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shù)學教案 > 五年級 >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

時間: 沐欽 五年級

小學的運算能力說白了就是加減乘除的能力。以蘇教版為例,一二年級把加、減、乘、除分門別類的學習,以算理及計算方法為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奈迥昙墧?shù)學教科書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篇1】

教材說明

綜合應用“量一量找規(guī)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單元“簡易方程”的教學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測量、統(tǒng)計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動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在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量一量找規(guī)律”活動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自制實驗工具。

學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義的基礎上,利用皮筋、木棒、盤子和細繩等材料小組合作制作一個簡易秤。具體的做法是用細繩將盤子拴住做成一個托盤,然后用皮筋分別將托盤和木棒拴住。

2.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

學生利用自制的簡易秤,依次稱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數(shù)量的課本,在統(tǒng)計表中記錄稱量的課本數(shù)和相應的皮筋總長度,并計算出每增加一本書皮筋伸長的長度。

3.分析數(shù)據(jù)。

引導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中的信息,并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啟發(fā)學生討論從統(tǒng)計圖表中能夠獲得哪些信息。

4.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歸納推理。

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的結果小組合作探究皮筋長度和課本數(shù)二者之間存在的規(guī)律及此規(guī)律適用的范圍。

整個活動不僅使學生經歷從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制成統(tǒng)計圖表到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推理事物之間內在本質關系的全過程,而且促使學生進一步體驗運用所學知識探究未知事物的樂趣。

教學建議

1. 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進行教學。

2. 這個活動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活動,教學時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放手讓學生嘗試,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積極性,教師只在關鍵處予以一定的引導和點撥。

3.在制作實驗工具部分,教師可提前布置學生準備制作材料,并引導學生思考:對制作簡易秤使用的橡皮筋和木棒有什么具體要求,啟發(fā)學生選擇彈性較好的橡皮筋,至少在稱量6本數(shù)學書時不會超出彈性限度或發(fā)生永久變形;選擇的木棒要盡量做到長度適中、粗細均勻,在稱量時不會彎曲、變形。此外,拴盤子時要注意拴的角度和拴繩的長度,使托盤在稱量時保持水平、穩(wěn)定。當然,教師也可根據(jù)情況靈活安排,如可用彈簧來代替橡皮筋,在制作時用鐵鉤等代替木棒達到稱量的目的。

4.在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部分,教師可在實驗之前要求學生先明確書本第77頁中統(tǒng)計表中要求采集的信息,并引導學生討論測量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例如,要明確測量的起點和終點;測量皮筋長度時要等橡皮筋和秤盤均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時再測;稱量時要設法使木棒保持水平……這樣得到的數(shù)據(jù)誤差較小。具體實驗的實施可采取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

5.在分析數(shù)據(jù)部分,教師根據(jù)統(tǒng)計表繪制出折線統(tǒng)計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統(tǒng)計圖表,想一想統(tǒng)計圖表呈現(xiàn)的特點,并討論它們傳達出的信息。然后,對應統(tǒng)計圖表,請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如果要稱量7本書,皮筋會伸長多少?8本呢?10本呢?”

6.在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歸納推理部分,老師引導學生思考皮筋長度和課本數(shù)二者之間存在的規(guī)律,向學生初步滲透函數(shù)的。如果有的小組實驗數(shù)據(jù)與理論上y=a+bx(a代表皮筋原長,b代表每增加一本書皮筋伸張的長度)的關系存在一定誤差,老師可引導學生分析原因,也可向學生客觀說明。

7.在學生出二者之間存在的規(guī)律后,老師還可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果要稱量的課本越來越多的話,皮筋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幫助學生理解上述二者的關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彈性限度之內的,反之,二者的關系不存在。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

3.知道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法,學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簡寫和略寫乘號.

4.使學生學會應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根據(jù)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含義,乘號的簡寫和略寫.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并說明根據(jù)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1.2×2.5)×4=1.2×(□×□)

(4+8)×□=□×3.5+□×□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學生敘述各運算定律的內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來.

教師板書

(1)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

(3)乘法交換律:

(4)乘法結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觀察比較: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有哪些優(yōu)點?

