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
數學六年級教案都有哪些?數學是人類嚴格描述事物抽象結構和模式的通用手段,可以應用于現實世界中的任何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精選篇1
【學習目標】
1、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鞏固復習有關百分數、折扣、納稅等知識,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3、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認真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2、難點是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學習過程】
一、明確問題:
1、閱讀P110—111內容
2、活動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的?
3、本金是多少? 可存的年限是幾年? 資金用途是什么?
二、收集信息
1、課本中提供了幾種儲蓄存款形式?
2、哪些儲蓄存款形式不需要繳納利息稅?
3、調查定期儲蓄存款、教育儲蓄存款和國債的利率。
☆友情小提示:購買國債
07年國債 年利率
三年 5.74
五年 6.34
(1)年限:3年期和5年期
(2)利率(右表)
注意:這個不要交稅哦!
三、設計方案
(1)選擇定期儲蓄存款的話有哪些方案?填寫在下面表格中。
定期儲蓄
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稅 最后收益
(2)選擇教育儲蓄存款以及購買國債的方案有哪些?填寫在下面表格中。
其它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稅 最后收益
四、選擇方案
哪種存款方案收益?到期后共取回多少錢?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寫出你的發現或見解)
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釋。
3.體驗數學在解決現實問題中的價值,豐富購物經驗。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現實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售量,經常搞一些促銷活動,誰來說一說,你都知道哪些促銷方式?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銷手段,學會合理購物呢?
二、促銷問題
(一)觀察情境圖,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種包裝和一袋的價格,計算出其他兩種包裝的價格寫在書上,再了解三個商店的優惠條件。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購物問題。
板書:學會購物
師:同學們打開書第80頁,看方便面促銷問題,認真觀察上面的圖,說說你們從圖上都發現了哪些信息?
師: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錢?24袋一箱的多少錢?
師:三家商店都買這種方便面,他們推出了不同的優惠條件??磮D,說一說甲、乙、丙三個店的優惠條件各是什么?
生:我發現甲店是“買一包送一袋,買一箱送一包?!币业晔谴蚓耪蹆灮?丙店是購物達到30元就能打八折優惠。
(二)提出:不計算,判斷買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適的問題,學生發表意見后,再
討論“買2袋、3袋呢?”“買幾袋才能享受甲店的優惠條件?”
師:作為消費者,買同樣的東西肯定愿意買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錢。同學們不計算,你能判斷出買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適嗎?
生:在乙店合適,因為買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優惠。
師:那買2袋、3袋呢?
生:買2袋、3袋也不行。
師:買幾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優惠條件呢?
生:買 5 袋或 5 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優惠條件。
(三)提出:買 5 袋方便面在哪個店合適的問題。學生計算后,全班交流。
師:你們真聰明。那么,如果要買 5 袋,算一算,甲店便宜還是乙店便宜?
學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討論買 7 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樣買,再讓學生計算買 7 袋方便面在哪個商店合適,然后交流。
師:現在如果想買 7 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樣買?
生:只買6袋就行了。因為商店會送一袋。
師:真聰明,那就是說,要買 7 袋,只算6 袋的錢就可以了。那大家算一算,買 7 袋方便面,在哪個商店買比較合適?
學生自己計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 :1.5×7×90%=9. 45(元)
結論:甲店合適。
(五)提出:買幾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較合適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計算。然后,交流學生探索的過程和結論。
師:通過比較計算結果,買 7 袋去甲店合適。那么買幾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較合適呢?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
學生自主計算,教師個別指導。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結果是什么?
如果有學生算到10袋就推出結論,給予表揚。
(六)提出:買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優惠條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買20袋才能達到丙店的優惠條件。
師: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買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優惠條件嗎?
