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五年級 >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

時間: 新華 五年級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這里提供優秀的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方便大家寫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參考。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

教學內容: 連乘、乘加、乘減 (P.11頁的例7和“做一做”,練習二第1~4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掌握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正確地計算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式題。

教學用具: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口算。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⑵ 得出:

① 整數連乘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運算;

② 整數的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⑶ 讓學生算出結果并集體訂正。

3、揭題談話:同學們已學會了整數連乘、乘加、乘減式題的計算方法,小數的運算順序跟整數的一樣,這節課我們就用這些已學的知識為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出一份力。

二、嘗試:

1、出示例6:學校圖書室的面積是85平方米,用邊長室0.9米的正方形瓷磚鋪地,100塊夠嗎?

2、全班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數量間的關系并列出算式。

板書:0.9×0.9×100=81(平方米) (100塊不夠)

4、那110塊夠嗎?(可以怎樣算?)

(1)0.9×0.9×110 (2) 0.81×10+110

=0.81×11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4、(2)是一道幾步計算的式題?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5、你認為在做連乘試題時應注意什么?

7、嘗試后練習:P.11頁的“做一做”。

⑴ 生先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⑵ 獨立計算出結果。

⑶ 師輔導有困難的學生,集體訂正。

⑷ 做乘加題注意什么?

三、運用:

1、P.14頁7題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樣判斷它對不對?

① 先看它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

② 再看它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⑶ 根據這兩點進行判斷并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⑷ 集體訂正。

2、看誰算得快。(分組比賽)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3、P.14頁9題

四、體驗:

今天都學了什么?

五、作業:

P.13頁5題

P.14頁6、8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2

教學內容分析:

簡易方程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以后教學的,在解方程式,學生可以根據等式的性質進行教學,也可以根據四種運算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3、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解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的內容是有關簡易方程的知識,通過復習要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方程,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公式,運算定律

1、出示表: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名稱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請學生說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

3、用字母還可以表示數量關系,a表示單價,b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說出分別求總價、單價及數量的字母公式。

4、練習:期末復習第16題。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復習第17題。

(1)原來每月燒的煤用30c表示;現在每月燒的煤用30×(x-15)表示。

(2)學生計算現在每月燒煤的千克數。

三、復習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關系是怎樣的?

2、練習:做期末復習第18題。

學生練習。講解第(3)題,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復習第19題。

請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復習第20題。

學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征是什么?解題時關鍵是找什么?

(2)請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做期末復習第21—23題。

第21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據已列方程寫出另外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22題:

師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學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

六、布置作業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我能在認識長方體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并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我能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探索出長方體的具體特征,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我有信心學會本節所學內容,我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重點:掌握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和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難點:形成長方體的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過程

☆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同學們從長方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體、圓柱、圓等圖形中,找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然后在立體圖形中找出長方體。

2、孩子們,你能找出長方體嗎?

☆學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長方體有()個面,每個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長方體有()條棱,指一指哪些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個頂點。

4、你還能發現什么?

探究二:制作長方體框架圖我發現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為幾組?

2、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探究三:借助“產品”我能認

1、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走進知識大本營填一填

1、長方體有()個面,都是()形,特殊情況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形,相對的面的面積()。

2、長方體有()條棱,相對的棱長度()。

3、長方體有()頂點。

4、相交于長方體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和()

辨一辨

1、長方體的6個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長方體的12條棱中長寬高各有4條。()

3、一張長方形的紙是一個長方體。()

4決定長方體的大小是長、寬、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個美觀的長方體玩具箱。

☆談收獲、寫反思(梳理成數學日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4

一、教材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44頁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空間想象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喜歡自己通過動手、動腦去大膽探索問題,可以在活動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所以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后,安排“探索圖形”這個綜合與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小組合作探究大正方體中各種涂色問題,并總結出規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概括推理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借助正方體涂色問題,通過實際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動發現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的位置特征和規律。

2、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過程,獲得一些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及分類、歸納、推理、模型等數學思想和經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有趣,激發主動探索、勇于實踐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借助正方體涂色問題,通過實際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動發現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的位置特征和規律。

教學難點: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過程,獲得一些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及分類、歸納、推理、模型等數學思想和經驗。

四、教學準備

魔方、正方體教具(教師)、正方體教具(學生)、學生小組探究卡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同學們玩過魔方嗎?它是一個什么幾何形體?(正方體),正方體有什么特征呢?

學生:有8個頂點、12條長度相等的棱、6個大小相等的面。

教師隨機板書正方體的特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魔方引入正方體,不僅復習了正方體的特征,為新課的學習做好良好鋪墊,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二)、出示①②③組圖,它們分別是由多少塊小正方體組成的嗎?

生:圖①2×2×2=8(塊)

圖②3×3×3=27(塊)

圖③4×4×4=64(塊)

師:在它們的表面涂上顏色,那么這些小正方體都會被涂上顏色嗎?

生:不是,有的會被涂上顏色,有的不會被涂上顏色。

師:涂色的面數有幾種情況?

學生觀察分類:3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沒有涂色。

教師隨機板書:3面兩面一面沒有涂色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正方體表面涂色的問題——探究圖形

教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三面涂色的問題

師: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分別有多少塊呢?

生觀察回答:圖①有8塊、圖②有8塊、圖③有8塊。

師:怎么都是8塊?分別在哪里?

生:都在大正方體的8個頂點上。

師:那么棱長上有5個、6個或7個小正方體的圖形呢?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生:也是8塊。

師:這跟什么有關系?

生:跟正方體的頂點有關系,因為有8個頂點,頂點上的小正方體是三面涂色的。

教師隨機板書:頂點

(二)探究兩面涂色的問題

師: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分別又有多少塊呢?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利用學具四人小組進行探究。

小組合作提示:

1、四人合作,利用學具探究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2、試著將發現的結果用列式的方法表示在小組探究卡的表格中

小組探究

小組匯報

生:一面有4塊,6面一共有12塊。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除以2呢?如果是正方體塊數非常多的話,用這種方法還方便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一條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2塊剩下的一塊就是兩面涂色的,而正方體有12條棱,一共就有1×12=12塊.

師:③號圖形兩面涂色的有多少塊呢?你發現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哪里?

生:在棱上。一條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2塊剩下的兩塊就是兩面涂色的,而正方體有12條棱,一共就有2×12=24塊.

師:那棱長是5塊、6塊的呢?怎樣列式計算?