優(yōu)點: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運算定律更簡明易記,也便于應用.

(二)教學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教學用字母表示圖形面積公式(出示圖片:圖形面積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積,表示正方形的邊長.

(2)表示平行四邊的面積,、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積、、分別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學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含義及正方形周長的書寫格式.

(1)讀出下面各式,并說明表示的意義.

(2)把下面各式寫成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號,寫出下面各式.

(4)根據(jù)運算定律在□填上適當?shù)淖帜富驍?shù).

(□+□)+□

□·(□·□)

(5)如果用表示長方形的長,表示寬,那么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長方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小節(jié):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省略,但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寫成;在兩個數(shù)相乘的時候,乘號不能省略不寫,可以改為“·”,但容易與小數(shù)點混淆,所以一般仍記作“×”.

3.教學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教師說明:在我們計算一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時,實際上是把數(shù)值代入有關的公式,算

出的結果就是它的面積或周長.

(1)說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2)說出梯形面積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義.

(3)說出字母所代表的數(shù)值.

(4)學生嘗試解答.

教師強調:在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計算的結果不必寫出單位名稱,只在答題時注明就行了.

(5)練習:一個長方形的長是8.4厘米,寬是4.6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四、課后作業(yè)

(一)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底是3.8分米,高是1.5分米.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二)先寫出下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再把數(shù)值代入公式計算.

1.一個長方形,長7.2厘米,寬1.8厘米.

2.一個正方形,邊長24毫米.

五、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運算定律

計算公式

可以寫成

讀作:的平方

表示:兩個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3.5+5.5)×4÷2

=9×4÷2

=18

答:梯形的面積是18平方厘米.

探究活動

找規(guī)律

活動目的

1.能正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

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活動題目

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得出結論,然后填空.

35=3×10+5702=7×100+0×10+2

72=7×10+2123=1×100+2×10+3

16=1×10+6564=5×100+6×10+4

…………

1.一個兩位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是a,個位上的數(shù)是b,這個兩位數(shù)是().

2.一個三位數(shù),百位上的數(shù)是a,十位上的數(shù)是b,個位上的數(shù)是c,這個三位數(shù)是().

數(shù)學教案-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

活動過程

1.學生分小組討論.

2.匯報思考過程和答案.

3.仿照題目類型,每個小組自編一組練習,相互交換解答.

參考答案

1.一個兩位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是a,個位上的數(shù)是b,這個兩位數(shù)是(10a+b).

2.一個三位數(shù),百位上的數(shù)是a,十位上的數(shù)是b,個位上的數(shù)是c,這個三位數(shù)是(100a+10b+c).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篇3】

教學內容:觀察物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重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難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請同學們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摸得著,看不見,是什么呢?”(耳朵)為什么能看見別人的耳朵,卻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呢?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一樣,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研究觀察物體(板書)

二、合作探究

(一)整體觀察

1.教師將一個對面涂有相同顏色的長方體舉起靜止不動,叫學生觀察并提問:

你觀察到的正方體是什么樣的?

在你的位置上觀察,你看到了哪幾個面?

2.學生匯報交流。

學生自由走動,觀察。匯報交流。

3.解釋應用

教師出示兩個正方體的立體圖,一個有虛線,另一個沒有。

提問:誰能用剛學到的知識解釋一下正方體為什么這樣畫?

學生解釋說明。

(二)分別從三個面進行觀察(出示例1)

1.教師提問:我們分別從幾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這個圖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圖形,把它們分別劃出來。

學生離開座位自由觀察。

2.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總結學生的發(fā)言:從不同的方向觀察,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三、拓展應用

1.做教科書例2

2.智力游戲:兩個同學為一組做游戲,一個同學畫,另一個同學猜,負責猜的同學要想辦法通過你提問的問題確定這個物體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體拿出來驗證一下,看是否猜對了。

學生玩游戲,教師指導。

四、總結

本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布置

興趣探索,根據(jù)以下幾幅圖找出1的對面是幾,2的對面是幾,3的對面是幾。

1.不同角度觀察一個物體,看到的面都是兩個或三個相鄰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長方體或正方體相對的面。

2.從一個面看到物體的形狀,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擺放方式。

3.知道從兩個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以確定小立方體的個數(shù)范圍。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學生懂得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數(shù)計算簡便,會進行分數(shù)加法的簡便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仔細、認真的學習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演繹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在分數(shù)加法中的應用,并使一些分數(shù)加法計算簡便.