生:不能。因為買 10 袋方便面才花 10 元錢,不夠丙店的優惠條件。
師:那買多少袋方便面才能達到丙店的優惠條件呢?請同學們算一算。
學生計算后匯報:
生:30÷1.5=20(袋),買20袋才能達到丙店的優惠條件。
(七)提出問題(4)啟發學生計算,然后用計算法等說明問題的原因,進一步認識到“合理購物”的意義。
師:看來丙店的優惠條件不是很容易享受到的。請同學們課件中第(4)個問題。兩位同學都在丙店買方便面,奇怪的是,李明花錢多買的少,而王強花錢少買的多,這是為什么?
請同學們討論,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學生獨立計算)
師:誰能解釋這到底是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夠丙店的優惠條件。
生 2:因為王強買了 20 袋,20×1.5=30 (元),可以打八折優惠,所以只花了 24 元,
20×1.5×80%=24(元)
師:通過這兩位同學的經歷,你們有什么收獲?
生:在購物時,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購物合適,才去買,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銷手段,少花錢多購物。
(八)出示“議一議”問題,啟發學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師:那么現在請大家發揮你的聰明才智討論一下,如果買35袋方便面,怎樣買比較合適?也可以算一算。
給學生思考和計算的時間。
師:誰愿意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結果是什么?
師:比較這幾位同學的方案,哪一種比較合適?
結論:在丙店買最合適。
師:比較一下上面幾種購買方案,我們發現,最合適的要少花 5 元多錢,所以,購物時我們要根據購物多少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種“合理購物”。
三、有獎銷售
(一)出示“購物廣場”上的銷售廣告,學生閱讀了解廣告中的數量信息。
師:為了促進銷售,商家還會搞另外一種促銷方式——有獎銷售。現在讓我們到購物廣場去看一看吧。打開書77頁,讀一讀上面的銷售廣告。
學生閱讀“購物廣場”上的銷售廣告。交流一下廣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問題(1),計算獎金額和中獎率。
師:根據這則廣告,請同學們算一算,這次有獎銷售活動的獎品總金額是多少元?中獎率是百分之幾?
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然后全班交流。
1.獎品總金額: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獎率:(60+20+10)÷1000=9%
(三)出示問題(2),學生計算銷售額,并分析獎金額與銷售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認識“有獎銷售”的意義。
師:誰知道如果獎券已經全部發出,商家至少賣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發出一張獎券,說明至少已賣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張獎券全部發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賣出 10 萬元的商品。
師:為什么用“至少”這個詞?
生:因為還有很多顧客買的商品不足 100 元或超過整百的余額部分不能領取獎券,我們無法計算。
師:那么獎金額至多占銷售額的百分之幾?
學生計算后匯報。
生:獎金額是10000元,而銷售額是100000 元,10000÷100000=10%,獎金額最多占銷售額的10%。
師:至多“10%”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
師:算一算,這次有獎銷售,商家計劃讓利給顧客多少錢?
生:1萬元。
四、分析討論
(一)教師談話,提出問題(3),讓學生自主計算。
師:很好。我們了解到這個商家有獎銷售讓利給顧客 1 萬元,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比較一下,如果這 10 萬元的商品全部按八五折銷售,同學們算一算,會讓利給顧客多少元?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
生:100000-100000×85%=15000(元)
(二)分別提出“議一議”的兩個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進行正確引導。
師:請同學們對比一下這兩種結果,你有 什么感想?
師:那么如果你是顧客,你會選擇哪種銷售方式?為什么?
師: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們還是小學生,不能單獨參與抽獎活動。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帶領下去做。
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精選篇3
教學內容:
學會購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合理購物問題的過程。
2、了解合理購物的意義,能自己做出購物方案,并對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釋。
教學重點:
運用百分數相關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創設生活情境,引入新課
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或擴大銷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樣的促銷活動?那如何學會合理購物呢,從而引入本節新課。
二、 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 出示第12頁的例5
2、 讓學生仔細讀題,說說想到了什么?
