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和小暑都是夏季
大暑和小暑都是夏季是什么?小暑節氣,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于華南初春時節景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大暑和小暑都是夏季,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暑和小暑都是夏季
小暑
小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這種氣候,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中國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有時還有冰雹。南方大部分地區東旱西澇,必須及早分別采取抗旱、防洪措施,盡量減輕危害。在中國大部分的農耕區,經過農歷五月的搶收搶種之后,小暑前后,除東北與西北地區收割冬、春小麥等作物外,全中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農事主要是各種田間管理的工作,應根據長勢追肥、防治病蟲。
大暑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每年的公歷7月22日、23日之間,太陽到達黃歷120度,是大暑節氣。與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而大暑表示天氣炎熱至極。
中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風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大暑節氣有曬伏姜、喝伏茶、燒伏香、送“大暑船”等習俗。此時天氣濕熱,很容易導致身體受潮濕氣過重。養生既要懂得防暑降溫,還要注重祛濕。
小暑的特點
一、南方雷暴、華南高溫伏旱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二、淮河、秦嶺一線降水增加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
三、長江中下游雷雨頻頻
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的集中時段。
大暑氣候特點
暑是炎熱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熱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開的季節,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氣愈熱香愈濃郁,給人潔凈芬芳的享受。高潔的荷花,不畏烈日驟雨,晨開暮斂,詩人贊美它“映日荷花別樣紅”,生機勃勃的盛夏,正孕育著豐收。
大暑: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后,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大暑節氣為什么這么熱
大暑期間之所以這么炎熱,首先是因為在這段時間里,我國多地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高溫酷暑,降水較少。另外,通常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于夜間散發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節氣在一年之中最為炎熱。
在我國很多地區,大暑時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熱死泥鰍”和“大暑到,暑氣到”等諺語。
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大暑注意事項
1、防止中暑
當相對濕度大于85%氣溫30一3l℃,或相對濕度50%氣溫38℃,或濕度小氣溫40℃時人體的體溫調節機便會發生困難,發生中暑。中暑一類是因高溫高濕使汗液不易蒸發,另一類是高溫低濕造成汗液滲出過多使人體水分得不到補充。
預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小氣候環境,通過涼棚、水幕隔熱,通過自然和機械通風環境降溫,對于高溫作業者應進行合理的營養補給,防暑降溫的飲料和藥品也必備的.。
2、防皮膚病和食物中毒
三伏天濕熱交蒸,細菌、病毒繁殖快,皮膚病發病也增多,如濕疹、癢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屋內要多通風,坐公交車后要洗手。
此節氣細菌繁殖極快,易致食物中毒,癥狀主要是發熱,寒戰、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等,要盡快看醫生。此外,要注意飲食衛生,注意滅蠅,不吃不干凈的飯菜,最好當天的飯菜當天吃,隔夜飯菜要煮沸、熱透。
3、合理運動
對于身體健康的人們加強飲水,合理飲食及睡眠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多做些運動,讓身體發發汗對身體也有益,根據每人的身體素質不同運動量亦應有所差異,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人做一些較大的運動后大量的出汗會使身體有一種舒服的暢快感,運動量應該以此為度,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鍛煉,避免在烈日照射下進行運動。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運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跳繩、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過于疲勞、出汗過多而耗氣傷津,值得注意的是停止運動后不可用冷水給身體降溫,也不過量地喝冷飲,最好喝些熱茶或綠豆湯等防暑飲品。剛剛做完較劇烈的運動也不可馬上臥床休息,并且也不立刻用餐。