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
紅色精神就是革命前輩堅定的理想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密切聯系群眾、依靠群眾的優良作風。今天小編整理了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
無題二首·其二
魯迅〔近現代〕
雨花臺邊埋斷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
譯文
雨花臺邊埋葬著為革命英勇犧牲的烈士,他們的革命精神像莫愁湖里的微波不斷流傳給后代。
(我)所思念的革命者已經被殺害再也見不到了,只有在歸來的路上為追憶他們面對祖國的河山慷慨高歌。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2
《念奴嬌·井岡山》
參天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岳。故地重來何所見,多了樓臺亭閣。五井碑前,黃洋界上,車子飛如躍。江山如畫,古代曾云海綠。
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猶記當時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一聲雞唱,萬怪煙消云落。
譯文
井岡山萬木直入青云,山深綿邈,逶迤千百里,山勢如飛,奇峭逼人。我舊地重游見到了什么,多了一些樓臺亭閣。在五井碑前,在黃洋界上,汽車飛馳盤旋。如畫江山,有人說這里古代曾經是海。
三十八年恰似彈指一揮間,人間已經變了模樣,如天翻地覆。猶記得當時戰火紛飛,九死一生仿似就在昨天。獨有一腔豪情,天邊明月高懸,氣勢如風雷磅礴。雄雞一聲高唱,一切妖魔鬼怪全都煙消云落。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3
《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賞析
該詩句出自魯迅,他后期的一些詩篇形象地寫出了革命勝利的信心,給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以極大的鼓舞。1934年5月30日寫的《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聲處聽驚雷”可謂石破天驚之筆。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詩人的心跟全國人民連在一起,他想得很遠,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力量。這樣的詩,反動派看了會不寒而栗,革命人民看了會斗志昂揚,其社會意義是不可低估的。詩句形象地寫出了對革命勝利的信心,給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以極大的鼓舞。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4
《陵園門庭》
踏進陵園步履輕,幾多游客悼群英。
杜鵑有意分流讓,松柏無言夾道迎。
染翠高壇飄細雨,燙金大字寄賢名。
白花點綴何其靜,肅立階前聽雨聲。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5
卜算子·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難為久,春來反凋殘。
殘固不堪殘,何須自尋煩?花落自有花開日,蓄芳待來年。
縱便哀鴻遍地血流滿地,這無非是想拯救中國人民。
譯文
冬日寒窗前只有梅樹孤零零佇立,它總在百花開放之前開放。只可惜那綻放的花朵難以持久,春天一到就已全部凋殘。
本來要凋謝的總要凋謝,人又何必自尋愁煩?花落花開自有它的時間,蓄積的芬芳只待明年再次開放。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6
《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譯文:
暮色蒼茫中看那傲然挺立在山崖上的松樹,任憑翻騰的云霧從身邊穿過,它仍然泰然自若。
天設地造好一個仙人洞,正是在這險峻的山峰上才能領略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創作背景:
作詩之日,是作者引以為豪的“秋收起義”三十四周年紀念日。作者此時心中雖有憂憤蒼涼成份,但更多的卻是作者性格中的堅韌自信及不畏壓力的奮爭精神。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7
《自題小像》
魯迅〔近現代〕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靈臺無計逃神矢”,詩一開頭就用希臘神話白虹神箭射心這個形象的比喻,傾訴了作者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思。作者魯迅還在南京求學時,就努力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密切注視當時的政治局勢,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民族命運;到日本后,又接受了孫中山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影響,因而祖國的垂危、人民的苦難,更象神箭一樣射中了他,使他無時無刻不為祖國和人民的命運擔心和憂慮。這句詩展示了作者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把挽救國家危亡看作自己神圣職責的革命胸懷,表現了魯迅積極戰斗的人生觀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義立場。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8
《絕筆詩》
年代:近代作者:周文雍
頭可斷,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滅。
壯士頭顱為黨落,