生:(5-2)×12=36塊(6-2)×12=48塊

師:用字母n表示棱長上的小正方體的塊數,怎樣表示出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

生:(n-2)×12

師板書:在棱上(n-2)×12

(三)探究一面涂色的問題

師: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呢?試著借助剛才的經驗進行探究并填表。

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匯報(使用希沃軟件同屏互傳,讓孩子邊展示列式邊解釋方法)

生:②號圖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每個面上,一面有1個一面涂色的,6個面一共就有6塊。③號一面有4個一面涂色的,6個面一共就有24塊。

師:你是怎么知道一面有1塊、4塊一面涂色的呢?

生:數的

師:如果正方體的塊數非常多的時候呢?你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

生:有局限性

師:是的,不具有一般化,并且還需要一定的計算前提。那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生:②號圖形一條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一塊是一面涂色的這個正方形的棱長數,而這個小正方形的棱長數是(3-2)得到的,6個面就有(3-2)×(3-2)×6=6塊。

生:③號圖形一條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剩下的兩塊是一面涂色的這個正方形的棱長數,而這個小正方形的棱長數是(4-2)得到的,6個面就有(4-2)×(4-2)×6=24塊。

師:看來你們發現了一定的規律,棱長是5塊、6塊的圖形呢怎么計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

生:(5-2)×(5-2)×6=54塊

(6-2)×(6-2)×6=96塊

師: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n-2)×(n-2)×6=(n-2)2×6

(四)探究沒有涂色的問題

師: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呢?怎么計算?

生:可以用小正方體的總塊數減去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以及一面涂色的。

師:這也確實是個辦法。如果我只想知道沒有涂色的塊數是不是還需要算出其他的情況呢?是不是有些麻煩?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哪里呢?

生:在里面

師:有什么辦法知道呢?

生:拆開看一看

師用教具給學生演示拆開的過程,觀察里面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

師:現在你知道有多少塊沒有涂色了嗎?

生:②號圖形有一塊沒有涂色

③號圖形有8塊沒有涂色的

師:可以用算式計算出來嗎?結合剛才拆的過程我們再看一看動畫演示過程看看你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計算出沒有涂色的塊數。

組織學生觀看動畫過程。

生:②號圖形每條棱上有3塊,去掉兩塊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一塊就是中間正方體的棱長數,因此中間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3-2)×(3-2)×(3-2)=1塊。

生:③號圖形每條棱上有4塊,去掉兩塊三面涂色的剩下的兩塊就是中間正方體的棱長數,因此中間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4-2)×(4-2)×(4-2)=8塊。

師:真棒!你能試試棱長是5、6塊的嗎?

生:(5-2)×(5-2)×(5-2)=27塊

(6-2)×(6-2)×(6-2)=64塊

師: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n-2)×(n-2)×(n-2)=(n-2)3

三、知識應用

出示棱長由1000塊小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請問三面、兩面、一面、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分別有多少塊?

學生計算匯報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探究,你能說說你用什么方法學會了本節課的知識?

五、版書設計

探索圖形

頂點上棱上面上中心

正方體的特征: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

三面兩面一面沒有涂色

8(n-2)×12(n-2)2×6(n-2)3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知道約數和倍數以整除為前提及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重點

1、建立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3、應用概念正確作出判斷.

教學難點

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課件演示:數的整除下載)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觀察算式和結果并將算式分類.

除盡

除不盡

6÷5=1.215÷3=15

1.2÷0.3=424÷2=12

23÷7=3......2

31÷3=10......1

3、引導學生回憶:研究整數除法時,一個數除以另一個不為零的數,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4、尋找具有整除關系的算式.

板書:15÷3=515能被3整除

5、分類除盡

除不盡

不能整除

整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探究新知

(一)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

1、整除所需的條件.

(1)分析: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余數)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數)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數和除數都是小數)

(2)引導學生明確: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a、被除數和除數(0除外)都是整數;

b、商是整數;

c、商后沒有余數.

板書:整數整數整數(沒有余數)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兩個數,理解整除的意義.

(1)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數相除,那么必須滿足幾個條件才能說a能被b整除?

(板書:a÷b)

學生明確:a和b都是整數,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

(板書:a能被b整除)

(2)繼續討論:在什么情況下才能說a能被b整除?(板書:b≠0)

學生明確:整數a除以整數b(b≠0),除得的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說b能整除a).

3、反饋練習.

(1)下面的數,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9和336和121.2和0.4

(2)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a.36能被12整除.()

b.19能被3整除.()

c.3.2能被0.4整除.()

d.0能被5整除.()

e.29能整除29.()

4、”整除“與”除盡“的聯系和區別.

討論:綜合以上所學知識討論,”整除“和”除盡“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舉例說明)

(二)約數、倍數的意義

1、類推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教師講解:15能被3整除,我們就說15是3的倍數,3是15的約數.

(2)學生口述:

24能被2整除,我們就說,24是2的倍數,2是24的約數.

10能被5整除,我們就說,10是5的倍數,5是10的約數.

a能被b整除,我們就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3)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整數,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在數a能被數b整除的條件下)

(4)小結:如果數a能被數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2、進一步理解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整除是約數、倍數的前提.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必須以整除為前提,不能整除的兩個數就沒有的數和倍數的關系.

(2)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

(3)反饋練習:

A、下面各組數中,有約數和倍數關系的有哪些?

16和2140和2045和15

33和64和2472和8

B、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a、8是2的倍數,2是8的約數.()

b、6是倍數,3是約數.()

c、30是5的倍數.()

d、4是歷的約數.()

e、5是約數.()

3、教師說明:以后在研究約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一般不包括零.

4、教學例2:12的約數有哪幾個?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匯報、板書:

12的約數有:1、2、3、4、6、12

(3)練習:15的約數有哪幾個?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約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的約數是它本身.

5、教學例3:2的倍數有哪些?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匯報、板書:

2的倍數有:2、4、6、8、10......

(3)練習:2的倍數有哪些?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進一步研究整除的基礎上又學到了什么?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課題: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四、隨堂練習

1、下面的說法對嗎?說出理由.

(1)因為36÷9=4,所以36是倍數,9是約數.

(2)57是3的倍數.

(3)1是1、2、3、4、5,...的約數.

2、下面的數,哪些是60的約數,哪些是6的倍數?

3412162460

教師說明:一個數可以是另一個數的約數,也可以是某個數的倍數.

