,不僅人和人之間,就連人和動物之間,動物和動物之間都有這種感情。老師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后你們都知道了該如何與伙伴相處了,那就是要相互關(guān)心,彼此牽掛,珍惜你和伙伴之間的情誼,你們說對么?下課后把你學完這課心里的感受寫在小本本上好嗎?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體會重點詞語、句子的意思。體會“傾斜的傘”里面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間溫馨的親情,學會把愛心獻給親人。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邊讀邊體會外公和“我”之間那種溫馨的情感,激發(fā)自己關(guān)愛他人,做 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課文
1.課件出示雨中人們撐傘行走的情形,說說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小結(jié):在茫茫的雨中,人們撐著傘行走,猶如一葉葉揚帆的小舟涌動,遠遠望去,仿佛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雨中,美麗的不止是傘,在這美麗的傘下還有著許多美麗而動人的故事呢!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是通過直觀的畫面將學生很快帶入一個雨的世界,創(chuàng)設(shè)這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的閱讀情感。
2.今天我們就跟隨著作家王婷一起去學習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傾斜的傘》。
齊讀課題,你知道傾斜對應(yīng)課后哪個生字嗎?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傾斜”的意思。)
二、從總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1.課件出示本課的重點詞語,學生認讀,并能隨文理解,為后文感悟體會文中那濃濃的親情作好鋪墊。
2.課件出示文中的兩幅圖。
孩子們,在這傾斜的傘下,到底發(fā)生著怎樣的動人故事呢?你能看著插圖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將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不是讓學生說主要內(nèi)容,而是生動的講述。一方面有利于語言的內(nèi)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抒發(fā)情感,進而感染他人。)
3.聽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板書:外公---愛--丹丹)
三、品讀課文、朗讀感悟
(一)走近第一幅畫面(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找找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第一幅圖內(nèi)容寫的?(1~5自然段)
2.從第一幅圖當中,你能看出“我”和外公的心情怎樣?(非常高興)先來分享“我”的心情
“很小的時候,我就十分喜歡下雨……一同走進雨的世界中。”
從“每逢”、“一蹦一跳”、“挽住”感受到“我”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對我精心呵護,我對外公很依戀。抓住這些詞體會人物心情,練習感情朗讀。
3.請大家在文中找一找,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外公非常高興?(笑瞇瞇 笑而不語 開心地笑)
(板書:笑瞇瞇 笑而不語 開心地笑)
4. 可是,老師發(fā)現(xiàn)文中的“我”也有“困惑”,有“驚訝”,這又是為什么?“困惑”又是什么意思?(板書:困惑 驚訝) (抓住語言感悟點,深入體會。)
(1)外公頭頂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綠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2)“外公,傘歪了。”外公抬頭望了望,笑瞇瞇地說:“沒歪呀。”我困惑了:“明明是歪向我這邊了呀!”外公笑而不語。
(3)外公聽了,開心地笑了起來。( 引導學生關(guān)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的“笑而不語”,可在適當時機追問:外公笑而不語,他在想什么呢?)
丹丹困惑,不明白,你明白嗎?外公笑的是什么?他想要說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讀一讀。(先自由讀,然后指名讀)你能讀出丹丹的困惑和外公的高興嗎?誰來讀丹丹?誰來讀外公?
師小結(jié):是啊,外公為了不讓雨水淋到我身上,自已的一半身子已浸在了蒙蒙的雨中,這把傾斜的傘是外公對我深深的愛呀!只要“我”沒被雨淋濕,哪怕雨點打在外公的肩頭,哪怕外公的衣服全都濕透,外公依然笑在臉上,喜在心中。外公的笑讓我們感受到他是多么的愛丹丹啊!外公對孫女的關(guān)愛是心甘情愿,無怨無悔的。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來感受外公對我的這份愛和這份情!(師生配樂朗讀第3、4自然段)
(5)此時此刻,如果你就是文中的丹丹,感悟到了外公對自己那種深深的無私的愛,你想說點什么嗎?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抓住外公的三次笑,體會外公對丹丹的愛,進而讓學生設(shè)身處地談感受、談內(nèi)心的想法,對學生進行情感內(nèi)化。
5.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一半干一半濕的。
①“每次““總是”是什么意思?
②如果去掉這兩個詞,表達的意思還一樣嗎?(一次、兩次、一年、兩年----很多年。)
③同學們,外公就是這樣多少年如一日地深深地愛著我,全心全意地照顧我。讓我們再一次懷著深深的感情齊讀這一感人的情景。(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一半干一半濕的。)
④這么多年外公僅僅是為我撐傘嗎?想象一下外公還為我做了什么?(生說)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學生想象外公還為丹丹做了什么事,進而讓學生明白為丹丹撐傘只是外公對丹丹愛的縮影,這么多年來,外公在丹丹身上傾注了很多的汗水和心血。
(二)走近第二幅圖(學習6~8自然段)
過渡:(小結(jié))是呀!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丹丹在外公的關(guān)愛下健康幸福的成長著。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一半干一半濕。不知過了多少年,撐傘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
請同學們一起走近第二幅圖(自學6~8自然段),自由朗讀課文,
看看多少年過去了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也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預設(shè)學生可以說出來的:
不變的: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綠色的大傘,一切和以前一樣。(板書:仍然……仍然……仍然……)
①“仍然”是什么意思?
