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
青山不老,綠水無憂。是革命烈士們用熾熱的鮮血換取了國家的安寧與太平,偉大的烈士們,中國的勇士,您們的英魂永駐我們心間!今天小編整理了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
《卜算子·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此詞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堅韌不拔的形象,鼓勵人們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上闋主要寫梅花傲寒開放的美好身姿,描繪梅花的美麗、積極與堅貞;下闋主要寫梅花的精神風貌,表現了梅花堅強不屈、不畏寒冷,對春天充滿信心和謙虛的風格。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2)
七律·建黨__周年感懷
作者:佚名
滾滾烏云罩九洲,工農浴血匯洪流;
鐮錘殺敵豪情邁,將士揮戈壯志酬;
改革春風吹大地,飛旋彩筆繪藍圖;
憂民憂國心無愧,立黨為公__秋。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3)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近代·秋瑾
萬里乘云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譯文
千萬里遠途我像騰云駕霧一樣去了又回,我獨自一人穿越東海往返伴隨滾滾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國的地圖變成別國的領土,怎能讓錦繡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飛灰。
那濁酒哪能排解我憂心國事所灑的熱淚,國家的救亡圖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萬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我也必須把這顛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4)
《七律》
漫步青階登宛平,盧溝橋畔幾多情。
眼前又現硝煙起,耳畔猶聞戰馬鳴。
無數彈痕言舊事,幾多壯士刻英名。
清悠河水輕輕蕩,古樸城墻伴月明。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5)
卜算子·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難為久,春來反凋殘。
殘固不堪殘,何須自尋煩?花落自有花開日,蓄芳待來年。
縱便哀鴻遍地血流滿地,這無非是想拯救中國人民。
譯文
冬日寒窗前只有梅樹孤零零佇立,它總在百花開放之前開放。只可惜那綻放的花朵難以持久,春天一到就已全部凋殘。
本來要凋謝的總要凋謝,人又何必自尋愁煩?花落花開自有它的時間,蓄積的芬芳只待明年再次開放。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6)
《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譯文
離別后多少夢境在詛咒歲月的流逝,已經與故鄉闊別了三十二年。
紅旗漫卷吹動農民的武裝,而敵人卻高高舉起霸主的鐵鞭。
因為有這么多敢為自己偉大理想而去犧牲的人,敢去改變舊的日月換新的天地。
再喜看大片莊稼如浪濤滾滾,盡是農民英雄們在暮色中收工歸來。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7)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譯文:
長久以來都抱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岡山。從千里之外來尋訪這片舊地,哪里還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顏。到處都是鶯啼燕飛的晚春新景,流水潺潺,寬大的盤山公路直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隘口,就沒有任何的險處可看了。
當年革命時期風雷激蕩,紅旗漫卷,這就是人世間。三十八年都過去了,猶如彈指的一剎那。可以飛向長空摘月亮,也可以潛下深海捉魚或鱉,談笑間高奏凱歌還師。世上沒有什么困難的事,只要肯下定決心去登攀。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8)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譯文
赤縣神州千百年來陷入暗無天日的黑夜中,近百年來外族入侵,在中國橫行霸道,好似群魔亂舞,五億各族人民無法團圓。
雄雞一聲長鳴,報道中國大地已經天亮了,各民族在祖國的生日大典上奏起歡樂的樂章,這其中包括新疆兒女的甜美歌聲,詩人們欣喜唱和興致無邊。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9)
《七絕》
臥聽東瀛風雨聲,松濤陣陣破空鳴。
將軍只待狼煙起,再領青山十萬兵。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0)
《挽劉道一》
年代:近代作者:孫中山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余遺孽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譯文
東南地以楚的形勢最為雄險,而劉道一的犧牲,致使原來宏偉的圖謀落空了。
義軍殘部尚存,革命事業還非常艱巨,如今有誰能像他那樣奮發激昂呢。
邊塞上秋風蕭瑟,戰馬悲嘶;神州大地,在暗淡的落日余暉之中,傳來鴻雁的哀鳴。
什么時候才能打到北京,痛飲慶功祝捷之酒?到時定酹酒在江流之中,祭奠您的英魂。
賞析
前兩聯寫烈土的品德和才干,正因為烈士的德才兼備,他的逝去也就更使人感到痛惜;后兩聯寫出劉道一烈士犧牲后的斗爭形勢和對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心。全詩哀挽死者,激勵生者,慷慨悲歌,沉雄豪壯。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1)
《題西鄉南洲游獵圖》
年代:現代作者:陳獨秀
勤王革命皆形跡,有逆吾心罔不鳴。
直尺不遺身后恨,枉尋徒屈自由身。