3、下面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1)1.8能被0.2除盡.()1.8能被0.2整除.()

1.8是0.2的倍數.()1.8是0.2的9倍.()

(2)若a÷b=10,那么:

a一定是b的倍數.()a能被b整除.()

b可能是a的約數.()a能被b除盡.()

五、布置作業

1、先寫出下面每個數的約數,再寫出下面每個數的倍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各寫5個)

101336

2、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適當的數.

六、板書設計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探究活動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P83-84頁例1、例2;P85頁練習二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結合圖形,使學生理解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

(2)借助線段、三角形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對具體圖形旋轉過程的觀察和抽象,認識旋轉的本質,發展概括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賞生活中的旋轉現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多種學習活動溝通聯系,理解旋轉含義,感悟特性及性質。

難點:用數學語言描述物體的旋轉過程及理解三角形旋轉的特征。

【教學教具準備】

1、課件、投影儀、三角尺。

2、活動材料單,方格紙,(每人一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健身強體已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廣場上、公園里無時無刻都會看到人們健身運動的身影,相信同學們也都是健身運動小達人。這節課我們就從運動開始。(板書:運動)請看老師在干什么?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在數學上叫什么?

生:平移(板書:平移)

師:再看老師這個動作叫什么?

生:旋轉(板書:旋轉)

師;這是物體的平移和旋轉,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圖形的運動—旋轉。(板書:圖形的--)(課題:圖形的運動—旋轉)

二、初步探究,認識旋轉要素

師:請看,這是一個點(出示)。這個點在這里不停的旋轉是一個點,如果這個點想同一個方向平移到另一個點,會形成一個什么圖形?你來說:(手勢,A到B)

生:線段。

師:請看,點A向同一個方向平移到點B,(邊演示邊說),形成一條線段AB,(板書線段)

師:A——B線段AB可以?

生:平移。

師:也可以?

生:旋轉。

師:這節課我們不研究線段的平移,只研究線段的旋轉。

師:線段AB繞點A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AB上的C點,又是怎樣旋轉的呢?你來說?

生回答

師:線段AB上的C點也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請看,D點呢?你來說?

小結:也就是說,線段AB的每一點都繞點A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再看,旋轉前后B點和B’到A點的距離改變了嗎?

師:線段AB上的每一點旋轉前后到A點的距離都沒有發生改變。

總結:

師:同學們請看:線段AB上的每一個點都繞A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并且每一個點旋轉前后到A點的距離都沒有發生改變,像這樣一條線段繞著一個點旋轉的現象,鐘表上也有,請同學們拿出活動材料單

自主完成,開始。學生展示

師:旋轉角度是旋轉的三要素,并且知道線段上的每一點旋轉前后到旋轉中心的距離都沒有發生改變。

三、深化研究,旋轉圖形

師:如果是幾條線段組成的圖形,旋轉后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線段OA、OB、AB組成的什么圖形?

生:三角形。

師:三角形△AOB又是怎樣旋轉的呢?請看,誰來讀要求?生讀要求。

師:請同學們拿出材料單

和三角尺按要求轉一轉,并完成下面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小結:三角形繞O點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度。旋轉前后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大小,形狀都不變,每個點到中心的距離不變。只有三角形的位置變了。

師:(演示180°)請看△AOB又是怎樣旋轉的呢?

生答。

師:如果△AO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360°。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重合。

師:當△AOB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360°就會旋轉到原來的位置。

四、自主練習,應用拓展數學書第85頁第1.2.3題。

總結:

師:同學們請看,今天我們學習了圖形的運動--旋轉,知道了旋轉的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還知道了旋轉前后的圖形旋轉中心的位置不變,圖形的大小、形狀不變,每個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不變,只是三角形的位置變了。生活中人們利用旋轉的特點創造了許多美麗的圖案,(請看)(邊演示邊講)旋轉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美,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幸福。

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當你為生活的山重水復而愁眉苦臉時,不妨旋轉一個角度看世界,相信你會收獲一個柳暗花明的心情。

下課!同學們再見。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近代以來世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屈辱和危害。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表等資料,表述觀點的能力。

2.在收集資料,交流討論中了解中國遭受外國列強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過了解列強侵華犯下的罪惡行徑,知道中國人民面對外來侵略曾經進行了不屈的斗爭,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和抗爭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收集資料,交流討論中了解中國遭受外國列強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學難點:通過了解列強侵華犯下的罪惡行徑,知道中國人民面對外來侵略曾經進行了不屈的斗爭,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和抗爭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了解虎門硝煙的歷史背景,觀看《虎門銷煙》電影。

2.教師準備:教學媒體、虎門銷煙相關歷史資料背景、活動評價單、板貼。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英國向中國販運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和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目的,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簡單情況。

2、使學生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3、通過收集資料、討論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表等資料,表述觀點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鴉片這一話題,知道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國挨打的原因。

2、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充分感受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正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活動一:提示背景,引入課題

1、出示罌粟花圖片,初識“鴉片”。

2、師述:在中國歷有那么一個年代,鴉片充斥了市場,兩百多萬人深受其害,“東亞病夫”這一恥辱的稱號由此而生!(出示相關歷史資料圖片)

1839年,林則徐向皇帝上書:“鴉片不禁,中國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皇帝派他前往廣州查禁鴉片,于是就有了“虎門銷煙”這一中國歷不朽的一幕。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第7課《不甘屈辱奮勇抗爭》這一課中的《虎門銷煙》。

活動二:了解毒品害處,揭露侵略野心

1、師述:虎門銷煙的“煙”指的就是鴉片煙。

2、討論交流:鴉片給當時的中國社會帶來了哪些危害?

3、小結:鴉片這種殺人不見血的毒品,它使無數中國人因染上毒癮而喪失勞動力、戰斗力。英國強盜向中國大肆傾銷鴉片是要掠奪我們的錢財,使我國陷入危難之中。

4、師述: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毒品家族日益壯大。(出示圖片現代毒品)據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吸毒人數超過10萬。截至年底,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114.04萬。每年因吸毒約耗費390億人民幣。

5、交流你所知道的毒品危險生命健康、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例。

過渡:1893年6月3日,在廣州虎門海灘,上演了大快人心的一幕一一銷毀鴉片!

活動三:了解虎門銷煙過程,體驗大快人心之感

1、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圖,標一標虎門所在位置,找一找珠江所經流域。想一想為什么要在“虎門”銷煙?