②從這兩句話中你明白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③練習用“仍然”寫一句話。
有變化的:
(1)說“傘歪了”不再是我,而變成了外公。
(2)“一半是墨綠色,一半是灰蒙蒙”的天空,由外公的頭頂轉(zhuǎn)到了我的頭頂。
預想學生難以說出來的:人物的心境發(fā)生了變化。(這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的)
A.當年“我”的“驚訝”“困惑”現(xiàn)在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板書:熱 、不知不覺)
B.當年外公為“我”撐傘是高興的,如今“我”為外公撐傘微笑卻換作了什么?(板書:微微一顫 淚光閃閃)
C.為什么外公當年是高興?而今是淚光閃閃?(高興是因為能給外孫女遮雨,淚光閃閃是因為得到了晚輩的關(guān)愛,收到了愛的回報而感到激動)
D.“我”為什么也會這樣做?(受外公愛心的影響)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體會丹丹和外公的心境變化,尤其是外公的微微一顫、淚光點點體會他的激動和欣慰,外公愛的付出得到了愛的回報。
(三)學習第9自然段
師引導:外公用他的愛呵護著丹丹,丹丹用她的愛回報著外公,這份濃濃的祖孫情也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所以課文的最后一段這樣說——(生讀最后一段)
“那是把傾斜的傘,是把充滿了溫情的傘,我會永遠珍惜它,保護它。”
同學們,課文題目叫《傾斜的傘》,為什么要叫這樣的題目呢?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保護什么?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課題的含義,明白作者要珍惜的是傘下那溫馨的親情!
四、總結(jié)全文
當年外公把關(guān)愛更多的給予外孫女,讓我們看到外公的愛幼之情,而后來外孫女把關(guān)愛更多的給予外公,讓我們看到她的愛老之愛。而這把”傾斜的傘”不僅為親人遮雨,更重要的是它傳遞的是溫馨的親情之愛。
五、情感延伸
1.同學們,在這把溫情的傘下,丹丹學會了感恩,懂得了回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親人的疼愛,有鄰居的關(guān)心,有老師的體貼,有同學的幫助,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愛的包圍中成長。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2.那么,我們在接受親人、老師、同學關(guān)愛的同時,更應(yīng)該學會回報親人,幫助別人。今天,愛你的人或許就在現(xiàn)場,你想對他說點什么?也可以來一個深情的擁抱以表達你內(nèi)心的感激之情。 (歌曲《感恩的心》伴奏)
【設(shè)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目的是深化學生的情感,將學生內(nèi)在情感付諸行動。懂得我們在享受關(guān)愛的同時,要回報他人,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六、作業(yè)布置:
1. 摘抄喜歡的詞句,并寫出自己喜歡的理由。
2. 跟同學講一講發(fā)生在自己身邊充滿愛心的事情。
七、板書設(shè)計:
傾斜的傘
外公 愛 我
驚訝 困惑 笑瞇瞇 笑而不語 開心地笑
熱 不知不覺 微微顫抖 淚光點點
愛幼之情 愛老之愛
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外公和“我”之間溫馨的親情,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體會神態(tài)描寫對于表達人物內(nèi)心的作用。學習文中好的表達方法,并學以致用。
★認識本課12個生字,指導書寫易錯字“顫”。 學習把握重點字理解詞語的方法,提高學生隨文識字、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
★體會親情之愛,學會把愛心奉獻給別人。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親情之愛,體會重點詞語包含的意思,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神態(tài)描寫對于表達人物內(nèi)心的作用。學習文中好的表達方法,學以致用。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按“預習指南針”的指引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標出自然段,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板書課題。
復習“懸針豎”和“垂露豎”兩種寫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梳理課文脈絡(luò)
1、開火車領(lǐng)讀生詞。指導“歪”的字形,“膊”、“服”的讀音。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哪些自然段寫小時候外公為丹丹撐傘?
(3)哪些自然段寫長大后丹丹為外公撐傘?
三、學習課文內(nèi)容,體會感情
1、學習1—5自然段,了解外公愛的奉獻。
(1)快速默讀1—5自然段,用括號標出丹丹的奇特發(fā)現(xiàn)。
結(jié)合插圖想一想:為什么外公頭頂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綠色,一半?yún)s是灰蒙蒙的?指導圖文結(jié)合的學法。
(2)用橫線畫出3、4自然段中對外公的神態(tài)描寫。理解“笑”的含義,感悟“笑而不語”的深情。了解把握重點字來理解詞語的方法。
(3)學習丹丹的“困惑”。
年幼的丹丹理解這份愛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理解“困惑”,男女生賽讀,讀出困惑來。
(4)分角色朗讀3、4自然段。
(5)學習第5自然段,以讀促講,感悟外公的愛。
2、學習第6自然段,學習三個“仍然”的用法。
指名讀,體會不變的是什么?對比插圖,尋找變化的是什么?
3、學習7、8自然段,了解丹丹愛的回報。
學習易錯字“顫”。
四、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完成板書,突出“愛”;
2、誦讀小詩,升華“愛”。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完成寫話訓練;
2、做一件溫馨的事,回報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