教學難點

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在分數(shù)加法中的應用,并使一些分數(shù)加法計算簡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演示課件“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shù)加法”】

1.教師: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有哪幾個?用字母怎樣表示?

板書:a+b=b+a

(a+b)+c=a+(b+c)

2.下面各等式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①25+36=36+25

②(17+28)+72=17+(28+72)

③6.2+2.3=2.3+6.2

④(0.5+1.6)+8.4=0.5+(1.6+8.4)

教師: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適用于整數(shù)和小數(shù),是否也適用于分數(shù)加法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

二、學習新課【繼續(xù)演示課件“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shù)加法”】

1.出示:下面每組算式的左右兩邊有什么關系?

○○

教師說明: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對分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

教師提問: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可以在什么范圍內使用?

(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中的數(shù),既包括了整數(shù),又包括了小數(shù)和分數(shù))

2.出示例3計算:

觀察:這些加數(shù)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點?

思考:怎樣可以使計算簡便?

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道題哪里應用了加法交換律?哪里應用了加法結合律?

最后結果要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總結:應用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先加起來,或湊成整數(shù)再計算比較簡便.

三、鞏固反饋.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

①○

②○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繼續(xù)演示課件“整數(shù)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shù)加法”】

①②

3.思考題:

已知你能很快算出的和嗎?

四、課堂總結.

整數(shù)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先加起來,或湊成整數(shù)再計算比較簡便.

五、布置作業(yè).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六、板書設計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找次品的操作活動和分析、歸納的理性思考,發(fā)現(xiàn)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策略-把待測物品平均分3組。

2、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讓學生體會用縮小范圍逐步逼近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數(shù)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嚴密性和口頭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學情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此前學習過的“沏茶”、“田忌賽馬”、“打電話”等都屬于這一范疇,在這幾節(jié)課的學習中,對簡單的優(yōu)化思想方法、通過畫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等都有所滲透,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jié)課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學習等式的性質時,學生對天平的結構、用法以及平衡與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經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課程實施以來,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學生所接受,成為學生比較喜愛的主要學習方式,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夠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較好地完成探究任務。

教學重點:

發(fā)現(xiàn)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策略。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認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看視頻,談感受。

播放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的視頻。看后你從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發(fā)現(xiàn)次品。

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產品與合格產品不一樣。有的是外觀瑕疵,有的是成分不過關,還有的是產品的質量與正常的不同……我們把這些不合格的產品稱為“次品”。(板書:次品。)你身邊有哪些次品?和同學交流。

今天我們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觀一樣,質量不同,或輕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書:找)

活動2【講授】初步感知、尋找方法

1、出示例題。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呢?

數(shù)一數(shù),掂一掂,搖一搖等方法,選擇最優(yōu)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兩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輕的一端上揚。

3、華羅庚的數(shù)學思想。

讓學生自由猜測稱的次數(shù)。

師:同學們猜的結果不一樣,可能是數(shù)量太大了。數(shù)學中有種方法叫做“化繁為簡”,這正和華羅庚思想不謀而合,讓我們從數(shù)量較小的來研究吧!

活動3【活動】自主探究、方法多樣

1.研究2瓶

師: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需要幾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書做好記錄:2次(1,1)

2.討論3瓶的問題

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找出來呢?生敘述稱球的過程。板書記錄: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個空間可以利用,這樣節(jié)省次數(shù)。 生將探究結果填入導學案中。

3.研究4-8瓶的問題

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2次才能保證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幾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手中的小圓片動手操作,并記錄在導學案中。

課件出示小組活動要求。

(1)把待測物品分成了幾份?每份幾個?

(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點匯報8瓶的設計方案。

(1)師引導學生:比較3、4種分法,并展開討論:想想為什么方法3的次數(shù)是最少的?你覺得它會和什么有關系呢?