理解虎門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沿海,是鴉片走私入口的大門。

2、讀一讀故事,了解虎門銷煙過程。

3、師簡介林則徐,出示:

“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讀林則徐的話,體會其禁煙的決心。

4、出示“約2萬箱,重達119萬千克”一系列數字,想一想:這些數字說明什么?

5、觀看電影片段“銷煙”,看廣場英雄紀念碑上十幅浮雕中的第一幅仔細觀察銷煙現場的布置、氣氛,林則徐的神情動作,士兵、群眾的動作、反應,談談體會。

小結:在國難當頭之際,林則徐堅決反抗外敵,虎門銷煙之舉銷毀的不僅僅是鴉片,更是“東亞病夫”的形象,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為中華民族揚威,令國人揚眉吐氣,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氣節及強烈的愛國之情。

6、參觀林則徐紀念館,表達敬意

活動四:體悟恥辱,解析《南京條約》

1、過渡: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政府被迫同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2、出示《南京條約》內容,并進行解讀。割地:割讓香港(破壞領土完整)

賠款:2100萬銀元(相當于年收入的1/3多,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寧波、上海(進行經濟掠奪)

協定關稅:(無法保護自己國家的經濟)

3、出示英控海關和跑馬廳的照片。

4、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西方殖民者得寸進尺,變本加厲,他們不滿足于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從中國掠奪的利益,又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活動五:你說我說,香港前世今生

1、閱讀“香港回歸”材料,談談感受。

2、小講壇:歷史的昨天和今天,給你留下了哪些思考?“聯系昨天,感受今天,暢想明天”

3、總結:今天,古老的中華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我們唱著“東方紅”,中國人民當家作主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日漸強盛的嶄新年代。讓我們牢記:只有發展,只有國力的強盛,這段屈辱的歷史才不會重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圓明園的罹劫過程,初步了解近現代以來世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帶來的屈辱和危害。

2、過程方法:初步培養搜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對文化遺產毀滅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對腐敗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對侵略者的憤怒之情。牢記“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發“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士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的愛國激情,達到引領學生了解歷史、以史為鑒,奮發圖強的目的。

難點:如何讓學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這段歷史。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這里收到了一位法國大作家雨果的來信,讓我一起來聽一聽。“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圓明園。圓明園屬于幻想藝術。一個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薈集于圓明園。只要想象出一種無法描繪的建筑物,一種如同月宮似的仙境,那就是圓明園。假定有一座集人類想象力之大成的寶島,以宮殿廟宇的形象出現,那就是圓明園。"

2、聽了雨果的這段話,你腦海中的圓明園是怎么樣的?有什么疑問嗎?

3、但是,這一奇跡現在已蕩然無存,留在我們眼前的只有幾根殘缺的大石柱。它們靜靜地站在那里,像一座紀念碑,訴說那段屈辱的歷史一板書:圓明園的訴說。

二、學習新課,體驗明理

活動一:驚嘆圓明園的輝煌

師: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現在卻只留下這些殘垣斷壁。那么,你知道圓明園在哪兒嗎?你知道多少關于圓明園的故事?

師小結:氣勢恢宏的建筑,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不知凝聚著古今中外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因此,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板書:萬園之園

活動二:惋惜圓明園的毀滅

1、令人遺憾的是,令人悲憤的是,這“萬園之園”竟被一把無情的火燒成了灰燼,那么,火燒圓明園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呢?讓我們看看當時的情景。

師:這把無情的大火把我們引以為豪的“萬園之園”燒成了一片灰燼,毀于一旦。一一板書:毀于一旦

2、想一想,當時的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掠奪、焚燒?[出示課件]南京條約的內容,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看到條約的心情。

3、師:是的,只要是有良知的中國人看到這份條約都會感到無比的憤怒。可是還有比這更令人憤怒的事,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中國,你們知道他們都干了些什么嗎?

4、圓明園如果存在于現在的中國,它還會遭到掠奪嗎?為什么?(不會,因為中國強大了。)從哪可以看出中國強大了?(生自由說)

三、全課總結,深化情感

師: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圓明園的美、侵略軍的無恥以及清政府的昏庸,引起了我們深深的思考。同學們,歷史雖然過去,但是警鐘依然長鳴,作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用心銘記這段恥辱的過去,記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讓我們行動起來努力建設我們強大的祖國,讓圓明園從此不在哭泣。最后讓我們在這雄壯的國歌聲中結束這堂課。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8

一、本期教學目標和總要求:

1、讓學生經歷探索數的有關特征的活動,認識自然數,認識倍數和因數,會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知道質數、合數。知道

2、讓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能運用計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認識組合圖形、并會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能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計算面積。

3、5的倍數的特征。知道奇數和偶數。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4、學生將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知道公倍數和公因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會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學生能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能理解分數加減法混合的順序,并能正確計算。能把分數化成有限小數,也能把有限小數化成分數。

5、讓學生知道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據所給定的條件,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條件,設計相關的方案。

二、教材概況:

本冊教材從四個方面編排:

一、數與代數:包括第一單元“倍數與因數”、第三單元“分數”第四單元“分數加減法”。

二、空間與圖形:包括第二單元“圖形的面積

(一)”、第五單元“圖形的面積

(二)”。

三、統計與概率:包括第六單元“可能性的大小”。

四、綜合應用的內容整合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和統計與概率三個領域內容分散編排。

三、學生知識現狀簡析:

五年級男同學自控能力較差,比較好動,欠仔細認真,但他們思維活躍。不足的是兩極分化較嚴重,尤其是計算基礎較差,熟練程度不夠。很多同學缺少自覺性,基礎很差,成績很不理想。

因此,備課時應注意優等生與差生的具體的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體,讓學生學得扎實,既要掌握基礎知識,也要學會學習方法,更要養成各種優良的習慣。特別要注意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提優補差工作。讓學優生和學困生結對,達到手拉手同進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3、加強教研活動,以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注重與鄰近學校同年級數學教師的交流,做到取長補短。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9

教學目標:

用“直接嘗試法”探究“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直徑”的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39;能力。

教學過程:

一、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⑴出示情境圖。

⑵介紹解決方法。

1:251.2÷3.14=80(米),因為c=πd,所以只要用周長除以3.14,就可以算出直徑了。

2:解:設花壇的直徑是x米。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溝通兩種方法間的聯系。

師生一起解方程:x=251.2÷3.14,x=80。

觀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251.2÷3.14”比較,感悟算術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方。

⑷聯想。

想:算出圓的直徑有什么價值。

可以算出半徑,80÷2=40米;還可以算圓的面積;根據圓的直徑找出圓心;畫出圓。

二、多種練習,內化知識。

⑴獨立完成試一試和練一練。

⑵解答練習十八第6題。

獨立解答,班級交流。注重解答方法的思路交流和作業格式的指導。

⑶解答練習十八第8題。

學生解答中出現兩種答案:一是21棵,二是22棵。引導學生畫圖驗證,理解確認正確答案是22棵。

三、作業,練習十八第7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例4和做一做

教學目標:

1、會歸納總結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2、能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進行驗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3、養成良好的計算、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你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特殊情況的小數除以整數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2。4÷24。8÷69。09÷9

8。24÷86÷51÷5

2、填空,并說出為什么?

