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寒衣節的詩句
農歷十月一是進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時有授衣、祭祀、開爐等習俗,提醒人們注意寒冬的到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衣節的詩句,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寒衣節的詩句
1、《五言寒衣節》
幽明隔兩界,
冷暖總凄凄。
處處焚火紙,
家家送寒衣。
青煙升浩渺,
別緒入云霓。
舊貌應難忘,
慿誰問老衢?
2、《七絕·寒衣節》
青煙日落更黃昏,
路火千堆處處痕。
寄與亡魂焚幣盡,
冥途冷遠念家尊。
3、《七絕黯神傷》
新麻裁出錦衣妝,
跪向西南黯神傷。
故人泉城且莫待,
滿把紙錢寄冥鄉。
4、《七絕寄哀思》
街頭今夜送寒衣,
虧欠親情心自知。
忽憶人間房股事,
聊將一并寄哀思。
5、《七律·寒衣節》
(十月初一)
從來此節無關我,今歲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頭西北望,三更露下夢魂侵。
星因朔氣寒椿樹,兒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紙錢時繞我,依依應是兩牽襟。
6、【七絕.寄哀思】
街頭今夜送寒衣,
虧欠親情心自知。
忽憶人間房股事,
聊將一并寄哀思。
7、《律思故人》
人間萬事陰陽隔,但能前知不會癡。
悲苦自當君自曉,歡欣可共故人思。
悲淚但隨寒衣寄,冷霧惟怯紙箔濕。
莫訴人間凄苦狀,惹得離人泉下哭。
8、《七律雪憂》
鵝毛久見折天顏, 鴻雁何曾過北關。
怎奈雪娥揚海浪, 難為單櫓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門暖? 賦象依然百樹彎。
袖手大言爭桂魄, 襄王再莫戀巫山!
寒衣節是什么意思
寒衣節,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漢族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將暖和的衣物給家人穿上,故稱之為寒衣節。
在北方到了農歷十月一之后,天氣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為此,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還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活動。如今很多年輕人會選擇給家人買棉衣,在民間會用殺豬宰羊來慶祝,或者炸至各種食物來祭祀,其實大多數都是自己食用,寒衣節不久后就能感覺到冬天的氣息。
寒衣節是為了紀念誰
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孟姜女哭長城的說法,因此主要是為了紀念孟姜女;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來,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墻里。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于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后,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后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說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歷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早已成為北方憑吊已故親人的風俗。
寒衣節送寒衣有什么意義
送寒衣是生存環境與孝道思想的體現。
人類的文明最早是從尊重生與死開始的,送寒衣的習俗,就是始于這種理念。送寒衣這種祭祀方式,集中體現和表達了炎黃子孫人文道德價值觀——血緣紐帶的宗族觀念、尋根問祖的孝道理念、尊重生死關愛生命的宇宙觀。
《論語學而》記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在祭奠與追思中,孕育和引發其感恩之心和道德意識。因此不管在寒衣節還是在其它節日,不管具體用什么方式祭祀,每個人都應該放棄濁思塵念,清凈身心,正心誠意,用心靈與天地自然交流融合,這是寒衣節的精神與靈魂,也是今天的寒衣節值得發揚的意義。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典型的農耕社會,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的古代,人們對于大自然與氣候的依賴很重,許多民俗與文化都體現為氣候變化的節點帶來的人們生活內容的改變。寒衣節的前身是授衣活動,每逢秋冬相交之際,人們都要提前做好御寒的準備,十月后就要穿過冬的衣服了。十月初一是陰歷冬季的第一天,將這天逐步固化為一個節日,并舉行相應的儀式與民間活動也就很自然了。
燒寒衣的注意事項
最好在上午9點至下午15點之間進行。去墳地的時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時候,天亮的比較晚,太陽落山卻比較早,上午9點---下午15點這段時間內,是一天中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會加強自身陽氣。
凡屬送給亡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干干凈凈,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致。
燒給逝者的寒衣必須在寒衣節或者提前燒。若在十月初一以后的時間燒,亡者會穿不上袖子,提不上褲子。投生后穿衣用衣袖抹鼻涕,穿褲子踢里踏拉的,這種舉止會伴隨其一生。寒衣節上墳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著,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興旺。由家長率領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抬著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瑩前祭拜,叫“上大墳”。
寒衣節到來之際,要焚化寒衣送給逝者,而對于活著的人們來說,也是需要添衣御寒的時節。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