(2)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找物品的次品時,把待測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書:把待測物品分3份。

(3)師:比較1、2、3種分法,討論為什么同樣分3份,為什么第3種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時,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盡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間的差盡可能少。板書:每份之間的差盡可能少。

5.研究9瓶

學生根據(jù)總結的方法直接說出次數(shù),小組驗證。

活動4【練習】拓展提高,優(yōu)化方案

1.運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幾次能找到次品?

2.舉一反三: 從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個次品,至少稱幾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導學案上完成。

3.發(fā)散思維:有2187瓶礦泉水,其中2186瓶質量相同,另有1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篇6】

教學內容:

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簡便算。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合理、靈活、迅速地進行四則混合運算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掛出小黑板視算。

4.8÷81.6÷0.412.12÷120.32÷0.4

4÷0.51÷250.25×400.13×5

2.5×4÷40.1×0.8÷1004.2÷0.6÷7

0.125×1.5×88.4÷8.4+61-0.25÷0.5

二、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課本第34頁的第7題,請4個學生板演后,師講評。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把得數(shù)直接填在課本第35頁的第4題上,請一個學生報得數(shù),其他同學對得數(shù),檢查視算的情況,表揚好的,激勵差的。

三、簡便計算。

引導學生看課本第34頁的第8題,討論各題怎樣算簡便,再獨立算。(指名板演,集體講評)

整數(shù)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同樣適用。在計算中能簡便的要自覺用簡便方法計算。

四、幻燈演示課本第36頁的第7題。

這是一張不完整的發(fā)貨票,指導學生根據(jù)總價、單價、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以及金額與總計金額的關系來推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課內完成。

五、獨立作業(yè)

第35--36頁的第5、6題。

五年級數(shù)學教科書教案【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2頁練習十四第5—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估算練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在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選擇信息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重點: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或自制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回顧再現(xiàn)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請學生交流: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進行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練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切入主題,直接引起學生對上一節(jié)課的回憶。)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口算:

2、解方程

X+=—x=

x—=x+=

3、出示練習十四第5題。

(1)學生先觀察每組的兩個算式,說說自己的想法,可以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和合理猜測。(鼓勵學生進行有根據(jù)地猜測和推想)

(2)學生每人選做兩組題,計算后思考其中隱藏的規(guī)律。

(3)請學生先和同桌進行交流,再請幾位學生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如:每組題中的兩個分母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1,分子也是1,把這樣的兩個分數(shù)相加、減,得數(shù)的分母就是原來兩個分母的乘積,而分子就是原來兩個分母的和或差。(教師及時學生交流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類型的習題練習,鞏固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

三、自主檢測、完善

1、出示練習十四第6題。

(1)理解題目意思后,學生先獨立思考進行解答。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思考的。

2、出示練習十四第7題。

(1)先讓學生進行估算,看看哪幾題的結果接近1/2,再計算。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及時。

3、解決問題。

(1)出示練習十四第8題。

學生認真看圖后獨立解答,然后進行交流。

(2)出示練習十四第9題。

學生認真看圖,收集從圖中獲取的信息,然后獨立思考并解答三個問題。

組織學生交流,教師及時了解學生解題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講評。

4、補充練習

1、食堂運來一批大米,第一周吃了總數(shù)的4/15,第二周吃了總數(shù)的7/60。這兩周一共吃了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

2、張大伯收了1/2噸西瓜,第一天賣出總數(shù)的1/5,還剩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

3、一個最簡分數(shù),分子減去1,約分后是5/6,原分數(shù)是多少?

4、一個分數(shù),分子、分母之和是29,如果分母增加13,約分后得1/6,原分數(shù)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同桌之間可互相解答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測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分數(shù)加減法知識的檢驗,找出存在的問題,訂正錯誤,并體驗學習的成功喜悅。)

四、歸納課外延伸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哪些收獲?練習過程中還有什么問題嗎?