(復習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為下面學習驗算做好準備)

3、列豎式計算(生板演)

(1)7。44÷4(2)7。44÷8

(3)102÷24(4)4。551÷5

四道逐漸變難

二、探究新知

1、在評價學生的計算結果中幫助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

師:通過剛才的解題,你能說出小數除以整數是怎么除的嗎?

學情預設:學生有的會把步驟在說一遍,有的會講出前面“被除數的整數部分不夠除”和“除到被除數的小數末尾還有余數”兩種特殊情況的小數除以整數的算法,教師一一給與肯定。

師:做小數除以整數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四人小組討論并歸納

學情預設:生根據小數乘法經驗說出轉化乘整數除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哪一位不夠商1就商0,然后繼續除。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然有余數,要添0后再除。

課件出示補充。

2、在暴露計算錯誤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驗算。

(1)師:為了保證我們的計算正確,怎么辦?——驗算

驗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怎樣驗算黑板上面的小數除法呢?

學情預設:生根據整數除法經驗能說出用乘法驗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數除以商等。

師:四人小組,一人選一道進行驗算,算完在組內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門診臺

課件出示。

小結:用估算能知道計算有沒有錯;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證計算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小馬虎也做了兩道題,請同學們看看他做對了嗎?如果不對應該怎么訂正?

37。8÷6=637。4÷5=1。4……4

2、計算并驗算

43。5÷2918。9÷27

1。35÷15207÷45

3、書第20頁:7、8題

四、課堂小結

說說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1

科目:數學

年級:五年級

授課者:張尊敬

課題:方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我們去菜市場買東西用什么稱呢?

學生:秤、電子秤

老師:那你見過這樣的秤嗎?出示天平

二、介紹天平

它有兩個托盤,中間有刻度,兩天刻度相等,中間刻度為0.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觀看課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兩邊放入砝碼,左盤:20克和30克,右盤:50克,中間刻度指向0,那么說明天平平衡了。

提問:你能根據此列出一個式子嗎?

學生:20+30=50

2、觀看課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

3、何為等式?學生一起說: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舉例:60+x=8070+20=9050-20=30

4、總結:我們剛剛說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關系,等式是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

5、舉反例:5x>2930<70是等式嗎?

學生:不是。

6、齊說兩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像30+x=80、x+20=70、2x=100這樣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學生:方程

老師:看來這位學生已經預習了本節內容,值得表揚。

2、對,就是方程,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復讀。舉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關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書

20+30=50

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四、練習

1、判斷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為什么?

2、看圖列方程,并說一說表達的意思。

五、總結:何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聽課意見:

1、從生活中事物導入,來吸引學生們的眼球。

2、在課堂安排上具有邏輯性:等量關系——→等式——→方程

3、在板書上,注重用彩筆區分,清晰的描繪出了概念。

4、在課堂中照顧到了大部分學生,能做到一視同仁。

5、在強調重點時,采用多讀、多念的方法,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2

地點:五年級教室

授課人:夏常松

聽課人:唐義紅孔奎華夏維貴鐘華林汪宜松

課題:一個數除以小數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3頁例5、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5題,思考題。一個數除以小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理解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口算、筆算相應的小數除以小數。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轉化“轉化”思想,培養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理解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相應的小數除以小數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例5情境圖。

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可以想到哪些問題?

媽媽買雞蛋用去7.98元。買雞蛋多少千克?應怎樣列式?

你是根據什么列式的?(總價÷單價=數量)

7.98÷4.2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小數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共同來研究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板書課題:一個數除以小數。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5。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樣計算7.98÷4.2?比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活動,巡視指導。

4、分組匯報。

(1)把7.98元和4.2元都轉化成單位是角的數,79.8角÷42角,再計算。

把7.98元和4.2元轉化成角,其實就是把被除數和除數都乘了幾?

(2)把7.98和4.2都乘10,就轉化成79.8÷42,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我們已經學過了。

79.8÷42的商與原來7.98÷4.2的商相等嗎?根據是什么?

5、小結。

我們想的這兩種方法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除數4.2轉化成整數,因為我們已經學過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問題都可以解決了。

6、出示豎式。

你能看懂這個豎式嗎?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應該先劃去哪個數的小數點?劃去4.2的小數點變成42,小數點其實是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

7.98的小數點為什么也要劃去,并且在9后面點上小數點呢?

指出:也就是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一位,商不變。

7、獨立完成計算,集體核對。

說說商中小數點的位置是如何確定的?(對齊被除數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8、歸納方法。

在小組中說說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乘法?

(先劃去除數的小數點,將除數轉化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了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再按照一個數除以整數的方法計算。)

9、驗證結果。

怎樣驗證這個結果是否正確呢?(用1.9×4.2看看是否等于7.98)

學生驗證方法的正確性。

10、完成練一練第1題。

獨立填寫。

0.3到3,小數點向右移動了幾位?被除數呢?

11、完成練一練第2題。

指名板演。

說說是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七第1題。

2.6÷0.2可以轉化成什么?

指出:口算一個數除數小數,也要把它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2、完成練習十七第2題。

計算正確嗎?錯誤的原因是什么?

3、完成練習十七第3題。

獨立計算,再比較。

從上往下看,商是怎樣變化的?變化的原因是什么?你發現什么了規律?