好漢身軀為群裂。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9
《八聲甘州》
望茫茫朔北緒無韁,恍猶見烽煙。憶飄搖風雨,淪傾家國,壯士難眠。鐵馬冰河踏破,血染雪成丹。七載何堪苦,與寇周旋。履遍白山黑水,縱日倭若獸,士氣仍堅。便咽棉嚼草,還斃敵千千。冽風吹、衣成冰甲,怒火燒、孤膽震兇頑。英魂繞、恁松江畔,疊嶂重巒。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0
《就義詩》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翻譯:我憎恨自己沒有為了抗日事業而死,以至于今天感到如此的羞恥。
山河破碎,國難當頭,國家都成了這樣,我又何必珍惜我這顆頭!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1
《題西鄉南洲游獵圖》
年代:現代作者:陳獨秀
勤王革命皆形跡,有逆吾心罔不鳴。
直尺不遺身后恨,枉尋徒屈自由身。
馳驅甘入棘荊地,顧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劍,不知事敗與功成。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2
《七律》
舞爪東洋實惡魔,以鄰為壑起干戈。
神州戰火燒星落,壯士長刀帶血磨。
拼死終能完赤縣,澄清豈止是黃河。
萬千英烈埋身處,一片青山碧樹多。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3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譯文:
長久以來都抱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岡山。從千里之外來尋訪這片舊地,哪里還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顏。到處都是鶯啼燕飛的晚春新景,流水潺潺,寬大的盤山公路直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隘口,就沒有任何的險處可看了。
當年革命時期風雷激蕩,紅旗漫卷,這就是人世間。三十八年都過去了,猶如彈指的一剎那。可以飛向長空摘月亮,也可以潛下深海捉魚或鱉,談笑間高奏凱歌還師。世上沒有什么困難的事,只要肯下定決心去登攀。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4
《七律》
年代:近代作者: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
詩思一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瓏。
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
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里度春風。
譯文:別說女子不能干英雄事業,看我乘風萬里,只身東渡日本。孤帆外海天空闊,動我詩情,三島上月色玲瓏,入我夢境。想起國家亡給異族,令人悲酸;慚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無成。這樣大的國仇家恨使我傷心,哪能在客地春風中虛度光陰!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5
七律·建黨__周年感懷
作者:佚名
滾滾烏云罩九洲,工農浴血匯洪流;
鐮錘殺敵豪情邁,將士揮戈壯志酬;
改革春風吹大地,飛旋彩筆繪藍圖;
憂民憂國心無愧,立黨為公__秋。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6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譯文:
黎明時的陽光剛剛照到進行軍事訓練的場地,女民兵英姿颯爽手持五尺槍。
中華兒女志向不凡,不愛紅艷美麗的裝扮,而愛革命的武裝。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7
《就義詩》
年代:近代作者:楊超
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
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8
《臨江仙·給丁玲同志》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譯文
西風吹過孤城,城頭上的紅旗,正在夕陽映照下隨風飄揚。保安城里來了新人,窯洞里酒宴待客笑語繽紛,招待剛走出牢獄的女作家。
她手中的筆,吊民伐罪帶來文名滿天揚,回顧四海誰能比得上?那不是毛筆啊,是三千手握鋼槍的精銳武裝。跨進革命軍隊的行列,昂首挺進向隴山。曾經的文人小姐啊,成了今天一身戎裝的將軍。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19
定風波·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__周年
作者:佚名
旗飄神州歷百旬,腥風血雨浴精神。
幾代躬耕花璀璨,鮮艷,承前矢志更芳芬。
問道聲多心意惇,求本,征途險惡慎思倫。
歧路滄桑染血處,回顧,長歌圓夢祭英魂。
中學生紅色精神革命詩詞20首篇20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譯文:
萬千楓林被霜打過煥發鮮亮的紅色,紅軍戰士一腔怒火直沖云天。大霧籠罩龍岡深暗的連綿群峰,我軍齊聲高呼,前線殺敵并活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敵兵又來侵犯,狼煙四起遮掩了半邊天。我將喚醒千百萬的工農大眾,同心協力齊努力,那時不周山下紅旗遍插迎風招展。
創作背景:
一九三零年十二月七日,蔣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圍剿”,以十萬兵力,進攻贛南、閩西的紅軍根據地。十二月三十日,紅軍在龍岡伏擊張輝瓚并全殲其十八師。第一次大“圍剿”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