著重理解滿100元減50元的意思
3、 分別計算出在A商場和B商場所花的實際費用,進行比較
A商場: 230×50%=115(元)
B商場: 230-50×2=130(元)
4、從而得出在A商場購物更省錢,所以在購物時我們要根據促銷方法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優惠政策,就能夠少花錢多購物,這就是“合理購物”。
三、課堂練習
第12頁做一做
四、作業
第15頁第13、14題
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精選篇4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78、7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運用所學知識學習理財的過程。
2.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3.感受理財的重要性,培養科學、合理理財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教師談話,說明要研究存錢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怎樣存錢,怎樣計算利息。今天我們就來幫助聰聰一家做一個存錢計劃。
板書:存錢計劃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78頁,讀一讀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生:聰聰的媽媽每月工資1160元,爸爸每月工資2180元。
2.讓學生看書,了解聰聰爸爸、媽媽的工資和他們談話的內容。明白為什么媽媽不納稅。師:認真觀察情境圖,看一看聰聰一家在干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
在客廳里討論做存錢計劃的問題。
在討論為聰聰上大學存錢的問題。
師:他們在說什么?
生1:媽媽說,聰聰過幾年要上大學了,做一個存錢計劃吧!
生2:聰聰說,一個月存多少錢呢?
生3:爸爸說,每個月工資還要納個人稅。
師:為什么爸爸的工資交稅,媽媽不用交嗎?
生:媽媽不用交,因為國家規定,收入超過2000元的才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二、存錢計劃
1.提出“計算聰聰家每月的收入多少錢”的要求,讓學生自己計算,并交流計算結果。
師:請同學們幫聰聰算一算,爸爸媽媽每個月工資收入多少錢?
學生算完后,全班訂正。
教師板書
(2180-2000)×5%=9(元)
2180-9+1180=3351(元)
2.討論:每個月的收入多存入銀行可以嗎?讓學生充分發表個人的意見。使學生了解,為了你讓家庭的正常生活,一般只考慮固定收入。師:大家算出了聰聰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收入,這些錢都存入銀行可以嗎?說說你的意見。
學生可能出現不同意見
(1)不行,因為吃飯、上學買東西都要花錢。
(2)行。爸爸媽媽每個月還有獎金或其他收入。
只出現第(1)種意見,教師肯定。出現兩種意見,教師參與討論。
師:--同學們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獎金都不是固定的,或每個月都有的。所以,做存錢計劃時,為了你讓家里正常的生活,一般只考慮固定的工資收入比較理智。
3.讓學生了解聰聰家一個月支出的項目和大約錢數。特別理解“大約”的意思,然后口算出每個月支出的錢數,并計算出每個月結余的錢數。師:那聰聰家一個月存多少錢比較合適呢?教材上給出了聰聰每個月支出項目的大約錢數。注意是大約錢數。誰知道這個大約錢數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大概的錢數。
生2:有的月可能多一些,有的月可能少一些。
師:請同學們口算一下,聰聰家每個月支出多少錢?
學生口算,教師板書出結果:1280元。
師:每個月可以結余多少錢呢?