4、完成練習十七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集體評講。

5、完成練習十七第5題。

讀題,理解題意。

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6、完成思考題。

(1)如果用電正好是100千瓦時,則應付電費0.52×100=52元。

(2)小明家實際付了64.6元,說明用電量超過100千瓦時。

就必須先求出超出的用電量是多少:

64.6-0.52×100=12.6元

(3)根據超出用電量的錢數÷單價=超出的千瓦時。

12.6÷0.6=21千瓦時

(4)再求出總千瓦時:21+100=121千瓦時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又收獲了哪些新知識?能說說怎樣計算一個數除以小數嗎?感覺今天自己的表現如何?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2、能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平行四邊形紙片、長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公園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草地,如何計算面積?

2。實際操作:以小組為單位,相互看一看,怎樣才能比較出這兩個圖形的面

積大小。

(1)方法一:用數方格的方法。

(2)方法二:平移轉化。

3.出示課件

長方形的面積=長__寬

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

二、合作探索

1、小組活動探索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2、交流方法

3、歸納計算公式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__高

S=a__h

4.練一練

第2題:通過計算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讓學生發現當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相等時,其面積也相等。

三.總結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4

教學內容:

教材P32例6及練習八第1、2、3、8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掌握小數除法計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數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求近似數。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除法計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題意正確求出商的近似數。

教學方法:

注重新舊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總結。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舊知:(出示如下題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將下面的數改寫成一位小數。

8.769  3.452  12.71  18.64

2.計算下面各題,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43×4.67   12.15×3.41

訂正答案,并通過問題:你是用什么方法求這些數的近似數?

(保留幾位小數就看這位小數后面的數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進一,小于五就舍去。師引導總結方法的名稱:“四舍五入”法。)

引出課題: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商的近似數”。(板書課題:商的近似數)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頁例6情境圖。

閱讀情境圖中的信息,并問:怎樣解決爸爸提出的問題呢?

引導學生自主列算式,并試著計算:19.4÷12

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會發現除不盡。這時,師引導學生小組交流,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通過交流,學生可能會想到:實際計算錢數時應該算到分,因為分是人民幣的最小單位;也可以算到角,因為現在買東西時已經不用分了。

教師小結:根據我們的生活實際,當所買的商品數量少的時候,可以保留整數,或者保留一位小數,或者兩位小數。當然如果數量很多的時候,通常會計算到分,這就要根據我們的實際需要進行取近似數了。看來取近似數一種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種是按照實際情況去取。(板書: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導學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時分別需要保留幾位小數?

(算到分要保留兩位小數,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數。)

師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除的時候應該怎么算?

小組討論后,學生匯報: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算出三位小數,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算出兩位小數,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數。

讓學生自己用豎式計算:19.4÷12。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2.提問:說一說如何求商的近似數?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引導學生小結:求商的近似數時,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數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后,不再繼續除了,只把余數同除數作比較,若余數比除數的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數等于或者大于除數的一半,就說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時,求商的近似數的時,不需要算出商的準確值之后再進行取舍。

3.引導學生比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積的近似值的異同點。

小組討論后發言:相同點: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不同點:積的近似數要求出準確數之后再求近似數;商的近似數不需要求出準確數,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數。

師小結:求商的近似數非常重要,有時按照要求取近似數,有時按照實際取,在取商的近似數的時候,要明白應該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近似值分別是怎么取的。有些題保留指定小數位數后,近似數的末尾有0,要讓學生說說是如何處理的。如第2小題1.55÷3.9,保留兩位小數是0.40。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了什么知識?有哪些收獲?

引導學生歸納

1.求商的近似數時,計算到比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將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求商的近似數的時候不需要算出商的準確值之后再進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后,不再繼續除了,只把余數同除數作比較,若余數比除數的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數等于或者大于除數的一半,就說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作業:教材第36~37頁練習八第1、2、3、8題。

板書設計:

商的近似數

求商的近似數時,計算到比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將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5

教學內容 P19例1、做一做、練習五第1—2題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行與列,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能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表示物體的。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從已有經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探索過程,體驗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經歷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探索過程,知道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數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與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含各環節中的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以及設計意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主題圖,播放動畫。

怎樣才能既準確又簡明地表示張亮同學的位置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學習 “確定位置”。(板書:確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例1的內容。

(1)學生讀題,了解已知信息。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來思考這個問題。

(2)問:已知張亮同學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學,你能指出誰是張亮同學嗎?

學生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根據圖中張亮所在的列數的行數來確定張亮的位置,教師給予肯定。

2、認識數對,學會用數對確定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1)提出問題(看來用第幾列、第幾行描述一個人的位置真好,讓我們有了一個統一的說法。)

大家覺得用這種方法表示一個人的位置,簡煉嗎?

師:能不能把這種方法再簡化一下?

(2)創造、交流

同學們可了不起,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了這么多種不同的表示方法。

這一種是哪個小組創造的?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師;不錯,既然每個小組都不約而同地保留下了這兩個數,說明——?這兩個數很重要!

真好!那這里的2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

說得太棒了,數學規則需要統一,想不想知道數學上統一使用的方法,請看先寫4,接著打上逗號,然后寫3,最后打上括號,因為它們是一個整體。大家知道嗎?像這樣,用列數和行數組成的一對數,叫做——數對。

書:(2,3)

(4)如果用(2,3)表示張亮同學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艷和趙強同學的位置嗎?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

3、游戲中概括提升

我發現咱們班同學學得特別快,下面咱們玩個游戲好嗎?

(1)師出生對

我說數對,請符合要求的同學快速地站起來。看誰反應最快!

(3,1)(3,2)(3,3)(3,4)(3,5)

奇怪,怎么就正好站起來這么一排呢?

(2)生出生對

如果讓你來出數對,你能讓一排同學站起來嗎?誰來試試?

生:……

師:也不錯!有沒有誰能說出點不一樣的?

生:(1,1)(2,1)(3,1)(4,1)(5,1)(6,1)

師:發現什么了?能說說為什么嗎?

生:……

師:也就是說,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他們就都在同一行。

(3)師再出

不過,老師還有個本領:只說一個數對,就可能讓一排同學都站起來,你們信不信?要不咱試試?

示(4,_)可能是哪些同學?

師:你的數對是?奇怪,我上面寫(4,1)了嗎?那你為什么站起來?