馳驅甘入棘荊地,顧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劍,不知事敗與功成。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2)
《臨江仙·給丁玲同志》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譯文
西風吹過孤城,城頭上的紅旗,正在夕陽映照下隨風飄揚。保安城里來了新人,窯洞里酒宴待客笑語繽紛,招待剛走出牢獄的女作家。
她手中的筆,吊民伐罪帶來文名滿天揚,回顧四海誰能比得上?那不是毛筆啊,是三千手握鋼槍的精銳武裝??邕M革命軍隊的行列,昂首挺進向隴山。曾經的文人小姐啊,成了今天一身戎裝的將軍。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3)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譯文:
革命的狂風暴雨震蕩著蔣家王朝,百萬將士渡過長江天險,直搗黃龍。
虎踞龍盤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勝過往昔,這巨大而徹底的變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歡欣鼓舞的。
應該趁現在這敵衰我盛的大好時機,痛追殘敵,解放全中國。不要學楚霸王在彭城之戰勝利后沒有對劉邦窮追猛打,而讓劉邦卷土重來。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會體察到興盛與衰敗這條不可改變的法則。事物不斷的向前發展更新和變化,這是必然的規律。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4)
《就義詩》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翻譯:我憎恨自己沒有為了抗日事業而死,以至于今天感到如此的羞恥。
山河破碎,國難當頭,國家都成了這樣,我又何必珍惜我這顆頭!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5)
古風·黨旗頌
作者:佚名
九秩黨旗紅,笑唱南湖風。
情灑西柏坡,霞映北京城。
旗手前引路,億眾續長征。
雄心寫壯志,和諧奔復興!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6)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譯文:
黎明時的陽光剛剛照到進行軍事訓練的場地,女民兵英姿颯爽手持五尺槍。
中華兒女志向不凡,不愛紅艷美麗的裝扮,而愛革命的武裝。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7)
定風波·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__周年
作者:佚名
旗飄神州歷百旬,腥風血雨浴精神。
幾代躬耕花璀璨,鮮艷,承前矢志更芳芬。
問道聲多心意惇,求本,征途險惡慎思倫。
歧路滄桑染血處,回顧,長歌圓夢祭英魂。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8)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譯文
我們在廣州品茗暢談的情景,至今使人不能忘懷,在重慶您向我索詩時正是秋天草木枯黃的時節。
歷經三十一年的風雨戰斗,又回到這舊都,在這落花繽紛的暮春時節有幸讀到了您華美的詩篇。
你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牢騷太多了,要提防有礙身心健康,對一切風光景物要放寬眼界去衡量。
不要說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的水太淺,在這里觀賞游魚要遠勝于富春江邊釣魚。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19)
現代的《梅嶺三章》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賞析
第三首“投身革命即為家”,表達了詩人面對死亡的坦蕩胸懷和共產主義必定勝利的堅定信念。陳毅早年投身革命,從此就成了共產主義事業的馬前卒,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英勇奮進,義無反顧。艱苦的斗爭生活錘煉出堅定的革命意志,從戰友們前仆后繼的斗爭精神中看到了勝利的曙光。“血雨腥風應有涯”,反動派對人民的血腥屠殺總有一天要結束,人民終究會得到解放,光明的社會總歸會到來,共產主義的理想必定會實現!為了革命的勝利,個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就是對第一首自問式起句的最后回答。這是何等博大的胸懷,何等壯烈的氣概!
在陳毅光輝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時間是在鐵馬金戈的槍林彈雨中度過的,而贛南的三年游擊戰,正如陳毅自己說的那樣,“是我在革命斗爭中所經歷的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梅嶺三章》可以說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杰作。詩人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臨危而斗志彌堅的豪邁胸懷,譜寫成這一不朽的壯烈詩篇。三章比秋月,一字偕華星。它猶如掛在夜空中的皎潔明亮的秋月,它的一字一句猶如黑夜燦爛的明星,將永遠激勵人們為了壯麗的共產主義奮勇前進。
革命烈士紅色精神詩詞(篇20)
《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白云山頭云欲立,白云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
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譯文
白云山頂的云層滾動,好像要凌空直立起來一樣,山下的敵人狂呼亂喊,鼓噪而上,根據地的軍民同仇敵愾,就連干枯的樹木,老朽的樹樁齟也齊心協力為紅軍助戰。英勇善戰的紅軍好像飛將軍從天而降,無數的刀槍刺向敵人。
在十五天里,紅軍長驅直入,從蒼茫的贛江到青翠的閩山,馳騁七百余里,把來犯的敵人收拾得干凈利索。國民黨反動派泣不成聲,“步步為營”的戰術破產了,嘆氣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