學生說,教師板書
3351-1280=2071(元)
4.提出幫聰聰家做存錢計劃的要求,啟發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合理提出存錢建議。并算一算到期能取回多少錢。師:通過計算,我們知道了聰聰家現在每個月大約可以結余2071元,請你幫聰聰家做一個存錢計劃,一定要從生活實際出發,看看誰的計劃最合理。
學生自己做計劃,然后交流。
5.交流學生做的計劃。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個性化方案的機會。師:誰來說一說你做的計劃,說一說你這樣計劃的想法。
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建議的機會,只要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就要給予肯定。對那些考慮到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的同學,要提出表揚。
三、存錢方案
教師口述聰聰爸爸獲得獎金并存錢的事情,說明是稅后所得,提出小組合作做三個存錢方案的要求。
師:同學們根據聰聰家每個月的固定收入做出了存錢計劃。聰聰很感謝大家。同時,還有一個關于存錢的問題,希望大家幫他出主意。事情是這樣的,聰聰的爸爸是一個工程師,他設計的一個工程中標后,老板給他5000元獎金。
板書:5000元獎金
師:注意這5000元獎金可是已繳納過個人所得稅哦!現在,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每個組做出三個存錢方案,并算出每種方案可獲得的利息。大家可以先討論方案,要說明方案的理由,然后分頭計算。
師:哪個小組說一說是怎樣考慮的,匯報一下你們做的方案,制定方案的計算出的利息是多少?哪個小組先匯報一下。
各小組交流匯報,重點說一說是怎樣考慮的,這存錢有什么好處等,教師要及時評價,同時將存錢和利息板書出來。
師:大家做出了這么多存錢方案,你認為哪種存錢方案?說明理由。
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重點關注學生是如何闡述理由的,對于有獨到見解的同學要給予表揚。
師: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都具備了一定的理財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存錢計劃給爸爸媽媽看,請他們做出評價。
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精選篇5
教材分析:
本課知識強調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溝通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中數學問題間的聯系,使學生自主建構數學關系,發展應用意識。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百分數的認識和解決簡單問題的基礎上安排的,學生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知識間的聯系,在逐步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理財方案和方法。
設計理念:
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去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事例,經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理財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理財的重要性,培養科學、合理理財的觀念。
教學重點:
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
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師:同學們在家里面,爸爸媽媽是怎樣理財的?你有沒有幫你們的爸爸媽媽理財?
師:那今天我們就來幫助聰聰理財吧!讓我們也學會理財,回家也能幫助爸爸媽媽。
出示課題:學會理財
二、新授
(一)存錢計劃
1.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讀圖和文字,了解有關的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2.提出幫聰聰計算每月收入是多少元的要求,讓學生自己計算交流計算的結果。
3.讓學生讀支出項目表,了解聰聰家每月支出的項目和大約錢數,提出幫聰聰家做存錢計劃的要求,啟發學生從實際出發,合理提出存錢建議,并算一算到期能回收多少錢。
4.交流學生做的計劃,一方面要求學生說明怎樣做計劃的理由,另一方面,關注計算是否正確。
(二)存錢方案
1.教師口述聰聰爸爸獲得獎金并計劃存錢的事情,提出小組合作做三個存錢方案的要求,鼓勵學生小組內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2.交流各小組做的方案,重點說一說是怎樣考慮的,這樣存錢有什么好處等。
3.提出計算每種存錢方案獲得的利息的要求,學生計算后交流計算的結果。
(三)議一議
教師提出:哪種存錢方式好,為什么?
重點關注學生是如何闡述理由的。能否對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說服力的說明。
三、總結
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都具備了一定的理財能力,回家后把你做的理財計劃給爸爸媽媽看,請他們做出評價。
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精選篇6
實踐要求:
1、經歷有目的、有設計、有步驟、有合作的實踐活動。
2、結合實際情境,體驗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3、在給定目標下,感受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
4、通過應用和反思,進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識和方法,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69——70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學會理財,能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2、數學思考:如何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3、問題解決:可以通過比較、思考、交流的方法,經歷計算對自己的理財方案作出解釋。
4、情感態度:感受理財的重要性,經歷運用所學的知識學習理財,培養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
教學重點:
學會理財,會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難點:
對自己設計的理財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流程:
一、導入
老師最近看了一套《貝貝熊系列》叢書,是關于培養孩子理財能力方面的書籍,讀了以后覺得受益匪淺,在動物界,貝貝熊通過學習能做到對自己的財富有計劃、合理支配,我想我們通過這一單元前面的學習,也能夠對我們的財富進行支配,你們同意嗎?那好,希望通過這節課,我們也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財富,即掌握《學會理財》的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和學生談話,輕松引入本節課的課題}
二、任務一
設計方案,解決問題
聰聰的爸爸是一個工程師,他設計的一個工程中標后,老板獎勵他8000元的獎金。再過6年聰聰就要上大學了,爸爸決定把這筆錢存入銀行,留給聰聰上大學用。(存款方式為整存整取)
(1)小組合作,做出3個存錢方案。(提示:小組先商議好方案,然后寫到學案上)
(2)并算每種方案可獲得的利息。(根據小組制定的三種存錢方案,組長做好合理分工,計算利息,為了便于計算,我們計算利息的時候,只考慮本金)
(3)議一議:你認為那種存錢方案?為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具備了計算利息的能力,學生能夠根據聰聰家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存錢方案,進而計算每種方案的利息,從而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感}
三、小組匯報、展示
{在學生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巡視,發現學生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展示,重點放在解釋哪種方案,即學生能對自己制定的方案進行合理的解釋}
四、任務二
聰聰一家三口,媽媽每月的工資是2160元,爸爸每月的工資是4180元,爸爸的工資中還要繳納30多元的個人所得稅。過6年聰聰要上大學,請你幫聰聰家做一個零存整取的計劃。
零存整取:零存整取是銀行定期儲蓄的一種基本類型,是指儲戶在進行銀行存款時約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種儲蓄方式。零存整取一般每月5元起存,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只有一次補交機會。存期一般分一年、三年和五年。
(1)計算聰聰家每個月的結余。
(2)根據聰聰家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存錢計劃,并說明理由。
(3)按照你的存錢計劃,算一下,到期能取回多少錢?
知識鏈接:零存整取利息計算公式是:利息=月存金額×累計月積數×月利率。
其中累計月積數=(存入次數+1)÷2×存入次數。據此推算一年期的累計月積數為(12+1)÷2×12=78,以此類推,三年期、五年期的累計月積數分別為666和1830。
五、分享收獲
{設計意圖: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感受在給定目標下,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設計思路、制定簡單的方案解決問題的過程。}
六、課下作業
為自己的零花錢制定一個零存整取的存錢計劃。
{設計意圖:作為本節課知識的延續,讓學生養成一個合理消費的習慣,做一個生活上有計劃的人,合理支配自己的財富}
板書設計:
收入:2160+4180=6340(元)
支出:2500+800+200+160+30=3690(元)
結余:6340—3690=2650(元)
數學六年級教案模板精選篇7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比,理解了比并能用比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又為學生后面學習比的應用打下基礎。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商不變的性質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已經熟練的掌握,知識的遷移學生應該很好理解。
三、學習目標(以學生為主語)
1、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并使學生認識事物之間都是存在內在聯系的。
教學重難點:掌握化簡比的方法,會把一個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四、教學活動(此環節可以是課堂實錄)
1.導入
問題:淘氣和笑笑各自調制了一杯蜂密水,請問哪杯水更甜?
過程:互相討論,發表看法,如何比較。(學生發言老師板書)
小結:比較的結果一樣甜,分數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2.新授
①引入 “最簡單整數比”的概念。
最簡單的整數比就是比的前項、后項是互質數,像6∶5就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②你還能舉一些最簡單的整數比的例子嗎?如果我們能把比都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就容易計算了!
③出示問題嘗試并討論:
12:8 0.7:0.8 2/5:1/4
1.能不能把整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如何化?
2.能不能把分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如何化?
3.能不能把小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如何化?
④交流
1.化簡整數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數,再約分成最簡分數,最后把最簡分數轉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變的性質)
2.怎樣把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先轉化成除法,再用最簡分數表示結果,最后把最簡分數轉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先化成整數比,再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⑤介紹比的基本性質
3.練習
1、P51頁化簡下面各比。(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2、練習:做書上練一練的第1、2題。
五、教師反思
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如此密切的聯系,利用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比,這樣的教學對學生掌握知識來說比較順利,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細節的指導,還要相信學生能根據以前的知識找到適合的化簡方法,充分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