生:(第一個數是4,表示第4列,第二個數是求知數,所以第4列的每一個同學都有可能)能不能確定,到底是誰?如果_等于3呢,表示的一定是誰?其他同學坐下去,看來,要想確定某一個人的位置,只知道列數行不行?還得知道?(用數對表示位置一定要用到兩個數)

師:(__)又可能是哪些同學?(全班同學都站起來了)。

師:全班同學都有可能嗎?_、_表示兩個相同的數,你的數對是(?,?),符合嗎?不符合的同學請坐下。當_=1、2、3、4、5時,看來(__)能不能表示全班同學?只能表示什么?只能表示列數、行數相同同學的位置。

三、做一做,鞏固確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組織學生觀察情景,思考教師的提問。

2、引導學生利用在例題中學到的確定位置的方法來回答問題。

3、組織學生用一組數字來表示它們的位置。學生思考后可交流討論,最后全班匯報。

四、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第19 頁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系列“春游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案,初步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

學會解決旅游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時,學生能選擇較合理的策略。感悟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活動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引出春游的課題

1、詩歌欣賞:《春天來了》,這是一首學生在語文考試中自己創作的詩。這么優美的詩,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這美好的春天里,同學們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課題。   2、你喜歡旅游嗎?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樂,但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要同學們一起解決。讓我們出發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數學問題

1、選擇合適的租車方案

(1)出示租車信息:一共有40人參加春游活動,有兩種型號的車可供選擇,大車租金每輛160元,限坐乘客18人,小車租金每輛120元,限坐乘客12人。請你算算怎樣租車最省錢?

(2)先讓學生估估、猜猜。與小組同學討論后把租車方案填在課本上。

(3)租車方案 怎樣租車最省錢?

  大車

  小車

  可坐人數

  租金(元)

  方案一

  3輛

  方案二

  2輛

  方案三

  1輛

  方案四

  0輛

(4)匯報結果后總結方法:最省錢的策略是,車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滿,空位必須盡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輛大車和2輛小車的方案最合適。

2、快餐店用餐

師:到達目的地,同學們玩得真開心,轉眼到了吃中飯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帶到一家快餐店用餐,這里的食品真豐富,有涼菜、熱菜、主食、飲料等。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你最喜歡的食品。

(1)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觀點,再把自己的選擇填在課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錢?(提醒學生別浪費。)   (2)匯報結果,看看大家都選了哪些營養又美味的食品。

3、買紀念品回家

師:在快樂的游玩中時間過得真快,到了該返回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帶到一家紀念品商店,讓同學們買些紀念品帶回家。

(1)與小組同學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淘氣遇到的問題怎么解決?為什么先給爺爺買拐杖?

(2)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問題。并提兩個不同的數學問題,再解答出來。

(3)如果你有20元錢,你準備帶什么紀念品回家?說說理由。

三、寫數學日記

師:同學們,愉快的一天結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開心吧?而且用你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請你把它記下來吧。你這一天是怎么過的,在游玩的過程中解決了哪些數學問題?有什么感受?請按下面的格式寫一篇數學日記。

_____年___月____日 星期( ) 天氣:

四、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延伸:清明節到了,如果學校要帶六年級的同學們去茅家嶺烈士陵園掃墓,你能不能設計一個旅游計劃?(填在課本第38頁),下節課在班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請你試試吧。

板書設計:

旅游中的數學——春游

1、租車 2、用餐 3、買紀念品 4、寫數學日記 5、設計掃墓計劃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7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討“求平均數”問題的分析方法。

2、能正確列式解答“求平均數”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討“求平均數”問題的分析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三個數學小伙伴都想和老師比賽投籃,1分鐘內看誰投中的個數多。小胖1分鐘投中了5個,他認為這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于是要求再給他兩次機會,讓他能充分發揮出水平。第二次,他投中了5個,第三次,還是5個。看來他的水平很穩定,用5來代表他1分鐘投籃的水平合適嗎?

二、新授

1、師:小淘氣1分鐘投了3個,他也要求再給兩次機會。第二次投中5個,第三次投中4個。

剛剛小胖三次都投中5個,那顯然就用5來代表小胖的水平。現在用幾來代表小淘氣1分鐘的水平呢,說說理由。

生:用4來表示……;用5來表示……。

師:用超常發揮的補救發揮失常的,這時候,用4來代表他的水平比較合適。這個方法叫做移多補少。(板書)還有其它想法嗎?

生:因為4在3和5的中間;把超常發揮和發揮失常的去掉,他們不具備代表性;因為4是3、4、5的平均數……

師:不管超常發揮還是發揮失常,都是他自己投的,就先求和再均分,(板書)能使每一次的個數一樣多。移多補少的目的也是將每一次的個數變成一樣多(板書)。用一樣多的這個數來代表他的水平合適嗎?

遇到這樣數據多多少少的,就可以通過先求和再均分,找到能代表他水平的數。

2、師:小丁丁直接要求有3次機會,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第一次投了3個,第二次投了7個,第三次2個,看來水平很不穩定,一起用手勢高低來表示他的三次投籃結果。

師:你覺得用幾來代表他1分鐘的水平呢?

生:計算,是4。

師:4是從哪里來的?前面的小淘氣是3個、4個、5個,好歹還有個4出現,這里一個4都沒有,怎么會用4來代表呢?和同桌說說道理。

生:3+7+2=12個12÷3=4個(板書算式)

生: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7拿出1給3,再拿出2給2。(媒體)

師:現在用4來代表小丁丁的水平合適嗎?不管是求和均分還是移多補少,這兩個方法的目的都是使得數據變得同樣多,像這樣通過求和均分或者移多補少,使得數據變得同樣多,就是在求原來這些數據的平均數。(板書)

我們說,4是3、7、2這3個三個數的平均數。

那么小淘氣的投籃水平也是4,這個4又是哪些數的平均數呢?

生:他投了3次,所以4是3、4、5的平均數。

師:這個4能代表小丁丁第一次的投籃水平嗎?能代表他第二次的投籃水平嗎?能代表他第三次的投籃水平嗎?我們辛苦了那么久,結果這個4既不能代表第一次的水平,又不能代表第二次的水平,也不能代表第三次的水平,那它到底代表的什么呢?

師:平均數不代表某一次的水平,而是代表這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整體水平。(板書)

3、師:終于輪到老師投籃了,老師想要4次投籃機會,小朋友會同意嗎?為什么?

師:小丁丁笑了,老師,我們比的是平均水平,又不是比總數,你投好了,還要除以4,投得差了,仍然要除以4,更差了。我們就同意你投4次。

老師第一次1分鐘投進了4個,第二次6個,第三次5個。到這里老師心里十分后悔,如果只投三次就好了。老師想就此收手,你們猜3個小朋友會同意嗎?為什么?老師如果投第四次,可能贏嗎?也可能輸。

老師第四次投中了1個。我贏了還是輸了?算一算。

如果我第四次投中了5個,我的水平是多少?如果第四次投中了9個呢?