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是練習課,學生能熟練地運用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還能運用已學的運算定律、性質等進行簡便計算,效果比較好。但在拓展練習中,很多學生受思維定勢,打不開思路,經提示和部分學生的引路,知道了很多的思考方法。另外在練習過程中,通過不同類型的習題練習,鞏固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通過測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分數(shù)加減法知識的檢驗,找出存在的問題,訂正錯誤,并體驗學習的成功喜悅。

329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件|铜件|车削件|车床加工|五金冲压件-PIN针,精密车件定制专业厂商【东莞品晔】 | 球磨机 选矿球磨机 棒磨机 浮选机 分级机 选矿设备厂家 | 卫生纸复卷机|抽纸机|卫生纸加工设备|做卫生纸机器|小型卫生纸加工需要什么设备|卫生纸机器设备多少钱一台|许昌恒源纸品机械有限公司 | 软启动器-上海能曼电气有限公司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服务器之家 - 专注于服务器技术及软件下载分享 | 今日热点_实时热点_奇闻异事_趣闻趣事_灵异事件 - 奇闻事件 | 自动化改造_智虎机器人_灌装机_贴标机-上海圣起包装机械 | 焊管生产线_焊管机组_轧辊模具_焊管设备_焊管设备厂家_石家庄翔昱机械 | 立式硫化罐-劳保用品硫化罐-厂家直销-山东鑫泰鑫硫化罐厂家 | 广州昊至泉水上乐园设备有限公司| 热回收盐水机组-反应釜冷水机组-高低温冷水机组-北京蓝海神骏科技有限公司 | 建筑资质代办_工程施工资质办理_资质代办公司_北京众聚企服 | 磁力抛光研磨机_超声波清洗机厂家_去毛刺设备-中锐达数控 | 铝箔袋,铝箔袋厂家,东莞铝箔袋,防静电铝箔袋,防静电屏蔽袋,防静电真空袋,真空袋-东莞铭晋让您的产品与众不同 |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浙江华锤电器有限公司_地磅称重设备_防作弊地磅_浙江地磅售后维修_无人值守扫码过磅系统_浙江源头地磅厂家_浙江工厂直营地磅 | 济南铝方通-济南铝方通价格-济南方通厂家-山东鲁方通建材有限公司 | 云南外加剂,云南速凝剂,云南外加剂代加工-普洱澜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阻垢剂-反渗透缓蚀阻垢剂厂家-山东鲁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PVC快速门厂家南京快速卷帘门_南京pvc快速门_世界500强企业国内供应商_南京美高门业 | 执业药师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首页入口 | 酵素生产厂家_酵素OEM_酵素加盟_酵素ODM_酵素原料厂家_厦门益力康 | 铝合金脚手架厂家-专注高空作业平台-深圳腾达安全科技 | 环保袋,无纺布袋,无纺布打孔袋,保温袋,环保袋定制,环保袋厂家,环雅包装-十七年环保袋定制厂家 | 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推广平台-代写文章-网络广告营销-自助发稿公司媒介星 | 冷柜风机-冰柜电机-罩极电机-外转子风机-EC直流电机厂家-杭州金久电器有限公司 | 广州冷却塔维修厂家_冷却塔修理_凉水塔风机电机填料抢修-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煤棒机_增碳剂颗粒机_活性炭颗粒机_木炭粉成型机-巩义市老城振华机械厂 | 尼龙PA610树脂,尼龙PA612树脂,尼龙PA1010树脂,透明尼龙-谷骐科技【官网】 | 锂离子电池厂家-山东中信迪生电源 | 传动滚筒,改向滚筒-淄博建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国产离子色谱仪,红外分光测油仪,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青岛埃仑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耐酸碱胶管_耐腐蚀软管总成_化学品输送软管_漯河利通液压科技耐油耐磨喷砂软管|耐腐蚀化学软管 | 苏州教学设备-化工教学设备-环境工程教学模型|同科教仪 | IP检测-检测您的IP质量 | 深圳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_深圳职称评审_职称评审-职称网 | 丹佛斯变频器-Danfoss战略代理经销商-上海津信变频器有限公司 | 通风气楼_通风天窗_屋顶风机-山东美创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 罐体电伴热工程-消防管道电伴热带厂家-山东沃安电气 | 酸度计_PH计_特斯拉计-西安云仪| 外贸资讯网 - 洞悉全球贸易,把握市场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