三、練習

1、姚明比平均身高高,既然有人比平均身高高一點,就有人的身高……

不然移多補少補給誰去呢?

2、平均身高160,但不是人人都160,排在中間的人一定是160嗎?

3、平均水深才110,所以以他140的身高肯定淹不死,是嗎?

生:這是平均水深,是移多補少的結果,是求和均分的結果,也許有的地方比140深得多。

出示水下圖片。

師:掌握了平均數以后,回到生活中再來看在這些數據還會上當嗎?

4、有一則調查新聞,說先在的男性平均壽命是71歲。30年過去了,男性平均壽命從68上升到了71,該高興還是難過?可是一個老爺爺看到新聞都難過得哭出來了,他今天剛過了70歲生日,你覺得他為什么會難過?他有必要去難過嗎?說明他不懂平均數。你懂不懂平均數?你能用今天學的本領來勸勸他,讓他喜笑顏開嗎?

5、想不想猜一猜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還是短?出示。《20__年世界衛生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是71歲,女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是74歲。

四、總結

五年級數學上冊表格教案篇18

一、學習新知:

1、出示例題的表格:

給一點時間觀察該表,問,你想到了哪個關系式?(單價=總價÷數量)

分別列式:9。6÷312÷55。7÷6

昨天已預習過小數除法,這三題你都會么?

分別請認為會的學生上黑板板演。

講評(可能存在的問題):

題一:注意小數點對齊問題

題二:注意整數部分除完后,要添上小數點補上0之后繼續除

題三:注意商0后,不會乘、減、移

除法豎式中間過程中是不出現小數點的。

也可結合具體的`金額來說說算理。

指出:小數除法在除的時候,先除整數部分,除完整數部分添小數點繼續除小數部分。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商;不夠商1的時候就商0;除到有余數的時候需要補0繼續除。

2、檢查自己的預習作業,訂正錯誤。

老師也可挑一些典型錯誤集體講評。

3、指名完成試一試。可挑巡視中有錯誤的學生板演。

強調:商到哪一位不夠商1要商0。

4、練一練:先找出錯在哪里,再改正過來。

指名說說錯在哪里。其中前兩題可在原題上加小數點,第3題需要另外寫豎式后計算。

二、布置作業:

1、口算第1題上面的3題。

2、作業本上完成第1題剩下3題,第2題,第3題。

697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圆周直径尺-小孔内视镜-纤维研磨刷-东莞市高腾达精密工具 | IPO咨询公司-IPO上市服务-细分市场研究-龙马咨询 | 行吊_电动单梁起重机_双梁起重机_合肥起重机_厂家_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钛合金标准件-钛合金螺丝-钛管件-钛合金棒-钛合金板-钛合金锻件-宝鸡远航钛业有限公司 | PTFE接头|聚四氟乙烯螺丝|阀门|薄膜|消解罐|聚四氟乙烯球-嘉兴市方圆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 考勤系统_考勤管理系统_网络考勤软件_政企|集团|工厂复杂考勤工时统计排班管理系统_天时考勤 | 合景一建-无尘车间设计施工_食品医药洁净车间工程装修总承包公司 | 曙光腾达官网-天津脚手架租赁-木板架出租-移动门式脚手架租赁「免费搭设」 | 丹佛斯变频器-丹佛斯压力开关-变送器-广州市风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AR开发公司_AR增强现实_AR工业_AR巡检|上海集英科技 | 北京翻译公司-专业合同翻译-医学标书翻译收费标准-慕迪灵 | 密封圈_泛塞封_格莱圈-[东莞市国昊密封圈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密封圈定制生产厂家 | 气密性检测仪_气密性检测设备_防水测试仪_密封测试仪-岳信仪器 | 高压管道冲洗清洗机_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平台厂家-林君机电 | 一体化预制泵站-一体化提升泵站-一体化泵站厂家-山东康威环保 | 杭州中央空调维修_冷却塔/新风机柜/热水器/锅炉除垢清洗_除垢剂_风机盘管_冷凝器清洗-杭州亿诺能源有限公司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聚氨酯催化剂K15,延迟催化剂SA-1,叔胺延迟催化剂,DBU,二甲基哌嗪,催化剂TMR-2,-聚氨酯催化剂生产厂家 | 1000帧高速摄像机|工业高速相机厂家|科天健光电技术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电动防火阀产品生产销售商-德州凯亿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气动隔膜阀_气动隔膜阀厂家_卫生级隔膜阀价格_浙江浙控阀门有限公司 | 冲击式破碎机-冲击式制砂机-移动碎石机厂家_青州市富康机械有限公司 | 变色龙PPT-国内原创PPT模板交易平台 - PPT贰零 - 西安聚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元器件呆滞料_元器件临期库存清仓尾料_尾料优选现货采购处理交易商城 | 洛阳装修公司-洛阳整装一站式品牌-福尚云宅装饰 | 风淋室生产厂家报价_传递窗|送风口|臭氧机|FFU-山东盛之源净化设备 | 有福网(yofus.com)洗照片冲印,毕业聚会纪念册相册制作个性DIY平台 | 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现代农业物联网-托普云农物联网官方网站 | 诚暄电子公司首页-线路板打样,pcb线路板打样加工制作厂家 | 环境模拟实验室_液体-气体控温机_气体控温箱_无锡双润冷却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热收缩包装机_袖口式膜包机_高速塑封机价格_全自动封切机器_大型套膜机厂家 | 双工位钻铣攻牙机-转换工作台钻攻中心-钻铣攻牙机一体机-浙江利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汽车整车综合环境舱_军标砂尘_盐雾试验室试验箱-无锡苏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sfp光模块,高速万兆光模块工厂-性价比更高的光纤模块制造商-武汉恒泰通 | 重庆监控_电子围栏设备安装公司_门禁停车场管理系统-劲浪科技公司 | 恒温恒湿试验箱厂家-高低温试验箱维修价格_东莞环仪仪器_东莞环仪仪器 | 帽子厂家_帽子工厂_帽子定做_义乌帽厂_帽厂_制帽厂 | 【孔氏陶粒】建筑回填陶粒-南京/合肥/武汉/郑州/重庆/成都/杭州陶粒厂家 | 环比机械 | 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深圳市华科星电气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